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酒店业人才流失的现状与特点  人员流失快,这是服务行业的共性问题。要解决这个共性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为什么这个行业人员容易流失?第二这些流失了的人员去干什么了?第三是什么吸引他们跳槽的? 我自己的认知是,服务行业专业技术的同一性让这些员工觉得在哪里干都一样;另外餐饮酒店行业员工普遍收入不高、年纪轻也是造成他们快速流失的原因。吸引他们的主要是工资福利、个人发展、成就感和工作环境。  根据以上原因,要留住企业核心员工,必须从招聘源头、企业文化和制度几方面来达成目标:  1、招聘留人。加大招聘的力度。我认为留人是从招聘开始的。招聘是指招的最合适的人才,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才。所谓的最合适的人才是指那些既符合酒店标准和岗位要求同时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应聘者,这样才能避免因为两者目标不一致而导致的离职行为。首先,酒店管理者要在对岗位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对应聘者的性格、兴趣爱好、价值观、个人职业发展目标进行全面的了解,最后选择符合岗位要求和酒店长远发展目标的人才。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各个方面条件都要最好,不惜代价招来最优秀的人才,极有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酒店不能为这些人才提供他们想要的发展条件和机会,最终导致人才流失,这样不仅增加劳动成本,还会影响酒店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其次,招聘过程中要再次给员工进行双向选择的机会。招聘方要提供与空缺职位和酒店有关的各种信息,包括这份工作的性质、以后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从事这份工作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信息要真实、可信,并尽可能让应聘者真正了解,使应聘者对将来的职位和环境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以便于重新审视这份工作,考量自己对这份工作的态度,最后决定去留。这样就避免了日后员工流失所造成的损失。如果工作任务时有游泳,我们宁愿招来一只乌龟,决不是招来一只雄鹰来培训。若招聘失误让不合适的人进入酒店,他不但无法贡献自己,还会影响酒店原来的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人的表现。因此,有效的挑选人是留人的第一环节。酒店的人力资源要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为留住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企业文化留人。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员工没有归宿感 酒店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酒店特有的传统和风尚,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促使员工共同遵循一样的价值观、信念、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互相认同的企业文化。  有人说过,如果一个企业能三个月不发工资而员工还不离开,那么一定是企业文化在起作用。可见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待人接物的指示灯,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具有凝聚力,不需要太多僵硬的人员教化而每个人都能各尽其责。酒店业人员的高流失率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刚起步的沈阳市酒店业对此问题也渐渐有所关注。适度的人员流动可以保证企业的活力,可过高的人员流失就会影响行业的发展。如今,酒店业正在迅猛发展,随着人们对酒店业的认识及接触和与行业相关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相信这种现象一定会有所改善。  另外,要分析那些能留住员工的同行是如何做的,我们能不能做到,我们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的是什么,然后我们进行学习改进。当然,酒店在经营的过程中,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健全,努力做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做到以制度管人,让员工感受到公平、公正,在酒店内部建立和谐的员工工作环境也可以吸引住员工。进入壁垒过低,过度重视经验,流失高素质人才。壁垒低是饭店业的一个特点,只要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外形条件达到一定的要求,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培训都能进入饭店业,一般都不需要什么较高的文化基础。重视经验,这是饭店业的又一个特点,饭店中的一些知识,只有参与了具体服务工作,才能很好的掌握和应用,大多数饭店把本专科毕业生从最低层培养。以上两个特点使得所有饭店从业人员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然而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管理知识的人才,不论从心理上或者是年龄上都不能接受饭店这种从底层培养的观念,从而使得很多饭店管理专业的本专科生转而从事其他的行业。(2)薪酬水平普遍低下,缺乏行业竞争力。餐饮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每月1200到1500元;一些临时工、学徒工就更低,只有300元到600元。一些员工在寻找到了能够提供更高报酬的企业后,就有可能选择跳槽。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大饭店入住率都在50%左右,低于国际公认的保本率,为了维持生存控制成本,减少员工薪酬就是一个方面,这样造成员工大量流失,员工素质降低,服务水平相应下降,最后入住率也随之降低,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3)工作强度大。在饭店企业,淡季的工作强度员工还可承受,一到旺际工作量明显加大,员工的工作量一般在10小时以上,有时甚至到16~17个小时,这样的强体力劳动也是员工流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4)人文环境差。在一些新建饭店和一些公有制饭店,存在着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甚至相互拆台,同一部门不同领导之间相互推诿,常闹矛盾,员工之间拉帮结派搞对立的不良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饭店业竞争激烈,一些生意不景气的饭店就要求员工无条件地服从客人。遇到一些素质差的客人,员工忍气吞声,除付出体力成本外更有精神折磨。员工中尤其一些大学毕业生忍受不了而选择离开。(5)饭店业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现在大多数饭店已经意识到了人才缺乏的危机,也制定了许多留住人才的措施,如建立人才库,制定接班人计划,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等。但这只是停留在书面上,真实情况却不容乐观。这样的人才培养机制让进入饭店企业的员工看不到上升的空间,对于自身的前途没有信心。(6)奖惩制度不完善,目前好多饭店只重罚不重奖,翻开员工守则,罚款一条一条很是明确,而奖励却很少涉及,对于员工的贡献有很多饭店干脆视而不见。这导致员工缺少进取心,而大学生刚从学校走上社会,满怀抱负,是禁不住这些环境消磨的。因此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们往往另做打算。 第三,个体原因。(1)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有调查表明,饭店业中大学生流失率达66%,其主要原因在于心理预期与现实工作存在较大差距,对工作环境或发展空间不满意。(2)国有、股分制和外资等不同饭店企业的管理机制及员工薪酬差异较大,客观上为员工跳槽提供了动力和欲望。(3)为了寻求人生体验。如今伴随着体验经济产生了一种人生体验的新理念,即不断尝试新的工作,寻求一种内心的满足。在饭店专业学生中就有一部分人是这样的想法。  加大企业培训管理的力度,给与员工教育培训的机会,使优秀的员工得到提升和成长,如果以三年为一个阶段的话,象部队一样,就不断会有新人进来,然后会有一批人得到提升或离开,这就形成里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良性循环中,要将关键人才,特殊人才,后备人才与一般员工进行区分。对重要的管理人员、高学历人员、特殊技能者给予重点培养,组建一批做事的中坚力量团队,自然就不会太担心员工流失了。 帮助员工发展让他们看到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前途。新员工到酒店后管理人员要和员工进行沟通,让员工对酒店的各个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解除他们在新环境中的很多困惑,并根据他们具体的特点和能力结合酒店的要求,帮他们进行未来职业生涯设计和准确的定位,让他们看到目前工作的意义和未来的美好前途,这有助于增强员工对饭店的忠诚度降低离职率,并在不断发展自己的过程中为酒店创造价值。  建立良好的薪酬结构体系。许多员工是以企业支付的薪资来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尺,往往将自己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与身边的人、与外部企业同岗位人员进行比较,当感到自己付出与所得到的回报不相匹配或不尽公平时,跳槽就是必然的选择。所以饭店企业要合理调整薪酬待遇,要考虑员工工龄、岗位特殊性、增设等级,明确反映不同岗位和不同级别的区别,要完善绩效奖金制度,切实综合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工作成绩以及个人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科学量化,并与企业效益相挂钩。  树立“员工第一”的思想。“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员工是饭店经济收入的直接创造者,饭店应深入贯彻“宾客至上,员工第一”的思想,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充分尊重每一名员工,使员工满意。这样既能够增强员工的自信心,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又能够提高员工对饭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大大降低员工的流动率。  在饭店内部形成有效激励的氛围。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据调查显示,为实现自身发展需要而跳槽的占相当大比例。因此,先满足人才的物质需求、提供良好的待遇后,更重要的是重视、关心和尊重人才,为其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发展空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建立共同价值观。让人才在饭店有事业、有成就、有感动,形成价值认同,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文化留人、感情留人。同时,饭店应避免出现因所有权造成的“外行管内行”现象。实际上饭店业是非常有管理学问的行业,只有用好人才,给其提供用武之地,才能彻底改变人才不当流失的现状。  总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饭店企业的管理者应重视员工高流失率的问题,从以上各个方面入手做切实有效的工作,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重保护员工利益,以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著作1、《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参加编辑。2、《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版。参加编辑。3、《教育大词典?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4、《现代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合著,主编(3),撰写3万字。5、《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独立,8万字。1996年获第四届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图书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6、《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1996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近6万字。1999年4月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7、《女童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作,主编(3)。2000年6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8、《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9、《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3万字。1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3万字。11、《女童教育实践与研究》,天地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任执行副主编(3),参加撰写5万余字。12、《中国现代文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约5万字。13、《中国女子教育文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1)。2001年5月获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4、《人的本质?素质?素质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2万字。15、《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近8万字。16、《女中学生现代素质的探索与培育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1版。副主编(2),参加撰写2万余字。2003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7、《中外女童教育简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独著,7万字。2002年7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8、《当代中国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回眸与前瞻》,2003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参加撰写2万字。19、《外国女子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独著,6万字。2005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同年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称号。2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5万字。21、《杨贤江年谱长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1版。合作撰写(1),撰著12万字。该书收入潘懋元、华长慧、宋恩荣主编,喻立森执行主编的《纪念杨贤江诞辰110周年丛书》。22、《戴续威教育论著选》,2005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合作编撰(1),全书21万字。(二)论文◆1986年1、《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体系问题》,熊明安、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1986年第1、2合期◆1989年2、《试论教育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第59—65页。◆1991年3、《浅谈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第25—30页。◆1996年4、《浅谈<福翁百话>的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118—124页。5、《浅谈雷培鸿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载广西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会编《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三)》,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7年6、《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82—88页。7、《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89—91页。8、《加强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女童教育发展——川北地区农村女童入学及辍学问题的研究》,川北女童教育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1—55页。