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植物分类学报的研究目的

植物分类学报的研究目的

发布时间:

植物分类学报的研究目的

绞股蓝是民间的“不老长寿药草”,1986年,国家科委在“星火计划”中,把绞股蓝列为待开发的“名贵中药材”之首位,2002年3月5日国家卫生部将其列入保健品名单。绞股蓝的基本介绍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日本的因其味甜,故名为甘茶蔓,云南所产七叶者,其味苦,又名七叶胆,多分布于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诸省区。绞股蓝可谓“食、药、饮”一体三用,全草能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含有多种人参皂苷类成分,具有类似人参的功能。民间称其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星火计划”中将其列为“名贵中药材”之首位。有企业将其加工成绞股蓝茶,便于人们饮用。绞股蓝的功效与作用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脾、肾经。补虚,清热,解毒。用于体虚乏力,虚劳失精,白细胞减少症,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炎。1、健肠胃、促消化服绞股蓝后,肠胃蠕动加快,食欲增加耐饥渴的时间长,既治便秘又治便溏。2、补脑安神对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反应能保持适当的平衡,对中枢神经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优良的镇痛、安眠、抗紧张的功效。3、护心保脉在降低心肌壁紧张、缓和脑血管及外周血管阻力的基础上,能增强心脑活力,加大冠状动脉流量,缓和动脉硬化,促使整体循环更加旺盛而流畅。4、调脂减肥实验证明,不忌食肥腻而服绞股蓝组,与忌肉不服绞股蓝组,定期检查比较,体内胆固与中性脂肪含量相近。由此可见绞股蓝对人体内脂肪有良性转化调节作用。5、抗癌药理实验证明,绞股蓝既有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又有促使癌细胞逐渐恢复正常的功效,患鼠服绞股蓝组与不服组相比,癌瘤减轻44、8%,存活期延长53、3%。6、抗过敏人体某部分机能虚弱,会对某些物质产生过敏,而形成支气管喘息、皮肤丘疹、关节疼痛等症,绞股蓝对这些病效果颇佳。绞股蓝的营养价值近代日本学者发现绞股蓝含有与人参皂甙化学结构相同的皂甙,并分离出80多种皂甙类化学物质,引起各国重视。经研究绞股蓝还含有丰富的小分子多糖;18种以上的游离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23种以上的宏量和微量元素特别是硼、镁 、锰、锌、钼、硒、铜等;以及丰富的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降脂、降压、降糖、减肥、抗癌、抗疲劳、抗溃疡、抗应激、抗痴呆、改善睡眠、通利便秘、美容乌发、延缓衰老。绞股蓝的选购把绞股蓝茶的辨别:1、从气味上辨别优质的尤其是野生的,有一股山野的清香,其气没有丝毫矫揉造作,自然清新,而且十分绵长,累月积年也依然保持。较差者,其臭很是浅薄或不自然。粗劣者,如闻霉干菜味或者干脆无臭无味。2、从热水冲泡的汤色看其优者,水到色出,汤水色泽嫩绿,清澈透明,惹人喜爱,而且久泡不衰,多次冲泡依然不改其色。较差者,恰如自知愧羞一般,久久不肯出色,出者其色老黄,一般冲上二回,已经色淡色衰。伪劣者,其出色更是躲躲闪闪,好象难以见人,其汤色浅淡苍白。3、观其冲泡之形其优质野生的,冲泡后卷缩的嫩叶嫩茎须迅速张开,复叶五枚,叶缘浅齿,因为须细叶嫩,时有断片,然茎叶舒展,犹如轻燕振翅,体积倍增。较差者茎老叶粗,甚者藤叶长连,不具雅态。伪者更是长藤大叶,其形粗俗,很难与茶并列。4、品其饮味其优者不很苦,略有清苦,不很甜,却有甘醇的回味,十分自然爽口,就是不喜欢饮茶者,也会杯杯相连,饮不停口。因为产地的不同,有的偏甜,有的偏苦,偏于甜者调脾略胜,偏于苦者清热解毒之力呈强,只要其味醇者不失为优。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产品,因为其味偏苦,在加工的时候人为地加上了糖,故而其味苦中夹甜,很不自然,很是难饮。另有一种苦中夹酸,细嚼有胶质感,并且麻舌,这就显然不是真品,而是赝品乌蔹莓,因其外形十分相似,生长旺盛,易于采收,投机商人往往用来以假乱真。5、看产地绞股蓝全世界有16种2变种,中国共有14种2变种,绞股蓝在全国各地皆有人工栽培。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不受农药及人工化学物污染的野生之品就弥足珍贵,受到市场的偏爱,比较出名的有几家,广西大瑶山原始森林中的绞股蓝,质地较好:另外湖北神农架所出的苦味绞股蓝,清热解毒之力很强,疗效好,然只是偏居一隅,在全国市场上很少见到,十分珍贵:陕西秦巴地区盛产的绞股蓝龙须,因山土肥沃,以致长势繁茂而品质优秀。眼下有许多产品没有标明产地,消费者千万不要因为价格低廉,就轻易上当。6、看使用品质优秀者对慢性病有预防作用,对急性病可配合药物作辅助;质量差者作用弱,假冒者起反作用。绞股蓝的存储置通风干燥处。

