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2005年2月第21卷第2期《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2005年2月第21卷第2期《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发布时间:

2005年2月第21卷第2期《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是 中华医学会主办,仅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但不是 中文核心期刊。算是 普通国家级期刊。

这本是统计源核心,但也出了综合刊,傻傻的分不清是不是增刊…………。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第2期第39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山东大学直属医院,也是国家卫生部直管医院。它坐落于泉城济南风景秀丽的趵突泉畔,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始建于1890年,先后称华美医院、共合医院、齐鲁医院、山东省立第二医院、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0年10月医院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现有临床、医技科室60个,开放床位1700张,其中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5个,省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8个。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62人,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91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2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75人,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12人。医院设有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泰山学者岗位”3个和山东大学临床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生导师92人,硕士点33个,硕士生导师195人。年门诊量150万余人次,出院病人5万余人次,各类手术6万余台次,各种诊断、治疗技术与水平位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督查中受到卫生部领导及专家组的高度肯定与好评。   一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医院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一些科室已经成为具有较高医疗水平和专业特色的科室,如心血管内科、血液病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小儿内科等。同时,也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教授,如尤家俊、赵常林、孙鸿泉、高学勤、于复新、孙桂毓、朱汉英、张振湘、江森、王天铎、侯宝璋、杨仁中、张茂宏、张运等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知名专家。   医院始终贯彻“科技兴院”的指导方针,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自2000年以来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8项,主持国家863科研项目2项,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973”主要基础研究分项目1项,卫生部重点临床项目7项,其它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项目514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157项,厅局级奖励129项,仅2006年就获得国家纵向科研经费4808万元。自2001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3720篇。医院每年承担了大量的临床教学和毕业生见习实习任务,涉及博士、硕士、七年制、本科等不同层次。2000年以来共培养本科毕业生1500余人、研究生1971人,目前在读研究生960余人。每年接受各级各类进修人员500余人次。由院教师主编的《内科学》、《妇产科学》入选了国家“十一五”计划教材,医院的博士研究生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医院现拥有《齐鲁医院报》、《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腹腔镜外科》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和学术刊物。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院陆续添置和引进了大批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医院先后投入使用了系列数字式人体检测设备:世界最先进的双能双源CT,亚洲首台GE公司的双梯度3T磁共振,德国神经导航系统,VARIAN公司的23EXIGRT直线加速器,国内首台飞利浦公司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西门子公司三维心脏高能放疗加速器,德国高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省内首台以色列胶囊式内窥镜。设备水平已达国内一流,设备资产总额达12亿元人民币。   医院先后同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大学、医院、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五年来,出国(境)交流与合作研究人员达800余人次,接待国外和港澳台来访人员达500余人次。邀请国(境)外学者来院讲学人员400余人次,举办大型双边学术会议20余次。   近年来,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山东省文明医院”、“山东省老干部保健先进集体”、山东省“百姓信任、市民满意优秀单位”、 “山东省十佳诚信医院”、“济南市绿化、卫生、计划生育、安全保卫先进集体”等。部分科室多次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示范岗”称号。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编辑本段]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是由国家卫生部投资兴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位于山东省会济南繁华商业区北园大街东首北侧,北依闻名世界的黄河,南临风景秀丽的大明湖,西面是济南火车站和长途汽车总站,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就医、康复的理想场所。  医院按现代化医院的标准设计和建设,设病床700张,人员编制1423人,占地11万平方米,医疗区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院内绿荫葱葱,乔、灌、花、草互映,场、园、泉、池相融,道路井然,流向有序。医院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文明行医、优质服务”的办院宗旨,在集中精力努力提高医技水平的同时,下大力气改善病人就医环境,并   着力进行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建设。医院行政、业务、后勤科室实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使现有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医院设有心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泌尿内科、心外科、胸外科、骨外科、普外科、儿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小儿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康复科、整形科、急诊科、ICU、麻醉科、检验科、影像科、药剂科、病理科、中医科、心理咨询等3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成立了微侵袭神经外科诊治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失禁诊治中心、内窥镜诊治中心、泌尿外科诊治中心等学术中心。医院配有先进的诊断设备,如核磁共振、全身双层螺旋CT、DSA、细胞刀、彩色多普勒、大型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   仪、B超、彩超、人工心肺机、血液透析机、血浆置换机、体外碎石机、各种内窥镜等常规急需高精尖仪器设备。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博士生导师、泌尿外科许纯孝教授、神经外科张庆林教授、小儿外科陈雨历教授、血液内科潘祥林教授、耳鼻喉科张大良教授、肾脏内科关广聚教授等,以及凡内科王树春教授、血液内科屠振华教授、消化内科荆梦杰教授、骨外科王集锷教授、胸外科王化生教授、普外科吴钦志教授、妇产科孙嘉珍教授、小儿内科付增矩教授及郝芳之、毛瑞和、付建武、   张奎洪教授等一大批省内外知名医学专家荟萃于此,他们勇地探索,敢于承担风险,积极进行重大、疑难病症的治疗和新技术的开展,扩大了医院的影响,提高了医院的学术地位。孙炜、毕建忠、王洪伟、李金良等一批中青年医学专家正脱颖而出,日益成为医院医疗和学术的骨干力量。  医院现有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血液内科及肾脏内科等5个院级重点学科,神经外产的胶质瘤和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血液内科利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再障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泌尿外科同种异体肾移植、完全性膀胱外翻修补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诊断与治疗、小儿外科的大小便失禁治疗等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居于领先地位。14个院级特色专业:鼻腔-鼻窦微创外科、微创手术在妇科的应用、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垂体腺瘤的微侵袭治疗、骨科创伤、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的临床应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老年性痴呆治疗、白内障治疗、儿童大小便失禁的诊断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双重血浆置换分离技术、肾脏移植及腔内泌尿外科等,在全省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  医院目前拥有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山东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微侵袭研究所、循证医学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内、外、妇、儿、眼、耳鼻喉、口腔、神经病学、皮肤病学、放射学、急症医学及护理医学等12个医学教研室。  几年来,医院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共获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21项,经鉴定达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7项,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12项。正在进行的课题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23项。张庆林教授承担的山东省九五攻关课题“脑胶质瘤生物特性的研究”被评为山东省2001年度十大科技成果奖、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两项成果使我院成为山东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医院。  医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瑞典、丹麦、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各医疗、科研机构签署了交流协议,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春江流不尽,云山万千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全体职工团结一致,锐意进取,文明行医,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为建设国内一流的医院而奋斗。 [编辑本段]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山东大学附属医院是济南市属局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是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山东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济南市急救中心、济南市红十字医院、济南市老年病研究所所在地,担负着省会济南及外地的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社区卫生服务等任务。   医院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22亿余元。