9、《发展女童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大巴山、米仓山地带女童教育研究》,冉元辉、汤泽生、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6—59页。◆1998年10、《对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报告》,《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56—59页。11、《对川北某重点师范学校女生素质的调查》,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84—90页◆1999年12、《试论中日近现代女子高等教育的主要不同点及其成因》,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23—29页。13、《近代广西壮族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署名“杜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第56—61页14、《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5、《试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6、主持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研究”1999年3月获“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00年17、《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5—26页。◆2001年18、《我国西部边远地区女童失学原因调查与对策》,洪显利、刘电芝、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2003年19、《贫困山区中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刘伟斌、杜学元、黄魁耀,《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20、《老年女性教育问题研究——四川省南充市老年大学的调查分析》,范琐哲、杜学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21、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enlightenment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Du Xueyuan,Contemporary Education (HK),2003(16)22、《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杜学元、贾贵州,载叶上雄主编《教育强省——科教兴川的必由之路》,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04年23、《民国之前女子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审视: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比较》,杜学元,《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3期。第36—39页。24、《浅谈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成因》,杜学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99—102页。25、《论小城镇女童教育生活世界的建构》,吴立保、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4年第 12期第66—69页。26、《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第4期,90—93页。27、《高校教师聘任制管窥》,孙刚成、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0月(中),第75—77页。28、《简论网络教育与教育机会平等》,何岸、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1月(下),第7—8页。29、《高校专业设置雷同问题浅析》,何岸、杜学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第93—97页。30、《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刘伟斌、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146—148页。31、《张澜教育思想评析》,杜学元、龚波,《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35—39页。32、《新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曾庆红、杜学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54—156页。33、《福禄倍尔<人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卢长娥、杜学元,《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第4期。34、《略谈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刘伟斌、杜学元,《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年第3期,第5—6页。35、《略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王勇、杜学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15页。36、《卢作孚的职工教育思想及其启示》,王小红、杜学元,载刘重来主编《卢作孚社会改革实践与中国现代化研究》,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1版。◆2005年37、《我国小城镇女童教育学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杜学元、沈堰奇,《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74—78、89页。38、《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39、《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张晓琳、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99—101页。40、《论我国助学贷款的改革与发展展望》,曾庆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3—105页。41、《建立在生活平台上的德育模式》,郑利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6—118页。42、《从人的主体性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方式》,吴薇、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25—127页。43、《斯坦福大学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启示》,王勇、杜学元,《教育与现代化》2005年第1期。第24—26页。44、《教育劳动及其生产性投资》,郑海波、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4期。第29—32页。45、《浅谈在外国教育史学科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范琐哲、杜学元、肖韵,《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58—60页。46、《中学生学习压力源的社会学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合作(2),《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6期。第53—56页。47、《外国教育史教学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杜学元、范琐哲,载杨孔炽主编、黄仁贤副主编《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版。48、《异曲同工——庄子与卢梭人文教育思想的契合》,孙刚成、杜学元,《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78—79页。49、《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延安大学学报》(社科)2005年第5期。第118—121页。50、《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代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某县为例》,张军、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 2005年第12期。第137—138页。51、《小城镇初中女童的同伴同伴交往观探析》,刘青秀、贾云鹏、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12期。第50—53页。52、《美日两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杜学元、杜永红,《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5—77页53、《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低教育探究》,严敏、杜学元、金珺,《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95—96页。54、《羌族民俗与羌族教育》,蔡文君、杜学元,《贵州民族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5年第6期。第197—202页。55、《欧阳修教育思想探微》,陈元、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2005年第4期,第89—92页。◆2006年56、《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王新兵、杜学元,《教师教育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6年第1期,第66—70页。57、《试论新世纪的教育发展观》,王新兵、杜学元,《教育探索》2006年第1期,第48—50页。58、《教育价值的回归——从功利到人格完善》,张忻、杜学元,《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134—137页。59、《试论我国观念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吴薇、杜学元,《教育现代化》2006年第1期。第30—31页。60、《浅谈民俗对女童教育的影响》,杜学元、吴立保,《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2期。第29—32页61、《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期(上)。第120—121页。62、《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杜永红、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7—132页。63、《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初探》,严敏、杜学元,《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4期,第155—156页。64、《荀子和亚里斯多德音乐教育观之比较》,张忻、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18—120页。65、《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1—123页。66、《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反思当前教育的功利追求》,郑海波、杜学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4—118页。67、《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中家庭功能弱化问题研究》,刘继强、杜学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12—114页。68、《试论农村中学债务问题》,周兰英、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下),第14—15页。69、《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杜学元,《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85—90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期,第46—52页。70、《曾国藩教育思想探析》,杜学元、王新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39—42页。71、《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张丽、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46—49页。72、《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周兰英、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57—60页。73、《试论我国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个性教育》,曹兆文、杜学元、苏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27—30页。74、《凸现教师魅力型权威,构建和谐教育》,杜学元、张忻,《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2页。75、《论胡宏的教育哲学思想》,陈小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6期,第51—53页。76、《行政导向下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陈小明、杜学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54—156页。77、《论大学校训》,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34 —136页;《高等教育研究》(西华大学),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2006年第2期,第16—19页。78、《论高收费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市场化运作》,赵秋、杜学元,《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7期,第55—57页。79、《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李敏敏、杜学元、赵秋、李江淘,《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年第6期,第6—7页。80、《对现行高校生师比要求一致性的质疑》,易莉、杜学元,《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第2期,第70—72页。81、《徐特立教师论及其当代价值》,周兰英、杜学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第164—167页。82、《唐君毅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杜学元、张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13—15页。83、《试论应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周兰英、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68—71页。84、《浅谈我国高校应建立学术休假制度》,高建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30—33页。85、《经济转型时期确定教师合理报酬初探》,刘飞燕、杜学元、徐安兴,《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上),第93—94页。

