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官网电话号码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官网电话号码

发布时间: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官网电话号码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以下简称“西安地调中心” )是2006年经中编办批复,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组建于1962年)更名成立的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同时,保留“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牌子。西安地调中心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西北地区的唯一直属地质调查机构,全国六大区中心之一。承担着国家在西北地区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任务及相关综合研究工作;负责西北辖区内地质调查资料信息的接收、保管和社会服务工作;负责西北地区国家地质项目的管理和监管工作。工作区域包括陕、甘、宁、青、新(区域面积310km2)和内蒙西部及中国西部周边国家。是一个集大区项目管理、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及地质技术研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事业单位。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矿产地质调查研究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与环境评价治理、选冶实验与测试技术研究、宝玉石鉴定与开发利用研究、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服务、岩石矿物土壤及水质分析测试与鉴定、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地质资料信息收集分析与提供、相关咨询服务、《西北地质》出版等。机构设置分三部分:一是综合管理服务机构10个,分别为办公室(管理体系办公室)、总工程师室、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审计室)、财务资产处、人事教育处、安全生产管理处、科技发展处、离退休管理处、物业管理处、基建办公室;二是大区项目管理机构7个,分别为项目管理处、规划处、经济管理处、地质资料处、技术管理一处、技术管理二处、基金办公室;三是地调科研技术机构10个,分别为基础地质处、矿产资源处、能源地质处、水文环境处、工程技术处、测绘遥感处、资料信息处、中亚地质研究中心、实验测试中心、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另外,业务技术领域还包括科技平台建设,即2个部重点实验室: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黄土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局级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5个国土资源部野外科研观测基地:中志留统底界层型剖面-陕西紫阳野外基地、地下水与生态-陕西榆林野外基地、黄土崩滑灾害-陕西延安野外基地、矿山地质环境-陕西潼关野外基地、黄土崩滑灾害-甘肃永靖野外基地。 建所时间: 1962年。管理体系: 依照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 idt OHSAS1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建立并通过了整合型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方针: 高山探宝,荒漠寻源,关注环境,确保安全,科学发展,服务社会。管理目标: “三争”、“三保”、“三承诺”。“三争”: 地调科研成果争一流;管理服务水平争一流;大区项目管理水平争一流。“三保”: 保护环境;保障健康;保证安全。“三承诺”:顾客满意;节能降耗;持续改进。职工队伍: 在职职工26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5人。高级职称人员87人(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7人),中级职称人员56人;博士20人,硕士42人。组织机构: 下设10个职能处室,4个技术业务部门,3个综合服务部门。专业资质: 持有五大类15项资质。地质勘查 :区域地质调查、液体矿产勘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遥感地质勘查乙级;地球化学勘查、勘查工程施工丙级;项目评价 :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项目论证 :国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资质;分析测试:所属实验测试中心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是国土资源部西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勘察设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乙级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丙级。对外合作: 与长安大学、陕西省气象局等共建部属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型实验室;与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联办博士、硕士培养点;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法、英、澳、中亚国家及国际组织开展项目合作;与美、意、日、俄等国家有良好的业务交往和合作关系。科技窗口: 创办有《西北地质调查》专业网站,建有《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地质资料馆》,主办的《西北地质》是全国地学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地质科学院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的科研机构,地调局是地质调查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全国的地质工作有相当一部分都归它管,地质科学院是地调局旗下的科研单位,它研究出的东西服务于生产(地质调查),但是它本身并不怎么进行生产活动

地质调查与研究期刊官网电话号码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以下简称“西安地调中心” )是2006年经中编办批复,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组建于1962年)更名成立的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同时,保留“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牌子。西安地调中心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西北地区的唯一直属地质调查机构,全国六大区中心之一。承担着国家在西北地区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任务及相关综合研究工作;负责西北辖区内地质调查资料信息的接收、保管和社会服务工作;负责西北地区国家地质项目的管理和监管工作。工作区域包括陕、甘、宁、青、新(区域面积310km2)和内蒙西部及中国西部周边国家。是一个集大区项目管理、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及地质技术研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事业单位。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矿产地质调查研究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灾害调查研究与环境评价治理、选冶实验与测试技术研究、宝玉石鉴定与开发利用研究、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服务、岩石矿物土壤及水质分析测试与鉴定、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地质资料信息收集分析与提供、相关咨询服务、《西北地质》出版等。机构设置分三部分:一是综合管理服务机构10个,分别为办公室(管理体系办公室)、总工程师室、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审计室)、财务资产处、人事教育处、安全生产管理处、科技发展处、离退休管理处、物业管理处、基建办公室;二是大区项目管理机构7个,分别为项目管理处、规划处、经济管理处、地质资料处、技术管理一处、技术管理二处、基金办公室;三是地调科研技术机构10个,分别为基础地质处、矿产资源处、能源地质处、水文环境处、工程技术处、测绘遥感处、资料信息处、中亚地质研究中心、实验测试中心、环境影响评价中心。另外,业务技术领域还包括科技平台建设,即2个部重点实验室: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黄土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局级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造山带地质研究中心;5个国土资源部野外科研观测基地:中志留统底界层型剖面-陕西紫阳野外基地、地下水与生态-陕西榆林野外基地、黄土崩滑灾害-陕西延安野外基地、矿山地质环境-陕西潼关野外基地、黄土崩滑灾害-甘肃永靖野外基地。 建所时间: 1962年。管理体系: 依照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 idt OHSAS1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建立并通过了整合型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方针: 高山探宝,荒漠寻源,关注环境,确保安全,科学发展,服务社会。