医院拥有包括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数字胃肠、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彩色多普勒、血浆置换器、骨质疏松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na测序仪、血细胞分离机、流式细胞仪、高压氧舱、高频乳腺x光机等万元以上设备600余台(件)。   医院现有床位1082张,年门诊量8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2万人次。 医院现有职工151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34人,高级职称426人,中级职称514人,有省、市级专业技术优秀高层次人才26人。医院设有行政职能处室15个,具有管理职能的科室10个,研究(实验)室12个,一级业务科室24个,二级业务科室27个,其中:山东省重点专业3个(烧伤整形外科 、急救创伤中心、神经内科);济南市重点专业9个(心内科、小儿内科、肾脏病中心、急救创伤、神经内科、烧伤整形、内分泌科、肿瘤科、神经外科),济南市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中心实验室)。   医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承担着山东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任务,有博士、硕士生导师49人,博士点2个,硕士点19个,山东大学聘任教授63人。近三年,共鉴定科研项目39项,其中国际领先6项,国际先进水平28项,国内领先水平5项,有49项获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医院十分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与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每年都有10多个外国团组来院,医院也相应派出人员到国外交流、考察和培训。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及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壮大, 以先进的设备、优秀的人才、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医院于1994年被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1995年被评为“爱婴医院”,2004年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连续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和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省卫生厅先进集体等称号。 在二十一世纪,医院将以提供卓越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同时促进临床医学教学、科研的发展为使命;以道德、诚实、尊重、合作、创新与卓越和持续学习与发展作为医院价值观;继续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编辑本段]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始建于1897年,迄今已有108年的悠久历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指导基层等任务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53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204人、硕士学位229人,博士后出站5人、在站11人;拥有门诊、内科、外科、保健、生殖医学研究中心、肿瘤研究治疗中心等多座专业大楼,床位1800张,年平均门诊量13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72万人次,年手术8万万台次,病人平均住院天数8天,总资产近13亿。   医院设临床和医技科室66个,其中泌尿外科、妇产科、儿科、心血管病研究神经外科、治疗中心、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小儿外科等9个科室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医院还设有山东省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疼痛临床研究中心、山东省医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山东省远程医学信息中心、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心等12个省级医学研究中心;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和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医疗需求而新建并发展起来的生殖医学研究中心、PET—CT诊疗中心、健康查体中心、碎石中心、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激光近视治疗中心、加强治疗中心、天然药物研究中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泌尿腔内微创中心、口腔种植中心等12个中心正以独具的优势跻身国内和省内一流行列;医院的疼痛治疗、手足外科、风湿免疫、推拿等特色专科在省内外具有较大优势和影响;山东省红十字会医院、山东省儿童医院设在院内,全国卫生行业首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山东省医疗卫生行业留学人员创业园”挂靠在此。   医院是山东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各临床科室均设有教学研究室。现有硕士点32 个,硕士生导师196名;博士点21个,博士生导师45名;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承担着山东大学医学院、药学院等院校的授课、教学实习和研究生带教工作。   近年来,医院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科技兴医、人才兴院"战略,深化医院改革,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优化干事创业环境,拓展医疗服务领域,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医院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医院陆续引进了全国首台 PET一CT、ECT、机器人导航手术显微镜系统、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小王子”电磁式碎石机、INNOVA 2000平板式全数字化心血管影像系统、外周血管专用DSA造影机、多导心电生理监护仪等设备;医院开展的神经外科导航手术、心脏病介入治疗等新业务、新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人类宫腔配子移植研究”和“面神经梳理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研究”获国家发明奖,人类辅助生育技术的系列研究入选“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服务示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管理创新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  东省千佛山医院坐落于泉城济南风景秀丽的千佛山脚下,始建于1960年,初期为省级干部保健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康复、保健、急救于一体的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隶属山东省卫生厅,为山东大学非隶属附属医院,医院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山东省百姓口碑最佳荣誉单位”“山东省十佳诚信医院”   “山东省医院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百佳医院”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卫生行业“文明单位”、行业作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现为“国际爱婴医院”、省城首家“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山东省“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  医院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技术力量雄厚,专业分工精细,科室门类齐全,文化氛围浓厚。医院占地近10万平方米,拥有职工1300余人,编制病床800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7个,山东省肝病会诊咨询中心、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牙病防治指导中心附设在医院。医院现为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还承担着山东中医药大学、潍坊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省卫校等高中等院校的临床实习教学任务。医院固定资产3亿余元,拥有磁共振、螺旋CT、准分子激光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海扶超声肿瘤治疗刀等万元以上仪器500余台(件)。  由澳大利亚世界著名建筑方案设计师设计的门诊综合楼,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是一座现代化、智能化水平较高,具有国际水准的门诊综合大楼。它的落成启用为医院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强劲动力,开创了医院发展的新纪元。  近几年,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科教兴院战略,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省内外知名的学科带头人,现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3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4名,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副教授90余人。一些新技术、新项目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医院的普通外科、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心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是医院的传统技术特色品牌。与天津联合成立了东方器官移植研究所山东肝移植中心,在全省医院中第一家成立了专门的肝脏移植科,目前已成功完成十几例,在全省开展最多,可以说肝移植技术已在全省领跑;自体异体肾移植术、睾丸移植术都已普遍开展,近两年已成功完成肾移植近百例;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肺移植术;眼角膜移植等技术也都已普遍开展。利用关节镜、胸腔镜、宫腔镜、鼻腔镜等技术开展的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开个很小的“钥匙孔”,就能做成大手术,解除病人的痛苦,目前骨关节病中心,胸外科、妇产科、普外科、耳鼻喉科等都已广泛开展了微创手术。完成了全省第一例变性手术,整形美容手术技术已日臻成熟。此外,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等技术,都处于省内或国内先进水平。  在发展医疗技术的同时,医院加强了信息技术建设,初步构筑起了医院的信息网络体系,医院的数字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医院已实现了门诊划价收费的一体化,住院病人费用实现了“项项清”、“日日清”,全院共建立起了200多个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初步实现了病案书写的电子化。  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强内涵建设,狠抓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全院职工愿以精湛的医术,周到的服务切实为广大患者提供放心满意的全方位服务。

