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电影的参考文献

关于电影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关于电影的参考文献

回答 您好,Format: Name Director’s last name, giver Year (or date of showing) Place 《我的父亲母亲》(电影) 这个可以吗? 提问 中文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那个电影 回答 爱情,爱情,就是因为爱,搞出了好多事情。 我要和我最心爱的人一起去那里,看蔚蓝的天空,看白色的雪山,看金色的草地,看一场秋天的童话。我要告诉她,如果没有住在你的心里,都是客死他乡!我要告诉她,相爱这件 事 更多7条 

八、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这个我来,我非常清楚并且有一份

黄匡宇 当代电视摄影制作教程[M]新世纪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1 傅正义 电影电视剪辑学[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5

关于电影论文的参考文献

望采纳肖楠浅析好莱坞电影《木乃伊3:龙王之墓》中的中国元素[J]文学界:理论版,2012(1):136-朱璞浅谈电影中的埃及文化——以《木乃伊1,2》,《神鬼传奇之法老王的咒语》为例[J]电影评介,2010(004):16-郭静“商业噱头”下的“文化说教”——电影《木乃伊3:龙帝之墓》所隐含的帝国主义文化策略[J]铜仁学院学报,2009,11(4)陈谦信唤醒兵马佣——《木乃伊3:龙帝之墓》导演罗伯·科恩拍摄手记[J]孙立,梁爱萍从“庄生晓梦”到“木乃伊归来”[J]大自然,2007(2)土星神秘木乃伊古埃及法老[J]图形科普,2003(6):3-孙立,梁爱萍从“庄生晓梦”到“木乃伊归来”[J]大自然,2007(2)

你可以先去【绘学霸】网站找“影视后期技术”板块的【免费】视频教程-【点击进入】完整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列表: /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1&zdhhr-11y04r-1046543346100951659 想要系统的学习可以考虑报一个网络直播课,推荐CGWANG的网络课。老师讲得细,上完还可以回看,还有同类型录播课可以免费学(赠送终身VIP)。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话,建议还是去好点的培训机构,实力和规模在国内排名前几的大机构,推荐行业龙头:王氏教育。 王氏教育全国直营校区面授课程试听【复制后面链接在浏览器也可打开】: /school/yingshi?type=4&zdhhr-11y04r-1046543346100951659 在“影视后期技术”领域的培训机构里,【王氏教育】是国内的老大,且没有加盟分校,都是总部直营的连锁校区。跟很多其它同类型大机构不一样的是:王氏教育每个校区都是实体面授,老师是手把手教,而且有专门的班主任从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学习模式,提升会很快,特别适合基础差的学生。大家可以先把【绘学霸】APP下载到自己手机,方便碎片时间学习——绘学霸APP下载: /Scripts/html

