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龙岩师专学报官网投稿

龙岩师专学报官网投稿

发布时间:

龙岩师专学报官网投稿

一、 公开发表的论文:1、《谈谈旅游饭店的人员管理制度》,《山东旅游》,1992年4期。2、《饭店总台的工作性质及员工性格要求》,《酒店管理》,1993年4期。3、《饭店人员管理作用论》,《酒店管理》,1993年4期。4、《谈中国旅游饭店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华侨大学学报》,1995年4期。5、《香港的咖啡文化》,《中外饭店》,1998年1期。6、《酒店总服务台的设置种种》,《饭店世界》,1998年1期。7、《从一份员工招聘试卷谈起》,《中外饭店》,1998年4期。8、《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研究与探索》,《华侨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2月。9、《饭店像个博物馆——从几个特殊店馆说起》,《现代酒店》,2000年11月。10、《谈谈酒店如何创造顾客价值》,《龙岩师专学报》,2001年2月。11、《您的酒店真正做到清洁了吗?》,《现代酒店》,2001年3月。12、《福建省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途径》,《华侨大学学报》,2001年3月。13、《谈谈旅游高职教育的可行途径》,《华侨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1月。14、《酒店提高RM-Service服务收入的有效措施》,《现代酒店》,2001年11月。15、《试述酒店人力资源个体的发展周期》,《经济师》,2002年2月。16、《诠释“闲适人生”的经营》,《中外饭店与餐饮》,2002年2月。17、《背景音乐在饭店中的巧妙运用》,《现代酒店》,2002年1月。18、《虚拟经营方式在酒店中的运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1月。19、《中国企业开展柔性管理的内部阻碍因素及实现途径》,《集美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20、《谈谈酒店商务楼层的起源与发展》,《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21、《重新看待酒店前厅》,《现代酒店》,2002年第2期。23、《试论中国特许经营双赢的发展策略》,《襄樊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24、《试论中国特许经营双赢的发展策略》,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1年第5期全文转载。25、《我国旋转餐厅的类型及其经营差异》,《现代酒店》,2002年第3期。26、《泉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襄樊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27、《技术运用与饭店的发展》,《现代酒店》,2002年6期。28、《谈谈饭店如何提高双开率》,《现代酒店》,2002年5期。29、《浅析提高企业员工个性化的途径》,《经济师》,2002年第6期。30、《实现我国企业联盟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31、《谈谈酒店娱乐化的经营方式》,《商业研究》,2002年9月。32、《谈酒店个性化服务与客人隐私权的保护》,《现代酒店》,2003年第1期。33、《谈谈娱乐型酒店的经营模式》,饭店现代化,2003年第1期。34、《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途径》,华侨高等教育研究,2003(1)字数5700。35、《谈泉州饭店业“创绿”的有效途径》,福建旅游论丛(第四辑),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3(6)字数9000字,第一作者,3人。36、明兹伯格模型在中国酒店总经理时间管理中的应用 经济管理,2008年第13期,字数6800字,第二作者。(樊婷婷)37、《酒店客户管理系统与客户忠诚双系统的组合》,字数5600,第二作者,饭店现代化,2003第2期。(蒋志琛)38、《中国青年旅馆的社会效益问题探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第5期,字数10200字,第一作者。39、《职业紧张情境的应对策略》,饭店现代化,2004年第2期,字数6800字,第一作者,2人。(李祝舜)40、《谈谈旅游专业多媒体课堂教学改革》,华侨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字数3000字。41、《饭店通信外包的联盟策略》,饭店现代化2004(4),字数6000字,第二作者,2人。(何巧华)42、《饭店,拿什么留住员工?》,饭店现代化,2004年第6期,字数4000字,第一作者,2人(邱桂连)。43、《总统套房的“价格歧视”策略》,饭店现代化,2004年第7期,字数4000字,第一作者,2人(曾武英)。44、《饭店土地资源利用的若干思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字数6000字。45、《浅析精品酒店的发展模式》 中国酒店 2004年第2期(12月份),字数8000字,第一作者,2人(康庄)。46、《中国饭店顾客期望管理的误区及消除》 饭店现代化 2005年第1期,字数4000字,第二作者,2人(王棋昌)。47、谈谈生态伦理与企业的环保责任,商业研究,2004年第21期,字数6800字,第二作者,2人(曾武英)。48、饭店业“牵手”通讯业之路 饭店现代化 2005年第4期,字数5000字,第二作者,2人(李仁春)。49、传媒对餐饮业的影响,中国酒店,2005(4): 21-23,字数3600字,第一作者,2人(钟琳)。50、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看中国的申遗热潮 福建旅游论丛(第六辑)(ISBN7-80562-940-4),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4)字数9000字,第一作者,3人(支敏,周海华)。51、谈旅游企业招聘人才的对外营销策略 福建旅游论丛(第六辑)(ISBN7-80562-940-4),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4)字数6000字,第一作者,3人(曾武英,邓晴晴)。52、私营饭店如何进行品牌创建 饭店现代化 2005年第6期,字数5400字,第一作者,2人(吕杰勇)。53、基于顾客价值的饭店设计 中国酒店 2005年第6期,字数8700字,第一作者,2人(官晓莉)。54、员工价值倾向提高的途径 饭店现代化 2005年第8期,字数4000字。55、我国饭店联合体高效运作的制约因素及其消除对策 旅游科学,2005年第5期,第一作者,字数8000字。(何凡)56、会展酒店经营管理模式探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字数7500字(吴思丹)。57、中国高星级酒店投资前市场分析研究综述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字数6000字。58、《香港酒店业的经营方略》,福建旅游论丛(第五辑)(ISBN7-80562-940-4),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5)字数9000字,第一作者,2人。59、谈谈中国饭店业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的有效方式 饭店现代化 2006年第4期,字数6000字。(曾武英)60、中国饭店业投资行为诸因素分析 商业研究 2006年第9期,字数7800字。61、饭店资源稀缺性问题探讨——以中国名山上的饭店为例,饭店现代化 2006年第5期,字数6000字。62、中国高星级酒店投资前市场分析研究综述,北二外学报,2006年第期,字数7700字。64、中国饭店采用出售回租方式的风险与决策分析 饭店现代化 2006年第6期,字数4500字,第二作者。(饶品样)65、影响饭店承担社会责任的因素与消除途径 饭店现代化 2006年第7期。66、谈中国旅游企业有效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的思路 福建旅游论丛(第七辑)(ISBN7-80562-940-4),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5) 字数6600字。(曾武英)63、中国旅游企业网络营销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福建旅游论丛(第七辑)(ISBN7-80562-940-4),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5)字数5000字。(曾武英)64、中国饭店成功运作管理层收购(MBO)的几点思考 北二外学报 2006年第5期,字数7800字,第二作者。(李霞)65、培育中国饭店高端消费市场的有效途径 饭店现代化 2006年第11期,字数6000字。(林安娜)66、试探旅游管理研究生综合素质的 华侨高等教育研究2006(2),字数4600字,第二作者。