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简牍文献的制作材料是

简牍文献的制作材料是

发布时间:

简牍文献的制作材料是

简牍是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其中竹制的叫竹简或简称简,木制的叫木牍或简称牍,合称简牍(由于竹简的数量较多,有时也通称作“简”,其实是包含了木牍在内的意义。)简牍是在纸普及之前用来记载的载体。现在发现的简牍的年代主要是战国、秦汉、三国,最晚至西晋。简牍可以用线绳或牛皮绳编连起来成书。[编辑] 竹简竹简,一种将文字、图像或其他各种特定的符号写绘于事先加工过的竹片上的书籍形式。其加工过程简单说是将青竹筒蒸煮过,一说要用火烤,让其“发汗”脱水,称之为“杀青”,防止以后变形,不易被虫蛀,且便于书写。因此也称竹简为“汗青”,引申为书册、史籍_book_-_binding_-_UCRjpg仿古《孙子兵法》译本竹简,为河滨加利福尼亚大学藏书

一、古代文献学基础知识1、 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2、 传统文献学又叫做校雠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所开创。3、 古典文献学的传统主干知识包括目录、版本、校勘。4、 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最大的功用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5、 古典文献按照问世或流传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出土文献是商代的甲骨文,最早的传世文献是《易经》《诗经》《尚书》。6、 刘向开始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第一次有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有计划的文献整理工作,著有〈别录〉一书。刘歆在刘向〈别录〉的基础上,撮其指要,著为〈七略〉。7、 两汉古典文献学的集大成者是郑玄。8、 魏晋玄学以谈论三玄《周易》《老子》《庄子》为风尚。9、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古典文献的传播与发现上两件值得关注的大事是魏正始三体石经的刊刻和汲冢竹书的发现。10、单行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如《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词律》。11、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文选》12、《百川学海》刻于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流传较广,是中国最早刻印的一部丛书。13、《古今说海》是我国最早的小说专门丛书。14、《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型的综合性丛书。15、我国最早的书目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撰的《别录》《七略》;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书目是《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制》《四库全书总目》16、中国最早的字典和词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尔雅》;古代最常见的韵书是《广韵》,它代表了汉语中古语音系统。古代规模最大的词典兼韵书是清人编撰的《佩文韵府》;收汉字最多的现代字典是《汉语大字典》。17、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最早的类书是魏文帝曹丕时编的《皇览》,历代著名的类书有宋代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玉海》,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18、十通是指杜佑的《通典》、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19、我国最早的一书目录是《易·序卦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综合性群书目录是《汉书·艺文志》。我国最早的目录书是《别录》。古典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有讹、脱、衍、倒。旋风装又叫做龙鳞装 。23.东汉蔡邕的《蔡中郎集》,题“汉左中郎将蔡邕伯喈撰”,“左中郎将”是官职,“伯喈”是字;三国魏曹植的《曹子建集》,题“魏陈思王曹植撰”,“陈”是封地,“陈王”是封爵名,“思”谥号;南宋张炎的《山中白云词》,题“西秦玉田生张炎叔夏”,“西秦”(今甘肃天水)是他的原籍,“玉田生”是号,“叔夏”是字。 正史中只有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为私人修撰,其余均是官修。辨伪的核心内容是考证认定图书文献形成的真实年代。纪传本末体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27、我国著录甲骨文第一书是刘鹗的《铁云藏龟》28、金文,又叫铭文、钟鼎文、彝器款识29、孙诒让是最早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其《契文举例》是我国第一部考释甲骨文字的专著。30、汉代人将《左传》与《国语》看作《春秋》的内、外传,认为皆左丘明所作。31、古书注音方式有直音,反切,注解术语读若、读如、如字。编年体史书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纪传体三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东汉荀悦所编的《汉纪》全称《东观汉纪》,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官修国史,也是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古书一般格式是小题在上,大题在下。“周南关雎古训传第一”是小题,列于上;毛诗是大题,列于此行之下。汉代人将《左传》《国语》看做是《春秋》的内外传,作者都是左丘明。38、文献文字在传写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也叫夺文、阙文。