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植物科学报告格式图片怎么写

植物科学报告格式图片怎么写

发布时间:

植物科学报告格式图片怎么写

非常棒!希望在能简便一些。

科学调查报告的格式  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2、介绍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阐明研究的假设;  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其内容: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 、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  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  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⑴是揭示问题或困难;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⑶是研究现状的综述⑷是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已经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  七、报告落笔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引用对象 基本格式  书籍类 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年×月版)  刊物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刊物名》,×年第×版)  报纸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报纸名》,×年×月×日)  成果汇编  一、封面  说明课题来源、立题编号、课题名、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和结题时间等二、目录  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  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以说明该个案对主成果的联系)

凤仙花又叫指甲花、芨芨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凤仙花原产于我国,印度和马来西亚,品种很多,世界上有500多种,适宜盆栽和庭院栽培。栽培时土质以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好。为了了解凤仙花萌芽生长过程,我进行了为期21天的认真观察 。首先,挑选几粒长得比较饱满的种子,把种子种在一只花盆里,然后浇少量的水,每天早、晚各观察一次。我每天给它早晨晒晒太阳,晚上给它浇些水,遇到下雨,就让它多喝点雨水。每天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实验天数为21天。通过观察,我了解了凤仙花萌芽生长过程。凤仙花一般8---10天发芽,果然10天后, 凤仙花长出了嫩绿的芽。嫩绿嫩绿的,尖尖的。还有3粒种子好像还没有动静,过了5天,我又发现没有长出的3粒种子,其中2粒也相继发芽了,出来一看,。凤仙花冒出的小苗,过了几天又长高了不少,我高兴极了,我种的凤仙花成功了。由于气温回升,中午太阳照射的太厉害,凤仙花的生长受到阻碍,没有看见它继续长高,也不长大,长出的绿苗也有点发黄。

科学实验报告:前期工作  实验人员:吴小天,慷慨,姜和  主题:植物与环境  实验日期:2005年9月26日  实验计划:1、清楚植物的名称;  2、调查植物的生存环境:  ①看泥土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  ②植物是否需要阳光;  ③植物需要在阴凉的地方,还是在燥热的地方;  ④要浇灌多少水;(是否需要充足的水分)  ⑤浇水时,是要往页上浇水,还是往根部浇;  ⑥植物生存的周边环境的温度大概是多少。  具体实施方案:(与上面相对应)  ① 抓一把在植物附近的泥土,摸一摸。  如果是干燥的,就应该很硬(有时呈球状),捣碎时有声音;  如果是湿润的,就应该很软和很粘。  ②找两棵同样的植物,一个放在背阴处,一个放在向阳处,看哪一个生长得更好!  ③(方法同②)  ④可以看周围的泥土质量,要是湿润的话,就可以知道要多浇水。  ⑤可以咨询园丁师傅,问问他怎样浇;或者,我们还可以看一看叶子上有没有水,要是有水的话,就可以知道是往叶子上浇水。  ⑥(方法同⑤)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成果  实验人员:吴小天,慷慨,姜和  主题:植物与环境  实验日期:2005年9月26日  实践结果:  一、松树  1、 泥土十分干燥;  2、 基本上需要阳光。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如果有阳光的话,松树会长得更好、更大。而如果没有阳光的话,松树会长得很矮小,大部分松枝会枯黄;  3、 生长在阴凉、燥热的地方都行;  4、 不需要充足的水分,因为松树抗旱抗寒,不太需要经常浇灌;  5、 浇水时要往根上浇;  6、 温度大概在27~28度左右  二、石榴树  1、 泥土表面干燥,但里面还很湿润;  2、 他们需要充足的阳光;  3、 成年的树不太需要浇灌;  4、 浇水时要往根上浇;  5、 温度大概在28度左右。  6、 小发现:石榴向阳处很红,但背阴处却是青色或黄色的。  总结:在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生长环境。

植物科学报告格式图片怎么写的

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2、介绍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阐明研究的假设; 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其内容: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八、参考文献。九 、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⑴是揭示问题或困难;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⑶是研究现状的综述⑷是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已经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七、报告落笔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引用对象 基本格式 书籍类 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年×月版) 刊物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刊物名》,×年第×版) 报纸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报纸名》,×年×月×日)成果汇编一、封面 说明课题来源、立题编号、课题名、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和结题时间等二、目录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以说明该个案对主成果的联系)

图文并茂,就像你在编写“百度百科”一样的。记得,有序性,逻辑性,浅起复出,轻重点一定要突出!;不要一脑子的乱码艺术,植物学报告是严肃科学的,请注意用词的准确,严谨;最后就是这种文体格式的要求问题了。

