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科技与管理投稿经验分享会发言

科技与管理投稿经验分享会发言

发布时间:

科技与管理投稿经验分享会发言

科学管理是按事物本身的规律管理。经验管理是按自己工作经验管理。

jktyi

农业科技管理投稿经验分享会发言

同志们:现在开始开会。今天的会议时间很短,会前给大家一点时间请把手机关掉,期间,不要交头接耳,来回走动。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镇计划生育春季集中服务活动暨3月份康检动员大会。(来自)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安排当前全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动员全镇各级干部迅速行动起来,扎扎实实开展好本次春季集中服务活动暨3月份康检工作,为全年计生工作开好头,起好步,为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在今天的会议上,我们还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市计生委孙晓茹主任及科技科刘玉粉科长,专程来参加我们的会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同志们:这次会议,是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精神,落实全县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加快我乡文明小康村建设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来自)会议将根据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确定我乡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全体机关干部、各村两委成员、乡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受表彰奖励的先进个人等。今天的会议有四项议程: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主持会议20xx年5月xxx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召集来召开“全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会议”,这是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辽宁省政府《辽宁省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xxx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方案》、研究落实我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同志们:市检察新闻网络宣传工作会议现在开始。参加今天会议的领导同志有: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侯召迅同志、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社记者刘卉同志、法制日报社主任张进中同志、河南报业网网络新闻部主任韦宇龙同志、河南日报新闻中心记者李英华同志、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宣传处处长齐兴悦同志、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孟虎同志、三门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季金海同志、灵宝市委副书记张社平同志、灵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成宝同志。应邀参加会议的兄弟单位有:周口市人民检察院、南阳市人民检察院、洛阳市人民检察院、平顶山市人民检察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同志的光临表示热烈地欢迎!同志们:这次县委工作会议,是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工作会议和全县三级干部大会精神,总结成绩,安排部署20xx年全县组织、宣传、政法、统战、老干部、档案、保密、党史以及群团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再鼓干劲,乘势而上,为实现“两率先、一前列”奋斗目标,为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管理 期刊CN号 22-1143/S 主管单位 农业部 主办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文种 发行范围 公开 出版状态 这是到新闻出版署网站查询的结果给您推荐《科技传播》杂志国家级科技学术期刊中英文目录

