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贵州古籍文献研究

贵州古籍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

贵州古籍文献研究

南开大学古籍研究所, 浙江树人大学地域文化与古籍整理研究所

国家图书馆北大中文系川大古籍研究所南大和浙大的中文系。。。。你去网上的国学论坛搜,看友情链接,能找到个八九。不敢给你链接,不然回答不了。

贵州古籍文献研究所

南开大学古籍研究所, 浙江树人大学地域文化与古籍整理研究所

baidu啊

国家图书馆北大中文系川大古籍研究所南大和浙大的中文系。。。。你去网上的国学论坛搜,看友情链接,能找到个八九。不敢给你链接,不然回答不了。

在四川省民政厅查到,是一家五A级的民非组织。其业务覆盖全国,是具备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纸质文物修复的四川省内唯一的民营单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纸质文献修复的专业机构,团队成员接近40人。

贵州古籍文献研究中心

(一)办公室(对外交流与合作处)。负责机关文电、会务、机要、档案、保密、信访、宣传、政务公开、综合治理、计划生育、信息服务等制度建设、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管理全省新闻出版对外交流与合作事务,协调新闻出版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的设立工作;管理和维护全省新闻出版信息网络系统和机关局域电子网络系统。(二)综合业务处。承办互联网出版活动和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等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项目的审核工作;承办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网络、动漫、印刷企业及民办机构等由新闻出版局审批的项目的审核工作;组织开展全省新闻出版行政审批事项的改革工作;提出全省新闻出版管理和发展的政策、建议;组织起草有关新闻出版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综合性政策文件,并负责全省新闻出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负责对本局起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承办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处罚听证、法制宣传教育等政策法规事项。(三)出版产业发展处(计划财务处)。拟订全省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调控目标和产业政策,参与拟订新闻出版业的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新闻出版行业统计汇总工作;指导新闻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企事业单位和民办机构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与调整;监督管理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关行政经费和出版专项资金。编报本部门预算、决算,负责局机关及所属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资金(资产)管理与监督以及绩效评价工作。(四)图书出版管理处。拟订图书出版的发展规划和重点图书出版计划,承办图书出版社年度出版计划和重大选题的申报、备案工作;负责图书出版社的年检、图书质量监督和评奖活动;组织图书审读,监督实施图书出版的专业技术标准,查处图书出版单位和图书出版的违规行为;调控图书出版品种和书号总量;负责古籍整理出版的规划工作。(五)新闻报刊管理处。拟订全省报刊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负责报社、期刊社、记者站年检和报刊质量监督;组织对报纸、期刊内容的审读和舆情分析工作;承担中央及外省、市报社、期刊社驻黔记者站的管理和全省新闻单位记者证的审核、发放工作;承办报刊重大选题备案、评奖和在筑新闻发布会的登记、备案工作;查处报刊出版的违规行为。(六)科技与数字出版处。组织拟订和实施全省新闻出版业科技发展规划,互联网出版、数字出版、音像与电子出版发展规划,重点出版计划和管理规章;承办年度出版计划和重大选题的申报、备案工作;负责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制品的审听审看并对出版单位进行年检,组织调控品种和版号总量;对网络文学、网络书刊、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进行监督管理;对网络和数字出版的出版内容、出版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七)印刷业管理处。拟订印刷业发展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对印刷业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印刷企业年检工作;查处印刷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督实施印刷业的专业技术标准;指导有关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重点出版物的印制工作。(八)出版物发行管理处。负责出版物发行管理工作;拟订全省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出境、来黔展览、展销和进出口贸易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省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出租、放映的监督管理;组织对出版物发行单位的年检;查处出版物发行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推进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组织实施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工程建设。(九)出版物市场监管处(贵州省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贯彻执行出版物市场和互联网“扫黄打非”的方针、政策,负责全省“扫黄打非”的组织协调、综合管理、信息沟通和督促检查工作;拟订“扫黄打非”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协调出版物市场“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和专项整治工作;查处或组织查处出版物市场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活动;协调组织查处图书、报刊、音像、电子、网络出版活动的违法违规行为;承担全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十)版权管理处。拟订著作权管理、保护和使用的地方法规、规章、政策并组织实施;检查全省著作权法律、法规和国际版权公约的执行情况,组织查处著作权侵权盗版案件;组织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指导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代理机构、版权协会的工作;承办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申报工作;监督管理作品的著作权登记和法定许可使用作品的工作;监督涉外著作权贸易、涉外著作权合同登记、外国作品著作权认证工作;承办著作权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事务。(十一)人事处。负责机关和指导所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劳动工资、教育培训等工作;拟订新闻出版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实施;负责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承办出国(境)人员政审等相关工作。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的党群工作。设置机关党委办公室,与人事处合署办公。离退休干部处 负责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纪检监察机构 省纪委派驻省新闻出版局纪检组、省监察厅派驻省新闻出版局监察室。行政编制3名。其中,纪检组长1名,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1名。

