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发布时间: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不是核心期刊。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是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

什么是副鼻窦炎 副鼻窦炎包括急性副鼻窦炎和慢性副鼻窦炎。 什么原因引起副鼻窦炎 副鼻窦粘膜受到细菌感染产生脓汁流入鼻腔内引起。 副鼻窦炎有什么症状 黄鼻涕、前额部肿痛、不舒适感、昏沉感、鼻塞。 副鼻窦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急性副鼻窦炎X线表现为窦腔透光度减低。如窦腔内分泌物不多,并使患者采用立(或坐)式摄鼻颏位时,可在窦腔内见气液面及粘膜增厚。 慢性副鼻窦炎X线表现:采用立(或坐)式摄片时,也可见分泌物所致之气液面。如息肉将窦腔填满则见整个窦腔密度增高。而骨壁多保持正常。部分患者窦壁可发生骨炎,常见于额窦,表现为骨质密度增高。 如何治疗 急性副鼻窦炎药物治疗为主(头孢唑啉钠),手术治疗为辅。 慢性副鼻窦炎药物治疗为辅,手术治疗为主。 方一 鼻窦炎合剂 药物组成 柴胡12g 黄芩12g 桔梗12g 辛夷12g 全瓜蒌12g 蔓荆子l0g 枳壳l0g 甘草l0g 龙胆草9g 荆芥9g 薄荷6g(后下) 川芎6g 白芷6g 细辛3g 中医治肌无力肌肉萎缩! 让口腔溃疡不再复发 谈甲亢病的防与治 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 制剂用法 每日煎服1剂,1周为1疗程。 适应病证 副鼻窦炎。症见头痛,鼻道有脓性分泌物。 病案举隅 丁某,女,35岁。头痛鼻塞反复发作10余年。曾行上颌窦根治术,术后4个月原病复发。现每日多次滴用血管收缩剂以维持鼻腔通气。刻诊:头痛鼻塞,鼻粘膜呈紫色,中下甲肥大,中道有大量脓液。X线摄片:双慢性上颌窦炎;经口服鼻窦炎合剂4个疗程。局部少量滴用血管收缩剂;生理盐水行上颌窦冲洗术并注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3次,结果头痛消失,双中下甲明显缩小,中道未见脓液,通气良好。随访未复发。 资料来源 李学文,等.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15(6):23 评 按 本方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泻肺肝实火;宣肺化浊,益肺通窍之功效。方中辛夷、细辛、荆芥辛温散风利窍;柴胡、蔓荆子、薄荷清热解表;黄芩、龙胆草泻肺肝实火;川芎、白芷活血行气止痛;瓜蒌、枳壳清热化痰、理气散结:桔梗开胸益肺,载药上行。对病情重、病程较长者应同时局部滴以少量血管收缩剂,必要时可行上颌窦冲洗。 方二 苍芷汤 药物组成 苍耳子10g 白芷6g 干地龙10g 川贝10g 薏仁20g 菊花6g 白蒺藜10g 路路通10g 枳壳l0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l疗程。 适应病证 副鼻窦炎。 病案举隅 孙某,男,22岁。鼻塞、流脓涕,伴头昏头痛3年,曾服西药治疗,效果不佳,遂求治于中医。检查:鼻甲肿胀肥大,中鼻道有脓液流出。X线摄片示:上颌窦模糊,粘膜肥厚,有液平。诊断为慢性上颌窦炎。给上方7剂。二诊时头痛头昏大减,鼻涕减少,原方再进7剂。三诊时鼻塞、流涕消失、无头昏头痛。检查鼻甲无肿胀、充血,中鼻道无脓液。随访1年未复发。 资料来源 陈文勇,等.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8,15(3):28 评 按 本病中医归人“鼻渊”,多因风热郁积,致清窍不通。方中以苍耳、白芷为君,辛散祛风通窍;以菊花、蒺藜、薏苡仁、地龙、川贝为臣,清热利水通窍,并以枳壳、路路通加强行气通络的作用。在使用本方时,鼻腔局部可滴用轻血管收缩剂或吹人中药粉剂。

