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数字媒体与传统文化的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与传统文化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数字媒体与传统文化的参考文献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至今对人民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不仅便利了人民的生活,也对媒体行业进行了创新。如何运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彰显文化价值,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一、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相关理论概述新媒体与传统文化,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观念。如果想使二者和谐交融,则首先需要搞清各自的特征,为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提供切入点。(一)新媒体的相关概述新媒体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并且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作为载体,为用户提供信息娱乐等服务。例如:拥有众多用户的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因为它们都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帮助,才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服

摘 要】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将科学、艺术与传统人文思想相融合的综合学科,旨在以数字化、信息化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和设计,拓宽艺术设计应用领域。简而言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艺术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与必由之路,在传统艺术设计元素的基础上对多项信息化数字技术加以灵活应用,以多元化形式展现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而为进一步推进其发展进程,文章也对数字媒体艺术特征及其对传统艺术设计所造成的影响开展分析。【期刊名称】《大观(东京文学)》【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2【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传统艺术设计;互动多媒体;设计特征注:本文系2018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基于互动多媒体的赣南客家本土民俗表现形式与文化传承——以赣南客家茶文化为例” (18421)研究成果之一。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特征分析(一)高效与技术集成特征分析首先,在传统艺术设计工作中,设计师通常需要开展高重复性、基础性的产品设计图纸绘制工作,不但需要绘制多张设计图纸,还受人为因素影响,时常出现图纸绘制失误等问题,极大提升了设计工作量。而随着数字媒体艺术在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设计师通过对各类数字化制图软件的灵活应用,仅需输入相应数据信息,即可快速、准确绘制出产品设计模型,既提高了设计效率,也打破了人工模式效率不足的限制。其次,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综合型学科,其主旨理念为将科学、人文与艺术等多种领域加以充分结合,涉及到交互设计、造型设计、计算机图形等多个领域、学科。因此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作开展中,设计人员需要同时应用多项跨专业的数字化技术,并将所应用各项技术加以高度集成,以数字化、虚拟化的形式加以充分表达。(二)虚拟性特征分析相较于传统艺术设计而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不受现实因素的干扰,设计师可以在数字化、虚拟化的设计空间中完全发挥自身的创新才能,对空间、事物的本质进行优化调整,并通过对色彩的灵活搭配,构建起一个光怪陆离、色彩绚烂的数字化艺术空间。而在传统艺术设计领域中,则很难对空间与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变化,而是对现实世界运转机制的多角度、多层次看待,这也限制了艺术设计的创新性与多样性。

以应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为标志的新媒体的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更加便捷,丰富了传播内容、渠道和传播手段,扩大了传播范围,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在传播传统文化的时候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点,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把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以移动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时代。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中,整个社会的媒体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对社会主要阶层的影响正在减弱,能从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抽出时间阅览传统媒体提供的内容的大众越来越少。同时,由于碎片时间利用率高,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成为许多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数字媒体艺术的参考文献

你这应该在艺术研究快报之类的艺术刊里找找参考文献吧

第1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概念和构成: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探索1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基本构成2数字媒体艺术的构成分析3数字媒体艺术的科技依赖性4数字媒体艺术的媒体依赖性5数字媒体艺术的娱乐性、大众性和社会服务功能2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1特征之一:主要以计算机作为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2特征之二: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3特征之三: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4特征之四: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3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1数字媒体艺术和设计的广义分类2艺术和设计的双重属性:数字媒体艺术3根据作品形态的分类:动态和静态数字媒体艺术4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教育5数字媒体艺术和网络新媒体1网络数字媒体作品可以借助网络迅速传播2网络数字媒体艺术具备“网络互动性”和“虚拟沉浸性”3大众化特征:人人都可以参与,打破时空界限6数字媒体艺术与计算机:新视觉艺术1数字影视艺术:更自由、更丰富的视觉表现2数字合成艺术:移花接木的后现代美学3网络为媒,共同创作:数字媒体作品的“未完成状态”7算法、软件和机器智能: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探究1算法式数字媒体艺术创作2借助软件实现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3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50小结53思考题53第2章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分析1照片合成与拼贴艺术:数字艺术的美学溯源1摄影术的诞生与照片“集锦”艺术的出现2达达派摄影和超现实主义摄影艺术3摄影和东西方文化:尤斯曼和朗静山的作品启示4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承先启后,面向未来2新视觉震撼: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和动画艺术1电影和动画的诞生历史追溯2数字合成技术改变电影美学3数字流媒体的发展和新型观影模式4表现未来:数字电影和科幻主题5三维动画技术和动画电影的革命3网络艺术面面观:新媒体和艺术大众化1网络新媒体和艺术信息库2“共享、自由、平等、开放、人本”的网络艺术3新媒体网络艺术特征面面观4数字媒体艺术和道德建设:科技文化与人文精神1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挑战2电子游戏内容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3新媒体道德建设:科技文化和人文精神“比翼双飞”98小结99思考题100第3章科学和艺术的结晶:数字媒体艺术1科学与艺术的同源性1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创造性和真理性2智者的足迹:科学与艺术的共同体验3简洁性和逻辑严密性:科学理论的“美学”价值4左脑和右脑: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对立统一5从弗洛伊德到玻尔实验: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悖论6数字信息化时代:科学和艺术的殊途同归2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溯源3毕达哥拉斯和“数学之美”4从艺术到科学:达·芬奇的探索之路1列奥纳多·达·芬奇:科学和艺术的典范2视觉艺术中的科学:比例法、透视学、解剖学和光影法3达·芬奇艺术精神对数字媒体艺术家的启示5现代艺术的诞生和心灵探索之旅6另类之美:杜尚眼中的“技术和艺术”7梦的再现:超现实主义世界8科技、艺术与生活:工业设计的兴起9埃舍尔的拓扑学艺术10数字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思维的统一149小结151思考题152第4章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简史1追本溯源: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回顾2计算机、电信和大众传播:数字媒体发展历程3诗人拜伦之女的梦想: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11956—1986年,数字艺术的启蒙和探索时期21986—1996年,数字媒体艺术的普及和兴旺时期31996年—现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多媒体和深入发展时期4科学家的艺术之梦:计算机艺术的摇篮曲5《星球大战》和ILM:数字艺术的成长之路6星火燎原的十年:苹果电脑、Adobe与河野洋一郎7从恐龙复活到冰海沉船:数字艺术的大众盛宴820世纪回顾: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1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家们的科学实践2科技成果的转换:光效应艺术和动力艺术3偶发艺术(HappeningArt)和新媒体4录像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开端9新世纪展望:一个多元化的数字媒体艺术时代10任重道远: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步和发展220小结228思考题229第5章数字媒体设计与创意产业的发展1新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2渐入佳境:中国的内容数字化产业3再创辉煌:数字媒体设计与互联网经济4数字化生活:数字电视、宽带媒体和在线教育5新型两栖人才: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设计人才251小结254思考题255第6章计算机、数字媒体和信息服务业1无所不在的“界面”和设计:人机界面设计2平面媒体的视觉传达:平面设计、插图、广告和VI设计3从科学绘画到图形模拟:科普插图和科学计算可视化4跨媒体设计:工业设计、包装和多媒体产品设计5数字艺术的展示舞台:纺织品与服装设计6三维动画和效果图:建筑景观、室内装潢与环艺设计7信息时代的会展业:展览与展示设计8走向未来的媒体设计:互联网和在线媒体设计9娱乐业的高科技: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设计10独立制片人:数字电影、动画和数字视频设计333小结351思考题352第7章结束语: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的展望1结论一:科技进步和观念创新是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动力2结论二:新媒体带来艺术的新视野和新思维3结论三:创意产业和信息设计是未来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主流4结论四:新媒体将通往一个崭新的艺术民主和大众化时代358参考文献361参考网站363

