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2000字开头怎么写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2000字开头怎么写

发布时间: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2000字开头怎么写

国际货易是跨越国界的商品和服务的变换活动。任何国家的双边或多边贸易都是在具体特定的地理环境下进行的。地理环境包括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类,以下分而论之。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水文状况、自然资源的丰歉与分布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对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期贸易政策的形成和短期的贸易行为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中纬度地区的岛国如日本,气候适中、海运便利,这些成为其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但国土狭窄、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极其贫乏的矿产资源,又是制约其工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权衡利弊,日本人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制定了"教育、科技、贸易"这一立国的基本国策。特别是在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扬长避短,执行了一条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政策。利用其便利的海运(全国有1085个港口集中分布于三湾-海地区,其中有100多个是对外贸易港,它们往往也是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大城市),形成"临海型"的工业布局。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等初级产品,出口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制成品,使其"出口主导型"的经贸战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到60年代末,日本国民经济总值仅次于美、原苏联;到80年代初,超过原苏联仅次于美国,且保持至今。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事实,充分说明日本人在正确认识自身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成功的运用了贸易立国的基本国策,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了辉煌的经济奇迹。  相反,在高纬度和低纬度的内陆山区,因气候恶劣,交通闭塞,往往造成经贸的长期落后。如横跨赤道的非洲大国扎伊尔和纬度偏高的亚洲内陆国家蒙古,虽面积广阔,资源丰富,但经济却长期落后。原苏联解体后,经济原本较为发达的各加盟共和国之间传统的交通联系被打乱。外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爱沙尼亚、亚美尼亚)经北高加索到俄罗斯的铁路几乎中断,一部分勉强可使用的公路也无法保证运输安全。中亚五国地域辽阔,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但因交通不畅,使经济难以发展。为了把资源推向国际市场,发展经贸,解决交通出路刻不容缓。1993年5月,上述8国代表聚会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共同商讨地区交通发展问题,通过了欧洲经里海、跨越高加索到中亚的"欧亚运输走廊"计划(TRACECA)。该计划的实施,使参加国受益匪浅,因而成员不断扩大。1998年巴库国际会议又把复兴古老的丝绸之路作为扩展TRACE计划、加强欧亚大陆交通和贸易合作的象征,为欧亚大陆中部各国经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直接影响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运输,各国的港口有的可全年通航,有的则冬季封冻,船舶不能停靠。如俄罗斯,虽有广阔海域,海岸线漫长但均因纬度偏高(除黑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南部及特殊的摩尔曼斯克港),封冻期漫长,利用率极低。中南半岛及印度半岛各国大部分属有明显干湿季的热带季风性气侯,因而在签订业务合同,决定装运期时,要根据商品的性质选择季节。如雨季不宜装运易潮、易霉变的商品;夏季不宜装运易融化物品,如沥青、浸酸羊皮等。否则,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某年夏季,我国某公司出口一批沥青到西非,用多层牛皮纸包装,走苏伊士运河航线,当船行至红海时,沥青开始融化。红海气温高,盐度大,表层水温达32℃,盐度40%左右,为世界上温度和盐度最高的海区之一。高温使融化的沥青透过纸袋粘附在货仓里,当船入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时,沿途气温有所下降,使粘在货仓里的沥青又凝固起来,到达目的地潜口时,卸货十分困难,清扫船仓更困难,不得不雇佣大量劳力,最后结算,入不敷出,贸易失败。究其原因,除出行季节不合适,还有对所选航线沿途温度的变化情况不甚了解,若采用桶装则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全球性气候异常,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期间,世界各地旱涝失常,同时诱发狂风、大潮、低温等灾害性天气,对工业、交通、国际贸易以巨大的冲击,其中首当真冲的是农业生产。因为气候可以影响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量,由此而产生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世界市场上的粮食贸易。  二、人文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人文地理环境内容广泛,主要指社会、政治、经济、人口、文化地理环境等。其中政治地理环境是影响国际贸易的最活跃的因素,战争与和平的环境对世界贸易影响极大,前者使交战国双方经济受到破坏,贸易中止,后者则可为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条件。60年代以前的中东地区,经济落后,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其后,石油的大量开采和出口,巨额的石油贸易顺差,使这里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举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区(OPEC成员国人均年收入都在10000美元以上)。但80年代的两伊战争,使两国经济遭到沉重打击,不仅两国贸易完全中断,亦波及到其它地区和国家。90年代的海湾战争,战争期间科威特、伊拉克经济受到毁灭性打击,战后,联合国对伊拉克长期的经济制裁,使原本富有的伊拉克缺衣少食,药品匮乏,民不聊生,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60年代中期才获独立的新加坡(面积632平方千米,280万人口)资源缺乏,是一个连淡水亦需进口的小国,但独立后,却因政通人和,扬长避短,在不长的时间内,经济迅速发展,跻身于新兴工业中国家的行列,被誉为亚洲的"四小龙"之一。  西欧是产业革命的发源地,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密集的地区,其经济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两次世界大战,使其遭受严重损失,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后西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前提下,利用物质、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基础和潜力,依靠美国的扶持并化敌为友,结束历史上的长期敌对状态,积极走经济一体化的道路,特别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欧元的启动和使用,商品、资本、人员、劳务的自由流通,使其在工业总产值、外贸总额、国际储备等项指标上成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中一支强大的劲旅。  此外,人口数量、年龄结构、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消费习惯和水平等文化地理环境亦程度不同的影响到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如伊斯兰教国家不崇拜偶像,因而禁止进口人物雕像、肖像和娃娃玩具等;印度人把牛视为神明,任何人不能侵犯,因而不能向其出口牛类制品及其商标;欧洲人忌讳"13"和"星期五";英国人忌用人物肖像、山羊、大象等商标、图案,称"不列颠"人,忌称英国人(因英国人仅是英格兰人的意思):法国人热情、幽默、诙谐,艺术修养较高,但等级观念极强,喜饮酒,喝生水,爱吃蜗牛,酷爱蓝色,公鸡是其国鸟,而且法国人勤劳,爱整洁,善美化,有洁癖之称,严肃拘谨,诚实可靠,十分好客;喝啤酒是德国人的普遍爱好,年人均喝啤酒量世界第一,因而每年举办世界着名的啤酒节;意大利人较随便,时间观念不强,赴约常迟到,会议不准时开,办事效率不高,普遍爱好唱歌,常以歌声来表达他们的感情,嗜酒(葡萄酒),喜面食,据说其面食有700多种吃法,穿浅色衬衣,紫色被认为是消极的颜色,菊花是丧仪之花;日本人不喜欢"9"和"4",因"9"与苦同音,"4"与死同音,所以日本人不送四种礼品,没有4号病房,喜欢鸭子、乌龟、松、竹等图案,禁忌用荷花、菊花做商标、图案等。  总之,地理环境包括的内容极其丰富,它常常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同时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显视了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影响的深刻性和广泛性。

