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储能技术期刊

储能技术期刊

发布时间:

储能技术期刊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期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任期刊总编辑,创刊之初就将期刊定位为新能源与材料科学领域最负盛名的期刊之一。期刊主要报道储能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质、性能以和技术应用有关的重大新发现,及其用于可持续能源和发展的装置的策略和政策。《Energy Storage Materials》期刊定位从创刊之初就跃居新能源与材料科学领域最负盛名的期刊之一,于2019年9月被SCIE数据库收录。其即时影响因子31,预计第一个影响因子将大于15。2019年官网发布的期刊指标中,爱思唯尔用来评价学术期刊质量的指标CiteScore (计算的是期刊连续3年论文在第4年度的篇均引用次数) 为09。SNIP(Source Normalized Impact per Paper),篇均来源期刊标准影响为047。SJR指数(SCImago Journal Rank)为787。chemistry of materials也是材料领域里不错的杂志,影响因子为397,另外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影响因子为099,microporous mesoporous materials影响因子为22,因此影响因子在0左右的只能算材料领域里非常一般的杂志了,比如materials letters(影响因子177),还有如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影响因子为145)等。《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于2015年10月出版第一期,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任期刊总编辑。该期刊致力于成为一个国际的多学科交流平台,发表和交流所有储能材料领域的重大科技进步。该期刊也报道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重大新发现,涉及材料的合成、制造、结构、性能和技术应用,以及它们在诸如电化学、化学、电学、热学、磁性和机械能存储装置中的应用。这些材料可以是无机(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或它们的杂化、复合材料。

目前还不是核心期刊,只属于科技核心,我前几天刚和编辑部确认过。估计2017版中文核心目录会收录,影响因子比有的Ei都高。

储能技术与储能材料论文

一、储能专业有哪些?结合《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8增补专业可知,目前我国的储能专业主要三种类型,具体如下:1、即将开设的储能技术、储能材料、储能管理等新专业。2、将改造升级的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已有专业。3、已有的(唯一)储能材料技术(专科)相关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化学等。二、储能材料就业前景随着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对各层次人才需求也呈现井喷式增长。而当下储能企业人才现状:1、工人素质较低目前企业员工多为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构成,专业素养有限。2、新员工知识结构单一以动力电池的制造及应用为代表的储能技术属于交叉性较强的新领域,大部分员工掌握的知识过于局限,需要再次培训,花费成本。3、相关企业人才需求大储能产业生产过程中已使用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仍然是以人工为主,目前仍需吸纳大量的相关专门人才。综合来看,储能材料技术专业是一门紧跟产业需求设立的专业,拥有十分良好的就业前景。

目前最成熟的大规模储能方式是抽水蓄能,它需要配建上、下游两个水库。在负荷低谷时段抽水蓄能设备处于电动机工作状态,将下游水库的水抽到上游水库保存,在负荷高峰时设备处于发电机工作状态,利用储存在上游水库中的水发电。其能量转换效率在70%到75%左右。但由于受建站选址要求高、建设周期长和动态调节响应速度慢等因素的影响,抽水储能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目前全球抽水储能电站总装机容量9000万千瓦,约占全球发电装机容量的3%。 压缩空气储能是另一种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储能方式。利用这种储能方式,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富余电能用于驱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高压密封在山洞、报废矿井和过期油气井中;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燃汽轮机发电。由于具有效率高、寿命长、响应速度快等特点,且能源转化效率较高(约为75%左右),因而压缩空气储能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储能技术之一。