(李霞)67、提升大学生生产实习成效的途径探讨 旅游学刊,2007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CN11-1120K),字数(曾武英,洪凯伟,戴景艳)68、旅游管理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思路探讨,旅游学刊,2007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CN11-1120K),第二作者。(李霞)69、浅谈泉台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泉州学林2006增刊Ⅲ,第一作者,(曾武英 李洪波 黄建军 温锦辉)(9000字)。70、闽台区域农业旅游保障体系及竞争合作模式探讨,泉州学林2007年第1期(第二作者)(李仁春)71、女性性别优势对饭店管理模式的影响, 饭店现代化,2003-10-15,独立撰写,6700字。72、酒店概念产品时代的到来,中外酒店,2007年第5期,字数2600字,第二作者(李霞)73.运用时间分析模型探讨酒店服务生产率的提升——以酒店中式铺床项目为例,北二外,2007(7),字数7000字,第二作者。(李霞)74、媒介介入旅游业的影响因素及其有效途径探讨 福建旅游论丛(第八辑)(ISBN7-80562-940-4),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6) 第二作者,字数7300。(王娴)75、亚洲饭店集团经营特色与中国饭店集团发展探析 福建旅游论丛(第八辑)(ISBN7-80562-940-4),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6)字数8000。(江秋霞)76、旅游业发展与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与反作用论 福建旅游论丛(第八辑)(ISBN7-80562-940-4),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7(6)字数7900。(曾武英)77、旅游者对饭店的选择行为研究 饭店现代化 2007年第7期,字数4200字,第二作者。(陆彪)78、内资酒店拓展国外客源市场的营销路径 饭店现代化 2007年第8期,字数8000字,第二作者。(李霞)79、中国酒店从业者职业倦怠的根源及干预措施研究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7年第10期,字数5800字,第二作者。(樊婷婷)80、中国高尔夫度假村的运营模式探讨 饭店现代化 2008年第3期,字数7000字,第二作者。(李霞)81、经济型酒店错位经营的路径选择,饭店现代化,2008年第2期,字数5200字,第二作者。(吴水芳)82、国内外旅游企业小费制度的比较 饭店现代化 2008年第4期,字数5800字,第二作者。(仲建兰)83、旅游学科教学研究型实验体系构建华侨高等教育研究 2008年第1期,字数7500字,第一作者。(王新建,李霞)85、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行为研究,太原大学学报,2008(2),字数6000字,第二作者。(吴水芳)86、基于游客体验的无线导游机技术创新研究 科技与产业 2008年第7期,字数4100字,第二作者。(刘彩娟)87、我国旅游业投融资现状与问题研究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字数6570字,第二作者。(陆彪)88、主题酒店的服务利润链模型研究(上)中国食品,2008年第17期,字数3300字,第二作者。(仲建兰)89、主题酒店的服务利润链模型研究(下)中国食品,2008年第18期,字数3000字,第二作者。(仲建兰)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标题开题摘要目录介绍文献综述研究问题与假设方法论工作安排预期结果和结果的意义暂定论文章节大纲参考文献列表各部分撰写内容标题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开题摘要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问题陈述研究的基本原理假设建议使用的方法预期的结果研究的意义目录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介绍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研究问题与假设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1 傲慢——读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道德与文明 1997 04 2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艺术的运用 哈尔滨师专学报 1997 04 3 《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风格分析——语用学应用探讨一例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 04 4 论《傲慢与偏见》的喜剧精神 外国文学研究 1997 02 5 《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点漫淡 殷都学刊 1997 01 6 由《傲慢与偏见》的两个译本的比较谈翻译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国翻译 1997 05 7 浅谈《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7 01 8 《傲慢与偏见》和《简爱》美学追求之比较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4 9 《傲慢与偏见》两种译本译例评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2 10 平凡中见深刻 比较中分高下——《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比较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8 03 11 从《傲慢与偏见》的结构谈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1 12 茶杯里的风暴——试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戏剧性叙述 新余高专学报 1998 04 13 我读《傲慢与偏见》 语文世界 1998 12 14 忠实畅达 貌似神合——试析译林版《傲慢与偏见》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06 15 评《傲慢与偏见》中的卢卡斯小姐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01 16 《傲慢与偏见》中Irony的意义类别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 1999 01 17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妇女观 龙岩师专学报 1999 02 18 《傲慢与偏见》对话描写艺术的文体学分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 04 19 幸福,在高不可攀处吟唱——《傲慢与偏见》的婚姻透视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2 20 论《傲慢与偏见》的喜剧美学特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1 21 《傲慢与偏见》的叙事技巧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1 22 《傲慢与偏见》的艺术魅力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2 23 理性的光芒——《傲慢与偏见》与奥斯汀的婚姻道德观 琼州大学学报 2000 04 24 理性与感情——试析《傲慢与偏见》之情节构思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 01 25 试析《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写作立场 外国文学研究 2000 03 26 英语IRONY的翻译赏析——评《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4 27 论非语言因素语境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实例分析 中国翻译 2000 04 28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4 29 词类转译法在《傲慢与偏见》汉译本中的运用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2 30 《傲慢与偏见》的女性意识 大连大学学报 2001 05