08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从全球通胀升温不止到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世界经济出现二战以来首次负增长,贸易出现大幅度下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正日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冲击和影响不容忽视。正确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与力度,增强政策的弹性和灵活性,对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形势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养精蓄锐、调整力量的转折点,在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和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较为强劲,发达国家探底企稳,发展中和新兴国家稳步回升。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继续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发达经济体财政赤字攀高,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严峻、迪拜及希腊债务危机等也一再表明: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2011年,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就业、债务、通胀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也可能进一步分化。世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私人需求乏力,美国继续受失业困扰,欧元区面临财政紧缩压力,日本则继续面临通缩压力,发展中经济体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对于我国而言,这些新变化、新格局都意味着新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二、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其一,贸易保护主义威胁我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随着金融危机缓解和世界经济复苏,国际社会在危机之初所展现的协作精神有所动摇,一些与全球化背道而驰的观点和做法日益凸显,有的国家口头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行动上则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经济体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脱离全球经济,单靠自身力量来求得发展,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世界经济还比较脆弱,就业机会还不多,失业率比较高,如果各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世界经济复苏面临危机,我国对外贸易受到巨大挑战。其二,我国产业结构受到了来自美欧国家的高端挤压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低端挤出。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欧洲等国家是靠金融扩张来支持赤字消费的,他们出口高科技产品,然后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老百姓靠信贷消费。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大于国内需求,生产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只能依赖出口。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去杠杆化,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由此减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加大了我国出口压力。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洪都拉斯、越南、印度等其他发展中国家产品也纷纷打入欧美市场,他们利用比我国更加低廉的资源和劳动成本,生产比我国成本更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替代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势头,就像当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替代“亚洲四小龙”一样。其三,我国面临着经济下行和通胀压力上升并存的局面。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依然比较平稳,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力,但是在经济结构调整、货币政策由松趋紧、出口增速回落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同去年相比,经济增速呈现出小幅回落的趋势,GDP同比增速“前低后高”。而且从去年底开始,我国国内食品价格涨势接连启动,直至目前为止,推动物价上涨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货币持续超发;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输入型通胀压力和“热钱”流入不减。这将使得通货膨胀呈现出长期化趋势。据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透露,经过金融危机的调整,我国的货币存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货币存量与GDP的比重达到200%。他还表示,货币供应超量将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形成泡沫,一旦形成的泡沫突然间破裂,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其四,我国就业的总量性和结构性矛盾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骤然爆发,异常尖锐。作为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交汇到一起,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再加上金融风暴的侵袭,企业岗位大量流失,大批农民工失去原有的工作,新增劳动力就业渠道堵塞,加剧了大学生及其他群体的就业困难。不仅如此,应对这样错综复杂的局面,常态下解决就业的措施明显不足,必须依靠宏观与微观、应急和长效、直接与间接等多种组合性政策措施和渠道来解决。三、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首先,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仍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短缺资源则可以通过国际交换而得到弥补。而且一国要发展经济不应只注重其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追求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变革,参与全球化就使得我国可以直接利用较先进的科技成果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在较高的起点上发展经济,绕过传统工业化国家所走过的弯路,发挥“后发优势”,在建立现代经济结构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绿色产业在全球的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发展新兴绿色产业不仅有利于我国保护环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产业升级,而且由于其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为我国赶上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良好契机。此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为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需求创造了机会。最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外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仍然不高,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力量此消彼长,主要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而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还将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这有利于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四、结语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判断未来走势,增强忧患意识,从变化着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积极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2000字开头

浅析中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摘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无疑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而不断的产业结构优化乃是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外贸依存度逐年提高,产业升级与外贸模式的关系更加密切,本文先是分析了当前外贸模式的利弊,给出对外贸易模式转变的几个方向,然后以模式转变为引导,展开产业结构优化的进一步讨论。关键词: 对外贸易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并没有为国际市场带来真正的和平,而是成为了发达国家追逐利润的场所,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直是发达国家的“大后方”,他们进行贸易的资本几乎只有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中国一直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相对密集的国家,也没有逃过这种命运。追溯一下中国对外贸易历史,发现中国外贸体制的演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下的国家统制贸易,中央以指令性计划直接管理少数的专业性贸易公司进行进出口;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到1992年建立全面市场经济体系的开端,这一时期逐步实行市场经济,部分贸易开放;第三阶段是1992至2001年,这时中国劳动力开始大规模流动,加之国际资金和技术开始进军中国市场,“中国制造”在国外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国家开始进行符合国际规范的贸易政策体系改革;第四阶段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至今,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中国的贸易政策体系改革已经与国际接轨,并且中国有着市场容量大,与发达国家互补性明显的特征,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良性影响也逐渐增大。 但中国在发挥比较优势和收入总量上升的同时,在有些方面还是事与愿违。首先,中国采取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比较优势利益,而是以外资和高技术为先导,逐步从产业链的低端迈入高端,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设计。