技术与创新管理投稿经验分享会发言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是全面总结2006年科技工作,部署落实2007年科技工作任务,动员全市科技系统和科技人员,为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黄石老工业基地迅速崛起,作出更大贡献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张柏青同志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代表市科技局作工作报告。 一、2006年科技工作总结 2006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科技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若干配套政策的颁布,为我国科技发展描绘了光明的前景。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市科技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科技大会精神,紧扣服务经济发展主题,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出了新的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市科技局被评为全国“星火富民”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制造业信息化先进组织集体、全省科技管理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我市科技综合实力指数较去年上升2位,在全省市州中排名第二。 (二)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1、项目管理得到加强,科技成果又获丰收。2006年,我局先后组织申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0项,立项51项,立项率达到57%。同时,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安排也更加贴近黄石发展需求,共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3项,资金2700万元,其中科技三项经费1100万元,高新技术发展引导基金1600万元。同时,调整科技项目管理方式,改革了市级科技计划立项程序,严格科技项目评审,增强了科技项目立项的透明度,保证立项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对科技经费的安排,本着突出重点,加强集成的原则,集中资金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实行了跟踪服务责任制,切实提高了科技项目的成功率。 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共开发新产品80个,新技术35项,攻克关键技术难题34项。登记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42项,鉴定科技成果40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2项、国际先进水平11项、国内领先水平27项。有19个项目获得省级科技奖励,比上年增长7%,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创新奖2项。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项目水平,连续两年均在全省市州中排名第一位。 2、实施科技攻关专项,全力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作为老工业基地,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始终是我市科技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科技攻关专项的实施,一是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掌握了一批能占领行业制高点的核心技术。例如哈特贝尔公司开发的轴承精密冷辗成形工艺,在国内首次采用纳米技术进行冷辗芯轴热处理,提高了模具的性能、寿命和轴承套圈冷辗精度,不仅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一整套崭新的理论体系;新冶钢在国内领先开发了高精度合金钢全过程控轧控冷工艺技术,形成了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精度高质量合金钢短流程生产线,使产品质量大幅提高;芳通开发的霉菌氧化物新工艺,形成了一条易于控制、产品纯度高、收率高的工艺路线,使收率达到80%,比传统工艺提高近一倍,成本大大降低,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二是开发了一批科技新产品,推进了传统产品升级换代。离合器开发的双质体飞轮属于高档轿车关键零部件,价格是普通离合器的3倍,利润是原来的5倍。通过开发新产品,我市在物流输送设备、超声波设备、激光加工设备、电力控制系统、消费电子产品、软件等领域也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丰富了我市高新技术产品的种类,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攻克了一批节能环保新技术,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华新公司开发的200万吨环保型高性能水泥,工业废弃物的掺入量已超过50%,年减少工业固体废弃物100万吨,每吨成本降低20%,产值利税率达到20%。兴华公司开发的柠檬酸废糖水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成套技术 ,生产清洁能源并联产有机肥,每年新增产值1400万元、净利润1000万元;华亿冷轧公司开发的带钢盐酸酸洗废液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实现酸洗废液的零排放,盐酸回收率达98%,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四是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全面推进,黄石经验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作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共组织40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实施了55项重点示范项目,使全市80%的制造业大中型企业 “甩”掉了图版,新产品的设计周期平均缩短1/3以上; 19家示范企业实现了生产过程数字化,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15%以上;一批企业“甩掉帐本”,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东贝公司实施ERP后,建立了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先进管理模式,使库存和在制品减少24%,制造成本降低了2%~8%,产品准时交付率平均提高55%;华新等一批制造业骨干企业实现了数字化集成,在全国都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全省3家企业被列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我市就占了2家。去年元月份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新年论坛”,主办单位邀请黄石市科技局作为唯一的地级市代表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3、高新产业稳步发展,产业结构显著优化。一是发展速度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攀升。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5%,销售收入增长29%、实现利税增长8%、外贸出口额增长3%,呈现出效益增长高于速度增长的喜人局面。全市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1家。产值过亿元的21家,其中过10亿元的有3家。二是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产业出现高速增长的好势头,生物技术与新医药领域呈现迅速复苏的趋势,分别比上年增长9%、9%和9%。三是高端产品不断涌现。新冶钢开发的极端环境用钢,使我市特钢产品结构进一步向高端化方向发展。锻压公司开发的“6000吨重型数控折弯机成套装备”,成为世界上最大吨位的数控折弯机成套装备,综合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四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名列前茅。去年黄石高新区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4亿元,同比增长1%、5%。经过省有关部门对全省11个省级高新区进行考核验收,黄石高新区综合评分名列前茅。 4、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星火富民”成效突出。一是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投入科技三项经费160多万元,与市财政局、畜牧局联合组织了第三轮畜牧科技招标;针对16项技术难题分6个项目组织科技攻关,带动社会投入5300多万元,预期实现产值8亿元,利税3600万元。