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京大学文献学考研报录

北京大学文献学考研报录

发布时间:

北京大学文献学考研报录

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初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任选一门 3 621中国古典文献学 4 854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基础 复试规则未发布 参考书目无建议参考书目 本专业近三年报录比近3年考研报录比对比报考年份 报考人数 复试人数 录取人数 保研人数 调剂人数 2011 46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0 2010 39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0 2009 30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近3年考研初试分数线对比报考年份 总分 政治 英语 数学/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2011 345 50 50 90 90 2010 335 50 50 90 90 2009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近3年考研实际录取分数线对比报考年份 总分 政治 英语 数学/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2011 352 69 50 82 88 2010 341 59 51 86 91 2009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报考要求及奖学金情况能否跨专业报考可以跨专业报考 是否要求必须拿到学位证否 要求工作经验大专毕业学历要求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其他要求拟录取推荐免试生38人,推免生总数中含硕博连读生(3年+3年)5人。总名额中含新加坡班6人。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复习资料和往年试题。 是否有奖学金有 其中含生活费部分和冲抵学费部分(学费13500元/年)。 奖学金等级一等奖学金 二等奖学金 三等奖学金 20700元/年 17100元/年 13500元/年 学科研究方向及初试参考书目初试科目政治(满分100分) 英语(满分100分) 数学/专业课一(满分150分) 专业课二(满分150分) 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初试指定参考书无 初试建议参考书目无渠道得知此项信息 近年大纲变化情况否 学科带头人与导师王岳川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文艺美学 西方文论陈保亚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耿振生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汉语语音史 音韵学安平秋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古文献学与古籍整理杜晓勤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陈平原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学术史车槿山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西诗学比较程朝翔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英国戏剧 美国戏剧查晓燕 女 教授 外国语学院 俄罗斯文学董 强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法国二十世纪诗学黄燎宇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德语小说金 勋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日本哲学宗教明 男 副教授 外国语学院 印度古代历史文化王 军 女 教授 外国语学院 西班牙文学付志明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阿拉伯语言学陈岗龙 男 副教授 外国语学院 蒙古民间文学陈 刚 男 教授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外广告理论与实务陈旭光 男 教授 艺术学院 艺术学 影视学专业复试要求比重及复试参考书目复试成绩复试总分 初复试比例 复试专业课总分 复试英语总分 200-300 7:3 100 100 复试专业课类型笔试主观题 笔试客观题 面试题量 有无时间要求 无笔试 无笔试 不定 无 复试英语听力有 复试英语笔试阅读 作文 其他 无 无 无 复试英语面试小组讨论 问答 翻译 其他 无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无 复试指定参考书暂无信息 复试推荐参考书暂无信息 复试特殊需求本科学校级别 发表论文要求 同等学历要求 特殊礼仪要求 其他 普通本科 无 无 无 没有特殊要求。注意学生对待老师的一般礼仪即可。

2019年,北京大学各专业考研报录比,如下图所示:北大考研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以及该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学业水平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应届本科毕业生,要求能够在录取入学前获得学历证,否则取消报考资格;具备本科学历人员,专科毕业满2年以及本科结业生,在符合有关附加条件的情况下,以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人员。5、考该校管理类专业要求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本科毕业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专科毕业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同时有2年工作经验。

北京大学MFA考研报录比,可询问学校研究生院。只要努力付出过,就会有收获。

北京大学文献学考研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初试: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619中国古典文献学、841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基础。初试的时候都没有数学复试的时候怎么会有数学出现呢。