管理目标: “三争”、“三保”、“三承诺”。“三争”: 地调科研成果争一流;管理服务水平争一流;大区项目管理水平争一流。“三保”: 保护环境;保障健康;保证安全。“三承诺”:顾客满意;节能降耗;持续改进。职工队伍: 在职职工26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5人。高级职称人员87人(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7人),中级职称人员56人;博士20人,硕士42人。组织机构: 下设10个职能处室,4个技术业务部门,3个综合服务部门。专业资质: 持有五大类15项资质。地质勘查 :区域地质调查、液体矿产勘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遥感地质勘查乙级;地球化学勘查、勘查工程施工丙级;项目评价 :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项目论证 :国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甲级资质;分析测试:所属实验测试中心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是国土资源部西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勘察设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察乙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乙级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丙级。对外合作: 与长安大学、陕西省气象局等共建部属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型实验室;与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联办博士、硕士培养点;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法、英、澳、中亚国家及国际组织开展项目合作;与美、意、日、俄等国家有良好的业务交往和合作关系。科技窗口: 创办有《西北地质调查》专业网站,建有《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地质资料馆》,主办的《西北地质》是全国地学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单位名称: 西南有色三0六勘察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晋宁县中和乡大新 电话号码: 08715067540  经营范围: 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邮编: 678900  行业: 水文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郭志峰  2,单位名称: 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风东路东风巷1号 电话号码: 08715001224  经营范围: 勘察(工程地质)施工检测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195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赵汝青  3,单位名称: 云南地矿隧道工程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郑和路 电话号码: 08715066889  经营范围: 工程地质勘查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堪查环境地质堪查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78900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何永慧  4, 单位名称: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塔路131号 电话号码: 08715009956  经营范围: 地质矿产调查勘查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191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常凡  5, 单位名称: 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心实验室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阿拉乡石坝 电话号码: 08715021827  经营范围: 地质矿产勘查调查矿产分析测试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72110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施玉北  6, 单位名称: 云南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机掘坑探工程队  单位地址: 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郑和路 电话号码: 08715066890  经营范围: 工程地质堪查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堪查环境地质堪查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78900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何永慧  7, 单位名称: 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总公司第三工程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黑林铺镇王家桥 电话号码: 08715018218  经营范围: 工程勘察施工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53602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林辛勇  8, 单位名称: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小区田园里20号 电话号码: 08715005151  经营范围: 岩土工程治理,设计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股份有限公司 邮编: 63344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苏庆鹤  9, 单位名称: 云南迪兴地勘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风东路东风巷13号附4号 电话号码: 08715006138  经营范围: 地质勘察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邮编: 63195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杨金辉  10, 单位名称: 昆明诚信勘察设计院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新村镇白云街 电话号码: 08715411530  经营范围: 房屋地质勘测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邮编: 621300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谢正明  11, 单位名称: 云南省一九八煤田地质勘探队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阿拉乡小石坝 电话号码: 08715020383  经营范围: 煤田地质勘探水源勘探工程勘探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73308  行业: 煤炭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吕树生  单位名称: 云南省煤田地质局199煤田地质队  12,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团结路 电话号码: 08717501310  经营范围: 煤田地质勘探基础基据工程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8705  行业: 煤炭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陈刚  13, 单位名称: 云南省煤田地质局198煤田地质队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官渡 电话号码: 08715020395  经营范围: 煤田地质勘探基础基桩工程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73308  行业: 煤炭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吕树生  14, 单位名称: 云南省煤田地质局143煤田地质队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交通路34号 电话号码: 08715004392  经营范围: 煤田地质勘探基础基桩工程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3234  行业: 煤炭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罗俊  15, 单位名称: 云南省煤田地质局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滇池路2号方舟大厦18楼 电话号码: 08715004684  经营范围: 煤田地质钻探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41034  行业: 煤炭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罗启亮  16, 单位名称: 