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官网登录网址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官网登录网址

发布时间: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官网登录网址

截至2013年8月,学校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有民族学、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林学、中医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文艺学等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部分专业,如民族学、法学、林学、中医学,与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学科3个(民族学、林学、中医学),“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4个(中国语言文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民族学一级学科被纳入湖北省协同创新计划。截至2013年11月,有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8个(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民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传播学) 。 质量工程 截至2013年8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项目4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有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点: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园艺省级品牌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省级精品课程:普通生态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医基础理论、大学物理、病理学、民族传统体育、中国古代文学、物理化学等省级教学团队:园艺学教学团队、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团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民族文艺创作与传播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数学与应用数学、旅游管理、法学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恩施州产学研结合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湖北民族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成果 学校在校生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过级率、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获奖率均高于湖北省省属院校的平均水平。截至2013年8月,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达300余项,公开出版个人作品(著作)56部,相关成果获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近50项。3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湖北省2012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3年,学校6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创新训练项目54项,创业训练项目6项,创业实践项目1项)获教育部立项批准,经费资助额度为每项1万元 。2007年、2011年在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学校运动员共取得5金、3银、3铜的好成绩。由学校师生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参加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和观众最喜爱歌手奖。2009年,由学校21名学生参演的湖北民俗歌舞《山乡春来早》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1年到2013年,学校三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承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2011年,学校组织学生首次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就荣获全国二等奖;2012年,该校380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66项,其中,全国大学生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获全国三等奖,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特等奖。 2009年至2013年8月,学校共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7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3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37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19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奖励30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出版专著102部,在国内核心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582篇。2012年,学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9项,其中:青年基金项目1项、地区基金项目18项,资助金额达862万元,涵盖国家自科基金委全部8个学部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立项2项 。实现国家级艺术类项目的重大突破 。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学校共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已达9项 。2013年8月16日,学校13项课题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数理科学部2项,化学科学部3项,生命科学部2项,信息科学部3项,医学科学部3项。批准经费共计642万元 。 馆藏资源 截止2012年5月底,馆藏纸质文献154万余册,长期订阅中文学术期刊近1600种,各类数据库20余种,拥有使用权限的电子图书150余万册。已购买各类数据库20余种,含期刊、图书、标准、专利、学位论文、音乐等各类型文献。有全文数据库镜像站点4个,其中论文全文数据库3个(维普、CNKI和万方数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1个(超星电子图书)。2009年到2012年,图书馆又连续购买了SPRINGERLINK、库克(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服务、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万方医学网、博看网、国研网和环球英语等中外文数据库。2012年建成的教育部CALIS三期特色库“武陵地区民族研究特色数据库”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获奖。藏有《丛书集成》、《万有文库》、《四部丛刊》、《清实录》等大型古籍丛书一万余册,还有大型古籍百科全书《四库全书》一套共1500册。设有民族文献资料室,有民族文献(重点是土家族、苗族等民族研究特色文献)5396种,7729册 。 学术刊物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创刊,分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医学版三刊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42--1328/C,ISSN1004----941X)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优秀学报、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CN42--1569/N,ISSN1008----8423))获得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已进入美国、德国、俄罗期等国家的文摘刊物,在国内被数学文摘、生物文摘、物理文摘等权威文摘刊物收录。《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CN42--1590/R,ISSN1008----8164)以中医中药开发研究为重点,进入国内重要的系列医学文摘,为武陵地区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医学期刊 。

不是!民院的民族版式核心期刊!民族版就是主要发研究民族方向的文章啊!比如,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等。