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初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任选一门 3 621中国古典文献学 4 854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基础 复试规则未发布 参考书目无建议参考书目 本专业近三年报录比近3年考研报录比对比报考年份 报考人数 复试人数 录取人数 保研人数 调剂人数 2011 46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0 2010 39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0 2009 30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近3年考研初试分数线对比报考年份 总分 政治 英语 数学/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2011 345 50 50 90 90 2010 335 50 50 90 90 2009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近3年考研实际录取分数线对比报考年份 总分 政治 英语 数学/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2011 352 69 50 82 88 2010 341 59 51 86 91 2009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报考要求及奖学金情况能否跨专业报考可以跨专业报考 是否要求必须拿到学位证否 要求工作经验大专毕业学历要求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其他要求拟录取推荐免试生38人,推免生总数中含硕博连读生(3年+3年)5人。总名额中含新加坡班6人。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复习资料和往年试题。 是否有奖学金有 其中含生活费部分和冲抵学费部分(学费13500元/年)。 奖学金等级一等奖学金 二等奖学金 三等奖学金 20700元/年 17100元/年 13500元/年 学科研究方向及初试参考书目初试科目政治(满分100分) 英语(满分100分) 数学/专业课一(满分150分) 专业课二(满分150分) 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初试指定参考书无 初试建议参考书目无渠道得知此项信息 近年大纲变化情况否 学科带头人与导师王岳川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文艺美学 西方文论陈保亚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耿振生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汉语语音史 音韵学安平秋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古文献学与古籍整理杜晓勤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陈平原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学术史车槿山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西诗学比较程朝翔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英国戏剧 美国戏剧查晓燕 女 教授 外国语学院 俄罗斯文学董 强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法国二十世纪诗学黄燎宇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德语小说金 勋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日本哲学宗教明 男 副教授 外国语学院 印度古代历史文化王 军 女 教授 外国语学院 西班牙文学付志明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阿拉伯语言学陈岗龙 男 副教授 外国语学院 蒙古民间文学陈 刚 男 教授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外广告理论与实务陈旭光 男 教授 艺术学院 艺术学 影视学专业复试要求比重及复试参考书目复试成绩复试总分 初复试比例 复试专业课总分 复试英语总分 200-300 7:3 100 100 复试专业课类型笔试主观题 笔试客观题 面试题量 有无时间要求 无笔试 无笔试 不定 无 复试英语听力有 复试英语笔试阅读 作文 其他 无 无 无 复试英语面试小组讨论 问答 翻译 其他 无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无 复试指定参考书暂无信息 复试推荐参考书暂无信息 复试特殊需求本科学校级别 发表论文要求 同等学历要求 特殊礼仪要求 其他 普通本科 无 无 无 没有特殊要求。注意学生对待老师的一般礼仪即可。

