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跨文化研究杂志投稿

跨文化研究杂志投稿

发布时间:

跨文化研究杂志投稿

从不同行业的交叉点,如何沟通?来作为一个分论点

唉唉,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势头很猛啊。居然有这么多在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关注这一话题,无论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毕业的需要。倒也是,学语言就是学文化,只要你学英语你就是在从事跨文化交际活动。问题是你从事跨文化交际活动未必是在搞跨文化研究啊。哦,我也知道说这些没用。于是乎我本着为英语学习者服务到底的态度,打算凭自己的经验为有此需要但却无所适从的朋友们专门写些指南类的东西,以不负这些朋友对我的信任。今天谈第一个相关问题,就是怎么写这方面的论文。 [1] 经验“论文”:比如说你是一名教师,校里要开个教学经验交流会,你就可以按汉语的行文方式来写。先盖个帽,说跨文化交际对教学这般这般重要,你在教学中啊从几个具体方面着手去体现这种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思想,结果哩,反响不错,取得了什么什么样的成绩,最后发表一下感想和畅想就成了。这样的论文实际上不叫论文,叫感想或者工作总结。遗憾的是有许多人把这种感想也拿出来公开发表。换句话说,这第一种“论文” 是垃圾,这样的论文一出来,懂行的人就知道你跟本就不懂什么是科研,什么叫论文。要想避免写出这种层次的论文,首先就要丰富自己的相关理论知识,知道国内外在这方面都有哪些研究,研究到了什么地步,还有哪些研究得不够得由你去研究等等。否则你就只能通篇用“我觉得”“我的经验表明”这样苍白的字眼来遮羞,或者用八荣八耻来凑字。不知道我说明白没。 [2] 本科生毕业论文:这是网友们要求我给以帮助要求得最多的方面了,那我就好好说说。首先,一句感慨:本科生能写出什么论文啊?哦,我不是瞧不起本科生噢,只是以事论事。记得三年前我在一个英语聊天室请教过几位海外华人朋友有关论文写作的问题,他们给我的第一句话也是这样:“研究生能写出什么论文啊?”由于我不是博士,所以我就只能厚着脸皮站在硕士的高度给各位提建议了。好,现在我们来做双向思考:本科生写不出什么论文来。原因在于,这四年来不都是在学英语么,没谁给讲过怎么搞科研怎么写论文啊,就是讲了,不也没时间搞么,不是四级就是八级,再不就是口笔译证书、二外、考研等等,忙完了这些,不还得找找工作什么的啊?理由很充足,写不出来正常,写得好就不正常。换个角度来思考:为什么本科生要设个毕业论文呢?简单啊,你已具备了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你的下一步发展必然要向某个专业化方向发展啊。毕业论文便是为你向专业化发展所做的一个铺垫性的工作,让你先了解一下专业化工作的基本程序。嗯,这么一分析我估计你就会明白,学校对你的论文的期望值不高或者说不会是很高。至于怎么个写法,你得接着往下读,哈哈。 [3] 职称论文:本科毕业后,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你要评职称,就得发表论文,省级的或者是国家级的。以教师系列论,助理讲师—讲师—副教授—教授这四个档对论文的要求也不一样。不过,这样的论文是最好写的,国家级的要求有科研及论文写作真本事,在这里就不必谈了,你要是能写这类论文,就不会在这里读我的文章。而省级的论文哩,也很好写的。这类论文啊,可以大致再细分为三类:(1)科研类(我要讲的便以它为导向),用真实的科研数据从事前沿性的研究,是真正的论文;(2)盗版类,盗取他人的科研成果为已所用(有的直接把文章拿过来换一下作者名就发,有的是从三篇同题论文中各取三分之一拼凑而成,有的则要辛苦点把外文译成汉语再标明为自己原创),这类论文大多瞒不过教授或专家的火眼金晴,但瞒一些校报编辑则游刃有余,其是也谈不上什么瞒,毕竟你所写的东西除了可以用于评职外,实际上没几个人会看的,版权问题自然也不用担心。(3)自修类,并不是很懂科研,但自学过一些论文写作方面的东西,也可以搞点儿研究或者说是编点儿研究,按照论文的格式来写,虽谈不上有什么学术价值,但至少是自己闭门造车写成的,也算是对得起良心。所以说啊,搞懂了写作思路,权衡一下自己的实力,也就知道怎么去写这类论文了。我个人觉得这类论文最难写的地方不在其内容本身,而在于其严格的字数要求及各学报自成一体的格式要求。对于这一类论文的质量问题,我有一条根深蒂固的主观评判标准,那就是给你钱发表的是优质论文,你付钱发表的是良、可、劣质论文。我知道这一标准是不正确的,但我坚持。由此看来,我到目前为止所发表的全不是优质论文,但有优质译文,所以我觉得对我个人的发展而言,写论文不如搞翻译。 [4] 研究生论文:研究生论文之不同于本科生论文的地方在于它的正规化与专业化,至少也得由一年的时间来认真完成。而它不同于科研类职称论文的地方则在于它缺少真正的科研支持。研究生就象是个书生,搞得多是纸上谈兵的事儿。当然,受过名师指点的研究生另当别论,只可惜现在研究生与导师比例失调,想得到悉心的指点有点儿不切实际。比较实际的做法啊,就是写二手论文,至于什么是二手论文,我在后面会详细提及。 [5] 博士论文:没写过,无可奉告。 找到自己的位置了么?我喜欢写的是我的分类中的科研类职称论文,因此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会按这一标准来介绍跨文化交际论文的写法,你可以以这种正规的写法做参照点,然后去实现你自己的目的。