科研概况 截至2013年12月底,学院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7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1项。 2010-2013年,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累计达1372项,2013年获得497项,连续四年稳居全国医学学科第一。 2012年度,发表SCIE论文1980篇,医学学科SCI收录论文数再次名列全国一,同比增长7%。 2005年-2012年,学院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提名奖16篇。 2008-2013年,学院以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1项,市(部)级科技成果奖162项,王振义院士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9-2013年,学院在SCI收录中国医学领域科技论文数量机构排名中连续五年荣获第一位。 科研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研突破  年份大事记1954年 完成中国国内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 1956年 首次用阿托品治疗锑剂中毒引起的阿斯综合症 1958年 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员邱财康 1963年 成功实施国际医学史上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 1973年 施行中国国内首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1977年 首例同种原位肝移植获得成功 1978年 完成亚洲首例心脏移植手术 1981年 成功完成中国国内首例联体婴儿分离手术 1986年 在国际上率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8年后又在国际上首先证实了三氧化二砷的应用可以特导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使得复发难治白血病治疗取得突破 1991年 首次进行了头皮撕脱伤原位再植获得成功 1999年 研制成功中国国内首例携带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试管牛 1999年 最早研究发展计算机辅助定制型人工关节以及形状记忆骨折内固定装置,并用于临床 2003年 成功施行了亚洲首例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成人胰岛细胞—肾联合移植 2004年 成功完成亚洲首例腹腔七器官联合移植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官网) 学术期刊 期刊  期刊名称期刊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创刊于1958年,月刊,为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以全面反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科研、医疗、教学和管理等领域中所取得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为主,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中国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肿瘤》于1981年1月创刊,月刊。1992-2008年,该刊一直被北大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同时被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中心的“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数据库”收录;并被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美国)、chemical abstracts (美国)、embas (elsevier(荷兰)、viniti abstracts journal (俄罗斯)、index copernicus (波兰)、jst – china (日本)等数据库收录。《现代免疫学》于1981年创刊,双月刊,该刊致力于免疫学领域的学术研讨和交流,介绍中国国内外免疫学发展的动向和技术,主要发表原创性免疫学研究论文,注重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相结合。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及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临床儿科杂志》月刊,创刊于1983年,该刊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报道重点是儿科医学领域的新理念、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及成熟的、有实用性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数字化网络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双月刊,2005年2月创刊,该刊报道组织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美容外科、颅面外科、眼科、口腔颌面外科、四肢显微外科、骨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成果,并及时介绍整形重建外科重大进展、新技术和新动态,力求科学性、实用性。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85年7月创刊,双月刊,该刊主要报道内分泌代谢领域中国国内及与国外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临床诊疗经验以及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Abstract》《TOXCENTER》收录,中国国内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所收录。 《中国男科学杂志》创刊于1986年,月刊,该刊旨在交流这一领域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荷兰医学文摘EMBASE。 《医用生物力学》创刊于1986年,季刊。该刊报道内容主要包括医学生物力学领域中有关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流变学、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分别入编《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来源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来源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 《上海口腔医学》该刊于1992年创刊,双月刊,1998年加入(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1999年被选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0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2003年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Index Medicus和MEDLINE收录,2007年被美国EBSCO数据库收录。 《外科理论与实践》该刊于1996年创刊,双月刊,以普外科为重点,同时兼顾外科总论。2000年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收录。《胃肠病学》创刊于1996年,月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于2002年3月起发行,双月刊,内容涉及检验、放射、B超、病理、内镜、EKG和临床诊断等。2004年,被评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收录。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于2003年3月创刊,双月刊。该刊主要报道中国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新成果、新经验、新理论、新知识。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及美国EBSCO数据库和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CODEN码ZKHWA6)。 《内科理论与实践》于2006年7月创刊,双月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2008年录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重点报道和介绍内科跨专业或交叉性疾病,提高和拓展药理知识,系统介绍随时代发展要求临床内科医师需掌握的新知识。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官网) 馆藏资源 馆藏概况根据2015年3月医学院图书馆官网显示,学院图书总藏量达5万册,覆盖医学各学科,拥有医学类电子文献数据库35个,医学及相关学科电子全文期刊4000余种,其中中文期刊约1500种。 特色馆藏临床医学文献资源收藏齐全,为中国国内重点收藏单位;基础医学以免疫、组胚等为主。 医学院图书馆作为全国法文医学文献特藏中心,不仅保存大量有价值的医学法语历史文献,还与法国虚拟医学大学( UMVF )合作,引进了该校网上教学资源等多种法语信息资源。2005年,图书馆建立了法语信息中心,进一步推进了法语及法国医学文献的馆藏建设。 医学院图书馆曾在中国国内率先引进 Medline 、 Embase 、 Biosis Preview 、 OVID 、 Micromedex 、 Karger 、 Informa 、 Lab Protocol 、 Best Practice 等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内容涉及医学临床、医学基础、药学及循证医学各领域。 在创建医学资源特色的基础上,医学院图书馆联合各附属医院的图书馆,创建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联盟”,旨在推进医学信息资源和读者服务的共建与共享,使医学信息资源在学院和附属医院的教学、科研和医疗服务中起到更好的助推作用。 教育部科技查新综合站(医学部),科技部和卫生部以及上海市科委认可的查询点,对全社会开展课题检索和查新服务。

你给出的信息是2022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总分339分,英语45分,报考的专业是临床普通外科,想知道可以选择哪所大学?首先,硕士研究生考试前,报名的时候你肯定是已经选择了报考院校的,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既然成绩公布后还在问可以选择哪所大学,这种情况肯定是没有达到一志愿报考院校的复试分数线,所以要准备申请调剂。考研申请调剂就要重新选择报考院校,而重新选择调剂院校要受多重因素影响,不是你想选择哪一个就可以自由选择的。第一,你要首先掌握各院校的调剂信息,尤其是你一志愿报考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调剂信息。你必须知道哪些院校具有调剂需求,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就无法申请调剂。第二,掌握了各院校调剂需求后,就要仔细阅读调剂公告,不同的院校对于申请调剂的考生条件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想申请调剂985重点大学,一般的要求都是本科就读院校是985大学,一志愿报考的院校也是985大学。如果你不能符合这些要求就无法去申请这些院校的调剂。第三,调剂也会有分数要求,总分和单科分数都会有要求,各院校的要求也可以不相同,因此,选择院校前对于这些因素都必须考虑到,否则会影响调剂申请的答复。

山东省建筑医院是一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医院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路38号。

法医学杂志2020年2月第36卷

著作《刑罚专论》(副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宪法学》,(副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基层组织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临床法医学理论与实践》(参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宪法新论》(参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论文“城市管理‘困惑’的解惑——从”行政公开“的角度”,《学术前沿》(香港),2007,1“人体死后不同时间玻璃体液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7,(6)“毒鼠强中毒大鼠脑GAGB及GAGBAR-α1表达的实验研究”,《法医学杂志》,2007,2“析公民基本权利条款在宪法适用中的地位”,《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6“论宪法渊源”,《社会科学研究》2002,2“对建立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诉讼制度的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2,12“单身女性生育权的法理学探讨”,《安徽大学学报》,2003,5“论中国宪法监督的制度取向”,《中华学术论坛》(香港),2003,7“欠薪问题面面观”,《经济与法》,2003,8“从峨眉山门票价格案论行政诉讼之构成要件”,《理论月刊》,2003,12“对小灵通引起的移动通信新格局的法律思考”,《中国教育改革》(香港)2004,10“宪政视野下的中国刑事法制”,《刑事法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3月版“论医学会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活动中的行政主体地位”,《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5)“人权有多重——质疑朝阳区法院强制执行物业管理费案”,《学术前沿》(香港),2006,7“论人民法院司法审查的对象”,《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依法行政在基层的现状及对策”,《四川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论中国宪法监督的制度取向”,《嘉应大学学报》,2002,1参与研究的论文“细胞因子在皮肤损伤修复中的变化与损伤时间推断关系的研究进展”,《法医学进展与实践》,第四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医疗损害诉讼中的电子病历作为证据相关问题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4“呼和浩特地区夏秋季常见嗜尸性蝇类的研究”,《法医学杂志》,2004,3“TGF—β1在皮肤创伤 表达变化与损伤时间关系”,《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3“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法医学应用前景”,《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4“Snap-25 mRNA在毒鼠强中毒大鼠脑组织的表达”,《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5)“嗜尸性蝇类DNA分子标记检测的研究”,《法医学杂志》,2005,1“嗜尸性苍蝇mtDNA中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检测及法医学应用”,《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6(3)“成都地区四种食尸性蝇mtDNA中COⅠ基因序列检测”,《昆虫学报》,2005,48(1)

