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非遗》杂志主编

《中国非遗》杂志主编

发布时间:

《中国非遗》杂志主编

回答 1、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剪刻图案,用来装饰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间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是各种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古琴:古琴是最古老、最纯正的传统乐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古代,它被称为“秦”,还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伏羲、神农、舜的传说虽不可信,但其历史相当悠久。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算盘:算盘是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值计算方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次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简单的计算工具。“算盘”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所著的《书纪一》中。俗话说“算盘,四季控,经纬三才”。201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24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筑”是古代(或远古)确立的干支历的基本内容。根据古籍记载,皇帝的家族开始制作干部和树枝,以确定年龄。”“二十四节气”是指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在历法中确立的“十二月建筑”。北斗七星的旋转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2016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提问 谢谢。你是女生吗? 回答 针灸是一种术语。针灸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针以一定角度刺入患者体内,通过人体特定部位的旋转、负重等针法进行刺激,达到治病的目的。穿穴叫做人的穴位,简称穴位。据最新的针灸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种经络。灸法就是把准备好的灸棒或药草烧在某些体表穴位上燃烧,通过热刺激来预防疾病。一般艾草最常用,故称为艾灸。也有隔药灸、柳条灸等其他灸法,现在人们生活中常用艾灸,针灸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一种“内治外治”的医术,它通过经穴的传导,并运用一定的手术方法治疗全身疾病。2011年度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书法是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魅力,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中鼎文)到大篆、小篆、隶书,再到东汉魏晋定稿的草书、楷书、行书。书法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的重要因素,因为书法是在中国文化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元素。基于汉字的书法,是中国书法有别于其它书法的主要标志。2009年被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代表作名录。 京剧,曾用名平剧,也叫滦潭戏和国剧。名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以写意画为题材,以二黄、二皮为主调,被誉为中国国粹,中国三大剧种。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艺术、戏曲、武术都很美。以北京为中心的京剧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是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重要媒介。京剧已于2010年11月16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早在公元11世纪,中国人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曾对世界文明的进程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个重大的技术变革。这是一种用活动金属或粘土块替代传统印刷品的印刷方法,也是一种不可重复使用的印刷品。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将阳文单字打反,然后根据手稿选择单字排出,用油墨印出字形,把字形去掉,然后在下一次排版时把字形去掉。宋朝的毕升(1041-1048)?在1051年左右,粘土的发明标志着印刷术的诞生。2010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长城,是古代中国的军事防御工程。这是一堵高大,坚固,连贯的墙,用来限制敌人的行动。长城并非一堵墙,而是以长城为主体,结合众多城市、屏障、亭台、标志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是发生于谢京(今陕西西安)。在春秋时代,列国争霸。长城的建设已经进入了第一个高潮,但是在这个时候建设得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世界后,连通修缮了战国长城,即长城。明代是修缮长城的最后一个王朝。现在看到的长城,大部分都是在这个时候修建的。长城的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份和地区。有2000多公里长的河北和1838公里长的陕西。根据文物测绘部门对全国长城资源的调查,明长城全长8公里,秦汉前期长城全长10,000多公里,到秦汉前期长达21000多公里。 更多9条 

