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指导青年教师写论文活动策划方案

指导青年教师写论文活动策划方案

发布时间:

指导青年教师写论文活动策划方案

1.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选定的专题研究或设计任务,完成任务后按照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撰写出研究论文,或者编写出设计说明书并绘制出必要的图纸等。   2.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应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延伸。   3.应学会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调研、资料收集与处理;特别要注意收集国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充分利用计算机、数字图书馆和工具书;毕业设计应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努力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图表绘制、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专题研究应掌握实验、测试技能,提高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团结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5.毕业论文(设计)应符合规范化要求(见附件1)。   6.学生应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努力有所创新。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7.尊敬教师,服从安排,自觉爱护教学仪器设备和公共设施,坚持节约,杜绝浪费。   8.严格遵守纪律,论文期间一般不得请假,因特殊情况必须请假者须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再按相关规定办理。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答辩小组参考导师评阅意见和交叉评阅意见,并根据论文答辩情况给出论文的成绩。学生毕业论文最终成绩以答辩委员会审定的成绩为准。   评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时,必须严格掌握标准,实事求是,正确反映学生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评定“优秀”成绩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本专业毕业学生总数的30%,评定“良好”成绩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本专业学生总数的50%。   学院应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审查小组,在论文交叉评阅前应先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内容及要求见附件),形式审查合格者才能参加评审和答辩。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 (1)未按要求完成论文(设计)任务; (2)论文质量差,达不到本科论文水平;   (3)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审查不合格,并未按要求及时修改; (4)抄袭、剽窃他人研究结果。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者,应予重做合格后,再发给相应证书。重做不合格或不重做者,毕业时只发给肄业证书。重做由所在专业安排,一般在校内进行,费用由学生自理。   对于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者按考试作弊处理,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者,由作者本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指导教师3年内不得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1.指导教师的意见和论文成绩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表现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写出评阅意见,并按等级给出成绩。 毕业论文(设计)评阅的参考项目 选 题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 题目与生产、科研、教改和实验室建设的结合程度; 题目的工作量和难易度。 能 力 与 态 度 工作态度,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 应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 计算机和外文应用能力;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有以下11种形式:1、加强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每周周前会前20分钟,定期开展青年教师“一话”(普通话)、“三字”(钢笔、毛笔、        粉笔字)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职业技能和基本功竞赛活动。2、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1-2次理论学习。学习各个学科《新课程标准》、《课堂评价标          准》及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动态。3、为青年老师精心挑选“教学导师”,开展一帮一活动。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使其成长更      具科学性。4、强化对青年教师专业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每月份学科组织青年教师观看名优教师的优秀教学录象课例。当场点评,发表感受,记录学      习心得。积极发挥身边名师的作用,要求年轻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一节。提倡青年教师跨学        科、跨年级听课,从各学科中取之精华,吸各学科之所长。5、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了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本期一开学校长亲自主持召开各学科教师      会议,安排集体备课工作。本期我校教师的备课要做到“三定”,即定时间(每周周四下午      数学英语学科,周五上午第三节语文学科)、定内容(主要说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定课件    (说完课后每人根据内容制作一个课件,周五离校前上交教导处)。为检查教师的备课情          况,学校除了教导处检查教师上课情况和包级领导推门听课外,每周校长组织所有领导到一     个级中听课,听后组织这个级的老师评课,对课堂教学情况不佳的教师进行谈话,以此促使     每一位教师备好课。6、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用示范课引领广大教师去欣赏新课改新方法给课堂带来的勃勃生机,用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广     大教师去领略课堂上学生迸发出的真情实感。7、跟踪听课,提高新来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每周包级领导和业务领导一起到年轻教师班中听课,听课时,听后就评,评课时,指出优        点,点明不足,让新进教师看到希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位教师备好课。8、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实践锻炼的舞台。通过多种形式让青年教师上汇报课。学校将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积极推选青年       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如“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赛”、“创新教学设计赛”、“优         质课比赛”、“现场说课比赛”等。9、大力鼓励青年教师创建个人教学博客。坚持记录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受,困惑、烦恼和      欣喜、感动。10、在校园网上创建“青年教师教学论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思考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为他们提供一个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流,进行思想碰撞的“硅谷”。11、对青年教师进行撰写论文、专题心得的培训。聘请在论文撰写方面有特长的名师指导青年教师学习撰写的技巧。如何取材,立意,论            证,如何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从而提高青年教师论文撰写水平。学校每学期将        挑选出优秀论文,向国家、省、市、县各级刊物推荐。