39、蜀本是指宋代四川地区所刻的书,字体多使用颜体。40、杭本是指宋代浙江地区所刻的书,字体多使用柳体。二、名词解释1、十家九流:「九流」是指: 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 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是李悝、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韩非; 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惠施、邓析子; 阴阳家,代表人物是邹衍; 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鬼谷子; 杂家,代表人物是吕不韦、淮南王; 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 「九流」之上再加上小说家 (代表人物是青史子),就是「十家」了。由于小说家只是道听途说,没有有系统的理论,因而不大受世人重视,所以不入流,只能称做「家」。2、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错误的校勘方法。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3、祖本:即初刻本,是最早成书刻印的版本,为后来衍生的同一著作各种不同版本的来源和依据。4、善本:是指文物价值、艺术价值或学术价值较高的本子。5、写本:又称手写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非经制版印刷而由手写成书的本子,狭义的写本是指人们约定俗成的唐以前的本子。6、九经正义:为了统一南北经学,解决“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之弊,唐太宗命令孔颖达等人撰写《易》《诗》《书》《左传》《礼记》的义疏,书成名为《五经正义》。高宗时作为官府教材和考试取士的标准经说。后来又有贾公彦作《周礼疏》《仪礼疏》,杨士勋作《谷梁传疏》,徐彦作《公羊传疏》,合成九经正义。7、别集:是指汇集某一个作者所著多种文体作品为一书的文献著作,与“总集”相对而言。如《陆放翁全集》《韩昌黎集》《文山先生集》《杜少陵集》等。别集比较系统地收载了某一个作者的著作,所以这就为研究该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他的创作提供了较重要的材料,为研究所涉及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它对保存历史文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编辑总集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依据。8、《十三经注疏》: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9、十通:是指我国古代十部著名的政书,包括:唐代杜佑根据刘秩所编《通典》,宋代郑樵编纂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朝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清)通典》、《皇朝(清)通志》、《皇朝(清)文献通考》和清末刘锦藻所编《皇朝(清)续文献通考》。“十通”使我国几千年的古代典章制度有了系统完整的记载。10、三体石经:魏正始年间在石头上刊刻的经书。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按照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刊刻儒家经典,故称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其中完整刊立的有《尚书》《春秋》,未刊完的有《左传》。三体石经在古文字学和校勘学上都有很大价值。11、蜀本:宋代四川地区所刻的书,世称“蜀本”。蜀本特点是:字体多似颜体,字画肥劲朴厚,结构架势雄浑壮丽,版式疏朗悦目。版心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没有耳子。版心下端多有刊工姓名。纸张洁白,校勘精当,可与浙本相媲美。由于在宋末元军进攻四川时大肆焚毁抢掠,因而蜀本流传至今,比浙本、建本要少得多了。蜀本中又可分为成都本、眉山本。

先秦记录文字的材料从甲骨、青铜到石头,不断更替变化,后来又出现了简牍。其实,在纸发明以前,古代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则是简牍。简牍,是对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统称。用竹片写的书叫做“简策”,而用木版写的书叫做“版牍”。《仪礼•聘礼》说: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意思是说,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

我国古代文bai献典籍的保存和流传,即du单本的图书、零zhi散的著述,往往容易散失亡佚,而凡是dao编纂或汇刻为一部大书的,则比较容易保存和流传下来。我国古代的许多文献是通过汇入、编入丛书和类书等途径保存下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史书、方志、笔记、别集、杂著、诗赋。文献出现于文字产生之后,当时,记言记事有的刻在龟甲兽骨上,有的刻在铜器上,也有的刻在石头上。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书籍中主要的胚胎形式,主要有“青铜书”和石头书。在纸出现之前。在纸出现之前,文献载体主要有简策、帛书、版牍。纸出现以后,出现了写本纸书与印本纸书。写本纸书的形态主要有三种:(1)卷轴式,东汉至唐通行。(2)经折装(也称梵夹装),即把长卷正反折叠,使之成为方形的书本形式前后用硬纸保护。(3)旋风装,即把长卷折成经折装,再用纸把首末页相连,可以循环翻阅不致失散。印本纸书是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而出现的一种全新质态的书籍形式。雕版印刷术对于书籍形态的更新说来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不但极大地提高了书籍的发行量,更主要地是极大提高了书籍形态的质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印本纸书形态始于唐代中后期,中经宋代的普及与完善,至明清时终于达到了我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最高水准。

