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论文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论文

发布时间: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论文

(一)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根据教学的基本流程,教学反思可以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教学前反思教学前反思是教师在课前思考如何组织教材,课堂中应重视的内容,具体实 施方法,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还要在对本学科、本册教材、本单元、本课时进行教学 计划时列出反思的关键项目。如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概念、结论和事实;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所设计的活动 哪些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哪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等等。教学中反思教学中反思即课堂反思,也叫调控性反思。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应变能 力,反应要快,要及时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 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和调整,不可大修大改。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而有效的进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 佳。教学后反思教学后反思是指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教学后反思也是目前最广泛的反思形式。教学后反思可以使教师直 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教学后反思有利于培养教师的思路和分析能力、钻研与创新精神,有利于提高教师的 教学水平。(二)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根据反思的主体,教学反思可以分为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的反思,自我反思源于反思主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它是反思的最主要形式和最高境界。集体反恩集体反思是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三)纵向反思和横向反思根据反思对象,反思可以分为纵向反思、横向反思。纵向反思即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同时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进行整合思考。横向反思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四)理论反思和经验反思根据教学理论深浅程度,教学反思可以分为理论反思和经验反思。理论反思是指通过理论学习或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对照进行的反思,它是对教学的宏观反思。经验反思是指总结个人教学经验的反思,它是对教学的微观反思。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尝试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与学的途径、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到我们的语文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主动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方面的因素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进入一种自主的学习境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自己的主见于主动发展中。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跟上新教材所蕴涵的新理念。为了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下工夫。 ⑴、创设情境,引人入胜。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于色彩鲜明,动感性强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媒体课件的作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如:《荷叶圆圆》一课,课的开始,媒体呈现“碧绿的荷塘”的背景图,同时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一下子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的情境中,不一会儿荷塘里跑来一群小伙伴,伴随着青蛙的呱呱叫声,学生的情趣更被这生动活泼的画面所吸引。人人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把自己的感想告诉大家。有的说,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多美啊;有的说,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多可爱啊;有的说,小蜻蜓展开翅膀的样子多像一架小飞机。学生情绪十分高涨,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⑵、巧设疑问,激发求知。古人云,学起于思,源于疑。巧妙的疑问,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只有把问题设计得巧妙,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因此,教师应该在问题的设计上花点心思。如讲《称象》一课,我这样设疑:大象又高又大,能称吗?课文里介绍称象有几种办法?哪种办法好呢?我话音刚落,学生就迫切地寻找答案。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诉别人。学生们很认真地研读课文后,答案也就随着诞生了:课文里介绍了三种称象的办法,只有曹冲称象的办法行得通,而且很有创造性。学生在把答案告诉别人的同时,文章的大意也就明白了。整个过程,学生的学习劲头足,兴趣浓。 ⑶体现民主,语言激励。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民产、平等、和谐的关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人翁的意识。因此,教师应创设情境,重视语言激励,给每一个学生朝代到台上来“试一试”“做做小老师”的机会,采取只要“试一试”就会得到一颗智慧星的激励手段。如:“语文园地大”里的“我会读”这一栏目,要求学生认读“团结、街道、勇敢、尊重”等12个词语,目的是积累词语、巩固生字。教学一开始,教师用充满神秘感的语气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让你们也来当当小老师,到台上来把你认识的词语带着大家读一读;同时,我们还要比一比,看看哪个小老师当得最好、认识的词语最多,就给他一颗智慧星。”教师的话刚说完,同学们个个像战士一样,进入备战状态。有的借助课后生字表,学习不懂的字;有的悄悄地问老师;有的同桌互相帮忙,目的都是想当一名最出色的小老师。