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江苏商论编辑部

江苏商论编辑部

发布时间:

江苏商论编辑部

1、国际贸易问题 2、国际贸易 3、财贸经济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商业研究 7、销售与市场 8、广东商学院学报 9、商业时代10、中国商贸 11、价格理论与实践 12、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国际经济合作 14、对外经贸实务 15、江苏商论 16、国际商务研究 17、中国物流与采购

法定节假日调整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分析刘思敏 程海涛 龙京红刘思敏,中国旅游报社经济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四川大学等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的策划、规划与营销;程海涛,郑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龙京红,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经济、旅游规划和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摘 要:我国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对旅游消费需求、旅游产品、旅游经营管理、游客出游模式、旅游服务质量等都产生了影响,对此旅游企业应采取一些应对措施,而被取消的“五一”黄金周,应该考虑恢复,不仅将起到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也能够满足广大民众的休假需求。关键词:法定节假日 旅游业 影响一 我国法定节假日调整的社会背景及内容(一)我国法定节假日调整的社会背景1999年,我国根据当时情况对节假日进行了调整,将全体公民放假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3天,共10天。其中,新年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劳动节放假3天,国庆节放假3天。全年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了3天,使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有利于方便广大群众安排出行活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法定节假日安排出现诸多弊端:法定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在10天的法定节假日中,有9天集中安排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假期。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国家一年中安排多个全民统一放假的长假,容易对其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和波动。由于黄金周的假日时间过于集中,使得交通运输压力加大,景区超负荷接待,旅游业服务质量下降,不利于旅游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传统文化特色仍显缺乏我国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历史文化,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一批世代相传、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但法定节假日中只有春节一个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元宵等传统节日都没有列入法定假日。这些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纪念意义,即使不能法定休假,民间也会自发组织一系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居民生活与工作的矛盾。法定节假日成为主流居民个人的出行包括休假、旅游、探亲等活动,本来应该通过各种不同长度的假期来安排。由于我国带薪休假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大多数群众只能集中选择在公共假期出行,供求关系的矛盾也就凸显了出来。因此,近年来,人们对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调整的呼声越来越高,建议对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调整,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分散法定节假日安排。(二)我国法定节假日调整的内容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从2007年11月9日起,公开在网上征集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的意见。根据这一方案,2007年12月,国务院将国家法定节假日由10天增加为11天,三个黄金周保留两个,取消一个,同时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新方案调整后,只剩下春节和“十一”两大黄金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等民族传统节日各休一天,加上周末的两天休假,则成了3天的中短假期。这样,每年将出现2个集中休假高峰——春节(7天)、国庆(7天)以及5个集中休假小高峰——元旦(3天)、清明(3天)、五一(3天)、端午(3天)、中秋(3天),出现了法定节假日与周末连休3天的小长假、黄金周和个人带薪休假并存的新局面。(三)新的法定节假日的特征时间上分布更均匀调整前的节假日,由于集中出游,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人不仅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反而增添了不少疲惫。从长远看,不利于社会和经济的正常平稳运行,也不利于旅游业持续发展。