无论哪一个考上再读博都很不错

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报录比

北京大学1997年-2000年硕士研究生各专业招生情况统计表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97年报考 97年录取 98报考 98录取 99报考 99录取 2000年报考 2000年录取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22 6 35 9 33 11 26 13 010102 中国哲学 16 5 27 4 35 7 35 9 010103 外国哲学 37 11 40 11 54 12 52 12 010104 逻辑学 3 2 0 0 1 0 4 2 010105 伦理学 9 0 6 3 7 5 5 4 010106 美学 16 3 24 6 21 5 29 7 010107 宗教学 13 5 12 6 19 6 22 7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17 4 26 4 21 8 25 11 020101 政治经济学 206 41 155 32 122 27 60 22 020102 经济思想史 14 3 12 3 16 4 20 2 020103 经济史 8 2 12 1 16 1 4 1 020104 西方经济学 81 17 115 19 167 20 187 28 020105 世界经济 79 20 62 14 84 14 93 30 020201 国民经济学 158 17 158 19 201 27 115 7 020202 区域经济学 8 2 72 26 37 18 66 23 020204 金融学 164 24 165 47 237 62 477 112 020208 统计学 7 2 10 3 17 6 17 4 030101 法学理论 47 8 65 4 61 12 99 18 030102 法律史 33 8 20 4 32 7 38 4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47 7 61 9 70 10 72 11 030104 刑法学 91 18 90 19 99 17 127 23 030105 民商法学 210 28 167 25 202 28 290 28 030106 诉讼法学 32 5 30 11 36 7 73 9 030107 经济法学 87 18 137 27 131 27 178 22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 4 12 2 24 4 35 3 030109 国际法学 126 16 119 18 118 15 157 20 030201 政治学理论 33 11 33 12 37 18 61 20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01 14 102 14 52 11 53 15 030204 中共党史 106 15 70 13 63 17 48 20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34 6 66 17 38 12 21 4 030206 国际政治 277 58 247 63 113 43 99 23 030207 国际关系 0 0 0 0 82 20 145 51 030208 外交学 0 0 0 0 19 7 41 12 030301 社会学 59 17 53 18 57 15 83 34 030302 人口学 9 3 15 0 9 3 6 5 030303 人类学 0 0 0 0 7 2 3 3 040106 高等教育学 25 7 16 3 16 5 21 14 040201 基础心理学 80 16 85 19 80 23 77 14 040203 应用心理学 0 0 0 0 24 4 63 8 050101 文艺学 33 3 42 8 33 7 35 12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3 1 5 2 8 2 8 3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40 6 41 10 63 16 56 25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8 3 9 4 7 3 20 9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48 8 57 7 58 9 88 8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60 8 61 12 65 15 93 18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38 8 24 4 37 14 45 14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103 30 80 16 82 14 99 28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31 11 31 11 40 10 33 9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14 6 8 5 9 5 12 3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6 3 5 2 6 3 10 6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17 10 9 5 12 4 32 10 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 4 2 7 4 5 4 8 5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2 1 8 4 7 1 10 6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4 2 6 2 7 3 6 5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24 8 24 11 35 18 28 20 050302 传播学 0 0 0 0 56 15 86 16 050401 艺术学 0 0 0 0 30 14 85 17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42 15 31 14 41 12 47 21 060103 历史地理学 12 3 7 2 8 3 10 4 060106 中国古代史 44 6 40 11 47 18 60 15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54 4 26 4 35 13 39 8 060108 世界史 65 19 56 20 53 15 58 28 070101 基础数学 40 19 35 17 35 17 41 21 070102 计算数学 13 7 12 8 12 8 16 10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0 14 26 12 24 12 27 17 070104 应用数学 31 6 34 15 45 17 61 19 070201 理论物理 36 15 33 16 34 11 64 20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16 9 10 8 6 4 16 10 070205 凝聚态物理 42 25 31 21 35 28 42 28 070206 声学 6 4 3 3 4 3 1 3 070207 光学 10 3 19 8 13 8 22 14 070208 无线电物理 6 4 6 2 4 4 6 8 070301 无机化学 42 21 25 19 27 23 35 19 070302 分析化学 22 9 16 4 15 6 13 9 070303 有机化学 39 13 24 12 35 11 31 12 070304 物理化学 49 19 58 27 50 28 39 26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4 13 28 11 23 7 23 8 070401 天体物理 6 4 12 6 8 4 12 9 070501 自然地理学 23 5 18 6 23 7 28 8 070502 人文地理学 34 18 24 11 31 10 45 17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5 10 27 16 28 14 41 17 070601 气象学 11 2 13 7 13 7 10 6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24 10 13 9 10 7 16 11 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 8 5 8 6 8 8 14 11 070802 空间物理学 7 3 9 5 9 5 8 6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13 9 25 16 17 12 27 19 070902 地球化学 7 2 2 2 5 3 4 2 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2 2 1 1 1 1 6 4 070904 构造地质学 10 9 10 6 17 10 63 41 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 16 10 18 9 25 14 10 8 071001 植物学 20 9 16 8 13 7 17 11 071002 动物学 6 2 3 2 4 2 0 0 071003 生理学 13 1 10 4 14 4 13 4 071005 微生物学 23 1 16 1 10 2 17 1 071007 遗传学 5 1 7 1 8 3 14 3 071009 细胞生物学 16 7 14 4 22 6 35 8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9 27 79 29 72 29 80 40 071011 生物物理学 14 7 7 4 13 4 14 5 071012 生态学 9 6 16 6 17 7 24 11 071200 科学技术史 3 0 1 0 2 1 0 0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2 2 3 0 5 3 6 5 080102 固体力学 27 12 24 15 9 4 20 15 080103 流体力学 16 12 6 5 11 8 19 13 080104 工程力学 0 0 0 0 10 8 12 6 080901 物理电子学 10 6 11 5 14 6 16 11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12 7 23 12 26 9 41 20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74 20 72 24 72 32 97 25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43 16 24 17 24 14 59 35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 0 0 0 8 4 15 4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62 41 104 37 121 39 156 38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102 27 41 19 59 17 65 18 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 12 11 7 7 13 12 13 12 083001 环境科学 41 21 43 28 63 31 105 56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74 11 90 13 101 20 100 15 120201 会计学 0 0 0 0 87 14 119 14 120202 企业管理 127 23 142 28 146 26 196 17 120401 行政管理 99 27 109 32 159 34 192 41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8 3 5 2 4 3 10 3 120404 社会保障 0 0 0 0 14 5 13 4 120501 图书馆学 35 11 25 7 18 9 12 5 120502 情报学 41 12 37 15 43 13 55 26 200101 法律硕士 183 72 181 59 272 90 362 91 200601 工商管理硕士 577 183 883 190 1339 270 2389 321 注:录取人数包括正常录取的外,还含有免试推荐和调剂录取。

