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发布时间: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按高级等级分为1类,2类到5类。一般发表在3类以上就不错了。像这样的期刊很多,我仅就三类的列出来,当然只是自然科学版的,(社科版的如果需要再说):  ISTP收录、国外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原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高技术通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科学基金,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应用数学,数学杂志,生物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应用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力学季刊,模糊系统与数学,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量子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工程热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电子学报,液晶与显示,波谱学杂志,应用声学,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低温物理学报,声学技术,质谱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通报,色谱,分子催化,功能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电化学,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无机化学学报,煤炭转化,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生物多样性,昆虫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动物学研究,遗传,水生生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兽类学报,人类学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 ,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微生物学通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广西植物,生命的化学,植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云南植物研究,昆虫分类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四川动物,动物分类学报,新型炭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玻璃钢/复合材料,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导报,稀土,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稀有金属,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宇航材料工艺,材料保护,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耐火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湘潭矿业学院学报,中国钨业 ,煤田地质与勘探,金属矿山,矿山机械,煤炭科学技术,铀矿冶,煤矿自动化,矿业研究与开发,理化检验——化学分册,钢铁,粉末冶金工业,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钢铁研究学报,矿冶工程,硬质合金,冶金自动化,冶金能源,铁合金,焊接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机械科学与技术,铸造,机械设计,金属热处理,机械传动,振动与冲击,无损检测,制造技术与机床,真空,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强度,传感技术学报,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光学技术,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润滑与密封,液压与气动,铸造技术,工具技术,低温工程,继电器,热加工工艺,机床与液压,流体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锻压技术,模具工业,压力容器,变压器,焊接,起重运输机械,轴承,工程机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内燃机学报,电网技术,电池,电力自动化设备,微特电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中国电力,动力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高电压技术,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燃烧科学与技术,微电机,水力发电学报,电气自动化,高压电器,电机与控制学报,车用发电机,中小型电机,热能动力工程,低压电器,电工技术杂志,汽轮机技术,水力发电,大电机技术,机器人,制造业自动化,光电子•激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激光杂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光通信技术,微波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激光技术,现代雷达,红外与激光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动化学报,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光电,通信技术,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版),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微型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塑料,塑料工业,合成树脂及塑料,塑料,现代化工,膜科学与技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化学工程,天然气化工C化学与化工,硅酸盐通报,无机盐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过程工程学报,林产工业,农药,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橡胶工业,离子交换与吸附,海湖盐与化工,中国陶瓷,棉纺织技术,中国粮油学报,食品科学,印染,制冷学报,中国造纸,中国乳品工业,中国油脂,纺织学报,中国皮革,粮食与饲料工业,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丝绸,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酿酒技术,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城市规划汇刊,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工业建筑,工程勘察,建筑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机械,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水处理技术,应用生态学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化工环保,环境科学研究,生态学杂志,工业水处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工程,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国环境监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西北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地学前缘,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地球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古生物学报,中国沙漠,地质科技情报,地质与勘探,现代地质,成都理工学院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层学杂志,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岩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干旱区地理,冰川冻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干旱区研究,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房,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华西药学杂志