调整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将3个黄金周变成了两个黄金周和5个3天的小长假,使集中的出游人群得到分流,有效淡化了旅游旺季和淡季之间的界限,对部分景区、时段供需矛盾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调整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在时间上增加了1天,也体现了政府对老百姓的关心。人们可以更从容地和个性化地安排自己的假日,有助于人们的休假方式更丰富多彩和人性化。注重民族传统节日,顺应人们的情感需求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可以充分地发挥其巨大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让这些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在我们的时代生活中延续和发扬光大。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儿女的情感认同、民族认同,顺应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同时,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将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使得中国文化和旅游与世界有更多的交流。二 法定节假日调整对旅游业及居民社会生活的影响分析(一)对旅游消费需求的影响法定节假日调整后,对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小长假的增加势必使长线游、短线游的比例发生新的变化,人们将更加倾向于选择短线就近出游。在新的节假日方案中,中秋节、清明节这些传统节日使人们旅行出游时将更倾向于选择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联的线路。由于“五一”黄金周的取消,长线旅游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二)对旅游产品的影响调整后的法定节假日,对旅游产品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有许多地区还保持着一些长达百年以上的重大节日民俗文化传统,如清明假日,不少地方就结合清明扫墓踏青的风俗,推出了有特色的系列民俗活动,如放风筝、荡秋千、寻根祭祖等。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健全以及家用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大大提高了人们短程、短期旅行的便利程度,周末(小黄金周)出游、城郊游等短途旅行将更为便捷、更为频繁。对旅行社而言,最明显的就是其长短线产品结构的调整,大城市1000公里以内的郊区游、农家游、周边游等国内游将大规模上升。(三)对旅游经营管理的影响以往的经营管理较多地围绕着黄金周,研究如何应对大规模人流的集中消费。旅游企业淡季时由固定员工进行管理维护,黄金周期间雇用临时工。实施新的节假日后,这就要求景区一年要经常搞活动、不断有卖点,企业的经营成本要提高。对旅游政府管理部门而言,以往也会针对黄金周推出一些特定的管理措施,如建立全国黄金周旅游预报统计系统,对一些城市和景区进行监测。随着五一黄金周的取消,对以往黄金周模式下的旅游景点的宣传方式、给旅行社的折扣、黄金周门票涨价、淡季降价等运营模式,将带来一次大的变革。(四)对旅游出游模式的影响新的节假日方案,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3天假期以及春节放假起始时间至除夕的节假日调整工作在增强传统文化影响力、符合广大群众过节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假日的次数,使节假日分布趋向合理。将使旅游者出游时段的选择更加理性分散,客流的空间、时间分布将更加均衡。有利于人们的假日消费由集中消费转为“分散式”消费,可以更个性化地安排自己的假日。(五)对旅游服务质量的影响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将对旅游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带薪休假能够全面落实,游客在一年中精心选择一周出游,其幸福指数和享乐指数要求更高,自然比黄金周出游时更挑剔,这就要求景区全年的服务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此外,出游的分散均衡化,将使旅游者的脚步放慢,慢节奏的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提出这一倡议是与慢节奏对应的,则是对旅游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六)对旅游景区发展的影响对旅游景区自身而言,节假日调整要求其注重内涵发展,提升游客的游览质量,旅游景区的发展定位也要进一步与旅游者的消费模式相适应。另一方面,从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来看,出游能力强的区域,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塘等地区的旅游景区,将更多地吸引本区域范围的旅游者,或是地处大城市郊区的景区获益将会更多。而距客源地较远的区域和景点,比如中西部远离中心城市的旅游目的地,无论是观光游、休闲游还是其他形式的旅游,其发展都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七)对旅游经济效益的影响2007年,我国旅游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45%,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2007年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9%,同比增长57个百分点。而节假日期间的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占到了很大的比重。2007年春节、“五一”和“十一”三个黄金周的旅游人次和收入合计,分别占到了全年旅游人次和收入的1%和5%,其中五一黄金周表现更为突出,两项指标占全年的比重分别达到了3%和1%。