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关于绿色农药的论文

关于绿色农药的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绿色农药的论文

结论:当前质量安全不乐观,危险重重

把对人类健康安全无害、对环境友好、超低用量、高选择性,以及通过绿色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农药通俗的称作“绿色农药”。

我们把对人类健康安全无害、对环境友好、超低用量、高选择性,以及通过绿色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农药通俗地称作“绿色农药”。农药是用来影响和调控有害生物生长发育或繁殖的特殊功能分子。据统计,每年全世界有10亿吨左右的庄稼毁灭于病虫害,由于病虫害造成的庄稼减产幅度达20%~30%。因此,农药自发明以来就在农业发展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直到今天,农药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药产品生产国,农药使用面积也居世界前列。中国农药产品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产量大但产值很低,这主要是技术含量太低造成的。同时,大量高毒农药的使用造成的问题也不断暴露:消费者对农药毒性、农药残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即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对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即对环境安全的担忧;由于农药残留过高致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也遇到不少壁垒和障碍,并已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有关调查表明,目前欧盟禁止使用的农药中涉及中国的有70多种,因农药残留超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70多亿美元。近些年来,我国使用在对农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等病虫害防治上的农药中,化学农药占90%以上。由于长期滥用大量的化学农药,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严重地危害着人体健康,因此,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新的灭虫途径和研制新型杀虫药剂。当前,随着绿色食品的兴起,人们对无公害“绿色农药”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了。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指出:2000年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控制化学农药销售与使用机制,生物农药生产量要达到60%。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病虫害十分严重,每年损失粮食约150亿千克,棉花约600亿~700亿担(1担=50千克),因此,为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大力开发、利用生物农药是当务之急。实际上,在20世纪30年代化学合成农药问世之前,一些从植物(如除虫菊)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已经作为杀虫剂应用了。1959年出版的《中国土农药》一书,收集了可用来制作农药的植物403种,它们能有效地杀死约180种害虫,对防治10余种病害有效。近些年来,我国对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制工作又取得新进展,例如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几十种治虫植物中筛选出10余种杀虫活性物质,研制出了“25%莨菪烷碱乳剂”,它对蚜虫、菜青虫、棉铃虫、黄刺蛾等多种害虫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其虫口减退率已达90%以上。河北农业技术师院开发的植物源杀虫剂“蚜螨杀”,其杀虫率可达98%以上,这都是十分理想的“绿色农药”。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近1000种植物含有杀虫活性物质。这些天然杀虫剂,有的是一种化合物,有的是几种不同的化合物,例如除虫菊花中含的杀虫剂主要是除虫菊酯,烟草中是烟碱,夹竹桃叶片和树皮内是夹竹桃苷,蓖麻叶中是生物碱和蓖麻毒素,银杏外种皮内含的是双黄酮、氢化白果酸、银杏醇、银杏酚等,这些杀虫活性物质对害虫有胃毒、触杀、熏蒸、拒食或杀卵等作用。另外,从喜树中提出的喜树碱是一种有效的害虫不育剂,从大侧柏中提取制成的酸酰胺是一种新型驱避剂。还有200多种植物含有昆虫激素(如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这也是研制开发“绿色农药”的重要原料。科研人员从对治虫植物印度楝的化学分析了解到,它所含的杀虫活性物质主要是印度楝子素、苦楝三醇、印楝素等物质,其中印度楝子素是最活跃的杀虫成分。研究发现,印度楝子素能抑制害虫的生长繁殖,破坏害虫的内分泌系统,使其不能完成变态过程;苦楝三醇主要起驱避害虫的作用;而印楝素是起抗病毒的作用。印度楝所含的这些杀虫物质不仅可以自然分解、没有残毒和公害,而且也不会因害虫建立起基因抗性而丧失其功能。据报道,从印度楝枝叶和种子中提取出来的杀虫活性物质,既可消灭200多种有害昆虫,又可杀死一些螨虫、细菌、真菌、病毒等。因此,人们把它称之为杀虫治病的“能手”。从目前开发利用的植物源杀虫剂来看,它们均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能与环境相容、作用机理独特、开发费用低廉等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治虫植物资源,积极研制开发“绿色农药”是大有可为的。近来农业用肥倡导“施有机肥料,保养分平衡,保农业品安全”。随着绿色食品的生产需要,由于化肥的公害性,对健康的危害,而被绿色食品生产拒绝,转向需求无公害的生态肥料。目前的有机肥料有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是有机固体废物(包括有机垃圾、秸秆、畜禽粪便、饼粕、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经微生物发酵、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不仅无毒无害,而且能帮助改善土壤的环境。