简介:学校概况:湖北民族学院是1998 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学校。学校地处神奇美丽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邻渝黔,北靠陕渝,享有“鄂西林海”、“华中药库”、“世界硒都”的美誉。中国首条贯通东西的客运大通道——沪汉蓉高速铁路以及G50沪渝高速公路(上海至重庆)横贯境内。校园依山傍水,花木繁茂,碧草如茵,环境幽雅,与龙洞河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校园面积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54万余册,建有完备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电子图书超过15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4亿元。 历史沿革:湖北民族学院的历史溯源于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后改为湖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50年更名为恩施师范学校,1978 年成立恩施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恩施师专基础上筹建鄂西大学。1984年4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为鄂西大学题写校名。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验收,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并于1977年开办医学本科教育。 学科专业:学校现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林学园艺学院、中医药学院、预科教育学院、临床医学院、民族研究院、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等18个学院、一所按民营机制组建的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和一所按三级医院管理的附属医院。共55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有23个专业可以选修双学士学位。有民族学、数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林学、中医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文艺学等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工程硕士(电气工程)、临床医学、新闻与传播3个领域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民族学、法学、林学、中医学,与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教学实践: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秉承“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民院精神和“博学 博爱 立人 达人”的校训,引领民院人不断奋发图强。改革开放特别是近20年以来,学校办学质量和层次不断提升,1999、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计划项目5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个。有“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学科3个(民族学、林学、中医学),“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4个(中国语言文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有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民族学一级学科被纳入湖北省协同创新计划。中国语言文学获批为一级学科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应用数学获批为二级学科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另有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5个。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含基地)6个。 师资队伍:学校经过多年来的科学发展,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88人,兼职教师237人(含外籍教师12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61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99人,其中教授110人。教师队伍中,博士、硕士生导师一百余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湖北省优秀教师3人,省级各类专家27人,聘有“楚天学者”7人。 科学研究: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3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48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8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奖励30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出版专著103部,在国内核心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683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办学规模:学校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19000多人,另有科技学院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2000余人。学校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十万余人,毕业生分布于全国各地,为国家特别是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办学思想:学校长期坚持把合格人才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着眼于素质教育,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当代大学生特别是民族院校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展成有特点、有特长的多面手,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近年来,依托学校实践创新平台,以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为抓手,狠抓学生创新教育工作,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显著提升。 获奖成果:应届毕业生考取全国名牌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均居同类高校的前列;在校生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过级率、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获奖率均高于省属院校的平均水平;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达300余项,公开出版个人作品(著作)56部,相关成果获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近50项。2007年、2011年在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学校运动员共取得5金、3银、3铜的好成绩。由学校师生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参加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和观众最喜爱歌手奖;2010年4月30日,“土苗兄妹组合”唱响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好评。2009年,由学校21名学生参演的湖北民俗歌舞《山乡春来早》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1年到2014年,学校四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承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参演学生充分展示了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学校赢得了良好赞誉。2011年,学校组织学生首次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就荣获全国二等奖;“‘多彩民族和谐民院’民族文化节”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2012年,学校380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66项,其中,全国大学生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获全国三等奖,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特等奖同时,学校还涌现出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全国模范教师肖忠友、扎根神农架林区的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滕仕琼、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宣传报道的基层支医优秀学子平慧强、身患尿毒症仍在山区支教的教师程靖、为捐髓救人而主动推迟婚期的“最美新娘”向雪敏、极地科考队医赵克昌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合作交流: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芬兰和加拿大等国的高水平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每年派出教师和学生赴国外友好大学学习深造。学校还十分重视教育国际化,在旅游管理、传媒、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并招收临床医学、电器工程和汉语等专业外国留学生180余名。 社会声誉:学校的办学成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多次受到国务院、国家民委及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表彰,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体育模范集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级平安校园”、“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族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先后多次报道了学校的办学事迹。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教育部、国家民委等国家部委、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发展目标:“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有着70多年辉煌办学历史的湖北民族学院,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校教职员工正积极落实中国共产党湖北民族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所确立的发展目标,抢抓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之机遇,切实走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内核的内涵发展道路,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努力把湖北民族学院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民族大学! 学校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 邮编:445000 联系电话:(0718)8438945 8437905 传真:8437832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官网登录