1 异度空间中的生命体验——中国当代幻想小说的“形象”解析 [学位论文] 彭龙英, 2008 -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查看全文 2 青蛙之死:异度空间里的网络化生存 [期刊论文] 《思想战线》 PKUNJU - 2006年3期- 蒋晓丽, 张杰, JIANG Xiao-li, ZHANG Jie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媒体获得了空前发展,它在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使人类逐渐远离大自然通过"拟仿",网络媒体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虚幻的"公共领域"这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消解了现代社会一直 被引用次数: 1 查看全文 3 黄石市农业面源污染的解析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 [期刊论文] 《农业工程学报》 ISTICEIPKU - 2008年9期- 严素定, Yan Suding 为弄清黄石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分配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进而为削减黄石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该文采用清单分析方法,研究了黄石市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秸秆遗弃、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地表径流中C 查看全文 4 达利的异度空间建构及其高峰体验 [期刊论文]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7年5期- 许莉萍, XU Li-pin 达利用理智将自己的梦幻、想象及非理性的事物进行立体空间的重组,特意"实验"混乱无序、颠倒错位的异度空间的构建在对视觉图像的表达方式和观看领域的颠覆中,认同体验激情涌动、缺失的情感得到补偿、失落的自尊得以回归、受 查看全文 5 混合非机动车流的多值元胞机模型模拟研究 [期刊论文] 《物理学报》 ISTICEISCIPKU - 2008年8期- 李新刚, Gao Zi-You, 赵小梅, Jia Bin, Li Xin-Gang, Gao Zi-You, Zhao Xiao-Mei, Jia Bin 采用多值元胞机模型对混合非机动车流进行了建模模拟研究混合非机动车流在我国城市交通中主要表现为三轮车和自行车的混合针对三轮车和自行车实际尺寸的差异,设定自行车占据一个单位空间,三轮车占据两个单位空间模拟 查看全文 6 异度空间 Nissan quest 5SE [期刊论文] 《世界汽车》 PKU - 2006年5期- 查看全文 7 一种顾及几何特征的云模型遥感影像分割方法 [期刊论文]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ISTICEIPKU - 2008年9期- 巫兆聪, 覃茂运, 张潇, WU Zhaocong, QIN Maoyun, ZHANG Xiao 将云模型与模糊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的、顾及几何特征的遥感影像分割方法该方法用分水岭算法对原影像进行分割获得初始分割图斑,再将图斑抽象成云模型,以云模型实现图斑对象表达;在基于云概念的光滑度、紧 查看全文 8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毛红椿天然居群的空间遗传结构 [期刊论文] 《林业科学》 ISTICPKU - 2008年6期- 刘军, 陈益泰, 孙宗修, 姜景民, 何贵平, 饶龙兵, 吴天林, Liu Jun, Chen Yitai, Sun Zongxiu, Jiang Jingmin, He Guiping, Rao Longbing, Wu Tianlin 利用8对微卫星标记对分布于我国的3个毛红椿天然居群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收集毛红椿3个天然居群209个单株材料并对每个单株的位置进行定位,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毛红椿居群的空间遗传结构,了解该物种的进化历程和濒危 查看全文 9 惊悚向生存的让渡——影片《异度空间》哲学美学价值探刍 [期刊论文] 《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 2008年5期- 王国勇 影片<异度空间>用惊悚的叙述语调,疯狂的意象造型向人们唱响了一曲爱情颂歌但透过剧情我们更愿意读到的是影片背后犀重的社会人文景观--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分离,理性与非理性的冲撞撕扯现代文明日新月异,然理性之光却辉 查看全文 10 基于免参数据挖掘的相异度度量研究 [学位论文] 文娟娟, 2007 - 郑州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近年来随着数据挖掘的迅速发展,各种聚类、分类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但其中参数设置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于是,免参数据挖掘思想应运而生。 本文深入分析了参数设置对数据挖掘结果的各种影响 搜到文章太多,列出几篇文献,你需要哪个? qq问问最多回答2000字,我没法把全文粘上来 国内比较权威的数据库为万方和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库下载论文,期刊等收费,3元/篇 中国知网的收费标准一般是5元/页 事先还要注册会员,登陆收费,预付费等问题比较麻烦 推荐你去我朋友的小店 【默默论文大全】 资费标准: 2元/篇 3元/2篇 如果店里没有,可以留言,一个工作日内回复 也可以帮忙下载万方和中国知识总库的论文,提供论文名称,作者名称或网址(仅限万方和中网)一个工作日内下载完毕 收费同上 购物流程 第一步:请先到 中拍下1篇论文或者多篇 第二步:再发送邮件到 写下你需要的文章题目 第三步:1个工作日内回复信件,附件即为论文 注明:小店帮忙下载的论文都是别人发表过的,只能作为参考文献,不能直接用与个人毕业论文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会

我国本土酒店的品牌化经营与发展研究--以南京金陵饭店为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董海超 指导教师 丁晓蕾 夏如兵摘要:品牌化经营已经是当今世界饭店经营中的一种重要战略,饭店要在竞争中取得优胜地位,品牌化经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2005年我国酒店业对外资全面开放,为应对强有劲的国际市场竞争,构建符合饭店行业特点和国际惯例的市场运作主体,在我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饭店集团十分必要。以中国知名的饭店集团品牌“金陵”为例,通过其自身品牌的经营与分析,分析我国本土酒店品牌化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探讨我国酒店品牌化经营的重要尝试。关键词:品牌;集团化;模式;策略;金陵饭店A research about the brand management of our country native hotel--Take the Jinling hotel as an example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Dong HaichaoTutor Ding Xiaolei Xia RubingAbstract: The brand management has already become one kind of important strategy in the management, it is one kind of inevitable Hote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began to be open entirely to foreign capital in 2005, build up a hotel group that has a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in our country is very Take the Chinese figure brand “Jinling” as an example, through its own brand management, analyze the cabaret brand of our country and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try to study our country cabaret brand Key words: Brand;The group turn;Mode;Strategy;Jinling hotel根据美国营销学会的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识或设计,或者是他们的组合应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是赋予某种产品或服务所独有的特征,代表着消费者在心中对使用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体验和感觉。[1] 品牌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饭店经营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一些著名的饭店集团通过连锁规模、品牌营销、个性服务,推出品牌忠诚策略来拓展市场。截至2005年,以香格里拉、凯悦、万豪、喜达屋、洲际等为代表的31个国际饭店管理公司的47个品牌进入中国,这些国际酒店集团的进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酒店集团的发展。2006年7月美国的(HOTELS)杂志发布2005年全球前300位饭店集团统计结果, 2005年有6家中国的饭店集团进入300强,分别是锦江酒店集团、首旅建国、粤海(国际)酒店集团、海航酒店集团、金陵饭店集团和凯莱国际酒店集团。除了以上6家饭店集团外,如家酒店管理公司、中州国际、上海莫泰、岭南花园、开元国际、浙江世贸饭店管理有限公司等均可进入全球前200名。这些数据说明了中国饭店集团化已经初具整体规模。一、金陵饭店品牌化经营的现状南京金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利用品牌、管理、人才、文化和资金等优势,成功管理了国内37家高中档酒店,客房数量近万间套,目前在管连锁酒店18家,客房总量4506间套,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四川、河南等地,金陵饭店集团有限公司因此名列“2004中国饭店业民族品牌先锋”,在2006年国内知名品牌酒店排名中位居第四。(一)集团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和文化融合优势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其核心内容就是资本配置方式的转换。市场经济下饭店集团规模的快速壮大,实质上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本聚集、资本扩张的过程。通过资本运营,实现饭店间的重组,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规模经济效益。[2]金陵饭店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具备了良好的资本优势和文化优势,组建后的南京金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更是如虎添翼。2007年4月6日,全流通后旅游酒店业首发上市,第一股金陵饭店(601007)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金陵饭店股份有限公司也成为江苏省首家上市的旅游企业和江苏省第100家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介入给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明晰产权关系,进行利润管理,以实现资本增值为目标,促进集团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集团与中国招商银行签订银企战略合作协议,获得了招商银行授信额度的大力支持和全方位的衍生服务,为集团实施全国布局和走向世界的全球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同时,集团运用自身独特的“金陵文化”,通过吸收并够单体饭店,以较少的时间和资本完成企业的横向扩张,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为企业文化的整合和扩张提供了保证。(二)资源整合和国际化交流合作提升了品牌竞争力金陵饭店集团是在原金陵饭店的基础上改制成立的,拥有雄厚的饭店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其同世界著名的IBM公司研制开发了先进的集团网络系统,用于整个集团的运营,快速占领了国内的高星级市场,并且下属的酒店市场定位清晰,业务互补,有利于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随着饭店业在中国的发展,国内目前已经涌现了不少优秀的饭店管理人才。但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普通员工要想发展成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都需要一个漫长的提高完善过程。中国本土饭店集团发展迅速,客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这一过程,所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就显得十分必要。普渡大学,位于美国印第安那州西拉斐市,其旅游酒店管理系近两年连续在全美高校旅游系科评比中名列榜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辉煌的学术地位及教学、科研成果在全球旅游业享有盛誉;金陵饭店集团,被誉为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的标志和“全国旅游饭店的一面旗帜”,创造了融中国文化风格和国际一流水准于一炉的现代化酒店管理体系。从99年开始,迄今6年间,双方交流合作非常成功,金陵饭店集团和普渡大学联手打造现代化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创造了产业与教学跨国度合作,在互相交流中寻求国际“双赢”的成功模式,使人才培养走在了国际旅游业的前沿,即锻造了“金陵”的人才平台,提升了国际品牌形象,也有助于“普渡”培养通晓国际市场,适应国际竞争的旅游人才,为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此项目亦使两国青年人更好地了解国际旅游行业和教育发展情况加强彼此的理解和沟通,对于促进旅游教育和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美友谊和文化交流意义深远。(三)品牌延伸有效满足了消费者市场空缺品牌延伸是品牌化发展战略中一个常见且有效的手段,目的在于满足不同的需求市场。[3] “金陵”在快速发展高星级酒店品牌的同时,两年前也开始涉足备受市场欢迎的经济型酒店。已成为南京经济型酒店代表的“金陵”旗下的金一村连锁旅店,短短一年时间,“跑马圈地”,接连在南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区域新街口、山西路、夫子庙、等繁华地段开出5家分店,目前客房总数已超过550间,已成为南京市拥有最多分店和客房数量的经济型连锁酒店经营实体。 (四)独特的管理模式和办学为“金陵”的品牌发展提供了保障金陵饭店最初是利用外资兴建的,由我们自己来经营管理,后来转制后才全权属于我国自己的酒店。20多年的发展,“金陵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也就是“金陵管理模式”。金陵管理模式也即金陵管理体系,是完全由金陵饭店多年不断吸取总结出来的,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国际旅游饭店一流水准的服务和管理系统。同时金陵饭店还成立了自己的干部管理学院,为酒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证。(五)经济环境和政策优势为酒店品牌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金陵饭店是被授予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并从事省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转让、投资、资产重组等业务。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以得到良好的政策支持,政府有效的推动了金陵饭店品牌化经营,利用政府力量推动行业整合,是金陵形成规模化的快捷之道。而且,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看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我国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我国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二、金陵饭店品牌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面对强有力的国际市场,我国酒店品牌化经营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当然也包括金陵饭店,但国内众多的酒店品牌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一)品牌扩张力度和维护不足国际品牌在市场上的信誉程度往往高于某个国家制定的标准,而且都有非常明确的市场定位。[4]例如:假日(即洲际)集团开始进人中国时,推出的只有假日品牌一种,随着酒店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目前已形成了洲际集团的多个品牌,即假日、皇冠假日、洲际、快捷等,其中前4个品牌均已登陆国内,并分别定位于不同的需求市场。金陵饭店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金陵品牌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但面对强大的其他品牌,自己横向发展的速度太慢了,只是占有了部分国内高星级酒店的市场,地域性很强,在国内虽然已是知名品牌,但在中国偌大个旅游市场中占据的份额却不是很高。要想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必须快速抢占中国市场,达到原始资金的积累,以进军国际旅游市场。长期以来,我国饭店业忽视品牌培育,普遍对自身品牌的宣传不够重视,不善于发挥知名品牌的潜力。尽管金陵饭店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品牌扩张的同时,品牌的维护做的不足。现今社会大都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来实现品牌的横向扩张,受让者向转让者支付特许经营权转让费,包括一次性转让费及继续使用费用。由于高额的使用费用再加上企业经营不景气,成员饭店难免各自为政,无法塑造统一品牌,使集团品牌形同虚设。如金陵连锁酒店长期采用大批的实习生再加自身老员工意识落后,就给自身品牌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二)企业文化改进面临较强的挑战改进企业文化是每个大型企业的首要任务。金陵具备和单体饭店相同的宏观中国文化背景,借助政府改革之机,本可以突破横向规模不足的困局,但这些单体饭店企业大都资产关系复杂,内部管理思维模式陈旧,其成熟而又陈旧的企业文化会产生较强的惯性和定势,在经营管理中往往拒绝新的行为方式,而坚持沿用他们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从而衍生缺乏盈利动力、管理模式僵化、服务观念滞后等问题。