一、备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五个环节备课作为教师上课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已引起众多教师的浓厚兴趣,并就如何搞好备课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笔者认为,教师搞好备课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在“备教材”上下功夫。教师在“备教材”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注重研究和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在突破难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在“备学生”方面做大文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要了如指掌,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应突出地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二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备教法”上努力寻求自己的特色。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如讲授法、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但谁也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方法好,哪一种方法不好。某节课可能只运用一种方法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另一节课就可能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另外,从学生的角度讲,不同的教学对象,即使是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也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每个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切忌生搬硬套,而应注重研究所选用的教法是否能更好地体现愉快教育的原则,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灵活适用奏效的优良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否则,即使已被众多教师公认的教法,如孤立地运用,或机械地运用也都难以奏效,甚至适得其反。在“备练习”方面精心设计,有的放矢。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目前在课堂练习中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重讲轻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不只限于以课堂练习来体现)显得薄弱;二是练习题设计的盲目性很大,缺乏较强的针对性;三是课堂练习的量偏大,学生手忙脚乱,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四是课堂练习题单调,无层次和坡度;五是教师在学生练习中忽视矫正错误这一环节,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鉴于此,建议每个教师在实施课堂练习时注意以下几点: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获取练习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讲解,对出现的错误必须纠正;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同时也应对有余力的学生辅之以富有思考性或综合运用的题目。在“备作业”上要做到精心挑选,适量适度。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备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在逻辑体系来确定课外作业;二是在内容上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独创,由典型以变式,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三是要注意把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做到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四是注意适量。作业的布置要少而精,作业的重点应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五是要注意适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体现出梯度,并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在谈及“备作业”这个问题时,笔者要特别提出的是作业的批改和讲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三个“不及时”,即不及时收作业、不及时批作业、不及时讲评作业。显而易见,不论教师在布置作业前花了多少心血,并预期收到满意的效果,但若如此“不及时”则必将枉费心思。因此,教师对待作业要及时收、及时批、及时讲,要特别注意搜集通过作业反馈回来的重要信息,并建议每个教师在教案的备注或后记栏内记录好这些信息,真正发挥作业信息的重要作用。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有关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前面也谈及一些,但有几点笔者还想概要地提出来(限于篇幅,不再详述)仅供同仁们商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更多地注重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自己的教学对象即所教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要努力使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变不易接受为容易接受。任何好的教学方法一旦脱离了与其适应的教学对象,都可能变得无能为力。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常言道,备好课,不一定能讲好课,因此教师备课必须以自己依此能讲好课为首要前提,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个性品质和思维方式都各有千秋,因此盲目效仿或生搬硬套必将出现事与愿违的结局。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 一、为何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要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劳而无功,教学亦然。为使教学工作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准备。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即使备课,有时还教得不成功,不备课就更无把握。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讲什么?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教师好比,如果对剧本不了如指掌,对演员不彻底了解,也就不会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经过深思熟虑,了然于胸,才能把课讲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对青年教师来说,更是如此。 对待备课采取什么态度是衡量教师思想觉悟、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教无止境,备课也无止境,必须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教学管理不断加强、教育改革日趋深化的今天,更需如此。 二、备什么 备课,不等于"背课"。尽管很多内容需要教师牢记,但备课的含义远比背课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概括地讲应包括: (一)备内容 1.备大纲。教学大纲是国家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它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确定了教学实施的原则、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指导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实践教学的方式、课内与课外如何配合等,它对教学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所以,学习、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是备课的基本内容;只有钻研教学大纲,才能了解所程在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和"三基"内容及要求;掌握本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及要点、重点、难点、疑点和弱点;从总体上明确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注重实践"上达到什么程度,合乎什么规格;考虑对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提出明确而恰当的要求。 2.备教材。教材,包括教科书、参考资料、电化教材等,它是教学大纲的充实和展开,它反映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把学科的整体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反映得更加清晰;有了教材,教师对教学大纲的精神更易领会,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易掌握。备教材或钻研教材,可分为三步或说三个层次: 熟悉教材要求:首先,通览教科书,熟悉其全部内容,包括编者意图、组织结构,同时,兼顾前后,了解与本学科有关的"已学教材"和"后续教材"的相应内容,即从教材体系上把握教学内容,弄清前后关系;然后,精通教科书,不仅知其结构、系统、梗概,而且对插图的构思、练习的安排了如指掌;不仅对每一章节、单元,明其宗旨,知其特点,而且对每一字句、每一概念,精通其文,搞懂其意,逐句"过堂",多问几个为什么,即把教材内容搞深搞透。最后,不仅掌握教材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而且熟知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教育性,即从教书育人两个方面把握教材内容。 分析教材要求:首先,对章与章、节与节,都要弄清其本质联系,找出其内在规律。明确让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分清让学生掌握知识的三个不同要求:了解(对知识的涵义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知道"是什么",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它们)、理解,(对概念和规律——定律、定理、公式、法则等达到了理性认识,能说清"为什么",以及与其它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迅速、灵活地解决一些问题,即知晓"做什么"、"怎么做",从而形成能力);然后,找出哪些是重点章节和各章节(单元)的重点、难点、弱点,进而根据每章节(单元)的教学目的,确定每节(次)课的教学要求;最后,带着问题阅读有关参考书、资料、文献,增加知识的深广度,寻求问题的讲解角度,同时做到:深入挖掘教材的科学性,考虑如何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杜绝弱点;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使思想教育寓于教材讲解之中;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在因素,使智力发展寓于知识传授之中;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处于要学、爱学、好学之中;挖掘教材的实践性;考虑理论联系实际,使能力培养寓于知识运用之中。 处理教材要求:首先,按照教学目的,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内容。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哪些精讲、哪些简略,补充哪些、省略哪些,与已知有联系的部分怎样衔接、与其它学科相关的内容如何分工;然后,根据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把教材中滞后内容、欠妥之处,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各地区、各行业、各专业要求掌握的侧重点,进行慎重而必要的调整、增添或删减;对必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技术、新工艺,要科学地结合,及时地反映。同时也要防止盲目删减或不必要的"拔高"。