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三一二队  单位地址: 云南省安宁市中华路169号 电话号码: 08715033650  经营范围: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86900  行业: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王梨园  17, 单位名称: 云南省有色地质三0六队  单位地址: 云南省晋宁县中和乡大新 电话号码: 08715062384  经营范围: 矿产地质调查勘察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78900  行业: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郭志峰  18, 单位名称: 云南省有色地质研究所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金马镇王大桥 电话号码: 08715025067  经营范围: 矿产地质调查,勘查岩石矿物土壤及水质分析化验鉴定与测试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8516  行业: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陈晓伟  19, 单位名称: 中国有色十四冶勘察设计工程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西站12号 电话号码: 08715000124  经营范围: 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岩土工程处理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53431  行业: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杨曾钰  20, 单位名称: 云南省设计院检察分院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环城东路172号 电话号码: 08715006286  经营范围: 岩土工程检察设计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315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林涛  21, 单位名称: 云南省物化探地质工程勘察施工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宜良县匡远镇环城南路124号 电话号码: 08715214880  经营范围: 地质勘察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75900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王有德  22, 单位名称: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小区田园里20号 电话号码: 08715005151  经营范围: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344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杨宗宇  23, 单位名称: 云南地质工程勘索设计研究院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董家湾172号 电话号码: 08715000010  经营范围: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光程治理工程测量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311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辛勇  单位名称: 云南省电力设计院  24,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白塔路201号 电话号码: 08715005421  经营范围: 勘察,设计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161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吴继志  25, 单位名称: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风巷29号 电话号码: 08715002809  经营范围: 工程勘测设计,施工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145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蒋承伟  26, 单位名称: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风东路东风巷1号 电话号码: 08715006057  经营范围: 勘察设计服务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175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陆增建  27, 单位名称: 昆明岩土工程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小龙村4号 电话号码: 08715004008  经营范围: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基础处理工程勘察工业与民用建筑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334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罗征均  单位名称: 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勘测总队  28,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小龙路4号 电话号码: 08715007080  经营范围: 水利水电勘测工程勘察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324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罗征均  29, 单位名称: 云南滇东工程公司  单位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董家湾路172号 电话号码: 08715007963  经营范围: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矿产地质勘系施工地基与基础处理地方工程 分机号码: 暂无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邮编: 633841  行业: 工程地质勘查业 联系人: 辛勇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一、内容概述大多数国家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都有统一的门户网站。通过门户网站,人们可以进行成果目录的查询、元数据的查询。此外,一些国家还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查询方式,不仅可以通过关键词查询,还可以在地图上直接查找。如美国地质调查局采用了 WebGIS 技术,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浏览地图,也可以在地图上进行搜索。除完善的查询系统外,大部分国家的门户网站都有主题列表,这样可以使用户不必进行查询,直接在列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例如,在对地质资料信息网络获取率调查中,加拿大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获取29%的数据,美国可以获取27%,澳大利亚可以获取5%。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英国地质调查局基于国内外公众和私人部门,在执行最高级别的专业标准和最新信息的前提下,满足用户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包括查询服务、数据服务、图书和文档产品出售等其他服务。日本除满足本国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外,为有效推进日本在海外的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特别注重系统收集、整理以矿产资源拥有国为主的世界地质、矿产勘查和开发等状况以及各国的矿业政策、相关法规、统计资源等情报信息,并对此进行二次开发,对有关地质矿产、开发环境以及需求动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后,向有关部门提供使用(石小亚等,2010)。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承担美国的地震、洪水、矿产能源、地下水等地质调查工作,许多数字地质图、资料和信息产品可以通过 USGS 的网站购买。USGS 也在网站上开展地质科普知识的普及活动,提供免费资料并解答读者的疑问。同时,USGS正在开发地质钻探数据中心和地质数据中心平台,并将以此开展各项信息服务。另外,美国宇航局也在其网站发布地球物理、气象资料信息服务。三、资料来源石小亚,朱卫红等国外地质资料信息管理与社会化服务对我国的启示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35):83~86