但是由于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各地都比较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表现在利用外资方面就是大量的外资投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企业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用我国配额,压缩了国内企业的出口。另外,外资企业还与我国国内企业争夺国内市场。这与我国想利用外资提升产业结构的本意南辕北辙。其次,国内企业和产业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能力较差。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决定的静态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但比较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只有同时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才能赢得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劳动力成本随之增加,如果不培育竞争意识,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产品升级,增强其竞争力,那么原有的竞争优势将会降低甚至变为竞争劣势,原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不一定会成为出口产业。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产业结构技术含量低,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在世界贸易利益的分配中,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中国获得的出口利润的份额是很小的。国内出口产业由于缺少利润无法扩大规模、改进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这又对国内出口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阻力。如果长期靠出口大量低需求弹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家很容易陷入一种出口与贫困化同步增长的尴尬境地。也就是说,出口不断增长,但出口企业却举步维艰。为了能够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分得公平的一杯羹,应当在当前体系下改进与完善现阶段的对外贸易模式。归其原因,我国现有的较为落后的贸易模式,与缺乏积极有效的宏观引导有很大关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不能等待生产力的自然成长来实现贸易模式的转变,激烈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已经不容我们等待。我们应当主动地来启动和加速贸易模式的转变,以维持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模式转变:第一,逐步建立效益型进出口贸易模式。要着眼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对外贸易中做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改善国民福利并重。出口贸易要摆脱单纯考虑外汇收入的倾向,把重心放在对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的国际比较上,通过出口来增加国民价值总量,让国民享受到更多的物质福利。同样,进口贸易也要克服重生产、轻消费的传统习惯,逐步做到生产和消费并重。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看,进出口贸易只是流通的一个环节,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国民福利的改善本质上是二位一体的。只有把国民福利当作对外贸易的主要目标之一,才能充分发挥出贸易对经济成长的带动作用,并为外贸本身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只有把改善国民福利作为贸易的基本出发点时,才能形成较合理的商品比价关系和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促使经营外贸的企业真正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第二,以综合型的国际竞争模式为目标。贸易和投资趋向一体化是当代国际经济生活的一大特征。中国商品要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海外投资是一个关键性的立足点,现在是将我国的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两者结合起来的时候了,应当争取在今后十年左右出现重大的突破。这一点需要尽早获得各个方面的共识,同心协力构造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另一方面,从市场营销的策略来看,要尽快实现竞争优势多元化和市场的分散化。在继续利用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模式的同时,要花大力气培养壮大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在重视物质商品出口的同时,要大力推动劳务和技术的出口;在充分发挥物质生产要素作用的同时,要竭力形成和利用我们中国的无形资产。对外贸易要真正实现全方位开放,增强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最后是实行中立型的宏观调控模式。贸易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制度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消除实际中仍然存在的对出口的歧视。人民币汇率已经并轨和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将对出口产生有力的刺激作用,要使这种新的制度及早进入良性运转状态,同时深化其他方面的改革。从长远看,我国宜采用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的方针。本文一开始就提到过,作为一个大国,片面倡导出口导向恐不合适,外部条件也难以得到满足。对外贸易实际上的功能相当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我们对贸易的发展应当采用产业性倾斜政策。除了个别关系到国防等等的场合,应当取消部门或地区在经营外贸业务上的特权或优惠,放开经营、平等竞争,实行按出口实绩进行鼓励的措旅。市场经济的活力来源于竞争,这同样适用于贸易的发展和转型。贸易模式转变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积极地指导意义,我们应当看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息息相关,我们应当注重这两者的关系以达到国际贸易市场与国内市场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目的。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配套。宏、微观经济环境、宽松的创新环境、行之有效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是促进产业升级的保障。美国之所以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得益于里根时期的放松管制和克林顿政府良好的产业政策。例如美国的第一项技术政策是直接写入美国宪法的关于保障发明人权益的促进科学技术的条款。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就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贸易对象国特别是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接近的日本、欧盟各国开放市场,扩大对美国计算机、移动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为了鼓励美国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美国政府还为出口企业设立低息贷款基金,减免部分税赋,实行出口补贴。第二,遵循比较优势准确定位主导产业是关键。主导产业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重点产业,这些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国民经济的“龙头”,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对整个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强烈的前向拉动或后向推动作用。从近代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世界产业发展史上出现了五个主导产业,依次为:棉纺工业,钢铁工业、铁路修建业。电力、汽车、化工和钢铁工业,汽车、石油、钢铁、耐用消费品工业,信息工业。世界各国的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升级过程大多遵循了这个自然历史过程。日本和“四小龙”的成功在于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能发挥当时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形成相应的主导产业,而不是脱离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赶超;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的提高,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结构调整不能整齐划一,搞一刀切,对不同地区树立不同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具有多层次性、综合性和序列更替性的特点。具体到我国来说,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基础好,资本积累率也比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领先,过去的产业重点多放在轻工、电子、纺织、制衣等行业,经过一定的积累后,现在东部各省也把发展的眼光放在技术密集程度、知识、资本集中的高附加值产品上,如生物制药、网络通讯和金融等服务产业。由于东部汇集了大量的尖端科技人才,所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产业,以保持全国经济增长活力的任务也应由东部首先完成。而西部由于自然条件同东部不同,地广人稀,所以,不适于东部推广的大规模的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石油化工、化学等行业这些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应放在我国西部地区进行。目前我国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措施,也即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西部,以东部的产业发展带动西部的产业发展。第三,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这一点日本发展进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其完备的教育制度和大批受过教育的科技人才和劳动力。