国际汉语学报(第2卷)(第2辑)

2000年创办《海外华文教育》学术刊物,为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2010创办了学术杂志《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海外华文教育》全面改版,改版后的刊物版面大,容量大,更加适应汉语教学的发展,该刊现由海外教育学院与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联合主办,主编:郑通涛;执行编委:方环海。编印《国际汉语学报》(已出两卷)与《海外华文教育动态》(已出124期)等学术性刊物,共达1000多万字,深化与补充了教学内容。历年的建设与开拓,使学院的对外教学成为开不败的花朵。中文远程教学,催促海外华文作家、文化新人辈出。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培训的外国留学生,在参加全国每年举行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中合格率都达95%以上。

(1)Mechanisms underlying syntactic and semantic processing of Chinese simple sentence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1年09月(2)周梦蝶诗歌中“雪”的物质想象研究,《台湾诗学学刊》,2010年10月(3)语言符号意义的生成与建构,台湾学生书局,2010年10月(4)现代汉语位移结构的范畴化及其认知解释,《国际汉语学报》,2010年09月(5)猫族隐喻与都市生态,《南国人文学刊》,2010年08月(6)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与展望,《厦门大学学报》,2010年08月(7)语言认知的认知特性与教材编写策略 《海外华文教育》2010年第3期(8) “法”的词缀功能与相关动词语义结构,香港大学《中西文化》,2009年11月(9)汉语句法的认知加工及其脑区机制,《阅江学刊》,2009年10月(10)大脑枕叶语言功能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与理论研究》,2008年12月(11) 从名词小句看汉语动词不定式结构,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2008年10月(12) An event-related neuronimaging study of prepositions processing in Chinese: Is N280 a specific component for closed-class word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08年09月(13) 余光中诗歌的一种社会心理解读,《韩中言语文化研究》,2008年09月(14) V法结构的演变及其动因,《中国语言学报》,2008年07月(15) 从名词小句看汉语动词不定式结构,《汉语学报》,2008年06月(16) 现代语法理论下的汉语被动句研究的走向,《理论月刊》,2008年03月(17) 非谓谓语句的空主语的句法语义特征,《语言科学》,2008年03月(18) The State of “Prepositions” in Modern Chinese: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Neuroscience Bulletin,2007年10月(19) 犁青诗歌诗意风格的心理语义分析,台湾大安出版社,2007年08月(20) 可靠的改良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7月(21) “X了”的词化、虚化及其机制,《汉语学习》,2007年06月(22) 言语障碍的语义加工的神经机制,《中国康复》,2007年06月(23) 操汉语失语症患者动词配价的神经语言学研究,《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2007年05月(24) 痖弦诗歌的语义风格解析,《痖弦诗歌神性与魔性》,2007年05月(25) 论知识管理框架下的知识创新与人的认知因素,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月(26) 解释学视野下的今古文经学之争,《先秦两汉学术》(台湾),2007年03月(27) 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概观,《语言文字学》,2007年02月(28) 语言机制与脑区功能的动态结构分布关系述论,《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年01月(29) 中国语言学2005年研究概况,《中国学术年鉴》,2006年12月(30) 空主语的性质、分类及其相关问题,《外语研究》,2006年11月(31) 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概观,《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月(32) On the Studies of the Cerebellum and Its Linguistic Function,Trends in Neurosciences,2006年07月(33) 清代江淮官话与《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韵母系统,《音韵论集》,中华书局,2005年10月(34) 《小脑与认知》述评,《当代语言学》,2005年10月(35) 试论“完了”的虚化过程,《语言科学》,2005年07月(36)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声母系统的几个问题,《语言研究》,2005年06月(37) 依人写史,开启后学,《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4月(38) 神经语用学及其相关问题,《语言科学》,2003年01月(39) 论诗歌语言对普通语言的性质与意义之超越,《异端与开拓:中国语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12月(40) 《中原音韵》研究述评,《汉语史研究集刊》,巴蜀书社,2002年11月(41) 论诗歌语言的建构及其对语法意义的消解,《国文学报》(台湾),2002年11月(42) 民族对音比较法与汉语音韵学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04月(43) 透视分离法与近代汉语语音研究,《古汉语研究》,2002年03月(44) 论《史记》中“VP之NP”结构的句法语义功能,《纪实与浪漫——史记国际研讨会论文》,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03月(45) 《尔雅》与汉语语源学研究方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02月(46) 论《尔雅》的语源训释条例及其方法论价值,《语言研究》,2001年12月(47) 《尔雅》成书时代新论,《辞书研究》,2001年12月(48) 20世纪大陆《中原音韵》研究的历史回顾,《汉字文化》,2001年09月(49)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音研究的历史分期,《汉语音韵学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2000年08月(50)国语运动与汉语语音研究,文史杂志,2000年08月(51) 1870:十九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分期论说,《外语学刊》,1999年09月(52) 《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体例与性质,《辞书研究》,1999年02月(53) 论《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反切特点,《中国学研究》,1998年10月(54) “什么”语源的方言补正,《中国语文》,1998年06月(55) 论《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的音系性质及其语音史地位,《古汉语研究》,1998年06月(56)词库与句法关系的新视野——平行构架理论的词汇及语义倾向性分析,(同高明乐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57) 隐喻的终极——论诗歌文本的“彼岸”想象,台湾尔雅出版公司,2011年06月(58) 隐地诗歌的“时间词”隐喻,台湾尔雅出版公司,2011年06月(59) 萧萧诗歌的“白色”想像,《简约书写与空白美学》,台湾万卷楼出版公司,2011年04月(60) 身世同构及其文化隐喻,《中语中文学》(韩国)总第48期,2011年04月(61)18-19世纪欧洲汉语教学研究:《汉语手册》前言(1863),《海外华文教育》2011年第1期(62) 十九世纪汉语的传播与流变:《汉语手册》绪论(1863),《海外华文教育》,2011年第3期(63) 从言意之辨到语义解构——对钱钟书“字名论”的阐释,《东亚汉学研究》(日本),2012年05月(64) 汉语“V双+N单”结构歧义的认知研究,《中文学术前沿》(第三辑),2012年04月 (65) 汉语“V上/下”动趋构式的语义类型及其范畴化,《槿山安秉均荣休纪念文集》韩国首尔,2012年01月(66) “X以”的成词过程——以“加以”为例,《古汉语研究》,2011年11月(67) On the Infinitive Structure in Chinese from the Noun Small Clause,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12年06月(68) 十九世纪英国汉学中的上海方言的音类与词类(译文),《国际汉语学报》,2012年06月(69) 十九世纪英国汉学中的汉语与汉字特征述论(译文),《海外华文教育》,2012年06月 (70) Cognitive analysis on the syntactic property of preposition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汉语二语习得中介词的词类属性及其认知机制),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CASLAR,NEW YORK),2012年06月(71) 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构建,《阅读白灵》,台湾秀葳出版公司,2012年06月(72)汉语特征研究的三个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报【报纸日期】2012-11-26 (73)语言艺术学科构建的历史观照——《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述评 方环海; 张洁琳; 林馨 国际汉语学报 2013-01-31   (74) 西方汉学中汉语词类研究的特征意识,《东亚汉学研究》(日本),2013年09月   (75) 认知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海外华文教育》,2013年06月 (76) The Nature,Distribution and Relevant Questions on Null Subject in Chinese,Quarterly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13年06月 (77) 中国语言艺术学科的历史观照,《国际汉语学报》,2013年01月 (78) 17-18世纪西方汉学中的汉语词类观,《东亚人文学》(韩国),2013年01月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第2期60卷

齐齐哈尔医学院位于闻名世界的丹顶鹤的故乡,风景秀丽的嫩江江畔,是黑龙江省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院始建于1946年,至今已有62年的办学历史。学院占地面积1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亿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3453人,副高职以上人员952 人,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者达50%以上。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14944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0081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4841人,外国留学生22人。学院本科设有14个专业及6个专业方向,专科设有8个专业,成人教育设有17个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覆盖了医学类的各个专业,并涵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其他三大学科门类。其中精神医学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药学专业、精神医学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药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病理学、医学心理学、局部解剖学、预防医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建有9个教学实验中心,其中药学实验示范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设有医药科学研究所、精神卫生研究所、妇产科学研究所、血液病研究所等10个研究所,其中医药科学研究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院设有天然药物抗肿瘤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微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实验室等13个科研机构,其中天然药物抗肿瘤研究与开发实验室被批准为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微生态工程技术推广中心被批准为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齐齐哈尔市心理卫生协会等9个学会(协会)设在学院。近5年来,学院共获得各级科研立项49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其中主持4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31项,获得省教育厅等厅局级科研项目343项,合计获得科研经费452万元。