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资源综合利用论文

资源综合利用论文

发布时间:

资源综合利用论文

雨水利用是一种新的节水模式,把汛期或者是多雨时的雨收集起来用于少雨的时候,最大程度的解决了我国雨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1/3、1/4、1/5、1/10和1/22。我国资源消耗大,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47公斤,是日本的1倍,美国的7倍,印度的8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我国污染排放强度高,单位GDP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7倍,德国的4倍,美国的6倍。我国人均耕地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沙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被破坏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约束,人民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由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地球上任何一种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据有关资料显示,地球上尚未开采的原油储藏量已不足二万亿桶,可供人类开采时间不超过95年。节约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人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矛盾。即使在古代社会,人口少,资源相对丰厚,但因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有限,这一矛盾仍然存在。唐朝诗人白居易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殓而才乏用矣。“可见,古人就已认识到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到了今天,这一矛盾就更加突出,因而更加需要节约资源。  炎炎夏季,持续的高温天气让我国不少地方用电用水告急。此时此刻,节能这个话题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6月下旬以来,上自中央领导,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就节能问题或发出呼吁,或各抒己见。一个加强节约能源资源、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舆论氛围已然形成。  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谨记“节约”二字。如果天空没有变暗,不要开电灯,洗手时,水开小一点,拖地用洗澡水,也可以用来洗车或浇花浇菜,外出少开车,坐出租车或坐公交车,天气不热不要开电风扇或冷气,如要在学校,一下课就要把电风扇和电灯关掉,在家时,少看电视,如果不看电视就要把插头拔掉,不看DVD也把插头拔掉,双休日在家不要一直看电视或打计算机,出去呼吸一些先空气,要出去前先检查电灯、电风扇、冷气或电视有没有关好,插头有没有拔掉,如果晚上睡觉可以不用开小夜灯,这样不会浪费电。洗手时,抹肥皂时水要关掉,冰箱冰七分之一的东西,如果不打开计算机也可以把插头拔掉,夏天不热不要开冷气或少开冷气,晚上要睡觉时也要检查看看水、电灯、电视、电风扇或洗衣机的插头或开关有没有拔掉或关掉。夏季空调调高1℃,如每天开10小时,则1。5匹空调机可节电0。5千瓦时;电冰箱四周应有适当通风空间,要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及时清除电冰箱结霜;经淘洗的米浸泡10分钟后再煮,可以省电;煮同量的米,700瓦的电饭煲比500瓦的电饭煲更省时省电;电脑在“睡眠”模式下电耗降低到一半以下;若关机不拔插头,照样有4。8瓦的能耗;开车急快急慢、低挡高速、低速久行、超高速行驶等,可能使百公里耗油相差2-3升;开一盏5瓦的节能灯看电视,不易使眼疲劳……节约的方式还有许许多多,有的好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开发。  我们要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让我们携手共创资源节约型社会。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论文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繁荣和发展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矿产品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也越来越快,预计几十年后,有些矿产资源将变得极为短缺,甚至枯竭。据有关专家预测,目前我国已探明储量的45种主要矿产到2010年只有23种可以保证需求,到2020 年下降为6种。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我国矿产资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我国矿产资源新战略的理想选择。一、循环经济概述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循环经济具有三大操作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又称“3R”原则。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再利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有以下区别:(1)运动方式为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网状经济(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2)资源循环利用,科学经营管理,低开采、高利用;(3)废物零排放或低排放,对环境友好;(4)追求经济利益、环境利益与社会持续发展利益的统一;(5)经济增长方式为内涵型发展;(6)环境治理方式以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循环经济及其特征表明其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是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必由之路。二、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矿产资源的开发,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相当严重,长期以来矿业沿用的是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式经营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重速度、数量,轻效益和质量;重外延扩大再生产,轻内涵挖潜;对矿产资源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破坏和巨大浪费,资源面临枯竭,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矿业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1)矿产资源枯竭,后备资源储量不足。我国20 世纪50~60 年代建设的矿山有2/3 进入中老年期,经过几十年的强化开采,资源逐渐枯竭,有440 多座矿山即将闭坑或面临闭坑的威胁。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进入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使得许多矿产资源耗费增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矿业秩序混乱,投资环境差,地质勘探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由以往的“先行官”变成了现在的“收容队”,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呈下降趋势,后备储量的增长速度已经滞后于消耗速度,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减弱。未来几十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矿产资源消费需求还将有数倍的增长。前面提到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45 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10 年能够保证需要的只有23 种,到2020 年能够满足需要的仅有6 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式十分严峻,后备资源严重不足。