[5]对金陵来说,除了“外在”并购吸收单体饭店之外,必须尽快使这些单体饭店在管理体制上实现由事业型向企业型的转变,在管理模式上实现由接待型向经营型的转变,在管理方法上实现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包容、同化甚至必要时改变这些饭店的“内在”,在集团内建立统一的现代文化和管理模式。 (三)科学的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不健全不只是金陵饭店集团,也包括国内其他酒店集团,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集团总公司接管了一家新的旅游企业,其原先的领导层肯定会发生变化,而且都是由总公司调过去的,这里面一些中层领导大都是在总公司工作了好多年,调出来以后就属于领导了。当然不否认这里面有些人确实是适合其岗位,但这种调配出来的很多只是空壳子,只是工龄长了点,也没有什么出色的领导才能。这样不仅不能促进下属企业的发展,而且还阻碍了企业自身人才的引进和发展。还有,过分强调人才的同质性。在招聘新员工时,过分强调是否有饭店相关行业和同等级单位的工作经验等条件。业内人员在进入新岗位时能显出更强的适应性和熟练程度,但员工都以同一种思维方式或从同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企业就会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只有借助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才会产生创新的思想动力。[6]过分重视工作经验导向,经验导向使用人制度存在政策偏差,造成对学历高而缺乏实践经验的人才心理上的不认同,被排斥的工作环境间接导致大学生降低投身于饭店业的从业兴趣。(四)国际著名饭店集团强有力的挑战金陵饭店的发展目标就是以“金陵”品牌为依托,构筑资本运作平台,将金陵饭店集团建设成为江苏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地区、多领域连锁发展的大型旅游集团。国内酒店业全面对外资开放以后,其将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国外著名各档次酒店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阻力越来越小,除了星级酒店之外,国内经济型酒店服务供应不足的真空业很快被外资酒店填补。国际酒店品牌在资金、理念、市场网络、高新技术、品牌文化以及服务等方而都具备完善的体系和强大的实力,他们将全面参与国内市场份额的抢夺。若没有良好的应对措施,国内饭店集团依然会举步维艰。三、饭店品牌化经营的对策与建议饭店品牌化经营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我国饭店业经营管理的水平,而且还缩短了与国际同行业的差距。通过品牌化经营,可以培养大量饭店管理人才,还可以使品牌得到拓展,抢占更多的客源市场。所以,加强和改进品牌经营显得尤为重要。(一)加强品牌建设,优选品牌结构在产品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当今,品牌形象的差异正在取代传统商品本身的差异,优秀的品牌依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赢得顾客的认同。[7]品牌建设是饭店管理公司的灵魂所在,缺乏成熟的品牌建设,饭店集团不管具有多大的资产规模,都只能是金玉其外。现阶段,国内多数品牌饭店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多不高,在这种背景下,为适应集团扩张的需要,采用亚品牌的品牌结构,如洲际集团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假日快捷”就是“假日”品牌的亚品牌 。亚品牌,就是以改变主品牌的联想,增加主品牌的个性和活力,避免公司品牌延中引起的品牌模糊问题,从而使主品牌获得新的含义,同时又可以避免独立品牌塑造活动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二)凸显文化特色,创立新型现代饭店集团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客人的选择多了,酒店竞争趋于白热化。良好的市场定位是一个品牌能否立足和彰显于世的关键所在。盲从西方的一切,贪大求洋,动辄五星级,目光只集中于商务名流,己经是过时的观念。现代酒店应该根据未来客源的发展趋势以及他们的需求重点来选择酒店的品牌定位。定位思想如何传递给客人并让客人接受直至认同呢?除了表层的企业识别及价格系统外,最核心和最能打动顾客心灵的莫过于饭店的文化内涵。[8]与其说客人到饭店是去住宿、吃饭,还不如说是去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能给客人带来享受的主要是文化。因此,现代饭店要创建著名的品牌,必须研究文化性的产品,开展文化性的管理,井将这种文化体现在饭店经营的全过程。中国饭店要创建国际品牌,必须研究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井将其作为主要的文化卖点之一来认真研究。(三)人才多元化,完善人才结构国际著名的酒店集团大都管理方式先进,具备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相反,我国饭店品牌化经营过程中优秀的管理人才却相当匮乏。1.丰富员工的知识结构一个人长时间在同一行业中工作,往往会产生一种思维定势,当组织中的所有员工都是这种状态时,组织也会产生一种强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会塑造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使个人甚至整个组织倾向于拒绝接受与他们原来信念相矛盾的新信息,这正是企业创新的头号杀手。[9]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国际著名的通用汽车公司每年都会招收一些哲学专业的博士生,以提高团队决策中的分析能力;宝洁公司招聘大学生时,从来没有专业上的要求。我国饭店应该吸纳多元知识结构的人才,使员工群体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通过不同专业人才之间的交流撞击,寻求互补性知识,促进饭店的创新与发展。2.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国内大多酒店的员工由于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服务意识会逐渐的淡薄,亦即降低了自己的服务水平,软环境得不到良好保证。在丰富员工知识结构得同时,也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并能根据员工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四)抓住机遇,抢占国内经济型酒店市场份额中国城市居民已进入大规模的休闲度假旅游消费阶段,因为收入限制,人们更愿意接受清洁、廉价、能够提供基本服务的酒店。虽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近两年关注经济型酒店在中国的发展,但和其他档次酒店尤其是星级酒店相比,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目前尚没有在中国经济型酒店这块“大蛋糕”上体现出优势。应该乘着国际知名经济型酒店尚未大规模布局的试探阶段,充分利用市场和人脉关系的熟悉度,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扩张。在数量扩张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质量的提高,突出经济型酒店“经济实惠”的卖点,在保证客人住宿质量的前提下,精简服务,降低成本,以价格优势形成自己忠实的顾客群。(五)加快集团化进程,实施跨国经营衡量一个品牌含金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品牌的国际化能力,即品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10]国际知名的饭店集团,无不呈现地域上的强烈扩张态势。中国饭店企业要创建国际品牌,就必须实施集团化经营,着眼于国际市场。走集团化发展道路,饭店企业一方面可自己“造船”,扩大经营活动领域,走集团化、多元化的经营之道。另一方面,也可与其他竞争对手建立横向战略联盟,组成联合舰队,携手共进。饭店企业还可与旅行社、旅游经销商、航空公司等建立纵向的战略联盟。也可以采用现代网络技术,组建相对松散的联合体。通过购买特许经营权等手段依附于某一著名的集团,借助于集团的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优势,进行连锁经营,也是饭店企业走集团化道路的一条捷径。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促使国际饭店集团进一步加快在中国饭店市场的扩张速度。为了实现最优、最快的扩张目标,他们也会考虑饭店地区结构的调整,实施饭店资产的部分转移。而目前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饭店集团,相当一部分是体制改革中政企分开的产物,各省从旅游局中分离出来的旅游企业集团所属饭店数量少,且档次较高,但大多集中在某一地区。所以,这些集团可以利用国际饭店集团急于想在中国发展的契机,实现与国际饭店集团的产权置换,直接取得一些国外饭店的产权和经营权,迅速踏上品牌经营之路。致谢衷心感谢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系全体老师对我四年来的教育和培养,尤其要感谢丁晓蕾老师在我撰写论文期间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和指导,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参考意见,使我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 宋明阁 金陵饭店管理模式纵横谈[J] 旅游学刊,1999(1)[2] 袁金明,文岚 对我国饭店业品牌经营的思考[J] 企业技术开发,2003(10)[3] 杨菁 饭店集团化模式分析[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4] 孙萍 饭店集团化战略探讨[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1)[5] 潘雅芳 饭店品牌化经营研究初探[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6] 刘中艳 中外饭店集团化发展对比研究[J] 集团化研究,2006(5)[7] 毛湘秀 金陵饭店集团东方的、世界的[J] 饭店现代化,2004(9)[8] 佘伯川 论中国饭店业的品牌管理[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9] 汪胜华,黄蓉 浅谈中国民族品牌经济型酒店的竞争战略[J] 品牌战略,2006(8)[10] 张红卫 中国本土饭店管理集团品牌经营策略浅析[J] 集团经济研究,2006(20)[11] 张多中 国内酒店集团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 西北大学学报,2001(2)[12] 蒋志俊 积极探索酒店集团管理运作模式[J] 经济沙龙,2006(13)[13] Klaus EM Global brand strategy in hotel[J] Long range Planning,2006(39)[14] Markides C C A guide to crafting break though strategy[J] Harrard Business,2000(2)

我有从广告英语透视东西文化

酒店业人才流失的现状与特点  人员流失快,这是服务行业的共性问题。要解决这个共性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为什么这个行业人员容易流失?第二这些流失了的人员去干什么了?第三是什么吸引他们跳槽的? 我自己的认知是,服务行业专业技术的同一性让这些员工觉得在哪里干都一样;另外餐饮酒店行业员工普遍收入不高、年纪轻也是造成他们快速流失的原因。吸引他们的主要是工资福利、个人发展、成就感和工作环境。  根据以上原因,要留住企业核心员工,必须从招聘源头、企业文化和制度几方面来达成目标:  1、招聘留人。加大招聘的力度。我认为留人是从招聘开始的。招聘是指招的最合适的人才,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人才。所谓的最合适的人才是指那些既符合酒店标准和岗位要求同时个人发展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应聘者,这样才能避免因为两者目标不一致而导致的离职行为。首先,酒店管理者要在对岗位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对应聘者的性格、兴趣爱好、价值观、个人职业发展目标进行全面的了解,最后选择符合岗位要求和酒店长远发展目标的人才。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各个方面条件都要最好,不惜代价招来最优秀的人才,极有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酒店不能为这些人才提供他们想要的发展条件和机会,最终导致人才流失,这样不仅增加劳动成本,还会影响酒店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其次,招聘过程中要再次给员工进行双向选择的机会。招聘方要提供与空缺职位和酒店有关的各种信息,包括这份工作的性质、以后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从事这份工作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信息要真实、可信,并尽可能让应聘者真正了解,使应聘者对将来的职位和环境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以便于重新审视这份工作,考量自己对这份工作的态度,最后决定去留。这样就避免了日后员工流失所造成的损失。如果工作任务时有游泳,我们宁愿招来一只乌龟,决不是招来一只雄鹰来培训。若招聘失误让不合适的人进入酒店,他不但无法贡献自己,还会影响酒店原来的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人的表现。因此,有效的挑选人是留人的第一环节。酒店的人力资源要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为留住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企业文化留人。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员工没有归宿感 酒店的企业文化是一个酒店特有的传统和风尚,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促使员工共同遵循一样的价值观、信念、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互相认同的企业文化。  有人说过,如果一个企业能三个月不发工资而员工还不离开,那么一定是企业文化在起作用。可见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待人接物的指示灯,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具有凝聚力,不需要太多僵硬的人员教化而每个人都能各尽其责。酒店业人员的高流失率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刚起步的沈阳市酒店业对此问题也渐渐有所关注。适度的人员流动可以保证企业的活力,可过高的人员流失就会影响行业的发展。如今,酒店业正在迅猛发展,随着人们对酒店业的认识及接触和与行业相关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相信这种现象一定会有所改善。  另外,要分析那些能留住员工的同行是如何做的,我们能不能做到,我们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的是什么,然后我们进行学习改进。当然,酒店在经营的过程中,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健全,努力做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做到以制度管人,让员工感受到公平、公正,在酒店内部建立和谐的员工工作环境也可以吸引住员工。进入壁垒过低,过度重视经验,流失高素质人才。壁垒低是饭店业的一个特点,只要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外形条件达到一定的要求,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培训都能进入饭店业,一般都不需要什么较高的文化基础。重视经验,这是饭店业的又一个特点,饭店中的一些知识,只有参与了具体服务工作,才能很好的掌握和应用,大多数饭店把本专科毕业生从最低层培养。以上两个特点使得所有饭店从业人员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然而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管理知识的人才,不论从心理上或者是年龄上都不能接受饭店这种从底层培养的观念,从而使得很多饭店管理专业的本专科生转而从事其他的行业。(2)薪酬水平普遍低下,缺乏行业竞争力。餐饮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每月1200到1500元;一些临时工、学徒工就更低,只有300元到600元。一些员工在寻找到了能够提供更高报酬的企业后,就有可能选择跳槽。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大饭店入住率都在50%左右,低于国际公认的保本率,为了维持生存控制成本,减少员工薪酬就是一个方面,这样造成员工大量流失,员工素质降低,服务水平相应下降,最后入住率也随之降低,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3)工作强度大。在饭店企业,淡季的工作强度员工还可承受,一到旺际工作量明显加大,员工的工作量一般在10小时以上,有时甚至到16~17个小时,这样的强体力劳动也是员工流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4)人文环境差。在一些新建饭店和一些公有制饭店,存在着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甚至相互拆台,同一部门不同领导之间相互推诿,常闹矛盾,员工之间拉帮结派搞对立的不良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饭店业竞争激烈,一些生意不景气的饭店就要求员工无条件地服从客人。遇到一些素质差的客人,员工忍气吞声,除付出体力成本外更有精神折磨。