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急危重症护理学参考文献

急危重症护理学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急危重症护理学参考文献

1、院前急救2、急诊科抢救3、危重病(症)救护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5、急危重症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第十八章 常用急救技术,第五节内容有吗?发一下,谢谢

书 名: 急救护理学作 者:韩春玲 杨辉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7ISBN: 9787117089531开本: 16定价: 00 元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急救护理学概论第二节急诊医学概论第二章院前急救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院前急救设施和工作模式第三节院前急救护理第三章急诊科的设施与管理第一节急诊科的任务与设施第二节急诊科管理第三节急诊护理管理第四节急诊护理工作第四章重症监护第一节ICU的设置与管理第二节ICU的感染管理与控制第三节ICU的护理记录第四节监护技术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第一节心脏骤停第二节心肺脑复苏第六章休克第七章急性中毒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治疗第三节常见中毒及救护第八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第九章急危重症的鉴别与护理第一节发热第二节昏迷第三节出血第四节急性腹痛第五节急性胸痛第六节异位妊娠第十章循环系统急症第一节急性心力衰竭第二节急性心肌梗死第三节严重心律失常第十一章消化系统急症第一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第二节急性胰腺炎第三节急性肝昏迷第十二章呼吸系统急症第一节支气管哮喘第二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第三节急性呼吸衰竭第十三章内分泌代谢系统急症第一节低血糖昏迷第二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第三节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第四节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第十四章神经系统急症第一节脑出血第二节脑梗死第三节癫痫持续状态第四节蛛网膜下腔出血第五节颅内压增高第十五章泌尿系统急症第一节泌尿系结石第二节急性尿潴留第三节急性肾衰竭第十六章外科急症第一节急性创伤第二节多发伤第三节颅脑损伤第四节胸部创伤第五节腹部创伤第六节四肢创伤第十七章传染科急症第一节肾综合征出血热第二节艾滋病第十八章理化因素所致急症第一节中暑第二节淹溺第三节电击伤第十九章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第一节营养液的成分与特点第二节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第三节胃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第二十章常用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第一节心电监护仪的使用第二节呼吸机的使用第三节除颤仪的使用第四节输液泵的使用第五节微量注射泵的使用第六节全自动血压监测仪的使用第七节心电图机的使用第八节电动洗胃机的使用第九节萨勃心肺复苏机的使用第二十一章常用的急救技术第一节气管插管术第二节环甲膜穿刺切开术第三节气管切开术第四节静脉切开术第五节胸腔穿刺术第六节胸腔闭式引流术第七节腹腔穿刺术第八节腰椎穿刺术第九节膀胱穿刺与留置导尿术第十节心脏起搏术第十一节颈内静脉、静脉内留置针穿刺术第十二节中心静脉压的测定第十三节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第十四节清创术第十五节血液净化疗法第十六节高压氧疗法附录I常用急救药物一、肾上腺素二、多巴胺三、间羟胺四、多巴酚丁胺五、硝普钠六、阿托品七、利多卡因八、去乙酰毛花苷九、哌替啶十、呋塞米十一、地西泮十二、甘露醇十三、地塞米松十四、尼可刹米十五、洛贝林十六、氨茶碱十七、硝酸甘油十八、纳络酮十九、立止血二十、尿激酶二十一、亚甲蓝附录Ⅱ常用急诊检验项目正常值一、血常规检查二、止血与凝血功能的检查三、血液生化检查四、粪便常规检查五、尿常规检查六、肝功能检查附录Ⅲ常用过敏药物的应用及配制方法一、青霉素二、头孢菌素类三、链霉素四、破伤风抗毒素五、氨苄西林参考文献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心跳骤停是临床中最危重急症,脑复苏是心肺复苏(CPR)中的难点〔1〕。及时的诊断、有效的救治手段、先进的抢救设备及争取抢救时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我科自2001~2005年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383例,初步复苏成功164例,经进一步生命支持和针对原发疾病治疗,最终23例完全康复出院。回顾性分析23例心跳骤停患者救治资料,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 病例 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1~67岁,平均3岁。心脏病11例,其中冠心病3例,急性心肌梗塞4例,Ⅲ度房室束(AVB)2例,急性心肌炎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4例,阿片类药物中毒3例,电击伤2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药物过敏2例。 2 心跳骤停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有突发意识丧失,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并经心电图证实(室颤、无脉搏性电活动,心脏停搏)〔2〕。 3 复苏开始时间 即刻~10min,平均46min。 4 救治方法 所有救治均参照《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指导的BLS的ALS进行操作〔3〕。早期即予有效胸外心脏按压、开通气道、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合理应用复苏药物,无心跳者予无创心脏起搏及电击除颤。首次电击能量200J,第二次200~300J,第3次360J。肾上腺素1mg,每3~5min静注1次,复苏时间10min内不用碳酸氢钠,脑保护措施包括脱水(甘露醇、激素、速尿),控制抽搐和采用深低温疗法(30℃~32℃)。 