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数字媒体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数字媒体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毕业论文,我写的《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合理应用》,当时也是同学介绍的秦文网帮忙的,不然这么短的时间,谁写的完

多媒体在舞台设计上的应用研究 序言 近年来,这种建立在艺术与科学基础之上的新兴艺术形式在众多专业人士以及热爱它的人们的努力推动下以迅猛的势头发展着。它以它变幻莫测的艺术魅力和现代科学的新鲜感吸引着人们。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舞台背景设计这种综合艺术得以应运而生。两者的结合是顺应自然的,同时也是有着充分的时代发展的铺垫。它涉及到艺术设计的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理念。多媒体舞台背景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仅仅不到10年,但是它代表了以后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舞台设计的方方面面。 一、舞台多媒体艺术表现特点 1.为舞台表演提供更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把艺术创作“搬”上舞台,让艺术品创作的过程展现在观众面前,如果在节目中仅仅展现艺术品的成品,未免太单调。以书法为例,若加入舞台多媒体背景技术,书法作品在创作时一笔一划都将展现在观众眼前。动态的创作笔法与静态的完成品相比,那种抑扬顿挫的创作过程则更能让观众感受到艺术的气息。这是传统艺术与一般数字艺术、视觉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多媒体背景所能展现的动态背景比传统舞台背景更具有表现力。在真实剧情背景里,动态背景就能把场景表现得更加真实,如多媒体背景中常用的风吹草动的背景,比实物背景布景中不动的道具“草”要生动得多。在渲染氛围背景中,动态背景更能起到渲染整个节目节奏和氛围的作用。如:2008年春晚的杂技表演《花式篮球》,背景以不同姿势动态人物的剪影闪过,突破了以往杂技节目纯粹表演的表现形式,使整个节目氛围活跃且更具时代感。2.电影语言得以运用多媒体所特有的非线性叙事能力能轻松实现时间大跨度转换。如今把非线性叙事搬上舞台,便可使舞台表演时间的转换更直接地传达给观众。如倒叙或插叙叙述方式,只要舞台背景更替,就能很轻松很直观得告诉观众时间的转换。同样,非线性叙事也能让编剧或导演在时间上进行更大胆地进行创作和加以把握。舞台多媒体背景使电影蒙太奇走向舞台,实现舞台空间的灵活转换,如分割方式——技巧转场(淡,化,划,甩如甩出,定格,数字特效)和连贯式转场(相似性转场,逻辑性转场,比喻性转场,过渡性转场),在舞台多媒体技术出现后,都能运用到舞台背景转场,使舞台的场景转换自然、合理、连贯、流畅。同时,舞台多媒体背景能把更多形式的场景“搬”上舞台,实现虚拟空间的真实再现,打破了传统舞台背景的空间局限性。比如大海、太空、沙漠、草原、戈壁等等。在传统舞台背景设计中,这些背景都不可能被“搬”上舞台,而舞台多媒体技术则把这些“不可能”变成“可能”,实现了传统舞台背景中难以实现的布景设置。如:2008年春晚小品《军嫂上岛》中成功地营造了大海的环境背景,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军嫂遥望海岛思念丈夫的急切心情。波涛汹涌的大海背景,咆哮的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效果与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完美融合,整体效果更加真实,更赋感染力。3.降低制作成本传统舞台背景布局基本都采用实物摆设的方式,因此一旦要更换背景就需要拉上帷幕,这就造成节目背景设计的呆板与单调,不能及时做到更替。而舞台多媒体背景解决了这一问题,甚至实现了在几分钟几秒中内的更换,少了“拉帷幕”的环节,使节目更有连贯性,给观众一气呵成之感。并且通过数字压缩,多媒体视频、音响资料可以长时间保存,节省空间,易于保存,不易损坏。同时可利用网络通讯把图像和文件迅速地传到四面八方。将来人们一旦需要某一内容,可通过网络调出,在网络终端上阅读,满意时,再从终端打印机上打印出来。 二、多媒体技术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 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不同阶段来自技术领域的影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多的电子、物理技术运用进多媒体舞台设计中,为舞台设计注入新的活力。1.LED大屏幕的使用近年来,随着L E D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凭借着高亮度,低电压,功耗小、寿命长、容易拼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舞台设计当中。高亮度可以让舞台更加绚丽多彩,容易组合拼接更是可以随意按需要将屏幕装饰成各种形态,既可以作为背景屏使用,更作为舞台道具被随意装饰摆设,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而低能耗,性能稳定,寿命持久更可以保证舞台的安全使用。它的诞生深刻地影响着装饰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基于它这些显著的优点,高性能的全彩L E D屏一出现即成主舞台设计的宠儿,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舞台设计当中。从小舞台剧到大型文艺会演,它的身影总是那么璀璨。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击缶表演,安置在缶敲击面四周的L E D灯光与现场的背景灯光相互配合,营造出变化千万的开幕式“倒数”效果。还有空中升起的“奥运五环”标志和表演中心舞台上的卷轴,都是由LED灯管所组成的。2.声光电的运用舞台的发展与舞台声音的发展是并存的。随着舞台的一系列变化,舞台声音的运用也融入了高新科技的成分。多媒体技术在舞台声音上的运用,使舞台的纵深空间大大增加,使舞台声音的层次也更加丰富了。舞台声音也成为舞台多媒体技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八声道可以营造出一个立体的空间声音场,坐在下面的观众可以清晰的听到雨水从沿着屋檐的铁皮雨管从左边流到右边,可以听到风从左边的树梢上吹过,听到右前方鸟儿的啼鸣。以往,这些感受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现在通过多声道的控制,完全可以给观众营造出极致的现场视听效果。同时舞台布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内心和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灯光设计。如:百老汇名剧《猫》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美效果,其强烈的视听冲击力让观众真正置身于猫的世界。如从天而降的大鞋,巨型下水道口,猫通向天国的长廊,这些大型道具在全电子控制下制造出让人瞠目结舌的视觉效果。3.