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盐业史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盐业史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盐业史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原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就是民国政府其实始终没有统一全中国,政令不通,地方利益冲突。

1976年4月,该馆创办了馆刊《井盐史通讯》,内部发行,不定期出版。到1985年底,共出刊14期。1986年,随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馆刊《井盐史通讯》受到多方面的重视,故改名为《盐业史研究》,公开发行,不定期出版。1988年改为季刊,定期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包括:专题研究、地区盐业、盐业科技、盐业经济、国外盐史、等。1996年被评为四川省社科一级期刊。到2000年底止,共出刊53期。

盐业史研究投稿经验分享会

该馆收藏有关井盐发展的史籍、文献和档案资料,其中实物和工具等藏品1322件。其中盐井传统钻凿和修治井工具503件,是中国目前唯一保留的较为完整的古代顿钻工具群。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形制和用途的工具,体现了历代盐工创造的井盐技术和工艺,标志着中国钻井技术的发展。馆藏清乾隆至民国时期的井灶经营契约、岩口簿、帐册,对研究科技史和社会经济史具有价值。《井盐生产技术发展史》陈列,从钻井、采卤、天然气开采、制盐等方面再现了井盐生产技术的演进和发展,表现了以深井钻凿技术为中心的古代井盐生产工艺,体现了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陈列中的清代凿井机械碓架,靠人力踩动,以铁制钻头冲击井底岩石,可将盐井凿达千米以上深度;用以钻进各种岩层的钻头多达10余种。这些实物是世界钻井史上的重要文物。该馆还在馆外保护和复原了开凿于1772年的小桥井,1835年凿达42米,在世界上率先突破千米深度的□海井。盐运商会馆王爷庙,是反映清代井盐生产和运输的现场陈列。馆刊有《井盐史研究》。

首先,盐是民众必需品,而一般百姓无法自己生产,必须靠购买的方式获得,控制了盐,就等于间接地控制了民众。举个例子,在古代社会剥削较为严重的时候,会产生许多的“流民”,流民就是脱离了户籍,以此来脱逃税赋的人,但是无论流民也好,良民也罢,总归是要吃盐的,如果实行国家垄断盐业,这些流民最终还是要回到官府来买盐,只要对盐抽税,就可以达到控制民众、保证税收的目的。  其次,人人要吃盐,销路十分广阔,具有巨大商机,而盐业的门槛又很高,不是谁都可以卖,有实力的家族才能从事盐的贩卖,这些人于是就有了很好的坐地抬价的机会,往往获得几十倍的暴利。在汉代早期,政府允许民间贩盐,就诞生了许多豪强之家,他们富可敌国,为霸一方。后来政府接管了盐业,第一可以把那部分暴利装进自己腰包,第二,可以打击那些豪强人家,减少贫富差距,缓和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权的稳定。从此以后,历代统治者都变得聪明了,从不轻易对盐业放手。