龙岩师专学报官网

主要栏目:客家研究;标准语方言文字;高等教育;高校教学等。《龙岩学院学报》主要特点:一、坚持学术性,创新性,重视对各学科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的研究重视吸收各学科的前沿信息与成果,发表许多高质量的论文。如潘懋元《规模速度、分类定位、办学特色——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2006年第2期),黄典诚《汉语四个时期的语音系统》(1986年,音韵方言研究专辑)等等。二、坚持地方性,重视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科技、语言的研究龙岩学院依托区域优势,大力开展客家文化的研究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从1986——1988年间出版了三辑“胡文虎研究”专刊,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2001年起设置“客家学研究”栏目,2010年分别被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和全国高等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特色栏目。福建方言非常丰富、复杂,学报刊登了不少方言方面的论文,特别是专门编辑出版了一期《音韵方言研究专辑》(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如张振兴、黄雪贞、罗美珍、饶长溶,华中科技大学尉迟治平、厦门大学黄典诚、李如龙等方言专家都在这一期发表论文,受到语言学界的高度关注。闽西是红军长征的起点,在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央苏区的一部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瞿秋白等革命家在此从事革命活动并创造了光辉业绩。“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成千上万闽西儿女为共和国的建立抛洒热血。这里有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红色文化”是我刊的又一特色,这也是中国革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三、重视对教育规律,教育改革的探讨编辑出版《福建省师范院校普及普通话工作优秀论文集》(专刊,1996),《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专辑》(2007)。2006年3月,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学术研讨会在龙岩学院召开,本刊开辟“新建本科定位与特色研讨会专稿”(2006),厦门大学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潘懋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曾天山等发表的论文,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定位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高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不怎么喜欢龙岩学院 很多人都说是来的

《龙岩学院学报》(原《龙岩师专学报》)创刊于1983年,现为双月刊,综合版,刊号:CN 35-1286/G4,ISSN 1673-4629,到2013年第1期为止,已出版31卷131期。《龙岩学院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台湾华艺CEPS中文收录期刊。