审稿流程编辑部收稿---责任编辑初审---编辑部复审---专家(编委)终审---主编定稿。2 论文格式论文格式采用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稿件的结构组成按次序排列为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前言、正文、参考文献、全部作者的简介、英文题名、作者英文署名、作者工作单位英文名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及文章所涉基金项目及基金编号。1 题名题名应简单明了,并能概括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15字。2 作者署名及单位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且不宜超过4位。3 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以200~300字为宜,用第3人称写,尽量不重复题名中已有信息。不出现插图、表格、公式及参考文献序号等。4 关键词每篇论文选取4~8个单词或术语作为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必须对应。5 中图分类号参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6 正文和结论正文字数最好在6000——10000字符以内(包括插图及表格)。各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前言部分力求精炼,不编号。结论内容不重复正文内容,较多时可分条来写,并给以编号,如(1)、(2)等。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标准采用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的参考文献请在正文中用方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标在引用处。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文作者名应缩写),作者间用“,”间隔。作者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凡参考过本刊论文的请勿忘标注在参考文献中。主要标注示例:  (1)图书  著者.题名[M].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可以是学术团体),出版年.例  [1]霍斯尼 R K.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M].李庆龙,译.2版.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  (2)科技报告  著者.题名,报告编号(如果有)[R].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可以是学术团体),年份.  [2]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 91-19400[R].Springfield: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  (3)学位论文  著者.题名[D] .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一般为大学或研究机构),年份.  [3]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U of California,1965.  (4)标准  标准提出者(一般为标准化组织).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5)专著(包括图书、会议录、论文集等)中析出的文献(从整本文献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  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责任者.专著题名.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  [5]黄蕴慧.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M]//程裕淇.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38-39.  (6)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作者.题名[J].期刊名全称,年,卷(期):起止页码.  [9]徐滨士,欧忠文,马世宁,等.纳米表面工程[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6):707-712.  (7)报纸中析出的文献 作者.题名[N].其他责任者.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10]傅刚,赵承,李佳路.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北京青年报,2004-11-20(15).?  (8)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9)电子文献(上述(1)~(8)类的电子版文献,在上述著录格式后加“[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其他电子文献按如下规则处理):  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文献类型标志:  普通图书-M;会议录、论文集-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凡参考过本刊论文的请勿忘标注在参考文献中。8 作者请注明性别、出生年、籍贯、工作单位(具体到院系)、职称、学位(注明正在攻读还是已经获得)、研究方向、成果获奖情况、出版专著数、发表论文数;其余作者注明性别、职务职称、研究方向。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2014年,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目前是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读者,网站统计显示海外访客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十余个国家,网站海外显示度日益增加,突破了新语障。《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14年连续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0~2011年本刊继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称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406,引文频次为2358次。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的论文水平接轨。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936页;收稿总数413篇,刊发论文总数132篇,NEWS12篇;刊发各类基金论文比92%,海外论文比31%。全年共发表国外论文41篇,这些论文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本刊还登载一批在国际地学界处于前缘领域的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其中追踪学科热点组稿22篇。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顺利结题。2014年被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评为优等印刷品。这些是刊物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结果,也标志着刊物质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网址:国内:国外:-5/issuetoc《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该刊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06~2014年连续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发表论文160篇,共2600页,基金论文比达98%,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成果,为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版两期专辑,为“深部探测专辑”与“陈毓川院士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为770,总被引频次为4430次,综合评价总分3,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和第2位。《地质学报(中文版)》一直常年吸引着众多作者投稿,投稿量居高不下,退稿率颇高,表明本刊有良好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广大的读者。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前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14年发表论文13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统计,2013年《地质论评》的影响因子为112,总被引频次2407,综合评价总分9,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网址:《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地球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核心影响因子263,在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7位。《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4年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全文10篇,同时刊载以“十大科技进展”为主线的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95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5篇,共782页。《地球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免费全文浏览下载。网址:《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ResearchDatabase》、《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4年《矿床地质》刊出96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3年影响因子为551,位居地学类期刊第5名,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总被引频次2423次。《矿床地质》再次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编辑部参与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单篇文章定量评估与同行评议或期刊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2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13年的论文获得提名。2014年《矿床地质》编辑部网站点击率近六百万次。网址:《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等收录。2014年共发表论文98篇,1170页。网站点击率已过253万次,在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受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影响因子995,总被引频次1157,他引率达92,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再次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且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提升。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凡是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调项目等均在发表之列。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主编和专家的支持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的要素,编辑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2014年本刊文章选题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内容充满质感,富含思辨性、论述性、借鉴性。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国际SCI期刊导航”针对重点国际地学和化学SCI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标准,为青年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实用的投稿指导。针对我国作者的薄弱点和本刊报道的主题,2014年举办了两期作者培训班。调整办刊工作思路,聚焦现代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创新,进一步凸显办刊定位,增长在文献领域的学术地位。2014年发表论文135篇,共908页。网站访问量超过42万次。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661,总被引频次为1215次。网址:/ykcs/ch/aspx《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2014年《中国岩溶》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4篇(514页),内容多为当前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关注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术性强,应用价值大。2013年的核心总被引频次671次,核心影响因子570。网址:《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4年发表论文46篇,共474页。《地质力学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全文浏览下载。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788,总被引频次为451次。网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13年4月创刊,英文季刊。刊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农业与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标准方法、地下水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等学科领域的优质稿件。2014年发表论文48篇,共404页,并入选世界著名地学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这标志着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网址:。(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SCI数据库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