最好的自然是古委会直接联系的22家,但有的学校不在所里招生。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一)办公室。负责机关文电、会务、机要、档案、保密、信访、政务公开、后勤服务等制度建设、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二)政策法规处。拟订全省文化艺术工作政策,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草案;拟订全省文化艺术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协调重要文化政策调研工作;承担厅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办行政复议、应诉和其他法律性事务;指导文化艺术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三)计划财务处。编报本部门预算、决算,负责厅机关及所属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资金(资产)管理与监督以及绩效评价工作;负责文化系统的统计工作;管理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国有资产;指导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四)艺术处(文化科技处)。拟订全省文化艺术事业及文化科技发展规划;指导艺术创作与生产;协调重点文化艺术科研项目攻关和重大成果推广;推进文化科技信息化建设;指导重点艺术生产和省直艺术单位的业务建设;协调、指导重大艺术比赛、展览和演出活动;协调、监督和实施艺术考级的政策和标准;承办艺术考级机构的有关事宜,指导和管理全省艺术考级工作。(五)文化市场管理处。拟订全省文化市场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对文化领域的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对文艺演出、文化娱乐和文化艺术品市场进行监管;承办网络音乐美术娱乐、网络动漫(不含网络视听中的动漫节目)、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表演业务和手机音乐的有关工作;负责对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对网络游戏服务(不含网络游戏的网上出版前置审批)进行监管;指导对从事演艺活动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指导行业协会工作。(六)文化产业处。拟订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推进文化产业信息化建设;指导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督促指导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协调动漫游戏产业规划、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会展交易和市场监管。(七)社会文化处(少儿艺术处)。拟订全省社会文化事业、少儿艺术事业发展规划,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群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社区文化、未成年人文化和老年文化工作;指导图书馆和文化馆(站)事业;指导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和文献古籍保护工作;指导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全省重大社会文化活动;指导村文化活动室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八)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拟订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承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的有关工作;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组织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九)对外文化联络处。指导、管理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组织开展对港澳台的文化交流工作;承办执行中外文化合作协定、文化交流项目的有关工作;配合国家外交战略和重大活动,统筹协调开展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十)人事处。拟订并组织实施文化艺术行业人才建设规划,会同有关部门指导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工作;负责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劳动工资等工作;承担全省性文化社团成立、变更、注销的审查工作。机关党委 负责厅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设置机关党委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处 负责厅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纪检监察机构 省纪委派驻省文化厅纪检组、省监察厅派驻省文化厅监察室。行政编制3名。其中,纪检组长1名,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1名。

