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我国专利文献编号有

我国专利文献编号有

发布时间:

我国专利文献编号有

北京五一国际知识产权解答,我国专利文献中的编号几经修改,现在使用的有专利申请号,发明公开号、授权公告号、专利号和分类号等。(1)专利申请号,所递寄的专利申请文件经中国专利局格式审查合格后,即发出受理通知书,确定申请日并给予一专利申请号。申请号是今后申请人与专利局联系的代号,它由9位数字组成,如2,1,3,头两位数字是年份,89即1989年受理的,第三位数字的分别表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紧接着的5位数字为流水号,小数点后的一位(0至9或X)是计算机校验码。(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如CN1073810A,CN为中国代码,A代表发明公开,(注意该文件是未经修改审定的原始申请文件),1为发明,后6位数字为公布文件序号。(3)授权公告号,如CN1021412C, CN2137838Y, CN3017883D,C 为经审定的发明专利,Y和D分别代表授权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后6位数是授权序号。(4)专利号,如ZL8是在原申请号前加ZL(专利代码)而成。(5)分类号,使用国际标准分类办法标注。

熟悉专利知识的人们都知道专利文献的重要性,因此,了解专利文献号的编号体系,对识别专利文献和查阅中国专利文献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专利文献号的编写规则专利文献号用9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包括申请种类号和流水号两个部分。专利文献号中的第1位数字表示申请种类号,第2;9位数字(共8位)为文献流水号,表示文献公布或公告的排列顺序。(一)专利文献号的申请种类号专利文献号中的申请种类号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所使用的数字含义规定如下:1、表示发明专利申请;2、表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表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上述申请种类号中未包含的其他阿拉伯数字在作为种类号使用时的含义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另行规定。(二)专利文献号的文献流水号专利文献号的流水号用8位连续阿拉伯数字表示,按照发明专利申请第一次公布,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申请第一次公告各自不同的编号序列顺序递增。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沿用该发明专利申请在第一次公布时被赋予的专利文献号。在专利申请公布、专利申请审定公告和专利授予公告时给予的文献标识号码。

我国专利文献编号有哪些

所谓的专利文献号由9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包括申请种类号(第1位数字)和流水号(第29位数字)两个部分。  (一)申请种类号  专利文献号中的申请种类号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所使用的数字含义规定如下:1表示发明专利申请;2表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表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上述申请种类号中未包含的其他阿拉伯数字在作为种类号使用时的含义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另行规定。  (二)文献流水号  专利文献号的流水号用8位连续阿拉伯数字表示,按照发明专利申请第一次公布,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申请第一次公告各自不同的编号序列顺序递增。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沿用该发明专利申请在第一次公布时被赋予的专利文献号。

中国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包括六种,即: 申请号——在提交专利申请时给出的编号; 专利号——在授予专利权时给出的编号; 公开号——对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的编号; 审定号——对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的编号; 公告号——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告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编号 授权公告号——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或公告的外观设计专利的编号 中国专利说明书的编号体系由于1989 年和1993 年的两次调整,以及2003 年的申请号调整,而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1985 ~ 1988 年的编号特点: (1)三种专利申请号由8 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如88100001,前两位数字表示受理专利申请的年号,第三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后五位数字表示当年申请的流水号。 (2)一号多用,所有文献号均沿用申请号。 2.第二阶段 1989 ~ 1992 年的编号特点: (1)自1989 年开始,三种专利申请号由9 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如2,增加小数点后面的计算机校验码,其他含义不变。 (2)自1989 年开始,专利说明书文献号均由7 位数字组成,按各自流水号排,逐年累计,首位数字表示专利权的种类。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30001A。实用新型申请公告号CN2030001U始。 3.第三阶段 1993 ~ 2003 年9 月30 日的编号特点: (1)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均给予国家申请号,仍由9 位组成,如0。前2位数字表示受理专利申请的年号,第3位数字表示国际申请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第4位数字8 或9 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后4位数字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顺序编号,小数点后第9位数字或字母是计算机校验码。这一组成用于表示1994 ~ 1997 年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国际申请的申请号。 自1998 年开始,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国际申请的申请号再次发生改变,仍由9 位数字组成,其中第3位数字为8 时,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专利的国际申请,第三位数字为9 时,则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国际申请。后五位数字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顺序编号,其他含义不变,如8,X。 (2)国内三种专利申请的申请号组成及其含义与第二阶段的申请号相同。 (3)自1993 年开始出版的发明专利说明书、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外观设计授权公告中的专利权授予编号都称为授权公告号,分别延续原审定号或原公告号序列,文献种类标识代码相应改为C、Y、D。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出版时的说明书名称以及文献编号均纳入相应的说明书及文献编号系列,不再另行编排。 4.第四阶段 2003 年10 月1 日以后,启用新的申请编号体系,但专利文献编号没有变化。此阶段的申请编号特点:三种专利申请号按年编排,如X。申请号中,前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代,第5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8——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专利的国际申请,9——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国际申请,第6至12位数字(共7 位)表示当年申请顺序号。小数点后为计算机校验玛。 2007年7月,专利文献号从七位升为九位。发明、PCT申请公布号自23卷29期开始执行,三种专利的授权公告号自23卷35期开始执行。专利文献号的第1位数字表示申请的种类,例如:“1”表示发明专利申请或专利,“2”表示实用新型专利,“3”表示外观设计专利;第2—9位数字(共8位)为文献流水号,表示文献公布或公告的排列顺序。