绞股蓝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攀援植物;茎细弱,具分枝,具纵棱及槽,无毛或疏被短柔毛   。日本称之甘蔓茶。绞股蓝喜阴湿温和的气候,多野生在林下、小溪边等荫蔽处,多年生攀援草本。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等省,号称“南方人参”,生长在南方的绞股蓝药用含量比较高,民间称其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1986年,国家科委在“星火计划”中,把绞股蓝列为待开发的“名贵中药材”之首位,2002年3月5日国家卫生部将其列入保健品名单。主要价值绞股蓝药用价值本种入药,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的功效。绞股蓝最为重要,具有以下中药特性:用绞股蓝与灵芝搭配煮水或泡茶喝,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绞股蓝肝等症。有保肝解毒、降血压、降血脂血糖的功效。绞股蓝主要有效成份是绞股蓝皂甙、绞股蓝糖甙(多糖)、水溶性氨基酸、黄酮类、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全草。性味:微甘;性凉。归经:归肺;脾;肾经。功效: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功效分类:补虚药;化痰药;清热药。主治:体虚乏力;虚劳失精;白细胞减少症;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研末,3-6g;或泡茶饮。外用:适量,捣烂涂擦。采收与储藏:每年夏、秋两季可采收3-4次,洗净、晒干。禁忌: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如出现以上症状,可以停用,静养。绞股蓝经济价值绞股蓝制成茶对人体有很好的益处,绞股蓝茶取材于绞股蓝叶腋部位的绞股蓝嫩芽和龙须,汤色清澈,可连续冲泡4-6杯,而汤色不减,具有生长点所含营养物质带来的保健功能,长期饮用,无任何毒副作用。作用功效:降血脂,调血压防治血栓,防治心血管疾患,调节血糖,促睡眠,缓衰老,防抗癌,提高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绞股蓝能保护肾上腺和胸腺及内分泌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不致萎缩,维持内分泌系统的机能,并具有降血糖和改善糖代谢作用。配方:绞股蓝3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

《Taxon》(54(1):5-6,2005) 最近发表A Carlos等数十位科学家联名发表的议论“Paraphyletic taxa should beaccepted”,认为分支分类学派方法中,严格接受单系类群(monophyleticgroup),拆开许多自然类群的科属、提出按照系统发育码(PhyloCode)命名方案,是不合理也是不可操作的,并导致不必要的混乱。分支分类提供的性状分析原则和便利的分析方法,确实对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该导致毁坏基于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所建立起来对演化传代线及其变异式样的认识体系。该文认识到按照分支分类严格遵守的单系类群原则,一个类群内任何新的性状和新的类群的发现,都会导致这个类群成为并系类群,并一定要把这个新的类群从原来隶属类群分出去。如此就会在科级、属级、甚至物种等级上,制造大量的分类单位。按照分支学派观点唯一接受单系类群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并使用系统发育码(PhyloCode)命名这些类群,就不再有分类的等级单位,其必然结果就是导致科级、属级甚至物种级别分类单位和名称的消失。因此,该文认为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中,不仅应该接受单系类群,也应该接受并系类群。然而,该文的提出“并系类群应该被接受”的认识并不准确。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中,基于类群和性状处理的方法,形成了三个学派,就是进化学派、表征学派和分支学派。单系类群(monophyleticgroup)、并系类群(paraphyletic group)和多系类群(polyphyleticgroup)概念,是分支学派专用的概念。分支学派使用的于单系类群和多系类群概念,与进化学派使用的单元起源群(uni-origingroup)和多元起源群(multi-origingroup)概念类似,所以被各个学派的研究者广泛接受使用。但分支分类学派提出的并系类群概念,则是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中的冗余概念,在进化学派中也没有对应的概念。分支学派使用这3个概念的定义为(傅德志:《植物分类学报》2003,第一期):单系类群(monophyletic group):来自一个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裔类群及其演化分支体系。并系类群(paraphyleticgroup):来自一个最近共同祖先的部分后裔类群及其演化分支体系。多系类群(polyphyleticgroup):最近共同祖先不同的各个后裔类群所构成的一个类群。对于并系类群的冗余性质,静生早有专门的论述(尚未发表),如下:并系类群(paraphyletic group)大多数学者理解这个性质为“仅包括一个最近祖先所产的部分后裔”(图8)。然而,任何被研究的类群性质范畴内最近(直接)共同祖先的后裔类群中(图6)。可能含有历史上绝灭的后裔类群成员,还可能含有作为前祖类群衍生出他性质范畴的类群作为后裔类群;更可能有被错误认识到其他演化线上、被分类到其他性质范畴的类群中的后裔成员,最可能的是还有尚未被发现的成员。各类应该作为分支学派单系类群所有后裔类群,而实际上没有被涵盖的后裔类群成员中,都是不可以预测的。特别是灭绝类群和新类群,是需要发现实物证据而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地球上任何按照分支学派的定义认识到的单系类群,就全部都是分支学派自己定义的并系类群。如果一定要勉强套用分支学派提出的单系类群性质,就只好理想地假设,被研究的这个类群没有绝灭或也没有衍生过任何其他类群,这个类群也没有再发现新成员的可能性,更不会有其他类群由于错误地包括了这个类群的成员而成为多系类群,而且研究的取样也包括了所有来自共同祖先的后裔类群。由于分支学派只接受严格的单系类群,追求单元起源的单系性质类群之间的演化来源关系,而生物演化常识和实际研究经验都明确告诉我们,自然界不可能存在分支学派定义单系类群的完美类群,因此按照分支分类学原理方法和类群性质的定义,也就根本无法实现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所追求的谱系亲缘关系的目标。进化学派在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的实际研究和类群演化关系的处理中,只追求单元起源类群共同祖先与后裔类群之间形成的祖裔传代线及其分支体系所形成的谱系亲缘系统,以及这个系统中灭绝、衍生、错分类群和发现新的类群。分支学派排斥的这些后裔类群,正是进化学派研究的主要内容。进化学派根本不承认分支学派提出的所谓并系类群性质,认为这个性质完全是分类学研究中的冗余性质,没有任何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的使用价值,徒增不必要的逻辑混乱。综上所述,并系类群不是应该接受还是不应该接受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不应该使用的问题。所有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者的研究目的,都不是为了证明哪个学派、名词是否合理,而是为了解决学科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傅德志01/05/05/北京