员工中尤其一些大学毕业生忍受不了而选择离开。(5)饭店业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现在大多数饭店已经意识到了人才缺乏的危机,也制定了许多留住人才的措施,如建立人才库,制定接班人计划,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等。但这只是停留在书面上,真实情况却不容乐观。这样的人才培养机制让进入饭店企业的员工看不到上升的空间,对于自身的前途没有信心。(6)奖惩制度不完善,目前好多饭店只重罚不重奖,翻开员工守则,罚款一条一条很是明确,而奖励却很少涉及,对于员工的贡献有很多饭店干脆视而不见。这导致员工缺少进取心,而大学生刚从学校走上社会,满怀抱负,是禁不住这些环境消磨的。因此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们往往另做打算。 第三,个体原因。(1)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有调查表明,饭店业中大学生流失率达66%,其主要原因在于心理预期与现实工作存在较大差距,对工作环境或发展空间不满意。(2)国有、股分制和外资等不同饭店企业的管理机制及员工薪酬差异较大,客观上为员工跳槽提供了动力和欲望。(3)为了寻求人生体验。如今伴随着体验经济产生了一种人生体验的新理念,即不断尝试新的工作,寻求一种内心的满足。在饭店专业学生中就有一部分人是这样的想法。  加大企业培训管理的力度,给与员工教育培训的机会,使优秀的员工得到提升和成长,如果以三年为一个阶段的话,象部队一样,就不断会有新人进来,然后会有一批人得到提升或离开,这就形成里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良性循环中,要将关键人才,特殊人才,后备人才与一般员工进行区分。对重要的管理人员、高学历人员、特殊技能者给予重点培养,组建一批做事的中坚力量团队,自然就不会太担心员工流失了。 帮助员工发展让他们看到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前途。新员工到酒店后管理人员要和员工进行沟通,让员工对酒店的各个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解除他们在新环境中的很多困惑,并根据他们具体的特点和能力结合酒店的要求,帮他们进行未来职业生涯设计和准确的定位,让他们看到目前工作的意义和未来的美好前途,这有助于增强员工对饭店的忠诚度降低离职率,并在不断发展自己的过程中为酒店创造价值。  建立良好的薪酬结构体系。许多员工是以企业支付的薪资来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尺,往往将自己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与身边的人、与外部企业同岗位人员进行比较,当感到自己付出与所得到的回报不相匹配或不尽公平时,跳槽就是必然的选择。所以饭店企业要合理调整薪酬待遇,要考虑员工工龄、岗位特殊性、增设等级,明确反映不同岗位和不同级别的区别,要完善绩效奖金制度,切实综合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工作成绩以及个人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科学量化,并与企业效益相挂钩。  树立“员工第一”的思想。“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员工是饭店经济收入的直接创造者,饭店应深入贯彻“宾客至上,员工第一”的思想,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充分尊重每一名员工,使员工满意。这样既能够增强员工的自信心,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又能够提高员工对饭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大大降低员工的流动率。  在饭店内部形成有效激励的氛围。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据调查显示,为实现自身发展需要而跳槽的占相当大比例。因此,先满足人才的物质需求、提供良好的待遇后,更重要的是重视、关心和尊重人才,为其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发展空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建立共同价值观。让人才在饭店有事业、有成就、有感动,形成价值认同,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文化留人、感情留人。同时,饭店应避免出现因所有权造成的“外行管内行”现象。实际上饭店业是非常有管理学问的行业,只有用好人才,给其提供用武之地,才能彻底改变人才不当流失的现状。  总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饭店企业的管理者应重视员工高流失率的问题,从以上各个方面入手做切实有效的工作,既注重经济效益又注重保护员工利益,以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一)著作1、《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参加编辑。2、《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版。参加编辑。3、《教育大词典?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4、《现代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合著,主编(3),撰写3万字。5、《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独立,8万字。1996年获第四届中国西部地区教育图书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6、《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重庆出版社1996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近6万字。1999年4月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7、《女童教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作,主编(3)。2000年6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8、《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版。负责宋代人名及明清部分人名词条300余条共计约10万字。9、《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合著,参加撰写3万字。1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3万字。11、《女童教育实践与研究》,天地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任执行副主编(3),参加撰写5万余字。12、《中国现代文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约5万字。13、《中国女子教育文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合著,主编(1)。2001年5月获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4、《人的本质?素质?素质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约2万字。15、《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参加撰写近8万字。16、《女中学生现代素质的探索与培育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1版。副主编(2),参加撰写2万余字。2003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7、《中外女童教育简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独著,7万字。2002年7月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8、《当代中国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回眸与前瞻》,2003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参加撰写2万字。19、《外国女子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独著,6万字。2005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同年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称号。20、《女中学生潜能开发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合著,主编(2),参加撰写5万字。21、《杨贤江年谱长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1版。合作撰写(1),撰著12万字。该书收入潘懋元、华长慧、宋恩荣主编,喻立森执行主编的《纪念杨贤江诞辰110周年丛书》。22、《戴续威教育论著选》,2005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合作编撰(1),全书21万字。(二)论文◆1986年1、《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体系问题》,熊明安、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1986年第1、2合期◆1989年2、《试论教育与文化变迁的关系》,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第59—65页。◆1991年3、《浅谈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第25—30页。◆1996年4、《浅谈<福翁百话>的教育思想》,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118—124页。5、《浅谈雷培鸿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载广西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会编《雷培鸿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三)》,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7年6、《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第82—88页。7、《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89—91页。8、《加强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女童教育发展——川北地区农村女童入学及辍学问题的研究》,川北女童教育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1—55页。9、《发展女童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大巴山、米仓山地带女童教育研究》,冉元辉、汤泽生、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第56—59页。◆1998年10、《对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报告》,《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研究》课题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56—59页。11、《对川北某重点师范学校女生素质的调查》,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84—90页◆1999年12、《试论中日近现代女子高等教育的主要不同点及其成因》,杜学元,《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第23—29页。13、《近代广西壮族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杜学元(署名“杜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第56—61页14、《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5、《试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杜学元,载金艳芬主编《教研论丛》,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第1版16、主持承担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川北地区女子义务教育现状及其改革研究”1999年3月获“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改革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2000年17、《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第25—26页。◆2001年18、《我国西部边远地区女童失学原因调查与对策》,洪显利、刘电芝、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2003年19、《贫困山区中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刘伟斌、杜学元、黄魁耀,《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20、《老年女性教育问题研究——四川省南充市老年大学的调查分析》,范琐哲、杜学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21、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enlightenment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Du Xueyuan,Contemporary Education (HK),2003(16)22、《加强教育科研,促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杜学元、贾贵州,载叶上雄主编《教育强省——科教兴川的必由之路》,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04年23、《民国之前女子高等教育的回顾与审视: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比较》,杜学元,《现代大学教育》2004年第3期。第36—39页。24、《浅谈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成因》,杜学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99—102页。25、《论小城镇女童教育生活世界的建构》,吴立保、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4年第 12期第66—69页。26、《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杜学元,《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第4期,90—93页。27、《高校教师聘任制管窥》,孙刚成、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0月(中),第75—77页。28、《简论网络教育与教育机会平等》,何岸、杜学元,《教育与职业》2004年11月(下),第7—8页。29、《高校专业设置雷同问题浅析》,何岸、杜学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第93—97页。30、《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刘伟斌、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146—148页。31、《张澜教育思想评析》,杜学元、龚波,《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35—39页。32、《新中国大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曾庆红、杜学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54—156页。33、《福禄倍尔<人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卢长娥、杜学元,《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第4期。34、《略谈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刘伟斌、杜学元,《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年第3期,第5—6页。35、《略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王勇、杜学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15页。36、《卢作孚的职工教育思想及其启示》,王小红、杜学元,载刘重来主编《卢作孚社会改革实践与中国现代化研究》,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第1版。◆2005年37、《我国小城镇女童教育学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杜学元、沈堰奇,《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74—78、89页。38、《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39、《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张晓琳、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99—101页。