1、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剪刻图案,用来装饰生活或配合其他民间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是各种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古琴:古琴是最古老、最纯正的传统乐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古代,它被称为“秦”,还有其他的名字,如“四通”和“姚琴”。伏羲、神农、舜的传说虽不可信,但其历史相当悠久。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算盘:算盘是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值计算方法,被称为中国的第五次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简单的计算工具。“算盘”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所著的《书纪一》中。俗话说“算盘,四季控,经纬三才”。201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24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筑”是古代(或远古)确立的干支历的基本内容。根据古籍记载,皇帝的家族开始制作干部和树枝,以确定年龄。”“二十四节气”是指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在历法中确立的“十二月建筑”。北斗七星的旋转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2016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4年9月赴祖国宝岛台湾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民族文化交流演出也深受台胞的喜爱2006年2月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专场文艺晚会2006年9月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赴甘肃会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慰问演出。2006年9月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我们参演的“舞彩云”荣获本届汇演最高奖2006年10月参加在香港举办的第七届《香江明月夜》大型中秋综艺晚会2006年12月参加中央电视台在云南昆明举办的《七彩云南》双语晚会2007年2月参加《你好春天》文化部春节联欢晚会和农业部“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录制2007年2月参加“2007新春电影音乐会”2007年2月参加《和谐之声》在人民大会堂的“2007新春音乐会”2007年2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7年2月参加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的《相约中国节》悉尼春节文艺晚会2007年4月赴日本参加《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开幕式演出2007年4月受文化部委派赴法国参加《守望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2007年5月参演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云岭天籁》2007年5月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多彩家园》大型中华各民族歌舞汇演2007年6月参加在韩国举办的《中韩民族歌会》2007年10月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特奥会闭幕式》演出2007年11月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创意产业博览会开幕式》文艺演出2008年3月参加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天籁之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选萃音乐会”2008年3月参加在悉尼歌剧院举办的“七彩云南·魅力昆明——2008悉尼中国云南民歌盛典”大型文艺晚会2008年3月参加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开赛仪式2008年5月参加“云岭爱在行动”大型赈灾义演活动2008年8月参加“相约北京——2008奥运文化活动”《行路知音》民族情歌音乐会2008年11月参加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希望的田野》2009年2月参加在澳门世贸中心举办的《缤纷云南歌舞贺新春》2009年4月参加第二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2009年6月参加《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2009年7月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我家红河》2009年7月参加中央电视台《与你相约》节目录制2009年7月参加芬兰《卡斯蒂尼——国际音乐节》2009年7月参加2009《北京世界魔术大赛欢迎晚会》2009年8月参加第三届云南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开幕式晚会2009年8月参加《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昆明篇2009年9月参加《杨学进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唱音乐会》2009年9月参加《盛世和谐赞》各民族国庆大联欢晚会2009年9月参加“山丹丹开花红艳艳”——2009中国(庆阳) 农耕文化节2009年11月在台北参加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2009年11月参加“布鲁塞尔2009——国际音乐节”2009年12月参加《欢乐中国行——魅力昆明》大型演唱会2010年1月参加在美国、加拿大举办的《五洲同春》新年晚会2010年2月参加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中心举办的《中美手拉手电视晚会》2010年3月参加《灿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晚会》2010年8月参加《上海世博会云南活动周开幕式》2010年9月参加在挪威奥斯陆音乐厅举办的《中华文化节》曾参加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小催说事”、“魅力12”、 “欢乐中国行”、“激情广场”、“正大综艺”、“与你相约”、“实话实说”、 “乡村大世界”、“民歌中国”、“新闻调查”、“开心辞典”、“新视听”、等多个栏目的节目录制。曾多次到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巡演。曾多次出访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比利时、芬兰、挪威、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做文化交流演出,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1、《苗族古歌》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苗族古歌古词神话大多在鼓社祭、婚丧活动、亲友聚会和节日等场合演唱,演唱者多为中老年人、巫师、歌手等。酒席是演唱古歌的重要场合。苗族的古歌古词神话是一个民族的心灵记忆,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和“经典”,具有史学、民族学、哲学、人类学等多方面价值。今天,这些古歌古词神话还在民间流传唱诵。2、《白蛇传传说》白蛇传传说肇始于唐五代时期,基本成型于南宋,至迟到元代已被文人编成杂剧和话本。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该传说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文本。明清以降至于现当代,民间的口头文学与各类俗文艺的改编、搬演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白蛇传最终成为故事、歌谣、宝卷、小说、演义、话本、戏曲、弹词,以及电影、电视、动漫、舞蹈、连环画等各种文艺形式的经典题材。其影响不断扩大,最终流布全国,家喻户晓,并远播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等许多国家。3、《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成品以茗壶为代表,其制器物件有光器 (又分圆器和方器) 、筋纹器和花器等不同的造型流派。紫砂器内外一般均不施釉,以纯天然质地和肌理为美。作为上品茶具,其良好的透气性能使人尽享茶之色香味,由是紫砂器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相契合,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明、清以后,珠山御厂的设立和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刺激了景德镇制瓷业的蓬勃发展,致使几乎所有散落在乡村的小窑作坊都集中到城区,形成众多的手工业工场,吸纳了大量从业人员,“窑户与铺户当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5、《杨柳青木版年画》由于历史原因,杨柳青年画曾一度衰落,抗日战争时期全部停业,损失最为惨重。1949年后,经过人民政府的多次抢救、搜集、挖掘、整理,杨柳青年画又获得了新生。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寓意吉祥,雅俗共赏。它采用刻绘结合的手法,刻工精美,绘制细腻,人物生动,色彩典雅,成为我国著名的年画品种之一。杨 柳青年画是中国年画艺术的代表,在中国民间文化和天津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挖掘、抢救、保护杨柳青木版年画,对天津地区民俗文化及北方年画乃至中国美术发展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参考资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中国非遗杂志主编