这个,你想考哪里的学校呢?比较好的学校有很多呢,比如北大、首师大、北师大、南开,具体情况可以到尚考咨询专业的老师,相信你会得到满意的答案的哦

大部分人都比较喜欢报考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这两个方向,可能是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典型性更强一些,出来之后如果要当老师也比较容易,毕竟现在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主要也就是围绕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两个方向展开的。

汉语言文学即我们一般所说的“中文”。这个学科看似很普通,与我们工作、生活的关系也很密切,但由于它下属的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非常多,每个高校的专业、方向设置又很不一样,所以往往令很多研友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然而据跨考网咨询师反应,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也是报考咨询的一大热门,正因为如此,在报考之前,理清头绪、把握好中文这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专业设置、分布情况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这些“面目相似”的学科到底有什么特点和区别,下面跨考网高级辅导咨询专家将一一为考生加以介绍。 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参考书目:《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   《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多在高校、科研单位、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以及中学、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等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广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   报考热度:★★★★  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缺口上百万,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各院校相继开设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同时增加了对外汉语方向,报考热度由此可见一斑。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报考人数达到891人,创历年新高,录取比例一般低于10%。 2、汉语言文字学   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字学为语言类的传统学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向。它包括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现代汉字学、汉语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等一系列学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现代汉语侧重于研究现代普通话和方言,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联系紧密;古代汉语侧重研究古文字(甲骨文、金文、隶书等)、古音韵、训诂、词汇等,与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古代文学关系密切。   研究方向:汉语方言、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古代汉语语法学、汉语语音史、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汉语修辞学、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语法学、中国语言学史、汉语史料学、方言专题研究、词汇学专题研究等。   参考书目: 《基础语言学教程》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问题》赵元任,商务印书馆;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商务印书馆;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上海教育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商务印书馆;   《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高等院校、国家文化出版部门、中学、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   报考热度:★★★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基础学科,其专业性质突出,名校名师众多,就业和深造的出路较好,研究生毕业进高校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历年来报考人数也十分稳定。 3、文艺学   专业简介:文艺学也叫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的学科。文艺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等,当今的研究者还将视角转向了新兴的、颇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该专业与哲学联系紧密,理论性、思辨性较强。   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所学课程:文艺学的方法与体系、西方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史专题研究、文艺心理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列文论文艺思潮研究、形式美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中国诗学研究、当代人类学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就业前景:多进入文化机构、新闻媒体单位,从事文学评论、编辑、宣传策划等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   报考热度:★★   文艺学专业由于理论性非常强,学科内容抽象,所以在文学类专业中报考热度一般。选择此专业的考生,大多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因此报考人数虽然不多,却是精英云集。同时,由于各院校招生人数较少,录取比例通常在15%左右。 4、中国古典文献学   专业简介:中国古典文献学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很“年轻”,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个专业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与整理,如文学作品总集、历代作家别集的校点、笺注、辑佚、编著,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撰写作家传记、文学活动编年、作品系年以及写作本事、流派演变的记述与考证等。   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等。   所学课程:古籍校释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整理实践、古代专书研究、中国目录学史、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等。   参考书目:《中国古文献学》孙钦善,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人民出版社;   《文献学》王欣夫,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中华书局。   就业前景:可以进入大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   报考热度:★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性强,研究内容较为冷僻,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且一直以来招生人数不多,报考者大多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考生,其硕士点大多设在研究所,因此每年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5、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   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   所学课程:校雠学、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史记研究、杜诗研究、先秦两汉文学史、六朝诗歌流变、唐代文学研究、宋代文学研究、元明清小说史、近代文学研究、近代学者治学方法、中国戏剧史、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就业前景: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此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等方面的工作。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   报考热度:★★★★   很多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取向。这使原本热度稳定的古代文学专业越来越火,2007年北京大学的录取比例高达3∶100。 6、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研究方法,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   所学课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中国现代作家论、中国现代文学论争、现代台港文学史、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文学经典导读、当代文学通论、当代各体文学专题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中国文学史略》刘锡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就业前景: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   报考热度:★★★★   由于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跨考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分别为6%、9%和7%,其热门程度由此可见。 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专业简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和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学创作、新闻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有关民族的语言、文献,了解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并接受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训练。该专业地域性较强,仅有少数高校开设。   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关系史、中国少数民族族别史、藏族语言文学研究、维吾尔语研究与应用、文献翻译研究等。   所学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有关民族语言史、有关民族文学史、有关民族现代语言、汉语—民族语语法对比、有关民族历史等。   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   推荐院校: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   报考热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特色鲜明,兼具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专业性质。开设院校少且多在西部地区,由于语言的限制,报考者大多为本地或本民族考生。其学术研究专业性强,招生人数非常有限,因此其报考人数也相对较少。 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专业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   所学课程: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导论、西方文艺理论专题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西方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中西比较诗学、中日文学研究、比较美学、比较文艺学、英美文学原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中外现代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等。   参考书目:《比较文学概论》陈敦、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行业、涉外企业等。   推荐院校: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   报考热度:★★★   这个专业的优势体现在它的开阔度和开放性上,但对外语的要求很高。外国语言系也有类似的专业,更适合对外国文学研究本身有兴趣的报考者,其报考热度一直稳定适中。