40、《论我国助学贷款的改革与发展展望》,曾庆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03—105页。41、《建立在生活平台上的德育模式》,郑利波、杜学元,《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6—118页。42、《从人的主体性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方式》,吴薇、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25—127页。43、《斯坦福大学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启示》,王勇、杜学元,《教育与现代化》2005年第1期。第24—26页。44、《教育劳动及其生产性投资》,郑海波、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4期。第29—32页。45、《浅谈在外国教育史学科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范琐哲、杜学元、肖韵,《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58—60页。46、《中学生学习压力源的社会学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合作(2),《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6期。第53—56页。47、《外国教育史教学中如何创设富有探究性的教学过程》,杜学元、范琐哲,载杨孔炽主编、黄仁贤副主编《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鹭江出版社2005年第1版。48、《异曲同工——庄子与卢梭人文教育思想的契合》,孙刚成、杜学元,《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78—79页。49、《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才资源管理探讨》,孙刚成、杜学元,《延安大学学报》(社科)2005年第5期。第118—121页。50、《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代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安徽省某县为例》,张军、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 2005年第12期。第137—138页。51、《小城镇初中女童的同伴同伴交往观探析》,刘青秀、贾云鹏、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5年第12期。第50—53页。52、《美日两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比较研究》,杜学元、杜永红,《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5—77页53、《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低教育探究》,严敏、杜学元、金珺,《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95—96页。54、《羌族民俗与羌族教育》,蔡文君、杜学元,《贵州民族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5年第6期。第197—202页。55、《欧阳修教育思想探微》,陈元、杜学元,《西南教育论丛》2005年第4期,第89—92页。◆2006年56、《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教师职业声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王新兵、杜学元,《教师教育研究》(CSSCI收录期刊)2006年第1期,第66—70页。57、《试论新世纪的教育发展观》,王新兵、杜学元,《教育探索》2006年第1期,第48—50页。58、《教育价值的回归——从功利到人格完善》,张忻、杜学元,《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134—137页。59、《试论我国观念文化变迁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吴薇、杜学元,《教育现代化》2006年第1期。第30—31页。60、《浅谈民俗对女童教育的影响》,杜学元、吴立保,《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2期。第29—32页61、《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期(上)。第120—121页。62、《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杜永红、杜学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27—132页。63、《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初探》,严敏、杜学元,《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4期,第155—156页。64、《荀子和亚里斯多德音乐教育观之比较》,张忻、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18—120页。65、《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易莉、杜学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1—123页。66、《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反思当前教育的功利追求》,郑海波、杜学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14—118页。67、《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中家庭功能弱化问题研究》,刘继强、杜学元,《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12—114页。68、《试论农村中学债务问题》,周兰英、杜学元,《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下),第14—15页。69、《中国男女分校与同校之争的历程、主要分歧及启示》,杜学元,《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85—90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期,第46—52页。70、《曾国藩教育思想探析》,杜学元、王新兵,《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39—42页。71、《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张丽、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46—49页。72、《论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周兰英、杜学元,《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第57—60页。73、《试论我国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个性教育》,曹兆文、杜学元、苏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27—30页。74、《凸现教师魅力型权威,构建和谐教育》,杜学元、张忻,《成都中医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2页。75、《论胡宏的教育哲学思想》,陈小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2006年第6期,第51—53页。76、《行政导向下的我国大学学术权力》,陈小明、杜学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54—156页。77、《论大学校训》,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34 —136页;《高等教育研究》(西华大学),庹红平、杜学元、李化树,2006年第2期,第16—19页。78、《论高收费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市场化运作》,赵秋、杜学元,《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7期,第55—57页。79、《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李敏敏、杜学元、赵秋、李江淘,《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年第6期,第6—7页。80、《对现行高校生师比要求一致性的质疑》,易莉、杜学元,《煤炭高等教育》2006年第2期,第70—72页。81、《徐特立教师论及其当代价值》,周兰英、杜学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第164—167页。82、《唐君毅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杜学元、张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13—15页。83、《试论应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周兰英、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68—71页。84、《浅谈我国高校应建立学术休假制度》,高建华、杜学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30—33页。85、《经济转型时期确定教师合理报酬初探》,刘飞燕、杜学元、徐安兴,《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7期(上),第93—94页。

我国本土酒店的品牌化经营与发展研究--以南京金陵饭店为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董海超 指导教师 丁晓蕾 夏如兵摘要:品牌化经营已经是当今世界饭店经营中的一种重要战略,饭店要在竞争中取得优胜地位,品牌化经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2005年我国酒店业对外资全面开放,为应对强有劲的国际市场竞争,构建符合饭店行业特点和国际惯例的市场运作主体,在我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饭店集团十分必要。以中国知名的饭店集团品牌“金陵”为例,通过其自身品牌的经营与分析,分析我国本土酒店品牌化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探讨我国酒店品牌化经营的重要尝试。关键词:品牌;集团化;模式;策略;金陵饭店A research about the brand management of our country native hotel--Take the Jinling hotel as an example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Dong HaichaoTutor Ding Xiaolei Xia RubingAbstract: The brand management has already become one kind of important strategy in the management, it is one kind of inevitable Hote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began to be open entirely to foreign capital in 2005, build up a hotel group that has a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in our country is very Take the Chinese figure brand “Jinling” as an example, through its own brand management, analyze the cabaret brand of our country and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try to study our country cabaret brand Key words: Brand;The group turn;Mode;Strategy;Jinling hotel根据美国营销学会的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识或设计,或者是他们的组合应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是赋予某种产品或服务所独有的特征,代表着消费者在心中对使用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体验和感觉。[1] 品牌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饭店经营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一些著名的饭店集团通过连锁规模、品牌营销、个性服务,推出品牌忠诚策略来拓展市场。截至2005年,以香格里拉、凯悦、万豪、喜达屋、洲际等为代表的31个国际饭店管理公司的47个品牌进入中国,这些国际酒店集团的进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酒店集团的发展。2006年7月美国的(HOTELS)杂志发布2005年全球前300位饭店集团统计结果, 2005年有6家中国的饭店集团进入300强,分别是锦江酒店集团、首旅建国、粤海(国际)酒店集团、海航酒店集团、金陵饭店集团和凯莱国际酒店集团。除了以上6家饭店集团外,如家酒店管理公司、中州国际、上海莫泰、岭南花园、开元国际、浙江世贸饭店管理有限公司等均可进入全球前200名。这些数据说明了中国饭店集团化已经初具整体规模。一、金陵饭店品牌化经营的现状南京金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利用品牌、管理、人才、文化和资金等优势,成功管理了国内37家高中档酒店,客房数量近万间套,目前在管连锁酒店18家,客房总量4506间套,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四川、河南等地,金陵饭店集团有限公司因此名列“2004中国饭店业民族品牌先锋”,在2006年国内知名品牌酒店排名中位居第四。(一)集团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和文化融合优势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其核心内容就是资本配置方式的转换。市场经济下饭店集团规模的快速壮大,实质上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本聚集、资本扩张的过程。通过资本运营,实现饭店间的重组,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规模经济效益。[2]金陵饭店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具备了良好的资本优势和文化优势,组建后的南京金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更是如虎添翼。2007年4月6日,全流通后旅游酒店业首发上市,第一股金陵饭店(601007)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金陵饭店股份有限公司也成为江苏省首家上市的旅游企业和江苏省第100家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介入给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明晰产权关系,进行利润管理,以实现资本增值为目标,促进集团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集团与中国招商银行签订银企战略合作协议,获得了招商银行授信额度的大力支持和全方位的衍生服务,为集团实施全国布局和走向世界的全球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同时,集团运用自身独特的“金陵文化”,通过吸收并够单体饭店,以较少的时间和资本完成企业的横向扩张,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为企业文化的整合和扩张提供了保证。(二)资源整合和国际化交流合作提升了品牌竞争力金陵饭店集团是在原金陵饭店的基础上改制成立的,拥有雄厚的饭店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其同世界著名的IBM公司研制开发了先进的集团网络系统,用于整个集团的运营,快速占领了国内的高星级市场,并且下属的酒店市场定位清晰,业务互补,有利于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随着饭店业在中国的发展,国内目前已经涌现了不少优秀的饭店管理人才。但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普通员工要想发展成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都需要一个漫长的提高完善过程。中国本土饭店集团发展迅速,客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这一过程,所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就显得十分必要。普渡大学,位于美国印第安那州西拉斐市,其旅游酒店管理系近两年连续在全美高校旅游系科评比中名列榜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辉煌的学术地位及教学、科研成果在全球旅游业享有盛誉;金陵饭店集团,被誉为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的标志和“全国旅游饭店的一面旗帜”,创造了融中国文化风格和国际一流水准于一炉的现代化酒店管理体系。