整个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效益大大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力量。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时下,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进行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体现。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一位学生的发言往往会引发其他几位同学的思维火花,促使小组各成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从而达到对问题的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语言课堂上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探讨、研究的空间。根据一年级的年段学习目标特点:重点是识字、写字。而大修订后的一年级语言教材,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识字量大大增加。要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识字效果,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两只小狮子》一课,要求认识的字有咬、洋、呑、狮、苦、靠、扑等。学生通过分小组合作学习,探索识记生字的方法,有的人换偏旁认记“咬、洋”;有的从编儿歌法认记“呑”(“一口呑下天”或“口上有个天”)有的用组合法认记“狮、苦、靠、扑”等等。同学之间通过互助互补,既发挥了个人潜能,又培养集体、团体的合作精神,而且在合作实践中,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成功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民主、愉悦。可见,合理地、适时地、适当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更能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中共同探究、理解知识、提高能力。   三、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旧模式教学中,学生自身存在的种种消极心理,如胆怯、从众、自卑等,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探索精神,首先,帮助学生克服从众心理,让标新求异的作法取代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另外,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实践表明,和谐、民主的氛围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使学生思维活跃,从而敢想、敢说、敢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大胆创新,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语文教学实践性很强,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交际,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感受,因而,要努力营造一个可以让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为此,我经常让学生就一个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谈出自己的看法,标新求异,克服从众。在课本78面口语交际——“续讲故事”教学中,教师事先将课本插图制成动画课件,并将之呈现在学生眼前,并配乐解说:哇!今天天气真好。小兔高高兴兴去散步,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为学生营造了积极思维的空间。教师不失时机启发,假如你是小兔和小松鼠,接下来你会干些什么呢?聪明的A同学第一个站起来说:我是一只小松鼠,我急急忙忙地向它跑去,是要告诉它一个好消息……A学生刚把故事编完,B学生说:我是一只小松鼠,我急急忙忙跑去找白兔要告诉他一个坏消息……C学生说:小松鼠急急忙忙向白兔走来,是要请白兔帮一个忙…… 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想像的翅膀自然而然地展开,不为一种答案而满足。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潜能也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创新意识。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在小学语言学习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最主要就是对于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比如说科长上存在那些问题,学生有哪些问题,需要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小学教师反思性论文

_aspx?forumid=985835这里肯定有你需要的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申继亮教授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有加工,而且需要有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支持。那么教师教学反思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进行反思呢?我就此粗浅 一点自已的看法。 一、教师教学反思的作用 首先,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以此作为提高都是素质的突破口。一般来说,缺乏道德感和责任感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或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反思自已的教学行为。而提倡反思教学,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已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已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道德感、责任感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倡导反思,是增强教师道德和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反思性教学强调学会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学会学习早已为人们熟悉,而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要学会教学,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即要求老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点好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因此,反思型教师不仅想知道自已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其原因等进行深思,总是问“为什么”。这种“追问为什么”的习惯,往往促使反思型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相比之下,如果我们的目的仅仅是教学生学会学习,而没有教师不断的学会教学,学生的学会学习很难保证。 