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各国之间的竞争最主要地表现为对人才的竞争,美国之所以树立头号经济、军事强国的地位是因为美国搜集了全世界优秀人才为它服务。人才争夺是产业竞争的焦点。多年来美国之所以能在发展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独占鳌头,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能充分利用其他国家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智慧和技能为其所用。而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在劳动力资源上可以说天下无敌,但在质上甚至不能同香港、新加坡等地相比。人口多、人才少,这种因素可以说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劳动力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科技因素最终要被消化吸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其作用。从日本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基础研究领域理论的发展。所以教育是一国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和原动力,教育是百年大计,是经济腾飞的翅膀,只有教育发展了社会才能进步。第四,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加大科技投入。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科研人员、科技投入和科技活动方面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技术进步产要依靠引进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因此严重地制约着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步伐。有关研究显示,世界上90%以上的科技投入、科技人员和科技活动都是集中在发达国家,他们每年用于科研的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而许多发展中国家每年用于科研的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10,而且,分布很不均衡,多集中于少数发达地区。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技术产业日益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力量,而且也大大缩短了工业化进程。我国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信息化为代表的国民经济信息化,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根据资源优势和内外部资源信配置条件,确立各地区重点开发和扶植的产业升级与外贸发展战略关系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并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创造竞争优势,实现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参考文献:[1]杨建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趋势和政策取向经济研究参考,2003[2]何维达,何昌WTO与中国产业升级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3]李昭华我国外贸战略新理论述评经济师,2003

国共第一次合作方式形成分析  摘 要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对中国革命的局面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国共合作方式最终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国共合作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采取何种方式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当时苏俄及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国民党三方争执的焦点,也是关系到国共合作统一战线能否最终建立的关键所在。  1.早在国共合作酝酿时期,共产国际代表达林曾向孙中山提出国共实现两党平行合作的“党外合作”建议,但被孙中山拒绝。  首先,“以党治国”思想是孙中山拒绝两党平行合作的思想根源。“以党治国”,其实质是一党治国,即要以他创建的中华革命党或中国国民党来治国。早在创建中华革命党时,孙中山就曾指出:“非本党不得干涉政权,不得有选举权,故将来各埠选派代表,非本党人不可。”同时,将革命阶段划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提出此期内“一切军国庶政,悉归本党负完全责任”。这就比较明确地体现了以中华革命党一党革命的思想。改组国民党后,他秉承中华革命党的主旨,强调依靠改组后的国民党去改造国家。因此,孙中山在与国际代表商谈国共合作方式时,强调:“国民革命,惟本党负有历史的使命,非加入本党,无由为国民革命而尽力。且当国民革命时代,一心一德,惟本党之主义是从。”由此,也就拒绝了国共两党平行合作的建议。况且,孙中山只将中国共产党当成“共产派”,孙中山在谈及国共两党相互关系时曾讲:“国民党系我创立唯一之政党,而共产派则为赞成俄国列宁主义学者有志之一派,国民党固有加入该派者,然国民党始终为国民党,共产派始终为共产派,而为其独特活动而已,不能必言其互相提携也。”可见在孙中山看来,中共只不过是羡慕俄式革命的有志青年派,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同时,孙中山对中共信奉的共产主义认识也是模糊的。他有时认为:“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成功,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而且,他有时又认为苏维埃政权和共产主义不能适用于中国。正是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矛盾,使他不能平等地对待共产党,并拒绝两党平行合作。  另外,担心领导权旁落,也是孙中山拒绝两党平行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孙中山对外联合苏俄,对内改组国民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巩固国民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力量基础,不希望看到共产党在苏俄的支持下强大起来,与其争夺革命的领导权。因此,他在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的同时,又时刻警惕中共“包揽俄国外交”,“独得俄援而自树一帜”。参加过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张国焘回忆说:“孙先生素来自视为中国革命的唯一领袖,在他的旗帜下,可以包容一切革命分子。”但是,要“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却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他虽然“允许在其党内进行共产主义宣传”,也认为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但决不容许“朋友”成为主人,共产党必须服从他的领导;否则,“我必弃之”。  孙中山坚持认为,国共合作必须以国民党为主体核心,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属于国民党。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对国共合作及其领导权归属问题的基本立场。孙中山坚持党内合作而拒绝两党平行联合,正是该立场的集中体现。  2.苏俄及共产国际竭力促使中共接受“两党合并”的方式。孙中山拒绝了国共两党平行合作的建议之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达林又提出实行“两党合并”的新方案就是指“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加入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共清楚:两党如此“合并”,将使共产党的独立性荡然无存,最终党的组织也将被无形取消。苏俄及共产国际代表自然深知这种严重后果,之所以还执意作出这样的决定,首先,是共产国际对中国实际了解不甚清楚,有明显的轻视共产党而重视国民党的倾向。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眼里,当时中国似乎不具备产生共产党的必需条件:“中国极为落后,从经济状况看,要在当前建立一个共产党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只有在国民运动进一步发展时才能产生共产党”,中共“诞生的太早了”。他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汇报情况时说:中共是由一些“不懂马克思主义,缺乏社会主义实践”,“倾向社会主义的学生”所组成;他们“从来没有同工人阶级有过紧密的联系”,“也不支持罢工”,对中国的政治生活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作为一个宣传团体会更好一些”。因此,马林反对国共平行合作的方式,认为中共既同“国民党一道工作,但又对其保持独立,这必然会使那个小团体的人们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小宗派。”所以,他极力主张中共放弃“对于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到国民党中去进行政治活动”,否则,“前途是暗淡的”。相反,马林看不到国民党软弱涣散、成份复杂的弱点,过高地估计了其力量。他认为,国民党是知识分子、华侨、士兵和工人组成的一个多阶级联合的松散组织;由于孙中山长期和工人有接触,因此这个党与工人群众的联系十分紧密。他甚至认为,国民党领导层中“有一些具有马克思主义素养的人”,他们“决不比我们共产主义团体中工作的马克思主义者逊色”。  其次,苏俄及共产国际在促使国共合作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它在远东地区的安全。勿庸置疑,列宁及苏维埃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帮助是真诚的。但是不可否认,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急于和孙中山国民党实行合作,关键是出于对其新政权安全所作的考虑。当时,苏俄为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和经济封锁,急欲在东方特别是毗邻的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它先后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帝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取得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好感。