亦即,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对教材进行科学地剪裁和恰当的调整,做到增删得当,详略适度,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以形成一个崭新的、适宜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与体系;最后,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考虑相应方法,以使教材变为学生易懂、爱学的材料。 另外,还要善于使用教材。善于使用教材的标准:其一,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用知识系统、图文系统及作业系统三者俱佳的教材;其二,能将文字语言变为教学语言,使学生乐学、易学、爱学。为此,应以教科书为依据,既不摆脱教材,海阔天空、让学生理不出头绪;又不照本宣科,拘泥原文,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教材,既注重科学性,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又追求艺术性,对教学方法进行再加工。既使教材更有系统性、针对性;又使讲解更加通俗化、趣味化,成为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 3.备教参。"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教师要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开拓知识领域,掌握必要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科学成就。教师知识丰富了,方能得心应手,讲解自如。在备教学参考资料时,要特别注意教材的"缝隙",即潜伏在教材深处不易察觉的"隐蔽点";要把握知识的"障碍点"、"闪光点",这些内容往往隐藏着开发学生智力的"引爆点",常常能发挥意外的作用。所以,首先,要注意教材的"缝隙"是哪些,在哪里,它们常常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标点、一幅简图或是一种构思、一种表现手法第二,必须用心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勤查工具书,多做资料卡,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库,建立一个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圈"。第三,须用心研究和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志趣和思维方法,从中揣摩出学生可能出现的"意外发问",做到知己知彼,方能"临阵不乱"。' 通过备内容,最终要做到:所谓懂、透、化。所谓懂,就是对教材基本结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都一清二楚;所谓透,就是对教材了解得详尽而深入,熟悉而精确,能理清纵横关系,掌握"字里字外"之意,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所谓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情感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化在一起,这是备课的最高境界。 (二)备学生 在重视研究教材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分析和研究,这是教学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备课的:重要内容,一个班级的学生,其学习的水平和能力总是有差异的,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对待。了解学生,就能防止因脱离实际、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训练,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启发诱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能准确地把握难易与详略,恰当选用手段与方法。要言之,了解其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贯彻量力性、高难度;了解其思维方式、困惑疑点,以实施针对性、启发式;了解其心理特点、个性差异,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了解其思想情况,精神状态,以陶冶情操、启迪觉悟。那么对学生了解什么、怎样了解呢? 1、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性格气质。 2.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品德意志、学习态度、思维方式。 3.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即了解对所学知识与技能,哪些学生已经掌握,已能运用;哪些学生不甚理解,用不太好;哪些学生虽已领会,但不深刻而容易出错。 4.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田、难点及对教学的意见、建议。 了解学生除课下调查、个别谈话,以及在劳动实习、课外活动中观察外,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提问、黑板演练、动手操作、测验考试、批改作业及分析试卷等多种渠道进行。有经验的教师还能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及一些微小的动作等方面洞察其心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且贯穿于教学始终,掌握其动态情况。在获得准确的大量信息之后,便可及时、恰当地设计或修订教学方案,确定分类指导的目标与措施,以便实施因材施教。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对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要求,还应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考虑如何进行个别指导。如:对习惯于采取记忆方法学习的学生,要侧重于调动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的积极性,发展其思维的灵活性;对好动脑筋;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防止其忽视基础知识积累的倾向,引导他们运用基础知识,发展创造思维;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视其实际,指导学法或思路,启迪智慧,让他们产生乐趣,奋发向上。 (三)、备方法 备方法,就是在解决"教什么"的基础上,落实"怎么教",即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法的设计、选定和加工。因为方法是集教师观念、知识、经验、能力、智慧之大成,最能体现教师的功底,所以说,它是备课中的高层次内容。备方法,实质是把教材个性、学生个性科学地组合并升华为一个大的个性化教学系统。其中也包括教师"备自身",即教师本人对自己的教学才华作主动调整、积极挖掘,充分施展而进入角色。 备方法应包括: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考虑如何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至理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怎样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处理弱点;如何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课末小结;怎样引发兴趣,强化动机,吸引注意,启迪思索,鼓励创新;如何联系实际,使用什么仪器设备,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进行什么演示和示范:安排哪些练习和作业及语言的组织,板书的设计,例题的筛选,教具的使用等。 备方法的要求:一是灵活多样。根据青少年好奇求新的心理特征,教学方法必须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富于变化,努力寻求适宜的新颖方法 尽力做到"堂堂有异,课课有别",常教常新。比如;有时故布疑阵,以新奇吸引学生;有时绘声绘色,以形象感染学生;有时展示图物,以启迪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总之,根据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都必须以启发式和注重培养能力作为指导思想,坚持精讲巧练,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切忌形成定势、千篇一律、一成不变。二是不仅要备教法,还要备学法,研究学生如何"学",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以使学生能够"会学"。三是教师应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别开天地",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简而言之,要注重方法的优化,以使教得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学得情趣盎然、喜闻乐"受",从而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获得事半功倍乃至最佳教学效果。 三、怎样备 备课的种种方法,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 备课时,对于需要统一和明确的各章节、单元的目的、要求、重点等共性问题,同学科的教师可互相切磋,集思广益;但作为教师不能只依赖"集体备课",必须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而且,最后也应根据自身情况、班级特点,决定对共同研究成果的取舍和运用,并要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只有留下自己的汗水,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用起来得心应手,讲起来生动活泼。 (二)一般备课与重点备课相结合,以重点备课为主 备课范围应广泛一些、全面一些,但要抓住重点。一是重点章节、单元、—课时;二是主要概念、原理、规律。三是抓纲带目:备其"精华"、"精要"、"精辟"部分,.以及"精练"语句。只有"点面结合"、"点面相映";轻重相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以课时备课为主 备课应将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结合起来,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分配,不能用同一模式处理不同的课时。备课应通览全部教材,注意其章节内部的系统性、因果性、关联性,同时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从而进行单元(章节)备课,进而进行课时备课,以使前后呼应,首尾相连,承前启后,左右配合。否则,"备一节,讲一节"、"讲哪节、备哪节"、"明天课,今天备"地孤立备课,教学效果势必不佳。 (四)集中备课与课前备课相结合,以课前备课为主 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集中、思考集中、大脑思维处于最佳状态的特点,提前备出一学期或几周舶课是非常必要的。但上课前进行再备课,更不可少;如果说学期前备课是"粗备",那么周前备课就是"细备",而课前备课则属"精备"。课前备课包括;重温教案(把教案当成"剧本",在脑海里"预演"一遍,预测一下效果)、掌握动态、准备教具、考虑教法,以及充分估计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等。这样,一可弥补遗忘,二可增强记忆,三可相机调整已有教学方案,四可做好上课心理与物质准备。 (五)编写教案与运用教案相结合,以运用教案为主 编写教案就是把备课中所研究的主要成果加以整理、概括、归纳,按照教学要求用文字书写出来。它记录了教师对教材的组织、安排和教学程序,以及教法设计、手段运用。这是课前准备的最后工序,也是教师业务基本功的集中体现,无论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对此都应做到一丝不苟。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教案都是提前写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编是手段,用是目的。因此,在上课前还要熟记教案,以便更好地运用之,这是备课工序的最后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课上情况多变,故在熟记教案的同时还应有各种思想准备,以便在上课过程中做到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适应动态,灵活掌握。 (六)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相结合,以使备课更完善 所谓课后备课是指每讲完一节(次)课,要进行回顾、反思,做好小结。它是备课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故称"课后备课"。即通过"教后记"对课前备课与课上实践进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调整修改,充实提高,使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备课既要备在眼里、备在心中,又要备在口中、备在手上。它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说备课是艰苦的劳动过程,但其中也充满着艺术乐趣。当你在这项劳动中真正付出心血、流出汗水时,就会得到收益获得成功、感到欣慰、乐趣无穷。