为了扶持农业特色产业,我局编制了《优质肉兔产业发展规划》、《黄石优势特种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发展一批在全省独树一帜的特色产业。通过连续扶持,优质肉兔、优质苎麻、特种蔬菜等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特色产业已经渐成气候,开始为农民增收作出贡献。二是科技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增强。至去年底,市级农业科技示范户总数达到21家,几乎囊括了全市各个新兴农业门类、产业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农村经营实体。科技示范户共开发、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模式60余项,带动专业户1000多户,吸收农民就业1000余人,显示出极强的影响力、带动力和幅射力。此外,还重点扶持了5个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10个农技专业协会,农业科技示范工程效应明显。三是科技特派员工作进一步深入。去年,科技局与市委组织部、农业局、人事局等部门联合又增派40名科技特派员,使全市农业科技特派员的总数达到70名。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为企业和农户开发科技开发项目68项,引进新品种40个,应用新技术25项,带动农户增收800多万元。有的科技特派员还被聘为当地企业负责人。四是农村信息化工作全面启动。市科技局与电信、移动、农口等部门协作,制定了《黄石市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市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由30名专家组成的农业科技咨询队伍、建设了一批省级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站、开通了黄石农技110热线和网站,完成了与省农技110热线服务平台的对接,形成了由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一套制度、一个网络组成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 (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试点城市和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全面推进 1、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加快。2006年,市科技局会同发改委、经委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意见》,启动了旨在促进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建设的“茁壮工程”,并选择20家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目前,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40余家建立了国家、省、市级技术研发机构,其中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省级12家。40家高新技术企业都基本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企业研发机构,去年科技经费支出达71亿元,开展科研项目274个,分别比上年增长6%和5%。 4、知识产权全国试点工作全面推进。2006年,全市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1000件,达到1100件,比上年增长8%,人均专利申请量居全省第一。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53件,是上年的47倍。尤其是企业专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确定新冶钢等40家单位为全市专利战略示范企业,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去年参与申请专利的企业数超过上年度的2倍,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248件,是上年度的6倍,企业专利转化率达到85%以上。去年底,召开了首次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市知识产权局与工商、文化、信息产业等部门在一起交流经验,共同推进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大”知识产权的工作格局开始形式。开展了“十佳专利”、“专利申请十强企业”和“优秀专利发明人”评选表彰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发明人的创新积极性。 (一)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全面推进工业领域科技进步 2、全面推进全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对大冶市、阳新县、环境工程、服装制版、模具制造等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指导和扶持,增强其区域和专业服务能力,争取1家中心成为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二是大力扶持以磁湖科技创业中心为龙头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 (四)以“万千百工程”(全年知识产权培训过万人、全市专利申请过千件、企业重大专利成果过百项)为目标,深入推进“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 1、深化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积极申报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实施意见》,建立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探索统分结合,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制定《黄石市知识产权战略》,积极申报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2、深入实施企业专利战略示范工程,提升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一是按照要求对前两批试点企业进行验收,同时认真总结试点单位的成功经验;二是扩大企业专利战略试点单位,2007年再增加10家,使试点单位的总数达到50家;三是支持新冶钢、东贝、劲酒等3--5家条件较好的企业建立行业专利数据库;四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邀请资深专利审查员为我市重点企业担任知识产权高级顾问;五是全力推进专利成果在我市企业的转化,同时加强企业自有专利的转化工作,使企业专利转化率达到85%以上。 3、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在国家、省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建立黄石市专利文献数据平台;开通黄石市知识产权网站,为全市企事业单位和发明人提供专利文献服务和知识产权资讯服务。 4、建立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培训体系。继续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开展“面对面”培训;举办知识产权、法务、文献工作者专业培训班;完成“黄石市知识产权电教中心”设备安装调试任务,争取“湖北省专利文献人才培训基地”落户我市,并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挂牌。 5、继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专利宣传工作。一是与工商、质检、公安、海关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商品流通领域专利产品的市场监督,建立长效机制;及时调处日常专利纠纷,力争结案率达到100%,协助司法部门依法办理涉及专利的相关案件。二是办好《知识产权简报》,做好统计分析工作。三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通过多种形式报导知识产权工作动态。组织“黄石市优秀知识产权新闻报导评选”活动,强化全市知识产权意识,彰显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五)以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成果管理为重点,不断完善推动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制度 1、以抓好项目结题为切入点,不断加强科技成果管理。一是深入实施《黄石市科技成果管理办法》,认真抓好科技成果结题、重大成果登记、市级科技奖励评选以及省、国家科技奖项申报等项工作。力争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结题率,当年达到30%,次年达到70%,第三年达到90%以上;精心组织推荐获省一、二等奖项目参加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力争实现国家科技奖励改革后零的突破;二是继续完善“科技成果库”,实现网上查询;三是组织好2007年度市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工作;四是加强与地税部门的协调,做好国家科技部要求的网上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 2、强化科技计划及其经费管理,加强科技项目的宏观协调。