苏俄的目的,一是近期的,即指望孙承认其继续驻兵外蒙,并维护其在中东铁路上的管理权益;二是从长计议,指望孙中山的国民党控制了中央政府以后,“承认苏俄并与它订立同盟条约”,以彻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和封锁。因此,苏俄在1923年1月的《孙文越飞宣言》中以“国际纪律”强压中共接受“两党合并”方式。共产国际强调国共合作必须服务于苏俄的外交政策,要求中共“在国民党内竭力反对孙中山与军阀的军事勾结”,因为“这些军阀是敌视苏俄的外国资本的代理人”;“中国共产党应当对国民党施加影响,以期将它和苏维埃俄国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反对欧洲、美国、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可见,中共在苏俄和国民党面前只不过是二者利益交换的一个筹码。  3.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顶住各种压力,从实际出发探寻出“党内合作”的合作方式。  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举行特别会议,专门讨论国共两党的合作方式问题。会上,马林为促使“国共合并”,进一步向与会者施压;而绝大多数与会者依然强调:这样做势必“混合了阶级组织”和“牵制了我们的独立”。就在双方争执不下、陷入僵局的时刻,李大钊提出了一个新建议:即共产党员有条件地加入国民党,并以少数领导人的率先加入作为两党实现合作的桥梁。这个意见化解了争论双方的尖锐矛盾,使大家心平气和起来,会议由此出现了转机。经过进一步协商,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代表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参加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党内合作”。这一方式与马林提出的“两党合并”相似,但二者间有本质区别。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自己的组织机构和一部分党员独立于国民党组织之外,可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壮大。1923年1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采纳了中共提出的“党内合作”方式。决议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在斗争中卷起自己原来的旗帜。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此揭开了国共“党内合作”的序幕。实践证明,这一合作方式对国共双方都是有利的,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进程也是有利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具体方式问题的解决,表明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尝试把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充分显示了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的统一。当然这种合作方式短期性、策略性很强,这也为双方合作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5000字开头怎么写

提供一些国贸专业的学年论文的题目,供参考。 我国外贸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 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 对自由贸易保护贸易理论政策的研究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全球化" APEC挑战WTO 外贸企业财务问题 东亚地区双边自由贸易的政治经济学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 东亚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 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中国企业应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战略 CEPA框架下,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前景 论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变化 论我国进出口市场的变化 论东北亚经济合作 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设想 全球FTA发展新趋势与中国的FTA战略 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引资对策 论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合作联动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分析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原因,特点与前景分析 东亚区域性金融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及路径选择 欧盟东扩论 评欧盟(欧共体)的共同农业政策 中国欧盟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前景 美国新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欧盟企业竞争力个案研究(以具体企业为例) 美国企业竞争力个案研究(以具体企业为例) 提升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 国际营销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国际营销中的绿色壁垒研究 网络营销的应用问题研究 企业促销战略研究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 关于无单放货的有关法律问题 关于倒签提单的有关法律问题 关于预借提单的有关法律问题 提单的运输合同属性问题 关于海运货物灭失及损坏有关问题 国际贸易结算支付方式的选择及运用 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评估 出口信用保险浅析 无船承运人法律地位 CIF合同初探 国际贸易买卖中的违约与违约救济制度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代理制度的变革与我国外贸公司发展前景探讨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国际贸易合同中的欺诈胁迫与重大误解问题探讨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非洲各国和各地区是中国在国际政治和外交战略上的重要依托力,是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非洲的崛起为中非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在中非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不可忽视。首先,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非洲国家中,除一些资源富集国外,大多数国家与中国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其次,非洲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受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外部因素影响,发展并不稳定。近十年以来,非洲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更被视为全球经济增长新的一极,但基础设施匮乏极大束缚了非洲可持续性发展与包容性增长。自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处于 “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如果说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在欧亚大陆,那么非洲大陆将是“一带一路”建设向西推进的一个重要方向,非洲地区有着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当前如何推进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基础设施建设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促进经济增长、减轻贫困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现已成为非洲各国领导人的共识和政府政策的努力方向。据非洲基础设施联合会(ICA)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非洲基础设施融资达到10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2017年增长约25%,比2015—2017年平均值增长38%,其中非洲国家和中国的投资分别增长了33%和65%,其他多边组织的贡献使2018年非洲基础设施融资增长了24%。

国贸方面,最近有很多比较热门的问题,可以研究下。。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2000字开头的时间

国共第一次合作方式形成分析  摘 要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对中国革命的局面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国共合作方式最终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国共合作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采取何种方式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当时苏俄及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国民党三方争执的焦点,也是关系到国共合作统一战线能否最终建立的关键所在。  1.早在国共合作酝酿时期,共产国际代表达林曾向孙中山提出国共实现两党平行合作的“党外合作”建议,但被孙中山拒绝。  首先,“以党治国”思想是孙中山拒绝两党平行合作的思想根源。“以党治国”,其实质是一党治国,即要以他创建的中华革命党或中国国民党来治国。早在创建中华革命党时,孙中山就曾指出:“非本党不得干涉政权,不得有选举权,故将来各埠选派代表,非本党人不可。”同时,将革命阶段划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提出此期内“一切军国庶政,悉归本党负完全责任”。这就比较明确地体现了以中华革命党一党革命的思想。改组国民党后,他秉承中华革命党的主旨,强调依靠改组后的国民党去改造国家。因此,孙中山在与国际代表商谈国共合作方式时,强调:“国民革命,惟本党负有历史的使命,非加入本党,无由为国民革命而尽力。且当国民革命时代,一心一德,惟本党之主义是从。”由此,也就拒绝了国共两党平行合作的建议。况且,孙中山只将中国共产党当成“共产派”,孙中山在谈及国共两党相互关系时曾讲:“国民党系我创立唯一之政党,而共产派则为赞成俄国列宁主义学者有志之一派,国民党固有加入该派者,然国民党始终为国民党,共产派始终为共产派,而为其独特活动而已,不能必言其互相提携也。”