(1)“明清时期灸法的发展与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8(6)(2)“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考”《甘肃中医学院学报》(3)“涌泉穴临床应用举隅” 《中国针灸》18(8)(4)“火针临床应用的体会” 《中国医药学报》15(6)(5)“针刺后溪穴治疗急性扭伤” 《针灸临床杂志》16(9)(6)“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17(8)(7)“原穴与脏腑相关性探析” 《中国针灸》21(6)(8)“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体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5卷增刊(9)“刺络拔罐治疗瘀血顽疾” 《针灸临床杂志》19(5)(10)“略论特定腧穴诊断”《中国医药学报》18卷增刊(11)“夹脊穴辨”《针灸临床杂志》19(8)(12)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针灸文献述评” 《中国针灸》23(9)(13)“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概述” 《上海针灸杂志》2004(2)(14)“四关穴及临床应用” 《针灸临床杂志》20 (9)(15)“足疗是调整亚健康的理想方法” 《第三届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10(16)“茶保健助你走出‘亚健康’状态” 《中国西部科技》第三届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10(17)“中医望诊400例 ”《药食同源》2005 1(1)(18)“鼻鼽的古文献研究” 《中医药信息》22(1)(19)“肩周炎的中医病、证、症名规范化商榷”《中国针灸》26(8)(20)“谈腧穴深度与针刺深度” 《针刺研究》 31(4)(21)《单穴治病选萃》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3 1副主编(22)《针灸治疗精要》中医古籍出版社12 主编(23)《腧穴精选》 校内印刷出版1995(24)《针灸-—祖国医学的一支葩》海南出版社5主编(25)《腧穴标准定位》清华大学音像出版社1 主编(26)《针灸腧穴学》投影教材 校内印刷出版主编(27)《经络腧穴学》校内印刷出版8 主编 (28)《针灸学》网络教材湖南中讯出版社9 主编(29)《拔罐法》45分光盘人民卫生音像出版社2 主编

8004甘肃中医药大学是几本?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一本院校。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一本院校。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

什么是副鼻窦炎 副鼻窦炎包括急性副鼻窦炎和慢性副鼻窦炎。 什么原因引起副鼻窦炎 副鼻窦粘膜受到细菌感染产生脓汁流入鼻腔内引起。 副鼻窦炎有什么症状 黄鼻涕、前额部肿痛、不舒适感、昏沉感、鼻塞。 副鼻窦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急性副鼻窦炎X线表现为窦腔透光度减低。如窦腔内分泌物不多,并使患者采用立(或坐)式摄鼻颏位时,可在窦腔内见气液面及粘膜增厚。 慢性副鼻窦炎X线表现:采用立(或坐)式摄片时,也可见分泌物所致之气液面。如息肉将窦腔填满则见整个窦腔密度增高。而骨壁多保持正常。部分患者窦壁可发生骨炎,常见于额窦,表现为骨质密度增高。 如何治疗 急性副鼻窦炎药物治疗为主(头孢唑啉钠),手术治疗为辅。 慢性副鼻窦炎药物治疗为辅,手术治疗为主。 方一 鼻窦炎合剂 药物组成 柴胡12g 黄芩12g 桔梗12g 辛夷12g 全瓜蒌12g 蔓荆子l0g 枳壳l0g 甘草l0g 龙胆草9g 荆芥9g 薄荷6g(后下) 川芎6g 白芷6g 细辛3g 中医治肌无力肌肉萎缩! 让口腔溃疡不再复发 谈甲亢病的防与治 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 制剂用法 每日煎服1剂,1周为1疗程。 适应病证 副鼻窦炎。症见头痛,鼻道有脓性分泌物。 病案举隅 丁某,女,35岁。头痛鼻塞反复发作10余年。曾行上颌窦根治术,术后4个月原病复发。现每日多次滴用血管收缩剂以维持鼻腔通气。刻诊:头痛鼻塞,鼻粘膜呈紫色,中下甲肥大,中道有大量脓液。X线摄片:双慢性上颌窦炎;经口服鼻窦炎合剂4个疗程。局部少量滴用血管收缩剂;生理盐水行上颌窦冲洗术并注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3次,结果头痛消失,双中下甲明显缩小,中道未见脓液,通气良好。随访未复发。 资料来源 李学文,等.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15(6):23 评 按 本方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泻肺肝实火;宣肺化浊,益肺通窍之功效。方中辛夷、细辛、荆芥辛温散风利窍;柴胡、蔓荆子、薄荷清热解表;黄芩、龙胆草泻肺肝实火;川芎、白芷活血行气止痛;瓜蒌、枳壳清热化痰、理气散结:桔梗开胸益肺,载药上行。对病情重、病程较长者应同时局部滴以少量血管收缩剂,必要时可行上颌窦冲洗。 方二 苍芷汤 药物组成 苍耳子10g 白芷6g 干地龙10g 川贝10g 薏仁20g 菊花6g 白蒺藜10g 路路通10g 枳壳l0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l疗程。 适应病证 副鼻窦炎。 病案举隅 孙某,男,22岁。鼻塞、流脓涕,伴头昏头痛3年,曾服西药治疗,效果不佳,遂求治于中医。检查:鼻甲肿胀肥大,中鼻道有脓液流出。X线摄片示:上颌窦模糊,粘膜肥厚,有液平。诊断为慢性上颌窦炎。给上方7剂。二诊时头痛头昏大减,鼻涕减少,原方再进7剂。三诊时鼻塞、流涕消失、无头昏头痛。检查鼻甲无肿胀、充血,中鼻道无脓液。随访1年未复发。 资料来源 陈文勇,等.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8,15(3):28 评 按 本病中医归人“鼻渊”,多因风热郁积,致清窍不通。方中以苍耳、白芷为君,辛散祛风通窍;以菊花、蒺藜、薏苡仁、地龙、川贝为臣,清热利水通窍,并以枳壳、路路通加强行气通络的作用。在使用本方时,鼻腔局部可滴用轻血管收缩剂或吹人中药粉剂。