(2)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法律法规不健全,矿产综合利用优惠政策不到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无论与国与民都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但在目前我国矿业经济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入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时期,由于以往矿业开采中重产量,轻管理,轻效益,转轨过程中还必须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指导,鼓励指导和引导甚至约束。而在这方面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以矿产资源法为主体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但是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鼓励、约束政策法规不太明确。例如贫富兼采利用的低品位矿石、开展综合利用回收的共伴生有用组分,由于这部分资源的回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成本高利润很低甚至还需资金补贴,税费收取按量不按质,按开采量计收,加大了利用成本,搞综合利用反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导致采富弃贫。关于矿业“三废”等二次资源的收集、回收等相关政策尚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界定。(3)对矿床中共(伴)生组分综合勘查、综合评价不够,工业部门利用矿物有用组分单一。目前我国矿产综合利用的科研力量还很薄弱,矿产综合利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很不够。由于工业部门分散,因此,地矿的科研人员不集中,力量分散,仪器、设备、装备落后,形不成拳头。另一方面,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础研究力量严重不足。在部署地质找矿工作时,没有同时部署与综合评价、综合利用研究的试验研究工作。(4)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矿山比例低,众多中小矿山综合利用水平很低。我国金属矿共、伴生元素资源相当丰富,但总体上综合利用程度低。中、小型矿山企业综合利用程度比较差,大部分小型矿山企业和小矿山根本不进行综合利用,不能做到贫富兼采,综合利用率达到70%的有色金属矿山仅占2%、综合利用率达50%的矿山不到15%,75%的综合型矿产企业综合利用率不到25%,国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30%。(5)共生、伴生有用组分综合利用指数低,有用组分回收少。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矿产资源经营粗放,有用矿物的回收率低。我国的共、伴生矿多,在已开发的矿产中,共伴生矿占87 种,对共、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的只占1/3,综合回收率不及20%。同时,由于我国选矿工艺装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使得许多有用矿物的回收率低。由于选冶水平与国外有差距,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40%,比国际水平低10%~20%。(6)矿业废渣、废气、废水的治理与利用,尤其是大量的尾矿及固体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综合利用率低,尾矿中大量的有价元素及可利用的非金属矿遗留在固体废弃物中。目前我国粉煤灰和煤矸石的利用还不到其产量的一半;全国各类矿山每年排放废水30亿吨,其中选矿厂回水利用率仅达到65%~70%,尚未达到国内要求回水利用率80%的水平;综合利用率程度最差的是产生量最大的尾矿。矿冶生产加工过程排放的大量粉尘和含有硫、砷和氮氧化物的废气,对环境也造成很大影响。矿业“三废”的治理与利用,尤其是大量的尾矿及固体废弃物的开发利用亟待加强。(7)适应于我国资源特点的综合利用技术欠缺。复杂多元素共生矿、贫矿、难处理矿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已经迫在眉睫,传统矿产加工生产工艺复杂,流程长,成本高,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国内选冶过程的自动控制水平大约落后15 年。缺乏与之适应的、高效经济的选矿冶金加工工艺技术,严重制约了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大型高效低耗选冶加工装备的研究落后;缺少对尾矿、废渣等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回收利用的装备。这些问题都制约了矿产综合利用的效益以及贫、杂、微细复合矿石的综合利用。三、南阳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南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石油、金、银、金红石、天然碱、高铝耐火材料、石墨、建材类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在省内名列前茅;近年来,依靠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建立了石油、多金属、建材、化工工业、玉石加工业基地,这些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产业现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其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下降,增储难度大。在国家出资勘查投入下降的同时,商业性勘查投入增幅不大;勘查登记区多达140处,但实际勘查资金投入有限,勘查效果差;深部找矿既缺乏资金投入,又缺乏先进可行的勘查技术手段,与今后以勘查深部隐伏矿为重点的找矿方向不相适应。(2)资源形势相当严峻。支柱性矿产石油、天然气已采出可采储量的近80%,剩余可采储量约2236万吨,资源保证程度低,开采难度大,增储潜力有限。金、银、铜等效益显著型矿产新增资源量远低于开采消耗资源量。大河铜矿处于矿山闭坑阶段;西部各县多数金矿山因资源枯竭处于半停产状态。有色金属铅、锌、钨、钼、锑及黑色金属铁、锰、铬铁矿等多为小型矿点,且多数矿点资源已开采殆尽。(3)部分矿种选矿技术难题久攻不破,制约了资源开发。金红石、高铝三石资源储量大,但是选矿技术难题久攻不破,严重制约着资源的开发利用。(4)矿山企业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在非金属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水泥灰岩、大理石、建筑石材等非金属矿产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的现象严重。水泥厂等部分大型非金属矿产品加工企业无自建矿山,是造成大矿小开、优矿劣用的主要原因。(5)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深加工能力较低。部分矿山企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情况较差;矿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深加工能力弱;非金属矿产品缺乏精加工产品、高档产品,高标号水泥和特种水泥在产品中所占比例低。(6)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矿产开发破坏土地总面积达1454公顷,土壤污染面积5公顷,水体污染面积3公顷,石油勘探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面积达1471 公顷;尾矿和固体废料堆存量39万立方米,占压耕地37公顷;采矿活动诱发的地面塌陷、泥石流、地裂缝、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危险区多达8处;植被、地貌的破坏诱发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四、矿产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矿产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乃至永续利用,保障资源安全。目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采富弃贫造成矿产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循环经济要求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投入和损耗,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深化加工矿产和其副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循环经济的这种要求和结果是彻底解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的最好方法。