植物分类学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承担课程:  普通生物学 54学时 本科生  普通生物学实验 54学时 本科生  生命科学导论 32学时 本科生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 18学时 本科生  主持课题项目:  参与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973)专题一项(G20000468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两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30870168),省级科研项目三项(98D009、D200528004和2007ABA165)。主要研究领域及兴趣:  1、 植物地理学与植物进化生物学:主要关注地质历史与地理环境对植物进化的影响,结合不同的时空尺度分析植物物种形成与分化的机制。  2、 植物资源学与保护生物学:主要从植物化学分类的角度分析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学活性;探讨珍稀濒危物种的濒危机制与保护策略。代表性论文:Wang, YH, Chen, JM, Xu, C, Liu, X*, Wang, QF, Motley, TJ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an aquatic herb Batrachium bungei (Ranunculaceae)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s of C Aquatic Botany, 92, 221- (通讯作者)Liu X, Wang, JY & Wang QF The present status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of Isoetes in C Oryx, 39, 335-Liu X, Gituru WR & Wang QF Distribution of basic diploid and polyploid species of Isoetes in East A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31, 1239-刘星, 刘虹, 王青锋 中国水韭属植物的孢子形态特征 植物分类学报, 46, 479-刘星, 庞新安, 王青锋 中国3种水韭属植物自然居群水体化学性质特征及差异性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7, 510-515刘星, 王勇, 王青锋, 郭友好 中国水韭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其分类学意义 植物分类学报, 40, 351-

