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电磁兼容参考文献

电磁兼容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电磁兼容参考文献

[1]席建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6) [2]唐伟 微机继电保护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J] 科技传播, 2010,(09) [3]肖文祥 微机保护装置抗干扰的几种措施[J] 云南电力技术, 2004,(02) [4]周斌,谢银花 微机保护系统可靠性应用研究[J] 珠江现代建设, 2010,(01) [5]邱立新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抑制干扰措施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9) [1]袁甄 从“四性”看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系统软件设计[A] 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2]王磊,吉木斯 浅析现代继电保护和厂用电自动化技术[A] 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3]吴艳辉 微机保护中滤除衰减直流分量的新算法[A] 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4]朱广伟 微机继电保护在企业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A] 第四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8 5]黄德恒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02)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侧交流额定电压6kV~5kV、包含一台或多台变压器、频率50Hz及以下、安装在公众可接近地点的高压/低压或低压/高压户外预装式变电站的使用条件、额定特性、一般结构要求和试验方法。该变电站是通过电缆连接的,可以从它的内部(进入型)或外部(非进入型)进行操作。 注:对于架空线路的预装式变电站,也可参照本标准。 预装式变电站能够在地面上,或部分或全部在地面下安装。 通常,预装式变电站包括下述主要元件(功能)和部件: ---外壳; ---电力变压器;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高压和低压内部连接线; ---辅助设备和回路。 本标准中的相关规定适用于并非上述所有元件都存在的设计(例如,只有电力变压器和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构成的设施)。 英文名称: High-voltage/low-voltage prefabricated substation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7467-1998 中标分类: 电工>>输变电设备>>K43高压开关设备 ICS分类: 电气工程>>输电网和配电网>>10变电站、电涌放电器 采标情况: IEC 62271-202:2006,MOD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10-09-02 实施日期: 2011-08-01 首发日期: 1998-08-17 提出单位: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 全国高压开关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 65) 主管部门: 全国高压开关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 65) 起草单位: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开关研究所、上海电气输配电试验中心有限公司等 起草人: 李鹏、田恩文、吴鸿雁 页数: 64页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08-01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修改采用IEC62271-202:2006《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202部分: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对GB/T17467-1998《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进行全面修订。本标准与IEC62271-202的主要差异如下: ---按GB/T1-2000的规定,对标准的语言表述和格式做了修改; ---适用的电压范围,高压侧额定电压由1kV 以上、52kV 及以下改为6kV~5kV,并按照GB/T11022-1999(或GB156)的规定修改其中与额定电压及其系列值相关的内容; ---根据我国的电网实际,适用的频率范围由60Hz及以下改为50Hz及以下,并删除了与60Hz相关的内容;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增加了本标准的前言;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增加了型式试验周期的要求(本版的1); ---根据我国的电力使用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了附录D中的D3。 本标准代替GB/T17467-1998《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本标准与GB/T17467-1998《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内部电弧级的预装式变电站(IAC)概念(本版的114),并增加了相关的试验内容(本版的附录A); ---预装式变电站的外壳级别由三个级别增加到六个(本版的10); ---增加了电磁兼容性的相关要求和试验(本版的18和9); ---增加了对预装式变电站内的元件的要求(本版的105); ---增加了对预装式变电站的主回路中高压和低压连接线承受额定峰值和额定短时耐受电流能力的要求(本版的6); ---增加了第8章预装式变电站的选用导则。对额定值的选择,外壳级别的选择,内部电弧级别的选择等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增加了第11章安全性的要求; ---附录D按照我国的使用情况,对D3进行了重新设计。 本标准应与GB/T11022-1999一起使用,本标准的章节编号基本与GB/T11022-1999对应,对本标准新增加的内容在同一章节下从101开始编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高压开关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65)。 本标准由全国高压开关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开关研究所、上海电气输配电试验中心有限公司、金华电力开关有限公司、沈阳变压器研究所、天津市电气传动研究所、武汉高压研究院、武汉市武昌电控设备有限公司、深圳电气科学研究所、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汕头正超电气有限公司、上海柘中(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深开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日升集团有限公司、华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昌泰电力开关有限公司、天津三源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常德市天马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华泰变压器有限公司、浙宝电气(杭州)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番禺明珠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川开电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鹏、田恩文、吴鸿雁。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平、杨陶莉、崔景春、孔祥军、罗时聪、蒋玉明、叶树新、倪红华、章忠国、董振华、陈雪梅、崔静、康应城、邓永辉、肖敏英、陈一卫、申亮、沈祥裕、仲继江、钱琮、刘晓曲、王富敏、郭伟、程元齐、黄汴、潘永成、祝存春、王世化、李小松、董伟、顾德明、冯家祥、何宝振、罗伟、林必宝、姜晓东、胡建新、赵国君、焦安举、陶厚金。

汽车电器集成后,一定要按照世贸要求做EMC测试的,(即便每个产品都有EMC测试报告,在集成后相互之间,也会产生电磁微波辐射相互干扰。您的产品如果没有EMC测试报告,没有哪个汽车生产厂家同意使用的

电磁辐射防护 规定 GB8702-88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 部曝露限值 GB21288-2007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 测仪器和方法HJ/T 2-1996 电磁环境 众曝露控制限值 (征求意见)修订GB8702-88 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 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 第1部分:靠近耳边使用的手持式无线通信设 备的S 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0MHz~3GHz)YD/T 1-2007 SAR Measurement Requirements for 100MHz to 6GHz (KDB865664, Federal Communicantions Commission Offic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中国泰尔实验室:手机电磁辐射研究报告 中国泰尔实验室:基站电磁 辐射研究报告 手机辐射导致大脑温度升高的研 究, 赵志华,信息技术,2008年第8期 人体对手机 射吸收剂量的仿真研究, 王曼珠,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手机及基站远场辐射安全 距离计算,姚立杰,安全与电磁兼容,2012年第3期 各国移动电话比吸收率SAR标准介绍与SAR值数据分析, 石颖,环境工程,2011年第29卷增刊