一是紧贴黄石发展,建立以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攻关和政策引导类计划为主体的市级科技计划体系;二是不断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立项、评审等环节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三是健全科技计划管理监督制约机制,规范计划管理各个环节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对科技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加强对科技计划实施绩效和管理绩效的统计分析和考评;四是深入实施《黄石市科技三项经费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科技经费的监管制度,提高科技经费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六)广泛开展产学研科技合作,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 1、以“两发挥,五加强”为重点,不断拓宽产学研科技合作领域,全年实施合作项目50项。一是进一步发挥市政府科技顾问团的平台作用。组织好年初召开的顾问团年会和年中召开的顾问团联络员工作会议,将我市与武汉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引向深入;二是进一步发挥驻市高校的作用。组织好第二届“百名教授博士企业行活动”。将两所高校的重点实验仪器设备纳入全市大型设备仪器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开展服务。“五加强”是,一、加强对接延伸。合作领域要由工农业向卫生、城建、环保战线延伸,合作方式要由“点对点”为主向“一企多校”(冶钢模式)和“行业--院校”(化工行业模式)延伸,合作层次要向县(市)区、乡镇、街道延伸;二、加强共建共创。大力扶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在我市共建技术中心,创办产业基地。今年校企共建技术中心要新增8家;三、加强联合申报。大力组织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申报省和国家级科技项目,力争大冶铁矿“难选矿高效磁化焙烧”和美岛公司“女装版型数据库”等项目与高校联合申报国家“863”计划取得突破;四、加强平台建设。院所专家库、科技成果库、企业需求库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及时更新,使其在产学研科技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五、加强跟踪服务。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的跟踪管理和协调服务,力争取得最佳效果。 2、以高端人才引进、创新人才培养、人才作用发挥为主线,大力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组织“市政府科技顾问团单位院士黄石行”和“九三学社院士黄石行”活动;二是开展“黄石市百名行业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三是组织第二次“千名专家实施百项科技攻关活动”,使这项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四是会同市总工会开展“万名技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五是在广大农村开展“星火富民带头人评选活动”;六是按照“百千万十万科技人才工程”要求充实和完善科技人才数据库;七是编辑《黄石科技人物风采录》,扩大科技人才的社会影响。 (七)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宏观环境 1、以落实科技创新政策为突破口,不断优化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一要会同相关部门重点落实好国家、省、市关于激励科技创新的税收扶持、加强引进消化吸收、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最新政策,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做好在操作层面上的细化,突破政策实施的瓶颈。二是继续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多层次科技奖励体系的意见》,重点指导和支持各县(市)区、各条战线、各有关部门建立科技奖励制度。三是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政策,探索允许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享有该项科技成果所占的部分股份或享有转让所得的部分收益等项政策。 2、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工作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就科技计划的安排、重大项目的实施进行沟通和协调。要加强与有关部门间的沟通,提高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程度。 3、加强科技宣传,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舆论环境。一是加大与宣传部门的合作力度,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在科技宣传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认真组织好“科技活动周”活动;三是与科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合作,发挥各城区科技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特殊优势,广泛深入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尽快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素质。 4、加强县(市)区科技工作,争取有更多的县(市)区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今年要进行2005—2006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区评比验收工作。除了做好迎检准备之外,更要认真总结两年来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业绩,做好2007年的各项工作,为建设创新型黄石作出更大的贡献。 (八)切实加强机关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创建“五型”机关活动 1、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有关文件精神,围绕科技中心工作抓党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抓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和《实施细则》的要求,重点加强“三会一课”、党支部工作制度和支部工作档案的规范化建设。 2、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扎实抓好党务政务公开。重点抓好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十大平台,定期听取机关建设监督员的意见和建议。 3、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全面开展创建“五型”机关活动。去年底,市委作出了在市直机关开展创建“五型”机关活动的决定,并将科技局作为全市6家联系点单位之一,这是对全市科技工作的肯定和支持。我们要借此东风,把科技系统的自身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黄石市科技局关于加强和谐机关建设的决定》和《黄石市科技局关于开展创建“五型”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推动“五型”机关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市委创建“五型”机关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今年重点抓好“机关服务年”活动。结合科技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三深入三服务”主题活动,即,深入企业,服务自主创新;深入农村,服务“星火富民”工程;深入基层,服务广大科技人员。进一步巩固“行评”成果,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责任、提高服务效率,树立市科技局良好的服务形象。同时,创建“五型”机关工作要进一步向局属二级单位和各县(市)区科技局延伸,以全新的风貌圆满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 同志们,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我们要振奋精神,再接再厉,深入贯彻三级科技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决议,抓住跃升期机遇,实现科技工作新突破,为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的创新型黄石作出更大的贡献。

