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医诊断学论文

中医诊断学论文

发布时间:

中医诊断学论文

肠易激综合症  什么是肠道易激综合症??  肠道易激综合症,亦称肠道易激惹综合征,是胃肠道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功能性疾病,多见于壮年,男性略少于女性,50岁后首次发病者极少。  肠道易激综合首是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独立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本病肠无结构上的缺陷,但对刺激和生理反应过度或出现反常现象。过去称此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黏液性结肠炎”等。由于肠道功能紊乱不局限于结肠,故统称为肠道易激综合症。其特征为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神经、精神、感染因素所致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对生活质量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一般来说,中青年是高发人群,其中女性发病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这样的特征可以断定为:足太阳膀胱经的问题。  足太阳膀胱经,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图[1],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联系脏腑:属膀胱络肾,与心、脑有联系。  主要临床表现:恶寒,发热,鼻塞,鼻衄,头痛,目痛,项背、腰、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足小趾麻木不用,少腹胀满,小便不利,遗尿。  病机分析: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外邪侵袭,本经受邪,则恶寒,发热,鼻塞,鼻衄;膀胱经之脉上额交巅络脑,邪气随经上逆则头痛;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下行项后,一支挟背抵腰,下行经股入奈窝,一支循背下行,至奈窝后又下行,至外踝折向前,至足小趾,经气不利,则目痛,项背、腰、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足小趾麻木不用。膀胱气化失司,则少腹胀满,小便不利,遗尿。  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如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强、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後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 。  常用腧穴,左右67穴。  (自己加以补充,和理清思路,应用文献,《黄帝内经》《伤寒论》《经络论》《西医纲要》《中医诊断学》大概大概,学习学习,参考参考)

需要,中医诊断学 内容 , 有份。

不需要。在中医论文中理论推导型论文和文献调查型论文就不用做实验,也能毕业。论文并不一定需要做实验来验证。但是,一定要有一定的依据和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人觉得这篇论文有一定的可行性,从而让别人认可和欣赏这篇论文。不然的话,既没有实验证实,也没有一定的依据,那写出来的论文,别人也是不会欣赏的。

医学影像诊断论文

医学影像是医学类的论文~想写好这类论文,你应该做到:1、查阅相关文献,如看看(医学诊断 )期刊2、勤动笔,多积累。写论文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你只有脑子有货才能有东西写3、咨询专业人士,如你的导师~师哥师姐都是可以的

好的,远原创,包过

医学影像技术毕业论文怎么写?这个就是要自己到网上去搜索一下,可以借鉴的

你好,是要多长的篇幅。

中医诊断论文范文2000字

打开这个网址就有你想要找得

也是 现在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 很多东西都电子版形式的 电脑在单位和家里都有 就是使用方便 比起阅读纸质的杂志 感觉效率高多了 有这方面资源的朋友 提供一下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中药治疗药物监测现状与展望通过查阅近年来大量文献,文章针对中药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和中药治疗药物监测(TDM)发展滞后的现状,对如何借鉴西药TDM开展中药TDM进行了探讨,以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各类中药为突破口,总结归纳了中药TDM的研究思路并分析了其研究方法,且在方法中提到无创伤性样品(如尿液、唾液等)的应用。我国中药TDM刚刚起步,随着进入个体化用药的时代,运用中医学理论,使中药密切结合临床,在人体内发挥最大、最合理的防治疾病效能,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探讨其有关的作用机理,开展我国独特的中药治疗药物监测,对阐明和揭示中药作用机制及其科学内涵,设计及优选中药给药方案,促进中药新药开发和剂型改进及质控,推动中医中药走向世界,并最终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诊断学参考文献

本草纲目

最新实用诊脉法 市场价 : ¥00 【出 版 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 年7月 本书主要介绍诊脉的实用技术。其中,一些内容是刚从古文献挖掘出来的。据考证,这些内容曾是脉诊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被埋没了数百年或上千年,乃至更久。诊脉的方法充实了这些内容,适用范围更广,诊断作用更大,实用性更强,更容易掌握。一千多年以来,这是首次用通俗语言完整叙述26种脉名脉形规范、实际意义及其简便辨别方法的脉诊实用工具书。