简牍文献的制作材料

在纸张没有发明出来之前,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这个问题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那就是竹简,虽然在竹简之前古人还用过龟甲和兽骨,但是竹简是纸张广泛传播之前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载体,虽然有些重要的文件也会使用布帛,但是这样的造价太过昂贵,并且保存不容易,而竹简因其廉价易得和长久保存成为了古人青睐的最佳写作载体,直到现代我们还能在古代遗迹中发现竹简的存在,可见其保存的能力甚至要超过纸张。但是因为不利于书写和制作复杂的弊端,逐渐被纸张代替了。那么竹简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竹简开始于战国时代,一直到魏晋时期依然在使用,我们应该听过刘禹锡的《陋室铭》,他在诗中写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里边的“牍”其实说的就是竹简,竹简就是在每一条削好竹片或是木片上写下一行字,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串联起来,就形成竹简,也称作“简牍”,这种竹片就被称作“竹牍”,相对的木片制作的称作“木牍”。后来因为制作的材质多是竹子,所以这种“简牍”也被人叫作竹简。这就是竹简名称的来历,那么竹简要怎么制作呢?现代为了美观或者艺术传承的原因也有竹简的制作,相对于古代制作就比较简单了,可以批量生产,但是在古代制作竹简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首先就是要选择制作竹简所需要的材料,竹子,这样的竹子并不是随便选择的,因为古代的竹简都是有尺寸的。例如:书写诏书律令的竹简长度要求是三尺,用作抄写经书典籍的竹简长二尺四寸,民间写书信的竹简也有要求,长一尺,这也是为什么古时候人们将书信称作“尺牍”。因此在选择竹简的材质时,要确保所选用的竹子,每节的长度可以用来制作所需种类的竹简。选择好材料之后将材料削成符合竹简规定的小竹片,这样的竹片薄厚就根据自己的工艺控制,因为还需要钻孔链接,这样做好的竹片还不能够书写使用,因为新鲜的竹木之中含有很多的水分和糖类,这样的竹简很容易发霉或者虫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发明了一种工艺“杀青”,就是去掉青竹之中的糖类的水分。将削制好的竹片用火长时间的烘烤,去除竹子中的水分和糖类,这样的竹片就会由青色转变为淡黄色,因为竹子在烘烤过程中水分被逼出来,样子像流汗,所以人们也称其为“汗青”。这也是为什么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说自己的忠贞的名声会留在史书上。现在我们说的青史留名也是这个缘故。经过“杀青”之后的“竹牍”还需要用线穿起来,这个工艺相对来说就非常的简单了,只不过根据日后的用途穿订的种类不同,对于需要经常使用或者长期保存的内容就穿三条线进行连接,其他短期或者不重要的就穿两条。节省一道工序减少成本。当然有的竹简是在书写完成之后再进行穿订,因为不确定会需要多少“竹牍”,所以这样的方法能更好的增加竹简的利用率,在竹简的开头一般会空出两片,用来做一些标记,方便日后阅读时进行检索。竹简制作完成后就是书写文字了,在毛笔没有发明之前,人们都是用刻刀在竹片上刻字的,这种方法一直持续到毛笔的出现,刻字既费力又浪费是时间,开始逐渐被毛笔书写做取代。竹简是古代劳动人们的伟大的智慧创作,保留下很多千年前的文献资料,相对于纸张,竹简的保存时间更加的长,中国对文化的巨大贡献足以让华夏子孙骄傲。

