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文汇报历任社长总编辑

文汇报历任社长总编辑

发布时间:

文汇报历任社长总编辑

你好! 王树成先生,河北省平山县人,全国政协委员,现任香港文汇报董事长、社长。 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具有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生学历,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兼任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主席、海外华文媒体合作组织

198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进入解放日报工交财贸部任记者、副主任。1997年8月至1998年1月,在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培训;1997年1月任申江服务导报筹建组负责人。1998年5月任申江服务导报首任主编。1999年1月任新闻报副总编辑。2000年1月任新闻报常务副总编辑,同年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新闻报总编辑。2003年11月,调任文汇报党委副书记、总编辑。2002年7月获复旦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2004年5月,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2004年12月任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副社长,文汇报党委副书记、总编辑。2005年8月,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社长,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2011年3月,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2011年9月,任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台长,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裁。2013年10月,任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上海文汇报历任总编辑

上海文汇报和香港文汇报可以说是同一祖宗。1947年,上海《文汇报》及《联合晚报》、《新民报》被国民党政府封闭,部分报社同仁一路辗转到了香港,在各界爱国人士的帮助之下,文汇报在香港复刊。解放后,上海文汇报又在上海复刊,所以就形成了两家文汇报,但大家都在用同一个报头,只不过香港文汇报报头是竖的,上海文汇报报头是横着的。香港文汇报是一份面向香港全社会的综合性大报,也是一份以社会精英为读者定位的香港主流报纸,日均出版60版左右,除在香港地区发行外,还即日运销中国内地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零售港币6元。香港文汇报立足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除香港外,每日还在美洲、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同步出版海外版,读者遍及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香港文汇报正在努力成为一家覆盖全球华人世界,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华文精英媒体。2003年5月,香港《文汇报》珠江三角洲新闻中心成立,下设广州办事处、深圳办事处和珠海记者站,《文汇报》副总编辑张建华兼任本中心总编辑。 2006年,香港《文汇报》在广东省境内发行两叠24版的“商务精华版”的《文汇报》,周一至周六发行,周日停刊(仅有一次倒扁运动期间没有停),在各个报刊零售点都有销售,人民币3元。一叠主要是报道各地主要新闻和财经地产消息,二叠主要报道娱乐、马经和六合彩。《文汇报》以香港报纸自居,声称读者定位主要是香港社会各界精英,由于该报拥有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悠久历史背景,在报道国际及两岸事务时,站在偏左的立场。

钱伯城 古典文学研究家。编审。笔名钱东甫、钱冬父、阳湖、成柏泉、辛雨。1922年生,常州人。1937年后,曾任上海生活书店练习生,上海《文汇报》社资料人员,中学语文教员。解放后历任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中华文史论丛》编辑室副主任、总编辑、社长。兼上海市古籍理事出版社规划小组副组长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第二届理事、第七届全人人大代表。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长期从事作家传记和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辛弃疾传》(1955年,作家出版社)《司马迁的故事》(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唐宋古文运动》(1962年,中华书局)、《韩愈》(1980年,中华书局)、《袁宏道集笺校》(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古代文言短篇小说选注》(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此外,还在《文艺月报》等刊物,发表历史小说《小忽雷》、《长命女》和论文《〈约翰·克利斯朵夫〉在中国》、《关于韩愈的诗》、《洪升和他的戏曲〈长生殿〉》等。

香港文汇报历任总编辑

1965年进入新华社通讯社从事新闻工作至2000年,为新华社高级编辑,高级记者。1966年至1969年,奉派在新华社驻老挝解放区分社任翻译、记者,采访报道印度支那抗美战争。1973年至1977年,出任新华社老挝万象分社首席记者,采访报道越南、老挝的民族解放战争。1978年至1985年,先后任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发稿中心负责人,参考新闻编辑部副主任、主任和《参考消息》总编辑。1986年至1993年5月,任新华社秘书长。1993年6月至2000年11月,任新华社亚太总分社社长兼新华社香港特别行政区分社社长,组织指挥了香港回归祖国前後的一系列重要报道。在此期间,创办了新华社驻香港的窗口公司--金鼎(集团)有限公司,并与外资合作成功创建了中华网公司,担任金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华网公司副主席。2000年12月,任香港文汇报社长。2003年,任全国政协委员。张国良社长曾担任过中国地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高级顾问和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副主席等。先後学过俄文、法文、泰文、老挝文。

