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最早的文献记录

中国最早的文献记录

发布时间:

中国最早的文献记录

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 《尚书》原名叫作《书》,因它是记载上古之事的,而“尚”在古代和“上”是同义通用字,故名之为《尚书》;又因它是儒家经典之一,故又称为《书经》。《尚书》所涉及的年代,起自原始社会末期的虞舜时代,迄至春秋前期的秦穆公时代,为时约一千四百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尚书》包括夏、商、周三代的重要历史文献,以及追述原始社会末期事迹的著作。文献内容,大部分是古代帝王向臣下或民众发表的训令和军队的誓师词,还有大臣们向君王提出的建议和规劝,小部分是远古时代的传说。《尚书》的文体分为“典”(即经典)、“漠”(即谋议)、“训”(即教训)、“浩”(即告谕)、“誓”(即誓师词)、“命”(即命令)六种。《尚书》成于何时,为何人所编定,历来说法不一。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不是成于一时,也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汇集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才最后成书。 《尚书》本身有过一段离奇曲折的经历。曾任秦博士的伏生(也叫伏胜),在汉文帝时向晁错传授《尚书》二十八篇,这二十八篇均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共王刘余拆孔子旧宅,从墙壁里发现用蝌蚪文字(先秦的一种古文字)写成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以后,《古文尚书》散佚了。晋代,有人向朝廷献上一部据说是孔子的后裔、西汉人孔安国作注解的《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另有书序一篇),但经后代许多学者的考证,认为是伪作,故称为《伪古文尚书》。现今通行的《尚书》,共五十八篇及书序一篇,不算二十五篇伪作和书序,还余三十三篇,经过合并,成为二十八篇。这二十八篇,是目前学术界认为比较可靠的材料。 《尚书》保存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在中国的历史学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先秦历史的人来说。它更是一部必读之书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世界上最早的传记文学是《史记》、中国最早的旅游地理文学是《山海经》 中国最早的叙事长诗是《孔雀东南飞》 中国最早的诗文选集是《昭明文选》、中国最早文言志人小说是《世说新语》 中国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说是《搜神记》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 《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的 反映了 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 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从唐代以来,人们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混编在一起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一些学者考证、辨析,确认相传由汉代孔安国传下来的二十五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写的《尚书传》是伪造的因此被称为《伪古文尚书》和《尚书伪孔传》。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成为定论。 现存二十八篇《今文尚书》传说是秦、汉之际的博士伏生传下来的,用当时的文字写成,所以叫做《今文尚书》(《古文尚》用古代文字写成)。其中《虞夏书》四篇,《商书》五篇,《周书》十九篇。我们选录的是《今文尚书》,不包括书《古文尚书》。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注释和译文广泛参考了研究《尚书》的各种专著。

我国最早的文献记录

三坟五典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完整的编年史,

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是《尚书》。《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由伏生传下来。考证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大禹谟》记载十六个字的 中华心法。内容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与灵魂。自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梅赜从原先的28篇中析出5篇)、古文《尚书》25篇 。清人孙星衍作《尚书今古文注疏》,广泛汲取前人考订成果, 将篇目重新厘定为29卷,大抵恢复了汉代《尚书》传本的面貌。《尚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尚书》的要旨:相传为孔子整理、选编成一百篇,后经秦代焚书,损失很大。该书要旨: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备受痛苦。为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史官作《书经》一书,希人主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尧、舜、禹、汤、文、武之治。因此,阐明仁君治民之道是《尚书》的第一要旨。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其特点: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据《左传》等书记载,在《尚书》之前,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但这些书都没有传下来,《汉书·艺文志》已不见著录。叙先秦散文当从《尚书》始。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刘勰《文心雕龙》在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尚书》中部分篇章有一定的文采,带有某些情态。如《盘庚》3篇,是盘庚动员臣民迁殷的训词,语气坚定、果断,显示了盘庚的目光远大。其中用“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比喻煽动群众的“浮言”,用“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比喻群臣坐观国家的衰败,都比较形象。《无逸》篇中周公劝告成王:“呜乎!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秦誓》篇写秦穆公打了败仗后,检讨自己没有接受蹇叔的意见时说:“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话语中流露出诚恳真切的态度。此外,《尧典》、《皋陶谟》等篇中,还带有神话色彩,或篇末缀以诗歌。因此,《尚书》在语言方面虽被后人认为“佶屈聱牙”(韩愈《进学解》),古奥难读,而实际上历代散文家都从中取得一定借鉴。历来注释和研究《尚书》的著作很多,有唐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宋蔡沈的《书集传》,清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20卷,现存北京图书馆。尚书的文字内容特点:《尚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文字古奥迂涩,所谓“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就是指这个特点。但也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朗畅。《尚书》 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尚书》的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但它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第一,有些篇章注重人物的声气口吻;第二,有些篇章注重语言的形象化以及语言表达的意趣;第三,有些篇章注重对场面的具体描写。