龙岩师专学报投稿

主要栏目:客家研究;标准语方言文字;高等教育;高校教学等。《龙岩学院学报》主要特点:一、坚持学术性,创新性,重视对各学科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的研究重视吸收各学科的前沿信息与成果,发表许多高质量的论文。如潘懋元《规模速度、分类定位、办学特色——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2006年第2期),黄典诚《汉语四个时期的语音系统》(1986年,音韵方言研究专辑)等等。二、坚持地方性,重视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科技、语言的研究龙岩学院依托区域优势,大力开展客家文化的研究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从1986——1988年间出版了三辑“胡文虎研究”专刊,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2001年起设置“客家学研究”栏目,2010年分别被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和全国高等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特色栏目。福建方言非常丰富、复杂,学报刊登了不少方言方面的论文,特别是专门编辑出版了一期《音韵方言研究专辑》(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如张振兴、黄雪贞、罗美珍、饶长溶,华中科技大学尉迟治平、厦门大学黄典诚、李如龙等方言专家都在这一期发表论文,受到语言学界的高度关注。闽西是红军长征的起点,在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央苏区的一部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瞿秋白等革命家在此从事革命活动并创造了光辉业绩。“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成千上万闽西儿女为共和国的建立抛洒热血。这里有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红色文化”是我刊的又一特色,这也是中国革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三、重视对教育规律,教育改革的探讨编辑出版《福建省师范院校普及普通话工作优秀论文集》(专刊,1996),《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专辑》(2007)。2006年3月,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学术研讨会在龙岩学院召开,本刊开辟“新建本科定位与特色研讨会专稿”(2006),厦门大学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潘懋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曾天山等发表的论文,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定位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高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编委会主任:李泽彧校长主编:林清书教授通信地址:福建省龙岩市东肖北路1号,《龙岩学院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364012