2 结果 23例患者全部达到心肺脑复苏标准,意识恢复,无后遗症,13例能正常工作,10例生活能自理。 3 讨论 影响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因素较多,如开始复苏的时间,施术者复苏技术熟练程度及配合是否熟练,抢救设施完备与否,药品使用是否恰当,基础疾病严重程度等等。 1 复苏越早存活率越高。心跳停搏后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对预后至关重要〔4〕。心脏骤停发作5min内是抢救的黄金时期。几乎所有的相关研究都提示心跳停搏后心肺复苏或除颤开始的时间越晚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就越低。本组23例患者复苏成功同样证实这一结论。对于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心跳停搏——心肺复苏开始间期同样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和这一指标相关的因素包括心跳停搏时是否有目击者,是否有旁观者实施心肺复苏术,呼救—救护车到达时间等。本组23例复苏开始时间平均46min,医护人员几乎算是第一目击者。CPR急救的社会化,结构的网络化,抢救的现场化,知识的普及化是当今急救治疗的发展方向。 2 尽早尽快建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这是保证重要器官氧的最现实最有效的手段。 3 及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合理应用复苏药物。肾上腺素是被公认为最有效且广泛使用的首选药物。大剂量肾上腺素静注虽然能明显提高心脏复苏率,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和增加存活率。一组2400余例心搏骤停患者使用不同剂量肾上腺素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化研究显示〔7〕,大剂量肾上腺素能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但与标准剂量(1mg)相比,存活率出院率则无显著提高。指南2000推荐小剂量使用肾上腺素。本组23例康复者均采用标准剂量1mg,如无效3~5min重复使用,说明复苏时肾上腺素1mg是有效、合理的。 4 尽早电击除颤,电击除颤是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电击除颤每延迟1min,除颤成功率下降7%~10%,5~10min内除颤成功率下降到10%,10min以上除颤成功率迅速下降到1%以下〔5〕。药物除颤无效或效果差者应尽早进行电击除颤起搏。除颤从200J能量开始,采取除颤—给药—评估—再除颤的方式进行。因为电击除颤时对心肌有一定损害,连续除颤尤其是对AMI来说也许损害更大,对复苏后心脏功能恢复不利。因此电除颤时应严格掌握好电量,一般以200~300J为妥,同时应用心肌细胞保护剂和加镁极化液。 5 脑复苏应与CPR同时进行,并积极催醒,CPR的最终是脑复苏。心跳骤停后幸存者中约20%出现持久性和不同程度脑损害,因此CPR一开始就应注意保护脑细胞,当时有效的脑保护措施主要是头颅有效的冰枕冰帽降温。随着心肺复苏的成功予以脱水、大剂量激素和改善脑细胞功能药物,同时予以纳洛酮、醒脑静等催醒。有条件者应进行高压氧疗法,高压氧治疗能显著提高复苏成功率〔6〕。 6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注意补钾补镁。在心跳骤停及CPR过程中,发生严重的酸碱失衡,易产生高碳酸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遵循复苏指南宜酸不宜碱原则、依据血气分析结果合理适当使用碱性药物,同时依据血清电解质的监测适当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止高钾或低钾对心功能恢复的影响。 7 CPR后心脏功能的维持十分重要,并加强营养支持,防治感染。CPR复苏后心电仍不稳定,仍可再次发生心跳骤停或心律失常,应持续合理使用药物及采取措施预防恶性心律失常。适量合理应用呼吸兴奋剂以维持肺功能并应加强营养支持,防治感染以达到CPR成功之目的。 8 合理应用纳洛酮 纳洛酮是特异性吗啡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拮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β-内啡肽等)介导的各种效应。近二十年来在麻醉剂过量中毒、休克、脑缺血性卒中、脊髓损伤、呼吸抑制中广泛应用,效果显著,新近在心肺脑复苏的临床研究证明〔7〕,其对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有一定作用,专家建议正式将纳洛酮列入心肺复苏指南作为急诊抢救的必备药物,本组复苏成功者均使用纳洛酮。 总之,心肺复苏抢救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只要及时开通气道,在没有恢复自主循环以前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正确掌握除颤时机,合理应用各种复苏药物,注意纠正酸中毒,同时加强脑复苏及复苏后加强护理、营养支持、防治感染、是有望取得成功的。【参考文献】 〔1〕 景炳文心脏骤停的当代救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10):585- 〔2〕 Weil MHCPR: resuscitation of the arrested heart 〔M〕Philadelphia: WBSaunders CO,1999: 〔3〕 Cummins RO,Hazinski MFThe most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C and CPR guidelines 2000 〔J〕Resuscition,2000,46(1-3):431- 〔4〕 Herlitz J,Bang A,Acsen B,et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among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in hostital cardial arrest in relation to the interval between collapse and start of CPR 〔J〕Resuscitation,2002,53:21- 〔5〕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急诊分会复苏组心肺复苏指南讨论论稿(2)〔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2):138- 〔6〕 郑艳杰,秦洪秋,胡家芬高压氧综合救治心肺复苏后脑复苏50例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03,23(7): 〔7〕 王一镗心肺脑复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0-

