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创办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创办的

发布时间: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创办的

李国威,男,1964年西安医学院医疗系毕业。长期从事肝胆外科研究工作。现任中华医学会西安外科学会主任委员,西安医学会理事;《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国普通基础与临床杂志》、《腹部外科》、《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编委。

不认识

安沂华,2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神经外科学博士,2002年晋升副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SCI收录源期刊)杂志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创办的

《中华外科杂志》创刊于1951年1月,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读者基础。几十年来,《中华外科杂志》记录、见证了新中国外科事业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在党和政府暨各级领导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在我国老一辈外科学者的精心培育下,在一代又一代外科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在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中华外科杂志》始终以报道和传播我国外科领域基础理论及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进展、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努力促进我国外科事业发展进步为己任,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学术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力,成为我国外科学界面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我国外科学术成就的重要平台,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外科学界的领衔学术期刊。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时期,以吴阶平、吴英恺、裘法祖等老一辈外科学者为杰出代表的我国外科工作者,怀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和深厚感情,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以他们渊博的学识、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富于创新的学术思想和严谨求实的科学风范,在《中华外科杂志》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著述,引领着我国外科事业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不断取得进步。作为外科综合性高级学术期刊,学术权威性和专业覆盖性是《中华外科杂志》区别于外科领域其他学术期刊的重要特色。多年来,由我国外科界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老一辈专家、各专业学术带头人和颇有建树的中青年学者组成的《中华外科杂志》历届编委会,对于《中华外科杂志》保持崇高的学术地位和旺盛的生命活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中华外科杂志》始终坚持基于国际生物医学期刊通行规则的同行专家审稿制度,本着公平公正、质量第一、学术至上的原则,严把学术质量关,从而保证了《中华外科杂志》的学术领先地位,获得了广大作者、读者的好评。 以各级外科医师及相关研究人员为读者对象。

张少成1974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历任中华手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上海市手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手外科杂志常务编委(是创建我国手外科学组学会的参与者之一);美国神经与矫形外科学会荣誉会员,知识更新讲座教授,冰岛共和国国立大学访问教授,中国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军肢残学会理事,解剖与临床杂志编委等。骨科床经验丰富,手术技术熟练,特别是在显微外科手外科,脊髓神经伤,严重创伤的修复重建和骨坏死骨缺损的治疗等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参编学术著作16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7项,任获全军和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各1项。被评为总后科技银星,获政府特殊津贴。曾受邀至美国迈阿密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冰岛共和国国立大学,印度国家脊柱外科中心等讲学,会诊,实施在国际上首创的手术方法。在长海医院还成功的收治了多名从美国等国际知名大医院转来我院手术治疗的疑难病人。在国际上有较高的知名度。

中华牌杂志是国内医学杂志中有重要影响的一类期刊,有两种主办单位的统称为中华牌,一类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内科杂志,另外一类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从名字上无法辨别,只有通过主办单位来判断。中华牌有医学会的直管杂志也有地方医学会的分管杂志,通过从业20年的观察,有一些地方性的中华牌杂志在细分专业中有重要的影响力,且录用率高,见刊快,在晋升职称时,如果能通过中华牌杂志的助力,评审胜算要大很多,且可以作为自己的终身代表作品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创办的

李宏军,从事男科学临床工作16年现任《中国男科学杂志》编委主编专业著作《男性不育症》、《前列腺炎》、《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男科病诊断学》,主编科普著作多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70篇,发表科普文章数百篇 。辽宁省开原县人,泌尿外科医学博士,男科学博士后,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导师。《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国男科学杂志》、《生殖医学杂志》编委,《中华男科学杂志》副主编,北京协和医院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委员,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专家。擅长疾病 :男性不育症、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中老年男子雄激素部分缺乏综合症

李逊,泌尿外科硕士导师,现任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院长兼书记,微创外科中心主任、泌尿外科主任,广东省窥镜外科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广州市优秀专家,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腔内泌尿外科及ESWL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会常委、泌尿外科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广州市医学会常务理事、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担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广州医学院学报》编委。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是谁