看看下面这个文章,介绍的很不错。各种储能技术和前景介绍

储能技术论文

编辑词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一级学科电气工程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本科和博士生的专业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硕士研究生就读电气工程所属的5个二级学科之一  电气工程 代号0808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代号00802  080801电机与电器  0808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学制:2年--3年。  授予学位:工学硕士。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所设置的方向  东北电力大学  01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0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   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04 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   05 FACTS 及直流输电   06 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   07 电力市场   08 电能质量分析与监测   09 综合自动化与继电保护   华北电力大学  01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  02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  03电力经济分析  04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  05智能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06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07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08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3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方向  (1)智能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对电力系统电保护的新原理进行了研究,将国内外最新的人工智能、模糊理论、综合自动控制理论、自适应理论、网络通信、微机新技术等应用于新型继电保护装置中,使得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具有智能控制的特点,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多年研究,研制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能够适用于35kv~500kv各种电压等级变电站。微机保护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电力市场理论与技术  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和电力工业技术经济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了电力市场的运营模式,深入探讨并明确了运营流程中各步骤的具体规则;提出了适合我国现阶段电力市场运营模式的期货交易(年、月、日发电计划)、转运服务等模块的具体数学模型和算法,紧紧围绕当前我国模拟电力市场运营中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3)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系统  对电力负荷动态特性监测、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建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引进了加拿大teqsim公司生产的电力系统数字模拟实时仿真系统,建成了全国高校第一家具备混合实时仿真环境的实验室。该仿真系统不仅可进行多种电力系统的稳态及暂态实验,提供大量实验数据,并可和多种控制装置构成闭环系统,协助科研人员进行新装置的测试,从而为研究智能保护及灵活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提供了一流的实验条件。  (4)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  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是针对我国电力企业职工岗位培训的迫切要求,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最新成果和传统的电力系统分析理论相结合,利用专家系统、智能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进行电力系统知识教学、培训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本系统设计新颖,并合理配置软件资源分布,教、学员台在软件系统结构上耦合性很少,且系统硬件扩充简单方便,因此学员台理论上可无限扩充。  (5)配电网自动化  在中低压网络数字电子载波ndlc、配网的模型及高级应用软件pas、地理信息与配网scada一体化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其中,ndlc采用了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载波接收灵敏度,解决了载波正在配电网上应用的衰耗、干扰、路由等技术难题;高级应用软件pas将输电网ems的理论算法与配网实际结合起来,采用了最新国际标准iec61850、61970cim公共信息模型;采用配网递归虚拟流算法进行潮流计算;应用人工智能灰色神经元算法进行负荷预测。  (6)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对在线测量技术、实时相角测量、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理论与技术、小电流接地选线方法、电力系统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发电机跟踪同期技术、非线性励磁和调速控制、潮流计算的收敛性、电网调度自动化仿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基于柔性数据收集与监控的电网故障诊断和恢复控制策略、电网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非线性理论、软计算理论和小波理论在电力系统应用方面,以及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的新理论、新模型、新算法和新的实现手段进行了研究。  (7)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结合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了将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以及进化理论应用到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运行分析、警报处理、故障诊断、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实用研究。在上述实用软件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8)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开展了电力电子装置控制理论和控制算法、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直流输电的微机控制技术、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有源电力滤波技术、大容量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和新型储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9)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通过将传感器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模式识别技术等结合起来,针对电气设备绝缘监测方法和故障诊断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基础研究,开发了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电容型设备和直流系统等主要电气设备的监控系统,全面提高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4 设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生专业的高校及排名  1 清华大学 A+   2 西安交通大学 A   3 重庆大学  4 华中科技大学 A   5 西南交通大学  6 天津大学 A