贵州省图书馆(北京路)贵阳市图书馆(青云路)贵州大学图书馆,贵州师大图书馆,还有贵阳医学院图书馆也不小,就是太专业

贵州古籍文献研究杂志

论文编辑格式  一、作者名称写在篇名下面,用脚注注明作者身份,作者名称用五号字宋体加粗居中。  二、标题:  (一)标题一(篇名)样式: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用小四号字,右对齐  姓名如果是两个字的,中间空两格  (二)标题二样式:四号+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二用“一、二、三……”表示。  (三)标题三样式:小四+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三用“(一)、(二)、(三)……”表示。  (四)标题三以下的标题: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四用“ ”,标题五用“(1) (2) (3)”。  三、正文格式: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  四、论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  无缩进,名称统一为“摘要”和“关键词”,小四号+楷体+加粗,用【】括起来,摘要内容和关键词用五号+楷体+单倍行距  五、脚注及参考书目:  1.全文脚注用小五号字;  2.参考书目不写(除确与文章有关的书目外)  《法学研究》注释体例  (一)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  2.连续注码。  3.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4.文中及页脚注码符号为六角型括号。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方括号注明国籍。  5.作者注仅注明作者单位(不含院系)及职称或者职务。  6.一般的感谢语可酌情删去。如系项目成果,可保留项目名称。  7.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8.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9.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页。"  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10.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页者,只注明首页;相邻数页者,注为"第×页以下。"  11.出版日期仅标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订版"等。  12.引文出自杂志的,不要"载"、"载于"字样。  13.原则上要求所引用的资料出自公开发表物。未公开发表的,采"××××年印行"。  14.原则上不可引用网上资料。  (二)注释例  1.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2.论文类  〔3〕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3.文集、教材类  〔4〕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第1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佟柔主编:《民法》,法律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  4.译作类  〔6〕〔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页。  5.报纸类  〔7〕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6.古籍类  〔8〕《宋会要辑稿?食贷》卷三。  〔9〕[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7.辞书类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8.港台著作  〔11〕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  〔12〕史尚宽:《民法总论》,台湾1988年版,第230页。  9.外文类  从该文种注释习惯。著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体。尽可能避免中外文混用。

贵州省图书馆建立了较完整、合理的藏书体系,凡与本省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相关的重要典籍基本齐备,对全省经济建设,科研生产和科学决策均有较强的支持能力。贵州省图书馆馆藏总量168万册(件)。年入藏图书2万余种、订购报纸200种,期刊3000种;外购全文数据库17个,数据总量达80TB;自建有“中外文图书”、“中外文连续出版物”、“民国文献”和“全省古籍联合目录”等10多个馆藏数据库。在馆藏25万册(件)古籍文献中,其中有善本72部1033册,珍善本图书以兵书为主,有27种明、清版兵书。如《删定武库益智录》、《八阵合变图说》、《兵镜》等明代和清初刻印古典军事著作属全国孤本。贵州省图书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环境,馆内信息点500个,接入200M电信光纤专线,实现wifi无线上网;建立了贵州省图书馆、贵州数字图书馆和贵州文化数字3个网站;全馆业务工作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管理;实现网上续借、预约以及全省范围内数字资源无障碍免费访问。贵州省图书馆提升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开展书刊外借、阅览、参考咨询、文献检索、专题服务、讲座、展览、英语角和培训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读者服务工作,并通过建立馆外流通点、设立分馆、开通网上图书馆等方式延伸服务范围。 作为全省地方文献收藏中心,较完整地收藏了自清代以来的各种地方文献,为全省最具研究价值、收录范围和品种最多的地方文献收藏地。贵州省图书馆还自建有“中文图书”、“外文图书”、“连续出版物”等14个馆藏书目数据库,以及“地方志全文图片”数据库和“中国古代名人评述”、“古诗百首鉴赏”、“家庭医疗保健”等8个专题全文数据库。 贵州省图书馆始终坚持公共图书馆公益性,创新发展模式,在提高服务水平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固本强基,全面推进服务创新,履行文化教育职能,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开展书刊外借、阅览、参考咨询、文献检索、专题服务、讲座、展览、英语角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读者服务工作,并通过建立馆外流通点、设立分馆、开通网上图书馆等方式延伸了服务范围,形成了以传统文献服务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服务为主导的创新型知识服务体系,推进了我馆图书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贵州省图书馆建立了该省首个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借阅室;开放了少年儿童借阅室; 启动贵州流动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贵州省图书馆学会和《贵图学刊》充分发挥行业和学术研究领头作用;党委被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五好基层党组织”。贵州省图书馆正以建设综合性、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为发展目标,努力成为全省知识信息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 贵州省图书馆设置24小时自助图书馆,整个机器高2米左右,宽3米多。书架分为6层,每一层里都放着各种不同类型的书本,主要有小说、地理、历史等科普类书籍。 全年365天开馆,时间:星期一至星期日:9:00---20:00 星期五:14:---20:00