解决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矿山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并诱发多种地质灾害,破坏了生态环境。循环经济要求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进行清洁化生产,力求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并重,尊重生态规律,注重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和保护,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只有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才能将经济发展建立在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传统资源产业改造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传统的资源开发产业是粗放型的,是以“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为代价的,不具有可持续性。传统的资源产业必须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走循环经济的路子。(二)我国矿产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经过数年的实践,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政府重视中央提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国家对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国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工业污染预防。在2005年7月20日发布的《国务院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若干意见》中将“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把“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大力推进尾矿、废矿综合利用,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环节之一。省政府也把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重点。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这种积极态度为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欢迎对企业而言,发展循环经济,是对资源综合利用的深化和完善,有助于企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助于企业实现环境与效益目标的“互促双赢”;顺应了自然生态运行规律,有助于矿产开采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实现;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有效拓宽。技术保障循环经济理论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资源开发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提高,我国公民的资源意识、环保意识已有明显增强,为循环经济在全社会的普及推广奠定了基础。五、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发展矿业循环经济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坚持开发与保护、利用与节约并重的思想。具体到实践中,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现阶段社会对其认识不足,循环经济的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和广大公民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现有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还不能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人与自然生态的相互协调;有些领导也讲循环经济,但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建设机制与保障政策等还有待进一步把握。因此,发展矿业循环经济首先必须要提高对循环经济的深刻认识,转变传统观念。具体要实现三个转变。(1)由保护计划管理向环保多元经营转变。在这一转变中,政府的角色要定位于提供制度和标准、规则、政策和法律法规。环境保护要在政府主导下努力向社会化、产业化、专业化、企业化方向发展,严格社会、企业,特别是矿山企业的环保责任。(2)由传统的单向思维向新型的多向思维转变。各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项目都必须综合考虑资源开发、污染预防与治理、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环节,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3)由单一经济运营向环境、经济共同发展转变。矿山企业不仅要创造财富,更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成本,努力实现绿色矿山战略,实现环境与经济工业共同发展。(二)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循环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尚处于试点阶段,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更是没有实践经验,因此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在推进试点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试点单位和典型企业的成功经验与教训都是其他单位和企业推广循环经济的宝贵财富,要根据地区和矿产资源种类不同,选择不同的试点企业,通过试点,不断积累经验,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同时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搞好试点工作。(三)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延长产业链我国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矿产种类很多,但共生矿多,单一矿少;贫矿多,富矿少,矿产综合利用大有前途。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不少矿产资源白白丢掉,关键在于工艺技术水平的低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矿产循环利用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创新,尤其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并使其渗透到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的各个领域,延长产业链。通过采用新技术,对矿山废渣、副产品等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延长产业链,既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又可以减少废弃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四)努力完善矿产资源废弃物资源化管理体制矿产资源废弃物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尾矿,即在选矿加工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另一类是废石,即在采矿过程中剥离出来的岩土物料。这些矿产资源废弃物由于处理、处置不当,给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导致工程灾害加剧、资源浪费、水体污染、植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矿产资源废弃物具有危害性的同时,也有可利用的特性,是一种宝贵的二次资源。