急危重症护理学参考文献格式

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病人预防压疮的影响

请问你找到了吗,我也急需

回答 内容简介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4版 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 配增值)/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共分四个单元二十章。第1单元是急危重症护理学总论,包括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及灾难护理。第二单元是急诊护理,着重介绍与更新急诊分诊、护理评估、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常见急症、严重创伤、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及急性中毒的救护等内容。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4版 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 配增值)/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主要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供在职急危重症护理工作者参考。 目录 第一单元 急危重症护理学总论 第一章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第一节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及其资质认证 一、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 二、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 第二章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第一节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 第二节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 一、院前急救 二、医院急诊科 三、重症监护 第三节 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安全 一、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前阶段 二、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阶段 三、转运目的地患者的交接阶段 第四节 团队合作 一、团队的构成与特征 二、团队合作成员的基本能力要点及核心技能 三、护士在急危重症团队合作中的作用 第五节 医学伦理与器官捐献 一、急危重症患者的医学伦理问题 二、器官捐献 第三章 灾难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灾难的定义 二、灾难的原因与分类 第二节 灾 二、灾难现场的救护 …… 第四章 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护理 第二单元 急诊护理 第五章 急诊分诊 第六章 急诊护理评估 第七章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第八章 严重创伤 第九章 常见急症 第十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第十一章 急性中毒 第十二章 常见危急值 第三单元 危重症护理 第十三章 危重症患者评估与系统功能监测 第十四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 第十五章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第十六章 危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与镇静 第十七章 危重症患者常见并发症的监测与预防 第十八章 常用急救技术 第十九章 机械通气 第二十章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应用与护理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护理学科,具有其专业独特的逻辑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工作方式。根据急危重症护理学这一特点,我们对第3版《急危重症护理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更新和修订。在继续保持原版教材编写风格的同时,本书的编写力求突出国内外急危重症护理最新理论和技术的进展,体现其先进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精选教材内容,夯实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适当增加相关章节和BOX数量,拓展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知识体和实践范围。在本书中还引入了学习目标和导入临床案例与思考,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全书共分四个单元二十章。第一单元是急危重症护理学总论,包括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及灾难护理。本书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和重症监护整合为一体,增加了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安全、多学科团队合作和器官捐献相关内容。 本教材主要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护理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供在职急危重症护理工作者参考。 本书编者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的医院和护理院校,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非常丰富的临床一线与教学经验。本书的修订承蒙历版编者的无私奉献,使本书编者能在原编者的智慧基础之上继续完善书稿。在本书编写、审定和出版过程中,全体编者精诚合作,充分发挥各位编委的学术和临床与教学优势,传承与创新并举,严谨求实,反复修改书稿内容。本书的编写与修订得到了大连大学护理学院及各参编单位领导和专家的鼓励与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深表谢意!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勿吝赐教。 精彩书摘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4版 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 配增值)/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第二节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 为保证完备的EMSS,护士应围绕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危重症救护等三方面开展工作。其工作范围 更多64条 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研究【摘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人类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脑血管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系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现讨论如下。【关键词】 脑出血 护理1临床资料 我院内科2004年1月~2005年8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40~83岁。