关于电影分析的论文参考文献

这个我来,我非常清楚并且有一份

美国梦、乐观主义——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反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摘 要】电影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透过电影,观赏者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一生的传奇经历,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了解到了美国世代传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本文旨在分析《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这些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包括美国梦和美国人的乐观主义。  【关键词】美国电影 《阿甘正传》 美国梦 乐观主义  20世纪以来的100年,世界传播事业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时代,媒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是较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活动形态。其中电影也许是最具影响力的传媒。电影就像一个微观世界,表现出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在美国电影中,“美国梦”和“乐观主义”是常被涉及的主题。那什么是“美国梦”呢?最具代表的关于“美国梦”的电影就是《阿甘正传》。《阿甘正传》 (1994)是由罗伯特•泽梅基斯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一部“愚人电影”(反智电影)。该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在1995年的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阿甘正传》一举获得13项提名,包揽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大奖,还夺得了当年全美10大票房影片的首位,并在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排行榜上名列第四,4年后该片又进入美国史上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列。因此《阿甘正传》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愚人电  影的神话。  一、《阿甘正传》简介  福瑞斯特•甘(阿甘)出生在上世纪中叶、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绿茵堡镇,由于父亲早逝,他的母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凭借跑步的天赋,他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并参了军,随后开赴越南战场。在军营里,他结识了“捕虾迷”布巴和神经兮兮的丹•泰勒中尉。布巴在越战中丧生,丹中尉失去了双腿,阿甘则因为救人成了战斗英雄。回国后,阿甘为了履行对布巴的承诺,买下了一艘破船开始捕虾。一系列机缘巧合后,他不但化解了丹中尉的怨气,还莫名其妙地累积了大量资产。不过,钱并不是阿甘所看重的东西。阿甘和女孩珍妮青梅竹马,可珍妮有自己的梦想,不愿平淡地度过一生……  二、《阿甘正传》的主题  亲情、友情和爱情一直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围绕着愚人文化这一背景,影片讲述了发生在阿甘身上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阿甘自幼腿部残疾而且智商低下,小镇上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待阿甘,只有两位女性关心、爱护他:母亲给予了他伟大的母爱,珍妮则以纯真的少女情怀温暖着他的心。在母亲心目中,阿甘不是负担,而是上天对她的馈赠,她倾尽全力抚养阿甘,总有办法找到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明白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人生就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远无法知道你会尝到什么样的味道”,“笨有笨的作为(傻人有傻福)”,并且为了能够为他争取于正常儿童同样的生活学习机会,她甚至答应陪校长睡觉。  《阿甘正传》表达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其中被导演反复强调的就是对生活永不放弃。这部电影不仅给人以情感上的教育,而且也是一部关于美国 20世纪50年代到1982年的社会史,非常值得一看。阿甘智商虽低,但他心地单纯,信念坚定,做到了很多正常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在运动、战场、商场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阿甘的人生历程中穿插着美国战后的一些重大事件,如猫王、披头士乐队、种族问题、越战与反战、水门事件、乒乓外交等等。阿甘的故事象一面多棱镜一样折射出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发观众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三、《阿甘正传》反映的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美国梦”和“乐观主义”  从《阿甘正传》中我们能够想到人们追逐已久的美国梦以及乐观主义。美国梦是上个世纪的神话,是许多欧洲人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而来到美国的目标。美国地广人稀,到处都充满着爆富的机会。今天,美国梦依然存在,大量亚洲人和拉美人把美国看成是实现梦想的摇篮。那到底什么是美国梦呢?虽然已有些许变化,但却有一个永不变化的主题:或成为富人,或成为体育英雄,或成为著名演员,或有参观白宫和得到美国总统接见的机会 ,或通过勤奋刻苦成为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怎样来实现这些梦想呢?人们需要做什么呢?人们应该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或者要有最高的智商吗?谁能回答这些问题?看过《阿甘正传》后你就能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他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美国大事,他很富有,参观过白宫,还是一个体育英雄。他的生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告诉人们,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成功,即使你的智商极低。他就是阿甘。美国是一个具有“未来取向”的国家,这也决定了美国人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等价值观。但在60年代,青年一代为了表达对美国社会的种种黑暗和越南战争的不满和反叛,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迷惘与困惑选择的是一种逃避现实、追求享乐、否定理性、强调本能的幻灭之路。性的解放、毒品带来的幻游和远离现实社会的流浪和群居生活是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这也就是影片中珍妮和她的“嬉皮士”同伴的生活方式。但低智商的阿甘与他们完全不同。也许他的智商使他无法了解珍妮和那个时代的青年所做的事情,但他身上一直洋溢着一种美国人所特有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虽然阿甘的智商极低,但另一方面,阿甘又是聪明的。他参观了一所退伍兵专用医院,用他高超的乒乓球技艺来愉悦他们。与此同时,电视里正在报道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消息。然而没人观看这个人类的世纪创举,他们都被这个低能儿的球技深深吸引。此时科学是乏味的,体育更加伟大。阿甘相信,蠢人才做蠢事,傻人有傻福。这也正是电影导演对阿甘成功生活的诠释。他自己不认为自己是蠢人,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这就是在美国成就一番事业,取得成功的砝码。无论你是白人还是黑人,聪明还是愚蠢,你只需做到最好,然后取得成功。阿甘教给人们成功的钥匙就是:你自己去决定你是做聪明人还是傻子吧。  美国人总是思考着未来的目标,他们说:“我们要把人类送到月球上去。”他们做到了。他们的国家在一片狭小的土地上由十三个殖民地建立起来,如今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美国梦是真实的,古巴人来到美国成为棒球明星;每天数以千计的墨西哥人越过边境线寻找工作,寻求更好的生活。只要你做出决定,拥有自己的目标,一切都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顾宁美国文化与现代化北京:辽海出版社,  [2]张奎武英美概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3]赵英男英文影视赏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董力燕,刘铭《阿甘正传》中的成功哲学[J]文教资料,  [6]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J]南京大学出版社,  [7]刘洋寻找迷失的英雄——《阿甘正传》的新英雄观及其文学内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黄匡宇 当代电视摄影制作教程[M]新世纪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1 傅正义 电影电视剪辑学[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5