互动让舞台空间得到更大的扩展虚拟互动系统结合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图像技术,其核心技术是混合现实,混合现实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产生影像,提供给观众一个可以感观的虚拟客观世界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提前了虚拟现实与现实混合的后期制作时间,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现实环境和虚拟物品处在同一时空。实时混合现实技术是比较尖端的新技术,我们所研究的舞台多媒体艺术则必须是实时混合的。这有利于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相融。让人们在现实的世界中感受虚拟空间所存在的事物,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给观众带来的更强的感官感受。近年来戏剧界不断进行多媒体戏剧的尝试,在新的作品中采用大量的影像与互动媒体技术作为叙事的表现手段,将248影像与表演两个空间互相交错,演员可以与电脑制作出来的虚拟的角色在舞台上进行对话交流,甚至舞蹈,为观众制造出更多元的艺术体验。如:中国音乐剧《蝶》将先进的混合现实技术和动漫技术融入其中,在剧中加入全息影像技术,代替演员和L E D大屏幕动画出场的将是重生一般的全息虚拟造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效果都将事半功倍,让人赞不绝口。 三、未来舞台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方向 1.更广阔的舞台空间目前,多媒体技术在舞台上的运用,还仅仅是在舞台背景上进行尝试。多媒体技术仍可以运用在舞台表演的其他方面。比如把舞台背景的场景扩展到观众席,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将观众席置于方形背景之中,让多媒体背景将在场观众包围,并且配合灯光和现场烟雾等舞台效果营造更为幻化虚拟的舞台空间旁观者,而是置身于舞台之中。如2007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中北京选手张芯的歌曲节目《天下无双》。其背景为三个错落摆放的屏幕上显示的翠绿的竹林,加上绿色的朦胧灯光,虚无缥缈如同仙境。但是,为何不把观众也融入进这动人的场景中去呢?如果把观众席周围也摆放上大尺寸的显示屏,展现出竹林的场景,逼真的效果是否更能打动台下的观众?2.加强舞台的预示性多媒体技术应该可以用来模拟整场舞台表演,即导演可以在正式表演之前对整场演出,包括场景,灯光,特技效果,演员表演等进行全方位模拟(如三维模拟效果,更加真实)。多媒体模拟演出的演出效果有很强的预视性,可以在演员进场彩排之前看到舞台的大体效果,以及为安排演员所在位置提供参照等等。同时导演只需在模拟的多媒体影像中就能很好的掌握整个演出的时间,减少屡次彩排所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2008年春晚在播出前进行了5次彩排,导演在最后两次彩排的时候仍在调整时间。整整5次彩排花费人力物力难以想象。假设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舞台演出模拟上,那么导演对整场演出就能更好把握。 总结 多媒体艺术给舞台设计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使舞台设计形式等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产生,发展到今天的广泛运用,它的优越性让我们看到多媒体技术将成为今后舞台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它的优越性让我们看到今后舞台设计的多元化,可以说它给了设计者更大的设计空间去展现舞台的魅力。换个角度想,它同样加大了设计者的技术难度和能力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掌握好传统的舞台布景设计,也要研究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表现形式。同样,在新兴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上,我们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要想多媒体技术在舞台发展上走得更远,仍需要不断的努力与研究。从舞台背景的运用延伸到其他领域,让多媒体技术融入舞台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 李兴国主编:《影视艺术与高科技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 [2] 陈玲著:《新媒体艺术史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3] 许鹏等著:《新媒体艺术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4] 陈念群编著:《数字媒体创意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数字媒体 摘 要网络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使我们在网上冲浪、收发邮件、听到远方传送来的声音、搜索感兴趣的内容、下载软件、点播节目、即时聊天等等、等等……实现的功能好像已经不少,但,人的欲望无止境,享福的人还想更享福,还有许多目标没有达到,例如,怎样才能使我们在网络上,像平时用遥控器那样,操作空调器、电风扇、厨房电器,或网络远端的电器设备呢?如何利用网络上的计算机资源,使这种“遥控”更具智能化?甚至,将一系列相关的控制写到一个脚本中,以便用户定制自己所喜爱的控制流程?…等等。实现诸如此类的效果,将是有巨大需求的应用技术。如果实现通过网络用UPnP控制家用设备,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很多新的体验。目前用UPnP协议就可以实现这些操作!这正是windows xp系统急于加入UPnP的原因。正因为UPnP是一个协议,UPnP的使用可跨越各种操作系统平台,开发应用程序也没有开发语言的局限。可工作于各种形式的网络结构。且仅以现在的网络设施为基础,仅仅加上这个UPnP协议,既不用添加新的设施,也不用重新架设网络介质就可以投入使用!本文讨论了UPnP协议的发展现状,体系结构,包括组成UPnP协议的现有协议:http协议,soap协议,ssdp协议,xml 语言,DHCP协议等等。还介绍了UPnP设备间互操作机制,UPnP网络的基本组成(服务、设备和控制点),并举出了两种利用UPnP网络实现的架构:AV架构和RUI架构,加以说明。阐述了在数字媒体适配器系统中用来保护媒体内容的加密协议,DTCP-IP协议。最后论述了一个利用UPnP协议实现的应用实例----数字媒体适配器系统。所做的主要工作、技术难点与创新处如下: 对UPnP协议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它是一种建立在现有网络协议之上的协议,揭示了UPnP协议不依赖任何操作系统,不依赖任何语言,不依赖任何硬件设备的特性。 详细描述了UpnP设备是如何动态地进入网络,获得IP地址,并查找自己应当进行的操作和服务信息的。“感知”别的设备是否存在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当前的状态 。这一切都不需要人工干预。 总结了UPnP网络的3个基本要素:服务、设备和控制点,和UPnP网络的一般规律,服务是最小的单位,设备中可以包含设备,最小的设备又由若干的服务组成,这些设备又必须由控制点来控制。