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站查询密码忘记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站查询密码忘记

发布时间: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站查询密码忘记

1、Title: 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方法的改革Author: 张岩青Source: 科技与管理, 2010, (3): 142-144Abstract: 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研究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矛盾失衡现象;讨论推行目标管理和实施绩效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探索高校提倡行政创新管理的具体途径;通过高校行政管理方法的改革,能够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激发管理人员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希望高校早日构建出更科学、合理、完善的行政管理方法。2、Title: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目标的建立与运行管理Author: 张志生; 张冰Source: 科学管理研究, 2011, (6): 32-35Abstract: 结合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工作,分析了新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GJB9001B)中质量目标的条款要求和运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针对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特点,总结提出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目标的建立策略与方法,从体系过程和产品两方面分析并建立了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提出了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内质量目标运行管理的措施,旨在为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目标的科学建立和有效运行管理提供参考。3、Title: 关于75所高校目标管理实施现状的调查Author: 董泽芳; 何青; 熊德明Source: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9, (2): 15-21Abstract: 对中南地区75所高校目标管理实施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实施目标管理的高校数呈上升趋势,目标管理的实施与院校层次成正相关,目标考核是管理实施中的最大难点,上下协商是目标达成的最佳策略,监控机制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必要措施,实地考察是目标考核的有效方式,专家组是最值得期待的考核主体。根据调查分析,提出营造上下欲同的组织氛围、构建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形成权责利一致的授权机制是高校实现有效目标管理的关键。4、Title: 基于目标管理的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管理工作Author: 叶小平; 梅萍; 夏细明 ()Source: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40-43Abstract: 目标管理既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也是一种管理哲学。目标管理具有重视全员参与管理,强调自我控制,重视成果与利益的结合,强调目标激励,促使权力下放等特点,在二级学院办公室实施具有可行性。在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要依次进行目标管理的准备、目标体系的构建、权力的有效下放、目标的有效控制和科学的考评反馈,最后实现办公室管理的预期目标。5、Title: 基于目标管理的虚拟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研究Author: 宋松林Source: 电子质量, 2009, (3): 57-59Abstract: 文中分析了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顾客满意度为管理目标,以产品质量小组为基本单元,并基于目标管理(MBO)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6、Title: 科技工作目标管理:国际经验综述与借鉴(上)Author: 方衍; 施筱勇Source: 科技促进发展, 2010, (3): 37-42Abstract: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评估成为了发达国家政府彰显投资效果、提升科技管理能力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政府行政部门、国立科研机构和国家科技计划三个方面,探讨各国政府是如何开展"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评估",在制度上如何得到保障,在应用上取得了什么效果,以期为我国科技工作管理人员提供借鉴。7、Title: 科技工作目标管理:国际经验综述与借鉴(下)Author: 方衍; 施筱勇Source: 科技促进发展, 2010, (5): 29-34Abstract: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评估成为了发达国家政府彰显投资效果、提升科技管理能力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政府行政部门、国立科研机构和国家科技计划三个方面,探讨各国政府是如何开展"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评估",在制度上如何得到保障,在应用上取得了什么效果,以期为我国科技工作管理人员提供借鉴。8、Title: 论目标管理与问题管理的交替互动发展Author: 孙继伟Source: 管理学家(学术版): 130-136Abstract: 管理理论的三维分类法可以弥补学派与时期分类法的某些不足,三维分类法的模式维度上代表性管理理论有两组,纵向的一组是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横向的一组是目标管理和问题管理,两组理论共同组成了一个特征鲜明、关系紧密的互补结构。在近现代管理理论发展历程中,两组管理理论分别呈现此消彼长、交替式互动发展的规律。本文重点通过管理思想史中的系列例证,进一步揭示了目标管理类理论与问题管理类理论的交替互动发展规律,并提出,交替互动发展的内部动因源于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外部动因源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交替性变迁。