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和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提供境外矿产勘查信息对于刚步入境外矿产勘查的地勘单位、矿业公司和投资机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出版的 《世界矿情》,每大洲成一册,每个国家成一节。介绍该国的矿产资源、主要矿床类型、矿山生产和贸易、矿业管理体制和矿业政策、重要矿床实例等。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不定期内部发行的 《应对全球化: 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包含了更多的实际资料。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出版的 《世界矿产资源年评》,提供了当年全球矿产资源供需背景材料和最新动态,分矿种论述了储量/资源量、生产、贸易和市场及市场展望,可供境外投资矿产勘查决策时参考。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出版各大洲 《投资指南》,侧重于介绍各国的矿业现状、矿产勘查开发的法律规定、矿产勘查开发的税收和经济政策、矿业管理部门构架等。二、各国地质调查所是境外矿产勘查重要的信息来源地质调查所是隶属于政府部门的公益性机构。就是政府运用公共财政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向矿业企业和勘查公司和社会公众提供地质信息服务,发布与矿产勘查有关的信息,提供地质科学产品。其目的是吸引勘查投资,降低勘查风险,推动商业性矿产勘查。使用纳税人的公共财政,提高本国勘查引资的竞争力,发展矿业,最终达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惠及全民的目的。世界各国地质调查所多数隶属于矿业部、能源部、自然资源部,发展中国家主要采用这种模式; 少数隶属于经济部、工业部、商业部; 个别隶属于科技部,如日本、韩国、英国,这些国家已几乎没有矿业。领土大的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等,设立州或省的地质调查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质调查所的任务有所不同,前者在区域地质和地质填图的基础上,注重研究和创新。管理体制则因国家不同而不同。世界银行曾向发展中国家政府提出建议,地质调查所的作用是: “矿产调查、地质测量、地质图出版,及时收集可供矿产勘查的地质数据。”“政府的地质调查机构不应当进行和资助任何矿产勘查和可行性研究项目。地质调查所要发挥促进矿产勘查开发投资的作用。”地质调查所与矿产勘查有关的任务有以下 4 个方面: 基础地质填图笔者曾询问过芬兰地质调查所所长拉普兰宁 (Veikko Lappalainen) ,请他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地质调查所的主要任务。他的回答是: “填图、填图、填图 (Mapping,mapping,mapping) 。”出版各类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地球化学图、地球物理图,并用地质科学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方法,对各类地质图件及时更新换代,是地质调查所最基本的工作任务。高质量的基础地质图件,涵盖了巨量的二维和三维空间信息,可以最有效地帮助缩小和选定找矿靶区,节约勘查成本,降低找矿风险。基础地质填图将拉动矿产勘查。 建设和维护地质数据库由于信息和制图技术的发展,勘查公司更需要各类海量的、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图数据库、地球物理数据库、地球化学数据库,以及矿产地数据库、岩心及样品实物数据库等。地勘单位和勘查公司的地质学家利用这些数据库,研究找矿靶区和找矿方法,结合自己的野外勘查数据资料和地质认识,形成新的专门勘查图件,提高勘查的效率和找矿成功率。当前,地质调查所要同时提供纸介质产品和数字化产品。岩心及样品等实物数据库对于勘查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岩心库里有地质调查所自己施工钻孔的岩心,但多数是收集矿业公司和勘查公司的岩心。从计算机上检索后,有方便的设备提供勘查公司查看岩心实物,用于指导找矿和制定勘查计划。例如,中川国际矿业控股公司就充分利用了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地质调查所的岩心库,指导选区和设计,在 KP-488 矿权区勘查取得了成功。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商业性矿产勘查中产生的地质资料,即矿产勘查公司的资料。在绝大多数国家,矿业法或相关法规中都有规定,勘查公司应按时提交矿产勘查年报和最终报告,在探矿权灭失或在规定期限以后,矿产勘查公司的地质勘查资料也必须向公众公开,成为政府有关部门或地质调查局数据库的组成部分。在同一找矿靶区,几上几下,多次更迭探矿权人,是矿产勘查的客观规律。公司的矿产勘查资料,依法进入政府机构或地质调查机构的地质数据库,避免在同一探矿权区做重复的工作,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降低了矿产勘查的社会成本。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省地质调查所就接受了 61 000 份公司上交的矿产勘查报告、13 万个钻孔编录报告,通过 SIGEOM 网,可以方便地查询。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地质调查所在矿产工作上有以下三个方向是具有共性的。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地质调查所已经很少直接开展矿产勘查工作。第二,地质调查所开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任务,是评价区域矿产资源的潜力。其目的是给政府宏观决策、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是给投资者选择项目提供帮助,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提高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找矿的成功率。第三,地质调查所在矿产资源方面的工作,越来越重视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分析、发布。包括各类矿产的资源量/储量; 各类矿产的产量、贸易量,甚至主要矿山的生产情况; 矿产勘查的动态和进展。有的还要关注全球的矿产资源信息,例如美国地质调查所海因博士 (DJames R Hein) 就是负责锰矿的,他了解全球锰矿 (包括海底锰结核) 的成矿潜力,锰矿勘查、锰矿资源量/储量和锰矿生产。海因博士也曾多次来中国了解中国锰矿的勘查开发情况。所提供的美国国内和全球的锰矿资料,为政府和与锰矿有关的公司服务。下面,用两个实例来说明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及与商业性矿产勘查的联系。例如,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地质调查所 1993 ~ 1995 年执行了一项包含多种技术的航空物探计划,所提供的大量找矿信息,拉动了南澳大利亚州的商业性矿产勘查,勘查许可证登记面积和勘查投入增加了近一倍。又如,巴西亚马孙地区属热带雨林,进入困难,地质工作程度低,勘查风险大。巴西地质调查所对该地区部分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含矿性,开展调查评价和研究,指出了若干可能含矿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吸引初级勘查公司进入该区,寻找硫化镍和铂钯矿床。 专题研究高水准的地质调查成果是由高水准的地质专题研究支持的。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中,开展重点成矿区带、有潜力的新区的矿床成矿特征、矿床模式的研究,成果为勘查公司利用。例如,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地质调查所的地质学家韦特(W K Witt) 的 《西澳大利亚州东部金矿田门泽思-康巴尔达的金矿成矿》报告,就为 BHP 西澳勘探公司应用,取得了找矿效果。有的有成就的矿床地质学家离开地质调查所 (局) 以后,加入勘查公司,促进了研究成果的转化。三、地质调查所的信息服务描述以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所为例,来介绍政府地质调查部门的信息服务。不论是在 PDAC 上,还是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一定会有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所的展区,介绍其地学产品和地质信息服务。从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所网站 au,就可以方便地查询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地质信息产品目录。与矿产勘查有关的各种比例尺的产品有地形图、地形数据、数字高程数据; 地质图、矿产图、矿床模式图、覆盖层地质图和专门研究地质图; 地球物理异常图、航空物探数字资料、重力数字资料、地震数字资料; 初级勘查公司上交的地质勘查报告,包括相关的文件、年度报告、预算、发布新闻; 各类卫星图像数字资料; GIS 数据库、矿床矿点数据库等。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所还出版种类繁多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出版物。在澳大利亚投资矿产勘查应当关注以下几种: 《澳大利亚地质新闻 (AusGeo News) 》、《公司文件 (Corporate Documents) 》 (记载初级勘查公司最新勘查计划、年度报告、财务状况等) 、《地球监控(Earth Monitoring) 》 (公布在杂志和会议上发表的地质学和矿产勘查的论文) 、《矿产 (Minerals) 》 (刊登专家对矿产勘查动态分析和评论,及时报道有关矿床的矿产资源量变动等) 。这些出版物并非纯地学的科学刊物,对矿产勘查投资者很有参考价值。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所以多种方式为勘查投资者和运营商服务。上述地质信息产品一部分是免费的在线服务,一部分是收费的。即使收费,价格也不高,例如含各种信息的1∶ 10 万地质图光盘,售价仅 99 澳元。但要签署协议,客户只拥有数据的使用权。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电话号码查询

