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官网下载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官网下载中心

发布时间: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官网下载中心

著作与教材:《委托行纪居间合同》(专著), 人民法院出版社《民事诉讼法学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民事诉讼法学教学案例》,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民事诉讼法学》(九五规划教材), 法律出版社《海峡两岸交往中的诉讼法律与实务》(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专著:《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综合评价》(参与项目), 经济科学出版社8、《民事诉讼法》(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民事诉讼操作指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4月;《民事诉讼原理》(参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民事诉讼教辅资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仲裁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论文:《浅论执行标的的法律特征》(论文),《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论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完善》(论文),《诉讼法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论文),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1997年第3期《论告状难问题之解决》(论文), 《研究生法学》1997年第3期《大陆统一合同法评析》,《投资中国》(台湾地区杂志)1999年9期《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论文), 《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诉讼法学·司法制度》1999年9期转载《共同诉讼行为相互独立性和牵连性分析》(论文),《平原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正当当事人理论的现代阐述》(论文), 《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4期《诉讼证明过程分析》(论文), 《人大法律评论》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证据判断的主观性和客观化》(论文),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中国市场经济:进展与评价》(论文),《政法论坛》2000年第5期,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1年第2期转载《主参加诉讼的诈害防止功能》(论文),《法学杂志》2000年第5期《非正当当事人与判决效力的主观范围》(论文),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4期《寻求独立的诉讼主体地位》(论文), 《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非正当当事人及其更换的法理分析》(论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分析与重构》(论文), 《政法论坛》2000年第1期,《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0年第5期转载《委托合同与代理》(论文),平原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司法改革与诉讼公正》(论文), 载《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诉讼结构与角色分配——重构我国的民事诉讼结构》(论文), 载《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执行标的若干问题研究》,《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证据制度完善》(论文),《诉讼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仲裁法理论与适用》(论文), 中国经济出版社《民事主体和诉讼主体的类型》《法学评论》2002年2月,《判决效力主观范围的扩张》《比较法研究》2002年2月,《市场经济与有限政府》《两岸关系》2002年1月,《对抗制的本土化问题》法制日报2002年3月,《公证制度比较研究》《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1月,《仲裁制度的公正性与主体性》《河南管院学报》2002年3月。《WTO与我国民事诉讼改革》,《政法论坛》2002年4月;《诉讼证明的客观化》,《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破产法的修改与完善》,法学杂志2002年7月;《诉讼程序与仪式的文化关联》,法制日报2002年8月;《善治的意义》,法制日报2002年8月《股东代位诉讼》,载《中国司法审判论坛》2002年11月。《两岸区际民事司法协助制度之构建》,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司法体制改革是实现公平和正义的保障》,载《诉讼法学研究》第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创刊,历经《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文社会科学版)《理论纵横》等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现为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3975/C,国际标准连续刊号ISSN1008-2689。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始终坚持正确的理论向导,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立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探索,坚持开放性、包容性的办刊理念,在学术上以求实(言之有物,注重实证研究)、求深(居学科前沿,推进学术研究不断深化)、求新(自称其说,具有原创性)为刊发论文原则。 全国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北京高校优秀人文社科学报名刊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官网下载

著作与教材:《委托行纪居间合同》(专著), 人民法院出版社《民事诉讼法学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民事诉讼法学教学案例》,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民事诉讼法学》(九五规划教材), 法律出版社《海峡两岸交往中的诉讼法律与实务》(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专著:《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综合评价》(参与项目), 经济科学出版社8、《民事诉讼法》(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民事诉讼操作指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4月;《民事诉讼原理》(参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民事诉讼教辅资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仲裁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论文:《浅论执行标的的法律特征》(论文),《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论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完善》(论文),《诉讼法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论文),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1997年第3期《论告状难问题之解决》(论文), 《研究生法学》1997年第3期《大陆统一合同法评析》,《投资中国》(台湾地区杂志)1999年9期《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论文), 《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诉讼法学·司法制度》1999年9期转载《共同诉讼行为相互独立性和牵连性分析》(论文),《平原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正当当事人理论的现代阐述》(论文), 《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4期《诉讼证明过程分析》(论文), 