可见在孙中山看来,中共只不过是羡慕俄式革命的有志青年派,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同时,孙中山对中共信奉的共产主义认识也是模糊的。他有时认为:“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成功,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而且,他有时又认为苏维埃政权和共产主义不能适用于中国。正是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矛盾,使他不能平等地对待共产党,并拒绝两党平行合作。  另外,担心领导权旁落,也是孙中山拒绝两党平行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孙中山对外联合苏俄,对内改组国民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巩固国民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力量基础,不希望看到共产党在苏俄的支持下强大起来,与其争夺革命的领导权。因此,他在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的同时,又时刻警惕中共“包揽俄国外交”,“独得俄援而自树一帜”。参加过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张国焘回忆说:“孙先生素来自视为中国革命的唯一领袖,在他的旗帜下,可以包容一切革命分子。”但是,要“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却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他虽然“允许在其党内进行共产主义宣传”,也认为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但决不容许“朋友”成为主人,共产党必须服从他的领导;否则,“我必弃之”。  孙中山坚持认为,国共合作必须以国民党为主体核心,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属于国民党。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对国共合作及其领导权归属问题的基本立场。孙中山坚持党内合作而拒绝两党平行联合,正是该立场的集中体现。  2.苏俄及共产国际竭力促使中共接受“两党合并”的方式。孙中山拒绝了国共两党平行合作的建议之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达林又提出实行“两党合并”的新方案就是指“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加入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共清楚:两党如此“合并”,将使共产党的独立性荡然无存,最终党的组织也将被无形取消。苏俄及共产国际代表自然深知这种严重后果,之所以还执意作出这样的决定,首先,是共产国际对中国实际了解不甚清楚,有明显的轻视共产党而重视国民党的倾向。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眼里,当时中国似乎不具备产生共产党的必需条件:“中国极为落后,从经济状况看,要在当前建立一个共产党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只有在国民运动进一步发展时才能产生共产党”,中共“诞生的太早了”。他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汇报情况时说:中共是由一些“不懂马克思主义,缺乏社会主义实践”,“倾向社会主义的学生”所组成;他们“从来没有同工人阶级有过紧密的联系”,“也不支持罢工”,对中国的政治生活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作为一个宣传团体会更好一些”。因此,马林反对国共平行合作的方式,认为中共既同“国民党一道工作,但又对其保持独立,这必然会使那个小团体的人们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小宗派。”所以,他极力主张中共放弃“对于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到国民党中去进行政治活动”,否则,“前途是暗淡的”。相反,马林看不到国民党软弱涣散、成份复杂的弱点,过高地估计了其力量。他认为,国民党是知识分子、华侨、士兵和工人组成的一个多阶级联合的松散组织;由于孙中山长期和工人有接触,因此这个党与工人群众的联系十分紧密。他甚至认为,国民党领导层中“有一些具有马克思主义素养的人”,他们“决不比我们共产主义团体中工作的马克思主义者逊色”。  其次,苏俄及共产国际在促使国共合作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它在远东地区的安全。勿庸置疑,列宁及苏维埃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帮助是真诚的。但是不可否认,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急于和孙中山国民党实行合作,关键是出于对其新政权安全所作的考虑。当时,苏俄为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和经济封锁,急欲在东方特别是毗邻的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它先后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帝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取得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好感。苏俄的目的,一是近期的,即指望孙承认其继续驻兵外蒙,并维护其在中东铁路上的管理权益;二是从长计议,指望孙中山的国民党控制了中央政府以后,“承认苏俄并与它订立同盟条约”,以彻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和封锁。因此,苏俄在1923年1月的《孙文越飞宣言》中以“国际纪律”强压中共接受“两党合并”方式。共产国际强调国共合作必须服务于苏俄的外交政策,要求中共“在国民党内竭力反对孙中山与军阀的军事勾结”,因为“这些军阀是敌视苏俄的外国资本的代理人”;“中国共产党应当对国民党施加影响,以期将它和苏维埃俄国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反对欧洲、美国、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可见,中共在苏俄和国民党面前只不过是二者利益交换的一个筹码。  3.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顶住各种压力,从实际出发探寻出“党内合作”的合作方式。  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举行特别会议,专门讨论国共两党的合作方式问题。会上,马林为促使“国共合并”,进一步向与会者施压;而绝大多数与会者依然强调:这样做势必“混合了阶级组织”和“牵制了我们的独立”。就在双方争执不下、陷入僵局的时刻,李大钊提出了一个新建议:即共产党员有条件地加入国民党,并以少数领导人的率先加入作为两党实现合作的桥梁。这个意见化解了争论双方的尖锐矛盾,使大家心平气和起来,会议由此出现了转机。经过进一步协商,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代表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参加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党内合作”。这一方式与马林提出的“两党合并”相似,但二者间有本质区别。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自己的组织机构和一部分党员独立于国民党组织之外,可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壮大。1923年1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采纳了中共提出的“党内合作”方式。决议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在斗争中卷起自己原来的旗帜。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此揭开了国共“党内合作”的序幕。实践证明,这一合作方式对国共双方都是有利的,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进程也是有利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具体方式问题的解决,表明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尝试把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充分显示了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的统一。当然这种合作方式短期性、策略性很强,这也为双方合作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现在大家都在谈全球化,我想今天的讲座从一个问题开始。为什么说是全球化阴影呢?因为大家都在谈阳光,所以说阴影是对全球化的反思。 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弊大于利,风险大于机会。全球化的主导是美国,中美的战略利益对立的,基于利益上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冲突形式可以多样。对于美国来说,中国是红黄两祸,红指意识形态的,黄是说把中国西化,分化,有根据就把中国分成五块,这便是中国的未来,而这所有的都是美国的策略与总趋势。 西方战后获得了很大发展,很大部分归于第三世界工业大开发,以中美为例,每年美国都从中国进口大量廉价商品,每年中国出口额为300多亿美元,如果当然商品按从别国输入的价格计算,将多 140亿美元,而美国从1979年到1996直接,对华投资才142亿美元,中美长期存在着不平等交换,就拿NIKE鞋来例,在美国市场售价200美元,其制造是在中国福建,出场价是20美元,工资含量2美元,还有2美元是用于支付购买气垫专利的费用。 经济全球化从表面上看是INTERNET的扩展,从生产需要上看是缩小,而生产是生产关系的统一,从生产关系看,是资本全球化,西方资本占领第三世界工业空间,形成资本的逻辑循环,在新殖民主义时代,美国人口17亿,消耗了石油的36%,以13种主要工业原材料为例,美国的依赖程度60%,欧盟90%,日本92%。现今按我的解释,全球面临着后殖民主义,再殖民化。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代的两大主题,其将来的意思也是为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和平是相对于战略而言,战略的根源是争夺殖民地,现在经济殖民化解决了这一问题,要争取第三世界市场需要和平。 1995年联合国会议上,加利致辞到全球一体化和全球分裂化是21世纪面临的两大挑战,一个新的辩证关系开始了。 对第三世界来说,经济全球化初期确定有过很多有利条件,主要有:西方资本注入了传统农业,二、三产一发展空间极其大;廉价劳动力。和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差距大,经济的互补性强,下面一组数据就可以说明这种发展,1956-1960年平均GDP增长9%。61年到66年1%,66年-70年6%,71年-75年6%,其中61年到75年持续保持在5%以上,这在经济学上称为经济奇迹,到70年代后期,80年代,这种强劲的局势被抑制,1976到1980年为5%-80年代是“失去的十年”,为6%,1990年到1994年就是 fu ta o 1%,最近几年东欧经济萎靡,东南亚金融危机,形势也不好,其原因有: 工业衰退和农村衰败,在资本全球化运动中,资本纷纷集中到工、商业,70%发展中国家粮食不能自给,发展中国家靠农业积累资本的方式是发展经济作物,致使结构单一在,而商业行情不断变化,农业节奏跟不上商业节奏,农村的农业制约工业、制约消费。 韩国以出口型工业结构为主的产业结构在出口受阻时遭遇了严重的危机,韩国以精体汽车业出口为主的工业是现代化的,而内需的产业是半现代化的,所以出口萎缩采取的直接结果是生产 ,这是因为没有带来国内产业链的建立。