我之前在(创新教育研究 )这本期刊上看到这类参考文献,你可以看看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投稿

杨老师给你5点实用建议,助你跨考成功。

文化人类学家是跨文化传播学的开拓者。从20世纪初期开始,以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为先导,对人类不同文化的差异及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学术努力日益深入。在“二战”进入后期阶段之后,美国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确保美军能在新近占领的岛屿上与土著居民沟通与合作?由于美军对这些土著居民的语言和文化一无所知,美国政府就邀请了一些优秀的文化人类学家,专门研究这些地区的文化。在这一时期,研究者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性产生了全新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这样的认识:作为一门学科的跨文化传播学,应致力于考察那些对不同文化成员之间的人际传播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因素。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菊与刀》(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一书,就是美国政府在1944年委托研究的成果之一。当时,美国政府需要两个问题的答案: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如果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正如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所说:严重的事态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日本人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行动?能否不进攻日本本土而获致投降?我们是否应该直接轰炸皇宫?从日本俘虏身上,我们可以期望得到什么?在对日本军队及日本本土进行宣传时,我们将宣传些什么才能拯救美国人的生命,并削弱日本人那种抵抗到最后一个人的意志?这些问题在日本通中也引起了相当大的对立。如果和平降临,为了维持秩序,日本人需要永远进行军事管制吗?我军是否要准备在日本深山老林的要塞中与那些疯狂的抵抗到底分子进行战斗?在世界和平有可能到来之前,日本会不会发生一次法国或俄国式的革命?谁将领导这次革命?或者,日本民族只有灭亡?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报告推断: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与德国的诸多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随后的发展确如本尼迪克特所料,美国政府的一系列决策也与她的意见大抵一致。“二战”之后,美国在世界许多地区建立了海外基地,与此同时,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性机构也在纷纷建立。美国政府急需了解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外交法令》(Foreign Service Act),决定在美国国务院下设驻外事务处(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为美国援外技术人员和外交官提供语言和人类学意义的文化培训。一些学者认为,此举意味着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正式开始。 1958 年,美国南亚问题专家伯迪克(Eugene Burdick)等出版了《丑陋的美国人》(The Ugly American),直指50 年代美国驻东南亚的外交官和经援人员漠视当地文化的令人反感的形象。美国国务院向驻外人员明确提出,应以该书为镜子来对照各自的行为。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是美国驻外事务处任职的专家之一,他的主要工作是选拔和训练到国外工作的美国人。霍尔发现,美国人与他国人民相处时的许多困难是由于美国人“以我们自己的标准与他人交往”引起的,美国形象的不堪也与培训不足以及缺乏对其他文化了解的外交人员和出国人员有关。在发表一系列有关跨文化训练的论文后,霍尔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具体勾勒了跨文化传播研究范式的若干原则:跨文化传播训练的参与和体验;从单一文化社会层面的研究转向跨文化人际交往的研究;重视非语言传播;强调文化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坚持非评判性的族群相对主义(non-judgemental ethnorelativism);关注传播与文化的关系,兼之《无声的语言》首次使用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词,许多研究认为,此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起创立的“和平队”(Peace Corps) ,让美国各个学术领域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传播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在这一时期,美国国内少数族群争取民权的斗争和不断深入的文化多样性争论,更使美国政府认识到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传播的重要性。以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民权法案》为标志,美国政府开始正视少数族群文化的合法权利,同时,以文化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为主力,社会科学不同领域都加强了文化与传播的综合性研究。在这一时期,跨文化传播研究逐步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开始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旨是对造成文化差异的文化、语言、非语言要素进行探讨,尤其是聚焦于理解人际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以及增进有效传播的相关技巧。自1961年到1969年,霍尔的《无声的语言》一书的发行量高达50多万册,并被译为6 种语言畅销海外。霍尔还出版了他的另一力作《隐蔽的空间》(The Hidden Dimension),分析了分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类型、学习特点、接受和反应方式,得到了世界各地学界乃至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1966年,史密斯(Alfred Smith)主编了论文集《传播与文化》(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反映了知识界将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结合起来研究跨文化传播现象的集体努力。20世纪70年代,交通和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日渐密切,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对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关注和理论汇聚,跨文化传播学逐渐发展成为传播研究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一时期,全美传播协会(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与国际传播协会均成立了跨文化传播分会。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传播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1974年,《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年刊》(The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创刊;1977年,《跨文化关系国际杂志》(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创刊。跨文化传播专业出版社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其中包括影响至今不衰的Intercultural Press、Sage Publications等。