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推荐专家嘛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推荐专家嘛

发布时间: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推荐专家嘛

应该可以的啦,就是会要找领导和考试,很辛苦的。。。

题主你好,我是泉州师院的,软件学院去过无数次,冒昧来回答这个问题。学校面积、相应的配套设施还有老师的学历等等我就不多说了,百度下就一堆这学校不在师院本部(本部在丰泽区东海大街),软件在鲤城区南环路一带,学校因为是分校所以面积不是很大,但是整体环境还可以,尤其是建筑很有特色,有点软件园的感觉,宿舍时六人间,上铺是床,下面是桌子,有空调独卫。学校附近有个万祥商城,是小商品批发市场,买东西很方便,去市区也挺近的,公交大概20几分钟。学校对面是经贸学院,旁边还有个小夜市,到了晚上挺热闹的说。而且这学校毕业出来盖的是师院的章

可以,可是有点麻烦……

派写啦,我不是学长哦~泉州在十一五规划内就会复办泉州大学咯,到时候就是本一得大学了。两年之内吧,我是泉州本地的,没希望上咯,很羡慕啦,学校挺漂亮滴!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推荐专家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

A、1984——1998年1、浅谈泉州人学习普通话语音的难点 《泉州师专学报》1984年1期2、造成泉州人学习普通话语音难点的原因 《泉州师专学报》 1985年2期3、关于言语交际问题 《泉州师专学报》 1985年1期4、运用模糊理论 拓宽语法研究 《泉州师专学报》 1987年2期5、现代汉语课亟需改革 《语文建设》 1987年4期 第二作者6、模糊理论在语法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汉语学习》 1988年1期7、新时期短语研究评略 《泉州师专学报》 1989年2期8、论汉语语法的弹性特征 《汉语学习》 1989年3期9、构成幽默语言的两种联想 《泉州师专学报》 1990年1期10、理解幽默语言的三个过程 《泉州师专学报》 1991年1期11、幽默审美中的定向注意 《修辞学习》 1991年3期12、闽南方言史话(12篇) 《泉州晚报》 1992年11月--12月13、关于历史比较语言学在汉语史研究中的思考 日本国《中国语研究》第35号 1993年 11月14、诗歌语言中的体词块状铺排 《修辞学习》第2期 1993年6月15、《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方法论析 《修辞学习》第4期 1993年8月 第一作者16、论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泉州师专学报》第2期 1993年9月17、试谈幽默语言的理解 《语法修辞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4年3月18、闽南方言语气词探源 日本国《中国语研究》第36号 1994年10月19、论闽南方言的形成 日本国《中国语研究》第37号 1995年10月(本文1997年获泉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汉字与汉语语法的关系 《汉字文化》第4期 1995年11月(《语言文字学》 1996年第2期全文转载)21、汉字的表义性与汉语语法的弹性特征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第34期 1995年6月22、闽南方言史研究论纲 日本国《中国语研究》第38号 1996年10月23、组合与创造:语言模糊性阐释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 47期 1998年9月24、安溪话物量词说略 日本国《中国语研究》第40号 1998年10月25、泉州方言:上古汉语的活化石 《福建民族》第2期 1998年6月26、新时期的语法规范观 《泉州师专学报》第3期 1998年9月27、古汉语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留传 《古汉语研究》 1998年增刊28、合用:完句因素分析 《现代汉语专题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年10月B、1999——2008年29、安溪话物量词举要 《方言》第四期 1999年2月30、幽默语言的几种实现方式 《海外华文教育》 2001年2期31、闽南方言的形成及其源与流 《中国语文》 2001年5期32、关于闽南方言形成中的几点看法 《泉州学研究》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33、关于闽语分区的历史思考 《泉州师院学报》 2002年 第3期34、逻辑错位:妙语的创造 《修辞学研究》第 9 辑 华星出版社 2002年6月35、开放的泉州、开放的经济需要开放的文化 《泉州学林》 2003年第1期36、从复合词的“异序”论汉语的类型学特征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语言文字学》 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 入选2004年《中国学术年鉴》)37、闽语的形成及其与福建民系族群的关系 《东南学术》 2004年增刊38、介词虚化与“ V+ 介 +Np” 的述宾化趋势 《汉语学习》 2005年第1期39、全力“推普”之下的汉语方言前景 《泉州师院报》 2005年10月40、闽南方言成语简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6年第4期41、闽南方言成语及其特征 《泉州文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8月42、闽台方言与中华文化渊源《人民论坛》2007年第9期(p60-61)43、普通话与方言:现代汉语发展的前景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年第2期44、制约语言传播的几个因素——论汉语的国际推广《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45、闽南方言语气词研究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46、闽南方言句首语气词 《东南学术》 2007年第5期47、弘扬闽南方言文化的力作——林宝卿《普通话闽南方言常用词典》评析《闽台文化交流》CN35—0081Q,2008年第2期128-130 1、走向21世纪的东南亚华文教育与教学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5期2、高职教育:前瞻性、适应性、实用性 《教育理论与实践》增刊2001年5月 第一作者3、交流引导和创新:论为本科生设立导师制——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一《泉州师院学报》2002年 第2期4、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二《泉州师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与时俱进,开创泉州师院办学新局面——以质量为核心,实现专科到本 科的实质性提升《中国教育报》 2003年4月26日,第二作者6、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三《泉州师院学报》 2004年第6期)7、学术团队:学科建设的关键——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四《泉州师院学报》 2005年第5期8、高等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策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五《泉州师院学报》 2005年第6期 第一作者9、积极推进泉州高教事业新发展《泉州学林》2005年第3期(总100期)10、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六《泉州师院学报》 2006年第5期以上六篇系列论文以“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为题,于2008年6月获得泉州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1、高等教育改革与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七《泉州师院学报》 2007年第2期 第一作者12、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评论》2007年第3期13、本科教学工作新一轮评估改革策略《泉州师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4、福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台湾高等教育交流研究《泉州师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二作者)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推荐专家吗