我晕,又是我们班的?这个还聪明一点……那CHM就直接把帐号那么大个SUNSHINE明放在那里,太好认了……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2000字怎么写

提供一些国贸专业的学年论文的题目,供参考。 我国外贸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 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研究 对自由贸易保护贸易理论政策的研究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全球化" APEC挑战WTO 外贸企业财务问题 东亚地区双边自由贸易的政治经济学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 东亚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 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中国企业应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战略 CEPA框架下,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前景 论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变化 论我国进出口市场的变化 论东北亚经济合作 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设想 全球FTA发展新趋势与中国的FTA战略 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引资对策 论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合作联动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分析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原因,特点与前景分析 东亚区域性金融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及路径选择 欧盟东扩论 评欧盟(欧共体)的共同农业政策 中国欧盟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前景 美国新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欧盟企业竞争力个案研究(以具体企业为例) 美国企业竞争力个案研究(以具体企业为例) 提升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 国际营销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国际营销中的绿色壁垒研究 网络营销的应用问题研究 企业促销战略研究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 关于无单放货的有关法律问题 关于倒签提单的有关法律问题 关于预借提单的有关法律问题 提单的运输合同属性问题 关于海运货物灭失及损坏有关问题 国际贸易结算支付方式的选择及运用 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评估 出口信用保险浅析 无船承运人法律地位 CIF合同初探 国际贸易买卖中的违约与违约救济制度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代理制度的变革与我国外贸公司发展前景探讨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国际贸易合同中的欺诈胁迫与重大误解问题探讨

浅析中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变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摘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无疑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而不断的产业结构优化乃是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外贸依存度逐年提高,产业升级与外贸模式的关系更加密切,本文先是分析了当前外贸模式的利弊,给出对外贸易模式转变的几个方向,然后以模式转变为引导,展开产业结构优化的进一步讨论。关键词: 对外贸易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并没有为国际市场带来真正的和平,而是成为了发达国家追逐利润的场所,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直是发达国家的“大后方”,他们进行贸易的资本几乎只有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中国一直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相对密集的国家,也没有逃过这种命运。追溯一下中国对外贸易历史,发现中国外贸体制的演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下的国家统制贸易,中央以指令性计划直接管理少数的专业性贸易公司进行进出口;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到1992年建立全面市场经济体系的开端,这一时期逐步实行市场经济,部分贸易开放;第三阶段是1992至2001年,这时中国劳动力开始大规模流动,加之国际资金和技术开始进军中国市场,“中国制造”在国外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国家开始进行符合国际规范的贸易政策体系改革;第四阶段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至今,这一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中国的贸易政策体系改革已经与国际接轨,并且中国有着市场容量大,与发达国家互补性明显的特征,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良性影响也逐渐增大。 但中国在发挥比较优势和收入总量上升的同时,在有些方面还是事与愿违。首先,中国采取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比较优势利益,而是以外资和高技术为先导,逐步从产业链的低端迈入高端,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设计。但是由于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各地都比较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表现在利用外资方面就是大量的外资投入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资企业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占用我国配额,压缩了国内企业的出口。另外,外资企业还与我国国内企业争夺国内市场。这与我国想利用外资提升产业结构的本意南辕北辙。其次,国内企业和产业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能力较差。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决定的静态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但比较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只有同时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才能赢得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劳动力成本随之增加,如果不培育竞争意识,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产品升级,增强其竞争力,那么原有的竞争优势将会降低甚至变为竞争劣势,原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不一定会成为出口产业。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产业结构技术含量低,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在世界贸易利益的分配中,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中国获得的出口利润的份额是很小的。国内出口产业由于缺少利润无法扩大规模、改进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这又对国内出口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阻力。如果长期靠出口大量低需求弹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家很容易陷入一种出口与贫困化同步增长的尴尬境地。也就是说,出口不断增长,但出口企业却举步维艰。为了能够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分得公平的一杯羹,应当在当前体系下改进与完善现阶段的对外贸易模式。归其原因,我国现有的较为落后的贸易模式,与缺乏积极有效的宏观引导有很大关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不能等待生产力的自然成长来实现贸易模式的转变,激烈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已经不容我们等待。我们应当主动地来启动和加速贸易模式的转变,以维持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模式转变:第一,逐步建立效益型进出口贸易模式。要着眼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对外贸易中做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改善国民福利并重。出口贸易要摆脱单纯考虑外汇收入的倾向,把重心放在对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的国际比较上,通过出口来增加国民价值总量,让国民享受到更多的物质福利。同样,进口贸易也要克服重生产、轻消费的传统习惯,逐步做到生产和消费并重。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看,进出口贸易只是流通的一个环节,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国民福利的改善本质上是二位一体的。只有把国民福利当作对外贸易的主要目标之一,才能充分发挥出贸易对经济成长的带动作用,并为外贸本身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只有把改善国民福利作为贸易的基本出发点时,才能形成较合理的商品比价关系和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加速人力资本的积累,促使经营外贸的企业真正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并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第二,以综合型的国际竞争模式为目标。