矿产资源废弃物资源化大有文章可做,要加强有关资源回收与利用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的制定,解决资源回收与利用的技术问题,同时使用必要的经济手段,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提高选冶技术,对尾矿资源进行勘查、评价和物质分选,加快转变粗放式、掠夺式生产方式,积极推进矿业循环经济,狠抓尾矿的采选回收率和采选后副产资源的循环利用,搞好尾矿治理和再利用,对于提高矿产资源产量,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五)进行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一些矿区由于长期以来矿山环境治理投入不足,矿山遗留的环境问题较多;部分矿山企业只开采不治理现象比较突出,矿渣随意堆放现象普遍。因此而产生的矿区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地面塌陷、滑坡等灾害时有发生,矿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不仅威胁到矿区的生态安全,而且严重影响了周边矿产资源的安全开发,且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破坏和被占用。循环经济模式追求矿业经济效益和矿区生态效益的双重提高。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不仅在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矿产资源的循环和节约利用,更在于矿区乃至整体环境质量的普遍保持和提高。良好的矿区生态环境是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前提和保证。要使循环经济真正在矿产资源领域实现“循环”,必须把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到良性循环状态。这方面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应该发挥各级政府与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攻坚。(六)制订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立法和政策,加强矿产资源行政管理矿业循环经济必须要有立法和政策支撑其发展。不仅要有一套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矿产开发利用行为,使发展循环经济有法可依,还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鼓励、促进和引导矿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提高监管执法人员的素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理顺省市县各级政府之间和政府部门之间在矿产资源管理中的权属关系,做到权责明确,保证地质矿产部门能够真正按照国家所赋予的职责对其所辖区域的矿产资源做到依法管理和保护,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当前要尽快完善涉及国土资源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各种单项资源和环境保护法,修改、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相关法律,强化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另外,矿产资源循环经济的建设还牵涉到许多政策的建设与完善,如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支持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的财政、税收、投资、技术的政策体系等。各地矿山企业要实现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必须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对策和措施,依靠技术创新和理论突破,有效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采用新的工艺技术、新型设备,加强对矿产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自2010年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推进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2010~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85亿元,示范带动企业配套资金1500多亿元。部署开展重大项目288项,取得百余项技术突破。其中,获得国家级、行业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开展科技创新性项目90项,申报专利100余项,国内授权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形成20余项国家或行业标准、60余项企业标准。矿山企业利用专项资金研发或引进先进技术、装备,进行生产工艺改造,提高了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水平,盘活了一批石油、煤炭、铁矿、铜矿、磷矿等重要矿产资源,提高了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关于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的通知》,明确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税费减免等经济激励政策和管理措施,强调了低渗透油田和页岩气资源高效开发、固体矿产充填开采等重点领域和共性关键技术的推广工作。建立了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发布制度,先后发布了两批99项先进适用技术(油气类15项、煤炭24项、金属类41项、非金属类19项),其中第一批62项、第二批37项(表3—1)。表3—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第二批)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论文word

矿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 ,目前我国已发现矿种171个。可分为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地热)、金属矿产(如铁、锰、铜)、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石灰岩、粘土)和水气矿产(如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四大类,开发建立了8000多座矿山,累计尾矿量达5917亿吨,大量尾矿不仅占用了土地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也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和危害,恶化了环境。如何把这些沉睡多年、数量惊人的尾矿进行开发利用,真正实现“无尾、无废、无污染”的现代化生产,达到推进矿山环境的综合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一、矿山尾矿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其可利用的价值(一)、矿山尾矿造成的负面影响1、矿山尾矿直接造成环境污染。尾矿对地面环境的污染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一,原矿直接携带超标污染物质,如放射性元素及其他有害组分;其二,选矿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剂残存于尾矿并与其中某些组分反应,产生新的污染源;其三,在地表堆放条件下,尾矿发生氧化、水解和风化等表生变化,使原本无污染的组分转变为污染组分,如有色金属矿山普遍存在的某些重硫化物;其四,流经尾矿堆放场所的地表水,通过与尾矿相互作用,溶解某些有害组分并携带转移,造成大范围污染;其五,由于金属矿山尾矿颗粒极细,排出的尾矿干涸后经风力携带极易扬尘造成污染;其六,某些矿山尾矿直接排泄于湖泊、河流,污染水体,堵塞河道,引发大灾害。2、矿山尾矿破坏生态环境。据笔者了解,这些尾矿包括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由于大规模开采锰矿、金矿、钛砂矿、花岗岩、石灰岩、大理石,加快了水土流失,植物破坏,造成大量山塘、水库泥砂淤积,河床抬高,“青山头”变成“白山头”。3、矿尾易安全隐患。尾矿堆放易产生流动、塌陷和滑坡,尤其是坝高超过l00米的大型尾矿库.一日发生事故,其造成的破坏是相当巨大的。4尾矿推存造成严重的矿产资源浪费。特别是贫穷的一些地区大多数矿山的矿石品位低,大多呈多组分共生,矿物嵌布粒度细,再加上选矿技术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选矿回收率低,其结果必然将大量的可选有用组分长期丢弃在尾矿里,因此,浪费于尾矿中的有用资源是相当可观的,特别是一些老尾矿,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更是变成“老尾富矿”。