雪瓶老师:(一)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大学生树立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勇于竞争的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应该从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入手,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锐意进取、敢为天下新的竞争意识和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也是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二)培育创业心理品质。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支撑艰辛创业道路的精神支柱。针对我国大学生的特点和弱点,要特别重视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合作性等心理品质的塑造。由于意志和情感过程是上述心理品质的核心,因此要将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热爱集体和祖国的情感作为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起点和重点。 (三)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充分条件。创业能力包括:一是学习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与应用。二是创新能力,即把创新思想转化为现实的科研、管理和实践动手能力。它包括技术创新、决策创新、管理创新。三是领导能力,即统帅能力和用人能力。创业者要有对自己员工的指挥、调动、协调以及对非人力资源的集中分配、调度、使用能力。四是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经营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五是团结协作能力。这是创业者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持力量。六是要具备沟通能力,有效沟通是获得理想的创业人际环境的保障。 (四)形成创业知识结构。创业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同时,还要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创业知识。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非专业知识。只有这两方面知识相结合,才能正确分析形势和事物的发展趋势,把握事物发展的全局,产生精辟独到的见解和谋略,从而树立并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其次,应具备相应的商业知识,如商品交换、商品需求、商品流通等知识。第三,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如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等知识。第四,应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工商注册登记知识、经济合同知识、税务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知识。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站查询密码

雪瓶老师:(一)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大学生树立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勇于竞争的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应该从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入手,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锐意进取、敢为天下新的竞争意识和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也是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二)培育创业心理品质。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支撑艰辛创业道路的精神支柱。针对我国大学生的特点和弱点,要特别重视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合作性等心理品质的塑造。由于意志和情感过程是上述心理品质的核心,因此要将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热爱集体和祖国的情感作为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起点和重点。 (三)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充分条件。创业能力包括:一是学习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与应用。二是创新能力,即把创新思想转化为现实的科研、管理和实践动手能力。它包括技术创新、决策创新、管理创新。三是领导能力,即统帅能力和用人能力。创业者要有对自己员工的指挥、调动、协调以及对非人力资源的集中分配、调度、使用能力。四是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经营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五是团结协作能力。这是创业者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持力量。六是要具备沟通能力,有效沟通是获得理想的创业人际环境的保障。 (四)形成创业知识结构。创业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同时,还要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创业知识。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非专业知识。只有这两方面知识相结合,才能正确分析形势和事物的发展趋势,把握事物发展的全局,产生精辟独到的见解和谋略,从而树立并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其次,应具备相应的商业知识,如商品交换、商品需求、商品流通等知识。第三,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如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等知识。第四,应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工商注册登记知识、经济合同知识、税务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知识。

我国民营企业员工培训探析 作者:胡孝德,张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2004年 第01期 - 浅析民营企业员工培训问题 作者:刘炼, 期刊-核心期刊 商场现代化MARKET MODERNIZATION 2006年 第32期 -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员工培训 作者:徐晖, 期刊-核心期刊 商场现代化MARKET MODERNIZATION 2008年 第23期 - 民营企业员工培训问题及对策 作者:洪佳,郭善玲, 期刊-核心期刊 企业经济ENTERPRISE ECONOMY 2008年 第12期 - 对我国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的思考 期刊-核心期刊 商场现代化MARKET MODERNIZATION 2006年 第21期 - 论我国民营企业的员工教育培训 作者:俞来德,林红, 期刊-核心期刊 教育与职业EDUCATION AND VOCATION 2006年 第24期 - 民营制造型企业一线员工培训研究——以申港重工机械有限公司为例 Study of Training Frontline Staff of Privat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A Case Study of Shengang Heavy Machinery Limited Company 作者:韩宇, 期刊-核心期刊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年 第03期 - 解析民营企业员工培训中的五大误区 作者:周评, 期刊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2007年 第03期 - 柳州市民营企业发展及员工培训个案分析报告 Cas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uzhou's Civilian - Run Enterprises and Their Staff Training 作者:唐铁骊, 期刊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2003年 第02期 易起论文网 专业提供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站查询密码是多少