泉师很好,全部6人间,空调热水器嗯有,小吃也有,两分钟新华都广场,十分钟泰禾广场,二十分钟万达,师院漂亮小姐姐出了名的多,小哥哥也很帅,校园环境美得没话说,高三党理智对待网络评论,学长学姐开学一个一个的接学弟学妹,学习生活上的关心真的让人感动,我是过来人,就事论事,真的很贴心,了解一下我们泉州师范学院,绝对对得起你的分数~

好样的

1甘满堂简介甘满堂,男,1969年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社会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甘满堂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校聘以科研为主关键岗二级(2010-2012),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劳工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研究。[1]2主要教育背景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福建地方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唐文基教授,研究方向为“福建社会经济史研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结构研究”,师从李强教授,获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福建省南安市成功科技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合作导师林志扬教授)从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兼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顾问。“2007年暑期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研究课程班”,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时间:2007年7月23—8月3日。“第七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课程”,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社会学理论研究所、(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时间:2010年7月28日—8月6日。3主持的研究课题1、2000年9月—2002年11月,主持省教育厅课题:《新时期城市社区理论与福州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之研究》,经费0.3万元。2、 —6,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文化教育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3T054。3、2003.9—2004.9,主持福州大学人才基金项目课题:《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经费1.5万元。4、2—10,主持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福建省“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经费2.0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4009。5、2004年12月—2005年6月,主持福建省委专项课题“建设‘和谐福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子课题:《福建省建设和谐社会的现状与基础》,此课题后列入福建省科技厅2005年重大软科学课题。6、2005年6月—2008年6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经费6.5万元,项目批准编号:05CSH005。2009年3月结题鉴定,等级为“良好”。7、2006年7月—2007年7月,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加强福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6B113。8、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2008年终身教育研究课题”《构建村级社区学习中心的实践案例研究》(一般项目)负责人。9、2009年7月,《员工乡土社会网对民营企业管理影响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5批二等资助(以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申请),经费3万。10、2009年8月,《当代闽台农村宗教信仰比较研究》获得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9B106。11、2009年10—2010年6月,主持《泉州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升研究》,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经费4万元。12、闽侯县“上街南屿南通”、“青口尚干祥谦”、“甘蔗荆溪竹岐”三镇组团区域发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闽侯县发改局委托。13、11—12,主持“Traditional Religious Culture and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A Case Study of Private Entrepreneur Community in Southeast China”,(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CRCS),经费5万美元。14、2011年7月—2013年7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的社会政策研究》,经费15万元,项目编号为:11BSH011。15、2011年6月30日-7月2日,主持第八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灵性资本与社会公益。16、2012年7-8月,受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委托,开展福建省“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17、2012年11月-12月,受中国人民大学委托,在福州市、长乐市等地开展“城乡居民互助与志愿服务”调查。4获奖情况学术成果类1.论文《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论文《“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一作者),获得2009年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3.专著《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获得2009年福建省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个人荣誉类1.2007年10月,家庭获得福州市委文明办组织的福州市第二届读书月“十大书香门第”的称号。2.2009年获福建省委宣传部、人事厅、社科联组织评选的福建省第五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提名奖。3.2009年获得福州大学第五届“十佳青年教职工”称号。5教学改革项目1、校级教改课题《福州大学两课教学网站建设》(第一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00年9月立项2002年9月结题)项目负责人。2、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第三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2004年2月立项。3、校级精品课程《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4年12月。 4、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应用社会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5年11月。5、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第五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8年6月。6、校级精品课程《文化人类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10年10月。 [1]6著作情况1.《中华姓氏通史·孙姓》,20万字,东方出版社2001年10月版。2.《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22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版。3、《海峡西岸和谐社会建设》,42万字,海风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7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学术期刊论文1.《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社会》2000年第9期。2.《加入WTO后的中国贫困问题》,《发展研究》2000年第11期。3.《对城市外来农民工街头非正规就业现象的剖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8期。4.《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本文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6.《清代闽西客家商人》,《客家》2001年第1期。7.《明清时期的徽商与福建》,《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8.《宗教·民间信仰·村庙信仰》,《福建宗教》2002年第6期。9.《网络时代的信息霸权与网络文化殖民主义》,《开放导报》2002年第9期。10.《转型时期城市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福州市社区调查为中心》,《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1.《网络社会的社会控制》,《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2.《解读客家传统村落社会——读刘大可著〈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13.《“议行分设”与业主委员会发展前景》,《中国房地产》2003年第7期。14.《永定县高陂镇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调查报告》,《东南学术》2003年增刊。15.《创建节水型社会的社会学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16.《“数字小区”与业主网络“虚拟家园”》,《现代物业》2004年第2期。17.《闽侯傅筑泰山庙迎神赛会调查》,《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18.《大学生与六合彩——以福州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19.《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0.《城市小区物业管理自治的发展前景与实践困境》,《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1.《城市小区物业自治的实践困境与出路》,《中国房地产》2004年第10期。22.《社会学“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3.《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福建的基础与现状》,《福建理论学习》2005年第5期。24.《茶村纪事》,《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25.