1 沈 括(1033一1097年) 北北宋钱塘人沈括,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学者,十一世纪第一流的科学家。 青少年时随父沈周先后到过润州、泉州、开封、江宁等地,增长了不少书本外的知识,为他以后做学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沈括自幼好学不倦,对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药、水利、军事、文学、音乐各个方面部有兴趣,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东京(开封)任过昭文馆编校、司天监等职,使他有机会阅读了大量丰富的皇家藏书。他晚年提出的用太阳历,即“十二气历”的主张,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太阳历和农历结合的人。他对传统历法的缺点作了科学分析,说传统历法用闰月的方法来调整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周期,是费力又不解决问题。他为此主张采取太阳历,按十二节气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1930年,英国气象局局长肖伯纳也曾提出了与沈括相同的理论,但比沈括晚九百多年。 1070年(熙宁三年),沈括积极参加了王安石变法,成为王安石主要助手之一,担任过“权三司使”(主管财政经济),“兼判军器监”等职。 1090年(元佑五年)沈括五十八岁,住在润州梦溪园(今江苏镇江东门外),撰成《梦溪笔谈》,这部巨著是他一生所学和实践的结晶。全书共三十卷,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等十七目、六百零九条。其中涉及到科学技术的条目就有二百多条,如铜壶滴漏的讨论、凹面镜的解释、透光镜的探讨、立体地形模型的制造、指南针使用方法的经验、地磁偏角的发现等等。全书广博的内容,独特的创见,被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 沈括一生中曾有两次较长时间居住在杭州,并曾到浙江察访和在秀州(今嘉兴)任职。一次是他十九岁随父返归故里,父病亡,他将父亲安葬于钱塘龙居里,直至二十二岁父丧终才离去。第二次是三十六岁时护送母亲灵柩回杭,葬于龙居里,三十九岁才返京复职。沈括四十一岁时,奉命来浙江治理水利,察访两浙,向朝廷建议兴筑温、台、明等州以东的堤堰,增辟耕地。他在考察雁荡山时,对形成雁荡山奇妙群峰的原因,首次作了科学的解释。沈括对故乡杭州寄满深深眷恋之情,在《梦溪笔谈》中,对杭州的人物事迹、科技成果、政策得失等等,都悉心记载。沈括六十五岁病故于梦溪园,临终时嘱咐后人将遗体归葬故乡杭外。今杭州市区后市街附近的沈公井巷是他的旧居。墓在距杭州市不远的安溪乡。 2 龚 自 珍( 1792 ~ 1841 ) 晚清思想家,史学家。一名巩祚,字瑟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二十七岁为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内阁中书,任国史馆校对官。九年,始成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十九年,弃官南归。二十一年,于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 龚自珍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受当时崛起的“春秋公羊学”影响甚深。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他弃绝考据训诂之学,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时代所撰《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对封建专制的积弊,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的思想为后来康有为等人倡公羊之学以变法图强开了先声。中年以后,虽然志不得伸,转而学佛,但是“经世致用”之志并未消沉。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发出“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3在那些为发展我国古代建筑技术而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名师巧匠中,北宋初年的木结构专家喻皓就是一位突出代表。 喻皓小传 喻皓生活的年代正是五代末、北宋初。他是浙江杭州一带人,是一位出身卑微的建筑工匠,他的生卒年代因历史上的记载缺乏,只知道他在北宋初年当过都料匠(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长期从事建筑实践。在这长期的实践中,他勤于思索、并善于向别人学习,因而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建筑多层的宝塔和楼阁。 4唐朝书家——褚遂良 褚遂良隋文帝开皇卜六年(公元596年)——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终年64岁。杭州钱塘人,字善登,唐初名医,高宗时封河南郡公,故人称“褚河南”。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无人可以论书。魏征称赞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魏征认为,他对王字理解的深刻,有辨认王字真伪的能力。 《唐人书评》说他的字是:“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他所写的《雁塔圣教序》,最有自家之法。在此碑中,他把虞、欧法融为一体,皆波势自然。从气韵上看直追王逸少,但用笔,结字,圆润瘦劲之处却是褚法。 他不仅书法写得「古雅绝俗,瘦硬有余」,而且还有一双精妙神奇的书法鉴赏慧眼。唐贞观十二年,因著名书法家虞世南不幸病逝,便召见褚遂良,并任命他为侍书。 有一次,唐太宗征得一卷古人墨宝,便请褚遂良看看这是否是出自王羲之的手笔。褚遂良看了一会儿,便说:「这是王羲之的赝品。」唐太宗听了颇为惊奇,忙问褚遂良是怎么看出来的。褚遂良便要唐太宗把这卷书法拿起来,透过阳光看。褚遂良则用手指着「小」字和「波」字,对着唐太宗说:「这个小字的点和波字的捺中,有一层比外层更黑的墨痕。王羲之的书法笔走龙蛇,超妙入神,不应该有这样的败笔。」唐太宗听了,打从心眼里佩服褚遂良的眼力。 此后,唐太宗征集到王羲之的墨迹,每逢真假难辨之时,总要请褚遂良帮他鉴定。后来,还奉命将这些珍贵的书法编定目录,珍藏于宫廷内府。 他的传世书迹有楷书《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 《孟法师碑》,全称《唐京师至德观主孟法师碑》:楷书,书体熔合欧、虞为一体,遒丽似虞,端庄似欧。既有虞世南书法典雅宽舒的结体,又有欧阳询书法刚健险劲的运笔。字形更为方正端丽,行笔过度富于顿挫起伏变化。有些字又具有隶书笔意,古雅凝重,是褚氏中年书法的代表作。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立。 《慈恩寺圣教序》,也称《雁塔圣教序》:楷书,是褚遂良的代表作,书后六年即去世,也可说是晚年留下的杰作,字体瘦劲,极富丰神。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立两块石刻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刻《圣教序》,后石刻《圣教记》。 5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已佚。 【主要词作】 苏幕遮(燎沉香) 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 兰陵王·柳 少年游(并刀如水)