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奖11项,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奖6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项。全院共发表论文1614篇,其中有26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专著、译著87部,主编、参编教育部、卫生部规划教材30余部。学院图书馆藏书总量84万册,并建有光盘检索系统和电子阅览室。学院现主办三种期刊杂志:《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中华现代护理》、《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均为国内公开发行。其中《中华现代护理》为国家级刊物,其他两种刊物为省级刊物,期刊社总部设在北京。此外,学院还建有先进的校园网络系统,拥有各类网上教学资源2837部。学院有9所附属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5所。附属医院总床位3770张。此外,学院还设有教学、实习医院25所,教学基地2个,4个实习学校。教学实习医院总床位11114张,能够较好地满足临床教学和生产实习需要。学院与协和医科大学、日本金泽医科大学、日本香川大学、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南岸学院、俄罗斯联邦赤塔州国立医学院、东西伯利亚科技大学、菲律宾法蒂玛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同时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聘请了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肯尼亚等多国外教,接收了部分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并向菲律宾选派了部分留学教师与学生。目前,在 “大学至善、大医精诚”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在“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齐医精神的感召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正乘着教学评价取得优异成绩和新校区整体搬迁顺利完成的东风,吹响了学院第三轮创业的号角,为学院实现再次跨越式发展而不懈努力!中文名:齐齐哈尔医学院所属地区:黑龙江齐齐哈尔外文名称: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主要院系:基础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药学院。简称:齐医校训:大学至善,大医精诚。创办时间:1946年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医学主管部门:黑龙江省简介:齐齐哈尔医学院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学院始建于1946年,至今已有69年的办学历史。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办学条件:截至2013年3月,该校设有基础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药学院、成人及继续教育学院、护理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第三临床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社科部、体育部和外语部等十四个二级学院、部。该校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 现有普教、成教、留学生等各类在校生18084人。设有本科专业19个,涵盖了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等5个学科门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山东大学直属医院,也是国家卫生部直管医院。它坐落于泉城济南风景秀丽的趵突泉畔,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始建于1890年,先后称华美医院、共合医院、齐鲁医院、山东省立第二医院、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0年10月医院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现有临床、医技科室60个,开放床位1700张,其中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5个,省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8个。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62人,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91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2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75人,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12人。医院设有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泰山学者岗位”3个和山东大学临床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生导师92人,硕士点33个,硕士生导师195人。年门诊量150万余人次,出院病人5万余人次,各类手术6万余台次,各种诊断、治疗技术与水平位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督查中受到卫生部领导及专家组的高度肯定与好评。   一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医院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一些科室已经成为具有较高医疗水平和专业特色的科室,如心血管内科、血液病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小儿内科等。同时,也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教授,如尤家俊、赵常林、孙鸿泉、高学勤、于复新、孙桂毓、朱汉英、张振湘、江森、王天铎、侯宝璋、杨仁中、张茂宏、张运等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知名专家。   医院始终贯彻“科技兴院”的指导方针,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自2000年以来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8项,主持国家863科研项目2项,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973”主要基础研究分项目1项,卫生部重点临床项目7项,其它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项目514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157项,厅局级奖励129项,仅2006年就获得国家纵向科研经费4808万元。自2001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3720篇。医院每年承担了大量的临床教学和毕业生见习实习任务,涉及博士、硕士、七年制、本科等不同层次。2000年以来共培养本科毕业生1500余人、研究生1971人,目前在读研究生960余人。每年接受各级各类进修人员500余人次。由院教师主编的《内科学》、《妇产科学》入选了国家“十一五”计划教材,医院的博士研究生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医院现拥有《齐鲁医院报》、《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腹腔镜外科》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和学术刊物。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院陆续添置和引进了大批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医院先后投入使用了系列数字式人体检测设备:世界最先进的双能双源CT,亚洲首台GE公司的双梯度3T磁共振,德国神经导航系统,VARIAN公司的23EXIGRT直线加速器,国内首台飞利浦公司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西门子公司三维心脏高能放疗加速器,德国高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省内首台以色列胶囊式内窥镜。设备水平已达国内一流,设备资产总额达12亿元人民币。   医院先后同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大学、医院、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五年来,出国(境)交流与合作研究人员达800余人次,接待国外和港澳台来访人员达500余人次。邀请国(境)外学者来院讲学人员400余人次,举办大型双边学术会议20余次。   近年来,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山东省文明医院”、“山东省老干部保健先进集体”、山东省“百姓信任、市民满意优秀单位”、 “山东省十佳诚信医院”、“济南市绿化、卫生、计划生育、安全保卫先进集体”等。部分科室多次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示范岗”称号。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编辑本段]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是由国家卫生部投资兴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位于山东省会济南繁华商业区北园大街东首北侧,北依闻名世界的黄河,南临风景秀丽的大明湖,西面是济南火车站和长途汽车总站,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就医、康复的理想场所。  医院按现代化医院的标准设计和建设,设病床700张,人员编制1423人,占地11万平方米,医疗区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院内绿荫葱葱,乔、灌、花、草互映,场、园、泉、池相融,道路井然,流向有序。医院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文明行医、优质服务”的办院宗旨,在集中精力努力提高医技水平的同时,下大力气改善病人就医环境,并   着力进行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建设。医院行政、业务、后勤科室实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使现有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医院设有心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泌尿内科、心外科、胸外科、骨外科、普外科、儿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小儿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康复科、整形科、急诊科、ICU、麻醉科、检验科、影像科、药剂科、病理科、中医科、心理咨询等3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成立了微侵袭神经外科诊治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失禁诊治中心、内窥镜诊治中心、泌尿外科诊治中心等学术中心。医院配有先进的诊断设备,如核磁共振、全身双层螺旋CT、DSA、细胞刀、彩色多普勒、大型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   仪、B超、彩超、人工心肺机、血液透析机、血浆置换机、体外碎石机、各种内窥镜等常规急需高精尖仪器设备。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博士生导师、泌尿外科许纯孝教授、神经外科张庆林教授、小儿外科陈雨历教授、血液内科潘祥林教授、耳鼻喉科张大良教授、肾脏内科关广聚教授等,以及凡内科王树春教授、血液内科屠振华教授、消化内科荆梦杰教授、骨外科王集锷教授、胸外科王化生教授、普外科吴钦志教授、妇产科孙嘉珍教授、小儿内科付增矩教授及郝芳之、毛瑞和、付建武、   张奎洪教授等一大批省内外知名医学专家荟萃于此,他们勇地探索,敢于承担风险,积极进行重大、疑难病症的治疗和新技术的开展,扩大了医院的影响,提高了医院的学术地位。孙炜、毕建忠、王洪伟、李金良等一批中青年医学专家正脱颖而出,日益成为医院医疗和学术的骨干力量。  医院现有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血液内科及肾脏内科等5个院级重点学科,神经外产的胶质瘤和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血液内科利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再障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泌尿外科同种异体肾移植、完全性膀胱外翻修补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诊断与治疗、小儿外科的大小便失禁治疗等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居于领先地位。