《构建和谐福建的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政策建议》,《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26.《福建沿海非法移民发生机制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10期。27.《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28.《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29.《福建村庙酬神演戏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30.《岗位安全与城市户籍——当前城市农民工社会性需求的三大层次及应对措施》,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31.《对地下六合彩误区的社会统计学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7期。32.《循环经济与环保型社会构建——基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33.《化解民工欠薪那些路可行》,《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2期。34.《同在蓝天下的渴望——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4期。35.《福建村庙文化》,《福建宗教》2007年第1期。36.《闽北茶神张三公》,《农业考古》2007年第2期。37.《从偷电到私吞水费潜逃》,《现代物业》2007年第6期。38.《村民自治组织发展与村级治理——以福建乡村调查为例》,《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39.《情牵故土?功能主义——林耀华的福州乡村研究》,《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40.《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科学发展观与福建社会建设实践》,《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模式》,《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传统饮食商业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第4期。《农民工住居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论坛》200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转摘。46.《农村劳动力升级转移与流出地社会经济激发式发展——以福建省沙县依托沙县小吃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乡村草根组织与社区公共生活》,《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台湾民间信仰与农村社区生活》,《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台湾发展“有机茶”的经验与福建茶叶品质提升之路》,《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社会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2009年第8期《“差生”:外来工子弟正在被“污名化”——对公办学校外来工子弟学生形象的实证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稳定与农民增收》,《台湾农业探索》2009年第4期。《走近上街天主教村落社区》,《福建宗教》2009年第5期。《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民俗研究》(CSSCI)2010年第1期。《让广大市民成为城市拆迁改造的受益者》,《学习月刊》2010年第1期。《福州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第二作者),《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的终结》,《福建论坛》(CSSCI)2010年第2期。《福州“小小区” 自管之路》,《现代物业》2010年第2-3期。《海外侨民与侨乡村级社区可持续发展―以福州长安村为例》《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0年第3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综合竞争力》2010年第5期。《传统社区资源动员与农民有组织抗争——对东南沿海农村抗争性集体行动的一种解释框架》,《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工荒:高离职率与无声的抗争——对当前农民工群体阶级意识的考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宗教与世界》(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办,内刊)2010年第6期。(二)文集论文1.《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调查报告》,康晓光、洪大用等著《NGO扶贫形式研究调查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2.《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吕良弼主编《五缘文化力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建设——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招标课题研究报告》,福建省发展与改委员会编《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2005年。4.《农村民主建设调查(上)》,载王碧秀主编《科学和谐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5.《社会互动集体行动社会运动》,载张敦福主编《现代社会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6.Folk Religio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s ,Religious Experiences in China, Oct-2007,University of Wales P《海峡西岸城市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网络民意与社会民意》,载《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4月。9.《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海外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载李其荣主编《海外华人与中国发展》(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3月。《风险社会》,李斌主编《社会学概论》(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载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宗教缘·两岸情——加强新形势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研讨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三)报纸论文1.《关注城市农民工的贫困问题》,《中国改革报》2002年7月1日。2.《城市农民工贫困与保障问题之对策》,《中国社会报》2004年2月12日。3.《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4月8日。4.《村民集体致富需要好干部》,《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5月31日。5.《第三届两岸三地高校社会学研讨会综述》,《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7月26日。6.《转型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建议》,《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10月11日。7.《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8.《民工欠薪问题的制度化解决之道》(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2月6日。9.《多方并举破解“工荒”》(专家视线),《福建日报》 2006年3月3日。10.《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4月24日。11.《构筑农村宜居环境》(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5月22日。12.《增强保障为农解忧》(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6月26日。13.《发展村集体经济至关重要》(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9月11日。14.《重视乡村老年协会的作用》(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11月13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年9月1日。《建立健全物业自治机构》,《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12-15。(四)中国社会经济史论文(2000年以前学术论文)1.《以茶制夷-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中止对英国贸易之目的》,《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2.《漫话明清福建商帮》,《炎黄纵横》1997年第3期。3.《明清福建民间溺杀女婴习俗形成原因及影响》,《福建史志》1997年第4期。4.《明清福建商人在国内活动探略》,《福建论坛》1998年第2期。5、《悄然兴起的福建高校饮茶风》,《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6、《在麦当劳喝茶》,《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5.《闽海豪商蒲寿庚》,《福建乡土》1998年第2期。6.《清代中国茶叶外销口岸及运输路线的变迁》,《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7.《清代福建地痞无赖与福建社会》,《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8.《说榕》,《福建乡土》1999年第3期9、《周恩来与福建事变》《福建党史月刊》98年增刊。10.《简论郑成功的情报工作的特色》,《郑成功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1、《元代建宁喊山造茶诗赏析》,《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 [1]8教学改革论文1.《浅谈我校〈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0年第2期。2.《“道德重整”与高校“两课”教学》,《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3、《创建“金色阳光”网站,推进两课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1年第1期。4、《做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督导》,《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2期。5、《多校区大学新区校园生活归属感研究——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4期。6、《建设适应东南强校发展目标的校园文化》,《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7年第4期。