[1]邓铁涛中医诊断学,第5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钱心如,陈依萍,胡庆福,等齿印舌的舌蕈状乳头计数及舌尖微循环观察[J]天津中医,1990,7⑶:34-[3]喻方亭,崔志英,林跃萍,等125例肾阳虚患者舌象与血透前后舌、甲皱微循环观察[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0,10⑷:325-[4]钱心如,陈泽霖,戴豪良,等齿印舌的病理形态学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⑹:337-[5]钱心如,陈依萍,陈泽霖齿印舌患者临床调查分析[J]中医杂志,1991,32⑴:33-[6]王新奉,刘济跃462例老年前期者与老年人舌边齿痕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1991,10⑸:17

作者:何建成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教材的编写,是按照我国高等医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部的要求,为高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与精品课程的建设,组织编写出版的教材。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联系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各科的桥梁。有鉴于此,本教材不仅突出“三基”内容,知识点明确,能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课程的知识点,而且强调中医辨证的思维训练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不仅注重继承,强化经典,而且重视发扬,强调拓宽学生视野,在“三基”内容的基础上,反映学术进展,使学生能够站在学科前沿,灵活掌握并运用本学科先进知识。  本教材在借鉴历版《中医诊断学》教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为绪论,上、中、下三篇10章及附篇。绪论扼要介绍了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内容、原理、原则、发展简史及学习方法;上篇为四诊篇,共分4章,包括望、闻、问、切四诊;中篇为辨证篇,共分4章,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六淫、疫疠辨证、情志内伤辨证、劳伤、食积、虫积、外伤、药邪辨证)、病性辨证(气血辨证、津液辨证)、病位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下篇为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篇,共分两章,介绍了病情资料的收集、属性分类与综合整理方法,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思路、内容与要求,以及病历书写与要求。以上每章之后又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小结是对该章内容和重点进行的概括,复习思考题则是根据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一些学习与思考的题目,有助于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学习。附篇为现代研究与特殊诊法篇,共分3章,介绍了运用现代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及技术手段,从宏观与微观以及不同角度方面,介绍中医四诊客观化、辨证规范化方面研究的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思路和所取得的成果;选择介绍了耳诊、甲诊和第二掌骨侧诊等特殊诊法的原理、临床意义。另附录有医籍选录、舌象彩色图谱和主要参考文献。可供参考。本教材的绪论、心病辨证由何建成编写,全身望诊由赵莺编写,局部望诊由严惠芳编写,望排出物由陈宏志编写,舌诊由许家佗编写,闻诊由杨朝阳编写,问诊由魏红编写,脉诊由邹小娟编写,按诊由庄燕鸿编写,八纲辨证由郑小伟、宋红编写,病因辨证由陈锐编写,病性辨证由胡志希编写,肺与脾病辨证由方朝义编写,肝与肾病辨证由贾育新编写,脏腑兼病辨证与特殊诊法由徐征编写,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与经络辨证由刘燕平编写,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由邢淑丽编写,现代研究思路、方法与进展由陈家旭、许家佗、赵歆编写。最后,由主审吴承玉,主编何建成,副主编陈家旭、郑小伟、方朝义对全书进行审定,完成定稿。本教材望诊部分的插图由严惠芳提供,舌诊彩图由许家佗提供。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S30302)的资助,也得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科学在不断发展,中医诊断学无论理论抑或临床均在不断完善与发展。本教材的编写,虽经编者多次修改、审定,几易其稿,但限于水平及时间,如有疏漏纰缪之处,望请各位专家及读者不吝指正。  