入院时意识障碍5例,神志清楚38例,失语5例,口齿不清18例,其余20例语言无障碍。4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一侧肢体偏瘫。 2护理 1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整洁、安静。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运。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头痛呕吐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如意识障碍加深,血压升高、脑搏缓慢、呼吸深慢而不规则、中枢性高热提示继续出血;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轻度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速、血压和体温上升考虑脑病前驱症状;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脑病形成;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眼球固定,提示桥脑出血。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重症脑出血禁食72 h可放置胃管,给予低脂高蛋白流质及一定的水,无吞咽障碍者可给予低脂高蛋白流质饮食。遵医嘱合理安排使用脱水剂,保持静脉通畅,严禁外溢,脱水剂应快速给药,其余静脉给药应控制滴速,以防颅内增高。 2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1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保持患者头偏向一侧,病情稳定后定时翻身拍背,用吸引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或误吸的内容物,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泌尿系统的预防及护理对于尿失禁、尿潴留的患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保持导尿管通畅,每4 h放尿1次,每日更换一次性尿袋,每日消毒尿道口和会阴,保持导尿管的通畅,观察尿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必要时做尿培养。7~14天后逐渐定时夹管,指导练习排尿的随意性动作,训练其膀胱功能。 3便秘的预防及护理神志清醒者嘱其多吃粗纤维食物、蔬菜、水果,保证每日2000 ml的饮水量,保证3天排便1次。便秘可给予结肠环形按摩或使用缓泻剂,必要时灌肠。同时每次便后用水洗净肛门周围。 4褥疮的预防及护理保持患者平卧体位,睡气垫床,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床铺要保持柔软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患者要每2~3 h翻身1次,协助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脱、拉、推的动作,以防擦破皮肤。对身体受压发红部位定时给予温水热敷按摩或50%酒精按摩,有破损者局部涂以抗生素。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 5中枢性高热的预防及护理当脑出血患者体温波动在40℃左右,即为中枢性高热。临床护理中,要及时用50%酒精或温水在前额、头顶或颈部、腋下、腹股沟、腋窝等体表大血管处反复多次擦洗,或将冰袋放置在这些部位,也可遵医嘱用药,但降温前后要注意生命的变化并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6口腔炎的护理对病情轻微者可饭后睡前刷牙;有活动性义齿者应取下保养洁净,昏迷及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张口呼吸者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口腔,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 7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和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昏迷及吞咽困难者24 h可留置鼻饲流管,鼻饲流质饮食。当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者应立即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压的变化,预防出血性体克。同时应禁食,仅有少量柏油样便者,可进流质食物,并查血型及备血。必要时口服去甲肾上腺素,并及时补充血容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配合医生做相应治疗。 3功能锻炼 1急性期以预防为主(1)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取仰卧位时,瘫痪侧上肢垫高超过肩部,肘略弯曲,腕和手指轻度伸展,手握纱布卷,膝下放一小枕,腿外侧放沙袋以防腿外展、外旋;足底放置足板以防足下垂和外翻;随翻身变动体位为半仰卧位、侧卧位和半俯卧位。(2)被动体位:按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被动运动,由健侧到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对肘、指、踝关节活动要特别注意,因这些部位易发生强直,应多做运动。每次每个关节每个方向活动5~6下,每天3~5次。(3)按摩患侧肢体给予轻柔而有节奏的按摩使其放松,伸肌则按摩与揉捏相结合,并按摩胸大肌,减轻其痉挛性收缩,以免妨碍肩关节运动,每天2次,每次15~20 min。 2恢复期以增强患肢的活动为主对患肢进行坐、立、行的训练及各种日常训练。当患者能自行翻身后,将训练体位改为坐位,健手扶床,两腿下垂,增加脊柱和髋关节肌肉、韧带功能和坐位平衡能力。站立训练:先行辅助站立练习,后行床边站立练习,坚持循序渐进,防止肢体萎缩。行走训练:在患者站稳10~15 min而无疲劳时,即可开始步行锻炼。 3日常生活训练对患者进行包括吃饭、穿衣、洗漱、如厕及室外活动等训练,帮助患者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 4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的突然发病及其后遗症,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急性期表现出焦虑、无能为力等心理问题,患者由健康变为瘫痪,这一变故使患者感到悲痛欲绝,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部分患者由脑出血所致性格怪异,使家人难以接受。针对患者各种情绪反应可采用交谈笔记、手势辨认,充分了解其需求,告诉患者功能障碍经过积极锻炼是可以恢复的,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5出院指导脑出血患者病程长,大部分患者往往没有完全康复就出院。护理人员就要教会其家属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如休息的环境要通风、透光、安静,地面不宜过滑、不能独居、心情开朗乐观,生活有规律;饮食宜低脂、高蛋白、富含纤维素;加强肢体或语言训练;家属要鼓励和督促患者服药,控制血压,以防复发。 3护理体会 脑出血作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神经系统常见病,造成的后遗症有肢体瘫痪、失语、心理障碍等。以上43例患者经过我科医生的积极治疗,护士的系统护理,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患者肢体肌力、语言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心理状态均有明显好转。有32例患者生活能自理,8例患者能重返工作岗位,3例患者需协助生活,无一例伴有并发症而出院。疾病的愈合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只能取得一定的疗效,而系统的护理往往对疾病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疾病的康复有较理想的改善作用。