(1)《煤田地质与勘探》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综合影响因子389 (2)《地质科技情报》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综合影响因子869 (3)评价两者都是中文核心期刊,均被CA收录,但就影响因子而言,《地质科技情报》优于《煤田地质与勘探》,但前者是侧重综合地质类,后者侧重煤炭地质,这也要看楼上发表的论文关于什么方面,才好选择!

核心期刊最快也是需要半年左右的样子

连地学都搞不明白 百度一下吧

CSCD里面好投的西南石油、成都理工、地质科技情报、现代地质、新疆石油地质……吉大属于中等的。还要看你文章的主旨内容,偏地化、还是偏沉积等祝好!

地质科学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朋友说的这些刊物太专业,一般人做不了

2014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1117篇,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371篇(同比增长89%)、EI检索论文114篇。出版专著25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属单位)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10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地质论评》、《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报》、《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2014年,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目前是国内地学界唯一的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的海外读者,网站统计显示海外访客来自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蒙古等十余个国家,网站海外显示度日益增加,突破了新语障。《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14年连续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0~2011年本刊继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财政部“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称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406,引文频次为2358次。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的论文水平接轨。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936页;收稿总数413篇,刊发论文总数132篇,NEWS12篇;刊发各类基金论文比92%,海外论文比31%。全年共发表国外论文41篇,这些论文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扩大了刊物的国际影响。本刊还登载一批在国际地学界处于前缘领域的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其中追踪学科热点组稿22篇。2014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顺利结题。2014年被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评为优等印刷品。这些是刊物长期以来重视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的结果,也标志着刊物质量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网址:国内:国外:-5/issuetoc《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中文版)》现为月刊。该刊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06~2014年连续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发表论文160篇,共2600页,基金论文比达98%,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的成果,为展示国家科技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出版两期专辑,为“深部探测专辑”与“陈毓川院士8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60周年纪念文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3年核心影响因子为770,总被引频次为4430次,综合评价总分3,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及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第2位和第2位。《地质学报(中文版)》一直常年吸引着众多作者投稿,投稿量居高不下,退稿率颇高,表明本刊有良好的论文来源,吸引了广大的读者。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均位居前列;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刊物称号。2014年发表论文13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统计,2013年《地质论评》的影响因子为112,总被引频次2407,综合评价总分9,综合评价总分在地质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网址:《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起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地球学报》核心总被引频次1740次;核心影响因子263,在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87位。《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4年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全文10篇,同时刊载以“十大科技进展”为主线的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全年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95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5篇,共782页。《地球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免费全文浏览下载。网址:《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ResearchDatabase》、《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4年《矿床地质》刊出96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3年影响因子为551,位居地学类期刊第5名,全国1989种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3位,总被引频次2423次。《矿床地质》再次荣获“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编辑部参与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项目,根据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单篇文章定量评估与同行评议或期刊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有2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13年的论文获得提名。2014年《矿床地质》编辑部网站点击率近六百万次。网址:《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质文摘》(英文版)、《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等收录。2014年共发表论文98篇,1170页。网站点击率已过253万次,在地学类学术期刊中受关注程度较高。2013年影响因子995,总被引频次1157,他引率达92,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再次入选“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并且各项指标较2013年均有所提升。网址: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凡是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调项目等均在发表之列。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论文的内容质量是提高刊物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主编和专家的支持是提升刊物学术质量的要素,编辑的专业能力是提高刊物内容质量的关键。2014年本刊文章选题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内容充满质感,富含思辨性、论述性、借鉴性。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国际SCI期刊导航”针对重点国际地学和化学SCI期刊的发展方向、学术标准,为青年作者提供了最新的、实用的投稿指导。针对我国作者的薄弱点和本刊报道的主题,2014年举办了两期作者培训班。调整办刊工作思路,聚焦现代各类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和重要创新,进一步凸显办刊定位,增长在文献领域的学术地位。2014年发表论文135篇,共908页。网站访问量超过42万次。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661,总被引频次为1215次。网址:/ykcs/ch/aspx《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2014年《中国岩溶》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4篇(514页),内容多为当前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所关注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术性强,应用价值大。2013年的核心总被引频次671次,核心影响因子570。网址:《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4年发表论文46篇,共474页。《地质力学学报》同时发布网络电子版,在编辑部网站上实时提供全文浏览下载。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3年的影响因子为788,总被引频次为451次。网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2013年4月创刊,英文季刊。刊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农业与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下水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标准方法、地下水信息科学、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等学科领域的优质稿件。2014年发表论文48篇,共404页,并入选世界著名地学数据库《GeoRef数据库》,这标志着我国水文地质科学的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网址:。(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SCI数据库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4