大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和教学著作陆续问世,最有影响的是拉里·萨默瓦等主编的《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972 年首版后每隔3 年就重新修订,成为长期通行的专业教材。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国高等院校广泛设立跨文化传播相关课程,1977 年,全美有450 所教育机构开设了这门课,部分院校开始授予跨文化传播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传播学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学科在学术研究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性得到了西方学界的普遍认可。1989年,阿森特(Molefi Asante)与古迪孔斯特主编的《国际与跨文化传播手册》(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就集中了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鉴于跨文化传播学无可辩驳的实用性,其研究成果进一步被应用到外交、国际贸易和经济管理等机构,特别是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纷纷成立进行跨文化传播训练的专门机构。此外,由于跨文化传播学自身的发展,跨文化话语分析学、跨文化语用学、跨文化心理学等分支科学也应运而生,研究领域日益宽广,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冲突日益频繁,呈现着不同层次的摩擦、矛盾和冲突,跨文化传播愈加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特别关注的对象。正像萨默瓦指明的,“生产的流动性、不断增多的文化交流、全球化市场以及具有多元文化的组织和劳动力的出现——这些都要求我们掌握适应多元文化社会和全球村生活的技能”。 学界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掌握可以帮助人们与不同文化进行比较,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促使人们重新审度自己的文化。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议题也变得更为多样,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的矛盾分析、文化多元与文化霸权已成为探讨的焦点之一,现代性、反思性和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正在被广泛关注。一些学者还借助后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女性主义、知识话语权力理论等,对跨文化矛盾和冲突的根源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新闻学专业(050301)1.新闻史方向作为新闻学的三大组成部分(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之一,新闻史是一门探索人类社会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规律的学问。它包含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新闻传播思想史、新闻业务发展史、新闻媒介演变史、新闻传播制度史、新闻人物史、新闻事件史、各国新闻传播史等,年代久远、内容丰富、地域广阔、流派众多。设立本研究方向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史观,熟悉丰富的新闻传播史资料,掌握新闻传播史的基本发展规律,能够前瞻性地把握新闻传播事业未来趋势潮流的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2.新闻理论方向新闻理论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其目的是认识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自觉运用新闻规律指导新闻实践。新闻理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新闻本体研究,新闻事业研究,新闻工作政治规范和业务规范研究,新闻从业者及新闻教育研究。新闻理论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主要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注重思辨性,并适当引入实证研究,增强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本方向的研究重点和特色在于能够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学术精神,去探索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本方向力图通过对学生二到三年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结合新闻素质和专业理念教育,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更好担负起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的历史使命。3.新闻业务方向它也被称为“应用新闻学”,是自新闻学诞生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研究领域。新闻业务、新闻理论与新闻史构成了新闻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因此,新闻业务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对促进新闻学学科的建设、提高我国各类媒介的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新闻业务方向的研究内容有: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期刊以及网络与新媒体等各种媒介的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与各种特殊规律,具体的,它包括这些媒介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策划、制作等环节的特点与规律。同时新闻业务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对各类新闻体裁、节目形态、优秀新闻作品、中外名记者等相关领域。其中对各类媒介新闻报道一般规律的研究,是本专业方向的研究重点。在研究方法上,本专业方向要求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本专业方向的特色及优势在于,它及时总结中外新闻报道的经验与规律,通过理论的分析与梳理,指导新的新闻报道实践。新闻业务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素养、熟悉与掌握各类新闻媒介的报道特点与规律,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闻报道实践需要的高级新闻业务人才。4.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网络新闻及新媒体专业方向,是新闻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立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基础,集中探讨网络传播所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与新现象,是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新扩展和新延伸。因此,对网络新闻及新媒体进行较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可以促进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建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专业方向的研究内容有:网络传播及新媒体传播活动的过程、环节、要素和效果;在宏观上,对我国网络传播活动的发展、规划和管理,进行深入的理性透视;在微观上,结合我国网络传播的实践,重点研究网络传播的手段、受众、发展和规制等,从而促进我国网络传播环境的建设。在研究方法上,本专业方向要求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科学语言、对网络新闻传播及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认识与把握、具备创新思维能力、适应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实践需要的高级人才。5.