简牍文献的制作材料是什么

敦煌汉简一般指甘肃敦煌汉简,材质是木头。甘肃敦煌汉简出土于北方干燥地区,不需脱水脱色直接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书写的文字,也更容易辨别出简牍的材质。内容主要涉及兵马屯戍情况,充满了“烽烟气”,可谓两千多年前丝路故事“存储卡”,一卷卷简牍,好比展开了千年历史画卷,还原了数千年来的人物故事。敦煌汉简的特点敦煌汉简的形制大致与居延汉简同,主要有简、牍、觚、楬、封检等。敦煌汉简中官、私文书居多。官文书有诏书律令、司法文书、品约、符、传、例行公文及各式簿籍,私文书有买卖契约、书信等。记载悬泉向主管部门的上级文薄,并有明确纪年,对研究西汉边郡邮驿传舍的建置、车辆配备以及邮传制度待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

敦煌汉简是竹子材质,窄窄长长的竹片。过去以为都是用刀刻写的,通过考古学家的研究,到秦时,开始用毛笔书写了。甘肃汉简在我国考古学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目前已知的各地汉简中当属第一。汉简类型之多,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奇,堪称百科全书。由此使甘肃获得了“汉简之乡”的美称。敦煌汉简的价值从1907年、1914年分别于第二、第三次中亚考察时在敦煌、酒泉一线的汉塞烽隧发现汉简以来,至今已一个多世纪。期间所发现的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悬泉汉简、武威汉简等都曾闻名海内外,成为研究两汉时期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交通、民族和西北边疆的第一手资料。20世纪以来,在甘肃酒泉、嘉峪关、武威、天水等地的汉代烽燧遗址和墓葬中,发掘出汉简约5万枚。这些汉简以大量的屯戍简而自成特色。历史价值较高的有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武威汉简和甘谷汉简等。

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笺是古代一种短小的简牍,是供读书者随时注释的,它系在相应的简上以备参考之用。现在人们所说的笺注就是起源于此。简牍因制形不同,用途不同,称呼甚多,但从策、简、籍、簿、笺、札、检、椠等从竹、木字形上,都反映出简牍的制成材料。竹简在西北出土较少,也许是因为西北天气干旱,不适宜竹子生长。而南方气温湿润,竹材丰实,因此竹简的出土主要在南方,如1999年在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简,多达10万枚。版牍多用松木。《太平御览》卷606扬雄《答刘歆书》写道:“铅擿松椠。”松椠就是松木制成的木牍。其次还有青扦、毛白杨、水柳和柽柳。这些木类,色白质轻,易于吸墨,可随地取材,自然被广泛用作书写材料。竹木要进行加工,才能进行书写。首先片解竹、木成条状,然后进行刮削,使其平整划一,棱角分明,书写的一面要求光滑、平整。后来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在其《论衡》一书中对竹木制作方法已有描述:竹生于山,木长于林,截竹为简,破以为牍,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断木为椠,析之为版,力加刮削,乃成奏牍。竹简较木牍的加工要繁琐,因竹有节,内空,简条的宽度受竹简粗细的限制。用于书写,必须经过杀青阶段,杀青就是去青皮,用火烘烤,高温处理可防虫蛀,写字不渗晕。由于在烘烤中,竹面会有水珠浸出,故谓“汗青”,又称“杀青”。由于竹简杀青之后,才能正式书写,故后世多称书籍定稿为“杀青”。简牍在经过以上刮削、磨平、杀青后,就可以正式书写了。