地学前缘啦

连地学都搞不明白 百度一下吧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按高级等级分为1类,2类到5类。一般发表在3类以上就不错了。像这样的期刊很多,我仅就三类的列出来,当然只是自然科学版的,(社科版的如果需要再说):  ISTP收录、国外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原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高技术通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科学基金,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应用数学,数学杂志,生物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应用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力学季刊,模糊系统与数学,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量子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工程热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电子学报,液晶与显示,波谱学杂志,应用声学,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低温物理学报,声学技术,质谱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通报,色谱,分子催化,功能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电化学,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无机化学学报,煤炭转化,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生物多样性,昆虫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动物学研究,遗传,水生生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兽类学报,人类学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 ,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微生物学通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广西植物,生命的化学,植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云南植物研究,昆虫分类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四川动物,动物分类学报,新型炭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玻璃钢/复合材料,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导报,稀土,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稀有金属,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宇航材料工艺,材料保护,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耐火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湘潭矿业学院学报,中国钨业 ,煤田地质与勘探,金属矿山,矿山机械,煤炭科学技术,铀矿冶,煤矿自动化,矿业研究与开发,理化检验——化学分册,钢铁,粉末冶金工业,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钢铁研究学报,矿冶工程,硬质合金,冶金自动化,冶金能源,铁合金,焊接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机械科学与技术,铸造,机械设计,金属热处理,机械传动,振动与冲击,无损检测,制造技术与机床,真空,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强度,传感技术学报,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光学技术,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润滑与密封,液压与气动,铸造技术,工具技术,低温工程,继电器,热加工工艺,机床与液压,流体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锻压技术,模具工业,压力容器,变压器,焊接,起重运输机械,轴承,工程机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内燃机学报,电网技术,电池,电力自动化设备,微特电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中国电力,动力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高电压技术,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燃烧科学与技术,微电机,水力发电学报,电气自动化,高压电器,电机与控制学报,车用发电机,中小型电机,热能动力工程,低压电器,电工技术杂志,汽轮机技术,水力发电,大电机技术,机器人,制造业自动化,光电子•激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激光杂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光通信技术,微波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激光技术,现代雷达,红外与激光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动化学报,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光电,通信技术,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版),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微型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塑料,塑料工业,合成树脂及塑料,塑料,现代化工,膜科学与技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化学工程,天然气化工C化学与化工,硅酸盐通报,无机盐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过程工程学报,林产工业,农药,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橡胶工业,离子交换与吸附,海湖盐与化工,中国陶瓷,棉纺织技术,中国粮油学报,食品科学,印染,制冷学报,中国造纸,中国乳品工业,中国油脂,纺织学报,中国皮革,粮食与饲料工业,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丝绸,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酿酒技术,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城市规划汇刊,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工业建筑,工程勘察,建筑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机械,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水处理技术,应用生态学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化工环保,环境科学研究,生态学杂志,工业水处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工程,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国环境监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西北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地学前缘,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地球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古生物学报,中国沙漠,地质科技情报,地质与勘探,现代地质,成都理工学院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层学杂志,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岩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干旱区地理,冰川冻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干旱区研究,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房,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华西药学杂志