5、尾矿堆存使国家个企业造成经济重负。由于尾矿堆存,需要维护尾矿库,进行日常管理,加上突发性原因造成毁坏农田或造成环境破坏需要赔偿等,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有关专家估算,若按每1吨尾矿堆放费用和治理费用各3元以上计算,每年为此要支付一笔巨大的费用。(二)、矿山尾矿可利用的价值1、主体矿物在尾矿中尚有可观的存储。比如某家金矿选厂每年排出的尾矿,含金品位达0.8~1.2克/吨,如此算来,每年损失黄金达2.3吨以上。2、伴生矿物存量大,价值高。我国金属矿产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单一矿少,综合矿多”。天然矿石基本上都是多种矿物共生、伴生在一起的。过去,由于“单一开发,丢弃其他”的开采利用方式,大量共、伴生矿物资源未能回收,囤居在尾矿之中,所需矿种选出后,其余排出地表形成砂状堆积体,而剩下的金属矿物组合相对富集,含矿品位有所提高,故称为“人工矿床”,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借助选矿技术的新发展,将这些金属回收,不亚于建立一个新矿山。3、尾矿中脉石矿物的价值不可低估。金属矿尾矿中的大量岩屑及非金属矿物,是不是废物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是。非金属矿和煤的尾矿、煤矸石及其他围岩等也都是有用物质,而且是已经采掘到地面、堆积到一起的财富。如,北京科技大学用一家铁矿细粒尾矿制作免烧砖、建筑装饰材料,已制成机压及浇注表面金属化及涂化饰面砖、墙体砌块及铺路砖,并用于有关工程。二、尾矿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综合利用率低。目前我国大部分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率一般都在30%~50%左右,一些个体采矿回采率不到10%,资源浪费极大。许多矿山企业未能回收利用共生或伴生的有用元素。 2、高附加值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尾矿在工业上的应用,大多数停留在对尾矿中有价元素的回收上,高档次高附加值的尾矿产品极少。如广西在尾矿应用是有价元素的回收上和直接作为砂石代替品、水泥原料销售。3、废矿较多,矿区生态恢复重建工作处于分散状态。我国现有国有矿山企业8000多个,个体矿山企业达到23万多个,随着工业化高速发展,矿产资源开发也处于急剧上升期,据不完全统计,矿区直接占用和破坏的土地面积已达300多万公顷,其中,直接占用和破坏林地面积已达50多万公顷,导致森林和林地退化。根据预测,我国矿业生产将继续呈现扩大的趋势,矿产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也在不断增长。4、投入不足,国家扶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尾矿利用项目、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在资金上得不到保证,投入严重不足、欠账多。不少地区目前尚没有专项资金支持资源综合利用,融资渠道没有解决,而且矿山行业效益差,尾矿利用资金、矿山环境治理资金筹措困难。5、资源意识、环境意识不强,粗放式增长方式是产生环境问题、尾矿资源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生态脆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的快速增长,使资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国内单位生产总值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氧化物是发达国家的8~9倍。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尾矿利用和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观因素:一是一些地方未能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将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有的则以资源高消耗、牺牲环境和群众健康为代价来追求不可持续的发展;二是环境法制、矿业法制不到位,处罚资源违法、环境违法行为的手段不得力,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三是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执法不力,环境科学、选冶科技滞后;四是资源利用的法律法规建设落后,尾矿利用基础管理薄弱,缺乏尾矿利用的基础资料等。三、加强尾矿整体利用和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与建议尾矿是污染破坏矿山环境的罪魁祸首,是众所周知的难题。只有整体利用尾矿,才不致于浪费尾矿中的有用资源,而且恢复尾矿库原地的生态面貌,使矿区的环境治理能持之以恒,进入良性循环,实现尾矿利用资源化、产业化与环境和谐双赢。必须要将尾矿整体利用与环境综合治理有机结合,精心组织,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资源经济效益和环保社会效益。结合我国尾矿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实际,要实现双赢,把尾矿从危害环境的废物变成为利国利民的财富。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纠正“用过即弃”的资源消费观,真正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把“放错地方的资源——尾矿”的开发利用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过去人们在矿产资源利用方面经过一次消费之后,将许多有用的物质都当作“废物”丢弃了,形成了大量的尾矿。其实用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思想看尾矿,尾矿既是以往开发水平低的表现和后果,是破坏、污染环境的祸源,也是尚待利用的宝贵资源,是下一运行环节的原材料库。尾矿资源的回收利用、库区治理和矿区自然环境的恢复,更是为所在地区劳动力的就业、城镇化建设、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加大宣传,纠正“用过即弃”的消费观念,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正确看待尾矿,使尾矿的开发利用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之上。(二)、加强尾矿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使尾矿开发利用建立在扎实的科学基础之上。1、尾矿各类物质的分选技术。这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包括提高目标矿物和伴生金属、非金属矿物的分选提取技术,脉石和围岩中非金属矿粉的分类、分级、分选技术,分装、包装技术,以及相关的经济分析。2、尾矿各类物质的应用技术。一般讲,各种金属矿物及其他原定目标矿物的利用途径没有问题,最大的难点是脉石和围岩中数量巨大的非金属矿粉的应用定位。要在总结吸收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分别探求各类矿粉的应用技术及市场前景,力求附加值高、无污染的最佳效果。3、尾矿区的环境恢复和治理技术。治理和恢复尾矿区的自然环境,是实施循环经济的基本目的之一。尾矿库多年占据大片土地山川,尾矿中大量固、液、气态物质对库底、土壤及周边造成极大的侵蚀和破坏。为使尾矽物质移走之后的库区能恢复原貌,需要探索和试验消除污染遗患,净化地下水系,改良土壤,复垦造田,种。草植树,或建设可供人畜饮用、饲养鱼鸭的山塘水库等。等恢复青山绿水生态环境技术和工程实践问题。(三)、认真做好尾矿资源和环境的勘察、评价。摸清尾矿“家底”,这是任何尾矿开发利用非做不可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根据循环经济和资源全利用的要求,尾矿作为特种勘察对象,第一要对所有尾矿物质做物理、化学定性、定量分析,包括赋存状态、分布、可选及经济评价等;第二,要对尾矿中的同、液、气态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做全面的分析评价,为后续的环境治理提供依据。(四)、建立尾矿综合利用的示范工程。综合回收利用尾矿资源量大面广,难题多,情况复杂,并非轻而易举,应利用综合手段开展实验攻关,从技术可行、市场需求、劳动组织、经济成本等多方面进行工程化实验,建立多个示范工程,不断总结,探索前进,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有关方面应予关注和支持,促其成功。