浙江日报社历任社长总编辑

郑梦熊,1933年6月生,浙江江山人,1948—1951年在浙江江山中学高中部学习,当选第一任学生会主席、团支书,江山县人民代表,衢州专区学生联合会副主席。毕业不久被任命为浙江省衢州团地委宣传部干事,1957年任共青团建德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58年奉调《浙江青年报》报社,开始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后历任《浙江日报》总编辑、高级编辑,《人民日报》副社长、机关党委书记,《人民论坛》杂志社副社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教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并被选为十五大代表。

1930年,赵扬学徒于上海怡春钱庄,日点钞银,夜作诗词。3年徒期未满,已为沪上诗坛誉为“浙东才子”。满徒后应聘为均昌钱庄、光中银行职员。  1931年惊闻“九·一八”事变爆发,赵扬疾书:“忍看烽烟遍吉黑,拼将血泪染江山。男儿殉国寻常事,不捣黄龙誓不还”。时年仅17,殉身报国之志,溢于言表。1937年“七七”事变后,赵扬毅然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外围组织——钱庄业业余联谊会,以笔作刀枪,更加自觉地投入抗日救亡活动。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上海钱庄业第一名秘密党员。党组织分配他兼任《银钱庄报》副刊、《新文丛》编辑。在《银钱庄报自由谈》专栏上,每期几乎都有他撰写的杂文,评说当局救亡得失,抨击日寇侵华暴行。同时,经常为进步刊物《奔流》、《草原》、《职工生活》撰写诗词、杂文。1942年,《自由谈》被迫停刊,涉嫌赵扬,引起日伪特务机关盯视。11月,党组织将他安全转移到新四军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弃文从戎。当时,他在《从戎》诗中写道:“南望金陵笑群丑,健儿杀敌气如虹。”表达了杀敌救国,一心为民的壮怀。  1945年抗战胜利之初,赵扬先后出任华中解放区《新华日报》、山东解放区《大众日报》、山东解放区《新潍坊报》秘书主任、副社长。1945年5月,随军南下杭州,接管伪《东南日报》,参与改创《浙江日报》,任副社长兼总编辑,后改任浙江省工业厅副厅长。  1954年4月,赵扬随全国各地大批经济人才,远赴黑龙江,支援建设苏联援建的22项重点工程,被任为哈尔滨三大动力之一的哈尔滨汽轮机厂副厂长,主管工程建设,成为该厂创建者之一。  1957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拟调赵扬到国家机械工业部供职。在商调过程中,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得知他曾长期从事编辑工作,几经协商,留任为黑龙江日报社副总编辑。1965年3月任总编辑。同年被选为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1960年初,协助前任总编辑白汝瑗,发动和组织全体编采人员,探索办报规律和省报风格。经编委会总结归纳为“新、全、高、快、短、活”六字办报要诀,得到全国文教群英会的肯定和各地报业的赞同。在以后的办报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六字要诀”的内涵。他强调‘以高挂帅、抓新要快’,就是要在学习领会党的指示上下功夫,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在提高政治敏锐性,提高新闻嗅觉,既能及时发现问题,又能辨别真伪是非上下功夫。运用“从短入手,既全又活”,则要在提高运用唯物辩证法思考问题、观察问题上下功夫,在增加知识、丰富文采上下功夫,在写材料简短精练上下工夫,务期创出独具黑龙江特色的新风格。  赵扬不仅精研新闻理论,尤重新闻实践。经常下乡下厂,亲率记者一道挖掘重大典型,帮助立意修改,并自撰社论、杂文,以阐发典型报道的意义,扩大宣传效果。每一篇社论、杂文,都是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反复推敲,精心修订的力作。也要求记者,及时发现新事物,亲到现场采风,而“不要只端饭碗,向上要现成饭吃”。他常说,在家是总编辑,外出采访就是普通记者。自己写的稿子,要按规定审稿程序审改,不能搞特殊化。在社内则把主要精力,集中于一张报纸上。  在把握方向,原则上,赵扬严谨务实。他审定稿件从内容到形式,从文字到标题,一丝不苟。一个字,一个标点,一个事实、一则引文、一个数据,发现失误或疑点,必找当事人查问明白。深夜值班,也不例外。对事要求严,待人则有长者之风,深受群众拥戴。编采人员很少有人称他官衔,而直呼其名。  赵扬重视培养新闻队伍。认为要办好一张有独特风格的省报,必以人才为本,并提出培养人才的目标方向。他要求记者立志当又红又专的名记者,专业编采人员要力求成为社会该行业的权威。在他身体力行、耳提面命下,一批老编采人员更趋成熟,一批青年成为新秀。  1958年,“大跃进”浮夸风盛行时,他敢于坚持真理,刚正不阿,从主观上决不见风行事。常常堵住一些失实或过头的新闻见报。1958年11月24日,报上发表了一篇《一炮轰下三十万吨矿石》的夸大新闻。他上白班读报(每人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读报,秘书长以上干部要看十份读者来信)后,即找有关人员追问:“三十万吨矿石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这些矿石散落得到处都是,怎么收捡的?”“这些矿石能运出来吗?”来人无言以对,只好如实答说,这稿是奉命采编发稿的。他强调说,不管是谁的指示,记者都要从实际出发,按实际情况采写。并皱着眉头,连说:“被动!被动!”1963年元旦社论给省委送审定稿小样中,有“迎接生产新高潮”的提法。他提出:“当前是不是新高潮?”“这个新高潮得迎出多远呢?”经重新请示,改正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口号。对省委提出的正确批评意见,每次都认真组织编辑部讨论,吸收经验教训,以防再犯,并引咎自责,从不诿过于人。1965年春,在开始回升的全省工业生产中,又出现片面追求增产,忽视节约倾向。当记者发回人物新闻《节约标兵王文梅》时,他亲自安排突出版面发表,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产生强烈的社会效应。为了总结反倾向斗争中的经验教训,多次指令有关部门,为编委会起草了《黑龙江日报四年工作总结》(1957—1960)、《关于保证新闻报道真实准确的几项规定》、《关于改进记者工作的几个问题》等,既检查了存在的问题,如政策理论上的片面性,宣传作风上的浮夸,宣传策略上的急功近利,也提出了从实际出发和加强调查研究的改进方向和措施。  赵扬昼夜操办报纸之余,常从事诗词创作,见于报刊的,就有40余篇。赵扬诗词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早年诗词,具唐宋之风。后期诗词,歌咏社会主义新生活,有创新,有探索。他的诗词,凝炼、畅达、韵味纯而又足。如抗日战争初时的《感时诗》:“江南三月正春游,关外有人作楚囚;壮士头颅义士血,为谁断送为谁流!”  196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到哈尔滨,演出古装话剧《钗头凤》。观后写词一首《钗头凤》:“春如醉,人憔悴,伤心最是沈园会。发难结,情难绝,毕生遗恨,新词一阙。劫,劫,劫!居失蕙,朝有桧,满腔悲愤千行泪。胡未灭,人长别,秋风铁马,断云残月。缺,缺,缺!”这首词,真是字字感人,情溢纸表。  赵扬不仅在诗词的创作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且在诗词(包括整个文学艺术)理论上也颇有见地。他在为《问轩诗话》所作序中,就提出了不少精粹的见解。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乍起时,因“三家村”文字冤案株连,被省委勒令“停职反省”。在劳动之余,时常填词作诗。屡遭“造反派”训斥,他却泰然处之。  1971年11月恢复工作后,倾全力整顿报社,肃清“左”的流毒。当工作秩序稍入正轨,“四人帮”又煽起“批林批孔”的邪风。赵扬不怕引火烧身,扣发或删削了一批新闻稿中过激辞章。  由于文革中遭受折磨,工作任务繁重,赵扬积劳成疾。1974年12月28日,因心脏猝落抢救无效逝世。年仅60岁。  遗作有《晓望集》,邹问轩《诗话》序言,还有在黑龙江日报社内部刊物《练笔》、《业务研究》、新协《新闻尖兵》上发表的若干新论述,对新闻定义、办报方向方法、培养新闻队伍,读书、练笔、作风、为人等,有诸多方面的独到阐述。