不明白你这些奖是如何获得的?按你的叙述,你应该是一个管理者,你怎么可能连个发言稿的提纲都要来这里找人问?你觉得有几个人能在这里帮你解决这些问题?这里混迹着各种无所事事的人,他们大多也不具备这种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谁会为了你这六十分来免费分享自己的心血?醒醒吧。

投稿邮箱

研究与发展管理投稿经验分享会发言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调查与思考村级集体经济是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强化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济保证。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集体经济越发显现出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状况却不容乐观,不良债权过大,债务逐年增加,集体资产已尽枯竭,资源匮乏,造血功能不足,严重束缚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村级组织在新形式下为群众谋取利益的作用,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能否得到进一步巩固的政治问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是加强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实施“富民强村”工程,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伐。一、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基本情况我市总面积6,674平方公里,有16个乡镇,173个行政村,农户8万户,农业人口7万人,农村劳动力2万个,耕地面积530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万亩。全市村级债务大于债权,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为无效债权。全市现有村级债权26,9万元,村均8万元。其中:农户欠款18,790万元,有效债权10,830万元;单位欠款4,937万元,有效债权1,970万元;外部个人欠款1,771万元,有效债权4,937万元;其它欠款1,462万元。全市现有村级债务8万元,村均8万元。其中本金4万元,村均8万元。按照债务分布可以划分为五类:一是金融贷款10,190万元,本金5961万元;二是抬款13,510万元,本金9016万元;三是农户往来欠款18,900万元,本金15,403万元;四是村屯干部工资1,493万元,利息31万元,五是其它欠款2,850万元。按债务形成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情况:开展竞赛达标4,975万元,创企业支出7,267万元,各项补贴6,409万元,代缴垫付税费7,009万元,改善生产条件支出3,705万元,公益事业性支出10,784万元,管理费超支1,544万元,各项摊派1,100万元,各种担保220万元,损失浪费支出440万元。仅2003年以来就新产生债务3287万元,村均3万元。截止2003年末,全市资产总额37,607万元,村均209万元,资产大于负债的村87个,资不抵债的村84个,保持平衡的村2个。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原因。多年来,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业、就农业抓农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摊派资金,垫付资金,开发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导致大多数村集体不得不采取贷、抬、借等手段,维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失去造血功能的村集体只能债抬高筑的维持生计。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不仅是经济形式、经营方式的调整,更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大调整。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领导干部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科学文化程度低,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只是就农业抓农业,而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二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集体经济严重萎缩。村级组织是党的最基层组织,也是各项政策和工作的最终落实者。对于我们这个绝大多数村没有造血功能的现状,无疑在产生利益和成绩的同时,村级集体经济也在不同程度的受到削弱,而承担起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据调查,全市在秋整地及发放种植覆膜玉米、烤烟、甜菜、水稻开发等作物补贴上,造成6,409万元的债务;在开展义务教育、计划生育、机械更新、敬老院、警务区、文明村屯整治等达标竞赛活动中,形成债务4,976万元;在创村级企业、养殖一条街和兴建畜牧小区等基建工作中,由于缺乏科学论证,技术含量低,运行质量差导致集体经济严重亏损,形成债务7,267万元;在改善生产条件中,形成债务3,705万元;各种大型普查、征兵费、运动会、乡镇食堂摊派等造成债务1,100万元。三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一些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是集体经济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多年来,在费用收缴过程中,由于村级干部不敢于碰硬,不善于做群众工作,遇到困难不是去解决困难,而是采取其他的手段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制造了困难。全市村集体采取借、抬、贷等方式,共为农户垫付农业税、村提留、乡统筹等费用,共计9,695万元,从而使强村变弱村、弱村变穷村,使集体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另外,有些村级领导干部为了个人利益,时常是把集体利益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筹码,于集体利益不顾,损公肥私、大吃大喝,对集体资产乱支滥用,管理上有漏洞,导致集体积累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该的事不了,所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债台高筑,无法维持正常运转,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不足,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集体经济薄弱降低了广大农民对村领导班子的威信,拉大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面对入世和改革后的新形势,认真解决好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格外用心,格外用力,格外抓紧,以此来保证基层组织在广大群众中的高大形象和重要地位。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四是非生产性支出过大,部分村干部乱支滥用,管理上有漏洞,导致集体积累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五是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多年来,有关职能部门对镇村发展的总体规划、生产布局、资源优势、发展思路缺乏深人细致的研究,对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缺乏必要的引导,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扶贫资金分散,起不到切实帮扶作用,无法引导村集体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持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在及时消化、吸收过去取得的基本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改革为契机,以农村社会稳定和村集体经济低风险、高效率运作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创新思路的工作方针,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为增强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以人为本,必须着眼于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加强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注意从文化程度高、经营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怕吃苦、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结合素质升级,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素质的基本途径。