2006、2007、2008年以来,三大黄金周的旅游人次和收入增速远高于全年水平,其中五一黄金周的增速又远高于三大黄金周。综合以上数据分析,调整黄金周,尤其是取消五一黄金周,势必给整个旅游行业带来较大的波动。三 旅游企业应对节假日调整的措施及策略(一)加强中短线旅游产品的开发调整后的节假日,黄金周减成2个、小长假增至5个,一增一减将促使人们为自己安排更多的中短途旅游。因此,长线旅游与短线旅游比例发生了重要变化。旅游者将更加倾向于近距离的休闲旅游,以健康、放松为主要目的旅游产品将受到更多更广泛的欢迎。因此,旅游企业要结合各个小长假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更多3天时间的中短旅游线路,充分发掘产品的休闲内涵,对原有景点推陈出新,抢占中短假期这一新的旅游主战场,尤其是一些放松休闲类的近郊生态游、省内休闲游、农家乐旅游等。(二)积极发展传统和民俗文化旅游新的节假日中,清明、端午、中秋、除夕、春节等传统节日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因此,旅游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满足旅游消费市场的需要,搞好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挖掘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打出响亮的民俗牌、文化牌、亲情团聚牌,用高品位的文化品牌、文化内涵和文化档次增强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加强个性化的旅游线路开发新的节假日使人们在出行时间、行为、方式、追求上更为多样化、个性化,这要求旅游企业要进行个性化开发,不仅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还能开发新的需求。同时,旅游企业还要通过市场细分与产品开发来寻找自己的服务对象和生存空间,塑造旅游产品个性是大势所趋,是顺应假日调整后旅游需求变化的重要方面。(四)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使得旅游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旅游消费越来越具有理性。因此,对旅游服务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餐饮、旅游景区和旅游交通等各旅游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全面安排好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的各个环节,为旅游者营造良好舒适的氛围,使其获得高质量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旅游者提供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五)积极应对“散客时代”的到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随团旅行对个性的压抑,进而选择了自驾游、自助游、半自助游等自由出行方式,旅游市场呈现出“散客化”的趋势。新的节假日的执行,“3天小长假”导致散客数量大大增加,加上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健全以及家用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大大提高了人们短程、短期旅行的便利程度,周末(小黄金周)出游、城郊游等短途的散客旅行将更为便捷、更为频繁,自驾、自助游,将加快“散客时代”的到来。对此,旅游企业做好应对。四 法定节假日调整的得失分析与反思(一)对旅游业及居民社会生活积极意义分析调整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将3个黄金周变成了2个黄金周和5个3天的小长假,使集中的出游人群得到一定程度的分流,相对淡化了旅游旺季和淡季之间的界限,对部分景区、时段供需矛盾暂时起到了缓解作用。同时,调整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在时间上增加了1天,有利于扩大需求释放。再者,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赋予了人们一种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情感需求,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巨大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使人们能有更充裕的时间来享受此节日,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二)对旅游业及居民社会生活成本增加分析“五一”黄金周存在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在带薪休假长达12年不能落实的背景下,保障居民获得休假的权利,满足了人民对长假的需求,而改成传统节日休假后,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只有在长假中才能实施的事情无法进行;在我国城市化大幅推进的社会转型期,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无比频繁,取消了“五一”长假,施行3天小长假就意味着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少了一次返乡或探亲的机会。(三)对节假日调整的反思——是否应该恢复五一长假?多数民众反对取消五一长假据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调查显示:此次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中最有争议的就是“五一”长假被取消。当问及“您是否支持取消‘五一’黄金周?”时,5%的被访者表示“支持”,2%的被访者表示“无所谓”,多达3%的被访者明确“反对”取消“五一”长假。一些民众认为取消“五一”黄金周,主要是担心《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得不到有效落实,减少现有长假将影响长途旅游、探亲等活动,同时也会导致“十一”和春节假期更加拥挤,从而使得“十一”、春节面临更大的出行压力。