我02届的,,,,学校一个字,,,菜,,师范类就业还可以,,,校风嘛,,,相对来说,,在男女方面没大学的样,,在学习方面也没有,,,只有在期末才有学习气氛,,住的有7人或4人的,,,教学普通,,,考研是你自己说了算,,,计算机类会比较好点,,考工商的也还可以,,那个可以拿双学位,,是和澳大利亚哪个大学合作的,,,不过要准备好钱,,,呵呵,,,,,就说这么多吧,,,打字累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推荐专家吗吗

1甘满堂简介甘满堂,男,1969年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社会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甘满堂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校聘以科研为主关键岗二级(2010-2012),2011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劳工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研究。[1]2主要教育背景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攻读福建地方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唐文基教授,研究方向为“福建社会经济史研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2003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结构研究”,师从李强教授,获法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福建省南安市成功科技园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合作导师林志扬教授)从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兼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顾问。“2007年暑期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研究课程班”,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时间:2007年7月23—8月3日。“第七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课程”,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社会学理论研究所、(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时间:2010年7月28日—8月6日。3主持的研究课题1、2000年9月—2002年11月,主持省教育厅课题:《新时期城市社区理论与福州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之研究》,经费0.3万元。2、 —6,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课题:《文化教育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3T054。3、2003.9—2004.9,主持福州大学人才基金项目课题:《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经费1.5万元。4、2—10,主持福建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招标课题:《福建省“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经费2.0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4009。5、2004年12月—2005年6月,主持福建省委专项课题“建设‘和谐福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子课题:《福建省建设和谐社会的现状与基础》,此课题后列入福建省科技厅2005年重大软科学课题。6、2005年6月—2008年6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经费6.5万元,项目批准编号:05CSH005。2009年3月结题鉴定,等级为“良好”。7、2006年7月—2007年7月,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加强福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经费0.8万元,项目批准编号2006B113。8、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2008年终身教育研究课题”《构建村级社区学习中心的实践案例研究》(一般项目)负责人。9、2009年7月,《员工乡土社会网对民营企业管理影响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5批二等资助(以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申请),经费3万。10、2009年8月,《当代闽台农村宗教信仰比较研究》获得2009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9B106。11、2009年10—2010年6月,主持《泉州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升研究》,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经费4万元。12、闽侯县“上街南屿南通”、“青口尚干祥谦”、“甘蔗荆溪竹岐”三镇组团区域发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闽侯县发改局委托。13、11—12,主持“Traditional Religious Culture and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A Case Study of Private Entrepreneur Community in Southeast China”,(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CRCS),经费5万美元。14、2011年7月—2013年7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收入正常增长的社会政策研究》,经费15万元,项目编号为:11BSH011。15、2011年6月30日-7月2日,主持第八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灵性资本与社会公益。16、2012年7-8月,受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委托,开展福建省“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17、2012年11月-12月,受中国人民大学委托,在福州市、长乐市等地开展“城乡居民互助与志愿服务”调查。4获奖情况学术成果类1.论文《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论文《“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第一作者),获得2009年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3.专著《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获得2009年福建省第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个人荣誉类1.2007年10月,家庭获得福州市委文明办组织的福州市第二届读书月“十大书香门第”的称号。2.2009年获福建省委宣传部、人事厅、社科联组织评选的福建省第五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提名奖。3.2009年获得福州大学第五届“十佳青年教职工”称号。5教学改革项目1、校级教改课题《福州大学两课教学网站建设》(第一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00年9月立项2002年9月结题)项目负责人。2、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第三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2004年2月立项。3、校级精品课程《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4年12月。 4、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应用社会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5年11月。5、校级教改课题《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第五批“福州大学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08年6月。6、校级精品课程《文化人类学》建设项目负责人。项目立项时间2010年10月。 [1]6著作情况1.《中华姓氏通史·孙姓》,20万字,东方出版社2001年10月版。2.《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22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版。3、《海峡西岸和谐社会建设》,42万字,海风出版社2008年6月版。 [1]7发表的学术论文(一)学术期刊论文1.《市场经济需要经济伦理》,《社会》2000年第9期。2.《加入WTO后的中国贫困问题》,《发展研究》2000年第11期。3.《对城市外来农民工街头非正规就业现象的剖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8期。4.《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本文获2001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6.《清代闽西客家商人》,《客家》2001年第1期。7.《明清时期的徽商与福建》,《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8.《宗教·民间信仰·村庙信仰》,《福建宗教》2002年第6期。9.《网络时代的信息霸权与网络文化殖民主义》,《开放导报》2002年第9期。10.《转型时期城市社区居委会与居民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福州市社区调查为中心》,《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1.《网络社会的社会控制》,《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增刊。12.《解读客家传统村落社会——读刘大可著〈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13.《“议行分设”与业主委员会发展前景》,《中国房地产》2003年第7期。14.《永定县高陂镇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调查报告》,《东南学术》2003年增刊。15.《创建节水型社会的社会学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16.《“数字小区”与业主网络“虚拟家园”》,《现代物业》2004年第2期。17.《闽侯傅筑泰山庙迎神赛会调查》,《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18.《大学生与六合彩——以福州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19.《统筹城乡发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0.《城市小区物业管理自治的发展前景与实践困境》,《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21.《城市小区物业自治的实践困境与出路》,《中国房地产》2004年第10期。22.《社会学“内卷化”理论与城市农民工问题》,《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3.《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福建的基础与现状》,《福建理论学习》2005年第5期。24.《茶村纪事》,《农业考古》2005年第2期。25.