写一下你当时的心情,写植物的话就写一下你的等待和幼苗刚长出来的样子,生长时的一些特点。写动物的话就写一下它的外貌、习性、和吃东西、睡觉时的样子。

科学报告书写格式 一份科学研究报告约需包含以下项目 标题 (Title) 「标题」必要能适确地表示出文章的内容, 且尽可能的贴切不可太长但更不可太拢统 摘要 (Abstract) 「摘要」应能扼要地描述整个研究, 以及主要的结果与结论一般约是100字到300字 前言 (Introduction) (或动机) 一个有效的「前言」应要说明如下的三个问题: 为何要研究这个题目或问题 最好的陈述是, 描述其对自然世界的观察, 或是文献整理研读的结论, 因而促使作者研究此题目或问题 关於这个题目或问题, 目前有何相关的知识 作者必要从文献的查寻与研读中, 整理出有关这个题目或问题之知识成长过程, 以及目前学识认知的情况特别是要将目前学识认知的欠缺, 更应要说明 作者要作的研究, 内容是什麼 说明研究目标, 或是「假说」 4目的 条列式说明这件作品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以蚯蚓作为研究对象,则研究目的可能是 观察蚯蚓的形态特徵 了解蚯蚓的生活史 蚯蚓的生活习性及群聚习性的探讨 研究蚯蚓的食性 5器材 说明这个研究需要用到的器具,材料 6步骤 (Procedure) (过程与结果) 於「步骤」中, 必要说明这个研究是如何进行的, Where, When, 与 H Where: 若是野外研究, 说明确实的研究地区(点)描述研究地区相关的特质, 如: 植被, 气候, 地形, 或是人为干扰若是实验式的研究, 说明研究地点与设备的使用同时, 对这两类研究, 都须要这是一个适合作此研究的地点 When: 对有时间相关的项目, 都须要说明其进行的时间(与时期)(年, 月, 日, 一日的时刻)若有相关发生的气象变化或是其它因素, 应同时说明 How:解释进行实验或收集数据的技术, 描述仪器设备的使用若是这些技术或方法已是有一定的「标准」, 则可仅提出参考文献(内含:技术法或方法的描述)若不是如此, 则必要清楚说明, 使读者可据以重复使用这些技术或方法 7结果 (Results) 「结果」的内容应要以「汇整好」的形式, 陈述研究所得的观察与数据不可直接置入原始资料;原纪录表;若是不得不须要放入报告中, 应另以附录形式呈现整理原始数据, 形成「表」(tables),「图」(figures), 以及文字,使读者能清楚了解研究所得的整体结果,与其内的变异程度 陈述「结果」时, 先从最具一般性质的数据开始, 逐渐朝向最特殊性质的数据「文字部份」应要包含完整的结果, 而不是仅说参阅「表」或「图」另一方面, 「文字部份」亦不可重复陈述「表」或「图」的内容「文字部份」主要应是陈述无法用「表」或「图」呈现的结果「文字」, 「表」, 与「图」, 三者各自有陈述结果的不同能力(特性)通常, 数据只能以「图」或「表」一种方式呈现, 而不可同时使用两种方式要达到能於「文字部份」完整呈现结果, 内容应著重於陈述结果中的一般情况, 趋势, 与差别, 而不是数据的本身 同时, 於「结果」内容中, 应不可有对「数据」的诠释(或推论)这个要求对一般学生而言, 往往是相当困难的因为通常於列出数据的同时, 都会企图要说明, 为何数据会如此, 或者是这些数据代表什麼然而, 「诠释」并不属於「结果」的内容严格的区分「结果」与「讨论」的内容, 可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何者是「纯数据」, 何者是一种解释或推论 8 讨论 (Discussion) 於「讨论」内容中, 作者必要解释这些数据, 其与原目的或是假说有何关系, 其与目前学术认知又有何关连, 以及未来的研究须要要注意的是, 这一部份是用於「诠释」, 而不是重复地概括陈述结果作者应尽力地於「讨论」中, 包含以下的内容 (1) 对原提出的假说, 作出结论 (2) 与其它的研究结果, 相互比较 (3) 说明可能错误的来源, 以及技术的可能缺失 (4) 推论本研究结果, 於学术或应用上的意义(或价值) (5) 对这个研究的问题, 下一个研究应须要作什麼 (6) 要如何改进研究方法 9参考资料(Literature Cited) ※组员心得报告 每位组员要针对自己在这次探究中担任的脚色,所做的贡献,获得的成长,心得,或最有趣,想深入研究的部分做说明,报告