关于数字媒体的参考文献

第1章 数字媒体技术概论第1节 数字媒体的含义  第2节 数字媒体设备概述  第3节 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第2章 图形和图像基础  第1节 图形和图像的相关概念  第2节 数字图像的获取  第3节 常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及实例    第3章 数字声音基础  第1节 声音及其数字化  第2节 数字声音格式及转换  第3节 数字声音的采集与播放  第4节 常用的数字声音处理软件及实例    第4章 数字视频基础  第1节 视频原理  第2节 模拟视频数字化  第3节 数字视频格式及转换  第4节 数字视频的采集及制作    第5章 动画制作基础  第1节 动画概述  第2节 计算机动画技术  第3节 计算机动画制作软件    第6章 数字出版基础  第1节 数字出版概述  第2节 数字出版的版权  第3节 常用的数字出版产品制作软件及实例    第7章 实 训  实训1 利用Lectora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Suite制作网络课程  实训2 利用“课件快手”录制三分屏课件  实训3 利用Adobe Presenter制作电子试卷  附录1 术语表  附录2 练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数字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是书籍、期刊、报纸、网页等等纸质书刊或数字媒体,引用法律法规的话,在引用处加圈1、2、……然后在页下方将法条内容列出即可。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你上cnki,然后搜索相关数字媒体专业,然后看他们的参考文献,然后找到应用率最高的,之后就在谷歌学术搜索,然后去下载,不一定下的到,或者说要钱。

数字媒体技术参考文献

1) Integrated Picture/Sound Postproduction System for Electronically Produced Television 。Program IWellhausen, Hans Source: Rundfunktechnische Mitteilungen, v 26, n 1, p 29-37, Jan-Feb 1982 Language: German2) Disparity-compensated view synthesis for S3D content correction。Robert, Philippe (Technicolor, Rennes, France); Thébault, Cédric; Conze, Pierre-Henri Source: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v 8288, 2012, Proceedings of SPIE-IS and T Electronic Imaging - Stereoscopic Displays and Applications XXIII3 )Virtual view synthesis based on DIBR and image Gao, Yuh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China); Chen, Hui; Gao, Weisong; Vaudrey, Tobi Source: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including subseries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ecture Notes in Bioinformatics), v 8333 LNCS, p 172-183, 2014, Image and Video Technology - 6th Pacific-Rim Symposium, PSIVT 2013, Revised Selected Papers4) 3DVP'10 -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ACM Workshop on 3D Video Processing, Co-located with ACM Multimedia Source: 3DVP'10 -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ACM Workshop on 3D Video Processing, Co-located with ACM Multimedia 2010, 2010, 3DVP'10 -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ACM Workshop on 3D Video Processing, Co-located with ACM Multimedia 20105)View interpolation and synthesis by KLT feature Lu, Xin (Shunichiro Oe (The University of Tokushima), 2-1 Minamijosanjima-cho, Tokushima, 770-8506, Japan) Source: Proceedings of SPIE -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v 5675, p 182-190, 2005, Proceedings of SPIE-IS and T Electronic Imaging - Vision Geometry XIII 再改成你需要的参考文献格式就行了,贴这么多一定要采纳!

  • 索引序列
  • 数字媒体与传统文化的参考文献
  • 数字媒体艺术的参考文献
  • 关于数字媒体的参考文献
  • 数字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 数字媒体技术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