《构建和谐福建的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及政策建议》,《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26.《福建沿海非法移民发生机制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10期。27.《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28.《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29.《福建村庙酬神演戏与社区公共文化生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30.《岗位安全与城市户籍——当前城市农民工社会性需求的三大层次及应对措施》,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31.《对地下六合彩误区的社会统计学分析》,《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7期。32.《循环经济与环保型社会构建——基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8期。33.《化解民工欠薪那些路可行》,《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2期。34.《同在蓝天下的渴望——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就业与保障》2006年第4期。35.《福建村庙文化》,《福建宗教》2007年第1期。36.《闽北茶神张三公》,《农业考古》2007年第2期。37.《从偷电到私吞水费潜逃》,《现代物业》2007年第6期。38.《村民自治组织发展与村级治理——以福建乡村调查为例》,《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39.《情牵故土?功能主义——林耀华的福州乡村研究》,《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40.《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4期。《科学发展观与福建社会建设实践》,《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模式》,《东南学术》2007年增刊第1期。《传统饮食商业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台湾农业探索》2007年第4期。《农民工住居边缘化与空间隔离——从城中村到城郊村》,《福建论坛》200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6期转摘。46.《农村劳动力升级转移与流出地社会经济激发式发展——以福建省沙县依托沙县小吃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乡村草根组织与社区公共生活》,《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台湾民间信仰与农村社区生活》,《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台湾发展“有机茶”的经验与福建茶叶品质提升之路》,《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第3期。《社会资本与县域经济发展》,《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融合” 政策背景下的“隔离”——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中国教师》2009年第8期《“差生”:外来工子弟正在被“污名化”——对公办学校外来工子弟学生形象的实证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稳定与农民增收》,《台湾农业探索》2009年第4期。《走近上街天主教村落社区》,《福建宗教》2009年第5期。《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民俗研究》(CSSCI)2010年第1期。《让广大市民成为城市拆迁改造的受益者》,《学习月刊》2010年第1期。《福州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第二作者),《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的终结》,《福建论坛》(CSSCI)2010年第2期。《福州“小小区” 自管之路》,《现代物业》2010年第2-3期。《海外侨民与侨乡村级社区可持续发展―以福州长安村为例》《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0年第3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综合竞争力》2010年第5期。《传统社区资源动员与农民有组织抗争——对东南沿海农村抗争性集体行动的一种解释框架》,《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工荒:高离职率与无声的抗争——对当前农民工群体阶级意识的考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宗教与世界》(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主办,内刊)2010年第6期。(二)文集论文1.《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调查报告》,康晓光、洪大用等著《NGO扶贫形式研究调查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10月。2.《明清时期福建商帮的地缘文化特色》,吕良弼主编《五缘文化力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3.《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体系建设——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前期招标课题研究报告》,福建省发展与改委员会编《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2005年。4.《农村民主建设调查(上)》,载王碧秀主编《科学和谐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5.《社会互动集体行动社会运动》,载张敦福主编《现代社会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6.Folk Religio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s ,Religious Experiences in China, Oct-2007,University of Wales P《海峡西岸城市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8)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年6月。《网络民意与社会民意》,载《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论文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4月。9.《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海外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载李其荣主编《海外华人与中国发展》(论文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3月。《风险社会》,李斌主编《社会学概论》(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台湾宗教团体公益慈善事业概况及对两岸宗教交流的影响》,载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编《宗教缘·两岸情——加强新形势下闽台宗教文化交流研讨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三)报纸论文1.《关注城市农民工的贫困问题》,《中国改革报》2002年7月1日。2.《城市农民工贫困与保障问题之对策》,《中国社会报》2004年2月12日。3.《福建民间信仰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4月8日。4.《村民集体致富需要好干部》,《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5月31日。5.《第三届两岸三地高校社会学研讨会综述》,《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7月26日。6.《转型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建议》,《福建日报》(求是版)2005年10月11日。7.《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福建日报》(求是)2005年11月3日。8.《民工欠薪问题的制度化解决之道》(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2月6日。9.《多方并举破解“工荒”》(专家视线),《福建日报》 2006年3月3日。10.《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4月24日。11.《构筑农村宜居环境》(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5月22日。12.《增强保障为农解忧》(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6月26日。13.《发展村集体经济至关重要》(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9月11日。14.《重视乡村老年协会的作用》(专家视线),《福建日报》2006年11月13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年9月1日。《建立健全物业自治机构》,《福建日报》(求是版)2009-12-15。(四)中国社会经济史论文(2000年以前学术论文)1.《以茶制夷-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中止对英国贸易之目的》,《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2.《漫话明清福建商帮》,《炎黄纵横》1997年第3期。3.《明清福建民间溺杀女婴习俗形成原因及影响》,《福建史志》1997年第4期。4.《明清福建商人在国内活动探略》,《福建论坛》1998年第2期。5、《悄然兴起的福建高校饮茶风》,《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6、《在麦当劳喝茶》,《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5.《闽海豪商蒲寿庚》,《福建乡土》1998年第2期。6.《清代中国茶叶外销口岸及运输路线的变迁》,《农业考古》1998年第4期。7.《清代福建地痞无赖与福建社会》,《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8.《说榕》,《福建乡土》1999年第3期9、《周恩来与福建事变》《福建党史月刊》98年增刊。10.《简论郑成功的情报工作的特色》,《郑成功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1、《元代建宁喊山造茶诗赏析》,《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 [1]8教学改革论文1.《浅谈我校〈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0年第2期。2.《“道德重整”与高校“两课”教学》,《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增刊。3、《创建“金色阳光”网站,推进两课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1年第1期。4、《做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督导》,《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2期。5、《多校区大学新区校园生活归属感研究——以福州地区大学城为例》,《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4年第4期。6、《建设适应东南强校发展目标的校园文化》,《高等教育研究》(福州大学)2007年第4期。