我国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包括

中国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包括六种,即: 申请号——在提交专利申请时给出的编号; 专利号——在授予专利权时给出的编号; 公开号——对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的编号; 审定号——对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的编号; 公告号——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告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编号 授权公告号——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或公告的外观设计专利的编号 中国专利说明书的编号体系由于1989 年和1993 年的两次调整,以及2003 年的申请号调整,而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1985 ~ 1988 年的编号特点: (1)三种专利申请号由8 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如88100001,前两位数字表示受理专利申请的年号,第三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后五位数字表示当年申请的流水号。 (2)一号多用,所有文献号均沿用申请号。 2.第二阶段 1989 ~ 1992 年的编号特点: (1)自1989 年开始,三种专利申请号由9 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如2,增加小数点后面的计算机校验码,其他含义不变。 (2)自1989 年开始,专利说明书文献号均由7 位数字组成,按各自流水号排,逐年累计,首位数字表示专利权的种类。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30001A。实用新型申请公告号CN2030001U始。 3.第三阶段 1993 ~ 2003 年9 月30 日的编号特点: (1)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均给予国家申请号,仍由9 位组成,如0。前2位数字表示受理专利申请的年号,第3位数字表示国际申请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第4位数字8 或9 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后4位数字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顺序编号,小数点后第9位数字或字母是计算机校验码。这一组成用于表示1994 ~ 1997 年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国际申请的申请号。 自1998 年开始,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国际申请的申请号再次发生改变,仍由9 位数字组成,其中第3位数字为8 时,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专利的国际申请,第三位数字为9 时,则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国际申请。后五位数字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顺序编号,其他含义不变,如8,X。 (2)国内三种专利申请的申请号组成及其含义与第二阶段的申请号相同。 (3)自1993 年开始出版的发明专利说明书、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外观设计授权公告中的专利权授予编号都称为授权公告号,分别延续原审定号或原公告号序列,文献种类标识代码相应改为C、Y、D。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出版时的说明书名称以及文献编号均纳入相应的说明书及文献编号系列,不再另行编排。 4.第四阶段 2003 年10 月1 日以后,启用新的申请编号体系,但专利文献编号没有变化。此阶段的申请编号特点:三种专利申请号按年编排,如X。申请号中,前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代,第5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8——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专利的国际申请,9——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国际申请,第6至12位数字(共7 位)表示当年申请顺序号。小数点后为计算机校验玛。 2007年7月,专利文献号从七位升为九位。发明、PCT申请公布号自23卷29期开始执行,三种专利的授权公告号自23卷35期开始执行。专利文献号的第1位数字表示申请的种类,例如:“1”表示发明专利申请或专利,“2”表示实用新型专利,“3”表示外观设计专利;第2—9位数字(共8位)为文献流水号,表示文献公布或公告的排列顺序。

收Nr Ture此说法正确!