简牍文献的制作材料是哪些

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的使用,与文字的发明、使用、发展有很大关系。中国的汉字(象形文字)大体经历了结绳记事、河图、洛书、伏羲文王画八卦、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等发展阶段。结绳,也可认为是古老的书写材料和书写方式了。 中国古代主要的书写材料造纸术发明以前,曾经使用过:龟甲兽骨:甲骨文;钟鼎、陶器:篆书、金文;碑石、简牍(木简、竹简):篆书、隶书、魏碑、楷书、行书、草书等;丝绸布帛: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造纸术发明以后,除了特殊需要以外,一般都是以纸张为书写材料。但也不只是使用纸。至今,印章、碑文、路牌、广告、招牌等许多方面都不用纸。多是古代继承下来的。。 中国古代主要书写工具刀笔。往甲骨上刻字需要用刀,早期写在竹木上面的字也是用刀刻的,只是因为竹木不易保存而今人无法看到原件了。碑石和摩崖刻字等所使用的凿子都可以归入刀笔工具之列。毛笔,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很长的书写工具。印刷术发明之后,印刷也是一种书写方式。传统的工具,仍然需要被使用。

简牍是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其中竹制的叫竹简或简称简,木制的叫木牍或简称牍,合称简牍(由于竹简的数量较多,有时也通称作“简”,其实是包含了木牍在内的意义。)简牍是在纸普及之前用来记载的载体。现在发现的简牍的年代主要是战国、秦汉、三国,最晚至西晋。简牍可以用线绳或牛皮绳编连起来成书。[编辑] 竹简竹简,一种将文字、图像或其他各种特定的符号写绘于事先加工过的竹片上的书籍形式。其加工过程简单说是将青竹筒蒸煮过,一说要用火烤,让其“发汗”脱水,称之为“杀青”,防止以后变形,不易被虫蛀,且便于书写。因此也称竹简为“汗青”,引申为书册、史籍_book_-_binding_-_UCRjpg仿古《孙子兵法》译本竹简,为河滨加利福尼亚大学藏书

先准备大小一致的长方竹片若干,然后用牛皮绳一个个编集一起使其成为一整体,如凉席那样,材料你到店铺里去买吧,弄那个很麻烦的 写书用竹简的话是很不划算的,竹简上能承载的文字太少了,直接写在纸上不就好了我说的划算当然不是说经济价值,因为弄这样一个竹简是很麻烦,你去买那种竹席吧,就写在竹席上如何

我国古代文bai献典籍的保存和流传,即du单本的图书、零zhi散的著述,往往容易散失亡佚,而凡是dao编纂或汇刻为一部大书的,则比较容易保存和流传下来。我国古代的许多文献是通过汇入、编入丛书和类书等途径保存下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史书、方志、笔记、别集、杂著、诗赋。文献出现于文字产生之后,当时,记言记事有的刻在龟甲兽骨上,有的刻在铜器上,也有的刻在石头上。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书籍中主要的胚胎形式,主要有“青铜书”和石头书。在纸出现之前。在纸出现之前,文献载体主要有简策、帛书、版牍。纸出现以后,出现了写本纸书与印本纸书。写本纸书的形态主要有三种:(1)卷轴式,东汉至唐通行。(2)经折装(也称梵夹装),即把长卷正反折叠,使之成为方形的书本形式前后用硬纸保护。(3)旋风装,即把长卷折成经折装,再用纸把首末页相连,可以循环翻阅不致失散。印本纸书是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而出现的一种全新质态的书籍形式。雕版印刷术对于书籍形态的更新说来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不但极大地提高了书籍的发行量,更主要地是极大提高了书籍形态的质量,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印本纸书形态始于唐代中后期,中经宋代的普及与完善,至明清时终于达到了我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最高水准。