中文摘要: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心理有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我们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方面,2005年11月,对辽宁大学的文、理院系的各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45份,有效率为83%。另一方面,通过个别谈话及网络资源,对其他学校的大学生进行个别调查和比较。分析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思考,形成大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骄奢淫逸为耻的消费观,创建节约型校园文化。 关键字:大学生 消费 行为 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一)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可以概括地说当代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传统的只求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观念。 在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学中有1/2多数每学期在教育学习方面的投资在200元以内,而被调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学中则约有半数的同学在这方面的投资在400元以上。这说明刚入学的大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为自己设定目的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多数为自己设计了确定的目标(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这些教育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须的。 大学生也重视健康消费。调查的数据显示5%的男同学在每月的消费上注重营养消费,女生的比例更大一些占到2%。学校内设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调查和访谈部分学生,30%的同学选择定期的体育锻炼,他们中有利用校内的体育资源的,也有参加校外休闲健身俱乐部的。大学生的健康消费也涵盖了运动器械用品、衣物等内容。 消费呈现多层次化。月消费达到800元以上的占8%,低于350元的占9%,3%的学生月消费在350-500元之间,9%的学生月消费额控制在500元到800元之间。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中间层次的比重占绝对多数,既反映了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也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体是趋向理性的。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逐步向开放化、前卫化发展,但传统的理性消费观念仍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在消费时考虑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钱,追求物美价廉。因为5%的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虽然9%的学生自己兼职,但挣的钱不多。由于消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着若干问题: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过个别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不惜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虚荣心的驱使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人际交往消费过度,主要体现为通讯支出和恋爱支出。通讯开支大,拥有手机的同学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月消费高于80元的占3%,将近被调查人数的一半。说明学生手机消费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存在而且颇为严重。2%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经济独立意识较弱,理财观念淡薄。在被调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或兼职,而那些作过家教或兼职的同学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学生是为增长社会经验,2%的学生以渴望独立为目的,以“补贴日用”为目的的比例占到2%,如果把“渴望独立”看作是主动的独立意识的话,那么“补贴日用”则可以看作是被动的独立意识。把前两者合计到一起来看拥有独立意识的学生比例也只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1/3强。当然也有5%的学生是抱着闲着没事的态度。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求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  二、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部分学生的消费误区和偏颇的消费心理 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在学生消费中表现为重物质消费,轻教育投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大学生中有许多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才华作为炫耀的资本,这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的扩散,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重物质消费的风气。 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大学生也不例外;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缺少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 当前的大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他们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引导自己的子女。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 在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客观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认识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 高校“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缺少与人生观、价值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引导目的。 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近年来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的社会中逐渐上升,当然也对在校的大学生产生了影响。按照这种价值观,一个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有品位,主要取决于他的消费水平。一个人的消费水平越高,消费能力越强,就越是能够证明他的成功。在中国,应该说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这种价值观,然后又逐渐辐射、传染到其他社会阶层,最后演变为一种国民的集体无意识。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三)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课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风气应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建议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塑造节约型的校园理念,利用校园环境影响大学生理性健康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向社会输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费习惯的社会成员。 参考文献: (1)陈一祥,苏天恩,大学生经济差异现象及其对策,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21卷第5期 (2)王永杰,徐凌中,任建庆,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第13卷第6期 (3)唐沙,王洪斌,当代大学生消费文化的探讨与分析,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6月第156期 (4)温孝卿,等。消费心理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5)余展洪,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J)中国教育,2003,(2)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为什么要推荐专家