贸易和投资趋向一体化是当代国际经济生活的一大特征。中国商品要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海外投资是一个关键性的立足点,现在是将我国的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两者结合起来的时候了,应当争取在今后十年左右出现重大的突破。这一点需要尽早获得各个方面的共识,同心协力构造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另一方面,从市场营销的策略来看,要尽快实现竞争优势多元化和市场的分散化。在继续利用劳动密集型比较优势模式的同时,要花大力气培养壮大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在重视物质商品出口的同时,要大力推动劳务和技术的出口;在充分发挥物质生产要素作用的同时,要竭力形成和利用我们中国的无形资产。对外贸易要真正实现全方位开放,增强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最后是实行中立型的宏观调控模式。贸易模式的转换过程中制度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消除实际中仍然存在的对出口的歧视。人民币汇率已经并轨和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将对出口产生有力的刺激作用,要使这种新的制度及早进入良性运转状态,同时深化其他方面的改革。从长远看,我国宜采用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的方针。本文一开始就提到过,作为一个大国,片面倡导出口导向恐不合适,外部条件也难以得到满足。对外贸易实际上的功能相当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我们对贸易的发展应当采用产业性倾斜政策。除了个别关系到国防等等的场合,应当取消部门或地区在经营外贸业务上的特权或优惠,放开经营、平等竞争,实行按出口实绩进行鼓励的措旅。市场经济的活力来源于竞争,这同样适用于贸易的发展和转型。贸易模式转变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积极地指导意义,我们应当看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息息相关,我们应当注重这两者的关系以达到国际贸易市场与国内市场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目的。本文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配套。宏、微观经济环境、宽松的创新环境、行之有效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是促进产业升级的保障。美国之所以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得益于里根时期的放松管制和克林顿政府良好的产业政策。例如美国的第一项技术政策是直接写入美国宪法的关于保障发明人权益的促进科学技术的条款。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就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贸易对象国特别是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接近的日本、欧盟各国开放市场,扩大对美国计算机、移动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为了鼓励美国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美国政府还为出口企业设立低息贷款基金,减免部分税赋,实行出口补贴。第二,遵循比较优势准确定位主导产业是关键。主导产业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重点产业,这些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国民经济的“龙头”,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对整个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强烈的前向拉动或后向推动作用。从近代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世界产业发展史上出现了五个主导产业,依次为:棉纺工业,钢铁工业、铁路修建业。电力、汽车、化工和钢铁工业,汽车、石油、钢铁、耐用消费品工业,信息工业。世界各国的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升级过程大多遵循了这个自然历史过程。日本和“四小龙”的成功在于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能发挥当时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形成相应的主导产业,而不是脱离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赶超;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的提高,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结构调整不能整齐划一,搞一刀切,对不同地区树立不同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具有多层次性、综合性和序列更替性的特点。具体到我国来说,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基础好,资本积累率也比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领先,过去的产业重点多放在轻工、电子、纺织、制衣等行业,经过一定的积累后,现在东部各省也把发展的眼光放在技术密集程度、知识、资本集中的高附加值产品上,如生物制药、网络通讯和金融等服务产业。由于东部汇集了大量的尖端科技人才,所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产业,以保持全国经济增长活力的任务也应由东部首先完成。而西部由于自然条件同东部不同,地广人稀,所以,不适于东部推广的大规模的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石油化工、化学等行业这些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应放在我国西部地区进行。目前我国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措施,也即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西部,以东部的产业发展带动西部的产业发展。第三,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这一点日本发展进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其完备的教育制度和大批受过教育的科技人才和劳动力。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各国之间的竞争最主要地表现为对人才的竞争,美国之所以树立头号经济、军事强国的地位是因为美国搜集了全世界优秀人才为它服务。人才争夺是产业竞争的焦点。多年来美国之所以能在发展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独占鳌头,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能充分利用其他国家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智慧和技能为其所用。而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在劳动力资源上可以说天下无敌,但在质上甚至不能同香港、新加坡等地相比。人口多、人才少,这种因素可以说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劳动力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科技因素最终要被消化吸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其作用。从日本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基础研究领域理论的发展。所以教育是一国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和原动力,教育是百年大计,是经济腾飞的翅膀,只有教育发展了社会才能进步。第四,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加大科技投入。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科研人员、科技投入和科技活动方面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技术进步产要依靠引进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因此严重地制约着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步伐。有关研究显示,世界上90%以上的科技投入、科技人员和科技活动都是集中在发达国家,他们每年用于科研的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而许多发展中国家每年用于科研的经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10,而且,分布很不均衡,多集中于少数发达地区。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技术产业日益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力量,而且也大大缩短了工业化进程。我国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信息化为代表的国民经济信息化,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根据资源优势和内外部资源信配置条件,确立各地区重点开发和扶植的产业升级与外贸发展战略关系的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并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创造竞争优势,实现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参考文献:[1]杨建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趋势和政策取向经济研究参考,2003[2]何维达,何昌WTO与中国产业升级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3]李昭华我国外贸战略新理论述评经济师,2003

  • 索引序列
  •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2000字开头怎么写
  •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2000字开头
  •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5000字开头怎么写
  •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2000字开头的时间
  • 国际经济合作论文2000字怎么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