北京大学文献学考研参考书

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初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任选一门 3 621中国古典文献学 4 854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基础 复试规则未发布 参考书目无建议参考书目 本专业近三年报录比近3年考研报录比对比报考年份 报考人数 复试人数 录取人数 保研人数 调剂人数 2011 46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0 2010 39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0 2009 30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近3年考研初试分数线对比报考年份 总分 政治 英语 数学/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2011 345 50 50 90 90 2010 335 50 50 90 90 2009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近3年考研实际录取分数线对比报考年份 总分 政治 英语 数学/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2011 352 69 50 82 88 2010 341 59 51 86 91 2009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报考要求及奖学金情况能否跨专业报考可以跨专业报考 是否要求必须拿到学位证否 要求工作经验大专毕业学历要求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其他要求拟录取推荐免试生38人,推免生总数中含硕博连读生(3年+3年)5人。总名额中含新加坡班6人。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复习资料和往年试题。 是否有奖学金有 其中含生活费部分和冲抵学费部分(学费13500元/年)。 奖学金等级一等奖学金 二等奖学金 三等奖学金 20700元/年 17100元/年 13500元/年 学科研究方向及初试参考书目初试科目政治(满分100分) 英语(满分100分) 数学/专业课一(满分150分) 专业课二(满分150分) 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初试指定参考书无 初试建议参考书目无渠道得知此项信息 近年大纲变化情况否 学科带头人与导师王岳川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文艺美学 西方文论陈保亚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耿振生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汉语语音史 音韵学安平秋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古文献学与古籍整理杜晓勤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陈平原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学术史车槿山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西诗学比较程朝翔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英国戏剧 美国戏剧查晓燕 女 教授 外国语学院 俄罗斯文学董 强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法国二十世纪诗学黄燎宇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德语小说金 勋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日本哲学宗教明 男 副教授 外国语学院 印度古代历史文化王 军 女 教授 外国语学院 西班牙文学付志明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阿拉伯语言学陈岗龙 男 副教授 外国语学院 蒙古民间文学陈 刚 男 教授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外广告理论与实务陈旭光 男 教授 艺术学院 艺术学 影视学专业复试要求比重及复试参考书目复试成绩复试总分 初复试比例 复试专业课总分 复试英语总分 200-300 7:3 100 100 复试专业课类型笔试主观题 笔试客观题 面试题量 有无时间要求 无笔试 无笔试 不定 无 复试英语听力有 复试英语笔试阅读 作文 其他 无 无 无 复试英语面试小组讨论 问答 翻译 其他 无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无 复试指定参考书暂无信息 复试推荐参考书暂无信息 复试特殊需求本科学校级别 发表论文要求 同等学历要求 特殊礼仪要求 其他 普通本科 无 无 无 没有特殊要求。注意学生对待老师的一般礼仪即可。