龙岩师专学报岩

龙岩在3、4线城市中算不错的,发展全面,很有朝气,城市不大。龙岩学院属于普通本二院校,中规中矩的,还可以吧,稳步发展。

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 是为战国四公子。以德才论,愚以为,信陵君第一,春申君次之,孟尝君第三,平原君居末。一、信陵君魏公子信陵君无忌,“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嫠王异母弟也 ”,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因此多归公子。而列国也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地十余年。”但才高招忌,安嫠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安嫠王即位十数年,齐楚相约攻魏。老臣唐睢西说秦昭王,秦发兵救魏。安嫠王昏庸无能,目光短浅,居然“以秦救之故,欲亲秦而伐韩”。信陵君乃纵论天下形势,谏阻魏王,指出秦乃虎狼之国,“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韩为魏之屏障,韩存则“卫、大梁、河外必安”,韩亡则魏危在旦夕。事实上,后来秦果于秦王政十七年亡韩,二十二年亡魏。作为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信陵君可谓高瞻远瞩。魏安嫠王二十年,秦昭王破赵长平军,进兵围邯郸,赵王请救于魏。三晋本为一家,赵魏尤其唇齿相依。但魏王畏秦,令晋鄙将十万大军屯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信陵君数劝魏王不得,乃窃符救赵。目光高远,当机立断,信陵君可谓不世之英雄。信陵君留赵十年,“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安嫠王三十年,信陵君返魏,将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赫赫武功,名震天下。以秦之强,于公子在世之日,不敢复加兵谋魏。信陵君亲韩救赵存魏,于三晋及天下其功可谓大矣,可惜功高震主,秦王又以反间计日毁公子于魏王。魏王本畏公子,遂“使人代公子将”。为免杀身之祸,信陵君“谢病不朝”,“饮醇酒,多近妇女”,四年后便“病酒而卒”。实令人扼腕叹惜。四公子皆称喜士,致食客数千,但唯有信陵君乃真正能下士者。每闻贤者,必卑躬往请,以诚相求,以礼相交。如大梁侯嬴、朱亥,邯郸毛公、薛公。汉高祖少时即闻公子贤,即位后“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十二月,为战国王者及秦始皇置守冢十家。非王而获守冢者独信陵君一人。史记: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信陵君之贤,诚不虚也。二、春申君春申君黄歇,四公子中唯一非王室中人。然相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辅国持权,说一不二,自有其过人之能。黄歇初以博闻辨术事顷襄王,封左徒。二十一年,秦拔楚郢,“烧先王墓夷陵”。二十二年,复拔巫黔中郡。是时黄歇为楚使于秦,知秦王轻楚,恐秦举兵灭楚,遂以滔滔辨才说秦昭王,指出“天下莫强于秦楚”,秦楚相争犹如二虎相斗。蚌鹤相争渔人得利,灭楚而致韩魏强盛实属不智之举。再者秦楚素来友好,韩魏于秦却有累世之怨。故仇楚不如善楚,伐楚不如伐韩魏。昭王以为善,乃止将军白起,“发使赂楚,约为与国”。顷襄王二十七年,太子完质于秦,黄歇随行。三十六年,顷襄王病,黄歇乃设计使太子逃归楚。秋,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春申君,从此荣宠不衰。春申君相楚二十余年,考烈王无子。赵人李国欲献其妹于楚王,恐无子失宠,遂投春申君门下。春申君性好渔色,年近花甲,色心未衰,乃自取其妹。及有身,李园教其妹言于春申君:“楚王虽幸君,然王无子,百年后必立兄弟。君相楚日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异日恐有杀身之祸。不如进妾于王,一旦有子,则楚国尽为君之天下矣。”春申君“大然之”,乃进之楚王,欲效吕不韦故计。后果生男,立为太子,李园遂受重用。李园本非善人,得势后更是野心勃勃,阴养死士,欲取春申君而代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春申君徒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却懵然不知。二十五年,考烈王病,春申君门下贤者朱英劝春申君:“楚王卒,李园必杀君以灭口。”可怜春申君一生玩弄权术阴谋,此时居然天真,以为李园“弱人也,仆人善之,且又何至此!”十七日后,考烈王卒,李园使死士刺春申君于棘门,“尽灭春申君之家”。