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范文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范文

3“数控技术”专业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3A+%C2%DB%CE%C4&ch=uf&num=10&w=site%3A+%C2%DB%CE%C4 亲爱的朋友,由于这里不让发网站网址,我们发了搜索结果给您,您在搜索结果页面点进去后会见到我们网站网址,然后在我们网站里即可查看到您想要的论文或者资料,本站有数十万篇免费论文,希望对您写作有帮助,给您带来不便,请谅解!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

冷加工,车钳铣刨磨,楼上说的很对,就是对金属不采取加热的形式而改变其外部形状;热加工:铸造/焊接/锻造/热处理;就这四项;累苦脏,也就热处理相对好一点,尤其铸造车间就是人间炼狱;本人学的这个专业,可惜毕业改行了,哈哈;

1、格式及篇幅稿件一律用Word格式编辑,图、表、照片直接插入到正文中。一篇稿件一般不得超过4个印刷版面(含文摘、图、表、照片和参考文献),约6000字。2、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英文题名要与中文题名相对应。3、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4、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篇幅在200~3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包含相同的信息量,并且表达方式相对应。5、关键词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同时给出英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的词首不必大写,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6、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应以分号“;”分隔。7、作者简介对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民族,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E-8、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之间应以分号“;”分隔。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5-0-74)9、图表和照片图、表、照片应尽量精减,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一律不用图表和照片,图表总数之和一般不得超过8个。图、表和照片的题名应简洁。线条图上的文字不宜多,但须清晰可辨;图尽可能用计算机绘制,主线粗细为4线素,辅线粗细为2线素,分辨率300dpi;图的高、宽尺寸在5cm×7cm以内。照片用TIF格式(分辨率300dpi)存放,高、宽尺寸在5cm×7cm以内,如有缩放请注明放大倍数。线图和照片制好后直接插入到正文中适当位置,不用另寄样图。

冷加工,车钳铣刨磨冲。热加工,热轧,热锻,压铸,砂铸。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模板

钢的热处理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你把你3年的 学习状况写上就行了!!!!