考试科目: 101政治 201英 654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882图书馆学 初试参考书目 信息管理基础 岳剑波 清华大学出版社 情报学概论(修订版) 严怡民 武汉大学出版社 信息管理教程 张广钦 北京大学出版社 信息资源管理 马费成 赖茂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图书馆学基础 吴慰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献学 张舜徽 中州古籍出版社 信息媒体及其采集 刘兹恒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献信息资源与检索利用 李国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 信息组织 马张华 清华大学出版社 文献信息资源编目 段明莲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系统概论 萨师煊 王珊 高等教育出版社 科技文献检索 赖茂生 徐克敏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情报检索 赖茂生 王延飞 北京大学出版社 信息分析与决策 秦铁辉 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基本情况招生人数:9 报考人数:22 录取比例:9% -160-%E5%9B%BE%E4%B9%A6%E9%A6%86%E5%AD%A6-2-%E5%8C%97%E4%BA%AC%E5%A4%A7%E5%AD%A6-%E4%BF%A1%E6%81%AF%E7%AE%A1%E7%90%86%E7%B3%BB复试科目:信息资源管理参考书目:《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  谢柏青《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刘堂清《数字媒体技术导论》(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计算机基础综合  《数据结构》(C语言版) 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操作系统》 汤子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 电子工业出版社经济学综合  《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11版)克里斯托弗•斯奈德、沃尔特•尼科尔森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宏观经济学》(第九版) 格里高利•曼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电子信息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发展研究院微观经济学及其应用  A 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B W•尼克尔森,《微观经济学理论: 基本原理与扩展》(第11版)Walter Nicholson: Microeconomic Theory: Basic Principles and Extensions宏观经济学及其应用  A 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最新版)Gregory Mankiw, MacroeconomicsB 罗伯特•J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最新版)Robert Barro, Macroeconomics: A Mordern Approach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综合  [美]伯顿•R•克拉克著:《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陈洪捷、施晓光、蒋凯主编:《国外高等教育学基本文献讲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曲士培著:《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黄福涛著:《外国高等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教育技术学综合  [美]约翰•D•布兰福斯特等编著:《人是如何学习的: 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程可拉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美]R基思•索耶主编:《剑桥学习科学手册》,徐晓东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美]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迈克尔•莫伦达主编:《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Darlene Van Tiem, James L Moseley, Joan C D Fundamentals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 Guide to Improving People, Process, and Performance(绩效改进基础),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教育经济学综合教育管理学综合  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陈孝彬著:《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靳希斌著:《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闵维方著:《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陈学飞著:《教育政策研究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医学部基础医学综合(一)  生理学部分: 《医学生理学》, 管又飞,刘传勇主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 3 版。 《生理学》,王庭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9 版。生物化学部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查锡良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9 版。《生物化学》,李刚 马文丽 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 3 版。细胞生物学部分 《医学细胞生物学》,杜晓娟 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 3 版。 《医学细胞生物学》,安威 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 4 版。医学微生物学部分《医学微生物学》,李凡、徐志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9 版。2.《医学微生物学》,张凤民、肖纯凌、彭宜红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4 版。卫生综合  社会医学部分:张拓红主编 社会医学(第 2 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0 年

推荐答案不靠谱,同意二楼的书目。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考研

1、古典文献学考研专业课考哪两门取决于报考学校,因为不同学校的专业课不一样,如果北京大学初试专业课是:(624)中国古典文献学和(837)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初试专业课是:(723)中国文学史和(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 。2、建议去研招网或者报考学校官网查看【硕士专业目录】即可了解。