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和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提供境外矿产勘查信息对于刚步入境外矿产勘查的地勘单位、矿业公司和投资机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出版的 《世界矿情》,每大洲成一册,每个国家成一节。介绍该国的矿产资源、主要矿床类型、矿山生产和贸易、矿业管理体制和矿业政策、重要矿床实例等。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不定期内部发行的 《应对全球化: 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建设》,包含了更多的实际资料。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出版的 《世界矿产资源年评》,提供了当年全球矿产资源供需背景材料和最新动态,分矿种论述了储量/资源量、生产、贸易和市场及市场展望,可供境外投资矿产勘查决策时参考。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出版各大洲 《投资指南》,侧重于介绍各国的矿业现状、矿产勘查开发的法律规定、矿产勘查开发的税收和经济政策、矿业管理部门构架等。二、各国地质调查所是境外矿产勘查重要的信息来源地质调查所是隶属于政府部门的公益性机构。就是政府运用公共财政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向矿业企业和勘查公司和社会公众提供地质信息服务,发布与矿产勘查有关的信息,提供地质科学产品。其目的是吸引勘查投资,降低勘查风险,推动商业性矿产勘查。使用纳税人的公共财政,提高本国勘查引资的竞争力,发展矿业,最终达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惠及全民的目的。世界各国地质调查所多数隶属于矿业部、能源部、自然资源部,发展中国家主要采用这种模式; 少数隶属于经济部、工业部、商业部; 个别隶属于科技部,如日本、韩国、英国,这些国家已几乎没有矿业。领土大的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等,设立州或省的地质调查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质调查所的任务有所不同,前者在区域地质和地质填图的基础上,注重研究和创新。管理体制则因国家不同而不同。世界银行曾向发展中国家政府提出建议,地质调查所的作用是: “矿产调查、地质测量、地质图出版,及时收集可供矿产勘查的地质数据。”“政府的地质调查机构不应当进行和资助任何矿产勘查和可行性研究项目。地质调查所要发挥促进矿产勘查开发投资的作用。”地质调查所与矿产勘查有关的任务有以下 4 个方面: 基础地质填图笔者曾询问过芬兰地质调查所所长拉普兰宁 (Veikko Lappalainen) ,请他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地质调查所的主要任务。他的回答是: “填图、填图、填图 (Mapping,mapping,mapping) 。”出版各类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地球化学图、地球物理图,并用地质科学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方法,对各类地质图件及时更新换代,是地质调查所最基本的工作任务。高质量的基础地质图件,涵盖了巨量的二维和三维空间信息,可以最有效地帮助缩小和选定找矿靶区,节约勘查成本,降低找矿风险。基础地质填图将拉动矿产勘查。 建设和维护地质数据库由于信息和制图技术的发展,勘查公司更需要各类海量的、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图数据库、地球物理数据库、地球化学数据库,以及矿产地数据库、岩心及样品实物数据库等。地勘单位和勘查公司的地质学家利用这些数据库,研究找矿靶区和找矿方法,结合自己的野外勘查数据资料和地质认识,形成新的专门勘查图件,提高勘查的效率和找矿成功率。当前,地质调查所要同时提供纸介质产品和数字化产品。岩心及样品等实物数据库对于勘查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岩心库里有地质调查所自己施工钻孔的岩心,但多数是收集矿业公司和勘查公司的岩心。从计算机上检索后,有方便的设备提供勘查公司查看岩心实物,用于指导找矿和制定勘查计划。例如,中川国际矿业控股公司就充分利用了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地质调查所的岩心库,指导选区和设计,在 KP-488 矿权区勘查取得了成功。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商业性矿产勘查中产生的地质资料,即矿产勘查公司的资料。在绝大多数国家,矿业法或相关法规中都有规定,勘查公司应按时提交矿产勘查年报和最终报告,在探矿权灭失或在规定期限以后,矿产勘查公司的地质勘查资料也必须向公众公开,成为政府有关部门或地质调查局数据库的组成部分。在同一找矿靶区,几上几下,多次更迭探矿权人,是矿产勘查的客观规律。公司的矿产勘查资料,依法进入政府机构或地质调查机构的地质数据库,避免在同一探矿权区做重复的工作,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降低了矿产勘查的社会成本。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省地质调查所就接受了 61 000 份公司上交的矿产勘查报告、13 万个钻孔编录报告,通过 SIGEOM 网,可以方便地查询。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地质调查所在矿产工作上有以下三个方向是具有共性的。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地质调查所已经很少直接开展矿产勘查工作。第二,地质调查所开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任务,是评价区域矿产资源的潜力。其目的是给政府宏观决策、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是给投资者选择项目提供帮助,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提高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找矿的成功率。第三,地质调查所在矿产资源方面的工作,越来越重视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分析、发布。包括各类矿产的资源量/储量; 各类矿产的产量、贸易量,甚至主要矿山的生产情况; 矿产勘查的动态和进展。有的还要关注全球的矿产资源信息,例如美国地质调查所海因博士 (DJames R Hein) 就是负责锰矿的,他了解全球锰矿 (包括海底锰结核) 的成矿潜力,锰矿勘查、锰矿资源量/储量和锰矿生产。海因博士也曾多次来中国了解中国锰矿的勘查开发情况。所提供的美国国内和全球的锰矿资料,为政府和与锰矿有关的公司服务。下面,用两个实例来说明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及与商业性矿产勘查的联系。例如,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地质调查所 1993 ~ 1995 年执行了一项包含多种技术的航空物探计划,所提供的大量找矿信息,拉动了南澳大利亚州的商业性矿产勘查,勘查许可证登记面积和勘查投入增加了近一倍。又如,巴西亚马孙地区属热带雨林,进入困难,地质工作程度低,勘查风险大。巴西地质调查所对该地区部分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含矿性,开展调查评价和研究,指出了若干可能含矿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吸引初级勘查公司进入该区,寻找硫化镍和铂钯矿床。 专题研究高水准的地质调查成果是由高水准的地质专题研究支持的。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中,开展重点成矿区带、有潜力的新区的矿床成矿特征、矿床模式的研究,成果为勘查公司利用。例如,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地质调查所的地质学家韦特(W K Witt) 的 《西澳大利亚州东部金矿田门泽思-康巴尔达的金矿成矿》报告,就为 BHP 西澳勘探公司应用,取得了找矿效果。有的有成就的矿床地质学家离开地质调查所 (局) 以后,加入勘查公司,促进了研究成果的转化。三、地质调查所的信息服务描述以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所为例,来介绍政府地质调查部门的信息服务。不论是在 PDAC 上,还是在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一定会有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所的展区,介绍其地学产品和地质信息服务。从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所网站 au,就可以方便地查询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地质信息产品目录。与矿产勘查有关的各种比例尺的产品有地形图、地形数据、数字高程数据; 地质图、矿产图、矿床模式图、覆盖层地质图和专门研究地质图; 地球物理异常图、航空物探数字资料、重力数字资料、地震数字资料; 初级勘查公司上交的地质勘查报告,包括相关的文件、年度报告、预算、发布新闻; 各类卫星图像数字资料; GIS 数据库、矿床矿点数据库等。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所还出版种类繁多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出版物。在澳大利亚投资矿产勘查应当关注以下几种: 《澳大利亚地质新闻 (AusGeo News) 》、《公司文件 (Corporate Documents) 》 (记载初级勘查公司最新勘查计划、年度报告、财务状况等) 、《地球监控(Earth Monitoring) 》 (公布在杂志和会议上发表的地质学和矿产勘查的论文) 、《矿产 (Minerals) 》 (刊登专家对矿产勘查动态分析和评论,及时报道有关矿床的矿产资源量变动等) 。这些出版物并非纯地学的科学刊物,对矿产勘查投资者很有参考价值。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所以多种方式为勘查投资者和运营商服务。上述地质信息产品一部分是免费的在线服务,一部分是收费的。即使收费,价格也不高,例如含各种信息的1∶ 10 万地质图光盘,售价仅 99 澳元。但要签署协议,客户只拥有数据的使用权。