《尚书》

中国最早的文献记载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 《尚书》原名叫作《书》,因它是记载上古之事的,而“尚”在古代和“上”是同义通用字,故名之为《尚书》;又因它是儒家经典之一,故又称为《书经》。《尚书》所涉及的年代,起自原始社会末期的虞舜时代,迄至春秋前期的秦穆公时代,为时约一千四百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尚书》包括夏、商、周三代的重要历史文献,以及追述原始社会末期事迹的著作。文献内容,大部分是古代帝王向臣下或民众发表的训令和军队的誓师词,还有大臣们向君王提出的建议和规劝,小部分是远古时代的传说。《尚书》的文体分为“典”(即经典)、“漠”(即谋议)、“训”(即教训)、“浩”(即告谕)、“誓”(即誓师词)、“命”(即命令)六种。《尚书》成于何时,为何人所编定,历来说法不一。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不是成于一时,也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汇集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才最后成书。 《尚书》本身有过一段离奇曲折的经历。曾任秦博士的伏生(也叫伏胜),在汉文帝时向晁错传授《尚书》二十八篇,这二十八篇均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共王刘余拆孔子旧宅,从墙壁里发现用蝌蚪文字(先秦的一种古文字)写成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以后,《古文尚书》散佚了。晋代,有人向朝廷献上一部据说是孔子的后裔、西汉人孔安国作注解的《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另有书序一篇),但经后代许多学者的考证,认为是伪作,故称为《伪古文尚书》。现今通行的《尚书》,共五十八篇及书序一篇,不算二十五篇伪作和书序,还余三十三篇,经过合并,成为二十八篇。这二十八篇,是目前学术界认为比较可靠的材料。 《尚书》保存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在中国的历史学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先秦历史的人来说。它更是一部必读之书

《尚书》

最厉害,听闻周文王以伏羲八卦制16/32/64挂又著书《易》可惜现在剩下一部,如果三部回合,应该可以理解天地,宇宙,人,自然,还有来回

《春秋》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史书,据说由孔子编纂。 汉代以后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春秋》记载:上起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至公元前481年鲁郊狩麒麟。 其中还包含了虞、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史实、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最早的文献记载

东夷,东夷骨刻文可能就是中国文字的主要源头。山东发现的骨刻文字,最突出的特点是,甲骨文是阴刻而多数为直线条,骨刻文符号也都为阴刻而多数为弯曲线条。骨刻文笔画婉转曲折,刻画纤细,多数为弧笔和曲笔,呈现出螃蟹状、草虫状和鸟状等形态。扩展资料:骨刻文发现者是刘凤君教授,这是继100多年前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来,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是中国文字研究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研究的重大贡献。在甲骨文发现之前,我国最早的文字要数金文了。甲骨文的发现,把我国始创文字的历史又往前推进了数百年。甲骨文不仅为研究考定古代史、语言史和文字史提供了新的珍贵文献,而且也为古文字书法艺术和书法发展史提供了丰富的真迹资料。参考资料:大众网-中国最早的文字

贾湖刻符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有的学者认为只是刻符,有的认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健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也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扩展资料中国汉字的起源:贾湖刻符——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双墩刻符——七千多年前的蚌埠双墩遗址半坡陶符——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青墩刻符——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江苏省青墩遗址,距今5000年前庄桥坟刻符——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桥坟遗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骨刻文——形成约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间陶寺朱文——其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1900年夏代水书——发现于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中国汉字的发展:殷墟甲骨文是公认的较为成熟的汉字文字系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文字史

三坟五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 《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的 反映了 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最早记载台湾的文献

夷洲

LZ您好台湾最早有明确文字记载并开发应是三国时期的东吴。更早之前关于台湾的记载不可信或有歧义。最初,是孙权派遣卫温和诸葛直去寻找亶洲---据说秦始皇派了徐福去找长生不老药,去了这里(当然上帝视角的我们知道这家伙去了日本)。这2个将军带队下海,就来到了夷洲,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岛,并帮助当地高山族人开发耕种。亶洲太远,最后没有去成,出征的将士死伤十有八九。这2人回来后立刻被孙权下狱处死。在同期三国的沈莹,对夷洲记载中,明确提及当地“草木不死”,是典型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陈寿的三国志亦点明“遭风流移至亶洲”,这与台湾岛以东有非常强烈的北上日本暖流,流向日本方向相符。所以可以认为,三国时的吴国,最早发现,甚至经略台湾岛。

临海水土志

台湾在三国时候被称为夷洲。语出三国吴国丹阳太守沈莹《临海水土志》及陈寿《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史载孙权曾派卫温、诸葛直抵达夷洲,通常认为夷洲就是台湾。最早引用该段史料,并论证夷州就是台湾的,似乎是日据时期对台湾历史研究贡献卓著的日本学者伊能嘉矩。在他的成名著作《台湾文化志》中,他正是引用沈莹的该段文字,以此来推断其所描绘的“夷州”应该是现今的台湾。此后又有日本学者市村瓉次郎、和田清等人,利用《临海水土志》中之记事,和《隋书·流求传》的记载相互比较,而同意依能嘉矩这样的解释方式 。在1950年代,台湾“中央研究院”的人类学者凌纯声,也是继续从沈莹的这段叙述中著手,另外再配合民族志的资料,而论证夷州应该是台湾才对。扩展资料:台湾同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约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所以台湾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称台湾为“岛夷”; 秦朝称“瀛州”;三国时期称“夷洲”;隋朝至元朝称“流求”。明朝中期以后民间对台湾的称呼很多,如“鸡笼”(指台湾北部)、“北港”(台湾西部沿海的通称)、“大员”、“台员”、“台窝湾”(指今台南安平地区附近),官方称为“东番”。郑成功改称“东都”,后郑经改为“东宁”。清朝更名为“台湾”,并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这是台湾的正式定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夷洲

  • 索引序列
  • 中国最早的文献记录
  • 我国最早的文献记录
  • 中国最早的文献记载
  • 最早的文献记载
  • 最早记载台湾的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