电磁兼容英文文献

电磁兼容(EMC)元器件就是专门用来解决EMC问题的元器件。 一般有:电感 磁环 共模电感 差模电感 等等,专门用来解决EMC的

用这个emc电磁兼容他的意思就是说电池的一种使用方式在电池使用方式的过程当中我觉得这种使用方式和其他的方式放在一起的情况之下都是特别好的因此那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的话我都是特别喜欢的这假入说

EMC是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中文翻译为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E7%94%B5%E7%A3%81%E5%85%BC%E5%AE%B9%E5%AF%BC%E8%AE%BA&id=1 这个就行

电磁兼容论文

我搞的电磁兼容 可惜我不会 你要是搞透彻了告诉我

《安全与电磁兼容》

这方面的软件仿真据我了解都是需要购买的,且价格不菲。对电脑性能要求应该还好吧。

电磁兼容主要针对外部的瞬间10ns到us的峰值电压冲击采取的抑制措施,主要措施办法1:1有屏蔽的隔离变压器、有一级到N级共模差模滤波器、插损从60db到150db不等,漏电流1MA至20MA,一般民用产品主要针对2200V以下电磁脉冲、电源滤波器一级到二级。工业产品针对4400V以下电磁脉冲,电源滤波器以三级为多,损秏在100到130db。军用级以4400v到6600V,电源滤波在三级以上,损耗大于130db以上。机内电磁兼容处理办法以退耦、遂级滤波,屏蔽接地等措施加以解决。

电磁兼容技术英文文献

EMC(电磁兼容性)(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扩展资料:相关名词1、EMC 包括EMI(interference)和EMS(susceptibility),也就是电磁干扰和电磁抗干扰。2、EMI,电磁干扰度,描述电子、电气产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对外界的干扰;EMI又包括传导干扰CE(conduction emission)和辐射干扰RE(radiation emission)以及谐波harmonic。3、EMS,电磁抗干扰度,描述一电子或电气产品是否会受其周围环境或同一电气环境内其它电子或电气产品的干扰而影响其自身的正常工作。EMS又包括静电抗干扰ESD,传导抗干扰CS,辐射抗干扰RS,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EFT,浪涌抗扰度Surge,电压暂降抗扰度Voltage DIP and Interrupt,等等相关项目。参考资料:emc(电磁兼容性)_百度百科

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在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对电磁兼容的定义为:系统或设备在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同时不会对其他系统和设备造成干扰。EMC包括EMI(电磁干扰)及EMS(电磁耐受性)两部分,所谓EMI电磁干扰,乃为机器本身在执行应有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不利于其它系统的电磁噪声;而EMS乃指机器在执行应有功能的过程中不受周围电磁环境影响的能力。

EMC是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即电磁兼容。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EMC包括EMI(电磁干扰)及EMS(电磁耐受性)两部份,所谓EMI电磁干扰,乃为机器本身在执行应有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不利于其它系统的电磁噪声;而EMS乃指机器在执行应有功能的过程中不受周围电磁环境影响的能力

回答 马上为你解答。 一、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二、EMC检测室 EMC测试报告不仅在国内具有权威地位,还得到欧洲、澳洲国家的高度认可。检测室一贯坚持"公正、科学、热情、快速、便捷"地原则为广大企业用户服务。近年来,为国内众多企业的产品出口,特别是为国内一些知名的家电生产企业的产品出口进行过CE认证,得到国内生产企业与国外销售商的信任与赞。 三、国家应急机构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更多4条 

电磁兼容期刊

电力安全技术安全。

一篇3面的文章大概200左右吧。

下面列出了电气工程专业的SCI期刊(按影响因子排序)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4 IF=498 一区): 控制、仪表、电气(电机、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的设备,只要和电力电子沾上边的都可以)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14 IF=008 一区):电力电子 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 (2014 IF=252 一区):智能电网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Magazine (2014 IF=031 一区):同1(包括非技术领域) IEEE Transactions on Sustainable Energy (2014 IF=656 二区):新能源(光伏、风力发电等)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2014 IF=814 二区):电力系统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2014 IF=326 二区):电气设备、器件、系统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2014 IF=904 三区):新能源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2014 IF=756 三区):电气设备、器件、系统的工业应用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2014 IF=749 三区):电力系统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2014 IF=733 三区):输配电和保护装置 IET Power Electronics (2014 IF=683 三区):电力电子 IEEE Power & Energy Magazine (2014 IF=593 三区):电力能源(包括非技术领域)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2014 IF=386 三区):磁学相关(电机、变压器)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2014 IF=353 三区):输配电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2014 IF=297 三区):电磁兼容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2014 IF=278 三区):电气绝缘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2014 IF=235 四区):超导应用 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PIER (2014 IF=229 四区):电磁研究 IET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 (2014 IF=211 三区):电机类技术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magnetics and Mechanics (2014 IF=815 四区):电磁场类(计算等)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 (2014 IF=777 四区):电力电子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Energy Systems (2014 IF=490 四区):电力系统 IEEE Industry Applications Magazine (2014 IF=352 四区):电气设备、器件、系统的工业应用(包括非技术领域) IEEJ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4 IF=213 四区):电气工程

  • 索引序列
  • 电磁兼容参考文献
  • 电磁兼容英文文献
  • 电磁兼容论文
  • 电磁兼容技术英文文献
  • 电磁兼容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