关于绿色农药的论文摘要

把对人类健康安全无害、对环境友好、超低用量、高选择性,以及通过绿色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农药通俗的称作“绿色农药”。

我们把对人类健康安全无害、对环境友好、超低用量、高选择性,以及通过绿色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农药通俗地称作“绿色农药”。农药是用来影响和调控有害生物生长发育或繁殖的特殊功能分子。据统计,每年全世界有10亿吨左右的庄稼毁灭于病虫害,由于病虫害造成的庄稼减产幅度达20%~30%。因此,农药自发明以来就在农业发展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直到今天,农药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药产品生产国,农药使用面积也居世界前列。中国农药产品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产量大但产值很低,这主要是技术含量太低造成的。同时,大量高毒农药的使用造成的问题也不断暴露:消费者对农药毒性、农药残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即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对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即对环境安全的担忧;由于农药残留过高致使我国农产品出口也遇到不少壁垒和障碍,并已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有关调查表明,目前欧盟禁止使用的农药中涉及中国的有70多种,因农药残留超标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70多亿美元。近些年来,我国使用在对农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等病虫害防治上的农药中,化学农药占90%以上。由于长期滥用大量的化学农药,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严重地危害着人体健康,因此,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新的灭虫途径和研制新型杀虫药剂。当前,随着绿色食品的兴起,人们对无公害“绿色农药”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了。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指出:2000年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控制化学农药销售与使用机制,生物农药生产量要达到60%。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病虫害十分严重,每年损失粮食约150亿千克,棉花约600亿~700亿担(1担=50千克),因此,为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大力开发、利用生物农药是当务之急。实际上,在20世纪30年代化学合成农药问世之前,一些从植物(如除虫菊)中提取出来的活性成分已经作为杀虫剂应用了。1959年出版的《中国土农药》一书,收集了可用来制作农药的植物403种,它们能有效地杀死约180种害虫,对防治10余种病害有效。近些年来,我国对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制工作又取得新进展,例如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几十种治虫植物中筛选出10余种杀虫活性物质,研制出了“25%莨菪烷碱乳剂”,它对蚜虫、菜青虫、棉铃虫、黄刺蛾等多种害虫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其虫口减退率已达90%以上。河北农业技术师院开发的植物源杀虫剂“蚜螨杀”,其杀虫率可达98%以上,这都是十分理想的“绿色农药”。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近1000种植物含有杀虫活性物质。这些天然杀虫剂,有的是一种化合物,有的是几种不同的化合物,例如除虫菊花中含的杀虫剂主要是除虫菊酯,烟草中是烟碱,夹竹桃叶片和树皮内是夹竹桃苷,蓖麻叶中是生物碱和蓖麻毒素,银杏外种皮内含的是双黄酮、氢化白果酸、银杏醇、银杏酚等,这些杀虫活性物质对害虫有胃毒、触杀、熏蒸、拒食或杀卵等作用。另外,从喜树中提出的喜树碱是一种有效的害虫不育剂,从大侧柏中提取制成的酸酰胺是一种新型驱避剂。还有200多种植物含有昆虫激素(如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这也是研制开发“绿色农药”的重要原料。科研人员从对治虫植物印度楝的化学分析了解到,它所含的杀虫活性物质主要是印度楝子素、苦楝三醇、印楝素等物质,其中印度楝子素是最活跃的杀虫成分。研究发现,印度楝子素能抑制害虫的生长繁殖,破坏害虫的内分泌系统,使其不能完成变态过程;苦楝三醇主要起驱避害虫的作用;而印楝素是起抗病毒的作用。印度楝所含的这些杀虫物质不仅可以自然分解、没有残毒和公害,而且也不会因害虫建立起基因抗性而丧失其功能。据报道,从印度楝枝叶和种子中提取出来的杀虫活性物质,既可消灭200多种有害昆虫,又可杀死一些螨虫、细菌、真菌、病毒等。因此,人们把它称之为杀虫治病的“能手”。从目前开发利用的植物源杀虫剂来看,它们均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能与环境相容、作用机理独特、开发费用低廉等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治虫植物资源,积极研制开发“绿色农药”是大有可为的。近来农业用肥倡导“施有机肥料,保养分平衡,保农业品安全”。随着绿色食品的生产需要,由于化肥的公害性,对健康的危害,而被绿色食品生产拒绝,转向需求无公害的生态肥料。目前的有机肥料有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是有机固体废物(包括有机垃圾、秸秆、畜禽粪便、饼粕、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经微生物发酵、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不仅无毒无害,而且能帮助改善土壤的环境。