“五一”时节适合人们出门观光旅游在“五一”这个时间段,正是春回大地、花草初绽的好时节,草木返青,漫山遍野春花绽放,城市乡村处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活力,无论是气温还是自然风光都很适合人们出门观光旅游。这个时候,趁着大假出门旅游已成为许多市民的计划,取消了“五一”长假,把“五一”黄金周的时间缩短为3天,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出行计划,甚至会使很多人放弃出行计划。取消“五一”黄金周不利于整个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2006、2007、2008年以来,三大黄金周的旅游人次和收入增速远高于全年水平,其中“五一”黄金周的增速又远高于三大黄金周(我国历年来节假日期间的旅游人次和收入情况详见表2)。这表明中国居民旅游需求通过黄金周得到了极大释放。调整黄金周尤其是取消五一黄金周,势必会给整个旅游行业和我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据统计,2008年元旦、清明、“五一”、端午4个三天假期加起来,营业额都抵不上一个“五一”黄金周,利润更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据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称,2008年5月1日至3日,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07万人次,同比下降了45%。对恢复五一黄金周的争论与期待贯穿2008全年首先,假日改革方案出台伊始,就有专家撰文质疑——“政府虽然对社会舆论做出了积极善意的回应,但是对真实的民意并没有做更深入的调研,仅仅是通过网络来调查是极不科学的。所谓科学决策,就是要进一步对黄金周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效应做更科学的研究论证,绝不是根据一个漏洞百出的假日改革课题组的研究就可以轻率决策;所谓民主决策,就是面对莫衷一是的民意调查结果(主要是网络调查),应该邀请国际上权威的专业调查机构(或者利用经济普查的队伍),组织一个具有科学性、说服力的大型民意调查,真实、全面地反映人民大众关于黄金周的看法。”其次,2008年春节假期遇到雪灾,相当多的人回家不成,出游也不成,“假期”无形中被“冻结”了。春节之后,就有网友和专家呼吁临时性恢复“五一”黄金周,引来一片热议。第三,取消“五一”长假之后,人民大众对“五一”黄金周的怀念情绪大增,媒体充斥大量报道。人民网的调查,在是否同意缩短“五一”长假的调查中,只有7%的人支持“五一”长假“瘦身”。第四,国庆黄金周之前,有关专家关于“下一步取消十一黄金周”的言论,引发舆论大哗。另有专家针锋相对地指出2008年“‘十一’黄金周果然如预言般井喷,成为史上最火爆的黄金周!更重要的是,这次井喷是在今年一连串的天灾人祸打击了公众的安全信心、大面积财富缩水打击了公众的消费信心、假日改革之后十一黄金周井喷预期导致公众尽可能出行回避的情况下发生的。2007年以取消五一黄金周为核心的假日改革脱离了实际,已经被证明成为事实。假日改革确有再度讨论的必要。决策者应该知错就改,恢复五一黄金周——把被损害的社会福利还给大众!”“因此,在没有切实有效的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哪怕取消一个黄金周,都不但不能‘分流泄洪’客观存在的庞大出行需求,相反更是等于人为制造大众出行需求的‘堰塞湖’……何况,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城市化、社会转型大幅推进的背景下,取消黄金周只能是以牺牲民众的幸福与现实福利来暂时消弭矛盾,根本不可能解决所谓黄金周长假制度最突出的弊端——交通和环境保护的困境。”综上所述,“五一”黄金周应该重出江湖,通过黄金周旅游消费将起到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对我国经济以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都将具有重大意义,更重要的是恢复“五一”黄金周可以在不增加社会总成本的情况下,切实保障人民大众的休假权和满足其对长假的需求。参考文献《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2007。《旅游公报》,国家旅游局,2005,2006,2007。王兴斌:《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的必由之路:从“黄金周”到带薪休假》, 《旅游学刊》2005年第4期,第51~55页。李幼常:《黄金周假日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旅游学刊》2006年第11期,第12~18页。赵英鸽:《关于旅游黄金周制度的经济学思考》,《社科纵横》2007年第7期。金榜:《科学休假——假日经济的理性思考》,《科学决策月刊》2006年第4期。刘琴:《法定节假日调整后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分析及旅游发展因应对策》,《江苏商论》2008年第9期。刘文涛:《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及旅游产品应对策略》,《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4期。朱剑红:《法定节假日为何要调整》,2007年11月10日第005版《人民日报》。朱剑红:《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获大多数人支持》,2007年12月17日第002版《人民日报》。关于“黄金周”调整方案的思考,2007年11月9日第006版《光明日报》。祁颖:《法定节假日调整后的旅游业新格局》,2008年4月25日第009版《光明日报》。范非:《节假日调整旅游业咋“变脸”》,2008年3月31日第B02版《山西日报》。东民、博飞:《多数老百姓希望保留“五一”黄金周》,中国网 。蔡华锋:《专家乐观估计“十一”黄金周还能保持十年以上》,2008年9月10日《南方日报》。何忠洲:《长假之痒:黄金周存废之争》,《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4月30日总第321期。刘思敏:《假日制度变革:需要制度设计想象力》,2007年3月《中国旅游报》。刘思敏:《假日改革的三个疑问》,2007年12月12日《南方日报》。蔡华锋:《临时性恢复“五一”黄金周》,2008年2月13日头版《南方日报》。刘思敏:《黄金周能否被替代?》,《旅游学刊》2008年第6期。刘思敏:《恢复五一黄金周,疏通出行需求“堰塞湖”》,《环球游报》2008年10月。