首先,你需要确认你说的核心期刊是哪一种?医学的核心期刊分科技核心和中文核心,也就是俗称的北大和统计源。另外,需要纠正核心期刊并没有所谓的好投难投的区分,这实际上是大家一种错误的理解。可能有些人觉得好中,有的人觉得难中。其实是自己文章本身的原因和选刊的原因。其次,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一本核心版面页数越多自然收录的概率就会越大。例如,旬刊,半月刊肯定要比月刊双月刊收录的多一些。如果你能说明您的研究方向或者科室,可以为你推荐一些不错的期刊。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他们是有的。(我投过)

元朝忽思慧的《饮膳正要》《礼记》《本草纲目》

上网去查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上专业论文网站搜索啊,在这里问不出来的!

您查询的是:范围: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4-2015年版) - 包含: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对不起,未找到任何期刊。

论新闻侵权中媒体的举证责任 黄罕奭 文献来自: 政治与法律 2005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新闻侵权虽属于一般侵权,但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举证责任倒置,即由被告举证证明其主观无过错,不能证明的,被告应承担侵权责任。第三种观点认为,据实准确报道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的义务,在新闻侵权诉讼中,原告只需提供被告确已进行了关于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新闻侵权:为何媒体多败诉——十五起新闻侵权案件分析 郭京霞 文献来自: 中国记者 2005年 第06期 CAJ下载 PDF下载 一方面是新闻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生存压力很大,个别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缺乏足够自律。为了寻求生存空间,有的新闻媒体和记者不得不“出奇制胜”,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来吸引读者,对涉及“色情、暴力和隐私”的社会新闻特别感兴趣,不惜夸 被引用次数: 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论新闻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周甲禄 文献来自: 新闻记者 2004年 第1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由于我国新闻媒体独立性不强, 这一世界惯例没有存在的现实基 础。随着大众传播业的发展,保护消 息来源问题在我国也提到了议事日 程。当记者承诺? 而美国近30年来媒体遭名誉侵权诉讼时败诉率约为8%。以美国新闻的无孔不入和我国新闻报道的谨小慎微相比较,我国媒体畸高的败诉率显得很不正? 被引用次数: 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从新闻的商品属性看虚假新闻的侵权责任 顾理平 文献来自: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新闻媒体的权利新闻媒体有权向受众收取一定的费用 ,以保证新闻媒体的正常运作和新闻采访活动的正常开展。新闻媒体的运作是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的。新闻单位人员工资的发放、机器设备的添置、采访的交通费、差旅费、新闻信息的物质 被引用次数: 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的责任 陈集泰,王首程 文献来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还要全面地肩负起社会责任,多向我们的社会投入一些人文关怀。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的责任@陈集泰$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新闻媒体侵犯信用权之民法分析——评《山西晚报》侵权案 孙艳,程诗莉 文献来自: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而新闻媒体侵权中最为重要和普遍的免责事由便是“公正评论”。这种新闻媒体就社会关注的与公众利益有关问题所作的公正评价应受保护 ,因为它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公民个人根本利益所必需的。其中以公众人物和公众 被引用次数: 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试论新闻媒体侵权现象及其法律预防 路鹃 文献来自: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4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新闻侵权问题成为新闻传播学界、法学界研究的“显学”。试论新闻媒体侵权现象及其法律预防@路鹃$兰州大学新闻系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从新闻侵权的特点、成因看对新闻媒体的法律保护 胡拥军 文献来自: 理论界 2003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我国新闻媒体的企业法人色彩日益增强,新闻媒体的数量也迅速增长,同时新闻媒体普遍“断奶”,众多的新闻媒体在获得一定的经营自主权的同时,也不得不努力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中去谋求一块自身的立足之地,为了生存,各新闻媒体纷纷使 被引用次数: 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论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豁免” 李明刚 文献来自: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06期 CAJ下载 PDF下载 通过收集研究一些新闻媒体被诉侵权案件,就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责任豁免问题作一探讨。一、新闻侵权的责任“豁免”理由因新闻传播而生之法律纠纷主要是因新闻机构在舆论监督中引起。而舆论监督引起的新闻纠纷,与一般的民事纠纷并不完全一样。上 被引用次数: 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新闻失实侵权的举证责任不应当“倒置” 曾雨楼 文献来自: 怀化学院学报 2003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应当有责任有勇气承认新闻失实的过错并合理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侵权责任。但不能因此认为 ,一旦引发新闻侵权诉讼 ,就应当由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承担证明新闻真实性的责任。公民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一本院校。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6个博士学位培养点;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34个硕士学位培养点。