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报刊理论与实践研究,探讨报刊传播新闻、沟通情况、阐扬观点、引导舆论、传授知识、刊登广告、提供娱乐、经营管理的历史、现状和规律,重点是研究中共党报党刊对大陆所有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文化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研究党报党刊采(采访)编(编辑)评(评论)特点、运行模式、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以及与非党报党刊的竞争与互动,研究报刊与广播、电视的竞争与互动。强调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训练不断线,了解国情和业界前沿问题不断线,英文学习和中文写作不断线。坚持知行统一,新闻报道与新闻科教并举,以做党的耳目喉舌为依归。即:所培养的人才忠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深厚的治学功底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在报刊等媒体独立从事采编评工作,能在科研单位独立从事新闻研究工作,能在高等院校独立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在“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部分硕士生中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长虹、胡欣、温红彦、吴迎春、季晓磊、刘玉琴,新华社高级编辑文璐,《北京日报》主任编辑郭洪新,《中国新闻出版报》主任编辑朱侠等同志,为兼职导师,由本校教授王武录与他们共同指导“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的部分硕士生。报学是新闻学的基础,报刊是传统媒体,又是强势和主流媒体之一;大陆报业更是当今朝阳产业之一。本校招收“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硕士生,且在部分同学中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预期人才需求前景较好。国际新闻专业(050320)1.国际新闻史论方向国际新闻是与新闻学共生的新闻学分支,自产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庞大系统。国际新闻所产生的影响更是意义深远。由此,国际新闻也成为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交流等分支领域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国际新闻史论就是从历史和宏观两个角度来对这一分支学科的综合把握。研究范围:国际新闻理论主要是研究其本体论的问题,包括国际新闻的定义,发展形态、特征、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国际新闻史则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中探讨国际新闻的发展阶段及规律性的特征。包括国际新闻的形态研究、国际新闻的作用及效果研究、全球化与国际新闻研究、国际新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等。可以说,国际新闻传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史论的研究范围。学生通过这一方向的学习,不仅可以成为研究型人材,也可以成为理论型的实际工作者。2.国际新闻业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的研究范围锁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流新闻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研究,研究国际新闻的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研究各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优势和特点,并密切关注国际新闻的最新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壮大,这个专业方向具备了自己完整的教学体系,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坚持专业业务知识培训和实践,要求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媒体实习,因此本专业方向具备高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本专业方向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事具备坚实的新闻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国际新闻理论及业务知识;熟悉我国的对外宣传报道方针、政策;了解西方新闻报道形式;精通一门以上的外国语,能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播、采、写工作。 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方向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从国际间文化交流传播的视角来考查国际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性。它拓展了国际新闻研究的认识视野,对建立和完善国际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研究的特色来看,由于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涉及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因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必然以传播学、文化学、语言学、新闻学、社会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成果为基础,所以这一研究方向具有突出的多学科交叉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传播活动日益活跃,用文化比较的方法研究国际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揭示国际新闻活动的文化属性及功能,对于改善我国媒体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尤其是提高对外传播效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方向的主要内容是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研究研究国际新闻,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新闻中的跨文化现象,在文本分析和理论研究结合的基础上,考察国际新闻的特点,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语言学、文化学和传播学基础,培养目标是国际新闻研究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国际媒体方向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传播的主力和基础,国际媒体往往是那些影响很大的媒体,拥有先进的传播技术、独特的传播理念和巨大的品牌效应。研究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学方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国际媒体研究主要包括:世界著名媒体研究、各国媒体的比较研究、国家、市场和传播体制,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新闻媒介的市场化产业化战略服务、新闻政策与法规研究,媒介集团化研究、新闻从业人员结构及职业道德状况研究,新闻报道与意识形态研究、媒介环境与受众研究、媒介广告与公共关系研究、新传播技术与国际媒体研究等等。国际媒体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体的触角已经深入我们的思维领域,随着我国进入WTO以后,将同时面临国外媒体的挑战。如何把握时机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去,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国际媒介研究方向的开设,对国际媒介进行高层次的研究并培养出一批高水的新闻传播人才,以满足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我本身也是新闻学习者 有意愿考传媒的新闻系研究生希望我的资料对你有帮助!