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一是要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和培训。重点是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全体农村基层干部的头脑,提高其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服务的水平,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二是要加强政策法律知识教育和培训。使村干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领会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要求,提高政策水平,增强法律意识。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执行和运用政策法律,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三是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学习结构调整、市场经济、金融、城建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科学管理上下功夫,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实践证明,无论什么样的经济组织形式,科学管理都是第一位的,管理上不去,经济效益也上不去,多么优越的体制和经营机制也无济于事,只是空谈。二是挖掘自身优势,采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为增强集体经济拓宽发展渠道。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群思想解放程度等情况不同,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个模式。要立足优势,选准路子,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区位等优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立服务组织,开发信息经济。税费改革后,村级功能逐渐转移到了服务上来。要逐步建立村级信息网络,积极收集信息,开展有偿服务,寻找与本地种养植特色相适应的公司或加工企业,形成利益联合体,村里提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即可以为农户节省费用,增加收入,也可为客户节省时间,还可增加集体收入。依托地理优势,开发路域经济。公路沿线的村屯,可以借助公路的优势,充分利用我市已经形成的特色产业带,开发兴建专业市场,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提取相应的管理费归集体支配。围绕特色农产品兴交易市场或流通公司,建成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开展产、购、销一条龙服务,在服务农民中赢利,增加集体收入。依托资源优势,开发集体经济。土地是村级集体资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顺应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趋势,合理开发、利用集体土地资产,使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对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充分开发、利用集体土地资产,做到以地生财,保证村集体经济的经常性收入。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可以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向三产发展,开发沿街店面来收取租金,由于租金收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村集体经济的经常性收入,增加村集体收入。大力发展农村私营个体企业,将小、微、亏集体企业及闲置土地以多种形式出售转让给个人经营,集体企业闲置的厂房、生产设备等可以出售或租赁给私营个体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抓住化解债务的有利时机,可以把现有的林木产权以拍卖的形式进行出售,以此来获得集体收入。只要每个村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所在,挖掘资源开发潜力,大胆实践,科学管理,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将越走越宽。三是借助外力作用,切实提高政策利用效率,为增强集体经济寻求政策支持。税费改革政策实施后,村级的收费项目逐渐被取消,只有少数的机动地可以获取资金来源,所以依靠自身仅有的土地资源是实现不了经济发展的,要积极探索发展思路,提高政策利用效率,实施内力与外力相结合的法,发展集体经济。要依法申请豁免政策。对在村企业中与金融机构发生的债务,要依照《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破产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向有关机构申请豁免,金融机构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给予豁免,从而达到减负增收。要积极争取扶持政策。对应由公共财政开支的项目所欠债务,要实事求是核清种类和金额,依据客观、真实和准确的理由积极争取国家给予资金扶持。争取项目支持。积极争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种植业无偿补助项目、以及土地、林业等有关国家或省的优惠政策,争取国家无偿资金。要寻求外力支持。充分调动市直经济实力强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与村级结成帮扶对子,实行市、乡镇党政领导挂包村和挂包村企业重点项目责任制,按照“包扶到底”的原则,开展扶持工作。根据各自工作性质,发挥本部门专长,抽调懂经营、善管理、作风硬的人员组成工作组,到村开展工作,积极引导村级组织拓宽视野,挖掘优势,围绕农业抓工业和第三产业,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资、出力、出策略。例如,可以把招商引资企业直接引到农村生产原料基地,为村集体引入发展项目,实现企业与集体与农户互赢互利。在发展二、三产业中,农业部门要给予土地承包、租赁、拍卖有关农村政策的指导,狠抓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对村集体财务加强指导;市水利、电业等部门要在农田水利建设上给予资金或技术倾斜扶持;金融部门加大支农资金投放率,给予条件成熟的村集体企业资金扶持和利率减免政策。总之,各职能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提供一切有利于村级经济发展的便利条件。四是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非生产性开支要再压缩。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控制报刊费、电话费、招待费等费用的支出总量。严格控制管理费用支出,不折不扣的执行乡镇机构改革文件精神,应该合并的村要解决明和暗不和的问题,不然将出现一个村的公经费两个村分支的现象,严重影响集体资金在生产、生活中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合机构改革,抓紧支部书记公职化问题。这次改革,乡镇干部到村任实职的仅有*人,人员配置不尽合理。从思想观念上看,乡镇干部的文化水平、开放程度和创新意识要占优势;从经济利益上看,“公职化”的实施,将节省173个人的工资,相当于5个乡镇的财政收入,所以,支部书记公职化势在必行,有待于加快步伐。合并后要坚决按照规定的职数配备干部,避免人员臃肿,尽量减少管理人员,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建议市政府组成税费改革执行情况检查组,进行核实纠正,有利于改革的彻底和集体经济的顺利发展。三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市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仍然存在不公开、假公开和半公开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特别是在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上,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提高村务公开的透明度。四是资产清查要再继续。坚决清理集体资产,包括资金、厂房、设备、资源等,采取变卖、租赁、抵帐等手段,化解村级不良债务。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手段,对垫付的农业税和特产税尾欠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增加集体经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对村提留和统筹尾欠根据数额大小和农民承受能力,制定还款计划,采取说服教育和法律的手段进行资产清收,达到壮大集体经济的目的。