14个院级特色专业:鼻腔-鼻窦微创外科、微创手术在妇科的应用、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垂体腺瘤的微侵袭治疗、骨科创伤、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的临床应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老年性痴呆治疗、白内障治疗、儿童大小便失禁的诊断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双重血浆置换分离技术、肾脏移植及腔内泌尿外科等,在全省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  医院目前拥有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山东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微侵袭研究所、循证医学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内、外、妇、儿、眼、耳鼻喉、口腔、神经病学、皮肤病学、放射学、急症医学及护理医学等12个医学教研室。  几年来,医院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共获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21项,经鉴定达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7项,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12项。正在进行的课题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23项。张庆林教授承担的山东省九五攻关课题“脑胶质瘤生物特性的研究”被评为山东省2001年度十大科技成果奖、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两项成果使我院成为山东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医院。  医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瑞典、丹麦、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各医疗、科研机构签署了交流协议,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春江流不尽,云山万千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全体职工团结一致,锐意进取,文明行医,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为建设国内一流的医院而奋斗。 [编辑本段]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山东大学附属医院是济南市属局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是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山东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济南市急救中心、济南市红十字医院、济南市老年病研究所所在地,担负着省会济南及外地的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社区卫生服务等任务。   医院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22亿余元。医院拥有包括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数字胃肠、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彩色多普勒、血浆置换器、骨质疏松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na测序仪、血细胞分离机、流式细胞仪、高压氧舱、高频乳腺x光机等万元以上设备600余台(件)。   医院现有床位1082张,年门诊量8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2万人次。 医院现有职工151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34人,高级职称426人,中级职称514人,有省、市级专业技术优秀高层次人才26人。医院设有行政职能处室15个,具有管理职能的科室10个,研究(实验)室12个,一级业务科室24个,二级业务科室27个,其中:山东省重点专业3个(烧伤整形外科 、急救创伤中心、神经内科);济南市重点专业9个(心内科、小儿内科、肾脏病中心、急救创伤、神经内科、烧伤整形、内分泌科、肿瘤科、神经外科),济南市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中心实验室)。   医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承担着山东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任务,有博士、硕士生导师49人,博士点2个,硕士点19个,山东大学聘任教授63人。近三年,共鉴定科研项目39项,其中国际领先6项,国际先进水平28项,国内领先水平5项,有49项获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医院十分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与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每年都有10多个外国团组来院,医院也相应派出人员到国外交流、考察和培训。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及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壮大, 以先进的设备、优秀的人才、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医院于1994年被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1995年被评为“爱婴医院”,2004年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连续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和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省卫生厅先进集体等称号。 在二十一世纪,医院将以提供卓越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同时促进临床医学教学、科研的发展为使命;以道德、诚实、尊重、合作、创新与卓越和持续学习与发展作为医院价值观;继续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编辑本段]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始建于1897年,迄今已有108年的悠久历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指导基层等任务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53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204人、硕士学位229人,博士后出站5人、在站11人;拥有门诊、内科、外科、保健、生殖医学研究中心、肿瘤研究治疗中心等多座专业大楼,床位1800张,年平均门诊量13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72万人次,年手术8万万台次,病人平均住院天数8天,总资产近13亿。   医院设临床和医技科室66个,其中泌尿外科、妇产科、儿科、心血管病研究神经外科、治疗中心、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小儿外科等9个科室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医院还设有山东省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疼痛临床研究中心、山东省医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山东省远程医学信息中心、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心等12个省级医学研究中心;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和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医疗需求而新建并发展起来的生殖医学研究中心、PET—CT诊疗中心、健康查体中心、碎石中心、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激光近视治疗中心、加强治疗中心、天然药物研究中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泌尿腔内微创中心、口腔种植中心等12个中心正以独具的优势跻身国内和省内一流行列;医院的疼痛治疗、手足外科、风湿免疫、推拿等特色专科在省内外具有较大优势和影响;山东省红十字会医院、山东省儿童医院设在院内,全国卫生行业首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山东省医疗卫生行业留学人员创业园”挂靠在此。   医院是山东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各临床科室均设有教学研究室。现有硕士点32 个,硕士生导师196名;博士点21个,博士生导师45名;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承担着山东大学医学院、药学院等院校的授课、教学实习和研究生带教工作。   近年来,医院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科技兴医、人才兴院"战略,深化医院改革,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优化干事创业环境,拓展医疗服务领域,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医院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医院陆续引进了全国首台 PET一CT、ECT、机器人导航手术显微镜系统、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小王子”电磁式碎石机、INNOVA 2000平板式全数字化心血管影像系统、外周血管专用DSA造影机、多导心电生理监护仪等设备;医院开展的神经外科导航手术、心脏病介入治疗等新业务、新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人类宫腔配子移植研究”和“面神经梳理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研究”获国家发明奖,人类辅助生育技术的系列研究入选“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服务示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管理创新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  东省千佛山医院坐落于泉城济南风景秀丽的千佛山脚下,始建于1960年,初期为省级干部保健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康复、保健、急救于一体的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隶属山东省卫生厅,为山东大学非隶属附属医院,医院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山东省百姓口碑最佳荣誉单位”“山东省十佳诚信医院”   “山东省医院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百佳医院”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卫生行业“文明单位”、行业作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现为“国际爱婴医院”、省城首家“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山东省“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  医院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技术力量雄厚,专业分工精细,科室门类齐全,文化氛围浓厚。医院占地近10万平方米,拥有职工1300余人,编制病床800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7个,山东省肝病会诊咨询中心、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牙病防治指导中心附设在医院。医院现为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还承担着山东中医药大学、潍坊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省卫校等高中等院校的临床实习教学任务。医院固定资产3亿余元,拥有磁共振、螺旋CT、准分子激光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海扶超声肿瘤治疗刀等万元以上仪器500余台(件)。  由澳大利亚世界著名建筑方案设计师设计的门诊综合楼,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是一座现代化、智能化水平较高,具有国际水准的门诊综合大楼。它的落成启用为医院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强劲动力,开创了医院发展的新纪元。  近几年,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科教兴院战略,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省内外知名的学科带头人,现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3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4名,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副教授90余人。一些新技术、新项目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医院的普通外科、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心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是医院的传统技术特色品牌。与天津联合成立了东方器官移植研究所山东肝移植中心,在全省医院中第一家成立了专门的肝脏移植科,目前已成功完成十几例,在全省开展最多,可以说肝移植技术已在全省领跑;自体异体肾移植术、睾丸移植术都已普遍开展,近两年已成功完成肾移植近百例;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肺移植术;眼角膜移植等技术也都已普遍开展。利用关节镜、胸腔镜、宫腔镜、鼻腔镜等技术开展的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开个很小的“钥匙孔”,就能做成大手术,解除病人的痛苦,目前骨关节病中心,胸外科、妇产科、普外科、耳鼻喉科等都已广泛开展了微创手术。完成了全省第一例变性手术,整形美容手术技术已日臻成熟。此外,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等技术,都处于省内或国内先进水平。  在发展医疗技术的同时,医院加强了信息技术建设,初步构筑起了医院的信息网络体系,医院的数字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医院已实现了门诊划价收费的一体化,住院病人费用实现了“项项清”、“日日清”,全院共建立起了200多个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初步实现了病案书写的电子化。  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强内涵建设,狠抓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全院职工愿以精湛的医术,周到的服务切实为广大患者提供放心满意的全方位服务。