在中国知网上下载,如果你是大学生的话,用校园网下载,不要钱的

《理学的演变》 8万字 福建人民出版社, 5《理学的演变》(台湾版) 38 万字 台湾文津出版社,1《理学范畴系统》 8万字 人民出版社,7《中国心性论》 34 万字 台湾学生书局,4《中国心性论》(韩文版) 韩国法仁文化社,1《中国哲学主体思维》 3万字 东方出版社8《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主编) 29 万字 浙江人民出版社,8《心灵超越与境界》 34 万字 人民出版社,12 《论王夫之的真理观》 3 万字 《中国哲学史论文集》第二辑,山东出版社,1980《论罗钦顺的哲学思想》 2 万字 《哲学研究》1981年第9期《朱之瑜评传》 4 万字《中国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4),齐鲁书社,1982《薛 宣哲学思想与程朱理学的演变》 2 万字 《晋阳学刊》1982年第6期《中国哲学史方法论问题》 4 万字 《中国哲学年鉴》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魏晋隋唐哲学若干问题的探讨》 3 万字 《中国哲学年鉴》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佛教研究新成果》 2 万字 《中国哲学年鉴》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佛教哲学的研究情况》 4 万字《中国哲学年鉴》198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言意之辨及其意义》 1 万字 《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略论朱熹哲学的理》 2 万字 《宋明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论朱熹理学到王阳明心学的演变》 2 万字 《哲学研究》1983年第6期《王夫之哲学与朱熹理学》 1 万字 《中国哲学》第10辑,三联出版社,1983年《继续开展中国哲学范畴的研究》 5 万字 《中国哲学年鉴》198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形而上与形而下》 6 万字 《中国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柳宗元道论简析》 1 万字 《湘潭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简述理的演变》 7 万字 《中国哲学范畴论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论理学形成三阶段》 2 万字 《晋阳学刊》1986年第2期《从王畿看良知说的演变》 1 万字 《哲学研究》1986年第10期《朱学的演变和李退溪哲学》 5 万字 《李退溪哲学の历史的位置》,日本东洋书院1986年(中、英、日文)《论朱熹哲学范畴体系》3 万字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理学》 8 万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 《论儒墨两种思维方式》3 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年第1期 《论理学范畴乐及其发展》 2 万字 《浙江学刊》1987年第4期《论理学范畴系统》 5 万字 《哲学研究》1987年第11期《浅论中国心性论的特点》 5 万字 《孔子研究》1987年第4期《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7万字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三联书店,1988年《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2 万字 《哲学研究》1988年第7期《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质及困限》5 万字 香港《明报月刊》1988年10月号 《朱熹哲学的终极命题-天人合一》 3 万字 《朱子学刊》第1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儒家的人本主义能不能适应现代化》 1 万字 韩国《民族文化论丛》,岭南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1989《周易的天人哲学》 1 万字 台湾《中国文化月刊》第116期,1989《墨荀心性论的特质及其比较》 3 万字 《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年第2期《禅宗心性论试析》 2 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3期《陆王心性论概说》 2 万字 《浙江学刊》1989年第5期《略谈儒家关于乐的思想》 7 万字 《中国审美意识的探讨》,宝文堂书店,1989年5月《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是否有相似之处》 1 万字 台湾《国文天地》第48期,1989《五四怎样看待儒家?》 1 万字 同上《从理学范畴系统看儒家思维特征》 5 万字 《儒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1989《科学、民主与传统道德》 9 万字 《学术月刊》1989年9月号《薛 宣哲学与理性主义》 2 万字 《运城师专学报》1990年第1期《儒家精神哲学及其发展提要》 5 万字 台湾《鹅湖》1990年1月号《从精神超越到形体享乐》 5 万字 《哲学研究》1990年第2期《李退溪关于心的阐释学》 1 万字 台湾《孔孟月刊》1990年2月号《李退溪与陈白沙心学思想之比较》(韩文) 2 万字 韩国《退溪学报》第65辑,3《〈老子〉や〈易 云〉かりみた中国古代の生命哲学》(日文)5 万字 日本《 咸道》1990年第9号《王阳明龙场悟道》 5 万字 台湾《国文天地》第66期,11《从心性论看朱熹哲学的历史地位》 9 万字 《福建论坛》1990年第6期《玄学主体思维散论》 5 万字 台湾《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史哲出版社,8《论中国哲学主体思维》 5 万字 《哲学研究》1991年第3期《评冯友兰的境界说》 2 万字 《学术月刊》1991年5月号《中国哲学主体思维の中医に及ぼす影响》(日文) 4 万字 日本《 咸汪》第1号,10《中国古代两种思维方式的比较》 8 万字 台湾《孔孟月刊》1991年4月号《庄子の养生学について》 4 万字 日本《 咸汪》第2号,3《〈易经〉的整体主体思维》 2 万字 《学术论丛》1992年第2期《怎样理解民族精神》 75 万字 《学术月刊》1992年3月号《王阳明の九华山の行とその思想发展》 5 万字《王阳明と湛甘泉の旧迹调查》,日本东洋书院,3《王阳明の〈天人合一〉の学を论す》 1 万字 同上《浅谈范仲淹的易学思想》 5 万字 台湾《国文天地》第86期,7《略谈〈易经〉的思维方式》 5 万字 《周易研究》1992年第2期《老庄哲学思维特征》 2 万字 《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8《李退溪的情感哲学》 8 万字 《浙江学刊》1992年第5期《范仲淹的哲学与理学的兴起》 8 万字 《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从孔子的境界说看儒学的基本精神》 4 万字 《中国哲学史》创刊号,11《怎样理解传统文化》 9 万字 《哲学研究》1993年第1期《心灵与境界-朱子哲学再探讨》 2 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1期《李退溪的心性哲学》 1 万字 《韩国学论文集》第1辑,12《论郭象的玄冥之境-一种心灵境界》 2 万字 《国故新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8《朱熹的心灵境界说》 6 万字 《国际朱子学会议论文集》 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印,5,台北《谈谈吕氏春秋的生命观与养生学》 65 万字 