指导青年教师写论文活动

一、做研究,搞课题,写论文在不少人眼里,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做研究、搞课题、写论文是专家教授们的专利,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及。然而,善于观察、乐于写作、敢于投稿却是我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浅谈课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得到的启示。这篇文章写于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按常理说,我那时候根本不具备写科研论文的有利条件,一方面教学理论知识匮乏,另一方面教学经验也不足。但是,我乐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观察、思考和总结。当时,我教授的是中英合编新教材(SEFC),课文具有阅读量大、话题广泛、信息量多、教学难度大等特点,不同于自己读高中时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带着这一问题,我常去听老教师的课,参与集体教研,查阅相关文献,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英语教师该如何出设置出质量高、针对性强的问题,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加以科学引导、监控和检测。初生牛犊不怕虎,文章一写好后,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文章投递给中小学英语教学权威杂志《中小学外语教学》。时隔不久,我意外地收到稿件录用通知书和修改意见。在编辑部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对文章的某些语言表达和文章结构,做了相关修改和调整。该文发表于该刊的2000年第3期上。这篇文章的成功发表一方面要感谢该编辑部“认稿不认人”、严肃认真的发稿原则;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自己勤学善思、乐于动笔的科研精神。

要写好一篇科技小论文,首先就一定要选好课题。课题选择的正确与否是科技小论文写作成功的关键。题目选对了,才能使学生明确选题目的,注意收集材料,做好实验准备等。 第一,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具体可行题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本上的研究性课题、动手操作、课外延伸等处着手,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在学生选定了一个或几个课题之后,教师再从其科学性、实践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反复论证,如果有价值,那就从中选取一个小切入口,来进行研究。在选题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题不宜过大。 寿光路小学是一所科技特色学校,处处都充满了浓厚的科技氛围,学校设立了昆虫走廊,图书室内也有很多科技书籍供学生查阅,上学期学校又展开了“人与自然”第三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围绕学校的大课题,我首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动物,结果,有的学生想研究蜘蛛、蜜蜂;有的学生提出要研究苍蝇、蜗牛,经过讨论,最终,我和学生们都认为,小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学生对它非常熟悉,观察、研究起来也很方便,而人工孵化小鸡在现有的情况下也是具体可行的,同时,研究小鸡的孵化,还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卵生动物繁殖的特点和一般规律。因此,本班确定了我们的研究大方向——小鸡的孵化。但是,这一课题对小学生来说,仍然过大,千头万绪,无法进行研究。因此,我发动学生,让他们想一想自己要研究小鸡孵化过程当中的哪一方面、哪个环节,在我的鼓励下,学生想出了很多小问题,如:研究蛋壳在小鸡孵化过程中的作用、畸形蛋产生的原因还有双黄蛋的孵化等等,但是有的课题以我们现在的研究条件和实验水平根本不可能进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急于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而是给他们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思考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经过长时间的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学生最终决定研究双黄蛋是否能孵出两只小鸡这一具体问题。结果目的明确,研究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第二:选择的题材要具有新颖性,趣味性。选择新颖、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好题材意味着科技小论文的写作成功了一半。我首先是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利用午休、托管的时间,从图书世界来各种图书,比如《科学天地》等等,让学生积累科技知识,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大胆质疑、猜测,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筛选提炼论文题材,确定实践方案。例如, 在分小组研究“蝴蝶”这一课题时,有一个小组研究的是蝴蝶的翅膀,学生围绕着蝴蝶的翅膀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蝴蝶的翅膀为什么不沾水?蝴蝶是怎样靠翅膀飞行的等等。其中,蝴蝶的翅膀为什么那么美丽?学生对这个问题最感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我首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多方假设,结果,有的学生说蝴蝶翅膀的颜色是一种油彩,有的则说蝴蝶的翅膀是由彩色的小羽毛构成的,众说纷纭,这些说法好像都有道理却又都不准确,这种猜想和假设激发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兴趣,他们迫切的想知道谁对谁错,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了,我们就把“蝴蝶的翅膀为什么五彩斑斓”作为了研究课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一直激发着他们动手实验、努力探索,大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 其次、在确定课题之后,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大量收集资料,涉及课题方案和步骤,选定活动方法。 第一、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收集资料。学生通过去图书馆、阅览室阅读图书以及上互联网查找资料,从各种纷繁零碎的信息中,迅速而准确地找到有用的科技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综合。这样,青少年写出来的论文才有一定深度与新意。就拿《小鸡有没有孪生兄妹》这篇科技小论文来说吧,它虽然只有短短2页,但是,学生在撰写过程中却不知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市图书馆、在网上查找各种资料,有双黄蛋的结构图片、鸡蛋的结构、还有纸箱孵蛋法等等,在这些图文资料的指导下,加上学生自己的实验,才写出了这篇小文章。 第二,要设计课题方案和步骤 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科技小论文,不仅要选择合适的课题,还要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丰富科技小论文的内容。在课题确定后,教师和学生还要共同设计出实验方案和步骤。如“小鸡有没有孪生姐妹实验”方案和步骤设计如下: (1)选择种蛋和对照蛋 (2)进行实验,包括注意温度、湿度、以及及时翻蛋、凉蛋、照蛋等等。 (3)记录试验观察原始记录 (4)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5)交流试验收获 第三、选定活动方法 科技小论文的课题一旦确定,方案和步骤设计完毕,学生就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技活动,常用的方法如下: (1)观察法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是开展科技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在试验观察中,必须设置对照组。要求学生定时,定量观察,在观察中认真做好试验原始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例如,我再指导学生做“双黄蛋的孵化”这一实验时,我就拿双黄蛋和普通蛋作为对照,指导学生每天进行观察,及时记录下蛋的破损情况、有没有发出声音,还有最后的孵化情况。并及时拍下照片,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搜集到的大量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双黄蛋能孵出小鸡,如果“双黄”确是两个受精卵,那么是可以孵出两只小鸡的,但双黄蛋的孵化效果以及雏鸡质量都远远低于正常蛋的水平。 (2) 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地接触实际,调查生物 资源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访问专业技术人员,查阅有关资料,拍摄有价值的照片等等,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作出科学结论的方法。 (3)试验法。 指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实验室或野外进行验证设想,比较优劣的方法。试验必须按照预定的试验步骤在控制的条件下完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比性,试验获得的结果,是对课题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我们班在进行 “双黄蛋的孵化”这一实验时,就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观察、试验,对双黄蛋和普通蛋在同样温度、同样湿度下的孵化情况分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记录,为科技小论文的撰写提供了丰富、有力的资料。 最后,应该明确要求,规范格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课题研究有个初步的眉目后,老师就要及时指导青少年根据课题拟订提纲,按照课题研究的有关格式要求,把活动经过以及成果、思考、建议写下来,把科技实践活动中闪光的创新点记录下来。科技小论文是科技实践活动的结晶。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之前,必须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科技小论文的选题要求、实验数据记录的方法和要求、写作的格式等等。 一般来说,一片科技小论文一篇科技小论文应包括选题的背景、实验需要的材料、观察数据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这几部分。科技小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费解。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作好原始记录,为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做好准备。使学生明确一篇好的科技小论文,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图表和照片等直观说明 材料,才能更好的体现真实性,增强说服力。 总之,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是一项艰辛而又繁琐却富有意义的工作。教师虽然不是科学家,但应该是科学家的引路人。