急危重症护理论文

不建议去找相关机构帮你弄本科论文,因为护理类的本科论文很简单的,本科论文只要要求1W字数即可,而且查重不超过30%就没问题,放的比较宽松的,你自己先写写摘要、引言和测试结果,正文慢慢弄,实在不行就抄书,最好是百度搜下:普刊学术中心,上面有很多论文写作教程可以学习总结提炼下,把自己写作能力锻炼出来才是最佳的。

护士在抢救危重症患者的时候根据医生的医嘱、处方进行抢救就可。抢救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血液循环,维持生命、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促进恢复健康 。呼吸、心跳正常,但却昏迷的病人,应该让他以复原卧姿躺着。这种姿势可以维持伤病者呼吸道通畅,使舌根不致后坠。控制失血的原理是:限制血液流向伤口,使血凝块尽快形成。

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作者:周风梅,冯冉,江丽丽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自我保护的意识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时不经意间引发患者的不理解、激怒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快,影响其康复,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长时间的负性效应  关键词:护患纠纷 原因 防范对策  DOI: 3969/1004-153  被引量: 81  年份: 2008来源:学术堂

楼上的论文题目是啥啊?麻烦说下吧

急危重症护理学论文

1、 急诊护理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研究  2、 急诊创伤团队的护理时效分析  3、 同伴支持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应用研究  4、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5、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  6、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  7、 基于循证构建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8、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9、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10、 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题目来源:学术堂)