盐业史研究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写在华夏文明首页的夺盐之战 在一片黄土堆积形成的平原上,两帮衣衫褴褛的持械者相互对立着。一帮人手持金属打造的兵器,而另一帮人的武器明显逊于对手,只是些木棒和石斧。然后,厮杀便开始了。这种一拥而上、打输就跑打赢就追的战斗水准,在现代军事家的眼里,实在不值一提。但这场械斗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说出来可真吓人一跳——拿金属武器的那帮人是蚩尤的部队,拿木棒石斧的则是黄帝的手下,这场战斗就是黄帝蚩尤争霸中的关键一战,发生地点就在今天的山西省运城东南边,战斗结果是蚩尤兵败身亡。这场战斗以及之前发生的已无具体统计数字的大小战斗,后人给了它们一个统一的名称——华夏文明奠基之战。“后世的史书总是说,战争的原因是黄帝讨伐作乱的蚩尤,其实真正的导火索,应该是为了盐。”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盐业史研究》杂志社主编黄健一语道破。但是这场五千年前的夺盐之战,为什么会发生在山西?黄健告诉记者,在古代,中国内陆出产盐的地方非常稀少,整个中原地区,几乎只有山西运城出产天然的食盐。当时,盐池在部落首领蚩尤的控制之下,他的族人因食盐无缺而强悍无比,而且在煮盐的生产过程中,他们又学会了冶炼金属与制作兵器。因为有了盐,蚩尤部落才有实力与黄帝部落抗争,但也因此惹来了麻烦。为了争夺盐池的控制权,黄帝与蚩尤开战了。蚩尤因盐而亡,这不怨他,因为他既不了解政治,又不懂经济,所以盐这一重要物资到了他手上,反而成了烫手山芋。但是他不懂不代表别人也不懂,后世就出现了一个玩盐的高手。 齐桓公称霸天下的化学武器 蚩尤之后两千多年,公元前685年,一个社会底层的小商贩当上了春秋时期齐国的上卿,这个官职相当于丞相。小贩的名字叫管仲,勇敢起用他的国君正是齐桓公。当时齐国有一大敌。就在它的西南方,楚国正凭借其深远的战略纵深和巨大的人口,觊觎着齐国的领土。要遏止楚国向北发展,就必须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军费从哪里来?于是,在刀与枪的战争之前,管仲决定利用自己做生意的专长,先打一场贸易战。当时,齐国最畅销的出口货物是盐,而楚国虽然是春秋各国中领土最多的,地大物博,但就是不产盐,所以楚国只好硬着头皮在“国际”市场上高价收购食盐。管仲的算盘打定,上任后颁布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将齐国所有的制盐作坊造册登记,统一管理,统一定价。此外,凡有盐工在实践中做出对制盐技术的一点点改良,管仲每每亲自过问,对其加以奖赏或是提拔。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当时齐国并不是唯一产盐的国家,楚国为何不能向别的国家购买食盐呢?江苏省盐务局负责盐志的工作人员江黎平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齐国制盐业自有它的秘密武器。当时燕国、吴国、越国的制盐方法是直接熬煮海水,产量和质量双低。齐国沿海富有一种因海而生、含盐浓度比正常海水高四五倍的卤水,齐国盐工是用卤水制盐的,产量大质量好。同样重视盐的生产,又拥有丰富湖盐资源的只有秦国,不过秦盐在市场上还是竞争不过齐盐,“这是因为两国对盐的生产、销售政策不同而导致的结果。”江黎平解释道。当时,秦国的盐是“官制民卖”,政府亲自组织食盐生产,再将制成的盐售给各大代理商,代理商再卖给二级批发商,批发商再……层层加价之后,秦国的盐已失去价格优势。而齐国的模式恰好反过来——“民制官卖”,私人按照官方的标准制成盐后,由官方统一收购。这些盐到了齐国政府手里就成了威力巨大的贸易武器。于是,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谁也不敢说出“反对”二字。而管仲,也成了盐神之一,世代受盐工供奉。