2010年,植物所共有在研项目314项(包括新增项目94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3项(新增1项)、承担(或参加)课题21项(新增7项),主持(或承担)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15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9项、面上项目99项(新增37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8项(新增1项);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2项,主持(或承担)重要方向项目27项(新增7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6项(新增8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39项(新增15项),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13项(新增4项)。发表论文408篇,其中SCI论文217篇,有136篇发表在学科前30%的SCI刊物上,影响因子在0以上的8篇,0以上的35篇,0以上的148篇;出版专著4部;授权专利16项。 2011年,植物所争取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共计78项。其中,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1项,科技基础工作专项1项,973课题1项,农业成果转化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7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杰出青年基金2项、面上项目44项、青年科学基金15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创新研究群体延续资助1项;中科院项目百人1项,中科院创新方向性项目2项,先导性专项课题4项。2011年植物所到位经费12亿元,实际留所经费62亿元。发表论文366篇,其中SCI论文231篇,有152篇发表在学科前30%的SCI刊物上,影响因子在0以上的11篇,0以上的32篇,0以上的154篇;出版专著17部;授权专利22项。 2012年,植物所在研项目(课题)共320项(新增160项)。其中包括,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课题15项(新增1项),863课题1项(新增1项),国家科技条件平台项目1项(新增1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创新群体1项(新增1项)、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新增1项)、重点项目7项(新增2项)、面上项目122项(新增44项)、青年项目45项(新增1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新增2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新增1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3项,中科院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项,其它国际合作项目19项(新增8项);院地合作项目4项,其它横向项目32项(新增15项)。到位经费95亿元,实际留所经费58亿元。发表论文416篇,其中SCI论文280篇,有184篇发表在学科前30%的SCI刊物上,影响因子0以上的7篇,0以上的45篇,0以上的118篇;出版专著10部;授权专利48项。 2013年,植物所在研项目(课题)共471项(新增220项)。其中,承担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新增1项)、课题19项(新增5项),863课题1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项(新增2项),科技支撑课题2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1项(新增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新增1项)、面上项目123项(新增44项)、青年项目45项(新增16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新增1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新增1项)、重大项目1项、创新群体1项、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新增1项);承担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1项,中科院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项,其它国际合作项目23项(新增12项);院地合作项目8项(新增4项),其它横向项目116项(新增96项)。2013年,植物所到位经费38亿元,实际留所经费87亿元。发表论文457篇,其中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28篇,有285篇发表在领域前30%的SCI刊物上,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影响因子0以上的20篇,0以上的58篇,0以上的150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56项。 2014年,植物所共有在研项目377项(包括新增项目213项)。其中,承担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新增1项)、课题18项(新增5项),863课题1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项(新增2项),科技支撑课题2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项(新增4项)、面上项目128项(新增46项)、青年项目62项(新增30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新增1项)、优秀青年基金3项(新增2项)、特殊学科点建设项目1项(新增1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创新群体1项、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新增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1项、其他基金项目12项(新增5项);承担其他部委项目10项(新增4项);承担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1项,院重点部署项目3项,主持院STS项目1项(新增1项);中科院重点国际合作项目4项(新增2项),其它国际合作项目18项(新增8项);院地合作项目8项(新增4项),其它横向项目116项(新增96项)。2014年,植物所到位经费56亿元,实际留所经费88亿元。发表论文562篇,其中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65篇,有230篇发表在领域前30%的SCI刊物上,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影响因子0以上的15篇,0-0的22篇,0以上的135篇;出版专著8部;授权专利4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植物学综合性国际英文学术期刊。2012年SCI影响因子为75,排在国际植物生物学非综述类期刊的第12名,位居国际该领域期刊的前11%,在所有 SCI收录的151种中国科技期刊中位于第7名。JIPB被SCI,BA和PubMed等67个国际重要检索机构收录;拥有14,300余家订阅机构,订户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全文下载量接近20万次。 2013年入选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全国百强科技期刊”;2012年获中国科协 “优秀国际科技期刊奖” 二等奖,被CNKI等三个机构授予“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06年—2011年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A类资助;2005年、2007年、2009年—2012年获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2001—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 2009年获 “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 称号;2006年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4年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3年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植物分类学报》是中国生物学科历史最悠久的核心期刊,代表了中国植物分类学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2003年被世界著名检索机构ISI数据库收录,入编其产品SCIE和CC/AB&ES。2008年原拉丁刊名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改为英文名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自2009年始改为英文刊,并与国际出版机构Wiley-Blackwell合作出版,采用ScholarOne的Manuscript Central在线投稿、审稿系统。自2010年至2013年的影响因子分别 为880、295、596、851。2012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是中国植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反映植物生态学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的全英文期刊,双月刊,创刊于2008年。以发表符合当前国际生态学研究前沿的原始创新性论文为主,同时发表有新观点的代表国际植物生态学研究前沿和动态的综述。被SCI、BA等17个国际知名数据库所收录,2013年JCR最新发布的JPE影响因子为355,在SCI收录的195种植物学期刊中位列第93位;在SCI收录的136种生态学期刊中位列第89位;在中国大陆被SCI收录的151种期刊中位列第30位。2012年获中国科协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三等奖。 《植物生态学报》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文生态学期刊。月刊,大16开本(A4幅),全铜版纸印刷。刊登内容涉及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林学、地理学、土壤学及气象学等多个学科,主要发表植物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高水平创新性原始研究论文,包括以植物与环境关系为内核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发表有新观点的植物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高水平综述文章、新的方法与技术、植物生态学相关基础资料,并设有论坛栏目,对植物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科技问题开展学术讨论。被BIOSIS、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Ecological Abstracts、Advances in Ecology、AGRIS International、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中国国内外几十种重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 《生物多样性》 反映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发展水平的、中国国内生物学领域公认的高水平学术刊物。 《植物学报》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中文版综合性学术期刊。反映中国植物科学领域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新发现和新方法等)、系统评述国际研究热点(新理论、新发展),刊登涵盖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学、林学和园艺学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栏目设置包括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研究快报、技术方法、特邀综述和专题论坛。是全国优秀中文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被中国国内外多家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中国国内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网络资源系统(网络版)、CSCD、CSTPCD、CNKI和CAJCED;中国之外数据库包括::《英联邦农业文摘》(CABABSTRACTS)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情报系统《国际农业引文索引》(AGRIS INTERNATIONAL)。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2000年)、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1年)和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08年)。2009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期刊示范项目。2012年,本刊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生命世界》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高等教育出版主办,传递与生命相关的科学信息,普及与生命相关的科学知识,报道与生命相关的科学事件。主要栏目有封面故事、生命科学、生命自然、生命健康。

植物分类学报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盐酸可使豆芽细胞失活,使细胞之间的糖蛋白失活,细胞之间的会彼此分开,成为疏松的细胞,在压片时成为一层细胞,使细胞之间没有重叠,便于观察。 苯三酚显碱性可给染色体染色, 制片过程,取豆芽1-2CM,先把豆芽浸泡在盐酸中一段时间后,用镊子取出,用氢氧化钠中和,漂洗2-3次,放在载玻片上,用苯三酚染色,用吸水纸吸取多余药品,滴取蒸馏水,盖上盖玻片,按压使细胞彼此分开成为单层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