江苏商论编辑部地址

江苏商论不交稿费会被撤稿如下/strong>收版面费的通知里有的,超过多长时间不交就认为是撤稿没给审稿费,就不会进入下一步的审稿流程,就默认作者放弃投稿。撤稿理由包括剽窃他人未发表手稿(duplicated from an unpublished manuscript)、操纵作者身份(authorship manipulation)、试图颠覆同行评议发表系统(an attempt to subvert the peer review process)、内容抄袭(substantial overlap most notably with the article cited)、图像未经允许不当复制(figure duplication without appropriate permission)等。

国际贸易核心期刊共有17本1、国际贸易问题 2、国际贸易 3、财贸经济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商业研究 7、销售与市场 8、广东商学院学报 9、商业时代10、中国商贸 11、价格理论与实践 12、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国际经济合作 14、对外经贸实务 15、江苏商论 16、国际商务研究 17、中国物流与采购扩展资料:其中国际贸易问题算是核心期刊里较为权威的期刊,属于对外贸易专业理论刊物,主要宣传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研究国际经贸问题,分析国际经贸动态,介绍最新国际贸易理论。读者对象为外经贸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国际经贸理论的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各国驻华商务人员。较之国际贸易问题的权威性,国际商务研究侧重点又有不同,主要报道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介绍国际商务知识。读者对象为对外经贸企事业单位职工、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经济院校师生等。有英文目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贸易问题百度百科-国际贸易(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百度百科-核心期刊目录

核心期刊只是个笼统的说法,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例如常用的北大图书馆使用的核心期刊目录,隔几年都要修订一下的。建议你问问相关部门有没有自己指定的目录或标准。