在农业病害流行的年份,其产量损失20%~50%,甚至更多。传统施用的农药多为高毒且生物效力极低,大部分未发挥作用而残留于植物上、动物上,或随雨水流入河流,或渗入地下水,造成环境污染。向传统农药发起挑战的新型绿色农药,因其对人畜安全、无毒害、不污染环境、效率高而受到关注,目前已开发的商品化生物农药约30多种。

关于绿色农药的论文题目

把对人类健康安全无害、对环境友好、超低用量、高选择性,以及通过绿色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农药通俗的称作“绿色农药”。

绿色农药是含义上的。。用鸟来捉虫,可以把鸟称为“农药”

酸性高锰酸钾、溴水的氧化性很强,会把-CHO氧化成-COOH,同时C=C被高锰酸钾氧化,或被溴加成.在既有C=C又有-CHO的情况下,先检验-CHO,可用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或银氨溶液(水浴),D没有加热.故选C.

答案选择CA会破坏双键和醛基,导致无法用银氨溶液检测醛基B加入溴水既可以与双键结合,又可以氧化醛基,所以不可取D先加入氢氧化铜悬浊液正确,但是再加入溴水后,由于产生的氧化亚铜也可以被溴水氧化,所以不能用其检测,再有,悬浊液为碱性,加入溴水(酸性)也可以中和,所以不可取

关于绿色农药的论文题目大全

/qk/82152X/200503/html -/Html/2008-9-23/135413_142258_2008-9-23_html - 36k /Article/CJFDTotal-JXNYhtm?un=emuch - 56k -

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构思谋篇是指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以便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论文提纲安排材料素材、对课题论文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

结论:当前质量安全不乐观,危险重重

关于绿色农药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学术堂整理了十个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的测算  中国:创新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  关于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若干问题的战略思考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绿色发展  低碳经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  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人类呼唤提升生命力的第四次技术革命  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战略--对在海南率先建立全国第一个环保特区的思考  绿色发展中的环境法实施问题  推进中国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及路径

根本就是无解的项目,实验室里搞搞就算了,放在大田里搞,变化因因素太多了,除非农药百分百降解矿化了,这可能吗?否则代谢不完全的中间体是否有志毒还说不定,还要做急性和遗传的毒理试验,总之,不好搞,说能搞,都是怱悠