2010年,植物所共有在研项目314项(包括新增项目94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3项(新增1项)、承担(或参加)课题21项(新增7项),主持(或承担)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15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9项、面上项目99项(新增37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8项(新增1项);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2项,主持(或承担)重要方向项目27项(新增7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6项(新增8项);承担院地合作项目39项(新增15项),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13项(新增4项)。发表论文408篇,其中SCI论文217篇,有136篇发表在学科前30%的SCI刊物上,影响因子在0以上的8篇,0以上的35篇,0以上的148篇;出版专著4部;授权专利16项。 2011年,植物所争取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共计78项。其中,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1项,科技基础工作专项1项,973课题1项,农业成果转化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7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杰出青年基金2项、面上项目44项、青年科学基金15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创新研究群体延续资助1项;中科院项目百人1项,中科院创新方向性项目2项,先导性专项课题4项。2011年植物所到位经费12亿元,实际留所经费62亿元。发表论文366篇,其中SCI论文231篇,有152篇发表在学科前30%的SCI刊物上,影响因子在0以上的11篇,0以上的32篇,0以上的154篇;出版专著17部;授权专利22项。 2012年,植物所在研项目(课题)共320项(新增160项)。其中包括,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课题15项(新增1项),863课题1项(新增1项),国家科技条件平台项目1项(新增1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创新群体1项(新增1项)、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新增1项)、重点项目7项(新增2项)、面上项目122项(新增44项)、青年项目45项(新增1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新增2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项(新增1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3项,中科院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项,其它国际合作项目19项(新增8项);院地合作项目4项,其它横向项目32项(新增15项)。到位经费95亿元,实际留所经费58亿元。发表论文416篇,其中SCI论文280篇,有184篇发表在学科前30%的SCI刊物上,影响因子0以上的7篇,0以上的45篇,0以上的118篇;出版专著10部;授权专利48项。 2013年,植物所在研项目(课题)共471项(新增220项)。其中,承担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新增1项)、课题19项(新增5项),863课题1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项(新增2项),科技支撑课题2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1项(新增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新增1项)、面上项目123项(新增44项)、青年项目45项(新增16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新增1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新增1项)、重大项目1项、创新群体1项、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新增1项);承担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1项,中科院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项,其它国际合作项目23项(新增12项);院地合作项目8项(新增4项),其它横向项目116项(新增96项)。2013年,植物所到位经费38亿元,实际留所经费87亿元。发表论文457篇,其中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28篇,有285篇发表在领域前30%的SCI刊物上,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影响因子0以上的20篇,0以上的58篇,0以上的150篇;出版专著3部;授权专利56项。 2014年,植物所共有在研项目377项(包括新增项目213项)。其中,承担973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新增1项)、课题18项(新增5项),863课题1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项(新增2项),科技支撑课题2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项(新增4项)、面上项目128项(新增46项)、青年项目62项(新增30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新增1项)、优秀青年基金3项(新增2项)、特殊学科点建设项目1项(新增1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创新群体1项、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项(新增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1项、其他基金项目12项(新增5项);承担其他部委项目10项(新增4项);承担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1项,院重点部署项目3项,主持院STS项目1项(新增1项);中科院重点国际合作项目4项(新增2项),其它国际合作项目18项(新增8项);院地合作项目8项(新增4项),其它横向项目116项(新增96项)。2014年,植物所到位经费56亿元,实际留所经费88亿元。发表论文562篇,其中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65篇,有230篇发表在领域前30%的SCI刊物上,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影响因子0以上的15篇,0-0的22篇,0以上的135篇;出版专著8部;授权专利4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的植物学综合性国际英文学术期刊。2012年SCI影响因子为75,排在国际植物生物学非综述类期刊的第12名,位居国际该领域期刊的前11%,在所有 SCI收录的151种中国科技期刊中位于第7名。JIPB被SCI,BA和PubMed等67个国际重要检索机构收录;拥有14,300余家订阅机构,订户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全文下载量接近20万次。 2013年入选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全国百强科技期刊”;2012年获中国科协 “优秀国际科技期刊奖” 二等奖,被CNKI等三个机构授予“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06年—2011年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A类资助;2005年、2007年、2009年—2012年获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2001—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 2009年获 “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 称号;2006年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4年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3年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植物分类学报》是中国生物学科历史最悠久的核心期刊,代表了中国植物分类学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2003年被世界著名检索机构ISI数据库收录,入编其产品SCIE和CC/AB&ES。2008年原拉丁刊名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改为英文名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自2009年始改为英文刊,并与国际出版机构Wiley-Blackwell合作出版,采用ScholarOne的Manuscript Central在线投稿、审稿系统。自2010年至2013年的影响因子分别 为880、295、596、851。2012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是中国植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反映植物生态学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的全英文期刊,双月刊,创刊于2008年。以发表符合当前国际生态学研究前沿的原始创新性论文为主,同时发表有新观点的代表国际植物生态学研究前沿和动态的综述。被SCI、BA等17个国际知名数据库所收录,2013年JCR最新发布的JPE影响因子为355,在SCI收录的195种植物学期刊中位列第93位;在SCI收录的136种生态学期刊中位列第89位;在中国大陆被SCI收录的151种期刊中位列第30位。2012年获中国科协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三等奖。 《植物生态学报》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文生态学期刊。月刊,大16开本(A4幅),全铜版纸印刷。刊登内容涉及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林学、地理学、土壤学及气象学等多个学科,主要发表植物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高水平创新性原始研究论文,包括以植物与环境关系为内核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发表有新观点的植物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高水平综述文章、新的方法与技术、植物生态学相关基础资料,并设有论坛栏目,对植物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科技问题开展学术讨论。被BIOSIS、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Ecological Abstracts、Advances in Ecology、AGRIS International、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中国国内外几十种重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 《生物多样性》 反映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发展水平的、中国国内生物学领域公认的高水平学术刊物。 《植物学报》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中文版综合性学术期刊。反映中国植物科学领域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新发现和新方法等)、系统评述国际研究热点(新理论、新发展),刊登涵盖植物科学各领域(包括农学、林学和园艺学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栏目设置包括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研究快报、技术方法、特邀综述和专题论坛。是全国优秀中文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被中国国内外多家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中国国内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网络资源系统(网络版)、CSCD、CSTPCD、CNKI和CAJCED;中国之外数据库包括::《英联邦农业文摘》(CABABSTRACTS)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情报系统《国际农业引文索引》(AGRIS INTERNATIONAL)。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2000年)、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1年)和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08年)。2009年,入选中国科协精品期刊示范项目。2012年,本刊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生命世界》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高等教育出版主办,传递与生命相关的科学信息,普及与生命相关的科学知识,报道与生命相关的科学事件。主要栏目有封面故事、生命科学、生命自然、生命健康。