本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学生,尤其七年制学生及研究生、进修生等使用。《中医诊断学》编委会  2012年3月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五、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上篇四诊  第1章望诊第1节全身望诊一、望神二、望色三、望形四、望态第2节局部望诊一、望头面二、望五官三、望颈项四、望胸胁五、望腹部六、望腰背部七、望四肢八、望二阴九、望皮肤第3节舌诊一、舌的组织结构与舌象的形成二、舌诊原理三、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四、正常舌象及其生理变异五、舌诊的主要内容六、舌象分析要点七、舌诊的临床意义八、危重舌象诊法  第4节望排出物一、望痰涎涕唾二、望呕吐物三、望二便第5节望小儿食指络脉一、食指络脉的三关定位二、食指络脉的观察方法三、正常小儿食指络脉四、病理小儿食指络脉第2章闻诊第1节听声音  一、正常声音二、病变声音第2节嗅气味一、病体、排出物气味二、病室气味第3章问诊第1节问诊的意义及方法一、问诊的意义二、问诊的方法三、问诊的注意事项第2节问诊的内容一、一般情况二、主诉三、现病史四、既往史五、个人生活史六、家族史Ⅳ第3节问现在症状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问头身胸腹不适五、问饮食口味六、问睡眠七、问二便八、问情志九、问经带十、问男子十一、问小儿第4章切诊第1节脉诊一、脉象形成的原理二、脉诊的部位三、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四、脉象要素五、平脉六、常见脉象七、相兼脉八、真脏脉九、诊妇人脉与小儿脉十、脉症顺逆与从舍十一、脉诊的临床意义第2节按诊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二、按诊的内容中篇辨证第5章八纲辨证第1节概念与源流一、八纲辨证概念二、八纲辨证源流第2节八纲基本证候一、表里辨证二、寒热辨证三、虚实辨证四、阴阳辨证第3节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一、证候相兼二、证候错杂三、证候真假四、证候转化第4节八纲辨证的意义第6章病因辨证第1节六淫、疫疠辨证一、风淫证二、寒淫证三、暑淫证四、湿淫证五、燥淫证六、火淫证七、疫疠第2节情志内伤辨证一、喜伤证二、怒伤证三、思伤证四、忧伤证五、悲伤证六、恐伤证七、惊伤证第3节劳伤、食积、虫积、外伤、  药邪辨证一、过劳所伤二、过逸所伤三、食积四、虫积五、外伤六、药邪伤Ⅴ  第7章病性辨证第1节气病辨证一、气虚类证二、气滞类证第2节血病辨证一、血虚类证二、血瘀证三、血热证四、血寒证第3节津液病辨证一、津液亏虚证二、痰证三、饮证四、水停证  第4节阴阳虚损病辨证一、阴虚证二、阳虚证三、亡阴证四、亡阳证第5节气血津液阴阳兼病辨证一、气血两虚证二、气滞血瘀证三、气虚血瘀证四、气不摄血证五、气随血脱证六、气随津脱证七、痰瘀互结证八、气阴两虚证九、津血亏虚证十、阴阳两虚证第8章病位辨证第1节脏腑辨证一、心与小肠病辨证二、肺与大肠病辨证三、脾与胃病辨证四、肝与胆病辨证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六、脏腑兼病辨证第2节六经辨证一、辨六经病证二、六经病证的传变第3节卫气营血辨证一、辨卫气营血病证二、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第4节三焦辨证一、辨三焦病证二、三焦病证的传变第5节经络辨证一、辨十二经脉病证二、辨奇经八脉病证下篇诊断综合运用与病历第9章诊断综合运用第1节病情资料的综合处理一、病情资料的收集二、病情资料的属性分类与综合  整理第2节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内容  与要求一、辨证的逻辑思维方法二、辨证方法与思路三、辨证的基本内容四、证名的具体要求第10章病历书写与要求第1节病历沿革与意义一、病历沿革二、病历的意义第2节病历的内容和要求一、基本要求二、门(急)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三、住院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第3节中医病历书写格式一、入院记录二、病程记录三、抢救记录四、病历示例  附篇现代研究与特殊诊法  第11章四诊现代研究思路与  方法  第1节望诊一、色诊现代研究二、舌诊现代研究第2节闻诊一、声诊现代研究二、嗅诊现代研究第3节问诊一、症状名称的规范二、症状量化的规范三、中医症状评定量表研制四、计算机中医问诊系统研究第4节脉诊一、脉象形成的生理学机制二、脉诊客观化的实验研究三、脉诊的临床研究及应用第12章证候现代研究思路与  方法  第1节证候文献和证候规范化  研究一、证候文献研究二、证候规范化研究第2节证候计量诊断和证候动物模型  研究一、中医证候计量诊断二、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第3节常见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一、心病常见证候研究二、肝病常见证候研究三、脾病常见证候研究四、肺病常见证候研究五、肾病常见证候研究六、中医寒热证候研究七、气血津液病常见证候研究  第13章特殊诊法选介第1节耳诊一、诊断原理二、诊察方法与注意事项三、正常表现与生理变异四、临床应用第2节甲诊一、诊断原理二、诊察方法与注意事项三、正常表现与生理变异四、临床应用第3节第二掌骨侧诊一、诊断原理二、诊察方法与注意事项三、正常表现与生理变异四、临床应用附录医籍选录参考文献