you qq吗

当今,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在20世纪发现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是2285万多种,是此之前发现的所有化合物总数的41倍强。但“化学家太谦虚”,20世纪化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未获得社会应有的认可。1 化学所面临的挑战1 化学的形象正在被与其交叉的学科的巨大成功所埋没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化学与生命、材料等八大朝阳科学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交叉学科,但化学作为中心学科的形象反而被其交叉学科的巨大成就所埋没。化学这门重要的中心科学(central science)反而被社会看作是伴娘科学(bridesmaid science)而不受重视。2 化学正被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问题所困扰 化学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在客观上使环境污染成为可能,但是起决定性的是人的因素,最终要靠人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些著名的环境事件多数与化学有关,诸如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体富营养化等;另一方面把所有的环境问题都归结为化学的原因,显然是不公平的,比如森林锐减、沙尘暴和煤的燃烧等。这当然与化学没有树立好自己的品牌有关系,在最早的化学工艺流程里面,根本没有把废气和废渣的处理纳入考虑范围,因此很多化学工艺都是会带来环境污染的。现在,有些人把化学和化工当成了污染源。人们开始厌恶化学,进而对化学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结果造成凡是有“人工添加剂”的食品都不受欢迎,有些化妆品厂家也反复强调本产品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事实上,这些是对化学的偏见,监测、分析和治理环境的却恰恰是化学家。2 绿色化学是应对挑战的必然 科学不但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还要保护世界。化学也如此,为了应对化学所面临的挑战,提倡绿色化学是刻不容缓。1 绿色化学的概念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是指化学反应和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和零污染,是一门从源头阻止污染的化学。绿色化学不同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不是被动地治理环境污染,而是主动的防止化学污染,从而在根本上切断污染源,所以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环境友好化学。2绿色化学的产生及其背景当今,可持续发展观是世人普遍认同的发展观。它强调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永续发展。绿色化学正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在1984年,美国环保局(EPA)提出“废物最小化”,这是绿色化学的最初思想。1989年,美国环保局又提出了“污染预防”的概念。 1990年,美联邦政府通过了“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将污染的防止确立为国策,该法案条文中第一次出现了“绿色化学”一词。1992年,美国环保局又发布了“污染预防战略”。1995年,美国政府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1999年英国皇家化学会创办了第一份国际性《绿色化学》杂志,标志着绿色化学的正式产生。我国也紧跟世界化学发展的前沿,在1995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确定了《绿色化学与技术》的院士咨询课题。 3 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原子经济性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这一概念最早是1991年美国Stanford大学的著名有机化学家Trost(为此他曾获得了1998年度的“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学术奖)提出的,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成了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他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反应的原子经济性,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的反应有两个显著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原子利用率的表达式是: 原子利用率= (预期产物的式量/反应物质的式量之和)×100% 如无公害氧化剂过氧化氢的制备可采用乙基蒽醌法,即由氢和氧在2-乙基蒽醌和Pd为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合成,2-乙基蒽醌复出并可循环使用。此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体现了原子经济性,减少废物的生成和排放,是典型的零排放例子。4 绿色化学的12项原则和5R原则为了简述了绿色化学的主要观点,PTAnastas和JCWaner曾提出绿色化学的12项原则,这12项原则对我们今后从事绿色化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Ⅰ.防止——防止产生废弃物要比产生后再去处理和净化好得多。 Ⅱ.讲原子经济——应该设计这样的合成程序,使反应过程中所用的物料能最大限度地进到终极产物中。 Ⅲ.较少有危害性的合成反应出现——无论如何要使用可以行得通的方法,使得设计合成程序只选用或产出对人体或环境毒性很小最好无毒的物质。 Ⅳ.设计要使所生成的化学产品是安全的——设计化学反应的生成物不仅具有所需的性能,还应具有最小的毒性。 Ⅴ.溶剂和辅料是较安全的——尽量不同辅料(如溶剂或析出剂)当不得已使用时,尽可能应是无害的。 Ⅵ.设计中能量的使用要讲效率——尽可能降低化学过程所需能量,还应考虑对环境和经济的效益。合成程序尽可能在大气环境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Ⅶ.用可以回收的原料——只要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原料应能回收而不是使之变坏。Ⅷ.