《人大法律评论》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证据判断的主观性和客观化》(论文),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中国市场经济:进展与评价》(论文),《政法论坛》2000年第5期,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1年第2期转载《主参加诉讼的诈害防止功能》(论文),《法学杂志》2000年第5期《非正当当事人与判决效力的主观范围》(论文),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4期《寻求独立的诉讼主体地位》(论文), 《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非正当当事人及其更换的法理分析》(论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分析与重构》(论文), 《政法论坛》2000年第1期,《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0年第5期转载《委托合同与代理》(论文),平原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司法改革与诉讼公正》(论文), 载《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诉讼结构与角色分配——重构我国的民事诉讼结构》(论文), 载《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执行标的若干问题研究》,《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证据制度完善》(论文),《诉讼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仲裁法理论与适用》(论文), 中国经济出版社《民事主体和诉讼主体的类型》《法学评论》2002年2月,《判决效力主观范围的扩张》《比较法研究》2002年2月,《市场经济与有限政府》《两岸关系》2002年1月,《对抗制的本土化问题》法制日报2002年3月,《公证制度比较研究》《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1月,《仲裁制度的公正性与主体性》《河南管院学报》2002年3月。《WTO与我国民事诉讼改革》,《政法论坛》2002年4月;《诉讼证明的客观化》,《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破产法的修改与完善》,法学杂志2002年7月;《诉讼程序与仪式的文化关联》,法制日报2002年8月;《善治的意义》,法制日报2002年8月《股东代位诉讼》,载《中国司法审判论坛》2002年11月。《两岸区际民事司法协助制度之构建》,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司法体制改革是实现公平和正义的保障》,载《诉讼法学研究》第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创刊,历经《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文社会科学版)《理论纵横》等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现为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3975/C,国际标准连续刊号ISSN1008-2689。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始终坚持正确的理论向导,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立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探索,坚持开放性、包容性的办刊理念,在学术上以求实(言之有物,注重实证研究)、求深(居学科前沿,推进学术研究不断深化)、求新(自称其说,具有原创性)为刊发论文原则。 全国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北京高校优秀人文社科学报名刊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官网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建校六十八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范长龙、郭声琨、刘晓峰等都曾在校学习,另有39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一大批校友担任中国一重、宝武集团、河钢集团、中国铝业、中国五矿、中国钢研等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学校被誉为“钢铁摇篮”。学校本部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全校占地约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等。特别是2007年,学校作为第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并负责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图书馆实体馆藏236万余册(件)。定期出版《工程科学学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思想教育研究》《物流技术与应用》《金属世界》《粉末冶金技术》等重要学术刊物。学校由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

2008年:1、 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观测指标的构成与特点,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⑴CSSCI期刊/核心期刊 2、大学教师发展:实践困境与矛盾分析,教师教育研究,2008,⑴CSSCI期刊/核心期刊 新华文摘11论点摘登3、大学教师发展的多样性与实践途径,辽宁教育研究,2008,⑷核心期刊4、论学术职业的权力、权威与声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⑷CSSCI期刊/核心期刊5、高校学术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与大学教师的能力建设,现代教育研究,2008,⑸6、学术职业专业化:制度变迁与文化选择,江苏高教,2008,⑷CSSCI期刊/核心期刊7、高校学术人力资源的国际比较与策略分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⑷核心期刊8、学术职业专业化的路径选择:基于高深知识的分析,现代大学教育,2008,⑸CSSCI期刊/核心期刊9、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nd Strategy Analysis of HEIs Academic Human Resource in C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4thICPA)10、大学教师发展制度的缺失与建构:基于学术职业专业化取向,教育发展研究,2008,(16-17)CSSCI期刊/核心期刊11、学术职业的流动与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教育评论,2008,⑸核心期刊12、创业型大学教师发展:转型目标与实践途径,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⑸CSSCI期刊13、公共管理权利的边界:政府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⑵核心期刊14、论学术职业与大学教师发展,辽宁教育研究,2008,⑴核心期刊2007年:学术职业: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形成与形态,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⑷,CSSCI期刊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学术职业发展:历史变迁与现代转型,教师教育研究,2007,⑴ CSSCI期刊/核心期刊院校研究:概念分析与价值取向,江苏高教,2007,⑵ CSSCI期刊哈佛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及其影响,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⑸P6-10 CSSCI期刊学术职业的道德特征与学术道德建设,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⑶中国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相关性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⑵ 核心期刊独立学院发展的内外动因与基本特征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⑵ 核心期刊高校兼职教师群体的形成背景及特征分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⑴ 核心期刊学术职业专业化的评价纬度,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⑴The institutional views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art-time faculties' management,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V2,Number2,April 2007,P286-297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Chinese academic profession,Fujian Education Press,9361-370论高校兼职教师的创新性管理,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⑸ 核心期刊论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⑹ CSSCI期刊中国高校教师薪酬激励制度价值取向的变迁,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⑿核心期刊研究性学习与网络平台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⑹核心期刊中国高校兼职教师的创新性激励,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⑹中国学术职业流动的内外部因素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⑷CSSCI期刊哈佛大学的特色发展战略及其启示,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⑶2006年:基于学术职业专业化的高校教师政策创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⑸ CSSCI期刊高等教育学:制度学科视域的审视,辽宁教育研究,2006,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反思与批判,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⑺,核心期刊《高教文摘》全文转载论欧洲中世纪大学学术研究的成就,理论月刊,2006,⑽ 核心期刊欧洲中世纪大学学术研究的形式与特征,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⑶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大学系统,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⑴ CSSCI期刊中国独立学院发展的制度视角,辽宁教育研究,2006,⑷ 核心期刊美国院校研究的价值取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煤炭高等教育,2006,⑷西方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反思与批判——兼评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观,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⑸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Academic Human Resourc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Model,,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8,ISTP/ISSHP收录高等教育学作为制度学科的涵义与特点,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⑴2002年-2005年:大学独立学院的权力关系及调整,复旦教育论坛,2005,⑹ CSSCI期刊中国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理论月刊,2004,⑸ 核心期刊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质量监控体系,教育发展研究,2004,⑵ CSSCI期刊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教学论比较研究,职教论坛,2004,⑻ 核心期刊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模型,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⑴ CSSCI期刊高职专本衔接学制的类型与课程结构设计,教育发展研究,2002,⑿ CSSCI期刊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高职“1+X”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职业技术教育,2002,(25) 核心期刊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原则,交通高教研究,2002,⑷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体系研究,理工高教研究,2002,⑶应用型课程结构的原则和形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⑹ CSSCI期刊

阿什特里德·斯达德勒尔、吴泽勇:德国法学院的法律诊所与案例教学,载《法学》,2013年第4期。 吴泽勇:中国法上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清华法学》,2013年第1期。 王晨光、吴泽勇:以案说法:办理销售非法烟丝网络案,载《湖南烟草》,2011年第5期。 吴泽勇:证明疑难案件的处理之道——从“彭宇案”切入,载《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第5期。 吴泽勇:建构中国的群体诉讼程序:评论与展望,载《当代法学》,2012年第3期。 吴泽勇:论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要件的证明,载《中国法学》,2012年第4期。 吴泽勇:德国团体诉讼的历史考察,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4期。 Dieter Leipold、吴泽勇:德国民事诉讼法50年:一个亲历者的回眸,载《司法》,2009年。 吴泽勇:集团诉讼在德国:“异类”抑或“蓝本”?,载《法学家》,2009年第6期。 吴泽勇:《投资者示范诉讼法》:一个群体性法律保护的完美方案?,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吴泽勇:论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撇去不法收益之诉,载《当代法学》,2010年第3期。 吴泽勇:瑞典的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分析,载《法学》,2010年第7期。 吴泽勇:论荷兰的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吴泽勇:论德国法上的团体不作为之诉——以《不作为之诉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例,载《清华法学》,2010年第4期。 吴泽勇: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原理,载《法学家》,2010年第5期。 彭浩晟、吴泽勇:法官独立的具体制度,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吴泽勇:清末修订《刑事民事诉讼法》论考——兼论法典编纂的时机、策略和技术,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2期。 吴泽勇:清末修订《法院编制法》考略——兼论转型期的法典编纂,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 吴泽勇:《大清民事诉讼律》修订考析,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4期。 吴泽勇:《民事刑事诉讼暂行章程》考略,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吴泽勇、刘新生:《民事诉讼法》修改与再审程序的变迁,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吴泽勇:群体性纠纷的构成与法院司法政策的选择,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吴泽勇:清末修律中的民事诉讼制度变革,载《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3期。 吴泽勇:动荡与发展:民国时期民事诉讼制度述略,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1期。 江伟、吴泽勇:论现代民事诉讼立法的基本理念,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 吴泽勇:论我国民事诉讼庭审程序的正当化建构,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吴泽勇:从程序本位到程序自治——以卢曼的法律自治理论为基础,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吴泽勇: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正当化,载《法学》,2005年第1期。 江伟、吴泽勇:现代诉讼理念与中国民事诉讼制度的重塑,载《诉讼法论丛》,2003年。 韩长印、吴泽勇:公司业务执行权之主体归属——兼论公司经理的法律地位,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 章武生、吴泽勇:律师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研究,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吴泽勇: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地的民事诉讼制度,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江伟、吴泽勇: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分析,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 章武生、吴泽勇:论我国缺席判决制度的改革,载《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5期。 熊跃敏、吴泽勇: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探究,载《河北法学》,2002年第4期。 章武生、吴泽勇:司法独立与法院组织机构的调整(上),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2期。 