1、Title: 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方法的改革Author: 张岩青Source: 科技与管理, 2010, (3): 142-144Abstract: 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分析,研究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矛盾失衡现象;讨论推行目标管理和实施绩效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探索高校提倡行政创新管理的具体途径;通过高校行政管理方法的改革,能够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激发管理人员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希望高校早日构建出更科学、合理、完善的行政管理方法。2、Title: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目标的建立与运行管理Author: 张志生; 张冰Source: 科学管理研究, 2011, (6): 32-35Abstract: 结合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工作,分析了新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GJB9001B)中质量目标的条款要求和运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针对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特点,总结提出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目标的建立策略与方法,从体系过程和产品两方面分析并建立了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提出了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内质量目标运行管理的措施,旨在为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目标的科学建立和有效运行管理提供参考。3、Title: 关于75所高校目标管理实施现状的调查Author: 董泽芳; 何青; 熊德明Source: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9, (2): 15-21Abstract: 对中南地区75所高校目标管理实施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实施目标管理的高校数呈上升趋势,目标管理的实施与院校层次成正相关,目标考核是管理实施中的最大难点,上下协商是目标达成的最佳策略,监控机制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必要措施,实地考察是目标考核的有效方式,专家组是最值得期待的考核主体。根据调查分析,提出营造上下欲同的组织氛围、构建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形成权责利一致的授权机制是高校实现有效目标管理的关键。4、Title: 基于目标管理的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管理工作Author: 叶小平; 梅萍; 夏细明 ()Source: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40-43Abstract: 目标管理既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也是一种管理哲学。目标管理具有重视全员参与管理,强调自我控制,重视成果与利益的结合,强调目标激励,促使权力下放等特点,在二级学院办公室实施具有可行性。在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要依次进行目标管理的准备、目标体系的构建、权力的有效下放、目标的有效控制和科学的考评反馈,最后实现办公室管理的预期目标。5、Title: 基于目标管理的虚拟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研究Author: 宋松林Source: 电子质量, 2009, (3): 57-59Abstract: 文中分析了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顾客满意度为管理目标,以产品质量小组为基本单元,并基于目标管理(MBO)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6、Title: 科技工作目标管理:国际经验综述与借鉴(上)Author: 方衍; 施筱勇Source: 科技促进发展, 2010, (3): 37-42Abstract: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评估成为了发达国家政府彰显投资效果、提升科技管理能力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政府行政部门、国立科研机构和国家科技计划三个方面,探讨各国政府是如何开展"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评估",在制度上如何得到保障,在应用上取得了什么效果,以期为我国科技工作管理人员提供借鉴。7、Title: 科技工作目标管理:国际经验综述与借鉴(下)Author: 方衍; 施筱勇Source: 科技促进发展, 2010, (5): 29-34Abstract: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评估成为了发达国家政府彰显投资效果、提升科技管理能力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政府行政部门、国立科研机构和国家科技计划三个方面,探讨各国政府是如何开展"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绩效评估",在制度上如何得到保障,在应用上取得了什么效果,以期为我国科技工作管理人员提供借鉴。8、Title: 论目标管理与问题管理的交替互动发展Author: 孙继伟Source: 管理学家(学术版): 130-136Abstract: 管理理论的三维分类法可以弥补学派与时期分类法的某些不足,三维分类法的模式维度上代表性管理理论有两组,纵向的一组是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横向的一组是目标管理和问题管理,两组理论共同组成了一个特征鲜明、关系紧密的互补结构。在近现代管理理论发展历程中,两组管理理论分别呈现此消彼长、交替式互动发展的规律。本文重点通过管理思想史中的系列例证,进一步揭示了目标管理类理论与问题管理类理论的交替互动发展规律,并提出,交替互动发展的内部动因源于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外部动因源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交替性变迁。

雪瓶老师:(一)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大学生树立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勇于竞争的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应该从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入手,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锐意进取、敢为天下新的竞争意识和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也是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二)培育创业心理品质。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支撑艰辛创业道路的精神支柱。针对我国大学生的特点和弱点,要特别重视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合作性等心理品质的塑造。由于意志和情感过程是上述心理品质的核心,因此要将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热爱集体和祖国的情感作为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起点和重点。 (三)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充分条件。创业能力包括:一是学习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与应用。二是创新能力,即把创新思想转化为现实的科研、管理和实践动手能力。它包括技术创新、决策创新、管理创新。三是领导能力,即统帅能力和用人能力。创业者要有对自己员工的指挥、调动、协调以及对非人力资源的集中分配、调度、使用能力。四是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经营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五是团结协作能力。这是创业者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持力量。六是要具备沟通能力,有效沟通是获得理想的创业人际环境的保障。 (四)形成创业知识结构。创业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同时,还要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创业知识。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非专业知识。只有这两方面知识相结合,才能正确分析形势和事物的发展趋势,把握事物发展的全局,产生精辟独到的见解和谋略,从而树立并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其次,应具备相应的商业知识,如商品交换、商品需求、商品流通等知识。第三,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如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等知识。第四,应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工商注册登记知识、经济合同知识、税务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知识。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站查询密码是什么