这些文章是教研成果的记录,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工作总结,也是教师辛勤笔耕的结晶和能力的体现,它是衡量一个教师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现在,有许多教师(包括老、中、青)教学经验比较丰富,钻研业务勤奋,讲课艺术水平也都较高,教学效果较好,可就是苦于写不出文章。其中绝大多数并不是不能写,而不知道怎样写,写些什么内容,特别是有些想发表的文章,一是不敢投,二是不知道怎样投。一、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意义教育教学论文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它反映文章作者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巳做的研究工作和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通过研究所获得的结论,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一份工作的总结。另一方面,对于文章的作者和展自己的专业提供机会,使自己在撰写的过程中出现“饥饿感”(如某些材料不足,某些论据还不够充分,某些经验上升不到理论高度去认识),从而促使作者进一步开展研究,加强学习,或查文献,或做实验,或进行调查研究等等。从中获得更多的素材,使研究工作更趋完善。再者,论文的学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专业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说近一点,对自己的业务考核和晋级也大有益处。二、为什么要发表文章“文章”的发表是对作者学术水平、专业水平的肯定。第一篇文章的发表,对一个人来说,不亚于奥运会上“零的突破”,它将成为作者在教学生涯中的里程碑。在自己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教师发表文章目的是为了参与问题研究、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并通过文章的发表受到激励,使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双提高。三、怎样积累素材教师的职责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而撰写或发表文章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它必须以搞好教学和教研工作为前提。教师要想写出教育教学文章需要有充足的原材料和创造性的思维加工过程。只有勤于积累,精于思考、才会有东西可写,并能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来。首先,要善于学习,养成积累资料的习惯。积累资料的方法通常是记笔记或制做卡片,写教后感。相对而言,制作卡片灵便使用,卡片积累多了,就有可能成为很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积累资料的途径很多,主要有:1、多看多读,从阅读中扩大知识面,发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处,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新课题,产生素材的灵感。2、深入学生,对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是素材积累和产生的重要场所,学生询问的问题,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我们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往往引发我们去思考、去研究,深入学生是我们进行教学教研论文创作的原动力和策源地。3、坚持写教后感。教后感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课堂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教学效果的评析及总结,也可以说是教师对自己从设计—实施—效果的反思或心得体会。总之,材料的收集一是靠平时的研究成果的积累,二是从大量的参考文献、资料去寻找,三是从报刊杂志中去摘录,四是从工具书中去查看。其次,在积累资料的过程中,要精于思考,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要做整理和综述工作。思考的过程,就是对思维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在思考中发现新课题,产生素材灵感,使表面的东西得以深化,零散的东西变为整体,孤独的东西变得联系起来。四、写什么内容教学研究方面可写的内容很多,可分为调查研究,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专论等多种类型。对我们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1、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对课本上某些概念的引入过程或某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作适当的改进和更新;对己有的命题作适当的推广或移植;对课本上某些错误进行分析校正或站在新的理论高度、用新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2、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总有自己的得意之处,要善于及时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3、对学生心理研究方面。如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差生的转化;各科教学的课外工作(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活动、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等),常见解题错误分析。4、学科思想方面。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等。5、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目前,我国城乡有许多学校的教师都在参与各种课程设置、新教材试用和教法改革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的体会、成果很值得一写。6、“教师一绝”。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绝活、绝技、绝能,也可以是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绝招,“一绝”并非绝无仅有,主要是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色,它具有相对性。7、中小学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8、激励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研究。9、当今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五、怎样撰写稿件1、选题选题就是确定题目,这是写作中首先碰到的,也是最主要的部分。题目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命运”,所以,课题的选择必须考虑到以下四个方面。(1)要从实际出发。平时自己对某一问题留心思考,并认真研究,有所收获,取得了研究成果的,才有可能考虑写作,没有实践基础或虽有实践但无收获体会,是写不出好文章的。(2)是否有新意。无论写什么文章,关键都在于有新意,如果深层次的创新一时做应该体现一的题目,一般不宜再用,如果受到别人所用题目的启发,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或在观点上有新的见解,而需要再用的话,用时可在题目上冠以“再谈”、“也谈”之类的字样。( 3)素材和论据是否充实。(4)选题不宜过大过宽。题目过大了,势必精力分散,道理讲不清说不透,最好是取某个小问题、某个问题的侧面来写,把道理说清楚,使人们看后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论文的题目一般都采用肯定式,有时为了吸引读者,也可以用提问式的题目。为了引伸主题,或者对某一事实必须在标题中加以说明,还可以在题目的后面再添一个副标题。2、拟定写作提纲确定了题目,并有了充足的素材和论据,也不要急于动笔,可以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先拟写论文的详细提纲,提纲是帮助作者整理思路,指引你如何取舍文章的内容,是将要写成的文章的骨架,它是起着疏通材料、安排材料形成文章基本结构的作用。3、写作初稿提纲拟定以后,就要抓紧时间写初稿。初稿要紧紧围绕提纲尽快地写,最好是一次就完成,初稿写成后,不要急于定稿,先把它搁置一两天,然后再很快地重读一遍,看表达是否清楚,计算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谨,更正明显的错误,改正字迹模糊的地方,等三、五天以后再全面修改定稿。4、修改润色文章的修改润色,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结构修改,二是词句修改,三是审定图表和数字符号及字母的大小写,四是重新写题目。六、 注意事项1、稿件文章的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整洁清楚,不要使用不准用的简化字。2、图示、图表要准确清晰,字母、式子要规范,符合要求。3、引文要注明出处。4、要循序渐进,从“豆腐块”做起。5、要有恒心、耐心、毅力。 通讯员:董青元/丹东市教育局