(五)、完善法律制度,提高资源意识、环保意识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矿产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各地应当制定和完善与之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与此同时,应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资源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当前,尤其要加强对县、乡两级党政领导干部和矿山负责人的宣传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没有环保措施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资源开发项目决不能再上,已有的项目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也必须整改或关停并转。提高全民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把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六)、建立尾矿整体利用和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充分调动地区、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对尾矿利用的科学技术攻关和生产试验实践,政府在政策上要予以鼓励和支持,视为环保工程给予减、免税费待遇及其他政策优惠;而对不实行尾矿整体利用,由于利益驱动,巧立名目变相分割尾矿资源,重复走低水平、高污染和浪费资源老路的企业或阻碍实行综合利用的部门和单位,应予以制止和处罚。要研究探索运用有效的经济手段加强矿山环境治理和尾矿开发利用。一是研究探索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尾矿利用的税收、价格、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尾矿综合利用,推动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方式。二是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解决上游对下游、开发地区对保护区域,受益地区对受损区域、受益人群对受损人群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问题。矿产资源开发、尾矿利用要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有效防止生态破坏。建议借鉴国外和国内先进矿山环保经验,建立矿山环境保证金制度,由矿山企业预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污染治理或其它生态保护费用。只要矿山企业开展这方面工作,就可根据环保工作进度分期分批将保证金返还矿山企业。若矿山企业未按环保要求履行义务,则可由政府指派其他单位组织用保证金代矿山企业完成环保任务。(七)、强化矿山资源和环境管理1、实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引进技术加强对“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尽可能减少废物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2、强化环境准入制度,从源头和过程减少新上项目带来的环境问题。严格新建矿山的条件,坚持矿山建设与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三同时”制度,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实现“三废”达标排放。3、建立严格的产业淘汰制度,对规模不经济,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线实行强行淘汰。4、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严禁乱采滥挖,乱选乱炼,做到科学开采。5、对于由历史原因造成污染的矿山,由政府出面协调,各方力量有计划分步进行治理,尽快还清环境保护欠账。(八)、加强领导和宏观调控在尾矿开发和环境保护中,往往涉及到中央、地方、集体、个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各利益以矿产、山地、山林、水源、环境、用工、辅助材料、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权力差异操纵着各方利益,难免出现市场经济控制失灵、恶性竞争等现象。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及时引导,化解内部各方面的矛盾,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关系,兼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正常的尾矿开发秩序和环境保护,防止和及时制止乱采滥挖、破坏环境现象,防止和纠正简单地回收不搞综合回收现象,促进尾矿资源整体开发利用、矿山环境治理保护、生态的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据预测,我国现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可保证需要的矿产到2010年将下降到24种,而到2020年资源保证程度就更低,仅有6种。主要金属矿产可供储量的保证程度不容乐观。比如,铜矿山供应能力可能为60×104t,只能满足需求的24%;国内大中型矿山铝土矿的生产能力仅为1345×104t,只能满足需求的40%。我国矿山规模小、数量多,矿业管理粗放,效益低下,从而严重破坏和浪费了资源。小矿山一般片面追求高利润,不惜乱采滥挖破坏资源,大量的资源储量被消耗,而经济效益很低。同时,我国矿产资源采选冶利用率低,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在采选回收率方面,铁矿为67%,有色金属矿为50%~60%,非金属矿为20%~60%。伴生共生矿产资源和有益组分综合利用率达到75%的选厂只占选厂总数的2%,而70%以上的伴生综合矿山,综合利用率不到5%。对1845个重点矿山调查统计,综合利用有用组分70%以上的矿山仅占2%,综合利用有用组分50%以上的矿山不到15%,综合利用有用组分低于25%的矿山占75%。在246个共生伴生大中型矿山中,有1%的矿山未综合利用有用组分。在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面对我国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严重不足的形势,合理利用不可再生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已经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提高回采率(回收率)、综合利用伴生共生组分就相当于多找了矿,提高了资源储备量,同时也减少了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量。要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程度,在更新观念的同时,必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首先,在项目规划设计中应选择综合回收率高的技术方案,对矿山资源最大限度地综合回收利用。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陕北地区低渗透油井的石油采收率仅为20%左右,后通过采用注水驱油技术,使油田采收率提高到40%左右。其次,要注重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从尾矿中回收有用成分和废石资源化利用,即可提高矿山收入,还可减少废物占压土地污染环境。如用尾矿制砖、微晶玻璃等,废石用于筑路、建筑等。尾矿和废石回填井下或煤矿塌陷区,既解决了“治废”的问题,又达到了提高矿山安全程度、保护地表并降低采矿损失等目的。据有关资料,2001年,我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量已达7000×104t,比1995年增加1400×104t。综合利用率比1995年提高了8%,有的矿区煤矸石综合利用创造的产值,已超过了原煤生产的产值。江西萍乡的煤炭资源目前已告枯竭,2000年非煤产业实现的8000多万元利润中,煤矸石贡献了6000万元。内蒙古包头铁矿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多金属共生矿床,富含铁、稀土、铌、萤石等多种有用成分,稀土储量极为丰富。包头钢铁公司选矿厂自投产以来主要回收该矿石中的铁矿物,其次回收部分稀土矿物,大部分稀土矿物作为尾矿排入尾矿库中。几十年来,生产工艺流程不断改进,大大地提高了稀土精矿回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品种类,所产的稀土精矿不仅能满足本厂需要,还可向市场提供部分商品精矿,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甘肃金川镍矿、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矿等普遍建立起再选车间,回收资源。辽宁本溪钢铁公司加强资源回收和利用,使矿山废石、尾矿得到合理利用。2002年投资150万元建成一座年加工能力40×104m3的现代化石材加工厂,当年收入就达210万元。同时,他们还将矿石的最终碎石与尾矿、河沙混合用于生产彩色地面砖、草坪砖等系列产品,使尾矿砂年利用量达到2000 t以上,延长尾矿库使用寿命3年多。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论文范文