储能技术专利

将含二氟(草酸)硼酸锂和四氟硼酸锂盐的电解质用于锂金属和无阳极电 撰文?/?朱??琳编辑?/ 张??南设计?/ 杜?凯来源?/?electrek,作者:Fred Lambert特斯拉已经为一项新技术申请了专利,该技术将为一种新金属锂电池或无阳极电池提供电解质解决方案。过去的一年中,特斯拉的电池研究伙伴杰夫·达恩(Jeff Dahn)和他在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的团队,一直在为特斯拉工作,以提高能源密度和电池寿命,同时降低成本。去年,他们公布了一种新型电池的测试结果,测试的新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具有下一代“单晶”NMC(镍钴锰)阴极和一种新的先进电解质。达恩的团队对这些电池进行了广泛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他们认为这种电池可以驱动一辆电动汽车行驶100万英里(160万公里)以上,并在电网储能中至少使用20年,比特斯拉现有电池续航时间长两到三倍。他们在不同的条件和周期下对电池进行了测试。即使在40摄氏度的极端温度下,这些电池也能持续4000次循环。借助主动冷却系统,就像特斯拉的电池组一样,它可以将电池的循环次数提高到6000次以上,这意味着一个良好的电池组可以轻松行驶100万英里。控制充电到低于100%的充电状态也有助于延长寿命。他们认为这种电池将在“机器人出租车”(robo taxis)上特别有用。作为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先驱,达恩和他的团队在除了改进现有技术之外,也一直在研究下一代电池技术。去年,该团队为特斯拉的“无阳极锂金属电池”申请专利,他们认为这可能是代替固态电池的电池技术的下一个大事件。该团队的论文基本上解释了他们如何解决了用锂金属代替传统石墨阳极而不需要使用固态电解质的问题。如果成功,它将在比固态电池更短的时间内实现能量密度更高、更持久的电池商业化。现在,达恩团队为特斯拉加拿大研究小组申请的新专利证明,他们仍在研究新电池:“将含二氟(草酸)硼酸锂和四氟硼酸锂盐的电解质,用于锂金属和无阳极电池”。特斯拉在专利申请中写道:“可充电电池是电动汽车和电网存储(例如,停电期间的备用电源,作为微电网的一部分等等)的储能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些此类可再充电电池系统包括锂金属和无阳极锂电池。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锂金属和无阳极锂电池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们的能量密度更高。由于没有阳极涂层,无阳极电池也更便宜且易于组装。然而,锂金属和无阳极锂电池面临的挑战阻止了它们的广泛采用。改进锂金属和无阳极电池系统的某些特性将使此类系统得到更广泛使用。例如,开发能够实现商业上可接受的锂金属循环性能和无阳极锂电池的电解质组合物,对于获得此类电池系统的采用至关重要。在此之前,业界的普遍共识是,仅含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盐的电解质,能最好地提高锂金属和无阳极锂电池的容量保持率能力。”简而言之,这种电池在能量密度和成本方面有很大优势,但在寿命方面需要改进。达恩的团队称,他们的新电解质将有助于改善这一点:“提供的电解液包含二氟(草酸)硼酸锂和四氟硼酸锂,以及用于锂金属或无阳极可充电电池的溶剂成分,以及使用该电解液改善电池容量的方法。还提供了包括锂金属或无阳极电池单元的可再充电电池系统,以及包含二氟(草酸)硼酸锂和四氟硼酸锂的电解质溶液以及溶剂组分。本文描述的系统具有更高的容量保持能力。”在专利申请中,他们确实公布了测试结果,显示电池的容量保持能力有所提高,但目前似乎并没有将电池的续航周期提高到50次以上。他们需要将电池进行更多的循环才能使其商业化。今年早些时候,特斯拉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描述了一种新型电池,它利用了锂离子电池的寿命和锂金属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将混合锂金属电池作为全电动汽车的续航工具。“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将降低电动汽车的成本,并能延长行驶里程。用金属锂代替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的石墨阳极可以显著提高能量密度。然而,锂金属阳极存在容量损耗快、电池寿命短的问题。为了开发长寿命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我们提出了一种锂离子/金属锂混合电池,通过在石墨上有目的地镀上金属锂来实现。虽然在传统锂离子电池中,多余的锂电镀通常是一种降解机制,但我们在优化的双盐电解液中实现了可逆的石墨锂电镀。此外,由于电池通常不会被循环到100%的容量,这些混合电池可以在锂离子模式下运行,几乎没有降解,在它们的大部分寿命中,通过周期性的充满电的锂金属循环来增加容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像大多数其他公司一样,有时会为不会投产的技术申请专利。关于特斯拉电池计划的更多信息将于9月15日的“电池日”期间公布。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下是查询结果,请确认。

储能核心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还是电池的续航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很明显就是电池三

如果说储能系统是清洁能源转型重要推动者的话,那么分析软件是储能系统实现最佳价值的重要推动者。硬件与软件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招式与内功,想要成为绝顶高手缺一不可。储能行业讨论的话题通常集中在硬件上:电池的类型、大小和质量,电源转换设备的正确配置等。然而,软件可以促进储能系统实现最佳价值,并帮助储能系统本身和运营人员做出正确的决定。储能系统也许是当今用于使电网现代化和脱碳的最通用的一种能源资产,从而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整合,增强电力供应的弹性和质量,并降低电网运营成本。当电力价格低廉时,电池储能系统可以在非峰值期间采用电网的电力充电,或者从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充电。它们可以快速放电以平衡电力供需或维持电网的运行频率。储能系统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并且可以大大减少或推迟对输配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电池储能系统对那些向可再生能源转型行动迟缓的行业领域来说可能是更具价值的使用案例。为了能够智能地为这些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并且不会导致储能资产的过度损耗和退化,采用智能管理软件与选择正确的电池和其他储能硬件一样重要。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将储能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完美结合呢?虽然现在市面上打着新能源与储能建设的公司越来越多,但绝大部分都是趁着这两年新能源概念火热来横插一脚,国家补贴的。不仅经验不足,技术欠缺,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真正能将两者结合的企业其实并不多,在此我推荐乐驾智慧能源。乐驾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可以利用数据为企业提供节能分析和新能源使用策略,为企业微电网开源降耗提供改造方案。在硬件方面:乐驾科技储能系统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箱和电池柜等,可用于发电、输配电和用电领域,涵盖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储能配套、工业企业储能、商业楼宇及数据中心储能、储能充电站、通信基站后备电池、家用储能等。在软件方面:公司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不仅有着自研的先进储能系统与微电网系统,更有着由智慧能源AI算法支持的能源数字化平台与物联网平台,有着多项经过国家认证的发明专利与专利证书,有深厚的技术储备。

  • 索引序列
  • 储能技术期刊
  • 储能技术与储能材料论文
  • 储能技术论文
  • 储能技术专利
  • 储能核心技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