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初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任选一门 3 621中国古典文献学 4 854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基础 复试规则未发布 参考书目无建议参考书目 本专业近三年报录比近3年考研报录比对比报考年份 报考人数 复试人数 录取人数 保研人数 调剂人数 2011 46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0 2010 39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0 2009 30 暂无信息 3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近3年考研初试分数线对比报考年份 总分 政治 英语 数学/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2011 345 50 50 90 90 2010 335 50 50 90 90 2009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近3年考研实际录取分数线对比报考年份 总分 政治 英语 数学/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2011 352 69 50 82 88 2010 341 59 51 86 91 2009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报考要求及奖学金情况能否跨专业报考可以跨专业报考 是否要求必须拿到学位证否 要求工作经验大专毕业学历要求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其他要求拟录取推荐免试生38人,推免生总数中含硕博连读生(3年+3年)5人。总名额中含新加坡班6人。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复习资料和往年试题。 是否有奖学金有 其中含生活费部分和冲抵学费部分(学费13500元/年)。 奖学金等级一等奖学金 二等奖学金 三等奖学金 20700元/年 17100元/年 13500元/年 学科研究方向及初试参考书目初试科目政治(满分100分) 英语(满分100分) 数学/专业课一(满分150分) 专业课二(满分150分) 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初试指定参考书无 初试建议参考书目无渠道得知此项信息 近年大纲变化情况否 学科带头人与导师王岳川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文艺美学 西方文论陈保亚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耿振生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汉语语音史 音韵学安平秋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古文献学与古籍整理杜晓勤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陈平原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学术史车槿山 男 教授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西诗学比较程朝翔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英国戏剧 美国戏剧查晓燕 女 教授 外国语学院 俄罗斯文学董 强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法国二十世纪诗学黄燎宇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德语小说金 勋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日本哲学宗教明 男 副教授 外国语学院 印度古代历史文化王 军 女 教授 外国语学院 西班牙文学付志明 男 教授 外国语学院 阿拉伯语言学陈岗龙 男 副教授 外国语学院 蒙古民间文学陈 刚 男 教授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外广告理论与实务陈旭光 男 教授 艺术学院 艺术学 影视学专业复试要求比重及复试参考书目复试成绩复试总分 初复试比例 复试专业课总分 复试英语总分 200-300 7:3 100 100 复试专业课类型笔试主观题 笔试客观题 面试题量 有无时间要求 无笔试 无笔试 不定 无 复试英语听力有 复试英语笔试阅读 作文 其他 无 无 无 复试英语面试小组讨论 问答 翻译 其他 无 暂无信息 暂无信息 无 复试指定参考书暂无信息 复试推荐参考书暂无信息 复试特殊需求本科学校级别 发表论文要求 同等学历要求 特殊礼仪要求 其他 普通本科 无 无 无 没有特殊要求。注意学生对待老师的一般礼仪即可。

附加一点别的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古文献学考研的一点体会去年年初,获读张舜徽先生《广校雠略》一书,很受震撼。随后在网上查阅有关张先生的信息,无意中发现本论坛,得知有所谓“中国古典文献学”,一略而过。夏日炎炎,在书店闲逛,在打折区看到李零所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六折,买回家后三天阅毕。本人一向服膺章太炎先生,章先生当年于地下出土之材料不以为然,所谓不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余亦以此为铭。李零此书实令余有振聋发聩之感,遂发愿报考古文献专业。复习时,参考本论坛不少文章,获益良多。有一些体会,写在这里,供参考:甲 用书关于书目,本论坛已有不少。我在复习过程中使用的书如下: 张舜徽:广校雠略,汉书艺文志通释,中国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校读法 王欣夫:文献学讲义 陈垣:校勘学释例 王力:汉语音韵 陆宗达:训诂简论另外,勤翻《辞海》《说文》《书目答问》。政治用任汝芬的要点精编,英语用历年题解和石桢春阅读理解。就是这些,我觉得足够了。需要说明的是,不少人提到孙氏《中国古文献学史》或《简编》。我在书店只看到后者,大概翻了翻,看到关于朱子的一章,作者显然对于朱子所知有限,且叙述中不免意识形态话语——有意思的是,考卷中恰好有论述题:论述朱熹在文献学上的成就及不足。我当时看到此题,颇有哭笑不得之感。以余之浅陋,安得妄议朱子?批评固然远不够格,彰表亦嫌不自量力,无奈只能胡写几句应付。盼望出题人今后对于考生能够具备“了解之同情”,类似这样揠苗助长的题目还是避免为妥。——定价也不低,且封面上注明系研究生教学用书,作为考研用书,似乎有些屈就,所以没有买。乙 答题考试的时候,也犯了头重脚轻的毛病,关于刘向的名词解释就写了一页,而且一笔一划,生怕不工整。小题作完,已过了一小时二十分钟,后面还有60分的论述和40分的标点,顿时神情恍惚,心里说了两个字“拼了”,于是龙飞凤舞,文不加点。写完“伪书”的解释的最后一字,铃声响起。下午吸取教训,全部答完,尚余五十分钟——唉,不说了。原本是想等4月份再写这些话,但忍不住现在写了,拉拉杂杂,也算是回报论坛吧。复试在即,临行之前,略有感言,附识于此:少慕陶朱 谋生无术 退守穷庐 转为书蠹走火入魔 再作冯妇 易水犹寒 谁得津渡

  • 索引序列
  • 北京大学文献学考研报录
  • 北京大学文献学考研
  • 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报录比
  • 北京大学文献学考研参考书
  •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考研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