作为副省级城市,杭州在古时候又名临安、钱塘,自秦朝设县以来,他便拥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有曾经被作为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历史文化悠久,氛围也十分浓厚,也因此出现了许多名人。论地位最高的,那便是孙权。这可是当过皇帝的人,虽说东吴是个割据政权,但地位还是在那的。又比如唐朝的宰相许敬宗,明朝的左都督、平辽总兵毛文龙,明朝的兵部尚书、少保于谦,清朝的仓山居士、诗人袁枚,清朝的定海总兵葛云飞,唐代的著名诗人、吏部侍郎贺知章,写下《梦溪笔谈》的宋朝沈括,唐朝时的诗人、科举状元施肩吾等等,这些可都是杭州人。在近现代,杭州也出现了不少名人,如任伯年、夏衍、厉良玉、马叙伦、梁实秋、章太炎、郁达夫、厉麟似、陈叔通、厉尔康、沈定一等等,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钱学森,他也是杭州人。在现代,杭州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马云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支付宝、饿了么、高德地图等等,许多软件都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马云也曾经说道,他对钱一点都不感兴趣。在实体行业,还有宗庆后的娃哈哈,这也是十分有名的企业。对杭州来说,现在绝对是阿里巴巴的大本营。在这里,电商行业十分发达,许多中小企业在杭州都是依靠着阿里而生存的。当然了,杭州的旅游业也是十分发达,毕竟两千多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雷峰塔、西湖、钱塘江等等名胜古迹,实在是一处值得打卡留念的城市。如果非要说杭州不好的地方,那可能就是高昂的房价吧。在这座城市,5万、7万甚至9万一平的房子是比比皆是,也真不知道在杭州工作的人们,需要多久才能在杭州买上一套房子。