第三,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为基本点,在具体操作中,实施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已的薄弱环节,也可以从各方面的训练中总体提高自已。实施反思性教学,并不是要面面俱到,针对教学过程中所有的环节加以反思,而是可以在某次具体操作中更侧重哪个环节的训练,从各个环节的提高从而使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比如在某一次反思性备课中,可以专门训练引入这个环节,课前设计几种不同的引入方式,根据学生反应和教学效果加以鉴定比较哪种引入更适合哪种类型的课程。这种方式使都是水平的提高落实到某个具体的点上,既有实效性,又增加了教师的成就感。 第四,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有了自觉的意识,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也相应提高,从而加强教师的监控能力,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都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在目前实行的大班教学中,任务教学方法总是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一次性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学生的”吃不饱“或”吃不了“。如何使这种现象得以缓解,需要教师细心体会,对自已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已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的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例如,我们要求在上每一节课时,对自已要讲什么内容,为什和要讲这些内容、沿着何种思路进行讲授这些内容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计划与准备以及教学结束后的回顾。如课前预计课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构想出可能有的教学效果;课后对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材的呈现是否清楚合理、教学是否得法等方面的分析 二、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教学反思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反思态度 也许有人会心生疑窦,反思已经是在努力查缺补漏了,何来态度好坏之分?其实,现在的教学反思除了部分都是能自动自觉之外,很多是由于学校的大力提倡,甚至明文规定篇幅字数而写,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寥寥几笔,纯属应付;有的东拉酉扯,反思不到点上;即使有洋洋洒洒一大篇者,也不过是重复他人之言,毫无实际意义和价值。这样的反思,与我们的初衷相去甚远。长此已往,徒费时间笔墨而已。我想,反思贵在真实。反思的落脚点应是我们自已的教学行为。教学进程完毕。我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问,与组内的教学老师一起研究讨论,随机刻录即成。千万别把它当成一项任务、一种负担。用心感悟、用心反思,这才是反思的真谛所在啊! 第二、反思内容 反思教学内容:要反思这堂课的知识是否有错误和遗漏,教学方法是否合理。但是这只能算做狭义反思。那广义的反思指什么呢?个人觉得,反思教学内容固然非常重要,但与之息息相关的教学行为与现象更值得我们深究。比如,我们时常感叹现在的孩子变得功利,特别是低看级的小学生,不用奖品吸引不给什么鼓励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可反思即知,这种现象未必不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无意识的引导造成的。怎样在把握语文工具性的同时给予孩子恰当的人文关注,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深刻的反思。再比如,我们在听完一堂好课后,对人家精彩的教学设计羡慕不已,有时不禁困惑:自已也天天在研究教材教参,也能把文本读得非常通透,为什么就不能上出精彩的课呢?反思之后,我们已也天天在研究教材教参,也能把文本读得非常通透,为什么就不能上出精彩的课呢?反思之后,我们才明白,这里还有个人的阅读积累问题。一个教师所呈现出的每堂课都与他自身的文人积淀有关。学识浅薄,无以支撑,自然会和优秀课例产生差距。坚持用一颗反思之心来看人待事,对我们的教学都是不小的促进。 第三、反思效果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除了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分析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以及在听课的同时是否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是否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等。教师通过课常观察。个别访谈。形成性测验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自已的教学效果。反思这些方面,对自已的后续教学有很大的好处。 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来善待反思,全方位地反思,进行有效地反思吧!

新教师教学论文反思

(一)选准反思对象 “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有:回顾反思、记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念;观摩反思同事的教学行为和理念,参与集体交流研讨,诊断自己或同事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反思公开发表的课堂实录(课例)意图、理念,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别人成果的可资借鉴之处。(二)熟悉反思过程反思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也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三)明确反思方式 内省式反思,即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反思,可通过反思日记、课后备课、成长自传等方式完成。 学习式反思,即通过理论学习或通过与理论对照进行反思。 交流式反思,即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反思,可用观察交流、学生反馈、专家会诊和微格教学等方法。观摩交流,即教师之间相互观摩,根据交流观摩的实际情景,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反馈,即教师通过从学生那里了解到的自己教学效果情况,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使之达到学生期望的效果。专家会诊,即专业研究人员、学校领导、同行教师定期对教师教学行为会诊,从中发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共同研究来解决问题。微格教学,即以少数学生、教师或专家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教学过程制成录像,课后反复观看交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研究式反思,即通过教学研究来进行反思。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教学、以研究的视角反思教学、以反思的成果改进教学。