指导青年教师写论文

gfbfbfg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教学论文可写的内容很多,可分为调查研究,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专论等多种类型。对青年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  1、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对课本上某些概念的引入过程或某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作适当的改进和更新;对己有的命题作适当的推广或移植;对课本上某些错误进行分析校正或站在新的理论高度、用新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  2、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总有自己的得意之处,要善于及时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  3、对学生心理研究方面。如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差生的转化;各科教学的课外工作(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活动、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等),常见解题错误分析。  4、学科思想方面。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等。  5、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目前,我国城乡有许多学校的教师都在参与各种课程设置、新教材试用和教法改革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的体会、成果很值得一写。  6、“教师一绝”。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绝活、绝技、绝能,也可以是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绝招,“一绝”并非绝无仅有,主要是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色,它具有相对性。  7、中小学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  8、激励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研究。  9、当今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有以下11种形式:1、加强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每周周前会前20分钟,定期开展青年教师“一话”(普通话)、“三字”(钢笔、毛笔、        粉笔字)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职业技能和基本功竞赛活动。2、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1-2次理论学习。学习各个学科《新课程标准》、《课堂评价标          准》及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动态。3、为青年老师精心挑选“教学导师”,开展一帮一活动。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使其成长更      具科学性。4、强化对青年教师专业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每月份学科组织青年教师观看名优教师的优秀教学录象课例。当场点评,发表感受,记录学      习心得。积极发挥身边名师的作用,要求年轻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一节。提倡青年教师跨学        科、跨年级听课,从各学科中取之精华,吸各学科之所长。5、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了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本期一开学校长亲自主持召开各学科教师      会议,安排集体备课工作。本期我校教师的备课要做到“三定”,即定时间(每周周四下午      数学英语学科,周五上午第三节语文学科)、定内容(主要说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定课件    (说完课后每人根据内容制作一个课件,周五离校前上交教导处)。为检查教师的备课情          况,学校除了教导处检查教师上课情况和包级领导推门听课外,每周校长组织所有领导到一     个级中听课,听后组织这个级的老师评课,对课堂教学情况不佳的教师进行谈话,以此促使     每一位教师备好课。6、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用示范课引领广大教师去欣赏新课改新方法给课堂带来的勃勃生机,用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广     大教师去领略课堂上学生迸发出的真情实感。7、跟踪听课,提高新来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每周包级领导和业务领导一起到年轻教师班中听课,听课时,听后就评,评课时,指出优        点,点明不足,让新进教师看到希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位教师备好课。8、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实践锻炼的舞台。通过多种形式让青年教师上汇报课。学校将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积极推选青年       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如“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赛”、“创新教学设计赛”、“优         质课比赛”、“现场说课比赛”等。9、大力鼓励青年教师创建个人教学博客。坚持记录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受,困惑、烦恼和      欣喜、感动。10、在校园网上创建“青年教师教学论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思考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为他们提供一个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流,进行思想碰撞的“硅谷”。11、对青年教师进行撰写论文、专题心得的培训。聘请在论文撰写方面有特长的名师指导青年教师学习撰写的技巧。如何取材,立意,论            证,如何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从而提高青年教师论文撰写水平。学校每学期将        挑选出优秀论文,向国家、省、市、县各级刊物推荐。