医学影像诊断学论文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结合康泰医学进行医疗器械国际市场营销的实践,解析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所处的国际市场环境、竞争态势、分析把握市场机遇,为其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提供客观依据。文章通过对康泰医学医疗器械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分析其在国际市场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建议。根据文章特点,本文采取调查研究和资料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本文详细阐述了市场营销相关理论,包括市场细分理论、目标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组合、SWOT分析等内容,这是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其次,在深入分析国际医疗器械市场状况和市场竞争态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康泰医学医疗器械国际市场营销策略,采用SWOT方法分析康泰医学在不同细分市场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再次,文章调查医疗器械国际市场的概况,详细分析其市场竞争情况的基础上,详细研究其在国际市场采取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具体包括: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最后,根据康泰医学在各目标市场采取的营销策略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分析其在国际市场营销过程中的不足,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来保障其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  [1] 李燕静 浅析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建议[J] 中国外资 2013(07)  [2] 方海玲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现状分析与市场营销[J] 安徽科技 2012(12)  [3] 刘娟 高效的营销稽查监控体系构建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 2012(36)  [4] 方天成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11)  [5] 余玉华,姚宝峰 论国际市场营销环境下的企业如何做好危机营销[J] 商场现代化 2012(27)  [6] 王远 国际市场营销中的跨文化元素探索[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16)  [7] 章昌裕 中国入世十年成就回顾与前景展望[J] 对外经贸 2012(01)  [8] 赵林晶 浅谈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策略[J] 现代商业 2012(03)  [9] 李俊伟,韩冰 现代企业的营销服务意识与品牌战略对策[J] 现代商业 2011(07)  [10] 黄志红,刘伟华 国际市场营销风险的评价[J] 统计与决策 2011(03)