学校代码:国标代码11276,江苏省招生代码为1114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工程学院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采取“3+1”的培养方式,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芬兰奥卢大学采取“4+0”的培养方式,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工程学院是江苏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具有本科学生的教育培养资格及相应的学位授予权。是一所源于机械、电力、核工业等行业,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理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高校。

雪瓶老师:(一)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大学生树立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勇于竞争的自主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应该从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入手,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锐意进取、敢为天下新的竞争意识和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也是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最重要的内容。 (二)培育创业心理品质。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支撑艰辛创业道路的精神支柱。针对我国大学生的特点和弱点,要特别重视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合作性等心理品质的塑造。由于意志和情感过程是上述心理品质的核心,因此要将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热爱集体和祖国的情感作为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起点和重点。 (三)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充分条件。创业能力包括:一是学习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与应用。二是创新能力,即把创新思想转化为现实的科研、管理和实践动手能力。它包括技术创新、决策创新、管理创新。三是领导能力,即统帅能力和用人能力。创业者要有对自己员工的指挥、调动、协调以及对非人力资源的集中分配、调度、使用能力。四是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经营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指挥协调能力、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五是团结协作能力。这是创业者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持力量。六是要具备沟通能力,有效沟通是获得理想的创业人际环境的保障。 (四)形成创业知识结构。创业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同时,还要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创业知识。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非专业知识。只有这两方面知识相结合,才能正确分析形势和事物的发展趋势,把握事物发展的全局,产生精辟独到的见解和谋略,从而树立并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其次,应具备相应的商业知识,如商品交换、商品需求、商品流通等知识。第三,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如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等知识。第四,应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工商注册登记知识、经济合同知识、税务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知识。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站查询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5万人,其中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近200人。全校教职员工1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占比5%。学校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333工程”青年学术带头人1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0人,省级学术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4个,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37人。 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截止2014年6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6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两大类专业入选教育部CDIO教育模式改革试点,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占比达42%,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学校已成为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江苏省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学校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群)1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省部级精品教材13部,主编出版特色系列教材318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85部,入选数量在江苏省高校(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排名第三,在全国同类高校排名第一;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2007 年,学校连续8年获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省级特色专业(9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点)(16个): 专业类名称 专业名称 所在单位 立项时间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学院 2012年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2012年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2012年 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系 2012年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工程学院 2012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工程学院 2012年 焊接技术与工程 材料工程学院 2012年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2年 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系 2012年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力工程学院 2012年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电力工程学院 2012年 自动化类 自动化 自动化学院 2012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 自动化学院 2012年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工程学院 2012年 软件工程 计算机工程学院 2012年 网络工程 计算机工程学院 2012年 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6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教育部CDIO教育模式改革试点(2个):机械类、电气类专业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机电综合工程基础训练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综合训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工业自动化技术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南京工程学院—中软国际“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电子技术基础(耿苏燕,2004年) 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群)(11门): 部 门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级 别 获奖时间 材料工程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 贾俐俐 省级优秀课程群 2002年 材料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材料 王章忠 省级一级优秀课程 2002年 计算机工程学院 微机原理 韩志军 省级二级优秀课程 2002年 计算机工程学院 C 语言 廖 雷 省级二级优秀课程 2002年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 丁轲轲 省级二级优秀课程 2002年 通信工程学院 电子技术基础 耿苏燕 省级一级优秀课程 2004年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 张 杰 省级二级优秀课程 2006年 自动化学院 数控原理与系统 朱晓春 省级二级优秀课程 2006年 经济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 刘秋华 省级二级优秀课程 2006年 自动化学院 微机原理及应用 朱晓春 省级精品课程 2008年 自动化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 黄 坚 省级精品课程 2010年 国家级精品教材(6部): 教材名称 主编姓名 级 别 获奖时间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材) 左建民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7年 C 语言程序设计 廖 雷 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2年 数控技术(第二版) 朱晓春 教育部精品教材 2007年 数控技术(第二版) 朱晓春 教育部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书目 2007年 液压与气压传动 左建民 教育部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书目 2008年 数字电子技术(第三版) 杨志忠 教育部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书目 2009年 省级及国家级精品教材 教材名称 主编姓名 级 别 获奖时间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材) 左建民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7年 C 语言程序设计 廖 雷 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2年 数控技术(第二版) 朱晓春 教育部精品教材 2007年 数控技术(第二版) 