植物科学报告格式图片

问题的提出研究计划研究目标假设材料准备观察过程实验记录图片结果分析实验结论

1植物王国

植物科学报告怎么写格式图

科学实验报告:前期工作  实验人员:吴小天,慷慨,姜和  主题:植物与环境  实验日期:2005年9月26日  实验计划:1、清楚植物的名称;  2、调查植物的生存环境:  ①看泥土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  ②植物是否需要阳光;  ③植物需要在阴凉的地方,还是在燥热的地方;  ④要浇灌多少水;(是否需要充足的水分)  ⑤浇水时,是要往页上浇水,还是往根部浇;  ⑥植物生存的周边环境的温度大概是多少。  具体实施方案:(与上面相对应)  ① 抓一把在植物附近的泥土,摸一摸。  如果是干燥的,就应该很硬(有时呈球状),捣碎时有声音;  如果是湿润的,就应该很软和很粘。  ②找两棵同样的植物,一个放在背阴处,一个放在向阳处,看哪一个生长得更好!  ③(方法同②)  ④可以看周围的泥土质量,要是湿润的话,就可以知道要多浇水。  ⑤可以咨询园丁师傅,问问他怎样浇;或者,我们还可以看一看叶子上有没有水,要是有水的话,就可以知道是往叶子上浇水。  ⑥(方法同⑤)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成果  实验人员:吴小天,慷慨,姜和  主题:植物与环境  实验日期:2005年9月26日  实践结果:  一、松树  1、 泥土十分干燥;  2、 基本上需要阳光。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如果有阳光的话,松树会长得更好、更大。而如果没有阳光的话,松树会长得很矮小,大部分松枝会枯黄;  3、 生长在阴凉、燥热的地方都行;  4、 不需要充足的水分,因为松树抗旱抗寒,不太需要经常浇灌;  5、 浇水时要往根上浇;  6、 温度大概在27~28度左右  二、石榴树  1、 泥土表面干燥,但里面还很湿润;  2、 他们需要充足的阳光;  3、 成年的树不太需要浇灌;  4、 浇水时要往根上浇;  5、 温度大概在28度左右。  6、 小发现:石榴向阳处很红,但背阴处却是青色或黄色的。  总结:在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生长环境。

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2、介绍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阐明研究的假设; 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其内容: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八、参考文献。九 、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⑴是揭示问题或困难;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⑶是研究现状的综述⑷是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已经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七、报告落笔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引用对象 基本格式 书籍类 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年×月版) 刊物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刊物名》,×年第×版) 报纸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报纸名》,×年×月×日)成果汇编一、封面 说明课题来源、立题编号、课题名、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和结题时间等二、目录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以说明该个案对主成果的联系)

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2、介绍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阐明研究的假设; 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其内容: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八、参考文献。九 、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⑴是揭示问题或困难;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⑶是研究现状的综述⑷是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已经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七、报告落笔的时间:简单明了 成果汇编一、封面 说明课题来源、立题编号、课题名、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和结题时间等二、目录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以说明该个案对主成果的联系)

植物科学报告怎么写范文图片

1植物王国

我的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 调查松树的生存环境: ①看泥土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 ②植物是否需要阳光; ③植物需要在阴凉的地方,还是在燥热的地方; ④要浇灌多少水;(是否需要充足的水分) ⑤浇水时,是要往页上浇水,还是往根部浇; 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与上面相对应) ① 抓一把在植物附近的泥土,摸一摸。 如果是干燥的,就应该很硬(有时呈球状),捣碎时有声音; 如果是湿润的,就应该很软和很粘。 ②找两棵同样的植物,一个放在背阴处,一个放在向阳处,看哪一个生长得更好! ③(方法同②) ④可以看周围的泥土质量,要是湿润的话,就可以知道要多浇水。 ⑤我们还可以看一看叶子上有没有水,要是有水的话,就可以知道是往叶子上浇水。 观察到的现象或数据:1、 泥土十分硬 2、 基本上需要阳光。如果有阳光的话,松树会长得更好、更大。而如果没有阳光的话,松树会长得很矮小,大部分松枝会枯黄; 3、基本上生长在阴凉、燥热的地方; 4、 松树抗旱抗寒,不太需要经常浇灌; 5、 浇水时要往根上浇; ( 温度大概在27~28度左右) 研究获得的结果: 泥土干燥 基本需要阳光 阴凉燥热的地方都可生长 不需经常浇水 往跟上浇

  • 索引序列
  • 植物科学报告格式图片怎么写
  • 植物科学报告格式图片怎么写的
  • 植物科学报告格式图片
  • 植物科学报告怎么写格式图
  • 植物科学报告怎么写范文图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