医学影像技术毕业论文怎么写?这个就是要自己到网上去搜索一下,可以借鉴的

看这样行不:【摘要】 目的:明确5种MRI征象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32例经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MRI图像,其中包括43例盘状半月板及其不同程度损伤的MRI图像。在不告知关节镜结果的条件下, 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对诊断盘状半月板的5个征象及其不同程度损伤进行评价,差异协商解决。分别计算出每种征象的敏感性。结果:冠状面上外侧半月板中部最窄处>15 mm或与外侧平台关节面的比值>50%;矢状面上(层厚4 mm)半月板的前后角相连形成“领结样”改变达四层或四层以上。此两种征象的敏感性分别为0%和1%,诊断率最具可靠性。盘状半月板常合并变性、撕裂,且不同程度的损伤可影响盘状半月板征象的准确判断。结论:盘状半月板在MRI有多种征象,各种征象对诊断的能力有所不同。当合并不同程度损伤时亦会影响其征象的正确判断。 【关键词】 膝关节 盘状半月板 核磁共振 MR imaging of Discoid Menisci of the knee: evaluation with signs LI Pei, ZHENG Zhuo-qing, YUAN Liang(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Henan 453000, China;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five MRI imaging signs in diagnosing discoid menisci and injury of the Methods:MRI imaging of 532 knees with subsequent attenuated exams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rthroscopy of 43 discoid wo radiologist evaluated each MRI exam independently with discrepancies resolved by Each MRI exam was analyzed for the five sign, sensitivity for diagnosing discoid menisci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presence of each individual Results: The ratio of width of meniscus to that of tibia plateau was over 50% On the sagittal plane, there were consecutive 4 layers or more showed"tie"change which derived form the connection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The sensitivities of there two signs ranged was 0% and 1% The following two signs had higher Discoid menisci were often combined with degeneration and laceration, different injure can affect the accurate judgment of signs in discoid Conclusions: Discoid menisci have many signs on MRI imaging, different signs have different diagnosing The accurate judgment of signs can be affected when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Key words】Knee; Discoid menisci; MRI 盘状半月板作为一种先天畸形改变了膝关节的正常解剖,容易导致半月板的损伤。MRI是目前诊断半月板病变的最佳手段。分析532例经关节镜证实的43例盘状半月板膝关节图像,致力于明确MRI各个征象对诊断盘状半月板的价值,且合并损伤后,明确其损伤程度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对象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间检查并经关节镜证实的532例膝关节图像,其中盘状半月板43例, 25例女性,18例男性,年龄11~70岁,有3人为双膝,右膝19 例,左膝 24例,均为外侧半月板。 2 MRI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使用德国西门子5T MRI扫描仪(Vislon)常规包裹或表面线圈。患者伸直位,所有膝关节接受常规MRI扫描,至少扫描矢状面和冠状面。矢状面采用自旋回波T1WI(SET1WI TR=440 TE=12 ms)快速自旋回波T2WI(TSET T2WI:TR=3 094 TE=96 ms)或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TR=425 TE=11 ms 翻转角为20°或90°),冠状面采用脂肪饱和抑制SE双回波(TR=3500 ms,TE=16/96 ms)所扫层厚均为4 mm,间距为4 mm。 3 资料分析方法 在不告知关节镜结果的条件下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阅片,差异协商解决。 1 评价文献中诊断盘状半月板的5个常用标准〔1-4〕。 1 前后角连续性 在矢状面上以4 mm层厚扫描,有四层或四层以上显示半月板前后角连续性呈“领结样”改变。 2 矢状面后角与前角最大高度差≥2 mm。 3 内外侧半月板高度差 冠状位盘状半月板外侧缘的最大高度高于对侧>2 mm。 4 半月板宽度或冠状面上侧块最小宽度:半月板最窄处的宽度>15 mm或超过胫骨一侧平台一半以上。 5 矢状面上半月板次外层最小厚度>2 mm。 2 分别测量前角、体部及后角的高度和宽度 2 结果 在532例膝关节MRI图像中,经关节镜确诊43例盘状半月板,两位医生对其盘状半月板的5种征象分析如下:(1)前后角连续性达四层或四层以上,有31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为1%;(2)矢状面后角与前角最大高度差≥2 mm,有24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为8%;(3)内外侧半月板高度差,15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9%;(4)半月板宽度或冠状面上侧块最小宽度>15 mm或超过胫骨一侧平台一半以上,有37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0%;(5)矢状面上半月板次外层最小厚度>2 mm,有 6例出现此征象,敏感性9%。同时出现以上5种征象的有4例,5种都没出现的有5例,出现第(1)种和第(4)种征象的有31例,出现2种或2种以上征象的有35例。此组病例经关节镜证实有40例合并不同程度损伤,其中半月板变性3例,半月板撕裂37例,发生桶柄状撕裂的有11例,半月板囊肿形成1例。表1 43例盘状半月板前角、体部、后角高度及宽度范围及平均值测量(略)

  • 索引序列
  • 中医诊断学论文
  • 医学影像诊断论文
  • 中医诊断论文范文2000字
  • 中医诊断学参考文献
  • 医学影像诊断学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