春申君初为左徒时,外无宾客之助,内无王室之亲,说秦以存魏国,设计而归太子,独赖其才而成大事,其智何其明也。及为相国,五年将兵救赵,八年北伐灭鲁,复兴楚国。以非王室宗亲而相楚二十五年,言必听、计必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名为相国实则楚王也。其文治武功、才能手段可见一斑。一世英雄,暮年竟灭族于竖子之手,可怜!可叹!三、孟尝君 齐田文,父为田婴,祖为齐威王。宣王为其亲叔,缗王为其堂兄。田婴封于薛,谥为靖郭君。田文代立,是为孟尝君。孟尝君少有远谋,深明“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劝田婴舍家业而厚待宾客,由是“名声闻于诸侯”。孟尝君待客平等,“食客数千人,无贵*一与文等”,且常施惠于宾客亲戚,客以此多归孟尝君。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求见孟尝君,不得。齐缗王二十五年,孟尝君不得已而入秦。秦昭王始欲相之,后欲杀之。孟尝君赖其客中能为鸡鸣狗盗者之力,得脱此难。后孟尝君相齐,缗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遂废孟尝君。赖其客冯獾游说秦王和齐王而得复其位。及田甲劫缗王,缗王甚疑孟尝君为主谋。孟尝君不得自辨,遂逃。其舍人魏子等“自刭宫门以明孟尝君”,缗王乃“复召孟尝君”。孟尝君所经此三难,卒赖宾客之力而免,故世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司马迁以为“名不虚”。但其心胸狭隘,好为阴谋,故王安石于“鸡鸣狗盗者出其门”颇有微词,不为无因。齐缗王二十五年,孟尝君脱秦难,经赵返齐。赵人闻其贤,出观之,皆笑其身材矮小。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气量何其小哉!孟尝君谢病归养后,秦逃将吕礼相齐。孟尝君恐失势,乃行阴谋手段排挤吕礼,后又借刀于秦相魏冉,终将吕礼逼走。齐缗王三十八年,齐灭宋,欲废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缗王亡在莒,遂死焉”。孟尝君为泄一已之愤,不思破六国之合,致使乐毅将六国之兵,下齐七十余城。若非有田单出世,行反间计,排火牛阵,齐国几乎宗庙无存。孟尝君实为齐千古罪人。战国时诸侯争霸,目无周王,然名义上周室仍为共主,有类于近代军阀割据。因此士只求一展胸中抱负,并无忠君爱国之念。魏张仪相秦,齐孙武事吴,卫吴起事魏相楚,东周苏秦事燕并佩六国相印,皆自然之事。故伍子胥去楚事吴,引兵伐楚,以报父兄之仇,时人未尝稍有非议。但孟尝君身为齐宗室嫡亲,不思救国反为魏相,坐看齐几乎灭国,实乃数典忘祖之辈。其后田单复齐,襄王立。“畏孟尝君,与连和,复亲薛公”。孟尝君死后,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薛,孟尝君遂绝嗣无后。四、平原君平原君赵胜,乃武灵王子、惠文王弟而孝成王叔也。赵之诸公子中,赵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孝成王七年,秦破赵长平军,进兵围邯郸。赵使平原君请救于楚,赖客毛遂之力而定赵楚合纵。平原君返赵,楚魏救兵皆未至,而邯郸危在旦夕。平原君听李同之劝,尽散家财以飨士,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却秦兵三十里,已而魏楚军至,邯郸围解。赵胜虽名列四公子,但名不副实。史书所言其“喜宾客”,其实“徒豪举尔,不求士也”。为一美人而寒宾客之心,毛遂处其门下三年而不知其才,其好士不过尔尔。后信陵君留邯郸,从贤者毛公、薛公游,平原君闻之,笑信陵君妄从博徒浆者游,致门下士“半去平原君而归公子”。可见平原君徒好虚名以自喜耳。平原君虽为赵相,其实才具平庸,目光短浅。孝成王四年,秦攻韩上党,旦夕且下。上党守将冯亭乃使使者告赵王:“韩不能守上党。吏民皆安为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赵王大喜,召平阳君赵豹相商,赵豹以为不可,“圣人甚祸无故之利”。赵王向无自知之明,脸皮又极厚,居然说:“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复召平原君问之。平原君同样愚蠢,既看不破此嫁祸之计,也未考虑后果。利令智昏之下劝赵王道:“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赵王乃使赵胜受地。秦以倾国之力攻韩而赵坐受其利,乃移兵攻赵。赵遂有长平之祸、邯郸之围。平原君虽不识大体,但所谓庸人有庸福。孟尝君灭族,春申君灭族,信陵君才不得用抑郁而死。独平原君历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一生竟无大难。死后,“子孙代,竟与赵俱亡”。四公子中,以平原君结局最好,天妒英才,信不虚也。