1、教育反思的含义。何谓“教育反思”?概而言之,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2、教育反思的特点。(1)教育反思强调以教师自身的真实性为基础。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遇到的大量教育教学事件,是教师进行教育反思的源源不断的素材。(2)教育反思以探索教师行动意义为目的。教师进行教育反思的动力来自于对高效、优质教育的追求,来自于自我成长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为了发现或贡献原理性的知识和体系。(3)教育反思架起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策略的桥梁。教师的教育反思是一种为改进自己教育行为而进行的反省、思考和探索,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即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出发,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将普遍性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理论,从而实现自身行为的改进和提高。3、如何撰写教育反思。教育教学反思的内容是什么呢?如何写好教育教学反思?简单的说,教育教学反思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记录和思考。(1)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2)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3)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4)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5)课后重写“教学设计”。读后感:读完第一章,使我对教育反思有了新的认识。回想自己写过的教学反思,大多是“就事论事”,就现象说现象,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没有找到,不会反思,所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不快。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将从教学中的“四大环节” “三大行为” “三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树立问题意识,有序地、多层次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从而对自身行为产生指导意义,让所学理论真正能应用到实践中。二、描述案例,不断提高教师的分析能力。摘记:1、何谓“教育案例”?教育案例是指包括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简而言之,教育案例就是叙述一个教育故事。它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2、教育案例的特征。(1)教育案例是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2)教育案例是与教育行为、目的和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密切相关的。(3)教育案例是与教学变量、理论观点的多元性密切相关的。3、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而案例则以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过程,案例是通过事件找理论,通过故事说明道理,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过程。读后感:之前,自己对“案例”一词的理解很模糊,只知道是“举例说理”,但是究竟如何举例,举几个例,自己还不太清楚。仔细回想,有些案例自己已和论文混淆,写作不是很规范。读了本书的第二章,使我的思绪豁然开朗,我真正了解到案例不同于论文、教学设计、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它是围绕主题、经过选择和取舍、更系统的教学后记。它的结构包括: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探究、评价反思。在实际工作中,可写的案例有很多,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注意倾听、注意思考,从事例中寻找理论支撑,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三、撰写论文,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摘记:1、什么是教育论文?用文字把思考的问题、研究的成果,进行加工、整理、提炼、记录下来,使创造性的思考一层层展开、一步步深入,并在纸面上视觉化,这就是教育论文。它是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2、教育论文的结构。(1)论文题目。(2)作者姓名和单位。(3)摘要。(4)关键词。(5)序论。(6)本论。(7)结论。(8)引文或参考文献。3、撰写教育论文应注意的问题。(1)选题要适当。(2)论证要清晰科学。(3)行文要有个性。读后感:论文是我们教师经常写作的一种文体,但是许多教师都怕写论文,确切地说是不知道如何去写。读完本书第三章,我知道了论文分为研讨型、经验型、述评型、报告型等,而且,写论文时要注意规范,选题要小,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根据论文题目列出小标题,即一篇论文分成几块来写,做到心中有数;语言要准确,要简洁,既要让读者看得懂,又要叙述生动,使读者乐意读下去。我会谨记这三点,以后再次写论文时,努力使论文写得陈述规范、语言精练、观点鲜明、推理严密、结论清楚,不断提高自己分析、总结的能力,向“研究型”教师努力!

教育教学论文反思随笔

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月都要写两篇教学随笔,可是多数老师却觉得无从下笔,没有材料可写,现将几种教学随笔的写法转来与同行们共享。 一、捕捉题材。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笔的素材就有很多。 1、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2、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好题材又诞生了。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 在讲课过程中,感觉上的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迸发„„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在听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听课的机会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听到的多数是优质课。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 我们还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学生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随笔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二、锤炼题材。有了题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质量的随笔?