并举出了两种利用UPnP网络实现的架构:AV架构和RUI架构,这两种架构是目前在数字家庭中常用架构。 简单介绍了DTCP-IP协议的来源和发展,详细讨论了它的5个基本内容,并更深层地研究了它所用到的一些密码技术和原理。由于DTCP-IP协议健全的体系结构,不仅有对数据的加密技术,还有对用户身份的认证,控制拷贝次数等等,所以我们在数字媒体适配器系统使用它来保护媒体传输,免遭 非法复制、拦截和篡改。 本系统中利用UPnP协议的RUI架构的特性实现用户在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如电视机)上玩PC机上的游戏,利用UPnP协议的AV架构实现在显示设备上观看PC机上的媒体,充分利用PC机上闲置的资源。 本系统中采用了电源管理,即在PC机不使用时,可以处在休眠状态,当DMA客户端需要与PC通信时才将PC唤醒,这样可以减少PC端的能源消耗。 本系统在媒体播放时,采用网络流量监控技术,监控网络流量,TCP/IP丢帧状况,HTTP Client帧率,当达到网络拥塞阀值,会向HTTP Client发出警告,HTTP Client向HTTP Server提出降帧请求。本产品已经面向市场,并多次参展,从功能和外观都受到用户的好评。关键字: UPnP协议,DMA,DMS,HTTP, SSDP,SOAP,DHCP,AV,RUI目 录摘 要 4ABSTRACT 5第一章 UPnP协议简介及发展现状 1.UPnP协议介绍 2.UPnP论坛 3.UPnP的发展 8第二章 UPnP 协议体系结构 1.Http 协议 1.Http 协议概述 2.Http 请求消息 3.Http 响应消息 4.Http 通用头域 4.Http 实体 2.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1.Soap 简介 2.Soap 消息结构 3.Soap消息交换模型 4.Soap与xml的关系 4.Soap封装 5.Soap编码 5.在rpc中使用soap Ssdp 简单服务发现协议 1.Ssdp 协议介绍 2. HTTPU 和 HTTPMU 含义和区别 Xml 语言 1.Xml语言概述 2.XML语言定义 UPnP中使用XML DHCP协议 1.DHCP协议定义 2.DHCP协议工作原理 19第三章 UPnP设备间互操作机制介绍 1.寻址 1.决定是否采用Auto-IP 2.选择一个地址 3.测试地址 4.定期检查动态地址的可用性 5.设备命名与DNS交互 6.名称到IP地址的解析 2.发现 1.宣告 2.搜索 27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专业是一个以电脑技术与设计艺术相结合的新型专业。旨在培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美术修养,能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美术设计能力,运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影视节目制作、三维动画制作、网络媒体制作、数码广告平面设计、电子出版、数码视频编辑和其他数字化互动领域方面的复合型、应用型设计人才。该专业目前主要下设数字影视特效、网络多媒体三个方向。(其中影视特效和数字娱乐学生在一、二年级完成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后,根据个人专长和学习情况分方向培养)。一、数字影视特效1、专业方向面向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影视动画制作公司等单位,培养能够熟练运用数字技术手段,从事数字艺术创作、数字娱乐、影视三维动画制作、数字影视特效制作与合成、电视栏目及频道包装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未来职业:影视特效合成师、影视后期剪辑师、影视编导、三维建模/渲染师、互动媒体设计师、广告设计师等。3、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平面设计软件、数字摄像与制作、数字摄影、剪辑基础、视听蒙太奇、影视三维特效制作、影视虚拟空间技术、电视频道及节目包装、数字合成技术、数字短片制作。二、数字娱乐1、平面设计:引导你学习如何运用文字、图像和形象来通过视觉传达内容以及如何通过创意想法和信息创造出有深度意义的视觉互动。2、互动式设计:教授网站和移动设计产业内需求的所有技术技能。学习如何运用生活中的细节表达出生动的视觉传达,包括前端网站设计,互动式程序设计和系统管理相关设计。3、动态设计:促使文字、插图和图像动起来,并使这一形式在数字化设计作品的多种元素里体现,包括音乐视频、宣传片、电视广告和电影。4、未来职业:数码广告设计师、互动媒体设计师、电子出版设计师、淘宝美工等。5、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平面设计软件、电子出版设计与制作、数字摄像与制作、音乐音响赏析与制作、视听蒙太奇、二维数码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影视虚拟空间技术、数字短片制作。三、网络多媒体1、本专业方向面向各大网站、网络公司、电视台或电台网站、广告制作公司、动漫游戏公司、新媒体互动开发应用公司等单位,培养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掌握最新网络多媒体技术,能够从事网络艺术设计、网络动画、网络广告、网络音视频艺术制作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未来职业:网站设计师、界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3、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平面设计软件、数字摄像与制作、网络艺术设计与制作、网络设计与构建、动态网站程序设计、网站制作、网络商业模式分析与整体策划、动态影像与宽带多媒体、网络多媒体制作。扩展资料:随着社会特别是企业对原创游戏设计人才需求的增长,数字游戏设计专业将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具国际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前沿性。因此数字游戏设计教育对游戏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如下:1、要具有社会责任感。游戏设计师需要意识到他所设计的是文化消费品,影响的是消费者(游戏玩家)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因此他的设计首要考虑的不应该是钱,也不是自我,而是社会。好的游戏设计既要能愉悦身心,又要对受众的精神家园负责,不能在游戏设计中灌输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游戏设计教育就是要使游戏设计人员明确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让他们更多地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为所服务的对象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2、要有非常清晰的经济头脑,对游戏设计的发展方向要有大致的判断。宏观来讲,应该对国内的经济形势有所了解,对世界的经济局势也要留意观察;微观而言,对游戏产品的运营模式、营销方式及其变化趋势要清楚掌握。数字娱乐产品是经济发达后的产物,埋头于游戏设计而不熟悉经济发展状况是肯定不会有前途的。