1课题名称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2选题理由 制造技术是各国经济竞争的重要支柱之一,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先进的制造技术,而机床是机械制造技术重要的载体,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先行部门,担负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任务,以1994年为例,全世界基础的消费额达7亿美元。其中美国的消费额56亿美元、中国6亿美元。所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机床工业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机械制造业中,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专用自动线等并配以相应的工装,这些设备的初期投资费用大、生产准备时间长,并且不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单件小批生产时,由于产品多变而不宜采用专用机床,特别是在国防、航空、航天和深潜的部门,其零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几何形状也日趋复杂,且改型频繁,生产周期短,这就要求迅速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书空机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它较好的解决了小批量、品种多变化、形状复杂和精度高的零件的自动化加工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机床数控技术正从普通数控向计算机数控发展。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拥有量(相对值),标志着这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现代化程度。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因其特有的加工方式及其加工范围广在数控机床中占有重大的比例,因此研究《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具有重大意义。3国内外研究现状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质量、高精、高效、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後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中国加入WTO后,正式参与世界市场激烈竞争,今後如何加强机床工业实力、加速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实是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数控机床出现至今的50年,随科技、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美、德、日三国是当今世上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多的国家。例如:在19世纪初时是1mm级,到20世纪初时提高到了001mm级.而近30年来,普通机械加工的精度已从001mm提高到0005mm级,精密加工的精度已从1um级提高到002um级,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已从0~001um级进入纳米级.在表面粗糙度方面,日本用萤光碳素泡沫抛光剂和细微SiO2粉末抛光工作,成功获得了小于00005um的表面粗糙度.过去们只注意表面粗糙度、波度和纹理等表面特征,忽视了表面之下038mm范围内的内部效应,即次表面效应对零件可靠性的影响.这方面尚需深入研究,采取相应措施,方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及可靠性.中国於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在1958~1979年间为第一阶段,从1979年至今为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中对数控机床特点、发展条件缺乏认识,在人员素质差、基础薄弱、配套件不过关的情况下,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曾三起三落、终因表现欠佳,无法用於生产而停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盲目性大,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第二阶段从日、德、美、西班牙先後引进数控系统技术,从日、美、德、意、英、法、瑞士、匈、奥、韩国、台湾省共11国(地区)引进数控机床先进技术和合作、合资生产,解决了可靠性、稳定性问题,数控机床开始正式生产和使用,并逐步向前发展。在20余年间,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培训一批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人才;通过合作生产先进数控机床,使设计、制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通过利用国外先进元部件、数控系统配套,开始能自行设计及制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轴联动加工的数控机床,供应国内市场的需求,但对关键技术的试验、消化、掌握及创新却较差。至今许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动化刀具、数控系统依靠国外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发展,基本上处於从仿制走向自行开发阶段,与日本数控机床的水平差距很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象日本“机电法”、“机信法”那样的指引;严重缺乏各方面专家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缺少深入系统的科研工作;元部件和数控系统不配套;企业和专业间缺乏合作,基本上孤军作战,虽然厂多人众,但形成不了合力。4研究内容: 按图纸要求制定真确的工艺方案 选择合理的刀具和切削工艺参数 编写数控加工程序5研究方法:首先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教材及新闻背景资料,包括机械制造的原理及方法,质量管理应用,数控机床现有技术水准,国际水平探讨方面的书籍,报刊以了解可靠性的内容,质量管理的概况和数控机床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然后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企业现状及需求接下来进行分析与设计确定数据来源的真实准确再进行系统设计  由于现有设备所采用的是分析设计方法,因此可以首先对原有设备进行适当的测试与调试,然后使用快速原型方法来提高加工质量,等得到企业有效的反馈信息后再可以考虑用统计分析法和棕合法进行接下去的再分析,再设计6进展按排:  1准备阶段(12月15日~12月30日).搜集有关资料,准备参考资料   2完成开题报告及论文大纲交老师批阅(1月1日~1月15日)   3依据论文大纲完成论文一稿交老师批阅(1月16日~3月10日)   4完成论文二稿交老师批阅(3月11日~4月10日)   5完成三稿(4月11日~4月30日)   6完成相关论文简介、答辩提纲,准备答辩阶段(5月1日~5月10日)   7毕业设计答辩阶段(5月中旬)7主要参考资料:1周昌治,杨忠鉴,赵之渊,陈广凌,机械制造工艺学,,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2月第6次印刷, 2张丽华,马立克,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2版 杨建明,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3次印刷 吕天玉,宫波,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3次印刷 高波,机械制造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次印刷 黄鹤汀,王芙蓉,金属切削机床(上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6�1第10次印刷8成果形式:

QS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题目

为模具加工选择加工中心摘要!本文针对模具数控加工的特点"提出了选用加工中心时应考虑的若干方面"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关键词!模具$加工中心$选型!前言模具是目前应用数控加工最为广泛的行业之一!随着市场对模具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将有更多的企业选用加工中心!加工中心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模具的加工工艺#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加工中心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气技术#液压技术#光学技术"具有先进性#复杂性#发展的迅速性以及品种型号和档次的多样性"而且价格相对比较昂贵"因此加工中心的选用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要慎重进行!文献/01/21/31/41提出了加工中心选用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模具制造行业加工中心的具体选型要求!"加工中心的选用原则与程序加工中心的初期投资及维修等费用较昂贵"要求管理及操作人员的素质较高!用户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以满足需要为前提进行选用!565确定典型加工工件的形状尺寸根据企业在模具市场的定位"确定模具生产的种类#结构和形状尺寸范围"然后采用成组技术把典型模板进行归类"再来选择合适的加工中心!562机床市场调研与订货加工中心的种类繁多"价格较昂贵!加工中心的选用不仅是以数控机床技术#加工工艺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应用技术"而且是一种受自身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约束的综合管理技术!在加工中心初选技术方案出台后"要货比三家"与机床生产厂家深入沟通"要询问并调研机床厂家提供的典型用户"兼顾眼前需要与长远规划"结合用户!78编程能力#数控机床操作和管理维修水平"最终敲定性能价格比最好的加工中心型号与生产厂家!订货合同中要明确加工中心的验收标准#程序和验收期限"编程操作维修培训要求"机床专用检具#刀具#特殊附件和关键配件的供应"是否要作综合性试件的切削精度检查"付款方式及质量保证金等!#加工中心的选型265加工中心类型与规格的确定现代模具制造"都采用专业化协作的生产方式"模架#顶针等零件外购"模具数控加工的零件"通常有定模型腔#动模型芯#电极#镶块#滑块等!一般选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定模型腔#铜电极#镶块#滑块等零件"动模型芯既可选用立式加工中心加工也可考虑选择卧式加工中心加工!卧式加工中心的工艺性比较广泛"但卧式加工中心比立式加工中心的价格要贵"所需加工费也高"用户要根据自身经济实力选配!加工模具型面若有空间曲面"要考虑选择多轴联动的加工中心9:1!如果是用于大型模具加工"往往要选择龙门加工中心!在确定加工中心规格时"应根据模具模板大小考虑工作台尺寸及各坐标行程!首先按模板尺寸"初定加工中心工作台尺寸"再考虑模具的装夹方式以便留出安装夹具所需的空间"然后再核算加工中心!轴#"轴行程"以满足模具的实际加工范围!对大型模具还要考虑工作台的最大承载重量!立式加工中心要考虑主轴端面到工作台面的距离!卧式加工中心要考虑主轴端面到工作台中心的距离!鉴于模具材料硬度较高"模具粗加工工作量大"在考虑主轴功率及扭矩时"在同等规格尺寸时一定要选用主轴功率#扭矩都较大的机床"以提高切削效率!有实力的企业可考虑选用主轴转速/000#12(+以上的高速加工中心3/4356"以提升加工中心对模具材料硬度的适应性"扩大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范围"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模具电极常用材料为纯铜或石墨"如要加工石墨电极786"优选防尘性能好的高速加工中心!9:9加工中心精度的选择模具按制品材料可粗分为五金模和塑料模!一般地说"五金模具的零件加工精度高于塑料模具的零件加工精度!根据模具定模型腔和动模型芯关键部位的配合精度考虑加工中心的精度等级!国产加工中心分为普通型和精密型"其精度参见下表!由于数控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型加工中心已可加工/;5级精度零件"精密级加工中心可加工<;/级精度零件3=6!在考察加工中心的精度指标时"要注意它采用的精度标准3>06!国际上常用的精度标准有*?@$国际标准%#A*?$日本标准%#B?CD$美国标准%#EF*$德国标准%#G?$英国标准%等!除A*?标准采用测量一次的极差法计算加工中心精度"其他标准均采用多点多次测定的数理统计法计算加工中心精度!就同一台机床而言"用不同的精度检测标准"其检测的数值"数理统计法约为极差法的9;H倍!9:H加工中心的刚性与精度保持性由于模具材料均较硬"而加工中心技术参数说明中标出的精度"是加工中心在无负载下的技术参数!在实际加工状态下的精度还与加工中心的刚性等因素有关!所以应对模具工业用加工中心的刚性予以特别关注!刚性是加工中心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但目前尚无对加工中心刚性评价的客观标准"必要时选择相对模板尺寸大一档规格的加工中心!在选择加工中心时"还要考虑机床的精度保持性!