1996年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97年被指定为硕士生导师,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后任博士生导师。历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治医师;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治医师,泌尿外科副主任,泌尿外科主任;上海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2003年起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年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2008年4月起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现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委员,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现担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临床泌尿外科杂志编委等。1995年被确认为上海医科大学梯队接班人,1996年荣获卫生部“优秀青年人才”,1997年入选首批上海市卫生局“百人计划”,1998年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1999年荣获团中央“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现为复旦大学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

安沂华,2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神经外科学博士,2002年晋升副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SCI收录源期刊)杂志编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上海人民医院彭志海副院长老家在泗水泉林家是泗水泉林的。大学本科在泰山医学院就读彭志海,男,教授、主任医师,现就职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教育背景 1978.2-1982.2 入学时候是山东医学院泰安分院,毕业时间已经改为泰山医学院,医学学士。(注:泰山医学院的前身是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自1974年起独立办学,1980年由楼德迁至泰安,1981年经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泰山医学院”。) 1988.9-1993.7 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医学硕士、博士(硕博连读) 1996.10-1997.12 奥地利Granz大学医院,奥地利政府南北对话奖学金资助访问学者 2000.7-2000.10 美国UMASS Memorial Health care, I Worcester,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Surgery 工作经历: 2-4 山东省泰山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助教 5-8 山东省泰山医学院外科教研室,讲师 8-11 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普通外科,讲师 12-6 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普通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破格晋升) 7-7 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破格晋升) 8-至今 以人才引进方式调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5-至今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主任 5-至今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学术背景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医学会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副主编、《肿瘤》副主编、《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临床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肝胆外科杂志》编委、《外科理论与实践》编委、《肝脏》编委、《肝胆胰外科杂志》编委。中组部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863”项目专家库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招生专业:普通外科 研究方向: 肝胆外科及腹部器官移植,胃肠道肿瘤发生分子生物学机制 特色、手段和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目前共完成600余例肝移植手术以及联合脏器移植,全年肝移植数量居上海市第一、全国第三。在移植手术方式上,创造了一项全国第一,即国内首例胰腺内分泌门脉系统引流及外分泌肠内引流式一期胰肾联合移植,代表了国际胰腺移植的最新科学水平和潮流。四个上海市第一,其中包括:首例胰腺外分泌肠内引流式一期胰肾联合移植;首例减体积式原位肝移植;首例肝肾联合移植;首例重症肝炎急诊肝移植。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例数最多、移植费用低、平均控制在15~20万元之间,手术成功率最高,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和移植物有功能率皆为96%,移植质量和效果处国内领先水平。肝移植中心在保持肝移植项目、例数、长期存活3项综合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临床肝移植、胰腺移植、胰肾或肝肾联合植的水平与规模,并积极开展移植免疫、生物人工肝支持及肝干细胞等一系列临床和基础的前沿性研究。在结直肠肿瘤的基础研究方面,在国内率先完成结直肠癌全基因扫描,并开展结直肠癌基因的精细定位及有关基因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大肠肿瘤发病机制,寻求包括基因诊断和治疗在内的大肠癌现代化诊疗的新概念、新途径、新方法。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市级课题多项,总科研经费300万。 实验/临床工作条件: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拥有自己独立研究室,掌握免疫组化、多种PCR、细胞培养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每年承担10余位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并承担科室人员实验工作。同时普外科目前拥有床位200余张,有胃专业组、大肠专业组、乳甲专业组、肝移植专业组、腹腔镜专业组、胆胰专业组和SICU。平均收治住院病人总数约3800余人,完成手术近3000台,其中大型手术、特大型手术占1/3以上。科室每年门急诊病人数、住院人数、手术量逐年上升。科室已和交大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美国Texas大学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院建立长期的人才共同培养合作计划。 主要研究成果: 1) 获奖情况 (1) 肝脏移植和门静脉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6年 (2) 细胞周期基因与蛋白和Fas 系统研究肝硬变转癌机制及预后。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6年 (3) 肝移植和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研究。上海市临床医学成果奖二等奖,2003年 2) 论文 (1) RUNX3 Inhabits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reduces the angiogenesis,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human gastric Clinical Cancer R (2) Integration of the hepatitis B virus X fragment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expression of multiple molecules: a key to the cell cycle and International J O (3) Loss of heterozygosity on hromosome 1 in sporadic colorectal World J Gastroenterol (4) Transcription factor Sp1 expression i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survival in human gastric Clinical Cancer R (5) Altered Ex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Sp1 Critically Impacts the Angiogenic Phenotype of Human Gastric C Clinical & Experimental M (6) 散发性结直肠癌1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缺失。中华消化杂志。 (7) 散发性结直肠癌1p36.33-36.31区域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精细定位。中华医学杂志。 (8)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肝移植治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9) 大鼠肝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基因的关系。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0) 散发性结直肠癌22q13区域杂合缺失的精细定位分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11) 散发性结直肠癌染色体4p15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精细定位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2) 预防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治疗现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3)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移植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检测。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4) 散发性结直肠癌4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5) 散发性结直肠癌染色体10q23~24区域杂合缺失分析。中华医学杂志。 (16) 肝脏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特点。中华医学杂志。 (17) 肝肾联合移植15例报道。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8) 经门静脉及肠道引流式一期胰肾联合移植六例报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9) 经门静脉-小肠引流的胰肾同期联合移植一例。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 门静脉和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中华外科杂志。这是我所知道的全部