因此,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市场学等经济类课程。3、要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学科门类将会越分越细,一个人无法掌握过多门类的知识,只能依靠不同专业的人员互相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游戏设计更是这样,良好的合作能力是保障游戏设计作品质量的前提。4、了解用户(游戏玩家)体验对游戏设计人员十分重要。倘若游戏设计人员对此一无所知,设计便失去方向,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效益。为此,有条件的高校应加强游戏用户体验这类课程的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5、必须坚持以“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理念为宗旨来组织游戏教育。随着游戏产业的迅猛发展,游戏设计新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新的游戏设计理念层出不穷,数字游戏设计专业的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用什么教什么的思想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逐步淡化专业教育思想,以 “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理念为宗旨来组织教育教学,使毕业生增强适应游戏行业发展的能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数字媒体

第1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概念和构成: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探索1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基本构成2数字媒体艺术的构成分析3数字媒体艺术的科技依赖性4数字媒体艺术的媒体依赖性5数字媒体艺术的娱乐性、大众性和社会服务功能2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1特征之一:主要以计算机作为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2特征之二: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3特征之三: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4特征之四: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3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1数字媒体艺术和设计的广义分类2艺术和设计的双重属性:数字媒体艺术3根据作品形态的分类:动态和静态数字媒体艺术4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教育5数字媒体艺术和网络新媒体1网络数字媒体作品可以借助网络迅速传播2网络数字媒体艺术具备“网络互动性”和“虚拟沉浸性”3大众化特征:人人都可以参与,打破时空界限6数字媒体艺术与计算机:新视觉艺术1数字影视艺术:更自由、更丰富的视觉表现2数字合成艺术:移花接木的后现代美学3网络为媒,共同创作:数字媒体作品的“未完成状态”7算法、软件和机器智能: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探究1算法式数字媒体艺术创作2借助软件实现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3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50小结53思考题53第2章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分析1照片合成与拼贴艺术:数字艺术的美学溯源1摄影术的诞生与照片“集锦”艺术的出现2达达派摄影和超现实主义摄影艺术3摄影和东西方文化:尤斯曼和朗静山的作品启示4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承先启后,面向未来2新视觉震撼: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和动画艺术1电影和动画的诞生历史追溯2数字合成技术改变电影美学3数字流媒体的发展和新型观影模式4表现未来:数字电影和科幻主题5三维动画技术和动画电影的革命3网络艺术面面观:新媒体和艺术大众化1网络新媒体和艺术信息库2“共享、自由、平等、开放、人本”的网络艺术3新媒体网络艺术特征面面观4数字媒体艺术和道德建设:科技文化与人文精神1数字媒体技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挑战2电子游戏内容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3新媒体道德建设:科技文化和人文精神“比翼双飞”98小结99思考题100第3章科学和艺术的结晶:数字媒体艺术1科学与艺术的同源性1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创造性和真理性2智者的足迹:科学与艺术的共同体验3简洁性和逻辑严密性:科学理论的“美学”价值4左脑和右脑: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对立统一5从弗洛伊德到玻尔实验: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悖论6数字信息化时代:科学和艺术的殊途同归2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溯源3毕达哥拉斯和“数学之美”4从艺术到科学:达·芬奇的探索之路1列奥纳多·达·芬奇:科学和艺术的典范2视觉艺术中的科学:比例法、透视学、解剖学和光影法3达·芬奇艺术精神对数字媒体艺术家的启示5现代艺术的诞生和心灵探索之旅6另类之美:杜尚眼中的“技术和艺术”7梦的再现:超现实主义世界8科技、艺术与生活:工业设计的兴起9埃舍尔的拓扑学艺术10数字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思维的统一149小结151思考题152第4章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简史1追本溯源: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回顾2计算机、电信和大众传播:数字媒体发展历程3诗人拜伦之女的梦想: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11956—1986年,数字艺术的启蒙和探索时期21986—1996年,数字媒体艺术的普及和兴旺时期31996年—现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多媒体和深入发展时期4科学家的艺术之梦:计算机艺术的摇篮曲5《星球大战》和ILM:数字艺术的成长之路6星火燎原的十年:苹果电脑、Adobe与河野洋一郎7从恐龙复活到冰海沉船:数字艺术的大众盛宴820世纪回顾: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1