尽量减少派生物——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多余的衍生反应(用于保护基团或取消保护和短暂改变物理、化学过程),因为进行这些步骤需添加一些反应物同时也会产生废弃物。 Ⅸ.催化作用——催化剂(尽可能是具选择性的)比符合化学计量数的反应物更占优势。 Ⅹ.要设计降解——按设计生产的生成物,当其有效作用完成后,可以分解为无害的降解产物,在环境中不继续存在。 Ⅺ.防止污染进程能进行实时分析——需要不断发展分析方法,在实时分析、进程中监测,特别是对形成危害物质的控制上。 Ⅻ.特别是从化学反应的安全上防止事故发生——在化学过程中,反应物(包括其特定形态)的选择应着眼于使包括释放、爆炸、着火等化学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为了更明确的表述绿色化学在资源使用上的要求,人们又提出了5R理论:Ⅰ.减量——Reduction 减量是从省资源少污染角度提出的。减少用量、在保护产量的情况下如何减少用量,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转化率、减少损失率。②减少“三废”排放量。主要是减少废气、废水及废弃物(副产物)排放量,必须排放标准以下。Ⅱ.重复使用——Reuse 重复使用这是降低成本和减废的需要。诸如化学工业过程中的催化剂、载体等,从一开始就应考虑有重复使用的设计。Ⅲ.回收——Recycling 回收主要包括: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助溶剂、催化剂、稳定剂等非反应试剂。 Ⅵ.再生——Regeneration 再生是变废为宝,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它要求化工产品生产在工艺设计中应考虑到有关原材料的再生利用。 Ⅴ.拒用——Rejection 拒绝使用是杜绝污染的最根本办法,它是指对一些无法替代,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的毒副作用、污染作用明显的原料,拒绝在化学过程中使用。3 绿色化学的发展前景1反应原料的绿色化 即反应原料符合5R原则。2原子经济性反应 在基本有机原料的生产中,已有一些原子经济性反应的典范,如丙烯氢甲酰化制丁醛、甲醇羰化制醋酸和从丁二烯和氢氰酸合成己二腈等。3高效合成法 不涉及分离高效的的多步合成无疑是洁净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定向合成 如不对称合成。环境友好催化剂 例如在正己烷的裂解反应中,固体酸SiO2-AlCl3比普通AlCl3具有更好的选择性,更小的腐蚀性。物理方法促进化学反应 如微波引发和促进Diels Alder反应、Claisen重排、缩合等许多重要的有机反应。酶促有机化学反应 酶促有机化学反应有高效性、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和自身对环境友好等特点。8溶剂 化学污染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与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使用的溶剂有关,有毒挥发性溶剂替代品的研究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如超临界流体、水相有机合成和室温熔盐溶剂等。计算机辅助绿色化学设计和模拟 在化学化工领域,计算机已广泛用于构效分析、结构解析、反应性预测、故障诊断及控制等许多方面。无疑,计算机在寻找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最佳反应路线、化工过程最优化、产品设计等方面推动了绿色化学的更快发展。10环境友好产品 如可降解塑料、环境友好农药、绿色燃料、绿色涂料和CFCs替代物等。绿色化学为化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21世纪化学必将大有可为。浅谈绿色化学摘 要 建立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转向治本。为此,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物料,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从“本”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当今,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在20世纪发现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是2285万多种,是此之前发现的所有化合物总数的41倍强。但“化学家太谦虚”,20世纪化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未获得社会应有的认可。关键词 绿色化学 环境保护 生物技术 前言 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在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化学工业也为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已开始从治标,即从末端治理污染转向治本,即开发清洁工业技术,消减污染源头,生产环境友好产品。“绿色技术”已成为21世纪化工技术与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科技前沿。 化学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科学。传统的化学虽然可以得到人类需要的新物质,但是在许多场合中却既未有效地利用资源,又产生大量排放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化学则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绿色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可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绿色化学已在全世界兴起,它对我国这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1 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1 原料选择 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物料,它们在不断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生活废物,使人类的生活环境迅速恶化。为了既不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坏环境,我们必须研制并采用对环境无毒无害又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以塑料为例,据统计,到1989年美国在包装上使用的塑料就超过43亿kg(20世纪90年代数量进一步上升),打开包装后即被抛弃,这些塑料废物破坏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掩埋它们将永久留在土地里中;焚烧它们会放出剧毒。 