是写一部电影的赏析么?可以看中文的电影赏析,知道从哪些方面赏析之后,再用英语把你想表达的表达出来。

关于人参的参考文献

去维普或者中国知网找

人参,首载于汉朝《神农本草经》,被列为温补上品。西晋末年开始栽培,迄今1660多年历史,我国系世界最早引种。祖国医学认为,其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经,大补元气,固脱生律,保脾养胃,安神益智,治多种疾患。诸如《本经》载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药性论》谓之“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下不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名医别录》称其“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本草纲目》记述人参“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出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痃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疠,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人参亦为与他药配伍的主品,单说东汉医圣张仲景应用人参的方剂达41条,明朝大医家李时珍介绍含人参的处方计62条。

「气味」  甘,微寒,无毒。《别录》曰∶微温。普曰∶神农∶小寒;桐君、雷公∶苦; 黄帝、岐伯∶甘,无毒。  元素曰∶性温,味甘、微苦,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中之阳也。又曰∶阳中微阴。  之才曰∶茯苓、马蔺为之使,恶溲疏、卤碱,反藜芦。一云∶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 动紫石英。  元素曰∶人参得升麻引用,补上焦之元气,泻肺中之火;得茯苓引用,补下焦之元气, 泻肾中之火。得麦门冬则生脉;得干姜,则补气。  杲曰∶得黄 、甘草,乃甘温除大热,泻阴火,补元气,又为疮家圣药。  震亨曰∶人参入手太阴。与藜芦相反,服参一两,入黎芦一钱,其功尽废也。  言闻曰∶东垣李氏理脾胃,泻阴火,交泰丸内用人参、皂荚,是恶而不恶也。古方疗月 闭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是畏而不畏也。又疗痰在胸膈,以人参、黎芦同用而取涌越,是 激其怒性也。此皆精微妙奥,非达权衡者不能知。  「主治」  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本 经》)。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 令人不忘(《别录》)。主五劳七伤,虚损痰弱,止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 治肺痿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凡虚而多梦纷纭者加之(甄权)。止烦躁,变酸水 (李 )。消食开胃,调中治气,杀金石药毒(大明)。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虚促,短气少气, 补中缓中,泻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液(元素)。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 眩晕头痛,反胃吐食, 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 、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时珍)。

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能。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人参主要含10多种人参皂甙,以及人参快醇、β-榄香烯、糖类、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抗心律失常,抗衰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人参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抗肿瘤作用。人参为东北特产之一,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在中国医药史上,使用人参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战国时代,良医扁鹊对人参药性和疗效已有了解;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药中上品。人参分为山参和园参两大类, 野生的称为“山参”,多生长于东北阔叶林与针叶林混生的人际罕至的原始森林中,是中国一类保护植物。其生长非常缓慢,一两重的山参要长四五十年甚至上百年,由于人们对其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野生人参日趋减少,愈为罕见。园参,即人工栽培的人参,也称“家参”。它与山参在颜色、形体等方面均很相似,但味苦并带有辣气,山参虽味亦苦却有清香之气味。【药理学作用】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含多种皂甙和多糖类成分。  治疗量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改善思维功能,提高分析能力和工作能力,但较大剂量时有镇静作用;人参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及调节功能;还有类似强心甙的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等。人参的应用范围较广,主要用于神经衰弱,消耗性慢性疾病,以及一般体弱或病后虚弱者。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参能治男女一切虚症,自汗眩晕、头痛反胃,阂症、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痹瘘、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近代中医常用人参补气救脱,益血复脉、养心安神、生津止渴、补肺定喘健脾止泻、托毒合疮等。