对于你说的四个方向来说,初试的内容没有差别,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复式也只是专业笔试有差别,其他没有区别,具体请见

跨文化研究杂志

好吧,触动了我看了就忘的痛点社会心理学基本所有问题都有跨文化验证,我最近看到的是一篇文章里面提到的具身性道德观念领域的一些跨文化发现。比如西方人常用洗手的方式缓解不道德感,而中国人用推脱的方式;西方人常把不道德的事情与黑色联系,道德的事情与白色联系,但在中国白色不吉利,所以相应地用红代替白,表示道德。(叶红燕,2015,心理科学进展 N8 在杂志官网过刊板块免费下载)经典实验的话,有一个路人求助是否会得到救援的实验,在中美做过跨文化研究,不过结论是一样的,人多的场合施救者少,人少的场合反之另外推荐你一本书把,是美国的威尔汉斯老师写的,大概叫:阿方斯和拉康论精神分裂症。这本书一开始的部分(就一章内容)列举了精神分裂症领域当时主要的跨文化研究,主要是美国、西欧、北欧的资料,分析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权威、好读而且很薄再其他的其实特别多,想不起来,也说不完学妹是学心理学的吗?

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 出版社:百花文艺 跨文化文学理论研究的积极探索

主要学历1987年10月—1993年1月: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生 1985年9月—1987年6月: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硕士研究生 1981年9月—1985年6月: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本科生工作经验1994年10月—今: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1994)、副教授(1995)、教授(1997)、博导(2001) 1993年10月—1994年10月:英国爱丁堡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博士后 1991年10月—1993年10月:英国城市大学社会科学系田野研究员、博士后、研究员曾任行政职务2005年7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 1996年6月—2001年12月: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人类学研究室主任、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担任社团职务2005年—:中国文学人类学会副会长 2000年6月—今:中国人类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人文世界》年刊主编 1998年6月—今: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常务理事 1998年6月—今:法国国际跨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 1997年12月—今: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海外会员 1997年12月—今:英国《国际文化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学术编委 1995年—2000年: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学术编委 1991年1月—今:北欧民俗学会会员社会兼职复旦大学高研院双聘教授(2008-)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2006-) 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2005-) 中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2004-2006)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2001起) 云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2000起)境外讲学经验 2006年12月:香港树仁学院香港社会学会年会 2006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东亚人类学/人类学在东亚国际学术会议 2005年12月:韩国首尔大学著名外国学者讲座 2005年10月:印度果阿、本地治理、德里互惠知识国际会议、跨文化研究国际学术大会 2005年4月:台湾东华大学“族群与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 2001年12月:法国索邦大学互惠知识国际会议、欧盟(布鲁塞尔)跨文化研究国际大会 2001年6月:应法国国际跨文化研究院邀请任访问教授,展开法国农村人类学调查 2000年5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校区人类学系访问讲学 2000年4月: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访问,人类学系与东亚研究中心联合讲演“第三只眼睛:迈向本土人类学的反思” 2000年3月:马里文化部互惠知识大会 2000年1月—6月: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访问教授,讲授博士课程“人类学的中国问题” 1998年12月:意大利波伦亚大学国际跨文化研讨会 1997年9月:全欧汉学会第12界大会主题讲演(爱丁堡大学人文学院) 1995年6—19月: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访问学人,从事台湾汉人社区人类学调查。 1991年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沿线的英雄史诗专家会议”获奖情况1990年伦敦大学东方非洲研究学院研究奖励(Postgraduate Research Awards) 1990年伦敦大学核心研究基金奖助(Central Research Fund, Research Awards) 1996年北京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1997年北京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998年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奖(首届) 1998年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2001年国家教育部青年教师奖(第二届) 2003年国家图书奖(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之《人类学是什么》)