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家们的科学实践2科技成果的转换:光效应艺术和动力艺术3偶发艺术(HappeningArt)和新媒体4录像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开端9新世纪展望:一个多元化的数字媒体艺术时代10任重道远: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步和发展220小结228思考题229第5章数字媒体设计与创意产业的发展1新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2渐入佳境:中国的内容数字化产业3再创辉煌:数字媒体设计与互联网经济4数字化生活:数字电视、宽带媒体和在线教育5新型两栖人才:创意产业与数字媒体设计人才251小结254思考题255第6章计算机、数字媒体和信息服务业1无所不在的“界面”和设计:人机界面设计2平面媒体的视觉传达:平面设计、插图、广告和VI设计3从科学绘画到图形模拟:科普插图和科学计算可视化4跨媒体设计:工业设计、包装和多媒体产品设计5数字艺术的展示舞台:纺织品与服装设计6三维动画和效果图:建筑景观、室内装潢与环艺设计7信息时代的会展业:展览与展示设计8走向未来的媒体设计:互联网和在线媒体设计9娱乐业的高科技: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设计10独立制片人:数字电影、动画和数字视频设计333小结351思考题352第7章结束语:数字媒体艺术与设计的展望1结论一:科技进步和观念创新是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动力2结论二:新媒体带来艺术的新视野和新思维3结论三:创意产业和信息设计是未来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主流4结论四:新媒体将通往一个崭新的艺术民主和大众化时代358参考文献361参考网站363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集中体现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理念。这一术语中的数字反映其科技基础,媒体强调其立足于传媒行业,艺术则明确其所针对的是艺术作品创作和数字产品的艺术设计等应用领域。该领域目前属于交叉学科领域,涉及造型艺术、艺术设计、交互设计、计算机语言、计算机图形学、信息与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扩展资料:主干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通信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网页设计、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交流媒体技术、动画原理与网络游戏设计、视频特技与非线性编辑、虚拟现实、艺术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实践教学:多媒体网页设计、摄影与摄像、Flash动画设计、数字音视频制作、数字媒体网络传输等多个实践环节,他们与毕业设计一起构成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此外,专业实践还包括在电视台、影视公司、网络媒体公司、传媒业、广告业、娱乐游戏业、动画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建筑漫游和环境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和教育等行业进行实验环节。核心能力如下: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较扎实的数字媒体艺术操作能力;3、掌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方法技术;4、具有独立完成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能力;5、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第1章 媒体发展史与数字媒体基础31.1人类传播历史和传播媒介演化31.1.1身体语言和原始视觉符号传播阶段41.1.2口语传播阶段51.1.3手抄文字和图像符号传播阶段61.1.4印刷媒介传播阶段131.1.5电子媒介传播阶段171.1.6数字化媒体传播阶段221.2媒介理论研究与数字媒体241.2.1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香农-韦弗模式241.2.2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261.2.3英尼斯-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261.2.4梅罗维茨和利文森的媒介研究291.3尼葛洛庞帝、马诺维奇论数字媒体301.4数字媒体的概念和表现形态321.4.1媒介、媒体和大众传媒321.4.2数字媒体的含义及表现形态331.4.3数字媒体的基本特征351.4.4传统媒体与新媒体391.5媒体发展历程大事记41小结45思考题47第2章 数字媒体艺术本体论512.1数字媒体艺术=媒体+科技+艺术512.2数字媒体艺术的双重属性——艺术与服务552.3数字媒体的表现形式——动态、静态与交互562.4数字媒体艺术的多层次结构582.5数字媒体的科学观和艺术观602.6数字媒体艺术的传播与媒介622.7数字媒体教育——工学与艺术的统一642.8数字媒体艺术的核心特征662.8.1作品的参与性或互动性672.8.2可复制性和可编辑性692.8.3媒体集成性和综合性712.8.4数字媒体的商业娱乐性722.8.5数字媒体与后现代主义艺术732.8.6网络传播性、沉浸性和虚拟性76小结78思考题79第3章 数字媒体艺术美学论833.1从柏拉图到海德格尔:走向生活的美学之路833.1.120世纪西方美学的变迁833.1.2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杜威的美学启示863.2艺术和媒介:本雅明与麦克卢汉的洞见之明903.3博伊斯的时代宣言:没有人不是艺术家923.4卡尔·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943.5托夫勒和尼葛洛庞帝:信息和数字时代的预言953.6通俗美学、大众文化和数字媒体983.720世纪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之路1023.7.1机器的美学:未来主义艺术1033.7.2生活即艺术:杜尚与达达主义1053.7.3生活的回归:约翰·凯奇与激浪艺术1093.7.4安迪·沃霍尔和大众流行文化1113.7.5波普艺术、拼贴艺术与通俗文化1173.7.6科技与幻觉:光效应艺术和动力艺术1233.8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和表现1263.8.1波普艺术美学与数字媒体艺术1263.8.2数字媒体艺术的“多样性”表现形态1333.8.3数字媒体艺术美学研究的现实意义139小结141思考题142第4章 