1、《日本侵略军的“盐遮断”轰炸》,《文史杂志》,2000年第4期。2、《范旭东在自贡重建久大盐厂原因述评》,《盐业史研究》,2001年第3期。3、《论抗战前的“移民开发西北”思潮》,《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4、《抗战时期的西部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天府新论》2004年第2期。5、《抗战时期西部航空运输业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6、《抗战时期大后方内河航运建设》,《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第2期。7、《1927-1937年知识分子的“移民开发西北”观》,《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 2005年。8、《清末民初川江轮船运输业的兴起与济楚川盐运输近代化》,《盐业史研究》2006年第2期。9、《西南民族地区毒品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关怀——评秦和平著《西南民族地区的毒品危害及其对策》》,《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第2期。10、《抗战时期西部公路建设》,《历史档案》2007年第1期。11、《“驼峰”航线与美国对华援助》,《长白学刊》2007年第2期。12、《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交通立法与交通管理》,《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 文转载。13、《抗战时期重庆市民的日常生活》,《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14、《重庆大轰炸中的难民救济(1938-1943)》》,《西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15、《陇海铁路与陕西城镇的兴衰(1932-1945)》,《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1期。16、《抗战时期人口迁移及对西部开发影响的全景展示——评张根福著〈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兼论对西部开发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4期。17、《个旧锡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1890—1949)》,《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8、《滇越铁路与云南矿业开发(1910-1940)》,《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第1期。19、《抗战时期西北皮毛贸易与大后方经济运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抗战时期四川的粮食运输管理》,《抗日战争研究》,2012年第4期。21、《抗战时期人口内迁背景的西南大后方现代化》,《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22、《免费师范生历史课堂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西南大学为例》,《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2年第11期。23、《1931—1937年欧亚航空公司的经营管理与业绩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2期。24、《近代内蒙古地区疾病流行与蒙古族社会变迁》,《中华医史杂志》,2013年第2期。25、《西南土产外销与大后方口岸贸易变迁(1937-1945)》,《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2期。26、《抗战时期广西企业公司研究(1941-1944)》,《抗日战争研究》,2013年 第3期。27、《形象塑造与政权巩固》,《二十一世纪》(香港)2014年第1期。代表性学术专著:《抗战时期大后方交通与西部经济开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7月,约60万字。主讲课程:1、《中国近代史》必修(本科生)2、《中国近代经济史》选修(本科生)3、《中国现代化进程》选修(本科生)4、《抗日战争研究》选修(研究生)

盐业史研究投稿经验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盐业史研究编辑部是2013-11-04在四川省自贡市注册成立的国有事业单位营业,注册地址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解放路107号。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盐业史研究编辑部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0300083363121J,企业法人程龙刚,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盐业史研究编辑部的经营范围是:期刊出版(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四川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779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5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盐业史研究编辑部更多信息和资讯。

写在华夏文明首页的夺盐之战 在一片黄土堆积形成的平原上,两帮衣衫褴褛的持械者相互对立着。一帮人手持金属打造的兵器,而另一帮人的武器明显逊于对手,只是些木棒和石斧。然后,厮杀便开始了。这种一拥而上、打输就跑打赢就追的战斗水准,在现代军事家的眼里,实在不值一提。但这场械斗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说出来可真吓人一跳——拿金属武器的那帮人是蚩尤的部队,拿木棒石斧的则是黄帝的手下,这场战斗就是黄帝蚩尤争霸中的关键一战,发生地点就在今天的山西省运城东南边,战斗结果是蚩尤兵败身亡。这场战斗以及之前发生的已无具体统计数字的大小战斗,后人给了它们一个统一的名称——华夏文明奠基之战。“后世的史书总是说,战争的原因是黄帝讨伐作乱的蚩尤,其实真正的导火索,应该是为了盐。”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盐业史研究》杂志社主编黄健一语道破。但是这场五千年前的夺盐之战,为什么会发生在山西?黄健告诉记者,在古代,中国内陆出产盐的地方非常稀少,整个中原地区,几乎只有山西运城出产天然的食盐。当时,盐池在部落首领蚩尤的控制之下,他的族人因食盐无缺而强悍无比,而且在煮盐的生产过程中,他们又学会了冶炼金属与制作兵器。因为有了盐,蚩尤部落才有实力与黄帝部落抗争,但也因此惹来了麻烦。为了争夺盐池的控制权,黄帝与蚩尤开战了。蚩尤因盐而亡,这不怨他,因为他既不了解政治,又不懂经济,所以盐这一重要物资到了他手上,反而成了烫手山芋。但是他不懂不代表别人也不懂,后世就出现了一个玩盐的高手。 齐桓公称霸天下的化学武器 蚩尤之后两千多年,公元前685年,一个社会底层的小商贩当上了春秋时期齐国的上卿,这个官职相当于丞相。小贩的名字叫管仲,勇敢起用他的国君正是齐桓公。当时齐国有一大敌。就在它的西南方,楚国正凭借其深远的战略纵深和巨大的人口,觊觎着齐国的领土。要遏止楚国向北发展,就必须建立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军费从哪里来?于是,在刀与枪的战争之前,管仲决定利用自己做生意的专长,先打一场贸易战。当时,齐国最畅销的出口货物是盐,而楚国虽然是春秋各国中领土最多的,地大物博,但就是不产盐,所以楚国只好硬着头皮在“国际”市场上高价收购食盐。管仲的算盘打定,上任后颁布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将齐国所有的制盐作坊造册登记,统一管理,统一定价。此外,凡有盐工在实践中做出对制盐技术的一点点改良,管仲每每亲自过问,对其加以奖赏或是提拔。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当时齐国并不是唯一产盐的国家,楚国为何不能向别的国家购买食盐呢?江苏省盐务局负责盐志的工作人员江黎平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齐国制盐业自有它的秘密武器。当时燕国、吴国、越国的制盐方法是直接熬煮海水,产量和质量双低。齐国沿海富有一种因海而生、含盐浓度比正常海水高四五倍的卤水,齐国盐工是用卤水制盐的,产量大质量好。同样重视盐的生产,又拥有丰富湖盐资源的只有秦国,不过秦盐在市场上还是竞争不过齐盐,“这是因为两国对盐的生产、销售政策不同而导致的结果。”江黎平解释道。当时,秦国的盐是“官制民卖”,政府亲自组织食盐生产,再将制成的盐售给各大代理商,代理商再卖给二级批发商,批发商再……层层加价之后,秦国的盐已失去价格优势。而齐国的模式恰好反过来——“民制官卖”,私人按照官方的标准制成盐后,由官方统一收购。这些盐到了齐国政府手里就成了威力巨大的贸易武器。于是,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谁也不敢说出“反对”二字。而管仲,也成了盐神之一,世代受盐工供奉。