贵州古籍文献

目前发现的古彝文距今有8000年至1万年。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古彝文可以与中国甲骨文、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般文相并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而且可以代表着世界文字一个重要起源。但由于多种原因,现在贵州能识别彝文的彝族老人越来越少,认识古彝文的彝族老人因为不认识汉文,对古老彝文典籍翻译不出来,古彝文研究队伍严重匮乏。有关专家呼吁国家和有关省市加大投入,加大古彝文研究队伍建设的力度,尽快抢救古彝文这一民族文化瑰宝 。毕节是古彝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发起方言区之一,毕节保护传承彝族文献遗产成果斐然,亮点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亮点一,贵州的彝文古籍文献抢救性保护整理,不仅数量多,而且很有特色。贵州彝族人口约占全国彝族人口的十分之一,有16个收藏单位藏有彝文古籍8000余册,占全国彝文献藏书总数15000册的一半以上;亮点二,毕节地区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的《爨文丛刻》、《西南彝志》、《宇宙人文论》、《彝族源流》、《物始纪略》《彝文金石图录》等,属于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彝文古籍珍品,并出现了罗文笔三代人的彝文古籍翻译世家;亮点三,毕节发现的彝文的金石铭文年代早,价值高且数量多;亮点四,贵州威宁发现的李氏呗髦珍藏、青铜铸刻的夜郎人君神印,是毕摩极为重要的法器或法印,毕摩不看中官印,故名“神印”;亮点五,大方县发现的镌刻于蜀汉建兴丙午年(226年)的《妥阿哲纪功碑》彝文刻石,是彝文广泛使用的重要物证;亮点六,大方县征集到的罗甸水西铜钟的彝汉铭文年代为“成化二十一年乙巳岁(1458年)四月十五日丙寅吉旦”,并且是钟鼎铭文,显示出重要的文物价值,比云南“镌字岩石碑”还早48年;亮点七,贵州绘画插图的彝文古籍(如《那史彝文古籍插图》)特色浓厚,而在滇川桂三省区的彝文藏书中极难看到。亮点八、贵州省教育厅和省民委早于1983年就联合发文决定在有关学校进行民族语文的教学实验,彝文开始正式进入中小学,拉开了贵州省彝族聚居区的彝汉双语文教学序幕。在汉语文教学的同时开设彝语文课的“二类模式”双语教学,是贵州彝区推行的主要教学模式,试行过程中,彝族较为聚居的毕节地区效果尤为显著。亮点九、早在1955年,贵州毕节地区就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彝文翻译组,文革期间被迫解散,1977年10月恢复重建,取得系列重要成果。经过20多年的抢救, 全国收集不足2万册,贵州毕节收集的彝文古籍就高达8000多册。亮点十、贵州毕节地区不仅加强了彝族文字文献收集、文字编译、双语应用等,而且将古彝文作为打造、传播彝族文化的重要元素,拟利用彝族文字图画之美、象形之美、厚实之美、灵变之美、多彩之美,在大方古彝文化胜地集中收集展示古彝文献,在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乌蒙山韭菜坪创建“天书石林,石头字典”古彝文化景观,毕节彝语歌《阿西里西》歌以统编教材走进全国中学音乐课堂,“阿西里西指数”同时被海内外专家机构作为山地避暑旅游与清凉人居评价指标体系的命名性代名词。古彝文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传承价值正被进一步激活。毕节地委副书记安金黎向港台专家介绍说,彝文古籍涉及内容广泛,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当代适用价值,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宝,也是世界性的珍宝,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抢救和保护彝文古籍仍然任重道远。现在一是要救书,二是要救人。在毕节,虽然聚居区彝族人民还在进行双语教学、双语扫盲,但像王继超老师这样的精通彝文顶级专家已不多见,70-80岁掌握彝文古籍的“毕摩”也为数甚少,如不重视,彝文高级人才有出现断层的可能。民间现存彝文古籍大多在边远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条件有限,许多书籍正在遭受虫蛀、烟熏火燎和雨淋。存世的彝文古籍70%以上多属国内外孤本、珍本,一旦毁损或丢失,就意味着这份古籍在地球上彻底消失。因此,我们正加大力度做好“救书”、“救人”的工作。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彝族文字申请世界记忆遗产,会像东巴文字文献文化那样,得到最有利的保护与传承。