陶立璠,樱井龙彦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 向云驹论“文化空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刘红婴世界遗产精神北京:华夏出版社, 周耀林、王三山、倪婉主编世界遗产与中国国家遗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中国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古代名人   孙权——三国时期吴国开国皇帝   许敬宗——杭州新城人,唐朝宰相   苏轼——北宋政治家,文豪,在杭州为官期间,组织修建苏堤   白居易——唐代文学家,在杭州为官期间,组织修建白堤   岳飞——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被杀害于杭州风波亭,葬于岳王庙   毛文龙——明代军事家,民族英雄,抵抗后金的名将   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民族英雄   张煌言——明末抗清英雄,就义于杭州,葬于西湖   宋应昌——明代军事家,万历年间抗倭援朝主将   张岱——明末散文家、史学家,明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家   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   葛云飞——抗英民族英雄   近现代名人   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   夏衍——作家   高阳——作家   马叙伦——民主人士,学者   梁实秋——作家   章太炎——学者   郁达夫——爱国作家,民主战士   戴望舒——诗人   陈叔通——民主人士   杭立武——教育家,政治家,外交家   施蛰存——作家,诗人   钱学森——物理学家,导弹之父,世界空气动力学家   盖叫天——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弘一法师(李叔同)——高僧,在虎跑出家   俞平伯——诗人,作家,红学家   当代名人 宗庆后——娃哈哈董事长;   鲁冠球——万向集团董事长,最富盛名的民营企业家;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吕薇——著名歌唱艺术家;   朱炳仁——中国唯一一位国家级铜艺术大师兼国家非遗传承人   钦本立——新闻家;   张抗抗——女作家;   陈从周——园林学家;   蒋筑英——光学专家。   胡兵 ——著名演员模特、歌手、主持人、电视制片人、杂志主编、运动员   汤唯——著名演员。   何琢言——演员   叶璇——演员   袁莉——演员   邵兵——演员

《中国非遗》杂志主编是谁

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二概述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业二在考试时,是第二天下午的时候考察,考试时间为14:00-17:00,考试分值150分。通过分析近年来研究院的题目,研究院对专业一的考察主要集中于:中非遗理论、非遗代表人物、非遗种类以及非遗保护分析这几个部分。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二参考书(必备参考书)虽然中国艺术研究院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但根据近年来的考题,以及考上的同学的复习情况,同时也有140分以上大神的整理,我们归纳总结出来了下面的参考书。《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文章这本书是最主要的参考书,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编写的非遗专业的教材,全方位地、系统而深入地回答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关心的问题,而且还切实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提供了宏观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非遗目前最好的入门书,一定要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苑利 / 顾军这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为终极目标的学术专著,也是研究院导师的力作。这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从定义入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与分类、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以及影响其价值评估的主要因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与原则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之不同功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开发与经营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自第八章始,作者分别从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工艺美术、生产知识、生活知识、仪式、节日以及文化空间等八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盖范畴、普查申报要点以及开发等角度,进行详尽的个案分析,对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是从保护方法的操作性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了多视解的总结和探讨。这本书的内容对于应对简答题、论述题的非遗保护策略有很好的帮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宋俊华主编这本书是非遗的时政新闻,从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中的前沿热点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也是必备的参考书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专业二参考书(补充参考书)《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刘锡诚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本书编写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浙江人民出版社备考策略及指导关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戏剧方向考研专业二话剧史论 的备考策略,同学们最希望的还是能把上面的几本书汇总起来,尤其是戏剧史与戏剧理论的结合,虽然很难做到完美的融合这些书的内容,但仍然希望至少包含是最好的了。上面我们提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上述十大类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和描述。因此,这本书的很多部分可以当做同学们在答题时用作提高分值的重要作用。所以,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仅仅看一本书是不够的,一定要将几本书结合起来看才可以,不然的话,可能复习起来的全面性会有偏差,答题的时候自然就缺少相关的知识点。复习资料使用方法目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方向话剧史论考研资料》很多同学都已经购买了,我们之前也出过使用说明,下面咱们说一个简单的复习方法。这几本教材不应该单独使用,而是需要结合起来来看,下面我们按照三轮复习的思路,给同学们说明一下如何复习,放在同一行的为同时看的资料。第一轮复习真题+非遗概论+非遗保护研究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第二轮复习真题+非遗概论+非遗保护研究真题+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第三轮复习真题非遗概论+非遗保护研究+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第一论复习真题+非遗概论+非遗保护研究:先看真题,从非遗理论入手,来学习非遗保护的基础知识,能够有更好的逻辑框架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例的知识,补充非遗保护的内容。第二轮复习真题+非遗概论+非遗保护研究:通过真题、非遗理论的资料来看自己的记忆是否准确,是否有遗漏的知识点;真题+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用真题与非遗实例资料将自己遗忘的知识点补足 。第三轮复习(考前)真题:第三轮可以直接开始做题,同时,答题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可以参考资料里的案例,让自己不会忘记答题要放例子;非遗概论+非遗保护研究+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用非遗理论与非遗实例资料 补足自己知识点上的不足。