简牍文献的制作材料是真的吗

简牍是遗物。从已出土的简牍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书类,一类是著作类。1、文书类20世纪40年代以前出土的简牍文献,除了孔子旧宅的壁中书和西晋时发现的汲冢书以外,大都属于此类。在战国时期的楚墓出土的竹、木简,几乎都是随葬品的清单(遣策)。云梦秦简,大部分是法律文书,由于中国唐代以前的法典,除了古籍中引用的一些条文外全部亡佚,所以这批秦简是研究秦代法律仅有的资料。居延、敦煌等地出土了皇帝的诏书、中央政府和各级组织下发的一些文书(如通缉令、边境备警的通知、烽火信号的规定、任免官吏的公文等)。破城子遗址出土了一些向上级递呈的公文(如《燧长病书牒》)和同级组织之间的往来文书(如《塞上烽火品约》)等等。2、著作类内容相中国古代以经过整治的竹、木为记录载体的文献。“简”是用竹、木削成的长条;“牍”是用木间或用竹剖成的板片。上面的文字是用毛笔书写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已有“册”字,故有学者认为殷商时期已利用简为书写材料。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简是战国初期的。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简牍文献流行于先秦,两汉时期最盛,直到东晋末年才被已发明四五百年的纸质文献所取代,作为主要的文献形式在中国使用的时间长达千余年。简牍制作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削平滑,这种用作写字的狭长的竹片或木条叫做竹简或木简,较宽的竹片或木板叫做竹牍或木牍。简的长度不一样,有的三尺长,有的只有五寸。经书和法律,一般写在二尺四寸长的简上。写信的简长一尺,所以古人又把信称为“尺牍”。每根简上写的字也不一样多,有的写三四十个字,有的只写几个字。较长的文章或书所用的竹简较多,须按顺序编号、排齐,然后用绳子、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叫做“策”或者“册”。