贵州省图书馆建立了较完整、合理的藏书体系,凡与本省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相关的重要典籍基本齐备,对全省经济建设,科研生产和科学决策均有较强的支持能力。贵州省图书馆馆藏总量168万册(件)。年入藏图书2万余种、订购报纸200种,期刊3000种;外购全文数据库17个,数据总量达80TB;自建有“中外文图书”、“中外文连续出版物”、“民国文献”和“全省古籍联合目录”等10多个馆藏数据库。在馆藏25万册(件)古籍文献中,其中有善本72部1033册,珍善本图书以兵书为主,有27种明、清版兵书。如《删定武库益智录》、《八阵合变图说》、《兵镜》等明代和清初刻印古典军事著作属全国孤本。贵州省图书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环境,馆内信息点500个,接入200M电信光纤专线,实现wifi无线上网;建立了贵州省图书馆、贵州数字图书馆和贵州文化数字3个网站;全馆业务工作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管理;实现网上续借、预约以及全省范围内数字资源无障碍免费访问。贵州省图书馆提升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开展书刊外借、阅览、参考咨询、文献检索、专题服务、讲座、展览、英语角和培训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读者服务工作,并通过建立馆外流通点、设立分馆、开通网上图书馆等方式延伸服务范围。 作为全省地方文献收藏中心,较完整地收藏了自清代以来的各种地方文献,为全省最具研究价值、收录范围和品种最多的地方文献收藏地。贵州省图书馆还自建有“中文图书”、“外文图书”、“连续出版物”等14个馆藏书目数据库,以及“地方志全文图片”数据库和“中国古代名人评述”、“古诗百首鉴赏”、“家庭医疗保健”等8个专题全文数据库。 贵州省图书馆始终坚持公共图书馆公益性,创新发展模式,在提高服务水平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固本强基,全面推进服务创新,履行文化教育职能,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开展书刊外借、阅览、参考咨询、文献检索、专题服务、讲座、展览、英语角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读者服务工作,并通过建立馆外流通点、设立分馆、开通网上图书馆等方式延伸了服务范围,形成了以传统文献服务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服务为主导的创新型知识服务体系,推进了我馆图书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贵州省图书馆建立了该省首个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借阅室;开放了少年儿童借阅室; 启动贵州流动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贵州省图书馆学会和《贵图学刊》充分发挥行业和学术研究领头作用;党委被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五好基层党组织”。贵州省图书馆正以建设综合性、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为发展目标,努力成为全省知识信息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 贵州省图书馆设置24小时自助图书馆,整个机器高2米左右,宽3米多。书架分为6层,每一层里都放着各种不同类型的书本,主要有小说、地理、历史等科普类书籍。 全年365天开馆,时间:星期一至星期日:9:00---20:00 星期五:14:---20:00

贵州省在古代叫“贵州”。“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史,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贵州简称“黔”。今贵州的部分版图,战国时(公元前475—前221年)就属于楚国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积在今贵州沿河到榕江以东,包括铜仁地区和黔东南部分县。秦王朝在此设立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贵州设黔中道,建黔州郡,设黔州都督府。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贵州建省。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观音洞旧石器遗址被正式命名为“观音洞文化”,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扩展资料: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观音洞旧石器遗址被正式命名为“观音洞文化”,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2002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8℃,比2016年提高3℃。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贵州

  • 索引序列
  • 贵州古籍文献研究
  • 贵州古籍文献研究所
  • 贵州古籍文献研究中心
  • 贵州古籍文献研究杂志
  • 贵州古籍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