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历史1454.1数学、科学与艺术的对立统一1454.1.1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创造性和真理性1454.1.2智者的足迹:科学与艺术的共同体验1484.1.3简洁和逻辑严密性:科学理论的美学1504.1.4左脑和右脑:抽象和形象思维的对立统一1534.1.5数学与美术:斐波纳契数列和黄金分割比1574.1.6美术中的科学:比例、透视、解剖和光影1614.1.7分形几何学:从数学到大自然美学的统一1654.2科学、艺术与技术的楷模:达·芬奇的启示1714.2.1达·芬奇:科学和艺术的典范1714.2.2达·芬奇艺术精神对新媒体设计师的启示1764.2.3左脑画家埃舍尔的拓扑学艺术1824.2.4数字信息化时代:科学和艺术的殊途同归1934.3摄影和图片:大众媒介艺术的开端1964.3.1摄影术的诞生:一个科技与媒介的奇迹1974.3.2摄影术与绘画的兴衰2004.3.3剪辑、合成与拼贴——摄影艺术语言的探索2034.3.4达达派摄影和超现实主义摄影艺术2064.3.5尤斯曼摄影作品中的“合成美学”2104.3.6朗静山、陈复礼和单雄威的“集锦摄影”2174.3.7数字摄影和PS美学:从现实到荒诞之路2224.4动画和电影:大众娱乐的艺术与技术2264.4.1电影和动画的诞生历史追溯2264.4.2数字合成技术改变电影美学2324.4.3数字流媒体和新型观影模式2364.4.4先锋电影、后现代电影与数字科技2394.5网络艺术面面观:新媒体和艺术大众化2444.5.1网络新媒体和艺术信息库2444.5.2“共享、自由、平等、开放”的网络艺术2474.5.3新媒体网络艺术特征面面观249小结251思考题252第5章 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2555.120世纪60年代科技艺术的萌芽2555.2EAT和大阪世博会:科技艺术的顶峰2575.3激光和全息艺术2605.4白南准和录像艺术发展溯源2645.5大众文化与后现代艺术的崛起2705.6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2745.6.120世纪60年代:数字艺术的启蒙时期2765.6.220世纪70年代:数字艺术的探索时期2785.6.320世纪80年代:数字艺术的普及和兴旺时期2795.6.420世纪9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的深入发展时期2805.7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艺术的摇篮曲2825.7.1“旋风”计算机与苏泽兰的“画板”2825.7.2犹他大学——早期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摇篮2855.7.3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艺术家及其经典作品2875.820世纪70年代:数字艺术的成长之路2985.8.1计算机图形技术的里程碑2985.8.2大学实验室与CG前沿的基础理论研究3025.8.3著名的CG电影特效商业公司3055.8.4数字艺术家及经典作品3095.920世纪80年代:星火燎原的10年辉煌3125.9.1CG电影特效的大本营:PDI和工业光魔(ILM)公司3145.9.2后起之秀——皮克斯和蓝天工作室3205.9.3Adobe公司与数字桌面出版系统的诞生3245.9.4数字艺术家及经典作品3285.1020世纪9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大众盛宴3355.10.1好莱坞10年数字电影编年史:从《终结者2》到《恐龙》的历程3355.10.2数字媒体艺术的普及与融合3465.10.3数字艺术家及经典作品3475.1121世纪初的CG动画3555.12回顾和展望:多元化的数字媒体艺术3635.12.1数字艺术发展回顾:三级跳跃成就梦想3635.12.2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展望:多元化的艺术创新3675.13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步和发展371小结384思考题385参考文献386参考网站388……

数字媒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非本专业,帮不了你,小心楼上

数字媒体 摘 要网络发展到现在,已经可以使我们在网上冲浪、收发邮件、听到远方传送来的声音、搜索感兴趣的内容、下载软件、点播节目、即时聊天等等、等等……实现的功能好像已经不少,但,人的欲望无止境,享福的人还想更享福,还有许多目标没有达到,例如,怎样才能使我们在网络上,像平时用遥控器那样,操作空调器、电风扇、厨房电器,或网络远端的电器设备呢?如何利用网络上的计算机资源,使这种“遥控”更具智能化?甚至,将一系列相关的控制写到一个脚本中,以便用户定制自己所喜爱的控制流程?…等等。实现诸如此类的效果,将是有巨大需求的应用技术。如果实现通过网络用UPnP控制家用设备,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很多新的体验。目前用UPnP协议就可以实现这些操作!这正是windows xp系统急于加入UPnP的原因。正因为UPnP是一个协议,UPnP的使用可跨越各种操作系统平台,开发应用程序也没有开发语言的局限。可工作于各种形式的网络结构。且仅以现在的网络设施为基础,仅仅加上这个UPnP协议,既不用添加新的设施,也不用重新架设网络介质就可以投入使用!本文讨论了UPnP协议的发展现状,体系结构,包括组成UPnP协议的现有协议:http协议,soap协议,ssdp协议,xml 语言,DHCP协议等等。还介绍了UPnP设备间互操作机制,UPnP网络的基本组成(服务、设备和控制点),并举出了两种利用UPnP网络实现的架构:AV架构和RUI架构,加以说明。阐述了在数字媒体适配器系统中用来保护媒体内容的加密协议,DTCP-IP协议。最后论述了一个利用UPnP协议实现的应用实例----数字媒体适配器系统。所做的主要工作、技术难点与创新处如下: 对UPnP协议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它是一种建立在现有网络协议之上的协议,揭示了UPnP协议不依赖任何操作系统,不依赖任何语言,不依赖任何硬件设备的特性。 详细描述了UpnP设备是如何动态地进入网络,获得IP地址,并查找自己应当进行的操作和服务信息的。“感知”别的设备是否存在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当前的状态 。这一切都不需要人工干预。 总结了UPnP网络的3个基本要素:服务、设备和控制点,和UPnP网络的一般规律,服务是最小的单位,设备中可以包含设备,最小的设备又由若干的服务组成,这些设备又必须由控制点来控制。并举出了两种利用UPnP网络实现的架构:AV架构和RUI架构,这两种架构是目前在数字家庭中常用架构。 简单介绍了DTCP-IP协议的来源和发展,详细讨论了它的5个基本内容,并更深层地研究了它所用到的一些密码技术和原理。由于DTCP-IP协议健全的体系结构,不仅有对数据的加密技术,还有对用户身份的认证,控制拷贝次数等等,所以我们在数字媒体适配器系统使用它来保护媒体传输,免遭 非法复制、拦截和篡改。 本系统中利用UPnP协议的RUI架构的特性实现用户在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如电视机)上玩PC机上的游戏,利用UPnP协议的AV架构实现在显示设备上观看PC机上的媒体,充分利用PC机上闲置的资源。 本系统中采用了电源管理,即在PC机不使用时,可以处在休眠状态,当DMA客户端需要与PC通信时才将PC唤醒,这样可以减少PC端的能源消耗。 本系统在媒体播放时,采用网络流量监控技术,监控网络流量,TCP/IP丢帧状况,HTTP Client帧率,当达到网络拥塞阀值,会向HTTP Client发出警告,HTTP Client向HTTP Server提出降帧请求。本产品已经面向市场,并多次参展,从功能和外观都受到用户的好评。