中国专利文献编号

中国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包括六种,即: 申请号——在提交专利申请时给出的编号; 专利号——在授予专利权时给出的编号; 公开号——对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的编号; 审定号——对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的编号; 公告号——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告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编号 授权公告号——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或公告的外观设计专利的编号 中国专利说明书的编号体系由于1989 年和1993 年的两次调整,以及2003 年的申请号调整,而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 1985 ~ 1988 年的编号特点: (1)三种专利申请号由8 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如88100001,前两位数字表示受理专利申请的年号,第三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后五位数字表示当年申请的流水号。 (2)一号多用,所有文献号均沿用申请号。 2.第二阶段 1989 ~ 1992 年的编号特点: (1)自1989 年开始,三种专利申请号由9 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如2,增加小数点后面的计算机校验码,其他含义不变。 (2)自1989 年开始,专利说明书文献号均由7 位数字组成,按各自流水号排,逐年累计,首位数字表示专利权的种类。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30001A。实用新型申请公告号CN2030001U始。 3.第三阶段 1993 ~ 2003 年9 月30 日的编号特点: (1)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均给予国家申请号,仍由9 位组成,如0。前2位数字表示受理专利申请的年号,第3位数字表示国际申请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第4位数字8 或9 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后4位数字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顺序编号,小数点后第9位数字或字母是计算机校验码。这一组成用于表示1994 ~ 1997 年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国际申请的申请号。 自1998 年开始,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国际申请的申请号再次发生改变,仍由9 位数字组成,其中第3位数字为8 时,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专利的国际申请,第三位数字为9 时,则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国际申请。后五位数字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顺序编号,其他含义不变,如8,X。 (2)国内三种专利申请的申请号组成及其含义与第二阶段的申请号相同。 (3)自1993 年开始出版的发明专利说明书、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外观设计授权公告中的专利权授予编号都称为授权公告号,分别延续原审定号或原公告号序列,文献种类标识代码相应改为C、Y、D。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出版时的说明书名称以及文献编号均纳入相应的说明书及文献编号系列,不再另行编排。 4.第四阶段 2003 年10 月1 日以后,启用新的申请编号体系,但专利文献编号没有变化。此阶段的申请编号特点:三种专利申请号按年编排,如X。申请号中,前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代,第5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8——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专利的国际申请,9——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国际申请,第6至12位数字(共7 位)表示当年申请顺序号。小数点后为计算机校验玛。 2007年7月,专利文献号从七位升为九位。发明、PCT申请公布号自23卷29期开始执行,三种专利的授权公告号自23卷35期开始执行。专利文献号的第1位数字表示申请的种类,例如:“1”表示发明专利申请或专利,“2”表示实用新型专利,“3”表示外观设计专利;第2—9位数字(共8位)为文献流水号,表示文献公布或公告的排列顺序。

北京五一国际知识产权解答,我国专利文献中的编号几经修改,现在使用的有专利申请号,发明公开号、授权公告号、专利号和分类号等。(1)专利申请号,所递寄的专利申请文件经中国专利局格式审查合格后,即发出受理通知书,确定申请日并给予一专利申请号。申请号是今后申请人与专利局联系的代号,它由9位数字组成,如2,1,3,头两位数字是年份,89即1989年受理的,第三位数字的分别表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紧接着的5位数字为流水号,小数点后的一位(0至9或X)是计算机校验码。(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如CN1073810A,CN为中国代码,A代表发明公开,(注意该文件是未经修改审定的原始申请文件),1为发明,后6位数字为公布文件序号。(3)授权公告号,如CN1021412C, CN2137838Y, CN3017883D,C 为经审定的发明专利,Y和D分别代表授权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后6位数是授权序号。(4)专利号,如ZL8是在原申请号前加ZL(专利代码)而成。(5)分类号,使用国际标准分类办法标注。

专利文献编号

专利文献号相当于专利文献的“身份证”,在用户阅读、查找和描述专利文献时,能够迅速提供时间、国别、申请状态等信息。自1985年我国建立专利制度以来,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历经三次重大变迁,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85年4月1日~1988年)以中国专利制度建立为起点,形成申请号、公开号/审定号或公告号、专利号均相同的“一号制”编号体系;第二阶段(1989年~1992年)上阶段实施的“一号制”编号体系导致文献缺号跳号现象严重,形成公开号、公告号、审定号各不相同的“三号制”编号体系;第三阶段(1993年~2004年6月30日)我国处于加入PCT的准备阶段,1992年专利法第一次修改,取消审定号;第四阶段(2004年7月1日-今)专利申请量急剧增加,专利文献编号体系全面升位,公开号和公告号使用相同的编号体系。

专利号和专利申请号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处于的时间不同。在专利没有授权之前叫专利申请号,授权之后叫专利号。专利公开号和专利公告号是专利局内部设定的序列号,发明专利公开时加入专利公开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时加上专利公告号,就是专利案卷的案卷号。

申请号,只是表明了,正在申请专利,符不符合专利还不一定,专利号是指已经获得了专利!

熟悉专利知识的人们都知道专利文献的重要性,因此,了解专利文献号的编号体系,对识别专利文献和查阅中国专利文献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专利文献号的编写规则专利文献号用9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包括申请种类号和流水号两个部分。专利文献号中的第1位数字表示申请种类号,第2;9位数字(共8位)为文献流水号,表示文献公布或公告的排列顺序。(一)专利文献号的申请种类号专利文献号中的申请种类号用1位阿拉伯数字表示。所使用的数字含义规定如下:1、表示发明专利申请;2、表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表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上述申请种类号中未包含的其他阿拉伯数字在作为种类号使用时的含义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另行规定。(二)专利文献号的文献流水号专利文献号的流水号用8位连续阿拉伯数字表示,按照发明专利申请第一次公布,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申请第一次公告各自不同的编号序列顺序递增。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沿用该发明专利申请在第一次公布时被赋予的专利文献号。在专利申请公布、专利申请审定公告和专利授予公告时给予的文献标识号码。

  • 索引序列
  • 我国专利文献编号有
  • 我国专利文献编号有哪些
  • 我国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包括
  • 中国专利文献编号
  • 专利文献编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