你可能通常会觉得有话说不出说不好,这是因为尚缺乏理论积累,还不能从理论高度对手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视角。而这个至关重要的锤炼过程要求我们: 1、注重积累相关理论。理论积累并无任何捷径,只有平常扎扎实实地研读并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处理起素材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2、认真解读他人随笔成果。一般报刊杂志上都有一些非常贴近我们工作实际的教学随笔,可以细细地分析一下它们是如何总结提炼得出自己观点的,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受到很大启发,感觉豁然开朗。 三、写教学随笔的注意点。 l、立意要新。也就是你所写的教学心得体会,不仅自己觉得有新意,而且让别人看后也觉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复别人的观点。 2、列举实例要具体生动。在举例时一定要把事实讲明白,使读者看后既懂,又能学会用。 3、要做到小中见大。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出发,能体现出一般规律。注意把中心思想集中到一点上来,反映较深刻的问题和道理。使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性看共性。 4、文章结构可多样化。教学随笔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可以先简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写此文的目的,再列举实例说清楚事实及过程,最后归纳小结教学的心得体会。 随笔,又叫随感、笔记,是一种古老的散文体裁。许多散文大家都擅长这种文体,比较有名的作家就有刘基、宋濂、公安派袁氏三兄弟、唐宋派的归有光、桐城派诸君等等。到了近代,随笔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散文体裁,为广大群众所 喜闻乐见。 随笔选材广泛,形式自由,是随时反映见闻感受的一种文体。教育随笔就是用随笔的形式,反映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感受、体会,或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的教育应用文书。 教育随笔形式自由,它有时像小品文或杂文,有时又像日记或杂记,在教育实践中主要有这样一些样式:教学笔记、教学后记、读书笔记、教学札记、教育教学随感录、备课笔记等等,这些都属于教育随笔的范畴。我们今天提倡的是教师写教育教学随感录。 一、教育随笔有如下特点: 1.短小精悍。 它一般篇幅不长,多则千字左右,少则百十来字。它不用经过缜密的构思后再动笔,而是像写日记一样,兴之所至,一挥而就,把教育实践中最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历铺展成文。比如有个教师在备课时查看资料,对“历”与“‘厉”的区别颇有感受,就写了一篇百十来字的短文《“历”与“厉”辨》发表在教学杂志上。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在上课时,学生就《画龙点睛》一课中“点之即飞去”议论纷纷,于老师写了《“睛”探》一文,由“睛”字出发谈了“备课要深人才能讲到点子上”的体会。总之,教学随笔短小精悍,是教育应用写作中的轻骑兵。 2.迅速及时 教育随笔像新闻体裁一样,有较强的时效性。教育实践中的见闻、体会、意见、看法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若不及时记录,再回首时就会失去神韵。当今世界发展较快,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追上世界发展潮流。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及时反映出来可以供别人借鉴,教训反映出来可供别人吸取,问题反映出来可引起人们的注意。总之,及时反映教育实践的情况可以使教育少走许多弯路。 3.取材广泛 教育应用的其他文书取材受一定条件限制,教育随笔则不然,可以说没有任何限树。大的方面而言,可以写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思想理论方面的问题。小的方面而言,可以写一件事、一个字词、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点感触、一个问题等教育第一线最具体的东西。总之,选材只要扣住一个“新”字就可以入文。 二、教育随笔的分类 (l)教育随笔主要是一种叙事议事的文体,有的讲教为主,有的以议为主,根据叙与议的情况可以分成五类:先叙后议型;先议后叙型;夹叙夹议型;叙事型;议论型。 (2)根据随笔的目的意图又可以分出如下一些类别:有的是针对某种教学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提出建议的;有的是针对教育现象进行批评针相的;有的是针对教育现象分析得失的;有的提供教育实例,以供借鉴的。 (3)根据所用主要表达方式来分,有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说明性随笔,有时还有抒情性随笔。记叙性随笔是以记录教育现象为主,议论性随笔以发表观点看法为主,说明性随笔主要是对教学中的问题作的阐释。 三、教育随笔写作的意义 1.写作教育随笔是第一线教师及时反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思想火花的最快捷方式 教师们每天接触新的教学内容,每天与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少年儿童打交道,沸腾的生活必将燃起心灵之火,把那耀眼的一瞬记下来,就是随笔。只要我们每位教师真心实意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随时都会发现值得写、值得反映的东西。我们知道,其他教育应用文体的选材较严格,组织结构也较严密,比较而言,教育随笔则更加方便快捷。 2.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师进行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总结的良好形式 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能否适应现代教学,一个勇于创新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就会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条件去解决问题。教师把这些东西用随笔的形式反映出来,对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都有一定作用。 3.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 写作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在于勤奋练笔,教师把教育实践中的见闻感受记下来,是一种很好的提高自己书面表达能力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育科研的初步,可以为教育科研准备素材,可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育随笔是教学反思的理性提炼 古人强调:“吾日三省吾身”,新课程改革则提出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师者把记写教育随笔作为日常教育反思的主要形式,将一天所见、所想、所读载入日记,这些行动本身就是教育的总结,有助于自身的提高。 教育变革的宝藏隐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通过对教学经验、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发现新理念、新见解,可以促进教师对实践的反思和智慧的提 升。