先秦记录文字的材料从甲骨、青铜到石头,不断更替变化,后来又出现了简牍。其实,在纸发明以前,古代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则是简牍。简牍,是对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统称。用竹片写的书叫做“简策”,而用木版写的书叫做“版牍”。据考古实物发现及古书记载,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有关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做“检”。在检上写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叫做“署”,这是信封的起源。然后将两版合好捆扎,在打结的地方涂上黏土,盖上阴文印章,在黏土上出现凸起的字,这就是“封”,使用的黏土叫“封泥”。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笺是古代一种短小的简牍,是供读书者随时注释的,它系在相应的简以备参考之用。现在人们所说的笺注就是起源于此。简牍因制形不同,用途不同,称呼甚多,但从策、简、籍、簿、笺、札、检、椠等从竹、木字形上,都反映出简牍的制成材料。竹简在西北出土较少,也许是因为西北天气干旱,不适宜竹子生长。而南方气温湿润,竹材丰实,因此竹简的出土主要在南方,如1999年在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吴简,多达10万枚。版牍多用松木。《太平御览》卷606扬雄《答刘歆书》写道:“铅擿松椠。”松椠就是松木制成的木牍。其次还有青扦、毛白杨、水柳和柽柳。这些木类,色白质轻,易于吸墨,可随地取材,自然被广泛用作书写材料。竹木要进行加工,才能进行书写。首先片解竹、木成条状,然后进行刮削,使其平整划一,棱角分明,书写的一面要求光滑、平整。后来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在其《论衡》一书中对竹木制作方法已有描述:竹生于山,木长于林,截竹为简,破以为牍,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断木为椠,析之为版,力加刮削,乃成奏牍。竹简较木牍的加工要繁琐,因竹有节,内空,简条的宽度受竹简粗细的限制。用于书写,必须经过杀青阶段,杀青就是去青皮,用火烘烤,高温处理可防虫蛀,写字不渗晕。由于在烘烤中,竹面会有水珠浸出,故谓“汗青”,又称“杀青”。由于竹简杀青之后,才能正式书写,故后世多称书籍定稿为“杀青”。简牍在经过以上刮削、磨平、杀青后,就可以正式书写了。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有笔、墨、A、削。A、削既是整治竹木简牍的工具也是书写的工具。书写简牍时,A与笔的关系很密切,所以战国、秦汉时期,A与笔常常连用,并且以此形容朝廷中掌管文书的官吏。简牍上的文字一般用笔墨书写,A的主要用途是修改错误的文字,并非用于刻字。对写错文字的修改方法,主要是削改,即用A削去表面一层错误之处而再写。简牍文字的字体,也有多种。先秦时期简牍,多用古文、篆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通行隶书,字体变圆为方,于是公文、信函多用隶书。如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均以隶书书写。汉代沿用隶书,汉简上的字体也多为隶书。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页。简牍上书写的行数与字数,各有不同。通常只书写一行在简牍的正面,有时也有两行或正反两面都书写。在敦煌发现的简牍中,有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急就章》一书,每简书写一章,共63字。它们是棱柱形木简,三面有字,每面一行21字。另一简有两行字,一行32字,一行31字。长沙出土的竹简,每简长度大致相同,每简有两字至20字不等。就出土的实物考察,简牍年代起于战国时期,下迄魏晋,简牍作为这一时期的书写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包括私人信件、公事往来、文书、历谱及送葬的遣策、通行证、契约文书、名籍、账册、诏书等。简牍中记载的许多古代书籍,对于校勘、考订提供了最好校本,还能补缺一些早已遗失的古代书籍,丰富文化宝藏,是我国古代的珍贵遗产。比如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出土的简牍经书;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兵书《六韬》、《尉缭子》、《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以及《管子》、《晏子春秋》、《墨子》;甘肃省武威汉墓出土的简牍医书等。简牍的编连是古籍加工技术,有的先编后写,有的先写后编。甘肃武威磨咀子出土的《仪礼》,凡编绳所过之处都空格不写,更为明显的是乙本《仪礼》第三十四简,在简未穿绳地方,还余一个字,为了避开编绳,就在穿绳之下补了一个“为”字。这说明这些简牍是先编后写的。敦煌出土的《永元兵物册》上面的字有些被编绳盖住,是先写后编的。编连工作开始,先把一枚一枚的简牍收齐,然后根据内容,决定编多少枚简,再根据简牍的长短,决定编几道编绳,编绳一般一至多道不等。编连的材料主要是丝绦、麻绳及皮条。《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谈《易》、“韦编三绝”。韦编三绝是指孔子学习用功很勤,编连的绳子都被他翻断三次,至于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孔子学识渊博,这确实并不夸张。把简牍按册、按篇编连以后,还得加上简牍的顺序编号。例如,甘肃武威出土的《仪礼》简,每支简下面都有编号。编号就相当于现在一本书的页码。编连好的简牍被捆成一捆或折成页形,每册简相对,如现今的书籍的册页形式。捆扎的方式以横捆居多,其次是竖捆,十字形捆扎。简牍文件的封存,以一名为“封面”的木片捆扎于文件之上,以封泥敷于书绳,再施以封印,然后发送。受文者的名字及文件内容摘要,通常写在封面上。封面上封印之处,则刻一方形凹沟,贮以封泥,名为“印齿”。封面只能用于一个单独的文件,数种文件同时发送,则封以布质或丝质的书。各种颜色的书囊表示不同的发送方式,红色与白色是急件,绿色是诰谕,黑色是普通文件。书囊多为方形、无缝,文件从中央开口处放入。袋的两端折转,盖在中央封口上,捆上书绳,敷上封泥,再盖上印章。一枚简牍称为“简”,通常写一行直书文字。字数较多的则写在数简上,编连在一起了才称之为“册”。长篇文字内容成为一个单位的叫做“篇”。“册”表示一种文件较小的形体单位,“篇”则表示较长的内容单位,一“篇”可能含有数“册”。此外,一篇或数篇可为一卷。从简牍开始,古代的书籍开始具有了一定的形制,这对我国书籍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如:后世书籍一直沿袭的自右至左、自上而下的文字书写顺序;现今仍使用的一些书籍单位、称谓、术语等,以及版面上的“行格”形式,都可远溯至此。

  • 索引序列
  • 简牍文献的制作材料是
  • 简牍文献的制作材料
  • 简牍文献的制作材料是什么
  • 简牍文献的制作材料是哪些
  • 简牍文献的制作材料是真的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