精神文明建设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 控制人口数量 控制人口数量,对于中国和世界、现在和未来都有着积极意义。 2 提高人口素质 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 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消费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形成低消耗、低污染的生产消费模式。 4 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消费方式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引导人们树立科学、适度、文明的生活消费方式。 5 水是生命的源泉 人类能直接利用的陆地淡水依赖大气循环而产生,即太阳能蒸发了海水,水汽通过大气环流,凝结成云致雨降落于陆地而形成陆地的淡水。但在水资源中能够利用的淡水比例却是很小的。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开发利用好水资源,另一方面又要从全面节约用水做起,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和水质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又要切实维护水资源在水文、生物和化学等方面的自然功能,使经济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同步进行。 6 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 人类健康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提高和改善人类的健康水平,必须健全综合卫生保健体系,减少因环境污染和公害引起的健康危害,大力控制传染病,减少地方病的危害,特别是要保护好妇女、儿童、老人等易受害人群。 7 加强住区建设,改善人类住区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人类住区建设的一个标志。要努力建设一个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人类住区。8 清洁生产代表着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和预防,使社会需要的最终产品尽量少地成为废物进入环境中,并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清洁生产代表着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9 不要把子孙后代的饭都吃光了 如果人们无节制地消耗自然资源,如果人们今天浪费或者不合理地使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各种矿产资源,那么这实质上就是在吃子孙后代的饭,堵子孙后代发展之路。 10 消除贫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我们要实施更加积极的消除贫困政策,鼓励和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消除贫困,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11 全面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21世纪将是人类全面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时代,研究、开发和保护海洋应是人类的共同行动。12 逐步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 自然界中存在的且可能被人类利用来获取能量的自然资源称为能源资源。当前,世界上消耗最多的能源资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再生的化石矿物能源。而这种能源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是会枯竭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加强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3 防止土地荒漠化 我国有多达5000千米的风沙线,受害农田有660多万公顷。因此,我国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这是一项举世瞩目的绿色工程,也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14 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命系统的因子共分为三大类:即植物、动物、微生物。植物扎根于土地,在光合作用下生产更多的生命物质和能量。动物首先是吃植物的草食动物,然后是吃动物的肉食动物。就三者的关系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或次生产者,微生物是分解者。生物资源是由多样性物种种群组成的生命系统。 15 森林资源具有保护环境的功能 森林不仅具有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同时其自身就是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可以调节气候和地下水、地表水的流量,可以防止沙尘暴,减少水土流失。森林还是生物多样化的宝库,是衡量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16 发展科学技术,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未来世界的发展速度,同时决定着未来世界能否可持续发展。 17 培育生态意识,转变公众观念 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原则,提出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化的要求。生态保护、生态补偿、生态创造意识,应当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直觉的内驱力;购买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应成为人们的新消费观;绿化造林,应成为全民的生态创造活动;建设生态旅游区,应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企业家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绿色生产的观念;城镇规划和建设必须体现生态的观念和思维。 18 依靠法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依靠法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地位需要法律的确定;二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依赖法律的强制性;三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借助法律的广泛调整性;四是可持续发展也将丰富法律的内涵,推动

国土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土资源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的含领土、领海、领空、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在内的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其它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狭义国土资源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国土资源具有整体性、区域性、有限性和变动性等特点。  以国家行政来讲,即国土与资源,通俗讲即土地与矿产。  国土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组成的物质实体。  其特性为:①数量上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有些资源属于可持续不断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辐射能、风、水力、潮汐能及地热等;有些属于数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如几乎全部矿物资源;有些资源现有数量虽有限,但可在短期内繁殖、再生和发展,称可更新资源,如动植物、地下水、劳动力等;②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资源的地理分布往往是不平衡的,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明显的地域差异;③开发利用上的可变性。