六大地调中心指的是天津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西安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沈阳地调中心。六大地调中心(又称六大区所),分别负责全国六个区块的公益性地质项目。它们和地调院干的活是差不多的;但是有些地调院的市场项目会比它们多,六大所的科研项目会多一点。其他地调局给的基础性的地质项目,就是各个区所先挑最好干,钱又最多的项目,然后把不好干的给下面的地调院。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一、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下设1个环境地质研究所和10个分站(院)。现有地质环境监测人员393人(高级职称者131人,中级职称者117人,初级职称者80人,其他人员65人,见表)。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江苏省地矿局第一水文队直管的南京长观站对南京市辖区内的井(孔)进行水位、水质、水文及水量监测,对全省范围内的地下水监测始于80年代初。1986年成立的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下设11个分站(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南通、淮阴(即现在淮安)、徐州、盐城、连云港)。1998~2000年由原江苏省地质矿产信息所、江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地质部、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水文地质研究所、地质矿产部南京测试中心、江苏省矿产品开发公司共同组建成立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现隶属于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环境地质研究所承担,其中镇江分站由环境所直管。主要职责是:承担江苏省省域内的地质环境监测网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的业务指导、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以及国家和全省公益性、基础性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等相关调查和综合研究。为政府制订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环境信息等公益性服务。从左至右:纪委书记肖荣基、副院长朱兴贤、副院长詹庚申、总工程师张登明、院长袁晓军、党委书记胡柏祥、副院长周康民、副院长陈火根、工会主席邱祖林江苏省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及队伍现状表二、监测网点建设情况目前,江苏省在地下水环境、地质灾害等方面开展监测工作。全省共有各类地下水监测井356口,控制面积80775km2,其中,国家级孔71眼,自测点40个,自记点5个,自动化监测点4组,其余均为委托监测,水质点198个。除自记点、自动化监测点外,水位监测频率大多数为每月6次,水质监测频率每年1次。此项工作已连续开展近30年,取得了大量的监测数据,为全面掌握全省地下水环境的状况,分析研究地下水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地裂缝)的成因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每年都向上级有关部门提交全省地质环境监测年报和全省主要城市及地区丰、枯水期地下水水情通报。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发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非常严重,为更好地掌握该地区灾害现状,分析研究其发展趋势,江苏省省政府启动了“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预警预报工程”、“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等项目,现已全面建成了由7组分层标、12座基岩标、249个GPS标石构成的长江三角洲江苏域地面沉降监测网络,控制面积达3万km2,并在苏州建成了苏锡常地面沉降监测中心,实现了监测数据自动采集、有线或无线传输、自动处理及分析计算等。全面提升了江苏省地面沉降自动数据采集和监测信息化管理水平。截至2007年年底,全省已相继完成了镇江、宜兴等40个重点市(县)地质灾害的调查与区划工作,其中国家计划项目18个,其余均为自筹资金开展的,调查总面积达6万km2,调查各类地质灾害点4200处,共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336处,其中省级群测群防点58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日趋完善。三、监测装(设)备配备现状江苏省政府及省国土资源厅十分重视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多年来给予了大量人财物的支持,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也明确提出创建一流环境地质研究所的奋斗目标,并逐年加大了对环境所的资金投入力度,所有技术人员均配备有电脑,项目组还配有数码相机、GPS定位仪、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江苏省地质灾害预警中心也于2005年顺利建成,拥有超大屏幕液晶显示器、绘图仪、彩色一体化复印打印机等高级设备。建立地下水自动化监测孔4组,地面沉降及地裂缝自动化监测站6座。长江三角洲(江苏域)地面沉降监测网常州马杭基岩标苏州盛泽分层标扬州分层标及地下水自动化监测站苏锡常地面形变监控中心四、信息化建设情况江苏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采用VC和VB混合编程方式,结合ArcGIS的AO组件,并调用了大量的WinAPI函数和动态链接库(系统主界面如图所示)。软件体现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中地质与气象学科交叉结合的特点,在功能上可满足当前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需要,实现了多个时段的气象预报及对历史数据的查询,初步实现了降雨量数据的自动传输、地质资料和气象数据的查询显示、降雨量等值线的自动绘制及要素预报、手机短信发布及国土资源厅门户网发布等功能。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2000~2005年全面建成的长江三角洲江苏域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几年来,网络运行情况良好,做到定期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该地区地面沉降的最新信息,发布江苏省地质环境公报,及时向政府和社会通报全省的地质环境状况。2004年6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和江苏省气象局联合开展了“江苏省突发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通过江苏卫视、手机短信平台、国土资源厅门户网站发布预警信息37次,及时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防信息,在江苏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监测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长期监测发现,苏锡常地区由于长期大量超采第二承压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灾害及地裂缝灾害日趋严重,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在全面评估其可能给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及其对全省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成的严重威胁,根据江苏省经济发展状况,省政府审时度势,为争取先机、降低损失、一劳永逸地解决相关地质灾害问题,一个在构建人地和谐史上值得见证的日子——2000年8月26日,出台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使江苏省率先成为全国通过地方立法手段确定地下水禁采工作目标、程序和要求的第一个省份。现在禁采工作已圆满完成,地下水水位回升迅速、地面沉降明显趋缓,通过禁采工作的组织实施,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非常明显。六、法制建设江苏省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环境监测工作。1999年5月21日省人民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1999年5月27日实施。1999年12月1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布了《江苏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通知》,2000年8月26日江苏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2001年8月24日江苏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2008年9月28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并于2009年3月1日起实施。灾害点信息查询数据库