教育反思可以避免教学中重复的失误,如果让教育随笔中的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那将是教师教育教学发展新的境界。 撰写教育随笔,记录个人成长的所感所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重温旧事,回想教育成效,教师常常会品尝理性的感受,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这有利于教师提高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5、教育随笔是撰写科研论文的基石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大多教师感到无处入笔,无从下手。笔者认为,教育科研论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教学。每一篇教学日记都是颗明亮的珍珠,把一串明亮的珍珠连起来就是一个漂亮的项链。把许多日记归纳起来,就成了一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没有实际经验感悟,教育科研论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夸夸其谈,无实际意义。 教育随笔随处都可以写,可以是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德育方面的;可以是课堂教学画龙点睛的精彩一笔,也可以是教育教学沉痛的反悔;可以是班主任组织工作的领悟,也可以是任课教师某一方面败笔的思考;可以写家庭教育,也可以写学校的见闻;或表述,或议论,或呐喊,或助威,所喜、所恶、所思、所见皆可入文。哪怕是点滴小事,都要善于捕捉,记入日记。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均可以以教育随笔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学校、家庭迫切需要高素质教师,教育随笔对教师素质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愿撰写教育随笔能够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只要对教育决策产生影响的行为就是教育科研;只要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的行为就是教育科研。”教育随笔来源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每一次对学生的成功谈话、每一次对教育的失败与教训、每一堂课程设计与探索都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方面,许多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感到迷惘,其实对于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而言,通过思考并改进每一天的教学工作就是搞教育科研。 教育随笔记录着教师的生命价值。教育科研并不深奥,它就在教师身边。钟情于教育随笔的教师,对一次创新、一次感悟、一次反悔经过思索,都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帮助,因此教育随笔是一线教师特有而实用的教育科研。 教师把教学感悟付诸笔端是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自我成长的关键一环,教育随笔是教师经验的凝练,是教师成才的桥梁,它对教师成长具有显著成效,它来源于实际教学。每一篇教学日记都是颗明亮的珍珠,把一串明亮的珍珠连起来就是一个漂亮的项链。把许多日记归纳起来,就成了一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没有实际经验感悟,教育科研论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夸夸其谈,无实际意义。另外教育随笔随处都可以写,可以是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德育方面的;可以是课堂教学画龙点睛的精彩一笔,也可以是教育教学沉痛的反悔;可以是班主任组织工作的领悟,也可以是任课教师某一方面败笔的思考;可以写家庭教育,也可以写学校的见闻;或表述,或议论,或呐喊,或助威,所喜、所恶、所思、所见皆可入文。哪怕是点滴小事,都要善于捕捉,记入日记。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均可以以教育随笔的形式表现出来。 

教育随笔就是用随笔的形式,对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感受、体会、问题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的教育应用文书,是与小学教师距离较近、较实用的朴实有效的教师研究方式。教育随笔形势比较自由活泼,有较强的情感性,但因它关注的是教育教学问题,所以字里行间必定有个内在的说“理”的核。

随笔是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一种。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 教育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 随笔在写作样式上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等形式。 借事说理 作者要着力描写一个事件,不用太多的语言去发议论、做点评,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文章的结尾有个简单的点题就可以了。读者通过读作者叙述的这件事,就能受到触动,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于故事之中。 夹叙夹议 作者在叙述一个事件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边叙述一边评论。也可以是把事件先叙述完,再做评论。 随笔是最适合教师创作使用的一种形式。 教师如何才能写好教育随笔呢? 教育随笔其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等。 有些教师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写东西,抑或是想起写文章就头痛,认为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和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教师讲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从口头的变成书面文字,就是很好的随笔。 教师要想写出好的随笔,在掌握了它的基本要求之后,要做的就是以下几点: 随手 随笔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因为扔了一段时间之后,您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如果能坚持记教育日记,那么您会发现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但是在当时它是如何地让您受到震动。 随便 随笔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您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但是这件事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您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您可以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 随心 这里讲的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却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随笔是笔要随脑。 随笔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观察。教师生活于学生之中,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读的书,和孩子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读一点书,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处及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点在哪里,所谓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 最后一点是,要想写好随笔,关健还在于动笔,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随笔。