关于电影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望采纳肖楠浅析好莱坞电影《木乃伊3:龙王之墓》中的中国元素[J]文学界:理论版,2012(1):136-朱璞浅谈电影中的埃及文化——以《木乃伊1,2》,《神鬼传奇之法老王的咒语》为例[J]电影评介,2010(004):16-郭静“商业噱头”下的“文化说教”——电影《木乃伊3:龙帝之墓》所隐含的帝国主义文化策略[J]铜仁学院学报,2009,11(4)陈谦信唤醒兵马佣——《木乃伊3:龙帝之墓》导演罗伯·科恩拍摄手记[J]孙立,梁爱萍从“庄生晓梦”到“木乃伊归来”[J]大自然,2007(2)土星神秘木乃伊古埃及法老[J]图形科普,2003(6):3-孙立,梁爱萍从“庄生晓梦”到“木乃伊归来”[J]大自然,2007(2)

美国梦、乐观主义——美国电影《阿甘正传》反映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摘 要】电影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透过电影,观赏者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一生的传奇经历,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了解到了美国世代传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本文旨在分析《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所反映的这些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包括美国梦和美国人的乐观主义。  【关键词】美国电影 《阿甘正传》 美国梦 乐观主义  20世纪以来的100年,世界传播事业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时代,媒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是较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活动形态。其中电影也许是最具影响力的传媒。电影就像一个微观世界,表现出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在美国电影中,“美国梦”和“乐观主义”是常被涉及的主题。那什么是“美国梦”呢?最具代表的关于“美国梦”的电影就是《阿甘正传》。《阿甘正传》 (1994)是由罗伯特•泽梅基斯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一部“愚人电影”(反智电影)。该电影获得了巨大成功——在1995年的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阿甘正传》一举获得13项提名,包揽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大奖,还夺得了当年全美10大票房影片的首位,并在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排行榜上名列第四,4年后该片又进入美国史上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列。因此《阿甘正传》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愚人电  影的神话。  一、《阿甘正传》简介  福瑞斯特•甘(阿甘)出生在上世纪中叶、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绿茵堡镇,由于父亲早逝,他的母亲独自将他抚养长大。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凭借跑步的天赋,他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并参了军,随后开赴越南战场。在军营里,他结识了“捕虾迷”布巴和神经兮兮的丹•泰勒中尉。布巴在越战中丧生,丹中尉失去了双腿,阿甘则因为救人成了战斗英雄。回国后,阿甘为了履行对布巴的承诺,买下了一艘破船开始捕虾。一系列机缘巧合后,他不但化解了丹中尉的怨气,还莫名其妙地累积了大量资产。不过,钱并不是阿甘所看重的东西。阿甘和女孩珍妮青梅竹马,可珍妮有自己的梦想,不愿平淡地度过一生……  二、《阿甘正传》的主题  亲情、友情和爱情一直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围绕着愚人文化这一背景,影片讲述了发生在阿甘身上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阿甘自幼腿部残疾而且智商低下,小镇上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待阿甘,只有两位女性关心、爱护他:母亲给予了他伟大的母爱,珍妮则以纯真的少女情怀温暖着他的心。在母亲心目中,阿甘不是负担,而是上天对她的馈赠,她倾尽全力抚养阿甘,总有办法找到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明白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人生就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远无法知道你会尝到什么样的味道”,“笨有笨的作为(傻人有傻福)”,并且为了能够为他争取于正常儿童同样的生活学习机会,她甚至答应陪校长睡觉。  