指导青年教师写论文的方法

有以下11种形式:1、加强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每周周前会前20分钟,定期开展青年教师“一话”(普通话)、“三字”(钢笔、毛笔、        粉笔字)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职业技能和基本功竞赛活动。2、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1-2次理论学习。学习各个学科《新课程标准》、《课堂评价标          准》及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动态。3、为青年老师精心挑选“教学导师”,开展一帮一活动。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使其成长更      具科学性。4、强化对青年教师专业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每月份学科组织青年教师观看名优教师的优秀教学录象课例。当场点评,发表感受,记录学      习心得。积极发挥身边名师的作用,要求年轻教师每周至少听课一节。提倡青年教师跨学        科、跨年级听课,从各学科中取之精华,吸各学科之所长。5、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了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本期一开学校长亲自主持召开各学科教师      会议,安排集体备课工作。本期我校教师的备课要做到“三定”,即定时间(每周周四下午      数学英语学科,周五上午第三节语文学科)、定内容(主要说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定课件    (说完课后每人根据内容制作一个课件,周五离校前上交教导处)。为检查教师的备课情          况,学校除了教导处检查教师上课情况和包级领导推门听课外,每周校长组织所有领导到一     个级中听课,听后组织这个级的老师评课,对课堂教学情况不佳的教师进行谈话,以此促使     每一位教师备好课。6、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用示范课引领广大教师去欣赏新课改新方法给课堂带来的勃勃生机,用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广     大教师去领略课堂上学生迸发出的真情实感。7、跟踪听课,提高新来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每周包级领导和业务领导一起到年轻教师班中听课,听课时,听后就评,评课时,指出优        点,点明不足,让新进教师看到希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位教师备好课。8、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实践锻炼的舞台。通过多种形式让青年教师上汇报课。学校将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积极推选青年       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如“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赛”、“创新教学设计赛”、“优         质课比赛”、“现场说课比赛”等。9、大力鼓励青年教师创建个人教学博客。坚持记录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点滴感受,困惑、烦恼和      欣喜、感动。10、在校园网上创建“青年教师教学论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思考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为他们提供一个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流,进行思想碰撞的“硅谷”。11、对青年教师进行撰写论文、专题心得的培训。聘请在论文撰写方面有特长的名师指导青年教师学习撰写的技巧。如何取材,立意,论            证,如何对自己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从而提高青年教师论文撰写水平。学校每学期将        挑选出优秀论文,向国家、省、市、县各级刊物推荐。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教学论文可写的内容很多,可分为调查研究,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专论等多种类型。对青年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  1、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对课本上某些概念的引入过程或某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作适当的改进和更新;对己有的命题作适当的推广或移植;对课本上某些错误进行分析校正或站在新的理论高度、用新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  2、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总有自己的得意之处,要善于及时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  3、对学生心理研究方面。如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差生的转化;各科教学的课外工作(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活动、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等),常见解题错误分析。  4、学科思想方面。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等。  5、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目前,我国城乡有许多学校的教师都在参与各种课程设置、新教材试用和教法改革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的体会、成果很值得一写。  6、“教师一绝”。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绝活、绝技、绝能,也可以是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绝招,“一绝”并非绝无仅有,主要是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色,它具有相对性。  7、中小学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  8、激励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研究。  9、当今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指导青年教师撰写论文

1、学校颁发的与青年教师结为师徒的聘书,2、引导青年教师成长的过程性资料,如指导备课,上课的材料,3、指导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证明材料,如课例研究,课题研究等,4、指导青年教师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等的获奖情况,5、被指导的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历情况,如获得的荣誉称号,取得的赛课成果等。

一、做研究,搞课题,写论文在不少人眼里,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做研究、搞课题、写论文是专家教授们的专利,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及。然而,善于观察、乐于写作、敢于投稿却是我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浅谈课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得到的启示。这篇文章写于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按常理说,我那时候根本不具备写科研论文的有利条件,一方面教学理论知识匮乏,另一方面教学经验也不足。但是,我乐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观察、思考和总结。当时,我教授的是中英合编新教材(SEFC),课文具有阅读量大、话题广泛、信息量多、教学难度大等特点,不同于自己读高中时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带着这一问题,我常去听老教师的课,参与集体教研,查阅相关文献,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英语教师该如何出设置出质量高、针对性强的问题,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加以科学引导、监控和检测。初生牛犊不怕虎,文章一写好后,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文章投递给中小学英语教学权威杂志《中小学外语教学》。时隔不久,我意外地收到稿件录用通知书和修改意见。在编辑部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对文章的某些语言表达和文章结构,做了相关修改和调整。该文发表于该刊的2000年第3期上。这篇文章的成功发表一方面要感谢该编辑部“认稿不认人”、严肃认真的发稿原则;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自己勤学善思、乐于动笔的科研精神。