反思型教师论文

1、教育反思的含义。何谓“教育反思”?概而言之,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2、教育反思的特点。(1)教育反思强调以教师自身的真实性为基础。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遇到的大量教育教学事件,是教师进行教育反思的源源不断的素材。(2)教育反思以探索教师行动意义为目的。教师进行教育反思的动力来自于对高效、优质教育的追求,来自于自我成长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为了发现或贡献原理性的知识和体系。(3)教育反思架起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策略的桥梁。教师的教育反思是一种为改进自己教育行为而进行的反省、思考和探索,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即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出发,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将普遍性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理论,从而实现自身行为的改进和提高。3、如何撰写教育反思。教育教学反思的内容是什么呢?如何写好教育教学反思?简单的说,教育教学反思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记录和思考。(1)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2)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3)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4)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5)课后重写“教学设计”。读后感:读完第一章,使我对教育反思有了新的认识。回想自己写过的教学反思,大多是“就事论事”,就现象说现象,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没有找到,不会反思,所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不快。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将从教学中的“四大环节” “三大行为” “三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树立问题意识,有序地、多层次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从而对自身行为产生指导意义,让所学理论真正能应用到实践中。二、描述案例,不断提高教师的分析能力。摘记:1、何谓“教育案例”?教育案例是指包括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简而言之,教育案例就是叙述一个教育故事。它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2、教育案例的特征。(1)教育案例是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2)教育案例是与教育行为、目的和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密切相关的。(3)教育案例是与教学变量、理论观点的多元性密切相关的。3、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而案例则以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过程,案例是通过事件找理论,通过故事说明道理,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过程。读后感:之前,自己对“案例”一词的理解很模糊,只知道是“举例说理”,但是究竟如何举例,举几个例,自己还不太清楚。仔细回想,有些案例自己已和论文混淆,写作不是很规范。读了本书的第二章,使我的思绪豁然开朗,我真正了解到案例不同于论文、教学设计、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它是围绕主题、经过选择和取舍、更系统的教学后记。它的结构包括: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探究、评价反思。在实际工作中,可写的案例有很多,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注意倾听、注意思考,从事例中寻找理论支撑,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三、撰写论文,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摘记:1、什么是教育论文?用文字把思考的问题、研究的成果,进行加工、整理、提炼、记录下来,使创造性的思考一层层展开、一步步深入,并在纸面上视觉化,这就是教育论文。它是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2、教育论文的结构。(1)论文题目。(2)作者姓名和单位。(3)摘要。(4)关键词。(5)序论。(6)本论。(7)结论。(8)引文或参考文献。3、撰写教育论文应注意的问题。(1)选题要适当。(2)论证要清晰科学。(3)行文要有个性。读后感:论文是我们教师经常写作的一种文体,但是许多教师都怕写论文,确切地说是不知道如何去写。读完本书第三章,我知道了论文分为研讨型、经验型、述评型、报告型等,而且,写论文时要注意规范,选题要小,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根据论文题目列出小标题,即一篇论文分成几块来写,做到心中有数;语言要准确,要简洁,既要让读者看得懂,又要叙述生动,使读者乐意读下去。我会谨记这三点,以后再次写论文时,努力使论文写得陈述规范、语言精练、观点鲜明、推理严密、结论清楚,不断提高自己分析、总结的能力,向“研究型”教师努力!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申继亮教授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为了成功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也是一个与情感和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有加工,而且需要有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支持。那么教师教学反思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进行反思呢?我就此粗浅 一点自已的看法。 一、教师教学反思的作用 首先,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以此作为提高都是素质的突破口。