关键字: UPnP协议,DMA,DMS,HTTP, SSDP,SOAP,DHCP,AV,RUI目 录摘 要 4ABSTRACT 5第一章 UPnP协议简介及发展现状 1.UPnP协议介绍 2.UPnP论坛 3.UPnP的发展 8第二章 UPnP 协议体系结构 1.Http 协议 1.Http 协议概述 2.Http 请求消息 3.Http 响应消息 4.Http 通用头域 4.Http 实体 2.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1.Soap 简介 2.Soap 消息结构 3.Soap消息交换模型 4.Soap与xml的关系 4.Soap封装 5.Soap编码 5.在rpc中使用soap Ssdp 简单服务发现协议 1.Ssdp 协议介绍 2. HTTPU 和 HTTPMU 含义和区别 Xml 语言 1.Xml语言概述 2.XML语言定义 UPnP中使用XML DHCP协议 1.DHCP协议定义 2.DHCP协议工作原理 19第三章 UPnP设备间互操作机制介绍 1.寻址 1.决定是否采用Auto-IP 2.选择一个地址 3.测试地址 4.定期检查动态地址的可用性 5.设备命名与DNS交互 6.名称到IP地址的解析 2.发现 1.宣告 2.搜索 27

多媒体在舞台设计上的应用研究 序言 近年来,这种建立在艺术与科学基础之上的新兴艺术形式在众多专业人士以及热爱它的人们的努力推动下以迅猛的势头发展着。它以它变幻莫测的艺术魅力和现代科学的新鲜感吸引着人们。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舞台背景设计这种综合艺术得以应运而生。两者的结合是顺应自然的,同时也是有着充分的时代发展的铺垫。它涉及到艺术设计的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理念。多媒体舞台背景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仅仅不到10年,但是它代表了以后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舞台设计的方方面面。 一、舞台多媒体艺术表现特点 1.为舞台表演提供更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把艺术创作“搬”上舞台,让艺术品创作的过程展现在观众面前,如果在节目中仅仅展现艺术品的成品,未免太单调。以书法为例,若加入舞台多媒体背景技术,书法作品在创作时一笔一划都将展现在观众眼前。动态的创作笔法与静态的完成品相比,那种抑扬顿挫的创作过程则更能让观众感受到艺术的气息。这是传统艺术与一般数字艺术、视觉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多媒体背景所能展现的动态背景比传统舞台背景更具有表现力。在真实剧情背景里,动态背景就能把场景表现得更加真实,如多媒体背景中常用的风吹草动的背景,比实物背景布景中不动的道具“草”要生动得多。在渲染氛围背景中,动态背景更能起到渲染整个节目节奏和氛围的作用。如:2008年春晚的杂技表演《花式篮球》,背景以不同姿势动态人物的剪影闪过,突破了以往杂技节目纯粹表演的表现形式,使整个节目氛围活跃且更具时代感。2.电影语言得以运用多媒体所特有的非线性叙事能力能轻松实现时间大跨度转换。如今把非线性叙事搬上舞台,便可使舞台表演时间的转换更直接地传达给观众。如倒叙或插叙叙述方式,只要舞台背景更替,就能很轻松很直观得告诉观众时间的转换。同样,非线性叙事也能让编剧或导演在时间上进行更大胆地进行创作和加以把握。舞台多媒体背景使电影蒙太奇走向舞台,实现舞台空间的灵活转换,如分割方式——技巧转场(淡,化,划,甩如甩出,定格,数字特效)和连贯式转场(相似性转场,逻辑性转场,比喻性转场,过渡性转场),在舞台多媒体技术出现后,都能运用到舞台背景转场,使舞台的场景转换自然、合理、连贯、流畅。同时,舞台多媒体背景能把更多形式的场景“搬”上舞台,实现虚拟空间的真实再现,打破了传统舞台背景的空间局限性。比如大海、太空、沙漠、草原、戈壁等等。在传统舞台背景设计中,这些背景都不可能被“搬”上舞台,而舞台多媒体技术则把这些“不可能”变成“可能”,实现了传统舞台背景中难以实现的布景设置。如:2008年春晚小品《军嫂上岛》中成功地营造了大海的环境背景,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军嫂遥望海岛思念丈夫的急切心情。波涛汹涌的大海背景,咆哮的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效果与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完美融合,整体效果更加真实,更赋感染力。3.降低制作成本传统舞台背景布局基本都采用实物摆设的方式,因此一旦要更换背景就需要拉上帷幕,这就造成节目背景设计的呆板与单调,不能及时做到更替。而舞台多媒体背景解决了这一问题,甚至实现了在几分钟几秒中内的更换,少了“拉帷幕”的环节,使节目更有连贯性,给观众一气呵成之感。并且通过数字压缩,多媒体视频、音响资料可以长时间保存,节省空间,易于保存,不易损坏。同时可利用网络通讯把图像和文件迅速地传到四面八方。将来人们一旦需要某一内容,可通过网络调出,在网络终端上阅读,满意时,再从终端打印机上打印出来。 二、多媒体技术在舞台设计中的应用 多媒体艺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不同阶段来自技术领域的影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多的电子、物理技术运用进多媒体舞台设计中,为舞台设计注入新的活力。1.LED大屏幕的使用近年来,随着L E D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凭借着高亮度,低电压,功耗小、寿命长、容易拼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舞台设计当中。高亮度可以让舞台更加绚丽多彩,容易组合拼接更是可以随意按需要将屏幕装饰成各种形态,既可以作为背景屏使用,更作为舞台道具被随意装饰摆设,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而低能耗,性能稳定,寿命持久更可以保证舞台的安全使用。它的诞生深刻地影响着装饰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基于它这些显著的优点,高性能的全彩L E D屏一出现即成主舞台设计的宠儿,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舞台设计当中。从小舞台剧到大型文艺会演,它的身影总是那么璀璨。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击缶表演,安置在缶敲击面四周的L E D灯光与现场的背景灯光相互配合,营造出变化千万的开幕式“倒数”效果。还有空中升起的“奥运五环”标志和表演中心舞台上的卷轴,都是由LED灯管所组成的。2.声光电的运用舞台的发展与舞台声音的发展是并存的。随着舞台的一系列变化,舞台声音的运用也融入了高新科技的成分。多媒体技术在舞台声音上的运用,使舞台的纵深空间大大增加,使舞台声音的层次也更加丰富了。舞台声音也成为舞台多媒体技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八声道可以营造出一个立体的空间声音场,坐在下面的观众可以清晰的听到雨水从沿着屋檐的铁皮雨管从左边流到右边,可以听到风从左边的树梢上吹过,听到右前方鸟儿的啼鸣。以往,这些感受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现在通过多声道的控制,完全可以给观众营造出极致的现场视听效果。