《阿甘正传》表达了许多不同的主题,其中被导演反复强调的就是对生活永不放弃。这部电影不仅给人以情感上的教育,而且也是一部关于美国 20世纪50年代到1982年的社会史,非常值得一看。阿甘智商虽低,但他心地单纯,信念坚定,做到了很多正常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在运动、战场、商场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阿甘的人生历程中穿插着美国战后的一些重大事件,如猫王、披头士乐队、种族问题、越战与反战、水门事件、乒乓外交等等。阿甘的故事象一面多棱镜一样折射出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发观众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三、《阿甘正传》反映的美国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美国梦”和“乐观主义”  从《阿甘正传》中我们能够想到人们追逐已久的美国梦以及乐观主义。美国梦是上个世纪的神话,是许多欧洲人为了追寻更好的生活而来到美国的目标。美国地广人稀,到处都充满着爆富的机会。今天,美国梦依然存在,大量亚洲人和拉美人把美国看成是实现梦想的摇篮。那到底什么是美国梦呢?虽然已有些许变化,但却有一个永不变化的主题:或成为富人,或成为体育英雄,或成为著名演员,或有参观白宫和得到美国总统接见的机会 ,或通过勤奋刻苦成为一家跨国公司的董事。怎样来实现这些梦想呢?人们需要做什么呢?人们应该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或者要有最高的智商吗?谁能回答这些问题?看过《阿甘正传》后你就能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他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美国大事,他很富有,参观过白宫,还是一个体育英雄。他的生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告诉人们,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成功,即使你的智商极低。他就是阿甘。美国是一个具有“未来取向”的国家,这也决定了美国人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等价值观。但在60年代,青年一代为了表达对美国社会的种种黑暗和越南战争的不满和反叛,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迷惘与困惑选择的是一种逃避现实、追求享乐、否定理性、强调本能的幻灭之路。性的解放、毒品带来的幻游和远离现实社会的流浪和群居生活是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这也就是影片中珍妮和她的“嬉皮士”同伴的生活方式。但低智商的阿甘与他们完全不同。也许他的智商使他无法了解珍妮和那个时代的青年所做的事情,但他身上一直洋溢着一种美国人所特有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虽然阿甘的智商极低,但另一方面,阿甘又是聪明的。他参观了一所退伍兵专用医院,用他高超的乒乓球技艺来愉悦他们。与此同时,电视里正在报道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消息。然而没人观看这个人类的世纪创举,他们都被这个低能儿的球技深深吸引。此时科学是乏味的,体育更加伟大。阿甘相信,蠢人才做蠢事,傻人有傻福。这也正是电影导演对阿甘成功生活的诠释。他自己不认为自己是蠢人,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这就是在美国成就一番事业,取得成功的砝码。无论你是白人还是黑人,聪明还是愚蠢,你只需做到最好,然后取得成功。阿甘教给人们成功的钥匙就是:你自己去决定你是做聪明人还是傻子吧。  美国人总是思考着未来的目标,他们说:“我们要把人类送到月球上去。”他们做到了。他们的国家在一片狭小的土地上由十三个殖民地建立起来,如今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美国梦是真实的,古巴人来到美国成为棒球明星;每天数以千计的墨西哥人越过边境线寻找工作,寻求更好的生活。只要你做出决定,拥有自己的目标,一切都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顾宁美国文化与现代化北京:辽海出版社,  [2]张奎武英美概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3]赵英男英文影视赏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董力燕,刘铭《阿甘正传》中的成功哲学[J]文教资料,  [6]端木义万美国社会文化透视[J]南京大学出版社,  [7]刘洋寻找迷失的英雄——《阿甘正传》的新英雄观及其文学内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自己学过的找的方向应该比我们大多数没学过的清楚,看来得专业人士帮忙

  • 索引序列
  • 关于电影的参考文献
  • 关于电影论文的参考文献
  • 关于电影分析的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人参的参考文献
  • 关于电影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