跨文化研究期刊投稿

无论是硕博期间,还是工作以后,论文发表是普遍的现象。但是,相对应的论文发表前的一系列问题,大家可能还比较陌生。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一系列的问题。

一定要先找人事处,了解下本单位对期刊的要求,比如:是需要省级、国家级还是核心的期刊,是否必须专业期刊还是综合性期刊也可,文章发表后是否必须从某个网站上检索到,文章是否必须是xx年x月前发表的,文章是否有字数要求,等等这些细节问题文章内容最好是和本专业结合,很多时候,综合性的论文,往往不如专业性的文章好用注意了这些问题,评职称的时候问题就不大了

从不同行业的交叉点,如何沟通?来作为一个分论点

不快。该杂志简介:社会精神病学和精神病学流行病学旨在为迅速发表与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所有方面 (社会,生物和遗传) 有关的科学贡献提供一种媒介。此外,该杂志特别关注社会条件对行为的影响以及精神疾病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捐款可能是临床性质的,只要它们与社会问题有关,或者可以处理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卫生服务研究,卫生经济或公共精神卫生领域的专门研究。我们将发表关于跨文化和跨文化主题的论文。我们不发布案例研究或小案例系列。虽然我们将发表对读者感兴趣的新工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但我们不会发表文章报告已建立的工具在翻译中的表现。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投稿要求

1、定义是:  跨文化传播,既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  主要关联到两个层次的传播:第一,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在日常交往互动中的融合、矛盾、冲突与解决方式,等等;第二,人类文化交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指基于文化系统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与影响,以及由跨越文化的传播过程所决定的文化融合、发展与变迁。  2、参考书目是以及作者还有相关信息是:  书名  跨文化传播  作者  (美)萨默瓦  译者  闵惠泉  ISBN  9787300123486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时间  2010-7-1