同时舞台布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内心和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灯光设计。如:百老汇名剧《猫》运用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创造出梦幻般的舞美效果,其强烈的视听冲击力让观众真正置身于猫的世界。如从天而降的大鞋,巨型下水道口,猫通向天国的长廊,这些大型道具在全电子控制下制造出让人瞠目结舌的视觉效果。3.互动让舞台空间得到更大的扩展虚拟互动系统结合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图像技术,其核心技术是混合现实,混合现实技术是通过计算机产生影像,提供给观众一个可以感观的虚拟客观世界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提前了虚拟现实与现实混合的后期制作时间,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现实环境和虚拟物品处在同一时空。实时混合现实技术是比较尖端的新技术,我们所研究的舞台多媒体艺术则必须是实时混合的。这有利于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相融。让人们在现实的世界中感受虚拟空间所存在的事物,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给观众带来的更强的感官感受。近年来戏剧界不断进行多媒体戏剧的尝试,在新的作品中采用大量的影像与互动媒体技术作为叙事的表现手段,将248影像与表演两个空间互相交错,演员可以与电脑制作出来的虚拟的角色在舞台上进行对话交流,甚至舞蹈,为观众制造出更多元的艺术体验。如:中国音乐剧《蝶》将先进的混合现实技术和动漫技术融入其中,在剧中加入全息影像技术,代替演员和L E D大屏幕动画出场的将是重生一般的全息虚拟造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效果都将事半功倍,让人赞不绝口。 三、未来舞台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方向 1.更广阔的舞台空间目前,多媒体技术在舞台上的运用,还仅仅是在舞台背景上进行尝试。多媒体技术仍可以运用在舞台表演的其他方面。比如把舞台背景的场景扩展到观众席,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将观众席置于方形背景之中,让多媒体背景将在场观众包围,并且配合灯光和现场烟雾等舞台效果营造更为幻化虚拟的舞台空间旁观者,而是置身于舞台之中。如2007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中北京选手张芯的歌曲节目《天下无双》。其背景为三个错落摆放的屏幕上显示的翠绿的竹林,加上绿色的朦胧灯光,虚无缥缈如同仙境。但是,为何不把观众也融入进这动人的场景中去呢?如果把观众席周围也摆放上大尺寸的显示屏,展现出竹林的场景,逼真的效果是否更能打动台下的观众?2.加强舞台的预示性多媒体技术应该可以用来模拟整场舞台表演,即导演可以在正式表演之前对整场演出,包括场景,灯光,特技效果,演员表演等进行全方位模拟(如三维模拟效果,更加真实)。多媒体模拟演出的演出效果有很强的预视性,可以在演员进场彩排之前看到舞台的大体效果,以及为安排演员所在位置提供参照等等。同时导演只需在模拟的多媒体影像中就能很好的掌握整个演出的时间,减少屡次彩排所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2008年春晚在播出前进行了5次彩排,导演在最后两次彩排的时候仍在调整时间。整整5次彩排花费人力物力难以想象。假设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舞台演出模拟上,那么导演对整场演出就能更好把握。 总结 多媒体艺术给舞台设计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使舞台设计形式等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产生,发展到今天的广泛运用,它的优越性让我们看到多媒体技术将成为今后舞台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它的优越性让我们看到今后舞台设计的多元化,可以说它给了设计者更大的设计空间去展现舞台的魅力。换个角度想,它同样加大了设计者的技术难度和能力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掌握好传统的舞台布景设计,也要研究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表现形式。同样,在新兴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上,我们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要想多媒体技术在舞台发展上走得更远,仍需要不断的努力与研究。从舞台背景的运用延伸到其他领域,让多媒体技术融入舞台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 李兴国主编:《影视艺术与高科技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 [2] 陈玲著:《新媒体艺术史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3] 许鹏等著:《新媒体艺术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4] 陈念群编著:《数字媒体创意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数字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是书籍、期刊、报纸、网页等等纸质书刊或数字媒体,引用法律法规的话,在引用处加圈1、2、……然后在页下方将法条内容列出即可。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你上cnki,然后搜索相关数字媒体专业,然后看他们的参考文献,然后找到应用率最高的,之后就在谷歌学术搜索,然后去下载,不一定下的到,或者说要钱。

数字媒体技术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毕业论文,我写的《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合理应用》,当时也是同学介绍的秦文网帮忙的,不然这么短的时间,谁写的完

如果是毕业论文,写起来比较难,但是把握的好的话,也不怎么难,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可以去找一个叫品学论文网的帮你,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之前我的论文也是想自己写,但是写到第三章写不下去了,我是采用建模的方法做的,连建模软件都不会,要重新学至少得一个多月啊,哪有时间,还好找品学论文网的老师帮了忙,特别省心,呵呵,如果没找他们,肯定又得拖一年了。建议自己不会的话,最好找品学论文的高手参谋下。

  • 索引序列
  • 数字媒体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参考文献
  • 数字媒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数字媒体论文参考文献
  • 数字媒体技术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