章武生、吴泽勇:司法独立与法院组织机构的调整(下),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吴泽勇:论我国职业法官培养机制之完善,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章武生、吴泽勇:简易程序与民事纠纷的类型化解决,载《法学》,2002年第1期。 章武生、吴泽勇:法律援助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家》,1999年第5期。 章武生、吴泽勇: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载《诉讼法论丛》,2000年第2期。 江伟、熊跃敏、吴泽勇:2000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2001年第1期。 吴泽勇:历史、文化、社会中的司法制度——评《司法制度的历史与未来》,载《诉讼法论丛》,2002年。 吴泽勇:民事诉讼程序保障的历史与未来——评莫诺·卡佩莱蒂的民事诉讼程序保障比较研究,载《诉讼法论丛》,2002年。 章武生、吴泽勇:论我国律师收费制度改革,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第1期。 章武生、吴泽勇:论诉讼和解,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章武生、吴泽勇:论民事诉讼的目的,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6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官网下载安装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创刊,历经《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文社会科学版)《理论纵横》等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现为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3975/C,国际标准连续刊号ISSN1008-2689。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始终坚持正确的理论向导,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立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探索,坚持开放性、包容性的办刊理念,在学术上以求实(言之有物,注重实证研究)、求深(居学科前沿,推进学术研究不断深化)、求新(自称其说,具有原创性)为刊发论文原则。 全国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北京高校优秀人文社科学报名刊

是自2015年起,《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更名为《工程科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工程科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科技大学主办的学术类科技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综合性科学技术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德国《数学文摘》等国外著名检索刊物或数据库收录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官网下载地址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著作与教材:《委托行纪居间合同》(专著), 人民法院出版社《民事诉讼法学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民事诉讼法学教学案例》,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民事诉讼法学》(九五规划教材), 法律出版社《海峡两岸交往中的诉讼法律与实务》(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专著:《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综合评价》(参与项目), 经济科学出版社8、《民事诉讼法》(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民事诉讼操作指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4月;《民事诉讼原理》(参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民事诉讼教辅资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仲裁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论文:《浅论执行标的的法律特征》(论文),《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论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完善》(论文),《诉讼法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论文),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1997年第3期《论告状难问题之解决》(论文), 《研究生法学》1997年第3期《大陆统一合同法评析》,《投资中国》(台湾地区杂志)1999年9期《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论文), 《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诉讼法学·司法制度》1999年9期转载《共同诉讼行为相互独立性和牵连性分析》(论文),《平原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正当当事人理论的现代阐述》(论文), 《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4期《诉讼证明过程分析》(论文), 《人大法律评论》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证据判断的主观性和客观化》(论文),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中国市场经济:进展与评价》(论文),《政法论坛》2000年第5期,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1年第2期转载《主参加诉讼的诈害防止功能》(论文),《法学杂志》2000年第5期《非正当当事人与判决效力的主观范围》(论文),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4期《寻求独立的诉讼主体地位》(论文), 《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非正当当事人及其更换的法理分析》(论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分析与重构》(论文), 《政法论坛》2000年第1期,《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0年第5期转载《委托合同与代理》(论文),平原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司法改革与诉讼公正》(论文), 载《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诉讼结构与角色分配——重构我国的民事诉讼结构》(论文), 载《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执行标的若干问题研究》,《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证据制度完善》(论文),《诉讼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仲裁法理论与适用》(论文), 中国经济出版社《民事主体和诉讼主体的类型》《法学评论》2002年2月,《判决效力主观范围的扩张》《比较法研究》2002年2月,《市场经济与有限政府》《两岸关系》2002年1月,《对抗制的本土化问题》法制日报2002年3月,《公证制度比较研究》《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1月,《仲裁制度的公正性与主体性》《河南管院学报》2002年3月。《WTO与我国民事诉讼改革》,《政法论坛》2002年4月;《诉讼证明的客观化》,《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破产法的修改与完善》,法学杂志2002年7月;《诉讼程序与仪式的文化关联》,法制日报2002年8月;《善治的意义》,法制日报2002年8月《股东代位诉讼》,载《中国司法审判论坛》2002年11月。《两岸区际民事司法协助制度之构建》,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司法体制改革是实现公平和正义的保障》,载《诉讼法学研究》第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 索引序列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官网下载中心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官网下载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官网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官网下载安装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官网下载地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