这些文章是教研成果的记录,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工作总结,也是教师辛勤笔耕的结晶和能力的体现,它是衡量一个教师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现在,有许多教师(包括老、中、青)教学经验比较丰富,钻研业务勤奋,讲课艺术水平也都较高,教学效果较好,可就是苦于写不出文章。其中绝大多数并不是不能写,而不知道怎样写,写些什么内容,特别是有些想发表的文章,一是不敢投,二是不知道怎样投。一、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意义教育教学论文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它反映文章作者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巳做的研究工作和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通过研究所获得的结论,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一份工作的总结。另一方面,对于文章的作者和展自己的专业提供机会,使自己在撰写的过程中出现“饥饿感”(如某些材料不足,某些论据还不够充分,某些经验上升不到理论高度去认识),从而促使作者进一步开展研究,加强学习,或查文献,或做实验,或进行调查研究等等。从中获得更多的素材,使研究工作更趋完善。再者,论文的学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专业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说近一点,对自己的业务考核和晋级也大有益处。二、为什么要发表文章“文章”的发表是对作者学术水平、专业水平的肯定。第一篇文章的发表,对一个人来说,不亚于奥运会上“零的突破”,它将成为作者在教学生涯中的里程碑。在自己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教师发表文章目的是为了参与问题研究、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并通过文章的发表受到激励,使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双提高。三、怎样积累素材教师的职责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而撰写或发表文章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它必须以搞好教学和教研工作为前提。教师要想写出教育教学文章需要有充足的原材料和创造性的思维加工过程。只有勤于积累,精于思考、才会有东西可写,并能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来。首先,要善于学习,养成积累资料的习惯。积累资料的方法通常是记笔记或制做卡片,写教后感。相对而言,制作卡片灵便使用,卡片积累多了,就有可能成为很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积累资料的途径很多,主要有:1、多看多读,从阅读中扩大知识面,发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处,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新课题,产生素材的灵感。2、深入学生,对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是素材积累和产生的重要场所,学生询问的问题,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我们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往往引发我们去思考、去研究,深入学生是我们进行教学教研论文创作的原动力和策源地。3、坚持写教后感。教后感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课堂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教学效果的评析及总结,也可以说是教师对自己从设计—实施—效果的反思或心得体会。总之,材料的收集一是靠平时的研究成果的积累,二是从大量的参考文献、资料去寻找,三是从报刊杂志中去摘录,四是从工具书中去查看。其次,在积累资料的过程中,要精于思考,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要做整理和综述工作。思考的过程,就是对思维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在思考中发现新课题,产生素材灵感,使表面的东西得以深化,零散的东西变为整体,孤独的东西变得联系起来。四、写什么内容教学研究方面可写的内容很多,可分为调查研究,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专论等多种类型。对我们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1、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例如:对课本上某些概念的引入过程或某些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作适当的改进和更新;对己有的命题作适当的推广或移植;对课本上某些错误进行分析校正或站在新的理论高度、用新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某些问题。2、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或大或小的体会,总有自己的得意之处,要善于及时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3、对学生心理研究方面。如学生学习的思维特点和规律,差生的转化;各科教学的课外工作(课外作业、课外辅导活动、学科竞赛、技能竞赛等),常见解题错误分析。4、学科思想方面。如某些学科问题的特殊解题思路或巧解妙证,及一些学科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等。5、课程、教材、教法的试验性研究方面。目前,我国城乡有许多学校的教师都在参与各种课程设置、新教材试用和教法改革以及作业批改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方面的体会、成果很值得一写。6、“教师一绝”。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绝活、绝技、绝能,也可以是教师日常生活中的绝招,“一绝”并非绝无仅有,主要是教师的特点特长和特色,它具有相对性。7、中小学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8、激励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研究。9、当今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五、怎样撰写稿件1、选题选题就是确定题目,这是写作中首先碰到的,也是最主要的部分。题目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命运”,所以,课题的选择必须考虑到以下四个方面。(1)要从实际出发。平时自己对某一问题留心思考,并认真研究,有所收获,取得了研究成果的,才有可能考虑写作,没有实践基础或虽有实践但无收获体会,是写不出好文章的。(2)是否有新意。无论写什么文章,关键都在于有新意,如果深层次的创新一时做应该体现一的题目,一般不宜再用,如果受到别人所用题目的启发,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或在观点上有新的见解,而需要再用的话,用时可在题目上冠以“再谈”、“也谈”之类的字样。( 3)素材和论据是否充实。(4)选题不宜过大过宽。题目过大了,势必精力分散,道理讲不清说不透,最好是取某个小问题、某个问题的侧面来写,把道理说清楚,使人们看后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论文的题目一般都采用肯定式,有时为了吸引读者,也可以用提问式的题目。为了引伸主题,或者对某一事实必须在标题中加以说明,还可以在题目的后面再添一个副标题。2、拟定写作提纲确定了题目,并有了充足的素材和论据,也不要急于动笔,可以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先拟写论文的详细提纲,提纲是帮助作者整理思路,指引你如何取舍文章的内容,是将要写成的文章的骨架,它是起着疏通材料、安排材料形成文章基本结构的作用。3、写作初稿提纲拟定以后,就要抓紧时间写初稿。初稿要紧紧围绕提纲尽快地写,最好是一次就完成,初稿写成后,不要急于定稿,先把它搁置一两天,然后再很快地重读一遍,看表达是否清楚,计算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谨,更正明显的错误,改正字迹模糊的地方,等三、五天以后再全面修改定稿。4、修改润色文章的修改润色,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结构修改,二是词句修改,三是审定图表和数字符号及字母的大小写,四是重新写题目。六、 注意事项1、稿件文章的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整洁清楚,不要使用不准用的简化字。2、图示、图表要准确清晰,字母、式子要规范,符合要求。3、引文要注明出处。4、要循序渐进,从“豆腐块”做起。5、要有恒心、耐心、毅力。 通讯员:董青元/丹东市教育局

  • 索引序列
  • 指导青年教师写论文活动策划方案
  • 指导青年教师写论文活动
  • 指导青年教师写论文
  • 指导青年教师写论文的方法
  • 指导青年教师撰写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