谢伦灿,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区域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 。《中国娱乐产业》杂志主编、《中国政府营销报告》主编、《中国文化产业》杂志编委、《中国文化产业年鉴(中英文版)》编委,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6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985平台基金10项,主持和参与了北京、广东、上海、湖南等10多个省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编制的撰写和联合国上海创意区等国内外重大项目的文化主题概念设计和规划80多项。其专著《艺术产业运营学》、《文化产业的评价与发展》、《文化项目策划》在业界反响强烈,是“文化项目策划学”和“文化娱乐产业主题概念园区”的学术奠基人。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星星,也有可能是月亮,或许有可能是太阳!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专业的高级研究人员近二百人,其中有六十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目前中国唯一的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也是由中国艺术研究的专家担任。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已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将全面系统地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级人才。

《中国非遗》杂志主编丁吉林

叫丁吉林的人,以河北省居多,其次是内蒙古、四川省、湖南省、河南省等地方。

我觉得这两者在技巧方面有区别,在表演方面有区别,在文化习俗方面有区别,在传承方面有区别,在受欢迎程度上有区别,在材质上有区别,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两者在观看价格上是有很大区别的,甚至在性质方面是有很大不同的。

我认为匠人为艺守终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够持之以恒,总是会半途而废,学习匠人的这种精神能够提高我们的境界。

皮影戏是在一块大幕后由工作人员幕后操作道具完成,木偶戏由工作人员,牵着细绳,牵动木偶来完成,他们的主要区别是,表演形式不同。

中国非遗杂志

中国美食,或者至少是其中一部分,可能将很快加入韩国泡菜和地中海食物的行列,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烹饪协会在2011年就曾试图让中国美食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当时申报了逾30种食物和烹饪技艺。如今,该协会再次作出尝试,然而这一次,他们的推进更加具有针对性了。该协会副会长边疆称,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该协会将不再会把中国美食打包申请了。他说,该协会在2011年曾尝试过这一策略,但是甚至都没有在中国文化部获得通过。“申遗”均需要先获得文化部的批准。所以今年,该协会召集了一个专家团队来缩短名单。边疆称,中国美食体系庞大、复杂,Unesco官员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是很难的。他说,最终他们可能将会挑选一种特色食品(例如饺子),或者一种烹饪技巧(例如腌制)。Unesco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的在于对仪式和民俗文化表示敬重,尤其是对可能没有马丘比丘(Machu Piccus)或帕特农神庙(Parthenons)的文化。而非物质这个词,有时候就可以解读为美食及其工艺这类的东西。在2013年,韩国的泡菜(既包括制作又包括分享)以及地中海餐饮都进入了该名录。Unesco称,地中海餐饮反映了社会交流和沟通,是对家庭、集体或者社区身份的一种确认和延续,这也许可以解读为在一顿吃了三个小时的午餐时喝酒。那么,哪些中华美食应该被列入Unesco文化遗产名录呢?就像玲琅满目的中华美食一样,人们给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Appetites: Food and Sex in Post-Socialist China)一书的作者冯珠娣(Judith Farquhar)说,她认为饺子该上榜。她说,饺子有特定的符号形式,有外表有内在,兼有肉和小麦这两种中华美食的基本元素。饺子拥有社交生活,它们成群做好,吃的时候也是成群下肚。曾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金厨奖”荣誉称号的屈浩推荐大葱烧海参,理由是这道菜历史悠久。他说,许多中国名厨为这道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虽然这是一道山东名菜,但在国内家喻户晓~