朱晓春 教育部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书目 2007年 液压与气压传动 左建民 教育部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书目 2008年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杨志忠 省级精品教材 2005年 数控原理与系统 汪木兰 省级精品教材 2005年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胡宴如/耿苏燕 省级精品教材 2005年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郁汉琪 普通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一等奖 2005年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刘极峰 省级精品教材 2007年 电机学(第二版) 牛维扬/李祖明 省级精品教材 2007年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第二版) 廖 雷 省级精品立项教材 2009年 省级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成果名称 主持人 获奖等级 获奖时间 电网监控技术专业“两条线”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沈金官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7年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材) 左健民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7年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改革试点 眭法川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 电气信息与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陈小虎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5年 创建“校企融合”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陈小虎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 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张惠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0年 计算机系列课程改革 胡汉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0年 面向21世纪电气信息类实践性环节教学改革—火电厂生产过程CAI教学软件 丁轲轲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0年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改革试点 工业自动化系 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0年 普通高工专机制工艺及设备专业“小范围、大幅度”改革试点 徐锦康 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0年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王芙蓉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0年 “电气信息与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陈小虎 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4年 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熊志卿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动适用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黄陈蓉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 热能动力类认识实习改革的研究与应用 丁轲轲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建设(教材) 朱晓春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 走多元化多样式校企融合之路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陈小虎 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7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贾俐俐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7年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培训系统的研制和应用 韩念杭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7年 联合行业办专业,率先培养电力营销本科人才 刘秋华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 坚持大学物理实验“六化”建设,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创新能力 林长圣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 校企合作,创新工程实训中心建设 郁汉琪 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9年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电控制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全程参与、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 截止2014年6月,学校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4个。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 截止2014年,学校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首批江苏高校“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先进数控技术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 、江苏省先进结构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首批江苏高校“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南京工程学院“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江苏省轨道车辆现代化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电力仿真技术中心、现代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先进数控技术实验室、模具工程研究中心 2005-2007年,学校共承担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 495 项,科研经费到款 63 亿元,2007 年,实现科研经费到款 5896 万元。2007 年,产业销售总额达到 5 亿元。“十五”以来,产业依靠学校的支撑,充分发挥产学合作的优势和产业园区的科技孵化功能,申请并获批准专利项目61个,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 3 项,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3 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截止2014年6月,学校有科技产业 7 个,其中,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门系统高新技术企业——南京康尼新技术有限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被南京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企业,另有两家企业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校办产业销售总额已超过10亿。2012年,校办产业销售总额近12亿元,名列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前15位。 馆藏资源截止2014年6月,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85万平方米,总阅览座位2500多席,累计馆藏纸质文献141万册,中文现刊1200多种,外文现刊70多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64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2万余种,各类数据库21个,数字资源量20835GB。 学术刊物南京工程学院学报有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两种。《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江苏省一级期刊,获2009年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社会科学版为省二级期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南京工程学院多年来,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十分注重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台湾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共建了形式多样的实验室、实验中心或培训中心,以“学以致用”为校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特色,不断探索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是学校的直属教学单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实验室、实验中心。截止2008年,学校先后与八家企业进行九个项目的合作,合作协议总计20万元。已建成的实验室有:GE-Fanuc自动化系统集成实验室、三菱电机自动化实验室、西门子先进自动化示范实验中心、博世力士乐机电一体化实验中心、三菱电机激光加工机实验室、威诺斯汉数控机床实习中心、斯沃数控仿真实验室等,硬软件设备资产总值约为05万元。

学校代码:国标代码11276,江苏省招生代码为1114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工程学院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采取“3+1”的培养方式,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芬兰奥卢大学采取“4+0”的培养方式,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工程学院是江苏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具有本科学生的教育培养资格及相应的学位授予权。是一所源于机械、电力、核工业等行业,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理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高校。

  • 索引序列
  •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站查询密码忘记
  •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站查询密码
  •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站查询密码是多少
  •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站查询密码是什么
  •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站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