中华骨科杂志编委是谁创办的

1986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7月到解放军306医院骨科工作。1990年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创伤骨科半年。1995年11月--1997年10月在美国新泽西州医科大学医学院和纽约州立大学健康医学中心进行访问学者研究,师从国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Casey Lee和Hansen Yuan教授,进行并完成多项脊柱外科研究项目,获得两份脊柱外科博士后学历证书。1997年11月到北京解放军总装备部306医院骨科工作,任全军脊柱外科中心副主任、总装备部骨科中心副主任、骨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2006年10月到朝阳医院骨科工作,任骨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主任。现为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骨科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腰椎研究学组、脊柱畸形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裔骨科学会理事,中欧骨科交流委员会理事,国际腰椎学会、脊柱侧弯研究会、北美脊柱外科学会、亚太人工关节学会理事,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创伤杂志、The Spine Journal、《Medical Principle and Practice》特约审稿专家。

199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01年再次破格晋升教授、主任医师。2003年评聘为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被评为吉林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长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获长春市首届“长春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学组全国委员,中华骨科学会吉林省分会常委,中华创伤学会吉林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学会长春市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华骨科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审稿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常务编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等7种杂志编委。吉林省及长春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吉林省伤残鉴定委员会专家。国家医疗器械审评专家,长春市科技评估中心专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骨折愈合与应力遮挡效应、骨科生物力学、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及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系列研究,部分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尤其是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及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九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吉林省计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及吉林省科技厅等20多项课题资助,近10年共获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杂志上共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80余篇,6篇被SCI收录,14篇被EI收录;论著1部。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临床专长与科研方向是关节重建外科、人工关节、骨科生物力学、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侧重于关节重建外科、人工关节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擅长常规和复杂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及翻修术;生物型和骨水泥型人工关节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髋关节畸形、髋臼骨折、髋部及骨盆肿瘤、复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强直、强直性脊柱炎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对老年和中青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专长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人工髋关节的临床应用和技术操作进行了规范性研究;开展了人工髋关节松动原因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国人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数据管理及登记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股骨近段髓腔结构及个体化股骨假体设计与开发,受到国内专家的好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累计完成上千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8-10年随访优良率均在98%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骨科生物降解材料和生物活性可降解吸收材料的研制及治疗骨折与骨缺损;四肢骨关节复杂骨折、开放性骨与关节损伤的治疗和畸形矫正等方面均有较深刻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经验,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索引序列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创办的
  •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创办的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创办的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是谁
  • 中华骨科杂志编委是谁创办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