植物分类学报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1 周以良中国东北鬼笔菌属的研究植物分类学报,1954,3(1):1~2 周以良中国东北三孢锈菌属的研究植物分类学报,1955,3(3):8~3 周以良小兴安岭木本植物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4 周以良长白山真菌初步记载东北林学院学报,1957,(4):9~5 周以良中国东北部产新种及稀见植物(Ⅰ)长白山植物BHNorthetast FA,1959,(1):3~6 周以良中国东北部产新种和稀见植物(Ⅱ)BHNortheast,FA,1960,17~7 周以良,李景文中国东北东部山地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64,2(2):190~8 周以良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天然次生林的结构、分布及其演替规律东北林学院学报,1964,(3):33~9 周以良中国兴安岭柳树之研究资料植物分类学报,1974,12(1):1~10 周以良中国柳属新植物植物研究,1981,1(2):159~11 周以良中国鹿蹄草科植物志资料植物研究,1981,1(4):111~12 周以良中国大兴安岭山区的森林东北林学院学报,1982(校庆增刊):7~13 周以良黑龙江树木志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4 周以良中国东北草场的研究植物研究,1987,7(3):139~15 周以良,乌弘奇,陈涛中国东北落叶松林的特征、更新规律与合理经营植物研究,1988,8(1):127~16 Chou Y LRecovery of Forest Vegetation after Fire in the Great Khingan M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servation PChina:Published by BS,1989,11~17 周以良,周瑞昌鹿蹄草科见:中国植物志(56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57~18 周以良中国的森林北京:科学出版社,19 周以良天然次生柞木林凋落物及营养元素变化规律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0,18(生态专刊):5~20 周以良中国大兴安岭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21 周以良,马克平中国东北林区草场的合理经营与利用草业科学,1992,9(1):15~22 周以良中国小兴安岭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23 Chou Y LDeciduous and Deciduous-Evergreen Forests in Northeastern CHandbook of Vegetation Science(Vegetation Science in Forestry),1995,12(1):307~24 Chou Y L,WuHGThe Distribu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Larix Forests in Northeast CThe Finish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Research Papers 567 (Northern Silviculture and Management),1995,139~25 周以良中国东北植被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6 周以良黑龙江植物志北京:(第一、二、三、四、六、九、十一卷)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