我国也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而且在农村还广泛地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研制可以自然分解或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成功的方法,例如: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前者已经投入生产。光生物双降解塑料研究是我国“八五”科技攻关的一个重大项目,已取得一些进展。2 溶剂的选择 大量的与化学制造相关的污染问题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源自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最常见的是在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剂。在传统的有机反应中,有机溶剂是最常用的反应介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较好地溶解有机化合物。但有机溶剂的毒性和难以回收又使之成为对环境有害的因素。因此,在无溶剂存在下进行的有机反应,用水作反应介质,以及超临界流体作反应介质或萃取溶剂将成为发展洁净合成的重要途径。1 固相反应 固相化学反应实际上是在无溶剂化作用的新颖化学环境下进行的反应,有时可比溶液反应更为有效并达到更好的选择性。它是避免使用挥发性溶剂的一个研究动向。2 以水为溶剂的反应 由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差,而且许多试剂在水中会分解,因此一般避免用水作反应介质。但水作为反应溶剂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因为水是地球上自然丰度最高的“溶剂”,价廉、无毒、不危害环境。此外水溶剂特有的疏水效用对一些重要有机转化是十分有益的,有时可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更何况生命体内的化学反应大多是在水中进行的。水相有机合成在有机金属类反应,水相Lewis酸催化的反应现都已取得较大进展。因此在某些有机化学反应中,开发利用以水作溶剂是大有可为的。3 超临界流体作为有机溶剂 超临界流体是指超临界温度及超临界压力下的流体,是一种介于气态与液态之间的流体。在无毒无害溶剂的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项目是开发超临界流体(SCF),特别是超临界CO2作溶剂。超临界CO2是指温度和压力在其临界点(10℃,7 79KPa)以上的CO2流体。它通常具有流体的密度,因而有常规常态溶剂的溶解度;在相同条件下,它又具有气体的粘度,因而又具有很高的传质速度。而且,由于具有很大的可压缩性,流体的密度,溶剂溶解度和粘度等性能可由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来调节。其最大优点是无毒、不可燃、价廉等。3 催化剂的选择 许多传统的有机反应用到酸、碱液体催化剂。如烃类的烷基化反应一般使用氢氟酸、硫酸、三氯化铝等液体酸做催化剂,这些液体酸催化剂的共同缺点是:对设备腐蚀严重,对人身危害和产生废渣污染环境。为了保护环境,多年来人们从分子筛、杂多酸、超强酸等新催化材料入手,大力开发固体酸做为烷基催化剂。其中采用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乙苯液相烃化技术较为成熟,这种催化剂选择性高,乙苯收率超过6%,而且催化剂寿命长。 2 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为了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合成效率成了当今合成方法学研究中关注的焦点。合成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选择性(化学、区域、非对映体和对映体选择性),另一个就是原子经济性,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为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的转变为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弃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为此,化学化工工作者在设计合成路线时,要减少“中转”、增加“直快”、“特快”,更加经济合理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减少中间产物的形成,少用或不用保护基或离去基,避免副产物或废弃物的产生。实现原子经济反应的有效手段很多,在些不作赘述。 3 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工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它将成为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重要产业体系。采用生物技术已在能源、采油、采矿、肥料、农药、蛋白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学品的制造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从发展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它最大的特点和魅力就在节约能源和易于实现无污染生产而且可以实现用一般化工技术难以实现的化工过程,其产品常常又具有特殊性能。因此,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倍受青睐。 绿色化学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中转向治本。绿色化学的发展不仅将对环境保护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为我国的企业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朱清时 绿色化学和新的产业革命[J] 现代化工,1998(6) 闵思泽 环境友好石油炼制技术的发展[J]化学进展,1998(1) 黄培强 绿色合成:一个逐步形成的学科前沿[J] 化学进展,1998(4) 高兆林, 谭丕亨 绿色化学浅说[J] 山东化工,1999(2)[王恩举漫谈绿色化学.大学化学,2002,(4) 徐光宪今日化学何去何从?大学化学,2003,(1) 董昌耀,杨世忠.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探讨,化学教育 2002来

  • 索引序列
  • 关于绿色农药的论文
  • 关于绿色农药的论文摘要
  • 关于绿色农药的论文题目
  • 关于绿色农药的论文题目大全
  • 关于绿色农药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