要分析机床的布局#机床刚性#导轨跨距及结构形式&要优选铸铁材料导轨#优选混凝土材料床身&主轴要带有循环冷却装置等等!刚性和精度保持性好的加工中心"在机床’磨合(后"会越用越好!笔者就见过不少模具加工企业"有的因加工中心选型不当"加工过程中机床振动和噪声较大"使用一两年后机床精度已丧失&有的加工中心用了十几年"机床精度仍然保持!9:I数控系统的选择7>>4所选数控系统的档次要与加工中心的档次相匹配!由于模具型面单工序加工的程序容量可达>JG以上"加工时间可达几十小时以上"一般要求数控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CKGL%大于>0000M"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于>CG"系统快进速度大于9I212(+"插补单位小"插补功能较丰富"网络通信能力强"故障自诊断功能强"具有在线诊断功能"带交流驱动单元!如模具型面复杂"数控系统最好具备进给速度前瞻控制和NOPG?曲面插补功能!现代数控系统具有许多功能"有的属于基本功能"有的属于选择功能!选择时一定要根据加工中心的具体用途而定!应对数控系统的性能和价格等作一个综合分析"既不要求全"也不要遗漏!模具数控加工基本上都是使用QBC软件自动编程"数控系统的选择还要考虑与流行QBC软件的数据交换"最好是QBC软件能直接支持该数控系统的后置处理!在多轴联动数控系统的选择上"必须同时考虑多轴加工QBC软件的匹配3>963>H6!9:<加工中心台数估算对每个典型加工零件"按照工艺分析可以初步确定工艺路线"确定凸模#凹模#电极等的加工工序内容!用QBC模拟加工得到每道工序的切削时间!"再考虑相应辅助时间$一般为>0R;90R!%与每次换刀时间$约为>0;%"就可算出每道工序的加工工时!按一年H00个工作日"两班制"一天有效工作时间>I;>/把!加工中心所用的刀具是由通用刀具和与主轴前端锥孔配套的刀柄等组成!刀柄及拉钉的标准有日本的GK标准#欧洲的*?@及F*N标准#美国的QBK1BN?*标准#中国的/01标准!各标准依据柄部直径又有各种大小的尺寸"最常用的是23号及43号刀柄!但这类刀柄不适用于高速加工"高速加工中心上要选用567系列短锥刀柄!可根据加工中心主轴前端锥孔直径选定刀柄号"根据模具加工工艺方案选定刀柄的数量和适量的刀具!要注意查看加工中心所用的拉钉标准和机械手夹持部位标准!此外"还需选配刀具预调仪!89:其他选择自动交换工作台的选择#由于模具的制造是单件生产"一般毋须考虑选用多工作台!冷却装置$排屑装置$安全防护装置#由于模具加工余量大"加工时间长"要选用带有全防护罩的大流量的冷却装置"快速可靠的排屑装置"安全防护装置保护功能全面$可靠!加工中心附件的选择#选用加工中心"除了认真考虑其基本功能及基本件外"还要选用一些选择功能及附件"如刀具状态监测仪等!要选择与生产要求相应的高可靠性的附件!加工中心的选用"还要考虑品牌$可靠性%;<=>大于?33小时&"关键配套件质量$维修服务网点$环保与安全认证等因素!!结束语根据模具加工的具体要求"选择适用的加工中心"将提高用户的投资效益"提升模具加工能力和加工质量!参考文献@AB罗生梅等C加工中心的选型和订货@DE C制造技术与机床"833F%A8&@8E赵葛霄等C加工中心的选型问题探讨@DE C机床与液压"833A%4&@FE邢青松等C数控加工中心的选用策略@DE C盐城工学院学报"8333%F&@2E张炳杰C谈加工中心的选型@DE C设备管理与维修"AGG:%AA&@4E谭汝谋C加强多轴加工机床的研究与发展@HE C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8332%F&@?E张伯霖等C模具制造中的高速加工技术@HE C制造技术与机床"833F%4&@:E周莉等C高速加工机床的合理选用@HE C制造技术与机床"833F%F&@IE王成勇等C石墨电极的高速加工@DE C制造技术与机床"8338%F&@GE盛伯浩等C数控机床的现状与发展@DE C制造技术与机床"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2000字

从概念上说,钢材的冷加工是指在常温下通过机械加工是钢材达到变形,拉直,除锈等效果的一种加工方式;从实际方法上,与热加工相对应,冷加工则指在低于再结晶温度下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加工工艺,如冷轧、冷拔、冷锻、冲压、冷挤压等。冷加工变形抗力大,在使金属成形的同时,可以利用加工硬化提高工件的硬度和强度。金属铸造、热扎、锻造、焊接和金属热处理等工艺的总称叫热加工。有时也将热切割、热喷涂等工艺包括在内。热加工能使金属零件在成形的同时改善它的组织,或者使已成形的零件改变结晶状态以改善零件的机械性能。铸造、焊接是将金属熔化再凝固成型。热扎、锻造是将金属加热到塑性变形阶段,再进行成型加工,如合金钢需加热到形成均匀奥氏体后,进行热扎、锻造,温度低塑性不好,易产生裂纹,温度过高金属件易过分氧化,影响加工件质量。金属热处理只改变金属件的金相组织,它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冷加工,不需要加热冷加工,需要加热

QS

嘿嘿 真大方啊不过好像有点难 太多了 去有关网站查一下吧

  • 索引序列
  •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范文
  •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
  •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模板
  •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题目
  • 冷热加工技术论文2000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