六大地调中心指的是天津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西安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沈阳地调中心。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由于平均海拔在4500m以上,常年处于高原缺氧环境,人口密度小,野外工作条件差,因此测区总体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但在某些领域如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地壳结构研究方面工作程度高于中国西部其他地区。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填图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于1965~1969年,涉及测区的路线仅数条,对测区的地层、岩浆活动及构造格架进行了初步总结,限于工作精度,各类地质体控制程度较低。涉及测区的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包括青海省区调队1981年和1983年完成的纳赤台幅和东温泉幅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青海省区调综合地质大队1993年完成了错坎巴日昂东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图7-2)。涉及图幅北部所进行的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由青海省地质调查院2002~2004年完成,包括研究区西北部的水泥厂幅、黑刺沟幅、忠阳山幅和研究区东北部的求离牛里生幅和开荒幅等两幅,著有地质、矿产报告及相关图件。这些图幅资料及调查成果为本次新技术新方法地质填图试验奠定了重要基础。研究区西南部的1∶100000牙扎康赛幅属1∶200000填图空白区。其他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东昆仑地区的专题研究重点集中在图区中北部地区,图区东部1∶250000东给措纳湖幅为我国新一轮1∶250000造山带填图试点图幅,对造山带组成、结构、演化、高原隆升等方面作了调查研究,这些成果对本测区的地质调查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全省性的《青海省区域地质志》、《青海省岩石地层》、《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青海省分册》、《1∶50万青海省地质图》对图区的一些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分别开展了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对研究区的一些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国内外大批专家学者对青藏高原隆升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综合研究成果均涉及青藏高原北部及昆仑山地区,如潘裕生等(1998)、肖序常等(2000)、李廷栋等(1996)、尹安(2001)和李吉均等(1979)学者发表的大量论文和专著。矿产地质调查与研究总体研究程度较低,1∶200000区调和1∶50000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中对铁、铜、金矿化线索进行了地表检查,取得了初步的认识。1∶200000区域化探工作已覆盖全区,圈出了一批Au、Cu、W、Mo、As、Sb、Hg异常。青海区调队1958年对大场金矿初步进行了普查,青海地质四队1997~1999年对大场金矿进行了普查,提交了《青海省曲麻莱县大场岩金普查报告》;2000年开始,青海省地调院在昆仑山口—大场—玛多地区进行铜、金矿产资源普查评价;在驼路沟—布青山进行铜、金矿产资源普查评价;在大干沟—小庙—托克安进行铜、金矿产资源普查评价。图7-2 研究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图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完成的青海东昆仑东段成矿远景区(带)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重点选区研究,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并划分了12个成矿远景区;潘彤等(2006)对金属矿床成矿类型、矿床模式和找矿方向等进行了较系统论述;张德全等(2002)对东昆仑内生金属成矿作用进行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青海省地质研究所1987~1989年著有《青海省东昆仑东段南坡变火山岩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含矿性的研究》。这些成果为本次工作中的矿产地质背景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前人在测区西侧进行了不同方法的深部探测,如亚东-格尔木GGT地学断面横穿东昆仑山脉(崔作舟,1996;李廷栋,1997);国际合作INDEPTH-III完成了拉萨-格尔木大地电磁测深(MT),获得高质量的成果资料(Wei et ,2002;Martyn et ,2004)。中-美-德-加多国科学家2007年在东昆仑造山带完成了国际合作INDEPTH-IV深部探测工作,其垂直地震反射与广角地震反射从研究区中部穿过,为利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开展深部构造研究奠定了基础。国家地震局航磁大队1975年对青海中南地区进行了1∶500000航磁测量,著有《青海中南地区航空磁力测量成果报告》。1987~199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长春地质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8个单位的60余名不同学科的专家,联合完成亚东-格尔木GGT地学断面,在岩石圈结构组成、深部过程、岩浆岩地球化学、古地磁与地壳构造演化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编制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列图件,受到国际地学界的重视与好评,主要研究成果已于1996年以专著形式出版;亚东-格尔木GGT地学断面的羊八井-谷露段便横穿测区中部。中-美-德-加多国科学家经过2003年8月与2006年7月两次野外踏勘,选定东昆仑复合造山带为国际合作INDEPTH-IV深部探测重点地区,2007年开展横穿测区的垂直地震反射与曲麻莱-西藏大沟-格尔木测线的广角地震反射,在测区及附近投入地震仪包括30台宽频地震仪(REFTEK)与80余台短周期TEXAN地震仪,开展横穿造山带的100km垂直地震反射与250km广角地震、超长周期的大地电磁测深及电性结构研究工作,为利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填图试验奠定了基础。最近赵文津等(2011)在《Science》上发表的INDEPTH-IV深部探测成果对研究区深部构造进行了解释与约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是我国学科比较齐全、人员结构较为合理、设备比较完善的综合性地学基础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的基础地质调查和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同时承担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专业研究人才教育和培养任务。地质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80人,10个专业研究室。研究领域包括:区域地质、地质编图及数据库建设;大地构造与全球构造;生命起源、古生物群落与地层对比;前寒武纪地质与早期地壳生长;新生代地质与现代地质生态环境;超高压变质作用与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学、矿物学与地球物质科学;大陆动力学与地幔动力学;成矿地质背景与区域成矿学;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岩石圈结构及地球动力学;同位素地质理论、方法体系与应用。副所长高锦曦副书记、纪检书记沈琳所长、党委书记侯增谦研究员2008年总收入约73亿元,比2007年增长17%。各类科研项目总经费63万元,其中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3657万元,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万元,科技支撑项目876万元,汶川地震科学钻探专项经费2075万元,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等项经费3870万元,基本科研业务费450万元,地质及矿产资源勘查经费815万元,其他科技项目经费2624余万元。200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008年公开发表论文150篇,其中SCI检索刊物论文78篇,包括国际SCI论文32篇。公开发表专著1部,中英文版1:250万地质和矿产图4幅。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2008年本所论文发表数量在国内地学类机构排在第7位,已连续3年在全国地学研究机构中位居前10位,是国土资源系统唯一的研究所。研究所现任领导班子包括:所长、党委书记侯增谦,副所长耿元生、高锦曦,副书记、纪检书记沈琳。2008年度重要科研成果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项目,项目负责人丁孝忠研究员。首次系统编制了全国1:100万地质图地理底图(国际分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系统编制了64幅1:100万国际分幅地质图并建立了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编写了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编图说明书、分幅图元数据及核心元数据。填补了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空白,健全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系统。自主开发研制了1:100万地质图数据库检查系统,具有自动进行图幅数据检查、快速修改等功能;研制开发了全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强的空间数据检索、属性数据检索、多级地质要素属性查询,以及1:100万国际标准图幅元数据查询等功能。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地球的化学、生物与环境演化的同位素研究: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项目,项目负责人朱祥坤研究员。