主持词面对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难度不断加大,考研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同时我校考研的氛围也是越来越浓,我院系在今年研究生升学考试中也再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系今年毕业生人数为59人,研究生考试人数28人,报名率5%,进入复试24人,通过率7%,最终录取22人,通过率6%。其中考取985院校2人,考取211院校10人。但是许多准备考研的同学对于考研还是充满了困惑,对考研的具体事项还是模棱两可,不知如何做好考研准备工作;就此情况,许多正在考研准备中的同学很希望能与刚从考研中胜利归来的学长们有一次交流的机会,以便更多的了解考研。所以为了让大一学生对考研有个了解,让大二大三学生对考研有更充分的认识了解,以及明确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我交通工程系团总支学习部组织特组织本次考研经验交流会,帮助大家更好地确定自己的目标。今天来到我们交流会现场的有: 以及在本次研究生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李飞 金荣 郭丽丹 柴亚楠 符浩 尹松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下面进行第一项,有请交通工程系 讲话。 下面进行第二项,有请以339分考取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的李飞学长发表演讲。 感谢李飞学长,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以346分考取华南理工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的金荣学姐发表演讲。 下面进行第三项,自由问答,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学长学姐们提问, 通过本次交流会,相信很多在考研准备中的或者有考研意向的同学更清楚的了解了考研的复习方法及最新考研动态;也使所有想考研的同学对考研有一个更加真实而全面的了解。此次考研交流会只是一个开端,考研学习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准备的还有很多,再次,衷心祝愿在座各位的“考研之轮”能扬帆远航

科技与管理投稿经验分享会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于1980年创刊,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刊最早的关于科学技术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的综合类科技期刊,是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自创刊以来,该刊为宣传科学精神和科学学理论,提高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水平,为“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和实施,率先在理论和实践上做了大量超前研究和探索。其中就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探讨的一些观点,还被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决策采纳。

《科技创新与应用》知网收入栏目设置:科技创新 信息技术 资源与环境 给水排水 电力科技 水利科技 路桥科技 建筑科学 农林科技 财经与管理 科教纵横 图书与档案 学术争鸣等。

  • 索引序列
  • 科技与管理投稿经验分享会发言
  • 农业科技管理投稿经验分享会发言
  • 技术与创新管理投稿经验分享会发言
  • 研究与发展管理投稿经验分享会发言
  • 科技与管理投稿经验分享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