我是齐齐哈尔医学院09级药学院学生。按本人在新校区这三年时间的积累、以及在学生会的经验,认为 我校相比与东三省各大高校来说,环境是一顶一的!尤其是公寓环境,每天专人清扫三遍,且定期进行消毒。被单、床单也是学校每月免费同意清洗消毒。值得骄傲的是,我校教学主楼是东三省唯一一个圆弧型构造,弧长344米,弦长340米(此数据是本人在学生会工作,学校给予资料显示)。并且拥有东三省最高的图书馆(21层)。齐医也是东山省唯一一所拥有山(书山)湖(学海)兼备的高等学府。如果说美中不足的,那就应该是 这里夏天蚊子超级厉害,以及那些成人再学习(简称 “成教”)各种猥琐而又低素质的表现!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是山东大学直属医院,也是国家卫生部直管医院。它坐落于泉城济南风景秀丽的趵突泉畔,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始建于1890年,先后称华美医院、共合医院、齐鲁医院、山东省立第二医院、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0年10月医院正式更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现有临床、医技科室60个,开放床位1700张,其中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5个,省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8个。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62人,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91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2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75人,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12人。医院设有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设有“泰山学者岗位”3个和山东大学临床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生导师92人,硕士点33个,硕士生导师195人。年门诊量150万余人次,出院病人5万余人次,各类手术6万余台次,各种诊断、治疗技术与水平位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在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督查中受到卫生部领导及专家组的高度肯定与好评。   一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医院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一些科室已经成为具有较高医疗水平和专业特色的科室,如心血管内科、血液病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小儿内科等。同时,也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教授,如尤家俊、赵常林、孙鸿泉、高学勤、于复新、孙桂毓、朱汉英、张振湘、江森、王天铎、侯宝璋、杨仁中、张茂宏、张运等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知名专家。   医院始终贯彻“科技兴院”的指导方针,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自2000年以来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8项,主持国家863科研项目2项,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973”主要基础研究分项目1项,卫生部重点临床项目7项,其它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项目514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157项,厅局级奖励129项,仅2006年就获得国家纵向科研经费4808万元。自2001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3720篇。医院每年承担了大量的临床教学和毕业生见习实习任务,涉及博士、硕士、七年制、本科等不同层次。2000年以来共培养本科毕业生1500余人、研究生1971人,目前在读研究生960余人。每年接受各级各类进修人员500余人次。由院教师主编的《内科学》、《妇产科学》入选了国家“十一五”计划教材,医院的博士研究生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医院现拥有《齐鲁医院报》、《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腹腔镜外科》等4种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纸和学术刊物。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院陆续添置和引进了大批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医院先后投入使用了系列数字式人体检测设备:世界最先进的双能双源CT,亚洲首台GE公司的双梯度3T磁共振,德国神经导航系统,VARIAN公司的23EXIGRT直线加速器,国内首台飞利浦公司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西门子公司三维心脏高能放疗加速器,德国高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省内首台以色列胶囊式内窥镜。设备水平已达国内一流,设备资产总额达12亿元人民币。   医院先后同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大学、医院、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五年来,出国(境)交流与合作研究人员达800余人次,接待国外和港澳台来访人员达500余人次。邀请国(境)外学者来院讲学人员400余人次,举办大型双边学术会议20余次。   近年来,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山东省文明医院”、“山东省老干部保健先进集体”、山东省“百姓信任、市民满意优秀单位”、 “山东省十佳诚信医院”、“济南市绿化、卫生、计划生育、安全保卫先进集体”等。部分科室多次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示范岗”称号。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编辑本段]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是由国家卫生部投资兴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位于山东省会济南繁华商业区北园大街东首北侧,北依闻名世界的黄河,南临风景秀丽的大明湖,西面是济南火车站和长途汽车总站,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就医、康复的理想场所。  医院按现代化医院的标准设计和建设,设病床700张,人员编制1423人,占地11万平方米,医疗区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院内绿荫葱葱,乔、灌、花、草互映,场、园、泉、池相融,道路井然,流向有序。医院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文明行医、优质服务”的办院宗旨,在集中精力努力提高医技水平的同时,下大力气改善病人就医环境,并   着力进行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建设。医院行政、业务、后勤科室实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使现有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医院设有心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泌尿内科、心外科、胸外科、骨外科、普外科、儿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小儿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康复科、整形科、急诊科、ICU、麻醉科、检验科、影像科、药剂科、病理科、中医科、心理咨询等3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成立了微侵袭神经外科诊治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失禁诊治中心、内窥镜诊治中心、泌尿外科诊治中心等学术中心。医院配有先进的诊断设备,如核磁共振、全身双层螺旋CT、DSA、细胞刀、彩色多普勒、大型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   仪、B超、彩超、人工心肺机、血液透析机、血浆置换机、体外碎石机、各种内窥镜等常规急需高精尖仪器设备。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博士生导师、泌尿外科许纯孝教授、神经外科张庆林教授、小儿外科陈雨历教授、血液内科潘祥林教授、耳鼻喉科张大良教授、肾脏内科关广聚教授等,以及凡内科王树春教授、血液内科屠振华教授、消化内科荆梦杰教授、骨外科王集锷教授、胸外科王化生教授、普外科吴钦志教授、妇产科孙嘉珍教授、小儿内科付增矩教授及郝芳之、毛瑞和、付建武、   张奎洪教授等一大批省内外知名医学专家荟萃于此,他们勇地探索,敢于承担风险,积极进行重大、疑难病症的治疗和新技术的开展,扩大了医院的影响,提高了医院的学术地位。孙炜、毕建忠、王洪伟、李金良等一批中青年医学专家正脱颖而出,日益成为医院医疗和学术的骨干力量。  医院现有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血液内科及肾脏内科等5个院级重点学科,神经外产的胶质瘤和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血液内科利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再障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泌尿外科同种异体肾移植、完全性膀胱外翻修补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诊断与治疗、小儿外科的大小便失禁治疗等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居于领先地位。14个院级特色专业:鼻腔-鼻窦微创外科、微创手术在妇科的应用、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垂体腺瘤的微侵袭治疗、骨科创伤、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的临床应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老年性痴呆治疗、白内障治疗、儿童大小便失禁的诊断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双重血浆置换分离技术、肾脏移植及腔内泌尿外科等,在全省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  医院目前拥有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山东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微侵袭研究所、循证医学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内、外、妇、儿、眼、耳鼻喉、口腔、神经病学、皮肤病学、放射学、急症医学及护理医学等12个医学教研室。  几年来,医院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共获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21项,经鉴定达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7项,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12项。正在进行的课题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23项。张庆林教授承担的山东省九五攻关课题“脑胶质瘤生物特性的研究”被评为山东省2001年度十大科技成果奖、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两项成果使我院成为山东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医院。  医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瑞典、丹麦、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各医疗、科研机构签署了交流协议,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春江流不尽,云山万千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全体职工团结一致,锐意进取,文明行医,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为建设国内一流的医院而奋斗。 [编辑本段]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山东大学附属医院是济南市属局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是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山东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济南市急救中心、济南市红十字医院、济南市老年病研究所所在地,担负着省会济南及外地的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社区卫生服务等任务。   医院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22亿余元。医院拥有包括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数字胃肠、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彩色多普勒、血浆置换器、骨质疏松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na测序仪、血细胞分离机、流式细胞仪、高压氧舱、高频乳腺x光机等万元以上设备600余台(件)。   医院现有床位1082张,年门诊量8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2万人次。 医院现有职工151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34人,高级职称426人,中级职称514人,有省、市级专业技术优秀高层次人才26人。医院设有行政职能处室15个,具有管理职能的科室10个,研究(实验)室12个,一级业务科室24个,二级业务科室27个,其中:山东省重点专业3个(烧伤整形外科 、急救创伤中心、神经内科);济南市重点专业9个(心内科、小儿内科、肾脏病中心、急救创伤、神经内科、烧伤整形、内分泌科、肿瘤科、神经外科),济南市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中心实验室)。   医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承担着山东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任务,有博士、硕士生导师49人,博士点2个,硕士点19个,山东大学聘任教授63人。近三年,共鉴定科研项目39项,其中国际领先6项,国际先进水平28项,国内领先水平5项,有49项获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医院十分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与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每年都有10多个外国团组来院,医院也相应派出人员到国外交流、考察和培训。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及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壮大, 以先进的设备、优秀的人才、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医院于1994年被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1995年被评为“爱婴医院”,2004年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连续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和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省卫生厅先进集体等称号。 在二十一世纪,医院将以提供卓越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同时促进临床医学教学、科研的发展为使命;以道德、诚实、尊重、合作、创新与卓越和持续学习与发展作为医院价值观;继续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编辑本段]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始建于1897年,迄今已有108年的悠久历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指导基层等任务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53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204人、硕士学位229人,博士后出站5人、在站11人;拥有门诊、内科、外科、保健、生殖医学研究中心、肿瘤研究治疗中心等多座专业大楼,床位1800张,年平均门诊量13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72万人次,年手术8万万台次,病人平均住院天数8天,总资产近13亿。   医院设临床和医技科室66个,其中泌尿外科、妇产科、儿科、心血管病研究神经外科、治疗中心、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小儿外科等9个科室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医院还设有山东省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疼痛临床研究中心、山东省医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山东省远程医学信息中心、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心等12个省级医学研究中心;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和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医疗需求而新建并发展起来的生殖医学研究中心、PET—CT诊疗中心、健康查体中心、碎石中心、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激光近视治疗中心、加强治疗中心、天然药物研究中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泌尿腔内微创中心、口腔种植中心等12个中心正以独具的优势跻身国内和省内一流行列;医院的疼痛治疗、手足外科、风湿免疫、推拿等特色专科在省内外具有较大优势和影响;山东省红十字会医院、山东省儿童医院设在院内,全国卫生行业首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山东省医疗卫生行业留学人员创业园”挂靠在此。   医院是山东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各临床科室均设有教学研究室。现有硕士点32 个,硕士生导师196名;博士点21个,博士生导师45名;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承担着山东大学医学院、药学院等院校的授课、教学实习和研究生带教工作。   近年来,医院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科技兴医、人才兴院"战略,深化医院改革,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优化干事创业环境,拓展医疗服务领域,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医院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医院陆续引进了全国首台 PET一CT、ECT、机器人导航手术显微镜系统、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小王子”电磁式碎石机、INNOVA 2000平板式全数字化心血管影像系统、外周血管专用DSA造影机、多导心电生理监护仪等设备;医院开展的神经外科导航手术、心脏病介入治疗等新业务、新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人类宫腔配子移植研究”和“面神经梳理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研究”获国家发明奖,人类辅助生育技术的系列研究入选“山东省十大科技成果”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服务示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管理创新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  东省千佛山医院坐落于泉城济南风景秀丽的千佛山脚下,始建于1960年,初期为省级干部保健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康复、保健、急救于一体的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隶属山东省卫生厅,为山东大学非隶属附属医院,医院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山东省百姓口碑最佳荣誉单位”“山东省十佳诚信医院”   “山东省医院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百佳医院”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得全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卫生行业“文明单位”、行业作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现为“国际爱婴医院”、省城首家“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山东省“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  医院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技术力量雄厚,专业分工精细,科室门类齐全,文化氛围浓厚。医院占地近10万平方米,拥有职工1300余人,编制病床800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7个,山东省肝病会诊咨询中心、病理质量控制中心、牙病防治指导中心附设在医院。医院现为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还承担着山东中医药大学、潍坊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省卫校等高中等院校的临床实习教学任务。医院固定资产3亿余元,拥有磁共振、螺旋CT、准分子激光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海扶超声肿瘤治疗刀等万元以上仪器500余台(件)。  由澳大利亚世界著名建筑方案设计师设计的门诊综合楼,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是一座现代化、智能化水平较高,具有国际水准的门诊综合大楼。它的落成启用为医院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强劲动力,开创了医院发展的新纪元。  近几年,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科教兴院战略,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省内外知名的学科带头人,现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3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4名,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副教授90余人。一些新技术、新项目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医院的普通外科、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心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是医院的传统技术特色品牌。与天津联合成立了东方器官移植研究所山东肝移植中心,在全省医院中第一家成立了专门的肝脏移植科,目前已成功完成十几例,在全省开展最多,可以说肝移植技术已在全省领跑;自体异体肾移植术、睾丸移植术都已普遍开展,近两年已成功完成肾移植近百例;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肺移植术;眼角膜移植等技术也都已普遍开展。利用关节镜、胸腔镜、宫腔镜、鼻腔镜等技术开展的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开个很小的“钥匙孔”,就能做成大手术,解除病人的痛苦,目前骨关节病中心,胸外科、妇产科、普外科、耳鼻喉科等都已广泛开展了微创手术。完成了全省第一例变性手术,整形美容手术技术已日臻成熟。此外,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等技术,都处于省内或国内先进水平。  在发展医疗技术的同时,医院加强了信息技术建设,初步构筑起了医院的信息网络体系,医院的数字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医院已实现了门诊划价收费的一体化,住院病人费用实现了“项项清”、“日日清”,全院共建立起了200多个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初步实现了病案书写的电子化。  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加强内涵建设,狠抓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全院职工愿以精湛的医术,周到的服务切实为广大患者提供放心满意的全方位服务。

  • 索引序列
  • 2005年2月第21卷第2期《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第2期第39卷
  • 法医学杂志2020年2月第36卷
  • 国际汉语学报(第2卷)(第2辑)
  •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第2期60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