该社归口省委宣传部管理,为正厅级单位,社长总编辑都是正厅级。

都市快报总编辑社长历任

叶至善,1918年2月24日生于江苏苏州。 二十二岁开始跟着父亲叶圣陶学习写作和编辑已五十余年。一九四五年人开明书店编辑,编辑《开明少年》月刊和其他青少年读物。一九五二年编《中学生》月刊。一九五三年转入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五六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任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曾主持编辑《旅行家》和《我们爱科学》杂志。现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名誉顾问等职务。叶至善是著名的少儿科普作家、优秀编辑、优秀出版工作者。他主持少儿刊物如图书的编辑工作的五十多年中,为少年儿童写了大量优秀科普文章和图书。其中科学家传记小说《梦魇》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第二届宋庆龄儿童文学二等奖。《竖鸡蛋和别的故事》获上海优秀科普读物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科普作品荣誉奖。除此之外他还曾参与策划编辑了《少年百科丛书》、责编了《叶圣陶集》二十五卷本。著作有: 《未必佳集》、《古诗词新唱》、《诗人的心》、《我是编辑》和即将出版的《科普杂拌儿》、《父亲的希望》等。基于叶至善对少儿科普工作和编辑出版工作的贡献。宋庆龄开创的中国福利会向他颁发了妇幼事业的最高奖《梓书奖》。他还是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选的首届《伯乐奖》的获得者。叶至善先生出自书香门第,1945年正式进入开明书店,为父亲叶圣陶主办的初中生杂志《开明少年》做编辑,开始了给孩子们写科普文章的生涯。他努力揣摩孩子们的口味,注意他们的理解能力与阅读兴趣,用文艺的笔调来写科普,希望使孩子们喜欢读、读得懂。并且避免老师讲课的方式,诱发孩子们一同思考。这本书是叶先生几十年编辑与科普生涯中的作品选集,一盘清新、淡雅、可口、浅近、平民的科普杂拌儿。