主要栏目:客家研究;标准语方言文字;高等教育;高校教学等。《龙岩学院学报》主要特点:一、坚持学术性,创新性,重视对各学科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的研究重视吸收各学科的前沿信息与成果,发表许多高质量的论文。如潘懋元《规模速度、分类定位、办学特色——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2006年第2期),黄典诚《汉语四个时期的语音系统》(1986年,音韵方言研究专辑)等等。二、坚持地方性,重视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科技、语言的研究龙岩学院依托区域优势,大力开展客家文化的研究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从1986——1988年间出版了三辑“胡文虎研究”专刊,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2001年起设置“客家学研究”栏目,2010年分别被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和全国高等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特色栏目。福建方言非常丰富、复杂,学报刊登了不少方言方面的论文,特别是专门编辑出版了一期《音韵方言研究专辑》(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如张振兴、黄雪贞、罗美珍、饶长溶,华中科技大学尉迟治平、厦门大学黄典诚、李如龙等方言专家都在这一期发表论文,受到语言学界的高度关注。闽西是红军长征的起点,在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央苏区的一部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瞿秋白等革命家在此从事革命活动并创造了光辉业绩。“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成千上万闽西儿女为共和国的建立抛洒热血。这里有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红色文化”是我刊的又一特色,这也是中国革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三、重视对教育规律,教育改革的探讨编辑出版《福建省师范院校普及普通话工作优秀论文集》(专刊,1996),《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专辑》(2007)。2006年3月,福建省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学术研讨会在龙岩学院召开,本刊开辟“新建本科定位与特色研讨会专稿”(2006),厦门大学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潘懋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曾天山等发表的论文,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定位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高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龙岩师专学报官网首页

代表作品  《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  部分著作  一、论文  论台港大陆散文中之软幽默和硬幽默《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6期)  宏观的理论建构和微观分析《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真善美的错位《名著欣赏》(1998年第1期)  宋江的悲剧和审美价值《名著欣赏》(1998年第3期)  理性因果和审美因果《名著欣赏》(1998年第4期)  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距离《名著欣赏》(1999年第1期)  把人物打入第二环境《名著欣赏》(1999年第4期)  抒情和幽默的统一《文艺报》(1998年9月8日)  智性和幽默的统一———学者散文的出路之一《文艺报》(1999年7月21日)  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 17000千字)《文学评论》(1999年第五期)  (《新华文摘》2000年第2期论点摘录500字)  我的桥和我的墙———从康德到拉康(8000字)《山花》(2000年第1期)  当代学者散文的出路(5000字)《文艺报》(2000年5月2日第2版)  南帆:迟到的现代派散文(20000字)《福建论坛》(2000第2期)  审智散文的审美突破 (20000字)《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3期)  人物的心理结构分析问题(7000字)《龙岩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从西方议论独白到中西议论对话 (12000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1年第4期)  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21000字)《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  (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卷》(2001年第2期)  质疑英国全国分级统考体制 (10000字)《东方文化》(2000年第5期)  新编中学语文课本批判 (18000)《粤海风》(2001年第2期)  超现实的第二环境和心理氛围(10500字)《名作欣赏》(2000年第6期)  审智散文———迟到的散文流派(6000字)《福建文学》(2001年第4期)  课程标准———基础教育的宪法(5000字)《素质教育博览》(2001年第5期)  改革目标与编写者素质的反差 (6000字)《明日教育论坛》(2001年第1期)  迟到的现代派散文(7000字)《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忧思 ( 上 ) (5000字)《福建教育》(2001年第第3期)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忧思 ( 下 )(8000字)《福建教育》(2001年第4期)  《伪问题和谬答案》(42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7月22日)  《高考试卷的阅读问题》 (42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7月14日)  《关于上课学生打瞌睡问题》(25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5月27日)  论新诗第一个十年的流派畸变(20000字)《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  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互相渗透(2000字)《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  中国早期新诗的象征派———从闻一多到戴望舒(9000字)《福建论坛》(2001年第5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卷》转载)  五四新诗:胡适与胡先骕(12000字)《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卷》转载)  标准答案还是荒谬答案(5000字)《中华读书报》(2001年12月12日)  质疑全国高考试卷及评价体系(上、下)(10000字)《师道》(广东教育厅主办)(2002年第1、2期)  赤壁之战的魄力的奥秘(7000字)《名作欣赏》(2002年第1期)  微观分析理论独创和教条主义(7000字)《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  微观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基础 (3000字)《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解读文学经典的意义 (8000字)《名作欣赏》(2003年第4期)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己———解读《荷塘月色》(8000字)《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  段落大意教学必须缓行(5000字)《师道》(广东)(2003年第3期)  标准化选择题即将终结(5000字)《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5日)  让学生对语文着迷(5000字)《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8期)  荷塘月色解读 ( 上、下 )(8000字)《福建教育》(2003年第4、5期)  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3000字)《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7月11日)  〔又见赖瑞云《<混沌阅读>序》(5000字)〕(福建教育出版社)  段落大意的误区及其逻辑基础 (8000字)《明日教育论坛》(2003年5月16日)  睁眼看不见人(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9期)  关于高考作文 (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0期)  当真话题来到的时候(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1期)  审智散文的双子星座———从南帆到萧春雷(7000字)《福建文学》(2003年1月)  《背影》背后的美学(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2期)  为什么二月春风不能似菜刀(3000字)《语言学习》(2004年)  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大一点(3000字)———评2004年各省自主高考作文命题的成果与缺憾  《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7日)  二、专著  《文学性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20万字  《挑剔文坛》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24 万字  《文学创作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64 万字  《论变异》花城出版社/1986年/12万字  《美的结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24万字  《孙绍振如是说》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20万字  《怎样写小说》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10万字  《审美价值结构情感逻辑》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23万字  《当代散文的艺术探险》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40万字  《幽默逻辑探秘》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20万字  三、散文集  《面对陌生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0万字  《美女危险论》知识出版社/1999年/20万字  《美女危险论》作家出版社/2003年/20万字  《灵魂的喜剧》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20万字  《孙绍振幽默文集·满脸苍蝇》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年/20万字  《孙绍振幽默文集·幽默谈吐的自我训练》,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  《孙绍振幽默文集·幽默理论基础》,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  《幽默学全书》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  《你会幽默吗》,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  《对话语文》(与钱理群合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16级学长表示,谁来谁知道,毁前途的学校