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作者:周风梅,冯冉,江丽丽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自我保护的意识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时不经意间引发患者的不理解、激怒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快,影响其康复,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很长时间的负性效应  关键词:护患纠纷 原因 防范对策  DOI: 3969/1004-153  被引量: 81  年份: 2008来源:学术堂

可与我。

加强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的探讨【摘要】 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对提高急诊急救病人的抢救、诊断、治疗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措施为: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对策;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严格质量管理。 【关键词】 急诊 质量控制 护理 急诊科是接受急诊病人就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和窗口。急诊科的特点:病人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医护人员具有高风险性、高技术含量性、快节奏性、思维敏捷性。急诊科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因此,思考和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对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急诊科的救治和护理水平、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 1 设置要求 我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按照管理年的要求,急诊科用房面积达到了500 m2。设有诊断室、抢救室、留观室、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及其他辅助配置。抢救床位四张,留观床位十张,符合管理年标准。 2 设备要求 急诊科配备了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心电图机、输氧装置、气管切开设备。抢救车上物品齐备,抢救药品齐全、充足,其他基本的诊疗设备也很完善。 2 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 1 人员数量 护士人数与病床的比例:抢救室0~2∶1(每班至少1人),留观室:每班至少1人。 2 人员资质要求 护士长:为主管护师,在急诊科连续工作3年。护士:均有护士执业证,4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均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3 人员培训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急诊科必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有全面的人员培训制度。 1 制定各类人员的培养计划 包括科内固定人员、新进人员、进修护士的培训计划,定期复训。新进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并达到要求后方能上岗。 2 制定本科人员医学继续教育规划 科内不满45岁的副主任护师以下职称的护士必须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每季度参加一次“三基”理论考试,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院级“三基”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每位护士必须掌握急诊科所有仪器的使用,常见故障的排除,组织经常性模拟抢救配合演练,熟背各种急救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3 建立定期业务学习制度 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科内每月业务学习至少1次。 3 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1] 1 快速反应观念 这是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也是急诊科的主要工作特点。不能快速反应,就不能适应急诊科的工作性质,不能适应急诊急救病人的需要。反应快、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抢救成功率高,这是快速反应观念的四要素。 2 院前急救观念 院前急救观念指一有呼叫,能迅速拉得出,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在现场有能力开展救治,途中的不间断救治;具有现代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 3 现代监护观念 包括:(1)首先要具有现代监护设备;(2)对现代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3)准确的判断监护仪的各种数据;(4)各种管道的观察;(5)病情观察,这是一个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技能,病情观察能反映一个护士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经验。 4 现代服务观念 现代服务观念的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病人及家属满意是现代服务的最高标准。服务就是效益。 5 现代效益观念 这是现代急诊急救的突出特点。救治病人应坚持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原则。但人道主义不是不收钱,而是以抢救病人为主,按规定、按标准收费,效益好有利于扩大“再生产”。4 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 1 建立“急诊绿色通道” 切实保证急、危重病人的就诊治疗。 2 成立急诊工作领导小组 以主管医疗的院长为主要负责人,成员有医疗、护理、后勤和急诊科负责人。每周护理部、质控科室期和不定期检查急诊环节质量,及时反馈信息,以改进急诊科工作的缺陷与不足。 3 制定并执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落实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制度,落实各工作单元工作制度、急诊交接班制度、急诊会诊与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急诊医疗护理纠纷和投诉处理制度等,并有相应的实施记录。 4 制度紧急医疗护理救援预案 制定大批病员抢救预案,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并将组成人员备案在册,定期演练,保持24 h通讯通畅。

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第十八章 常用急救技术,第五节内容有吗?发一下,谢谢

这个如果谁有的话,你让谁给你传一份行吗?

你到网上搜寻一下急危重症护理学电子版

建议: 王艳菲

  • 索引序列
  • 急危重症护理学参考文献
  • 急危重症护理学参考文献格式
  • 急危重症护理论文
  • 急危重症护理学论文
  • 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