中国共产党党报史略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来,党报作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从为生存而斗争逐步走上兴旺发达的道路,既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也总结出一整套的办报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党报实践和党报理论,具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补充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时值党的八十生日之际,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党报的办报历史和办报经验,对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办好党报不无积极意义。一、中共中央机关报溯源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后,就十分重视报刊宣传工作,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第一个决议就对出版党报的原则性问题作出了规定。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又专门讨论了党报宣传问题。1922年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会议上,决定创办全国性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1922年9月13日,《向导》在上海创刊,刊名“向导”二字由陈独秀题写,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向导》1927年5月迁往武汉,7月18日停刊。作为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集中力量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政策,为群众斗争指明了方向,受到广泛的欢迎,并被誉为“黑暗中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办的《向导》等革命报刊几乎全部被迫停刊。8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告,要求各级党部努力恢复和加强党的宣传鼓动工作,由于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重建的报刊一般不用大革命时期的名称。因此,新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定名为《布尔塞维克》,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秘密创刊。1930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又在上海创办了机关报《红旗日报》,第一任主编为李求实。1930年10月30日,该报增出独立副刊《实话》。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刚刚建立的党报网络又遭到严重摧残。1933年1月,临时中央被迫从上海迁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党报也随之转移。1931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红色中华》在江西瑞金创刊,首任主笔周以栗。1934年因红军长征而休刊,1936年1月在陕北复刊。1937年1月29日,为适应新的形势,改名为《新中华报》,首任社长是博古(秦邦宪)。该报初期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1939年2月7日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兼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4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机关报——《解放日报》,该报是由《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改组而成。毛泽东题写了报名,并撰写了发刊词,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秦邦宪),第一任总编辑为杨松(吴绍镒)。1947年3月27日停刊。《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大型日报,它创造性地宣传了中共中央的各项主张,为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宣传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解放日报》停刊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共中央没有再办机关报,而是加强了新华社的工作。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同年3月,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迁入北平,8月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1949年起设有社长,先后担任社长的有胡乔木、范长江、邓拓等;实行总编辑制后,历任总编辑有邓拓、吴冷西等。当时,为了宣传革命的主张,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还出版了自己的合法报刊,如《新华日报》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的机关报。《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1938年10月25日迁重庆,1947年2月28日因国民党的迫害而停刊。第一任社长兼总经理是潘梓年。在出版9年多的时间里,《新华日报》针对国统区的实际情况,正确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为中共在国统区赢得了民心,在我党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除了以上所述及的各类中共中央机关报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共中央还创办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报刊,如《热血日报》、《新青年》、《前锋》、《红旗》、《红旗周报》、《战斗》周刊、《实话》、《斗争》周刊、《群众》周刊、《解放》周刊等。中共中央现在的机关报是《人民日报》,这是1949年8月1日由原来的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改版而来,当时未作任何声明,期号也未重新编排。从那时至今,《人民日报》就一直是中共中央机关报,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迄今为止办报时间最长的机关报。

第一任总编辑 关文(新华社江苏分社副社长、上海证券报社长、现代快报总编辑)第一任执行总编辑 杨育松第二任执行总编辑 戴玉松第二任总编辑 刘冬赋第二任执行总编辑 刘冬赋第一任社长 许群(新华社浙江分社党组成员)

09—1982年08,河北大学哲学系学习;08—12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工作,1988年任副总编辑,1989年后历任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党委书记。12—12月,任河北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12至今,省政府国资委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监事会主席(正厅级)。1996年被评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管理专家。1998年评聘为编审。1999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2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2003年获第八届中国出版韬奋奖。2015年1月免去李保平的河北省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监事会主席职务。

  • 索引序列
  • 文汇报历任社长总编辑
  • 上海文汇报历任总编辑
  • 香港文汇报历任总编辑
  • 浙江日报社历任社长总编辑
  • 都市快报总编辑社长历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