《Taxon》(54(1):5-6,2005) 最近发表A Carlos等数十位科学家联名发表的议论“Paraphyletic taxa should beaccepted”,认为分支分类学派方法中,严格接受单系类群(monophyleticgroup),拆开许多自然类群的科属、提出按照系统发育码(PhyloCode)命名方案,是不合理也是不可操作的,并导致不必要的混乱。分支分类提供的性状分析原则和便利的分析方法,确实对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该导致毁坏基于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所建立起来对演化传代线及其变异式样的认识体系。该文认识到按照分支分类严格遵守的单系类群原则,一个类群内任何新的性状和新的类群的发现,都会导致这个类群成为并系类群,并一定要把这个新的类群从原来隶属类群分出去。如此就会在科级、属级、甚至物种等级上,制造大量的分类单位。按照分支学派观点唯一接受单系类群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并使用系统发育码(PhyloCode)命名这些类群,就不再有分类的等级单位,其必然结果就是导致科级、属级甚至物种级别分类单位和名称的消失。因此,该文认为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中,不仅应该接受单系类群,也应该接受并系类群。然而,该文的提出“并系类群应该被接受”的认识并不准确。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中,基于类群和性状处理的方法,形成了三个学派,就是进化学派、表征学派和分支学派。单系类群(monophyleticgroup)、并系类群(paraphyletic group)和多系类群(polyphyleticgroup)概念,是分支学派专用的概念。分支学派使用的于单系类群和多系类群概念,与进化学派使用的单元起源群(uni-origingroup)和多元起源群(multi-origingroup)概念类似,所以被各个学派的研究者广泛接受使用。但分支分类学派提出的并系类群概念,则是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中的冗余概念,在进化学派中也没有对应的概念。分支学派使用这3个概念的定义为(傅德志:《植物分类学报》2003,第一期):单系类群(monophyletic group):来自一个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裔类群及其演化分支体系。并系类群(paraphyleticgroup):来自一个最近共同祖先的部分后裔类群及其演化分支体系。多系类群(polyphyleticgroup):最近共同祖先不同的各个后裔类群所构成的一个类群。对于并系类群的冗余性质,静生早有专门的论述(尚未发表),如下:并系类群(paraphyletic group)大多数学者理解这个性质为“仅包括一个最近祖先所产的部分后裔”(图8)。然而,任何被研究的类群性质范畴内最近(直接)共同祖先的后裔类群中(图6)。可能含有历史上绝灭的后裔类群成员,还可能含有作为前祖类群衍生出他性质范畴的类群作为后裔类群;更可能有被错误认识到其他演化线上、被分类到其他性质范畴的类群中的后裔成员,最可能的是还有尚未被发现的成员。各类应该作为分支学派单系类群所有后裔类群,而实际上没有被涵盖的后裔类群成员中,都是不可以预测的。特别是灭绝类群和新类群,是需要发现实物证据而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地球上任何按照分支学派的定义认识到的单系类群,就全部都是分支学派自己定义的并系类群。如果一定要勉强套用分支学派提出的单系类群性质,就只好理想地假设,被研究的这个类群没有绝灭或也没有衍生过任何其他类群,这个类群也没有再发现新成员的可能性,更不会有其他类群由于错误地包括了这个类群的成员而成为多系类群,而且研究的取样也包括了所有来自共同祖先的后裔类群。由于分支学派只接受严格的单系类群,追求单元起源的单系性质类群之间的演化来源关系,而生物演化常识和实际研究经验都明确告诉我们,自然界不可能存在分支学派定义单系类群的完美类群,因此按照分支分类学原理方法和类群性质的定义,也就根本无法实现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所追求的谱系亲缘关系的目标。进化学派在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的实际研究和类群演化关系的处理中,只追求单元起源类群共同祖先与后裔类群之间形成的祖裔传代线及其分支体系所形成的谱系亲缘系统,以及这个系统中灭绝、衍生、错分类群和发现新的类群。分支学派排斥的这些后裔类群,正是进化学派研究的主要内容。进化学派根本不承认分支学派提出的所谓并系类群性质,认为这个性质完全是分类学研究中的冗余性质,没有任何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的使用价值,徒增不必要的逻辑混乱。综上所述,并系类群不是应该接受还是不应该接受的问题,而是根本就不应该使用的问题。所有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者的研究目的,都不是为了证明哪个学派、名词是否合理,而是为了解决学科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傅德志01/05/05/北京

植物分类学报

Q94 植物学类核心期刊表1、植物生态学报 2、植物生理学通讯 3、西北植物学报 4、植物分类学报5、云南植物研究 6、植物学通报 7、武汉植物学研究 8、菌物学报 9、植物研究 10、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1、广西植物