江苏商论编辑部电话

如何找记者,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似乎给很多人一个错觉——报料成功是很简单的事情,毕竟大到电信,小到夜晚扰民,甚至连头发剪得太难看也能火“出圈”但事实上,每个媒体一年收到的报料信息多达成百上千条,一则报料消息想要得到广泛的关注其实更加艰难。而实际上,很多报料人本末倒置,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找记者上,却忽视提取报料材料的新闻价值。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找记者上?在群众的心目中,新闻报道往往成为正义的催生剂。[1][2]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情愿把时间花在如何找记者上。如何找记者其实是报料人一直最头疼的事,虽然在“人人都是麦克风 ”,“每个人都可能是报道者”的自媒体时代,报料人可以利用新媒体海量的信息资源平台提交新闻线索,[1]比如很多传统媒体不仅开通电话新闻热线,也在自家的APP上接受大众报料。在新媒体时代里,大家都以为如何找记者的方式很简单,似乎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够轻松查询到各个媒体的联系方式。据各媒体公开的资料显示,成都广播电视台看度APP,一个月接到的报料消息可达209条;广州羊城晚报的羊城派APP,每月报料数量也在200条以上;广东南方都市报的APP,一季度的报料消息可达460条。而这仅仅是网络平台的报料数据,拨打报料热线和使用邮件进行报料的人数并未记录在内。而这些报料刊登的数量如何呢?作为一家以民生新闻为主打的媒体,据《常德晚报》不完全统计,读者通过电话有效报料的数量常年在300条以上,而经采用刊发的新闻线索每年大约在130条以上,仅为三分之一。因此报料人若发现自己的报料不成功,只会认为是自己找的记者不够多、不全,他们则把大量时间花在如何找记者上。图来源网络如何找记者,难在哪里?资深记者透露,如何找记者对于报料人来说简单也不简单,报料人提供的消息是否能被采纳,大部分是依靠报料消息本身的内容和媒体的判断。很多需要报料维权的人,由于报料的语言矛盾混乱、很多无用材料等原因,很难让记者产生调查报道的兴趣。因此,报料人不应该再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如何找记者上。毕竟,找到媒体并不难,但想要找对媒体、找对记者,甚至让媒体能够真的感兴趣,最终报道出来,这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何找记者是我们在询问一个方法或者途径,而如何找到记者并曝光,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记者都有自己专注的线口,也就是某个领域,如果不是自己的线口,记者可能不会太关注你的事。即使你的报料属于这个记者关注的线口,如果没有明确的新闻点,显得太平淡,记者可能也不会去关注。有句话说得好,“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所以如何整理好报料材料,把有新闻价值的地方提炼、突出出来,也是重要的一环。而往往报料失败的人却忽略了这一点,明明在努力不断搜索如何找记者的方式,不断向记者进行报料,报料信息却石沉大海。图来源于网络此外,记者也明白,当琐碎和重复性的新闻播出,受众会感觉审美疲劳,对新闻的兴趣大大减退,从而降低收视率和影响力。所以记者在选取新闻报料的过程中也会把握选题的典型性,这也是为什么报料人不要只专注于如何找记者,而忽视了报料的新闻价值提取。[3]因此,对于报料人来说,想要提高报料的途径解决自身的问题,不仅仅是寻求如何找记者的方式即一个联通记者的渠道,还有一份简练精准、一针见血的维权稿件,以及一条在记者内部传播、扩散,并在网络上引起注意的传播路径,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您什么都不清楚就冒然的跑去报料,那我建议你不要自己去找记者,因为您把大量时间花在搜索如何找记者上,怎么还能成功并找对记者,成功报料维权呢?应该如何找记者报料?那应该如何找记者报料呢,在这之前你应该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一、这件事情报警或找律师解决是否无用?找媒体报料能不能更直接的维权?二、你清楚媒体之间的属性区别,你的报料内容应该找哪个媒体更合适吗?三、在报料时,你的材料足够清晰、简洁吗?是否能让记者在每天几十上百份的报料中,选中你的消息进行深度报道?图来源于网络如果这三个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我建议你还是不要直接自己找记者,不如试试通过一些更专业的渠道,比如在牛媒网站(beer)进行报料。牛媒利用大数据和AI,构建中国最大最精确的记者数据库,并提供深度的记者数据。依托丰富的记者媒体资源,普通群众可以快速触达记者媒体进行爆料维权,一键减轻如何找记者的繁琐步骤,让你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你的报料上。如何找记者的渠道我们已经帮您解决了,您则需要把大量的时候花在打磨报料信息、提取新闻价值上。毕竟网络维权并没有那么简单,报料人应该通过更专业的渠道,让你更精准的维护自身权益。推荐阅读:牛媒:如何通过牛媒进行报料?|牛媒使用指南参考资料[1] 田哲轶借助新媒体优势 充分挖掘传统媒体的新闻价值[J]中国地市报人,2013(12):81-[2]陈锋有感于“告状找记者”[J]晚霞,2007(21):[3]陈军新闻记者找到好的新闻选题的方法[J]西部广播电视,2018(15):159-