[1]张珍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与艺术设计[D]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2]武宇林 回族民间剪纸及其艺术风格——以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为例[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何红一 南方民族民间剪纸对中国剪纸的特殊贡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4]段春华 中国民间剪纸与马蒂斯剪纸的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5]戴嘉艳 走过岁月,历久弥新——谈蔚县剪纸与时代发展的全新适应[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 [6]余晓红 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访湖南望城第一家华夏剪纸博物馆[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7]郭秀 民间剪纸造型手法研究[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8) [8]万炜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简论[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 [9]赵娅迪 山东民间剪纸的地域性文化特征[J] 美术大观,2010,(5) [10]王媛媛 中国民间剪纸中的牛文化[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2) [11]白航 柳林民间剪纸初探[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12]杨雨佳 创作主体的没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J] 艺术百家,2010,(4) [13]朱晓红 近现代以来中国民间剪纸研究发展变化思考[J] 装饰,2010,(11) [14]马安君 甘肃民间剪纸艺术及其旅游开发[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1) [15]刘国武,刘贲 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文化观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16]吕焰 论格式塔与民间剪纸的造型思维[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17]黄千,王晓华 略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视觉美感[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6) [18]黄千,李英睿 略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视觉美感[J] 美术大观,2009,(8) [19]梅玉洁 从齐鲁文化角度看山东民间剪纸[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0]李晓丹 东西方造型基础的追溯——浅谈中国民间剪纸与平面构成之异同[J] 美术大观,2009,(11) [21]董喆 美在人间 贵在纯真——漫话民间剪纸艺术[J] 美术大观,2009,(11) [22]汪辉,肖琼娜 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装饰,2006,(2) [23]顾浩,周军 扬州民间剪纸在当下社会的命运[J] 装饰,2006,(7) [24]关健 谈民间剪纸的收藏[J] 装饰,2006,(9) [25]康小花,赵军 浅析民间剪纸的时空表达模式[J] 美术大观,2006,(10) [26]季玉民,殷晓克 浅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J] 美术大观,2006,(10) [27]许中美 浅析乡村女性对民间剪纸传承的影响[J] 美术大观,2006,(11) [28]尚军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装饰美[J] 装饰,2007,(1) [29]黄坚 备极工巧:闽南民间剪纸艺术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0]陆蕾 浅谈民间剪纸的审美创造[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4) [31]许茵茵 金华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构想[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2]谢群 论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J] 美术大观,2007,(6) [33]王晓玲 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价值的探究[J] 美术大观,2007,(9) [34]王晓昕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象征体系架构[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9) [35]王继红 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的几则断想[J] 淄博师专学报,2006,(2) [36]许中美 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寓意[J] 菏泽学院学报,2007,(4) [37]谭嫄嫄,宁绍强 民间剪纸艺术在民族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08,(12) [38]陆序彦 民间剪纸的精神性及思考[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5) [39]王焰安 试论民间剪纸的版权主体及版权享有[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0]孙琳,陈立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当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1) [41]刘彩清 中阳民间剪纸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42]王景怡,王立秋 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J] 美术大观,2008,(5) [43]王立秋,董其志 民间剪纸艺术在高师美术教学中的尝试[J] 美术大观,2008,(5) [44]楼正国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设计语言[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7) [45]刘流,张展 毕加索的中国知音——浅谈中国民间剪纸与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中的直觉思维[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6]李志宏 民间剪纸艺术传达方式中的平面构成元素[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47]詹克兢 民间剪纸的艺术语言[J] 艺术百家,2005,(3) [48]何红一 我国南方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保护策略[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49]李滔 民间剪纸中的生活美[J] 装饰,2005,(9) [50]王焰安 对商业形态民间剪纸版权的思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大核心目录2020年版被降级的刊物以及新晋期刊。一、北大核心目录(2020版)被降级刊物1、现代情报2、电气传动3、现代电子技术4、美术大观5、肉类研究6、煤矿机械7、新型建筑材料8、混凝土与水泥制品9、材料保护10、艺术工作(作者提供)水力发电(作者提供)11、食品工业12、教学与管理13、印染助剂二、北大核心目录(2020版)被升级刊物目录1、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西北人口3、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5、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中学生物教学7、语言战略研究8、北京舞蹈学院学报9、中国无机分析化学10、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2、广西科学13、中国医院14、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5、疾病监测16、磁共振成像17、生物安全学报18、广东海洋大学学报19、洁净煤技术20、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1、社会保障研究22、化学工业与工程23、现代防御技术24、现代纺织技术25、无线电工程26、医学与哲学27、工具技术28、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9、江苏农业科学30、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31、资源开发与市场32、森林工程33、中外葡萄与葡萄酒34、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35、地质力学学报36、工程爆破37、中国抗生素杂志38、重庆高教研究39、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41、天涯42、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3、农业经济与管理44、海洋测绘45、海洋地质前沿46、中学地理教学参考47、煤炭技术48、铸造技术49、上海城市规划38、重庆高教研究39、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0、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41、天涯42、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3、农业经济与管理44、海洋测绘45、海洋地质前沿46、中学地理教学参考47、煤炭技术48、铸造技术49、上海城市规划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官网登录网址是什么

