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啊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啊

发布时间: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啊

万远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主任,致力于胃肠道癌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中华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马文斌, [神经外科]神经外科男,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审稿专家。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啊

上海市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肾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分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作专业委员会常委,泌尿疾病国际咨询委员会(ICUD) 委员,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协作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终审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委,NCCN肾癌诊治指南中国版编写组副组长,NCCN前列腺癌及膀胱癌亚太诊治共识委员会委员,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泌尿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理事,亚太前列腺癌学会(APPS)执行委员,亚洲冷冻治疗协会副主席,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担任《European Urology》、《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Cancer Investigation》、《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等著名SCI科学杂志的特约审稿人,《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国癌症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中华内镜杂志》、《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等多个权威杂志任编委。

刘心武,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保障基地医院首席权威专家。是香港国际中华名医协会会员,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博士授权学科创始人之一,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科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保障基地医院泌尿外科专业组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中华泌尿外科学杂志》杂志编委。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啊

陈凛,男,教授、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主任,胃肠病区主任,全军普通外科中心副主任,解放军总医院、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内普通外科领域知名专家,主要从事普通外科专业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全国胃癌专家组成员,2010NCCN胃癌指南中国版专家组成员,全军胃肠外科学组副主任委员,全军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外科学分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师协会普通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担任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普通外科文献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J Chines Medicine) 审稿专家,中华乳腺病杂志编委,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中国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编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编委。从事普通外科肿瘤专业的临床工作及相关研究二十多年。擅长胃肠道肿瘤疑难、复杂病症(包括复发的巨大的腹膜后肿瘤、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治疗、乳腺肿瘤诊断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腹腔镜下胃癌手术、以及其他腹部微创手术(胃癌、小肠肿瘤、腹膜后肿瘤、腹腔囊肿等)。开展胃癌规范化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建立胃癌数据库,联合相关科室成立胃癌多学科诊断治疗团队(MDT)、并开展MDT研讨会主编《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普通外科手术技巧》、《外科解剖与手术技巧》3部专著,主译《结直肠外科学》、《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标准手术操作和循证医学证据》、《胃癌外科相关综合治疗:国际进展与循证医学证据》等多部著作,参编专著5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篇,其中一篇被美国NCCN胃癌临床指南作为重要参考文献引用,共或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是国内最权威的,以下都是。 中华外科杂志 美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您可以看看中国医护服务网期刊频道

中华牌杂志是国内医学杂志中有重要影响的一类期刊,有两种主办单位的统称为中华牌,一类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内科杂志,另外一类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比如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从名字上无法辨别,只有通过主办单位来判断。中华牌有医学会的直管杂志也有地方医学会的分管杂志,通过从业20年的观察,有一些地方性的中华牌杂志在细分专业中有重要的影响力,且录用率高,见刊快,在晋升职称时,如果能通过中华牌杂志的助力,评审胜算要大很多,且可以作为自己的终身代表作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啊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疗质量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委、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市创伤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创伤杂志》副主编《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副主编《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骨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编委2015年12月2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进入公示阶段,新一届行政班子拟任人 姜保国,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主任。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学科北京大学骨科学科带头人,国家卫计委国家重点专科人民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卫计委临床路径骨科专家组组长,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大学附属医院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肩肘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组长,北京市创伤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组长,《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总编辑,《中华创伤杂志》副主编,《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副主编,《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副主编,《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副主编,《 Artificial cells, Blood substitues and Biotechnology 》编委以及十余种中文核心期刊的编委。

殷胜利,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对心脏、大血管各种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对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病、老年退行性瓣膜疾病、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及大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强的能力,对小儿及成人心肺移植和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有独特之处。 研究方向 心、肺移植;组织工程瓣膜婴幼儿先心病治疗 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及胸心外科学会会员,国际胸心外科协会(CTNETS)会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委 获奖情况 中山医科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 论 著 在国内的一级杂志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14篇,亚洲胸心外科杂志发表第一作者论文一篇。