回答 您好,有中央巡视组、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以及国内媒体记者联系方式和举报电话。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记者电话:010-6857 9889;北京记者站热线电话(微信):138 1106 9469;中央巡视组举报电话:010—6414 4161;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举报电话:0431—8529 4155;工人日报记者求助电话:010-8411 0152。此时当事人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联系相应的新闻媒体,寻求得到新闻舆论方面的有力支持。 亲,我怀疑贷款机构有问题,您可以直接找律师或者报警,因为您有交易凭据 提问 是的,我保留有截图凭证 回答 您直接举报或者找律师打官司 提问 我目前人在东莞市 打官司没钱 回答 对,找当地的执法部门 提问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方便加你微信吗 回答 您好,这个事情不合法,这是违约行为。 对方作为抵押权人,是不能直接将车转卖用于偿还借款,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方擅自卖车的行为存在违约。 如果已经转卖给第三人,这里涉及到第三人是否属于善意取得的问题,因此你可以主张转让行为无效,但能否得直,还要得知具体情况后才能判断。如果第三人属于善意取得,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你可通过诉讼去索赔。 更多10条 

最快的办法是打电话查询当地区号加114,直接查询。根据自己要联系哪个媒体的记者,上网可以搜索到该媒体单位的网站,然后就可以从网站上找到爆料热线了。

报纸中比较好的是《中国国防报》的国防特刊杂志中《兵器》,《环球军事》,《军事史林》,《兵器知识》符合你的要求

江苏商论编辑部电话是多少

025--83195110是新闻中心热线电话

010-57220638

哪家的编辑部 可以网上查询或者打电话查询 打不通要么换号码了吧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总值班电话:025-83188114。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成立于2001年6月,五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连续十二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省级广电前列。下设广电新闻中心、电视传媒中心、广播传媒中心、广电技术中心、影视中心、网络中心、报刊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和教科中心九大事业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人才济济,现有3700多名员工,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300余人,硕士研究生以上400多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拥有相当规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和设施。2020年11月,被评为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机构设置总台(集团)在职员工超过7000人,设有9个职能部门,2个研究中心,10个事业部,16个直属单位。开播14个电视频道(包括江苏卫视高清频道、优漫卡通卫视频道、江苏国际频道、好享购物频道等4个上星频道,城市、综艺、影视、公共、教育、体育休闲等6个地面频道,靓妆、财富天下、学习等3个数字付费频道,以及江苏动视1个移动电视频道);10套广播节目(包括新闻综合广播、新闻广播、交通广播网、金陵之声、经典流行音乐广播、音乐广播、文艺广播、故事广播、健康广播、财经广播),并拥有居家购物、影视制作、电影发行放映、新媒体、国际业务、文化金融、报纸杂志、产业基地(园区)等多种业务。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以上内容参考: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首页

江苏商论期刊编辑电话

是04版是不是08版,要等北大出版之后才知道

产业经济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主办

1、国际贸易问题 2、国际贸易 3、财贸经济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商业研究 7、销售与市场 8、广东商学院学报 9、商业时代10、中国商贸 11、价格理论与实践 12、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国际经济合作 14、对外经贸实务 15、江苏商论 16、国际商务研究 17、中国物流与采购

国际贸易核心期刊共有17本1、国际贸易问题 2、国际贸易 3、财贸经济 4、商业经济与管理 5、国际经贸探索 6、商业研究 7、销售与市场 8、广东商学院学报 9、商业时代10、中国商贸 11、价格理论与实践 12、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3、国际经济合作 14、对外经贸实务 15、江苏商论 16、国际商务研究 17、中国物流与采购扩展资料:其中国际贸易问题算是核心期刊里较为权威的期刊,属于对外贸易专业理论刊物,主要宣传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研究国际经贸问题,分析国际经贸动态,介绍最新国际贸易理论。读者对象为外经贸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国际经贸理论的研究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各国驻华商务人员。较之国际贸易问题的权威性,国际商务研究侧重点又有不同,主要报道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介绍国际商务知识。读者对象为对外经贸企事业单位职工、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经济院校师生等。有英文目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贸易问题百度百科-国际贸易(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换活动)百度百科-核心期刊目录

  • 索引序列
  • 江苏商论编辑部
  • 江苏商论编辑部地址
  • 江苏商论编辑部电话
  • 江苏商论编辑部电话是多少
  • 江苏商论期刊编辑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