你说的是建工网的老师吧。她别的课我没听过,但一建里的机电。从她到建工网到现在。我已经听了四年。前三年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过,第四年也就是2013年我考过了(虽然及格分线还没下。但我去年考了106应该是过了)。她课讲的不生动,但这四年来考实务只要考书上的内容,他都在上课的时候讲过。                             本人真实感受 望采纳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职称论文辅导发表,请联系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论文网。湖北民族学院学报操作流程:作者投稿→双方商谈版面费用→作者支付定金→我们送杂志社审稿→作者修改补充稿件→审稿通过(杂志社邮寄用稿通知或给杂志社打电话查稿)→作者支付剩余版面费用→杂志社按期刊登并给作者邮寄样刊(操作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与本人联系!)。医学类论文投稿邮箱:求采纳

湖北民族大学宿舍还可以。在校生实行公寓一体化管理,学生公寓与教学区联成一体。8人间上下铺,没有放衣服柜子,有课桌和椅子,每个宿舍后面有两个大柜子,每人一个小格子,可以放下课本、被子等,无单独的浴室;6人间有2个上下铺,还有2个上铺(这下面是个大书桌,每人都有一个小的组柜,还不错),有单独的浴室和水龙头;四人间有4个上铺,下铺是单独的书桌,有衣柜,有浴室和水龙头。科研工作: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截至2021年,学校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26项,其中国家级重点项目2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奖励28项,出版学术专著122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0项。《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和2014年版、2020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内容参考:湖北民族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官网登录系统

湖北民族大学是很好的学校。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近五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26项。其中国家级重点项目2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奖励28项,出版学术专著122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0项。《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和2014年版、2020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湖北民族大学其他情况简介。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000余人。学校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十万余人,为国家特别是湖北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芬兰和加拿大等国的高水平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并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外国留学生和汉语进修生。以上内容参考 湖北民族大学——学校简介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官网登录入口