从99年开始,迄今6年间,双方交流合作非常成功,金陵饭店集团和普渡大学联手打造现代化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创造了产业与教学跨国度合作,在互相交流中寻求国际“双赢”的成功模式,使人才培养走在了国际旅游业的前沿,即锻造了“金陵”的人才平台,提升了国际品牌形象,也有助于“普渡”培养通晓国际市场,适应国际竞争的旅游人才,为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此项目亦使两国青年人更好地了解国际旅游行业和教育发展情况加强彼此的理解和沟通,对于促进旅游教育和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美友谊和文化交流意义深远。(三)品牌延伸有效满足了消费者市场空缺品牌延伸是品牌化发展战略中一个常见且有效的手段,目的在于满足不同的需求市场。[3] “金陵”在快速发展高星级酒店品牌的同时,两年前也开始涉足备受市场欢迎的经济型酒店。已成为南京经济型酒店代表的“金陵”旗下的金一村连锁旅店,短短一年时间,“跑马圈地”,接连在南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区域新街口、山西路、夫子庙、等繁华地段开出5家分店,目前客房总数已超过550间,已成为南京市拥有最多分店和客房数量的经济型连锁酒店经营实体。 (四)独特的管理模式和办学为“金陵”的品牌发展提供了保障金陵饭店最初是利用外资兴建的,由我们自己来经营管理,后来转制后才全权属于我国自己的酒店。20多年的发展,“金陵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也就是“金陵管理模式”。金陵管理模式也即金陵管理体系,是完全由金陵饭店多年不断吸取总结出来的,适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国际旅游饭店一流水准的服务和管理系统。同时金陵饭店还成立了自己的干部管理学院,为酒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证。(五)经济环境和政策优势为酒店品牌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金陵饭店是被授予国有资产的投资主体,并从事省政府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转让、投资、资产重组等业务。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以得到良好的政策支持,政府有效的推动了金陵饭店品牌化经营,利用政府力量推动行业整合,是金陵形成规模化的快捷之道。而且,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看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我国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我国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二、金陵饭店品牌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面对强有力的国际市场,我国酒店品牌化经营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当然也包括金陵饭店,但国内众多的酒店品牌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一)品牌扩张力度和维护不足国际品牌在市场上的信誉程度往往高于某个国家制定的标准,而且都有非常明确的市场定位。[4]例如:假日(即洲际)集团开始进人中国时,推出的只有假日品牌一种,随着酒店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目前已形成了洲际集团的多个品牌,即假日、皇冠假日、洲际、快捷等,其中前4个品牌均已登陆国内,并分别定位于不同的需求市场。金陵饭店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金陵品牌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但面对强大的其他品牌,自己横向发展的速度太慢了,只是占有了部分国内高星级酒店的市场,地域性很强,在国内虽然已是知名品牌,但在中国偌大个旅游市场中占据的份额却不是很高。要想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必须快速抢占中国市场,达到原始资金的积累,以进军国际旅游市场。长期以来,我国饭店业忽视品牌培育,普遍对自身品牌的宣传不够重视,不善于发挥知名品牌的潜力。尽管金陵饭店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在品牌扩张的同时,品牌的维护做的不足。现今社会大都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来实现品牌的横向扩张,受让者向转让者支付特许经营权转让费,包括一次性转让费及继续使用费用。由于高额的使用费用再加上企业经营不景气,成员饭店难免各自为政,无法塑造统一品牌,使集团品牌形同虚设。如金陵连锁酒店长期采用大批的实习生再加自身老员工意识落后,就给自身品牌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二)企业文化改进面临较强的挑战改进企业文化是每个大型企业的首要任务。金陵具备和单体饭店相同的宏观中国文化背景,借助政府改革之机,本可以突破横向规模不足的困局,但这些单体饭店企业大都资产关系复杂,内部管理思维模式陈旧,其成熟而又陈旧的企业文化会产生较强的惯性和定势,在经营管理中往往拒绝新的行为方式,而坚持沿用他们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从而衍生缺乏盈利动力、管理模式僵化、服务观念滞后等问题。[5]对金陵来说,除了“外在”并购吸收单体饭店之外,必须尽快使这些单体饭店在管理体制上实现由事业型向企业型的转变,在管理模式上实现由接待型向经营型的转变,在管理方法上实现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包容、同化甚至必要时改变这些饭店的“内在”,在集团内建立统一的现代文化和管理模式。 (三)科学的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不健全不只是金陵饭店集团,也包括国内其他酒店集团,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集团总公司接管了一家新的旅游企业,其原先的领导层肯定会发生变化,而且都是由总公司调过去的,这里面一些中层领导大都是在总公司工作了好多年,调出来以后就属于领导了。当然不否认这里面有些人确实是适合其岗位,但这种调配出来的很多只是空壳子,只是工龄长了点,也没有什么出色的领导才能。这样不仅不能促进下属企业的发展,而且还阻碍了企业自身人才的引进和发展。还有,过分强调人才的同质性。在招聘新员工时,过分强调是否有饭店相关行业和同等级单位的工作经验等条件。业内人员在进入新岗位时能显出更强的适应性和熟练程度,但员工都以同一种思维方式或从同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企业就会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只有借助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才会产生创新的思想动力。[6]过分重视工作经验导向,经验导向使用人制度存在政策偏差,造成对学历高而缺乏实践经验的人才心理上的不认同,被排斥的工作环境间接导致大学生降低投身于饭店业的从业兴趣。(四)国际著名饭店集团强有力的挑战金陵饭店的发展目标就是以“金陵”品牌为依托,构筑资本运作平台,将金陵饭店集团建设成为江苏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地区、多领域连锁发展的大型旅游集团。国内酒店业全面对外资开放以后,其将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国外著名各档次酒店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阻力越来越小,除了星级酒店之外,国内经济型酒店服务供应不足的真空业很快被外资酒店填补。国际酒店品牌在资金、理念、市场网络、高新技术、品牌文化以及服务等方而都具备完善的体系和强大的实力,他们将全面参与国内市场份额的抢夺。若没有良好的应对措施,国内饭店集团依然会举步维艰。三、饭店品牌化经营的对策与建议饭店品牌化经营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我国饭店业经营管理的水平,而且还缩短了与国际同行业的差距。通过品牌化经营,可以培养大量饭店管理人才,还可以使品牌得到拓展,抢占更多的客源市场。所以,加强和改进品牌经营显得尤为重要。(一)加强品牌建设,优选品牌结构在产品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的当今,品牌形象的差异正在取代传统商品本身的差异,优秀的品牌依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赢得顾客的认同。[7]品牌建设是饭店管理公司的灵魂所在,缺乏成熟的品牌建设,饭店集团不管具有多大的资产规模,都只能是金玉其外。现阶段,国内多数品牌饭店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多不高,在这种背景下,为适应集团扩张的需要,采用亚品牌的品牌结构,如洲际集团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假日快捷”就是“假日”品牌的亚品牌 。亚品牌,就是以改变主品牌的联想,增加主品牌的个性和活力,避免公司品牌延中引起的品牌模糊问题,从而使主品牌获得新的含义,同时又可以避免独立品牌塑造活动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二)凸显文化特色,创立新型现代饭店集团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客人的选择多了,酒店竞争趋于白热化。良好的市场定位是一个品牌能否立足和彰显于世的关键所在。盲从西方的一切,贪大求洋,动辄五星级,目光只集中于商务名流,己经是过时的观念。现代酒店应该根据未来客源的发展趋势以及他们的需求重点来选择酒店的品牌定位。定位思想如何传递给客人并让客人接受直至认同呢?除了表层的企业识别及价格系统外,最核心和最能打动顾客心灵的莫过于饭店的文化内涵。[8]与其说客人到饭店是去住宿、吃饭,还不如说是去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能给客人带来享受的主要是文化。因此,现代饭店要创建著名的品牌,必须研究文化性的产品,开展文化性的管理,井将这种文化体现在饭店经营的全过程。中国饭店要创建国际品牌,必须研究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井将其作为主要的文化卖点之一来认真研究。(三)人才多元化,完善人才结构国际著名的酒店集团大都管理方式先进,具备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相反,我国饭店品牌化经营过程中优秀的管理人才却相当匮乏。1.丰富员工的知识结构一个人长时间在同一行业中工作,往往会产生一种思维定势,当组织中的所有员工都是这种状态时,组织也会产生一种强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会塑造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使个人甚至整个组织倾向于拒绝接受与他们原来信念相矛盾的新信息,这正是企业创新的头号杀手。[9]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国际著名的通用汽车公司每年都会招收一些哲学专业的博士生,以提高团队决策中的分析能力;宝洁公司招聘大学生时,从来没有专业上的要求。我国饭店应该吸纳多元知识结构的人才,使员工群体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通过不同专业人才之间的交流撞击,寻求互补性知识,促进饭店的创新与发展。2.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国内大多酒店的员工由于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服务意识会逐渐的淡薄,亦即降低了自己的服务水平,软环境得不到良好保证。在丰富员工知识结构得同时,也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并能根据员工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四)抓住机遇,抢占国内经济型酒店市场份额中国城市居民已进入大规模的休闲度假旅游消费阶段,因为收入限制,人们更愿意接受清洁、廉价、能够提供基本服务的酒店。虽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近两年关注经济型酒店在中国的发展,但和其他档次酒店尤其是星级酒店相比,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目前尚没有在中国经济型酒店这块“大蛋糕”上体现出优势。应该乘着国际知名经济型酒店尚未大规模布局的试探阶段,充分利用市场和人脉关系的熟悉度,实现资源共享和规模扩张。在数量扩张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质量的提高,突出经济型酒店“经济实惠”的卖点,在保证客人住宿质量的前提下,精简服务,降低成本,以价格优势形成自己忠实的顾客群。(五)加快集团化进程,实施跨国经营衡量一个品牌含金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品牌的国际化能力,即品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10]国际知名的饭店集团,无不呈现地域上的强烈扩张态势。中国饭店企业要创建国际品牌,就必须实施集团化经营,着眼于国际市场。走集团化发展道路,饭店企业一方面可自己“造船”,扩大经营活动领域,走集团化、多元化的经营之道。另一方面,也可与其他竞争对手建立横向战略联盟,组成联合舰队,携手共进。饭店企业还可与旅行社、旅游经销商、航空公司等建立纵向的战略联盟。也可以采用现代网络技术,组建相对松散的联合体。通过购买特许经营权等手段依附于某一著名的集团,借助于集团的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优势,进行连锁经营,也是饭店企业走集团化道路的一条捷径。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促使国际饭店集团进一步加快在中国饭店市场的扩张速度。为了实现最优、最快的扩张目标,他们也会考虑饭店地区结构的调整,实施饭店资产的部分转移。而目前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饭店集团,相当一部分是体制改革中政企分开的产物,各省从旅游局中分离出来的旅游企业集团所属饭店数量少,且档次较高,但大多集中在某一地区。所以,这些集团可以利用国际饭店集团急于想在中国发展的契机,实现与国际饭店集团的产权置换,直接取得一些国外饭店的产权和经营权,迅速踏上品牌经营之路。致谢衷心感谢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系全体老师对我四年来的教育和培养,尤其要感谢丁晓蕾老师在我撰写论文期间给予我极大的帮助和指导,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参考意见,使我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 宋明阁 金陵饭店管理模式纵横谈[J] 旅游学刊,1999(1)[2] 袁金明,文岚 对我国饭店业品牌经营的思考[J] 企业技术开发,2003(10)[3] 杨菁 饭店集团化模式分析[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4] 孙萍 饭店集团化战略探讨[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1)[5] 潘雅芳 饭店品牌化经营研究初探[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6] 刘中艳 中外饭店集团化发展对比研究[J] 集团化研究,2006(5)[7] 毛湘秀 金陵饭店集团东方的、世界的[J] 饭店现代化,2004(9)[8] 佘伯川 论中国饭店业的品牌管理[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9] 汪胜华,黄蓉 浅谈中国民族品牌经济型酒店的竞争战略[J] 品牌战略,2006(8)[10] 张红卫 中国本土饭店管理集团品牌经营策略浅析[J] 集团经济研究,2006(20)[11] 张多中 国内酒店集团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 西北大学学报,2001(2)[12] 蒋志俊 积极探索酒店集团管理运作模式[J] 经济沙龙,2006(13)[13] Klaus EM Global brand strategy in hotel[J] Long range Planning,2006(39)[14] Markides C C A guide to crafting break though strategy[J] Harrard Business,2000(2)