一般来说,缺乏道德感和责任感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或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反思自已的教学行为。而提倡反思教学,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已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已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道德感、责任感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倡导反思,是增强教师道德和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反思性教学强调学会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学会学习早已为人们熟悉,而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要学会教学,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即要求老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点好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因此,反思型教师不仅想知道自已教学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其原因等进行深思,总是问“为什么”。这种“追问为什么”的习惯,往往促使反思型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相比之下,如果我们的目的仅仅是教学生学会学习,而没有教师不断的学会教学,学生的学会学习很难保证。 第三,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为基本点,在具体操作中,实施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已的薄弱环节,也可以从各方面的训练中总体提高自已。实施反思性教学,并不是要面面俱到,针对教学过程中所有的环节加以反思,而是可以在某次具体操作中更侧重哪个环节的训练,从各个环节的提高从而使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比如在某一次反思性备课中,可以专门训练引入这个环节,课前设计几种不同的引入方式,根据学生反应和教学效果加以鉴定比较哪种引入更适合哪种类型的课程。这种方式使都是水平的提高落实到某个具体的点上,既有实效性,又增加了教师的成就感。 第四,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有了自觉的意识,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也相应提高,从而加强教师的监控能力,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都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在目前实行的大班教学中,任务教学方法总是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一次性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学生的”吃不饱“或”吃不了“。如何使这种现象得以缓解,需要教师细心体会,对自已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已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的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例如,我们要求在上每一节课时,对自已要讲什么内容,为什和要讲这些内容、沿着何种思路进行讲授这些内容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计划与准备以及教学结束后的回顾。如课前预计课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构想出可能有的教学效果;课后对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材的呈现是否清楚合理、教学是否得法等方面的分析 二、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 教师教学反思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反思态度 也许有人会心生疑窦,反思已经是在努力查缺补漏了,何来态度好坏之分?其实,现在的教学反思除了部分都是能自动自觉之外,很多是由于学校的大力提倡,甚至明文规定篇幅字数而写,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寥寥几笔,纯属应付;有的东拉酉扯,反思不到点上;即使有洋洋洒洒一大篇者,也不过是重复他人之言,毫无实际意义和价值。这样的反思,与我们的初衷相去甚远。长此已往,徒费时间笔墨而已。我想,反思贵在真实。反思的落脚点应是我们自已的教学行为。教学进程完毕。我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问,与组内的教学老师一起研究讨论,随机刻录即成。千万别把它当成一项任务、一种负担。用心感悟、用心反思,这才是反思的真谛所在啊! 第二、反思内容 反思教学内容:要反思这堂课的知识是否有错误和遗漏,教学方法是否合理。但是这只能算做狭义反思。那广义的反思指什么呢?个人觉得,反思教学内容固然非常重要,但与之息息相关的教学行为与现象更值得我们深究。比如,我们时常感叹现在的孩子变得功利,特别是低看级的小学生,不用奖品吸引不给什么鼓励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可反思即知,这种现象未必不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无意识的引导造成的。怎样在把握语文工具性的同时给予孩子恰当的人文关注,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深刻的反思。再比如,我们在听完一堂好课后,对人家精彩的教学设计羡慕不已,有时不禁困惑:自已也天天在研究教材教参,也能把文本读得非常通透,为什么就不能上出精彩的课呢?反思之后,我们已也天天在研究教材教参,也能把文本读得非常通透,为什么就不能上出精彩的课呢?反思之后,我们才明白,这里还有个人的阅读积累问题。一个教师所呈现出的每堂课都与他自身的文人积淀有关。学识浅薄,无以支撑,自然会和优秀课例产生差距。坚持用一颗反思之心来看人待事,对我们的教学都是不小的促进。 第三、反思效果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除了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分析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以及在听课的同时是否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是否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等。教师通过课常观察。个别访谈。形成性测验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自已的教学效果。反思这些方面,对自已的后续教学有很大的好处。 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来善待反思,全方位地反思,进行有效地反思吧!

带点自检意味、好好努力哦、祝你好运、

  • 索引序列
  •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论文
  • 小学教师反思性论文
  • 新教师教学论文反思
  • 教育教学论文反思随笔
  • 反思型教师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