“从信息革命看资料工作的紧迫性”,9千字,载《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 第3期,获该刊首届民间文学论文“银河奖”二等奖。“蛇神、蛇妖、蛇女”,12千字,载《民间文艺季刊》1987年第1期。“从淫荡的蛇妖到爱与美的化身”,7、5千字,载《华中师大学报》1987 年第2期。后选入《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第二辑,台湾学生书店,1992年出版。“女人与蛇——东西方蛇女故事比较研究”,11千字,载《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 3期,获该刊第二届民间文学论文“银河奖”优秀奖。“民间故事与宗教文化”,18千字,载《民间文艺季刊》1988年第4期。 获该刊首届“飞鹰奖”优秀论文奖。“中西方性观念之比较”,4千字(与陈振家合作),载《黄金时代》1988年第4期。“九头鸟——楚文化的精魂”,6千字,载《艺术与时代》1988年第5期。 后选入《楚艺术研究》(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年)和《中国民俗趣谈》(三 秦出版社,1994年)。“生命的赞礼——中外弃婴传说赏析”,4千字,载《山茶》,1988年第5期。“打破习惯,才能写好习惯——评高考作文中的模式化现象”,2千字,载《语 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0期。“更新方法,扩展领域——西方民间文学、民俗学发展动态”,5千字,载《社会科学 动态》1990年第12期。“宇宙卵与太极图——盘古神话的中国‘根’”,11千字,载《民间文学论坛》1991年第4期。“荆楚巫风与日本古俗”,10千字,载《江汉论坛》1991年第9期。选入《中日民俗的比较与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到中国去寻根——日本的民俗研究动态”,5千字,载《社会科学动态》1991年第6期。“引魂之舟——楚人物龙凤帛画与日本珍原古坟壁画的比较研究”,5千字, 载《艺术与时代》1991年第10期。选入《楚文艺论集》(湖北美术出版社,1992年。)“论民俗与文化的关系”,12千字,载《民俗研究》1992年第4期。“试论民俗的功能”,11千字,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1992年。 《新华文摘》摘要转载。“西方当代迷信研究动态”,5千字,载《社会科学动态》1992年第3期。“魂鸟和羽人”,4、5千字,载《艺术与时代》1992年第10期。“民间故事 文化瑰宝”,载《社会科学动态》,1993年第7-8期。“略谈神话之分类”,4千字,载《高师函授学刊》1993年第10期。“民俗文化与民族凝聚力”,《广东民俗文化研究》,1993年第1-2期合刊。“民间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1、5千字,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7期。“女人与土地——女娲泥土造人神话新解”,6千字,载《华中师大学报》, 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1994年第5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1994年第6期摘要转载。 “论中国天鹅仙女故事的类型”,10千字,载《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1994年第10期全文转载。“神话在当代的四种形态”,《高师函授学刊》I995年第1期。“试论神话的定义与形态”,0、45万宇,《黄淮学刊》,I995年第4期。“荒谬的推八字”,《湖北日报》I995年2月26日。28.“九头鸟:神灵还是妖怪一一兼论当代神话符号的歧解问题”,1万字、载《楚俗研究》第2集,湖北美术出版社,1995年”“中国洪水神话的类型与分布--对443篇异文的初步宏观分析”,《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3期;日译本载《日中昔话传承つ现在》,铃木秀美译,日本诚勉社, 1996年。“垂死化身与人祭巫术一一盘古神话再探”,6千字,《华中师大学报》。I996年第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第3期摘要转载。“神话的解剖”,3千字,《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10期。“适应现代文化发展,改进民间文学教学”,(合作),5千字,《华中师大学报》,1996年第5期。33.“论神话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6千字,《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34.“一座原生态神话的宝库――《山海经》导读”,《高师函授学刊》1997年第6期。35.“精神还乡的引魂之幡――20世纪中国神话学回眸”,《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36.《〈白水素女〉“偷窥”母题发微》,《民间文化》,1999年第1期。37.《论比较神话学的母题概念》,《华中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38.《东西方“好心得报”母题比较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2期。39.神话的权力——从福柯理论看神话中的乱伦母题,《民间文化》,2001年第1期。 论玉皇文化的起源、结构和功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两岸学者论玉皇文化》转载(金文亨主编,海风出版社,2008年)。 凤凰是如何涅槃的——从廪君神话的复活看当代中国民间文学的历史机遇,《文化视野与中国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光明日报》2001年9月19日《文化周刊》头版报导了此文观点并采访了一些相关学者进行讨论。《话语狂欢下的生灵叹息--从晓苏〈苦笑记〉看民间性幽默艺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神话的权力--从福柯理论看神话中的乱伦母题》,载《民间文化》学术专号,2001年第1期。《武当山下民歌村》,《民间文化》,2002年第2期。《中国多民族民间文学多元一体格局鸟瞰》,《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走向田野 回归文本----中国神话学理论建设反思之一》,《民俗研究》,2003年第4期《论道教对中国神话的继承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略论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几个关系》,《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多维视野中的西方洪水神话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洪水神话:神话学皇冠上的明珠----全球洪水神话的发现及其研究价值》,《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一个失落的上古神话仪式----<天问>“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竞地”解》,《先秦两汉学术》第五期,台北,2006年。《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民间文化》,2006年第4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眼光保护与开发神话资源,拒绝‘伪’民俗现象》,《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体验民间文学 传承民族记忆》,《文学教育》2007年第2期。《中国洪水故事研究之研究》,日本山口大学《亚洲历史与文化》,第十一辑,200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文化遗产》,创刊号,2007年。《汉族洪水神话之当代遗存及形态》(陈建宪、桑俊),《神话中原》,大象出版社,2008年。《马克思、恩格斯与文化人类学----马克思<人类学笔记>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札记》,《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春节:中华民族的时间元点与空间元点》,《华中学术》第一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湖北民族大学宿舍还可以。在校生实行公寓一体化管理,学生公寓与教学区联成一体。8人间上下铺,没有放衣服柜子,有课桌和椅子,每个宿舍后面有两个大柜子,每人一个小格子,可以放下课本、被子等,无单独的浴室;6人间有2个上下铺,还有2个上铺(这下面是个大书桌,每人都有一个小的组柜,还不错),有单独的浴室和水龙头;四人间有4个上铺,下铺是单独的书桌,有衣柜,有浴室和水龙头。科研工作: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截至2021年,学校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26项,其中国家级重点项目2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奖励28项,出版学术专著122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0项。《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和2014年版、2020年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内容参考:湖北民族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 索引序列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官网登录网址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官网登录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官网登录网址是什么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官网登录系统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官网登录入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