主任:钱崇澍成员:陈焕镛、钟心煊、刘慎谔、陈邦杰、秦仁昌、饶钦止、吴征镒、张肇骞、林镕、戴芳澜、郝景盛、侯学煜、王云章 主任编辑:钱崇澍常务编辑:由在京委员担任成员:方文培、刘慎谔、匡可任、汪发缵、陈邦杰、陈焕镛、吴征镒、林熔、胡先驌、耿以礼、秦仁昌、郑万钧、张肇骞、裴鉴、蒋英、钱崇澍、戴芳澜、钟心煊、钟补求、饶钦止 主编:秦仁昌副主编:王文采、郑万均、徐仁、路安民、俞德浚常务编委:王云章、汤彦承、肖培根、应俊生、杨兆起编委:于兆英、方文培、王正平、朱格麟、安峥夕、吴征镒、陈德昭、饶钦止、杨衔晋、单人骅、胡嘉琪、郭本兆、高谦、梁畴芬、曾呈奎、曾沧江、傅书遐、魏江春 主编:王文采副主编:汤彦承顾问:秦仁昌、郑万均常务编委:肖培根、吴鹏程、应俊生、陈祖铿、张金谈、贺士元、洪德元、路安民编委:于兆英、方文培、王云章、王正平、朱维明、朱政德、朱格麟、吴征镒、杨衔晋、陈守良、陈德昭、李锡文、李秉滔、黎尚豪、郭本兆、徐炳声、俞德浚、高谦、梁畴芬、曾呈奎、曾沧江、傅书遐、魏江春 1989年-1991年:主编:洪德元副主编:路安民常务编委:石铸、汤彦承、肖培根、应俊生、吴鹏程、张金谈、陈祖铿、李振宇、贺土元、傅立国编委:许介眉、刘尚武、朱维明、朱政德、吴征镒、吴德邻、陈守良、李锡文、李秉滔、俞敏娟、徐炳声、高谦、黄普华、魏江春1991年-1994年:主编:洪德元副主编:路安民常务编委:石铸、汤彦承、肖培根、应俊生、吴鹏程、张金谈、陈祖铿、李振宇、贺土元、傅立国编委:许介眉、刘尚武、朱维明、朱政德、吴征镒、吴德邻、陈守良、李锡文、李秉滔、俞敏娟、徐炳声、高谦、黄普华、魏江春责任编辑 :汪桂芳、董惠民、杨近辉 1994年:主编 :洪德元副主编 :路安民、汪桂芳编委:马金双*、王文采*、汤彦承*、许介眉、刘尚武、朱维明、朱政德、吴征镒、吴德邻、吴鹏程*、肖培根*、应俊生*、李锡文、李秉滔、李懋学*、李承森*、李振宇*、陈家宽、陈祖铿*、陈之端*、杨亲二*、俞敏娟、徐炳声、顾红雅*、唐亚、曹同、曾呈奎、傅立国*、潘泽惠编辑:汪桂芳、徐黎实习编辑:白羽红1995年-1999年:主编:洪德元副主编 :路安民、陈谭清、汪桂芳编委:马金双*、王文采*、汤彦承*、许介眉、刘尚武、朱维明、朱政德、吴征镒、吴德邻、吴鹏程*、肖培根*、应俊生*、李锡文、李沛琼*、李秉滔、李懋学*、李承森*、李振宇*、陈家宽、陈祖铿*、陈之端*、杨亲二*、俞敏娟、徐炳声、顾红雅*、唐亚、曹同、曾呈奎、傅立国*、潘泽惠编辑:白羽红、汪桂芳、徐黎、郭延平(带*为常务编委) 1999年-2001年:主编:杨亲二名誉主编:洪德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主编:杨亲二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主编:李振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潭清 深圳市莲塘仙湖植物园郭延平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委 ( 以下按姓氏笔划排列 )王文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印政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申家恒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系许介眉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光华 美国密苏里植物园朱维明 云南大学生态地植物研究所汤彦承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孙 航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任 毅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肖培根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吴征镒 云南昆明黑龙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吴德邻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吴鹏程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应俊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承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沛琼 深圳市莲塘仙湖植物园李 勇 深圳市莲塘仙湖植物园李德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懋学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大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宪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汪小全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心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之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家宽 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钟 扬 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赵铁桥 浙江师范大学生物系郝小江 云南昆明黑龙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顾红雅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家宽 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覃海宁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傅立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傅德志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葛 颂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路安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David E Boufford (Harvard University, USA)Hideaki Ohba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Kai Larsen (University of Aarhus, Denmark)Phillip Cribb (Royal Botanical Gardens, Kew, UK编辑:白羽红、汪桂芳、徐黎、郭延平2002年-2004年:名誉主编:洪德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主编:杨亲二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主编:李振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潭清 深圳市莲塘仙湖植物园专职副主编:梁 燕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责任编辑:汪桂芳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谢 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务:赵 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第八届(2004-)主编:陈之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仇寅龙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SA)副主编:陈家宽 (复旦大学)James A Doyl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SA)George F Estabrook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SA)葛 颂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顾红雅 (北京大学)郭友好 (武汉大学)李 勇 (深圳仙湖植物园)李承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振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建全 (兰州大学)卢宝荣 (复旦大学)桑 涛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SA)王晓茹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文 军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USA)向秋云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USA)张宪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辑委员会名誉主编:洪德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Peter H Raven (中国科学院院士,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USA)王文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吴征镒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委:Ihsan A Al-Shehbaz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USA)Christiane Anders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rbarium, USA)David E Boufford (Harvard University, USA)陈世龙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陈心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Phillip Cribb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Charles C Davis (Harvard University, USA)Mary Endress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傅承新 (浙江大学)傅德志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傅立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信芬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Michael G Gilbert (British Museum, UK)郝小江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何兴金 (四川大学)Khidir W Hilu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USA)黄双全 (武汉大学)孔宏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 博 (复旦大学)李德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建华 (Arnold Arboretum, Harvard University, USA)李建强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李 捷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李良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懋学 (北京大学)李 楠 (深圳仙湖植物园)李仁辉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刘启新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Porter P Lowry II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USA; 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France)鲁迎青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路安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罗毅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马万里 (内蒙古师范大学)Ray M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gne, USA)Dan H Nicols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USA)Hideaki Ohba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彭镜毅 (台湾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钱 宏 (Illinois State Museum, USA)钱 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饶广远 (北京大学)任 毅 (陕西师范大学)施苏华 (中山大学)孙 革 (吉林大学)孙 航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克勤 (中国地质大学)孙坤 (西北师范大学)谭敦炎 (新疆农业大学)汤彦承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唐 亚 (四川大学)汪小全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 祺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青锋 (武汉大学)王印政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宇飞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韦发南 (广西/植物研究所)吴德邻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吴鹏程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肖培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谢树莲 (山西大学)杨 继 (复旦大学)杨亲二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应俊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奠湘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张建之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SA)张 力 (深圳仙湖植物园)张丽兵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USA)张寿洲 (深圳仙湖植物园)张树仁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玉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钟 扬 (复旦大学)周世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周浙昆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朱 华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朱俊义 (通化师范学院)朱瑞良 (华东师范大学)朱维明 (云南大学)朱相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索引序列
  • 植物分类学报的研究目的
  • 植物分类学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植物分类学报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植物分类学报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 植物分类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