文化人类学家是跨文化传播学的开拓者。从20世纪初期开始,以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为先导,对人类不同文化的差异及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学术努力日益深入。在“二战”进入后期阶段之后,美国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如何确保美军能在新近占领的岛屿上与土著居民沟通与合作?由于美军对这些土著居民的语言和文化一无所知,美国政府就邀请了一些优秀的文化人类学家,专门研究这些地区的文化。在这一时期,研究者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性产生了全新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这样的认识:作为一门学科的跨文化传播学,应致力于考察那些对不同文化成员之间的人际传播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因素。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菊与刀》(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一书,就是美国政府在1944年委托研究的成果之一。当时,美国政府需要两个问题的答案: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如果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正如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所说:严重的事态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日本人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行动?能否不进攻日本本土而获致投降?我们是否应该直接轰炸皇宫?从日本俘虏身上,我们可以期望得到什么?在对日本军队及日本本土进行宣传时,我们将宣传些什么才能拯救美国人的生命,并削弱日本人那种抵抗到最后一个人的意志?这些问题在日本通中也引起了相当大的对立。如果和平降临,为了维持秩序,日本人需要永远进行军事管制吗?我军是否要准备在日本深山老林的要塞中与那些疯狂的抵抗到底分子进行战斗?在世界和平有可能到来之前,日本会不会发生一次法国或俄国式的革命?谁将领导这次革命?或者,日本民族只有灭亡?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报告推断: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与德国的诸多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随后的发展确如本尼迪克特所料,美国政府的一系列决策也与她的意见大抵一致。“二战”之后,美国在世界许多地区建立了海外基地,与此同时,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性机构也在纷纷建立。美国政府急需了解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外交法令》(Foreign Service Act),决定在美国国务院下设驻外事务处(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为美国援外技术人员和外交官提供语言和人类学意义的文化培训。一些学者认为,此举意味着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正式开始。 1958 年,美国南亚问题专家伯迪克(Eugene Burdick)等出版了《丑陋的美国人》(The Ugly American),直指50 年代美国驻东南亚的外交官和经援人员漠视当地文化的令人反感的形象。美国国务院向驻外人员明确提出,应以该书为镜子来对照各自的行为。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是美国驻外事务处任职的专家之一,他的主要工作是选拔和训练到国外工作的美国人。霍尔发现,美国人与他国人民相处时的许多困难是由于美国人“以我们自己的标准与他人交往”引起的,美国形象的不堪也与培训不足以及缺乏对其他文化了解的外交人员和出国人员有关。在发表一系列有关跨文化训练的论文后,霍尔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具体勾勒了跨文化传播研究范式的若干原则:跨文化传播训练的参与和体验;从单一文化社会层面的研究转向跨文化人际交往的研究;重视非语言传播;强调文化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坚持非评判性的族群相对主义(non-judgemental ethnorelativism);关注传播与文化的关系,兼之《无声的语言》首次使用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词,许多研究认为,此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传播学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起创立的“和平队”(Peace Corps) ,让美国各个学术领域对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传播产生了更多的兴趣。在这一时期,美国国内少数族群争取民权的斗争和不断深入的文化多样性争论,更使美国政府认识到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传播的重要性。以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民权法案》为标志,美国政府开始正视少数族群文化的合法权利,同时,以文化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为主力,社会科学不同领域都加强了文化与传播的综合性研究。在这一时期,跨文化传播研究逐步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开始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旨是对造成文化差异的文化、语言、非语言要素进行探讨,尤其是聚焦于理解人际层面的跨文化传播,以及增进有效传播的相关技巧。自1961年到1969年,霍尔的《无声的语言》一书的发行量高达50多万册,并被译为6 种语言畅销海外。霍尔还出版了他的另一力作《隐蔽的空间》(The Hidden Dimension),分析了分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类型、学习特点、接受和反应方式,得到了世界各地学界乃至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1966年,史密斯(Alfred Smith)主编了论文集《传播与文化》(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反映了知识界将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结合起来研究跨文化传播现象的集体努力。20世纪70年代,交通和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日渐密切,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对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关注和理论汇聚,跨文化传播学逐渐发展成为传播研究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一时期,全美传播协会(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与国际传播协会均成立了跨文化传播分会。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传播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1974年,《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年刊》(The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创刊;1977年,《跨文化关系国际杂志》(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创刊。跨文化传播专业出版社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其中包括影响至今不衰的Intercultural Press、Sage Publications等。大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和教学著作陆续问世,最有影响的是拉里·萨默瓦等主编的《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972 年首版后每隔3 年就重新修订,成为长期通行的专业教材。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国高等院校广泛设立跨文化传播相关课程,1977 年,全美有450 所教育机构开设了这门课,部分院校开始授予跨文化传播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传播学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学科在学术研究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性得到了西方学界的普遍认可。1989年,阿森特(Molefi Asante)与古迪孔斯特主编的《国际与跨文化传播手册》(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就集中了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鉴于跨文化传播学无可辩驳的实用性,其研究成果进一步被应用到外交、国际贸易和经济管理等机构,特别是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纷纷成立进行跨文化传播训练的专门机构。此外,由于跨文化传播学自身的发展,跨文化话语分析学、跨文化语用学、跨文化心理学等分支科学也应运而生,研究领域日益宽广,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冲突日益频繁,呈现着不同层次的摩擦、矛盾和冲突,跨文化传播愈加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特别关注的对象。正像萨默瓦指明的,“生产的流动性、不断增多的文化交流、全球化市场以及具有多元文化的组织和劳动力的出现——这些都要求我们掌握适应多元文化社会和全球村生活的技能”。 学界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掌握可以帮助人们与不同文化进行比较,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促使人们重新审度自己的文化。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议题也变得更为多样,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的矛盾分析、文化多元与文化霸权已成为探讨的焦点之一,现代性、反思性和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正在被广泛关注。一些学者还借助后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女性主义、知识话语权力理论等,对跨文化矛盾和冲突的根源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 索引序列
  • 跨文化研究杂志投稿
  •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投稿
  • 跨文化研究杂志
  • 跨文化研究期刊投稿
  • 跨文化传播研究杂志投稿要求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