在国内首次建立了Cu、Fe、Zn、Mg、Ca同位素的MC-ICPMS高精度测定方法和配套的样品化学纯化方法,所建方法精度达国际同类实验室的先进水平;在鞍山地区获得了一批新的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进一步验证了鞍山地区38亿年岩石的存在,初步确定了鞍山群形成时代为25亿年前,进一步完善鞍山地区太古宙构造—岩浆演化的年代学格架,总结了鞍山地区太古宙地壳演化规律;对前寒武纪几个重要时段多种化学沉积岩石进行了Si、O、S等同位素研究,在冀东和五台地区发现了与质量无关的S同位素分馏现象,探讨了这些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变化与环境和生物演化的关系;对冀北、辽西的J-K地层进行了同位素精细定年,为陆相地层J-K界线年龄的确定、年代学格架的建立和辽西生物群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太平洋深海多金属结核和结壳进行了3He同位素与元素地球化学多重示踪研究,初步查明了富钴结壳记录的海洋气候环境的演化规律,通过与10Be定年方法对比,初步建立了测定富钴结壳形成时代和生长速率的地外3He新方法。大陆碰撞造山带成矿作用: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侯增谦研究员。项目选择青藏高原3个成矿带中的3个典型代表(即驱龙斑岩铜矿、玉龙斑岩铜矿和大陆槽稀土矿床),通过典型矿床详细解剖和成矿带区域成矿对比,揭示其成矿过程,建立碰撞造山带adakite质斑岩成矿模型,揭示碰撞带陆内环境REE超常富集机理,为构筑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框架奠定坚实基础。本项目历经4年研究,提出了大陆环境斑岩铜矿成矿新模型,突破了传统的岩浆弧环境斑岩铜矿成矿理论;提出了大陆碰撞带或造山型REE矿床概念,建立了造山型REE矿床新模型,丰富和发展了矿床学理论;以大陆碰撞带Cu和REE矿床成矿模型研究为基础,孕育和建立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新框架。本项目共发表论文3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9篇。本项目与“973”项目共同组织出版了中英文专集7部。项目实施的4年中,共培养博士6人,硕士8人,3位博士后出站;与一批国际同行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支团结协作、富于创新、成果丰硕并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研究团队。Fe-Mn结壳表面样品铁同位素组成随深度的变化关系朱祥坤研究员在汉诺坝野外考察大陆典型成矿带深部作用与成矿模式谭庄—沈丘凹陷中生界沉积、构造特征与有利储层预测:属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中心“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专项:东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研究之专题。主要完成人员:旷红伟、柳永清、杨飞、彭晓波、刘燕学等。项目主要依据地质和地球物理技术研究华北南部大别山造山带北侧周口坳陷内谭庄—沈丘凹陷的中生界下白垩统。重点是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和有利储层分布与构造特征的研究,核心是分析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沉积体系展布及有利储层发育特征,进一步结合地球物理解释的中生界内幕构造特征和综合研究,确定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通过课题实施,在下白垩统内幕构造、沉积相及其展布特征、有利储层分布以及综合评价与优选勘探目标研究上取得一系列成果,体现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意义。谭庄—沈丘凹陷下白垩统永丰组下段地层等厚图谭庄—沈丘凹陷下白垩统永丰组下段有利勘探目标综合评价图内蒙古1:25万西老府幅区域地质图内蒙古1:25万多伦幅区域地质图内蒙古1:25万多伦幅、西老府幅区调修测及蒙南—冀北地区晚中生代地层格架与重要地质事件和年代地层系统研究:属地调项目。主要完成人员:柳永清、魏文通、刘增效、姚宝钢、赵华平、王永、迟振卿、江小均、刘燕学、旷红伟等。项目完成1:25万多伦幅(K50C002002)、西老府幅(K50C002003)区调修测面积27395km2,开展了蒙南—冀北地区晚中生代地层格架与重要地质事件和年代地层系统以及相关基础地质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基础地质研究成果。系统查明了区内兴蒙造山带或华北地块北缘构造单元的物质组成、地层序列、形成时代;调查和研究了东西向、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的物质组成、形成时代、构造背景及演化,深入调查与研究了晚中生代火山—沉积作用与盆地演化;在主要构造(带)属性、区域构造格架以及晚中生代地层格架、重要地质事件和年代地层系统、探讨晚古生代—晚中生代地层、岩浆作用、盆地、区域构造发育演化,以及第四系地层和古地理环境调查与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和系列成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长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安石油大学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南京大学地学院-Ghtm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暨研究所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理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各地震局、中心、所网站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科院地质研究所_htm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_asp长春黄金研究院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二、地调局系统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局发展研究中心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三、地质信息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图书馆地质出版社全国地质资料馆地质矿产资源信息共享系统中国地质科学数据网地质调查成果信息服务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查询湖北地质资料目录查询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网中国金属商务网中国西部矿业市场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产勘查分会网中国非金属矿信息网中国矿权交易市场中国矿产资源网上海有色金属网中国矿业网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农业地学网世界地质公园四、管理部门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襄樊市国土资源局黄石国土资源局武汉市国土资源管理局荆州市国土资源局宜昌市国土资源局十堰市国土资源局荆门市国土资源局黄冈市国土资源局鄂州市国土资源局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陕西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五、地勘单位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海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山西地矿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甘肃地矿局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河南省地质调查院-daohang/suzi-htm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青海省地质调查院_asp宁夏地质调查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浙江省地质调查院福建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_id=258&mb=1中国煤炭地质中国冶勘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二局核工业地质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湖北省鄂西地质基础工程公司六、相关领域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测绘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tabindex=450&modelid=htm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七、地学期刊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地球科学-/八、其它地学网站世界各国地质调查机构网址_web/F-Nhtm地学网站大观多来米中文网地学网页_technology/geography/网站大全地球科学_technology/geoscience/够了吗?

  • 索引序列
  •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官网电话号码
  • 地质调查与研究期刊官网电话号码
  •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 地质调查与研究编辑部电话号码查询
  • 地质调查与研究杂志电子版官网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