1993年,获“全军优秀教师”称号。1996年,获“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2001年,获总参兵种部“优秀党员”称号。2002年,获“全军院校育才奖金奖”。2006年,获湖州师范学院“优秀党员”称号。主要研究经历:主要从事哲学和伦理学、政治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自由、公平正义、人的本质和价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问题有比较集中的和系统的研究。在《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现代哲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有近20篇论文被报刊复印资料等权威文摘报刊全文转载。出版《自爱论》(1989年)、《跳出历史的周期率——毛泽东与民主》(1993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论(大众读本)》(1995年)、《自由层次论》(1999年)、《威慑人类》(2002年)、《正义论经纬》(2007)等著作十余种。主编《千年军事回眸丛书》六本(2000年)。获全军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特别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总参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主持的研究项目:主要的研究成果:著作类:1.《自爱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2.《跳出历史的周期率——毛泽东与民主》,中原农民出版社,1993年7月。3.《万里疆场任我行——贺龙兵法》,中原农民出版社,1995年7月。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论》(大众读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5.《自由层次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6.《千年军事回眸丛书》(六本),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7.《威慑人类》,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8.《正义论经纬》,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论文类:1.《论自由的诸心理因素》,《中州学刊》1988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1989年第3期全文转载2.《人被什么引向极端利己主义》,《社会科学报》140期,《新华文摘》1989年第3期转载。3.《政治自由新解》,《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2期。4.《规律趋势人的活动》,《哲学研究》1989年第6期,1993年9月在全军院校第二次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三等奖,10在总参直属院校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5.《“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能囊括人的本质》,《社会科学报》165期,《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1989年第5期全文转载6.《论人道主义的平等观》,《社会主义研究》1989年第4期。7.《怎样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6期。8.《生产力与人》,《攀登》1991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1年第3期全文转载。9.《论事物的双重本质》,《现代哲学》1991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2年第1期全文转载。10.《要辩证地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东岳论丛》1991年第6期。11.《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初探》 《现代哲学》1992年第2期。12.《“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辨析》,《复旦学报》1992年第5期。13.《联系范畴是贯穿辩证法的主线》,《东岳论从》1993年第1期。14.《论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现代哲学》1993年第4期。15.《人格自由论》,《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94年第3期全文转载。16.《论自由的四大基本层次》,《东岳论丛》1994年第3期。17.《哲学:一个理想的世界》,《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6年第3期全文转载。18.《社会发展与社会正义》,《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7年第1期全文转载。19.《论交换的正义》,《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1998年第1期全文转载。20.《社会转型与婚姻道德》,《道德与文明》1997年第4期。21.《论邓小平新时期价值观的结构系统》,《现代哲学》1997年第2期。22.《邓小平对矛盾学说的运用和发展》,《求是》1998年第14期。23.《论自由与人的本质》,《人文杂志》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24.《论矫正的正义》,《攀登》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0年第7期全文转载。25.《马克思“有个性的个人”思想探析》,《探索》2002年第1期。26.《西方伦理学中的责任根据理论探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2002年11月全文载转。27.《意志自由论与决定论关系辨析》,《江汉论坛》2002年第10期。28.《“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探索》2003年第2期。29.《博爱观念的现代诠释》,《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3期。30.《西方正义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3年第11期全文转载。31.《政治文明的结构分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32.《“世界历史”视镜中的社会主义》,《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33.《革命逻辑向执政逻辑转换的政治哲学分析》,《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34.《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实践探要——再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35.《论实践的三种类型和两个维度》,《江汉论坛》2005年第4期。36.《责任的伦理学分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报刊复印资料·伦理学》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37.《走向隐形化: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一种思路》,《求实》2006年第2期。38.《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探要》,《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6期。39.《以正义精神塑造廉政文化》,《理论学刊》2007年第4期。40.《政治文明视野中的道德-法律关系》,《理论导刊》2007年第6期。41.《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探析》,《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3期。获奖类:1.《规律、趋势、人的活动》获全军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三等奖(1993)。2.《规律、趋势、人的活动》获总参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1993)。3.《规律、趋势、人的活动》获安徽省蚌埠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3)。4.《社会发展与社会正义》获安徽省蚌埠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5.《自由层次论》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6.《自由层次论》获安徽省蚌埠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7.《自由层次论》获全军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8.《自由层次论》获总参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9.《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获全军院校政治理论优秀成果特别奖(2003)。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

1 异度空间中的生命体验——中国当代幻想小说的“形象”解析 [学位论文] 彭龙英, 2008 -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查看全文 2 青蛙之死:异度空间里的网络化生存 [期刊论文] 《思想战线》 PKUNJU - 2006年3期- 蒋晓丽, 张杰, JIANG Xiao-li, ZHANG Jie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媒体获得了空前发展,它在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使人类逐渐远离大自然通过"拟仿",网络媒体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虚幻的"公共领域"这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消解了现代社会一直 被引用次数: 1 查看全文 3 黄石市农业面源污染的解析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 [期刊论文] 《农业工程学报》 ISTICEIPKU - 2008年9期- 严素定, Yan Suding 为弄清黄石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分配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进而为削减黄石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理论依据,该文采用清单分析方法,研究了黄石市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秸秆遗弃、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地表径流中C 查看全文 4 达利的异度空间建构及其高峰体验 [期刊论文]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7年5期- 许莉萍, XU Li-pin 达利用理智将自己的梦幻、想象及非理性的事物进行立体空间的重组,特意"实验"混乱无序、颠倒错位的异度空间的构建在对视觉图像的表达方式和观看领域的颠覆中,认同体验激情涌动、缺失的情感得到补偿、失落的自尊得以回归、受 查看全文 5 混合非机动车流的多值元胞机模型模拟研究 [期刊论文] 《物理学报》 ISTICEISCIPKU - 2008年8期- 李新刚, Gao Zi-You, 赵小梅, Jia Bin, Li Xin-Gang, Gao Zi-You, Zhao Xiao-Mei, Jia Bin 采用多值元胞机模型对混合非机动车流进行了建模模拟研究混合非机动车流在我国城市交通中主要表现为三轮车和自行车的混合针对三轮车和自行车实际尺寸的差异,设定自行车占据一个单位空间,三轮车占据两个单位空间模拟 查看全文 6 异度空间 Nissan quest 5SE [期刊论文] 《世界汽车》 PKU - 2006年5期- 查看全文 7 一种顾及几何特征的云模型遥感影像分割方法 [期刊论文]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ISTICEIPKU - 2008年9期- 巫兆聪, 覃茂运, 张潇, WU Zhaocong, QIN Maoyun, ZHANG Xiao 将云模型与模糊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的、顾及几何特征的遥感影像分割方法该方法用分水岭算法对原影像进行分割获得初始分割图斑,再将图斑抽象成云模型,以云模型实现图斑对象表达;在基于云概念的光滑度、紧 查看全文 8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毛红椿天然居群的空间遗传结构 [期刊论文] 《林业科学》 ISTICPKU - 2008年6期- 刘军, 陈益泰, 孙宗修, 姜景民, 何贵平, 饶龙兵, 吴天林, Liu Jun, Chen Yitai, Sun Zongxiu, Jiang Jingmin, He Guiping, Rao Longbing, Wu Tianlin 利用8对微卫星标记对分布于我国的3个毛红椿天然居群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收集毛红椿3个天然居群209个单株材料并对每个单株的位置进行定位,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毛红椿居群的空间遗传结构,了解该物种的进化历程和濒危 查看全文 9 惊悚向生存的让渡——影片《异度空间》哲学美学价值探刍 [期刊论文] 《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 2008年5期- 王国勇 影片<异度空间>用惊悚的叙述语调,疯狂的意象造型向人们唱响了一曲爱情颂歌但透过剧情我们更愿意读到的是影片背后犀重的社会人文景观--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分离,理性与非理性的冲撞撕扯现代文明日新月异,然理性之光却辉 查看全文 10 基于免参数据挖掘的相异度度量研究 [学位论文] 文娟娟, 2007 - 郑州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近年来随着数据挖掘的迅速发展,各种聚类、分类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但其中参数设置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于是,免参数据挖掘思想应运而生。 本文深入分析了参数设置对数据挖掘结果的各种影响 搜到文章太多,列出几篇文献,你需要哪个? qq问问最多回答2000字,我没法把全文粘上来 国内比较权威的数据库为万方和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库下载论文,期刊等收费,3元/篇 中国知网的收费标准一般是5元/页 事先还要注册会员,登陆收费,预付费等问题比较麻烦 推荐你去我朋友的小店 【默默论文大全】 资费标准: 2元/篇 3元/2篇 如果店里没有,可以留言,一个工作日内回复 也可以帮忙下载万方和中国知识总库的论文,提供论文名称,作者名称或网址(仅限万方和中网)一个工作日内下载完毕 收费同上 购物流程 第一步:请先到 中拍下1篇论文或者多篇 第二步:再发送邮件到 写下你需要的文章题目 第三步:1个工作日内回复信件,附件即为论文 注明:小店帮忙下载的论文都是别人发表过的,只能作为参考文献,不能直接用与个人毕业论文

我有从广告英语透视东西文化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级别太低,发还不如不发

忻州师范学院(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简称“忻州师院”,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师范学校、山西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我是忻州师范学院21级的学生,算是本校最新的学生,也是历年来第一次住到那传说中的“新校区”的一级学生。讲真,在忻师一年,我觉得学校挺好的!如果到忻州师范学院的,高考分数肯定也不会超二本线太多,所以,我认为在这个批次里,忻州师范学院是挺不错的一个选择。最新学生证、校园卡忻州,简称“忻”,别称“欣”。“忻”字有开导、启发之意,又通“欣”。《说文解字》(忻):“闓(开)也。从心,斤声。《司马法》曰:‘善者,忻民之善,闭民之恶。’”即,有德行的人开启民众的善念,制止民众的恶念。关于宿舍楼宿舍楼全校一共有22栋,分别为1-22号楼,每栋楼有6层,一层有20个宿舍。每个宿舍配备了两个暖气片,由于学校身处北方,所以我个人认为冬暖夏凉。所有的宿舍都是8人间,上下铺,一张大铁桌,一人一个柜子,带一个小阳台。宿舍楼关于空调可惜的是,宿舍没有空调,但是有两扇大窗户,满足日常通风就够啦~是上下铺,但是这里夏天也不会很闷热,相对来说有个小风扇就已经很凉快了,不至于热的睡不着~不同的地方是,每一层的尽头有一个六人间,但是没有小阳台,个人认为8人间比较温暖,可能还是习惯了吧。每一层有2个公用的厕所,分布在楼道旁边,厕所外是大镜子以及洗漱吹头发的地方,大家都在这里洗漱。洗澡的话只能去澡堂,澡堂在食堂的地下室具体的等说到食堂再介绍~ 宿舍楼走廊关于餐厅忻州师范学院餐厅目前有3个,每一个餐厅都有3层,1、2餐厅十五比较便宜,平价,3餐厅都是外面买的小吃,比较稀罕的,所以价格偏高,但是设施也很完美,有KTV等,好多学生被深深吸引着,在这里偶尔来一次还是不错的~下面是3号餐厅的图片,以及1、2号餐厅美食~ 饭菜、食堂窗口关于设施忻州师范学院新校区主要建筑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单身教工宿舍、体育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可容纳师生21400余人。下图是我校的室内体育馆,学校中的800米操场有2个,分布在学校的北和西部。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场地、篮球场地等数不胜数。室内体育馆操场教室校园位置、水平忻州师范学院新校区位于忻州市七一路以东,旭来街以南,云中路以西,顿奇街以北,总占地约6亩,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是目前忻州最大的教育投资类PPP工程项目,由山西建投建工集团投资、建设、运营。根据调查统计,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优良率为43%,说明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整体表现比较认可,特别是师范专业毕业生,从事教师岗位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全面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积极工作、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乐于奉献、扎根基层的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计算机水平优良率相对较低为93%,说明我院需要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需求提出了以下意见:学生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还需进一步完善。忻州师范学院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欢迎你加入忻州师范,成为忻师的学子~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 索引序列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会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