有些资源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其开发利用程度差异较大。中国国土资源绝对数量大,种类齐全,其中有不少在世界上居优势地位。但因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广义角度看,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领土主权范围内所有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总称。对自然资源有多种定义,一般可以这样理解,即认为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应该认识到,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自然资源的理解范围会不断扩大,过去被认为不能利用的自然环境因素,也会变为有一定经济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经济意义的各种固定资产,如:工业资源、农业资源、建筑资源等;社会资源主要指人力资源以及为人力资源服务的教育、文化、科技等基础设施。   狭义的国土资源是一个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全部疆域的总称,包括领土、领海和领空。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场所和生产基地,是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认为国土资源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理地域内一切自然资源的总称,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水、气候、生物和矿产资源。国土资源与自然资源最大区别之处在于国土资源有一定的空间地域的限定,也就是主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即为狭义的国土资源。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论文题目

论述了主要含煤盆地和井字型构造格局的形成,在此基础上进行煤炭地质分区与勘查开发地质条件对比;通过煤炭资源与煤类分布图以及资源量统计论述了煤炭资源空间、数量和煤类分布特征;在构建勘查开发程度计算公式基础上对当前煤炭资源的勘查开发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圈定了相应的潜力区块;通过煤炭资源产消的历史分析开展了对于未来煤炭资源的供需预测以及综合保障能力分析,最后指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初步建议。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含煤盆地经历了漫长的构造演化,形成了大陆区井字型构造格局,奠定了煤炭地质井型分区的基本格架;构造应力场性质分异是导致东西部主要含煤盆地的盆地类型、煤系宏观构造变形、勘查开发地质条件分异的根本控制因素;(2)太行以东断陷型含煤盆地面临巨厚新生界覆盖、断裂发育、高地温、高地压、高水压等问题,地质条件复杂;中西部坳陷型含煤盆地煤系埋藏浅,盆内变形微弱,地质条件简单,但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就瓦斯而言多数矿井勘查开发条件差;(3)煤炭资源西多东少、北富南贫,而水资源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山区多、平原少。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均呈明显逆向分布;各赋煤区煤炭资源的多寡与构造演化过程中作为长期稳定构造单元的古板块的分布及组成各赋煤区构造单元的多少具有某种对应关系,以华北、塔里木、扬子等大规模稳定古板块内部蕴含的煤炭资源量往往较大。(4)我国煤炭资源煤类齐全,从褐煤、低变质烟煤到无烟煤均有分布,但分布严重不均;(5)勘查开发程度定量分析表明:浅部勘查程度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开发程度表现为东高西低,南北分布特征不明显;蒙东、晋陕蒙宁、云贵川渝、北疆四分区以及神东、蒙东、晋北、晋中、陕北、新疆、云贵七大基地的资源前景无论在当前还是未来较长时期内均属较优之列;(6)未来煤炭资源产消均呈上凸式增长,2020年、2030年、2050年煤炭需求量分别为39亿吨、40亿吨和42亿吨左右,产能有能力与需求保持同步增长;煤炭进口量增加更有可能侧重于弥补某些特殊工业用途或优质煤炭资源的缺口上;总体上煤炭资源勘查开发保障能力较强。(7)未来东部地区勘查工作应侧重深部、大型推覆体之下以及老矿区外围煤炭地质精细勘查,同时注重煤层瓦斯与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西部在加强对于空白区和预测资源勘查力度的同时,加强对于保有尚未利用资源的勘查力度,提高勘探详查比例,形成资源梯级结构;(8)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在宏观和微观上均表现为战略西移,提出保护与减轻东部,稳定开发中部,加快开发西部的开发布局战略。 [1] 唐卫国,蒋星祥,汤亚平 湖南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J] 中国矿业 2012(01) [2] 邱增果,孟运平,廖家隆,王可新,丁磊 江苏省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及勘查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 2011(10) [3] 程爱国,宁树正,袁同兴 中国煤炭资源综合区划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 2011(08) [4] 张瑞胜 浅谈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现状[J] 科技风 2011(07) [5] 王双明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和构造控煤作用[J] 地质通报 2011(04) [6] 黄文辉,敖卫华,翁成敏,肖秀玲,刘大锰,唐修义,陈萍,赵志根,万欢,FINKELMAN B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的煤岩特征及成因分析[J] 现代地质 2010(06) [7] 朱春俊,王延斌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煤系地层成煤特征分析[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0(06) [8] 李鑫,庄新国,周继兵,汪洪,马小平 准东煤田中部矿区西山窑组巨厚煤层煤相分析[J] 地质科技情报 2010(05) [9] 易同生 贵州省煤炭资源勘查与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煤炭 2010(06) [10] 陈武,李云峰 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 能源技术经济 2010(05)

前景广阔!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具有不可替代性,从最近几年的各种矿石的需求和价格在我们的一生中,这件作品的矿产资源,未来的职业前景,无限!

前景广阔!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具有不可替代性,从最近几年的各种矿石的需求和价格在我们的一生中,这件作品的矿产资源,未来的职业前景,无限!

多看看优秀的文章就懂了水声通信在水下定位中的应用辽宁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基于产业能级的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潮州自然村村通GSM无线网络规划方案设计公安院校《刑事影像技术》案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基于Encase平台下的计算机犯罪勘查的研究及应用黄土塬区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与实例研究EH4系统电磁测深数据处理与改进预测反褶积在专用雷达检测冻土路基试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乌努格吐山斑岩型铜钼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结构研究基于ARM9的交通事故道路数据采集系统

  • 索引序列
  • 资源综合利用论文
  •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论文
  •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论文word
  •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论文范文
  •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