《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4期《论中国传统的情感哲学》 1 万字 《哲学研究》1994年第1期《汉末批判思维与人文主义哲学的重建》 1 万字 《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中国的心灵哲学与超越问题》 4 万字 《学术论丛》1994年第1期《〈吕氏春秋〉に於ける生命观と养生(その一)》 日本《 咸汪》第6号,1994年3月《从心灵问题看中西哲学的区别》 8 万字 《学术月刊》1994年10月号《〈吕氏春秋〉に於ける生命观と养生(その二)》 日本《 咸汪》第7号,1994年10月《怀念荣捷先生》 1 万字 《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4卷第3期,1994年9月《心灵与境界-访蒙培元研究员》 75 万字 《哲学动态》1995年第3期《中国的情感哲学及其现代意义》 7 万字 《中国智慧透析》,华夏出版社,7《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4 万字 《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1期《谈谈〈儒学与现代化〉》 3 万字 《当代韩国》1995年夏季号《心灵与境界——兼评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 5 万字 《新儒家评论》第二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7《儒、道、佛的境界说及其异同》 3 万字 《学术论丛》1995年第5期《心灵的开放与开放的心灵》 1 万字 《哲学研究》1995年第10期《回忆与断想》 7 万字 《冯友兰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2《漫谈中国哲学与现代文明》 1 万字 《江淮论坛》1995年第2期《道的境界-老子哲学的深层意蕴》 4 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李退溪的心灵境界说及其现代意义》(韩文) 1 万字 韩国《退溪学报》第八十七、八辑,12《粟谷人学思想的现代性》(韩文) 4 万字 韩国《粟谷公论》1996年第2期《自由与自然》 4 万字 《道家文化研究》第10辑,上海古籍出版社,8《主体·心灵·境界-我的中国哲学研究》 1 万字 《今日中国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7《换一个视角看中国文化》 4 万字 《亚文》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1《中国传统文化的境界观-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蒙培元研究员》3万字 《大众日报》6《中国文化与人文精神》 7 万字 《孔子研究》1997年第1期《冯先生的两个关怀》 35 万字 《东方文化》1997年第2期《目的与工具》 8 万字 《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中国意识与人文思考-蒙培元先生访谈录》 8 万字 台湾《中国文化月刊》210号,9《良知与自然》 9 万字 《哲学研究》1998年第3期《中国的德性伦理有没有普遍性》 8 万字 《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论自然》 2 万字 《道家文化研究》第14辑,三联书店,7《儒家哲学关于命的学说》(合) 2 万字 《齐鲁学刊》1998年第3期《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 4 万字 《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3期《学术创新、学术批评与学者良知》(访谈)5万字《中国大学生》1998年9月号《刘蕺山的人学思想》 4 万字 《刘蕺山学术思想论集》,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8年《中国文化与人类发展》 3 万字 《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3期《解悟与超越》(蒙培元答客问) 8 万字 台湾《中国文化月刊》219期,6《李退溪的心灵哲学》 1 万字 《当代韩国》1998年冬季号《人对自然界有没有义务?》1万字《国际儒学研究》第六辑,中国社科出版社,2《孔子仁学的多角度审视》 3 万字 《大众日报》1999年2月20日《我的求学生涯》 1 万字 《安身立命之道-为学与为人》,中国致公出版社,5《儒家哲学中关于理的学说》 6 万字 《中国传统哲学新论》,九州图书出版社,3,北京《儒家论乐》 5 万字 《中国哲学的诠释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5《从孟子的仁民爱物说看儒家生态观》 4 万字 《大众日报》《开辟儒学研究的新境界》 45 万字 《孔子研究》1999第3期《孔子德性学说与天人关系》 3 万字 《大众日报》6《怎样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孔子德性学说说起》 5 万字 《鹅湖》291期《天·地·人——读易传的生态哲学》 2 万字 《周易研究》2000年第一期《天人合一论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 6 万字 《齐鲁学刊》2000年第一期《从孔孟的德性说看儒家的生态观》 6 万字 《新视野》2000年第一期《孔子的知情合一说》 孔子2000,2000年7月《中国哲学中的情感问题》 孔子2000,2000年7月《敬畏之心》上 中 下 孔子2000,2000年9月《情感与欲望》(上) (中) (下)一 (下)二 孔子2000,2000年9月《情感与知识》(上) (中) (下) 孔子2000,2000年9月《从仁的四个层面看普遍伦理的可能性》 2 万字《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冯友兰—用汉字写作的哲学家》 6 万字《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哲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漫谈情感哲学》(上、下) 6 万字《新视野》2001年第1期、第2期《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在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4万字《哲学动态》2001年第2期《叶适的德性学说及其批判精神》 9 万字《哲学研究》2001年第4期《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5 万字《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知识,还是境界?》 0 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3期《大师风范,学者胸怀—写在汤用彤全集出版后》 3 万字《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2期《冯友兰的哲学之思》 6 万字《中国图书商报》24《儒家的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  9 万字《齐鲁学刊》2001年第4期《从粟古的仁学看儒学与现代性的问题》 7 万字《当代韩国》12 《中国哲学的特征》

  • 索引序列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推荐专家嘛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推荐专家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推荐专家吗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要推荐专家吗吗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为什么要推荐专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