基本资料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36 民 族: 汉族 祖籍福建长乐,先后就读于青浦朱家角珠溪一中心,青浦城厢二中心。1952年毕业于青浦初级中学,1960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北大任助教。由于“反右”时期坚持为“右派”辩护之旧帐,1961年被重新分配到福建华侨大学中文系。20世纪90年代先后在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讲学,香港岭南学院客座研究员并为翻译系讲课。现为现为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山海情》(合作),散文集《面对陌生人》,论文集《美的结构》、《孙绍振如是说》、《文学创作论》、《孙绍振默文集》(三卷)、《论变异》等。《文学创作论》获福建省10年优秀成果奖、台湾祁枫文学奖、全国写作学会一等奖,《美的结构》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编辑本段]个人小传 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华侨大学中文系任教,1973年奉调至福建师范大学。现为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外文论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副会长。 孙氏曾致力于诗歌创作,曾有诗集出版,八十年初卷入朦胧诗大辩论,其《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从1981年在《诗刊》刊出以后,引起广泛的批判,1983年又与谢冕之《在新的崛起面前》、徐敬亚之《崛起的诗群》遭到批判。但是日后的实践证明:孙氏的这一论文已成为当代新诗发展史的重要文献。到九十年代中期,已经为一系列当代文学史所肯定,其手稿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自1981年以后,孙氏集中力量从事文艺理论之研究。有专著《文学创作论》、《论变异》、《美的结构》、《当代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怎样写小说》、《孙绍振如是说》、《你会幽默吗?》、《挑剔文坛》、《直谏中学语文教学》等等。孙氏的所有学术以其独创之真善美三维错位、及形象之三维结构之理论为基础,自成系统。 九十年代中期,孙氏将三维错位学说,引入幽默理论之研究。故其《幽默答辩五十法》出版之后,在内地和港台均甚畅销。中央电视台曾邀其作《幽默漫谈》讲座二十集。在1997年出版之《幽默逻辑探秘》中,提出了幽默的二重错位逻辑学说,其幽默理论不满足于转述西方经典,《在幽默学全书》中,更着重于将理论的独创性与操作的可行性结合起来在具体操作上更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还有幽默与雄辩、诡辩、吹牛、抒情、滑稽等相邻范畴的辨析,完成了他以错位为核心范畴的的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年来孙氏又从事于幽默散文创作,近年出版集《面对陌生人》《美女危险论》(北京知识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两个版本不同)《灵魂的喜剧》、《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其幽默风格为其幽默理论的艺术实践。[编辑本段]研究成果 《文学创作论》、《论变异》、《美的结构》、《当代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怎样写小说》、《孙绍振如是说》、《你会幽默吗?》、《挑剔文坛》、《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幽默答辩五十法》《幽默逻辑探秘》 《在幽默学全书》《美女危险论》(北京知识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两个版本不同)[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孙绍振幽默文集》(三卷)。[编辑本段]部分著作 一、论文 论台港大陆散文中之软幽默和硬幽默《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6期) 宏观的理论建构和微观分析《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真善美的错位《名著欣赏》(1998年第1期) 宋江的悲剧和审美价值《名著欣赏》(1998年第3期) 理性因果和审美因果《名著欣赏》(1998年第4期) 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距离《名著欣赏》(1999年第1期) 把人物打入第二环境《名著欣赏》(1999年第4期) 抒情和幽默的统一《文艺报》(1998年9月8日) 智性和幽默的统一———学者散文的出路之一《文艺报》(1999年7月21日) 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 17000千字)《文学评论》(1999年第五期) (《新华文摘》2000年第2期论点摘录500字) 我的桥和我的墙———从康德到拉康(8000字)《山花》(2000年第1期) 当代学者散文的出路(5000字)《文艺报》(2000年5月2日第2版) 南帆:迟到的现代派散文(20000字)《福建论坛》(2000第2期) 审智散文的审美突破 (20000字)《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3期) 人物的心理结构分析问题(7000字)《龙岩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从西方议论独白到中西议论对话 (12000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1年第4期) 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21000字)《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 (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卷》(2001年第2期) 质疑英国全国分级统考体制 (10000字)《东方文化》(2000年第5期) 新编中学语文课本批判 (18000)《粤海风》(2001年第2期) 超现实的第二环境和心理氛围(10500字)《名作欣赏》(2000年第6期) 审智散文———迟到的散文流派(6000字)《福建文学》(2001年第4期) 课程标准———基础教育的宪法(5000字)《素质教育博览》(2001年第5期) 改革目标与编写者素质的反差 (6000字)《明日教育论坛》(2001年第1期) 迟到的现代派散文(7000字)《南方文坛》(2001年第3期)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忧思 ( 上 ) (5000字)《福建教育》(2001年第第3期)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忧思 ( 下 )(8000字)《福建教育》(2001年第4期) 《伪问题和谬答案》(42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7月22日) 《高考试卷的阅读问题》 (42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7月14日) 《关于上课学生打瞌睡问题》(2500字)《海峡都市报》(2001年5月27日) 论新诗第一个十年的流派畸变(20000字)《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 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互相渗透(2000字)《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 中国早期新诗的象征派———从闻一多到戴望舒(9000字)《福建论坛》(2001年第5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卷》转载) 五四新诗:胡适与胡先骕(12000字)《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卷》转载) 标准答案还是荒谬答案(5000字)《中华读书报》(2001年12月12日) 质疑全国高考试卷及评价体系(上、下)(10000字)《师道》(广东教育厅主办)(2002年第1、2期) 赤壁之战的魄力的奥秘(7000字)《名作欣赏》(2002年第1期) 微观分析理论独创和教条主义(7000字)《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 微观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基础 (3000字)《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解读文学经典的意义 (8000字)《名作欣赏》(2003年第4期) 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己———解读《荷塘月色》(8000字)《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 段落大意教学必须缓行(5000字)《师道》(广东)(2003年第3期) 标准化选择题即将终结(5000字)《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5日) 让学生对语文着迷(5000字)《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8期) 荷塘月色解读 ( 上、下 )(8000字)《福建教育》(2003年第4、5期) 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3000字)《文汇读书周报》(2003年7月11日) 〔又见赖瑞云《<混沌阅读>序》(5000字)〕(福建教育出版社) 段落大意的误区及其逻辑基础 (8000字)《明日教育论坛》(2003年5月16日) 睁眼看不见人(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9期) 关于高考作文 (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0期) 当真话题来到的时候(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1期) 审智散文的双子星座———从南帆到萧春雷(7000字)《福建文学》(2003年1月) 《背影》背后的美学(2000字)《语文学习》(2003年第12期) 为什么二月春风不能似菜刀(3000字)《语言学习》(2004年) 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大一点(3000字)———评2004年各省自主高考作文命题的成果与缺憾 《中华读书报》(2004年7月7日) 二、专著 《文学性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20万字 《挑剔文坛》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24 万字 《文学创作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年/64 万字 《论变异》花城出版社/1986年/12万字 《美的结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24万字 《孙绍振如是说》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20万字 《怎样写小说》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10万字 《审美价值结构情感逻辑》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23万字 《当代散文的艺术探险》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40万字 《幽默逻辑探秘》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20万字 三、散文集 《面对陌生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10万字 《美女危险论》知识出版社/1999年/20万字 《美女危险论》作家出版社/2003年/20万字 《灵魂的喜剧》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20万字 《孙绍振幽默文集·满脸苍蝇》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年/20万字 《孙绍振幽默文集·幽默谈吐的自我训练》,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 《孙绍振幽默文集·幽默理论基础》,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 《幽默学全书》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 《你会幽默吗》,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 《对话语文》(与钱理群合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 索引序列
  • 龙岩师专学报官网投稿
  • 龙岩师专学报官网
  • 龙岩师专学报投稿
  • 龙岩师专学报岩
  • 龙岩师专学报官网首页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