兼任上海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男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慢性前列腺炎协作组织专家组成员,上海市泌尿外科质控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上海市泌尿外科专家会诊中心专家,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任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编委、高等医学院校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及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等杂志的特约审稿人。 1989年7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本科,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1989年7月至2007年1月任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军医、主治军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4年担任科室行政副主任。2007年1月转业,任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11月起担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分管医疗业务工作。从事泌尿外科医疗工作20年,具有丰富的泌尿外科、器官移植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经验。对泌尿外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处理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于泌尿系肿瘤、结石、前列腺疾患、尿道狭窄、腔内泌尿外科的手术与诊治。熟练掌握各种复杂手术如前列腺癌根治术、全膀胱切除、肾癌根治术、保留肾单位手术、肾静脉(腔静脉)癌栓手术;熟练掌握泌尿外科微创治疗技术包括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输尿管镜治疗、经尿道膀胱、前列腺电切除术等。尤其擅长于泌尿系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率先在上海开展了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肾癌、肾盂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标志性手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10余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著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主编了《器官保存学》,该书是国际上第一本器官保存领域的专著,表明我国器官保存研究和临床应用达到了国际水平;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二、三等奖各1项,以及国家发明专利1项、科技成果转化1项;以第六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各1项。以第一或第三申请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十五”医药卫生重点课题、上海市科委重点攻关课题等共16项,共280余万元。“十五”期间入选长征医院跨世纪人才培养“208”计划,“十一五”期间入选长征医院“三重三优学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专业特色项目,以及第二军医大学“5511”人才建设工程优秀学科带头人苗子培养计划。2005年入选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将帅人才培养计划。曾荣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2002年),“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第二军医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1999年,2006年),“李瑞麟医学教育奖”(1997年),第二军医大学A级教员(2002年),第二军医大学和长征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荣立三等军功2次(1995年,2005年),2005年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最高荣誉奖银蛇奖二等奖,授予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并记行政大功一次。 1992年研制成功长征-1号多器官保存液,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实现成果转化;1994年始在国际上首先指出红细胞参加了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学损伤,以及环孢素A肾中毒病理学损伤可逆性恢复的病理学发生机制;与他人合作揭示了祖国中药冬虫夏草、川芎对环孢素A肾中毒病理学损伤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机制;1997年始在国内提出肾上腺肿瘤的各种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合理的影像学检查程序;系统阐述了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超声局部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建立了男性生殖系统超声诊断标准;报告了磁共振水成像造影技术、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多排螺旋CT 扫描技术在肾移植输尿管并发症中的应用及价值;2001年始在国内首先研究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对高敏病人的降PRA作用,探索免疫高敏患者的临床治疗新方法及作用机制;并开始基因表达谱芯片在肾脏移植免疫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运用高通量、大规模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和研究基因表达谱系,能够有效筛选有关移植免疫方面的相关基因。1993年-2007年围绕尿毒症和肾移植对生殖健康的影响,提出:1、肾移植术后的性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年龄、经济状况、性心理状态、对性行为和性心理的认识等可影响肾移植患者的性生活质量;透析不能改善尿毒症患者的性激素、微量元素的异常,而肾移植术后患者性激素异常、微量元素异常可以得到明显改善。2、肾移植术后睾丸的病理变化明显改善,包括睾丸的体积、质地、曲细精管、曲细精管界膜和睾丸间质以及精子形态。3、治疗量的CsA对肾移植患者的精子形态有一定的影响,对精子其它参数无明显影响。肾移植术后男性生育能力明显好于尿毒症患者,成功肾移植术后2年的生育能力可以逐渐恢复至正常人水平。4、从术后时间及环孢素剂量探讨肾移植患者授孕的时机,男性成功肾移植患者选择手术2年后授孕比较合适。而女性成功肾移植患者选择手术后2-3年。2000年至今,积极提倡微创治疗,开展泌尿系疾病的腔内治疗及其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尤其在泌尿系疾病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方面有新的突破,已完成腹腔镜微创治疗泌尿系疾病1000余例,并率先在上海开展了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肾癌、肾盂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标志性手术,开展了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和保留肾单位的基础和实验工作。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是谁

王澍寰中国手外科之父、北京积水潭医院名誉院长王澍寰教授:中国著名的手外科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北京医科大学教授,《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手外科杂志》编委及主编,中华外科学会手外科学组组长。擅长手外科,在断肢再植,显微外科方面有突出成就,被美国手外科学会前主席柯迪斯誉为中国手外科之父。1959年,他在中国国内无先例、无权威的情况下,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医、教、研较高起点的手外科专业。1963年,他在中国率先开展直径1毫米左右的显微血管外科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取得家兔断耳再植及临床指动脉吻合的成功,走在了手外科发源地美国的前列。1964年,王澍寰在肉眼及放大镜下成功地为一位四岁的小男孩接活直径4毫米的血管,保住了离断的第二、三截食指。8年后,北美断肢考察团10名专家之一,美国显微外科之父邦奇在手外科参观现场时宣称,这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的断指再植。

张肇达?? 叫这名字的很多阿,名人也有几个,你需要的是哪个?

刘昌伟,1959年11月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副主任。现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学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常务编委;《国际循环-聚焦血栓杂志》编委;《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武警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审稿人。

  • 索引序列
  •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啊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啊
  •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啊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是谁啊
  •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