中国美食,或者至少是其中一部分,可能将很快加入韩国泡菜和地中海食物的行列,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烹饪协会在2011年就曾试图让中国美食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当时申报了逾30种食物和烹饪技艺。如今,该协会再次作出尝试,然而这一次,他们的推进更加具有针对性了。该协会副会长边疆称,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该协会将不再会把中国美食打包申请了。他说,该协会在2011年曾尝试过这一策略,但是甚至都没有在中国文化部获得通过。“申遗”均需要先获得文化部的批准。所以今年,该协会召集了一个专家团队来缩短名单。边疆称,中国美食体系庞大、复杂,Unesco官员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是很难的。他说,最终他们可能将会挑选一种特色食品(例如饺子),或者一种烹饪技巧(例如腌制)。Unesco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的在于对仪式和民俗文化表示敬重,尤其是对可能没有马丘比丘(Machu Piccus)或帕特农神庙(Parthenons)的文化。而非物质这个词,有时候就可以解读为美食及其工艺这类的东西。在2013年,韩国的泡菜(既包括制作又包括分享)以及地中海餐饮都进入了该名录。Unesco称,地中海餐饮反映了社会交流和沟通,是对家庭、集体或者社区身份的一种确认和延续,这也许可以解读为在一顿吃了三个小时的午餐时喝酒。那么,哪些中华美食应该被列入Unesco文化遗产名录呢?就像玲琅满目的中华美食一样,人们给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饕餮之欲:当代中国的食与色》(Appetites: Food and Sex in Post-Socialist China)一书的作者冯珠娣(Judith Farquhar)说,她认为饺子该上榜。她说,饺子有特定的符号形式,有外表有内在,兼有肉和小麦这两种中华美食的基本元素。饺子拥有社交生活,它们成群做好,吃的时候也是成群下肚。曾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金厨奖”荣誉称号的屈浩推荐大葱烧海参,理由是这道菜历史悠久。他说,许多中国名厨为这道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虽然这是一道山东名菜,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康卡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历史学教授塞多(Tim Sedo)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杭州菜。塞多和他的妻子制作烹饪系列视频,并在YouTube上发布。一些杭州菜具有历史渊源,宋代名将岳飞英勇抵抗大金国的侵略,成为名族英雄以及忠诚的象征。但他遭人背叛,据说是在杭州的一个牢中被毒死的。塞多说,正因为如此,在杭州有很多食物代表了对陷害岳飞的那些人的憎恨。例如油条,代表对陷害岳飞的两个人物施以下油锅的酷刑。在位于海牙的国际社会科学研究所(ISS)担任教授的谢敏仪(Mindi Schneider)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想法,推荐中国本土生猪养殖技术以及所得到的高脂肪的猪肉。她说,中国是饲养家猪的鼻祖,早在6,000至10,000年前就实现了家猪饲养。每个地方都有当地培育的生猪品种,各有不同。这些本土牲畜品种很有必要被保留下来。谢敏仪发表了一份四页纸的报告来阐述其想法。大董烤鸭店的厨师兼总经理石秀松推荐自己餐厅的特色菜肴,称其兼具传奇历史的继承和创新。与此同时,中国杂志《悦食Epicure》主编兼几本美食书籍的作者 俏推荐了臭豆腐和绍兴黄酒。Unesco未透露评选的进程。该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规划实施部门主管Frank Proschan称,他们不能谈论任何特定的提名。边疆说,中国烹饪协会确定其首选提名后,将在明年3月申报至文化部。明年6月或7月,中国文化部将向Unesco申报,要到11月份才会有结果。在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中国已取得的收获包括:使用算盘进行数学教学(2013年),皮影戏(2011年),针灸艾灸疗法(2010年)以及雕版印刷(2009年)。或许有一天饺子或高脂肪的猪肉也将上榜~

有关你非遗的资讯和动态可以访问非遗文化网

  • 索引序列
  • 《中国非遗》杂志主编
  • 中国非遗杂志主编
  • 《中国非遗》杂志主编是谁
  • 《中国非遗》杂志主编丁吉林
  • 中国非遗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