盐湖研究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盐湖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基地型研究所,在我国盐湖科学技术研究领域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研究所拥有1个中国科学院院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青海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是青海省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和青海省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青海省盐湖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成盐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行为与过程、盐湖成盐演化成矿规律与环境变迁、盐湖卤水体系的溶液结构相平衡和热力学、盐类矿物溶解与结晶过程化学动力学和分子动态学研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和开发针对我国盐湖资源特点的锂、镁、钾、硼等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和高值化系列产品生产技术,并进一步进行工程化、产业化项目研究及系统集成工作,为建立综合利用盐湖资源的现代化企业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根据研究所发展需要,特向国内外公开诚聘以下优秀青年人才。具体如下: 一、招聘岗位 (一)、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岗位。其中包括:“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国内“百人计划”以及项目“百人计划”。招聘学科:无机化学 化学工艺 化学工程 地球化学 地质学 水文学 研究方向: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与集成 盐湖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开发利用 1、应聘条件 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或自愿放弃外国国籍来华或回国定居的专家学者,具有博士学位。“海外杰出人才”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四年以上国外科研工作经历,在国外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百人计划”人才获得博士学位后有两年以上科研工作经历,并且在原单位已获得研究员(教授)职位。 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身体健康,年龄在45岁以下; (2)独立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过课题(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并做出显著成绩; (3)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能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具有长远发展的战略构想,能带领一支队伍在国际学科前沿从事研究并做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 (4)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做出过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学科领域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过3篇以上有影响的论文并被SCI或EI收录和引用;或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掌握该学科领域能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5)具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为我国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而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 2、应聘待遇 (1)聘任为创新研究员岗位,享受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特殊津贴、创新研究员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等优厚待遇; (2)研究所为入选者提供1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及相关工作、实验条件,配备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 (3)提供三室一厅住房一套。 (4)协助申请中科院择优支持经费。 (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科研岗位 一、获博士学位者招聘 1、应聘条件 (1)具有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地球化学、地质学 水 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 (2)具有组建一个研究组的能力。 2、应聘待遇: (1)给予10-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2)提供住房一套及必要的工作条件。 (3)根据本人科研背景享受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或研究员创新岗位待遇。 二、获硕士学位者招聘 应聘条件:具有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地球化学、地质学 水文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获得者,身体健康; 应聘待遇:根据本人科研背景享受实习研究员或助理研究员创新岗位待遇。 三、博士后研究人员 1、应聘条件 (1)具有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地球化学、地球化学、 地质学 水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2)在SCI刊物上发表(或接受)论文1篇以上; (3)身体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 (4)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2、应聘待遇 (1)全职到所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所匹配10-50万元科研经费;在 职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所资助20万元科研经费; (2)在站期间提供住房一套及必要的工作条件。 (3)享受创新岗位副研究员待遇。 二、招聘程序 1、应聘者须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近期2寸免冠照片2张; (2)科研工作经历及成绩,发表论著目录,论文被SCI或EI收录和引用情况,附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代表性论著2?4篇; (3)学位证书、职称及已获成果(含专利)证书复印件,或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证明; (4)今后工作设想及要求; (5)国内外任职情况证明;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18号,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邮政编码:810008 联系部门:组织人事处 联 系 人:马忠汉 E-mail: 电 话:0971-6307252 传 真:0971-6306002 网 址: 电 话:0971-6307252 传 真:0971-6306002 网 址: 电 话:0971-6307252 传 真:0971-6306002 网 址: 电 话:0971-6307252 传 真:0971-6306002 网 址:

业务定位主要从事盐湖及盐类矿产、盐湖生物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利用,盐湖记录对全球变化响应等研究,研究领域涵盖盐湖矿产成矿规律、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盐湖沉积与全球变化研究、盐湖生态、盐湖农业、盐湖与健康、行星盐科学和热水资源研究等,致力于推动我国钾、锂、硼,以及铯、铷、溴、碘等盐类资源勘查与产业化,带动我国高原极端环境盐生物与盐湖农业等“大盐湖产业链”的基础研究走向应用。发展方向钾盐和盐湖资源评价找矿、全球变化研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盐湖农业。研究内容(1)盐类矿产的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与方法研究:以盐科学为指导,开展盐类的物化遥综合方法研究,大力推广和完善“油钾兼探”方法;着重进行钾、锂、硼、碘、溴、铷和铯等国家急缺、重点或战略矿产的成矿规律、找矿方向和方法研究。(2)盐类矿产分离提取理论与技术研究和综合评价:对重点盐湖和地下盐矿与卤水(含油田水)盐类资源进行分离提取的物理化学机制、化工工艺和工程化关键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着重选择藏北当雄错实验基地和柴达木西部南翼山地下卤水(油田水)开展急缺和重点的钾、锂、硼、碘等盐类提取的野外扩大实验研究。(3)盐湖农业(含盐土农业)调查和示范工程研究:对盐湖及盐碱地分类调查,并相应开展盐生生物种繁殖培育。通过调研、实验和种群培育,着重开展生物质能源调研与实验,建立重点盐湖及周边盐碱地(如柴达木察尔汗、察干诺尔等)盐生生物质能源规模化示范工程。(4)盐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开展不同区带盐湖的长期科学观测,建立我国盐环境和盐资源数据系统,为我国盐环境保护、盐资源管理开发和盐科学提供最基础的观察实验数据;结合盐资源和盐湖资源环境科学钻探研究,开展我国新生代盐环境变迁,中近期着重进行青藏高原新近纪—第四纪沉积序列研究和盐沉积的气候定量指标研究。

  • 索引序列
  • 盐业史研究投稿经验分享
  • 盐业史研究投稿经验分享会
  • 盐业史研究投稿经验总结分享
  • 盐业史研究投稿经验
  • 盐湖研究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