具有临床医学硕士等四个专业学位培养资格;是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单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具有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建有1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药重点学科 伤寒学(西部地区扶持学科) 中药鉴定学 中医骨伤科学(第一附属医院) 针灸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第二附属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 中药化学 中医老年病学 民族医学(敦煌医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医痹病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血液病学(第一附属医院) 临床中药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1—2015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中药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2010年甘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 方剂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 中医内科学 中医药剂科(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脑病科(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消化科(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老年病科(第二附属医院) 中西医结合心肾科(第二附属医院) 中西医结合呼吸科(第二附属医院) 一级学科博硕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医学、中药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 质量工程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8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基础——伤寒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各家学说、中药学、中药鉴定学、医用生物学、中医临床基础——温病学、中药化、内科学、中医妇科学、方剂学、诊断学、医学免疫学、中医外科学、分析化学。 省级教学团队中西医结合基础教学团队(刘永琦)、中医学基础教学团队(吴红彦)、中药生药学教学团队(李成义)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中药生药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学生成绩 根据2014年兰州学生网资料显示,该校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8项、省级奖励205项。1名学生获得全国优秀学生干部,26名学生获得甘肃省先进个人荣誉。 学校荣誉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统战工作先进单位”。校工会和附院工会被授予“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荣誉称号。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4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兰州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为甘肃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省部级科研机构 级别 实验室名称 批复时间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敦煌医学与转化实验室 11 国家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 中药生药实验室 07 中药药理实验室 07 中药化学实验室 07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08 甘肃省发改委省级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中药新药创制省级重点实验室 5 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重点实验室 05 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敦煌医学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中心 05 甘肃省工程技术中心 甘肃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2005 甘肃道地中药材当归黄芪等加工炮制及种植工程技术中心 2010 兰州市工程技术中心 兰州市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2005 甘肃省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二级) 中药制剂实验室 05 中药制药实验室 05 中西医结合基础 05 中药免疫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2003 生物化学实验室 2003 学术期刊 该校主办《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儿科杂志》、《甘肃基层卫生》三种学术期刊。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该刊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中医药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综合性学术刊物。该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收录源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多家大型数据库收录。 《中医儿科杂志》该刊是由甘肃中医药大学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唯一一种中医儿科专业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之一。《中医儿科杂志》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全文收录。 《甘肃基层卫生》该刊是由甘肃省卫生厅主管,甘肃省农村卫生协会、甘肃中医药大学及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联合主办的内部性季刊。 图书馆藏 根据2015年5月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58万册(种),其中纸质图书40万册,时代盛典、超星等电子图书18万册。纸质图书中有古籍8156万册,外文图书956万册,过刊0万册,现刊435种。古籍文献室所藏朝鲜内府刊《东医宝鉴》、元刻《(闻人氏)痘疹论》、明刻本《类经》等善本,台湾出版的《敦煌宝藏》、文渊阁影印本《四库全书》以及《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等,构成了该馆的古籍藏书特色。

  • 索引序列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投稿邮箱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投稿邮箱格式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