石油实验地质查重率低于多少才能通过?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编委会来信通知,《石油实验地质》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即第七版)之石油、天然气工业类核心期刊。 至此,已连续入编最近四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地震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李四光(一九七○年六月)在最近历史时期,在全球范围内,一次又一次发生了毁灭性地震,一九六○年智利大地震以来,破坏性地震的发生,有愈加频繁的趋势,我国不在例外。邢台地震和通海-峨山地震,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在以毛主席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亲切关怀下,根据周总理一再具体的指示,我们发动了当地广大革命群众,在解放军大力支持下,两次树立了大打人民战争的光辉范例。广大人民群众,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以顶天立地的气概,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英勇奋战,很快就扫平了废墟,进而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并且在大震以后,余震频频发生的过程中,发明了许多土办法和土洋结合的办法,创造了许多土仪器和土洋结合的仪器,为预测地震的工作,打下了群众性的基础。地震之敌,在全国某些地区,还在伺机而动。我们今后一定要站好岗,放好哨,做好准备。准备任何时期都能够更出色地大打一场人民战争。为此,我们的地震工作既要普及,又要提高,如何又普及又提高?办法只有一条:即坚决贯彻执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示“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地震地质工作,对我们来说,还是生疏的。为了能保证正确地贯彻执行上述伟大教导,我们的工作一定“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地震的发生,经常有个震源,震源的位置,绝大多数在某些地质构造带上,特别是在断裂带上。地质构造带,是地应力按一定的条件,在岩层中作用的反映,若干不同性质的构造带在一定的地区中的分布、排列和配合往往呈现某种规律,它反映应力场在那个地区中作用的特点。如若应力场稳定了或者消失了,构造带也就稳定了或者僵化了;如若应力场加强了,而且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稳定的构造带就会重新活动,乃至有所发展,或者产生新构造带。长期地震工作的实践经验,证明了地震震中(即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与活动地质构造带不可分离的。那种活动构造带,有的暴露在地面,有的隐伏在地下,为较新的、平敷的岩层所掩盖。不管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管哪一种或哪几种物理现象,对某一次地震的发生,起了主导作用,它总要把它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才能够发动震动。震波有的属于高频率弹性波,也有的属于低频率、破坏性较大、传播范围较小的塑性波,震源大多数在地壳中,少数在地幔中,这些都不是我们现在要考虑的问题,关键之点,在于震动之所以发生,可以肯定是由于地下岩层,在一定的部位突然破裂,岩层之所以破裂又必然有一股力量(机械的力量)在那里不断加强,直到超过了岩层在那里的对抗强度,而力量的加强,又必然有个积累的过程,问题就在这里。逐渐强化的那股地应力,可以按上述情况积累起来,通过破裂引起地震,也可以由于当地岩层结构软弱或者沿着已经存在的断裂产生相应的蠕动,或者由于当地地块产生大面积、小幅度的升降或平移,在后两种情况下,积累的能量可能逐渐释放了,那就不一定有有感地震发生。因此,可以说,在地震发生以前,在有关的地应力场中必然有个加强的过程,但应力加强,不一定都是发生地震的前兆,这主要是由当地地质条件来决定的。地应力加强活动,不仅会引起地震,还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引起其他许多物理的变化。譬如说,大地电流、电位场、磁场、重力场、地下水位和某些气体冒出等等异常现象,但反过来说,这些异常现象的产生,并不一定意味着局部地应力场的变化。它们产生的原因太复杂了,当然,也不能排除地应力作用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认为,地震地质工作是地震工作落到实处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在寻找可能发生地震的危险地带,特别是危险地区的工作中,它应该起先行作用。在茫茫大地上,如果我们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带或地区,完全无所察觉,我们的“以预防为主”的工作和措施,将从何着手?反之,一旦我们获得了确凿证据,证明某些地带或地区,确有发生地震的危险,那就不仅在地理上(空间的意义)起了预报的作用,而且对地震预报观测台站的部署,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起来看,地震地质工作,也和一般地质构造工作一样,不能离开在空间调查,即静态的观测,而且还要进行构造带在时间上的变化,即动态的观测。第二项要求,指出了地震地质工作的特点。根据上述地震地质工作的一般要求和特点,我们当前的任务概括起来是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哪里有活动构造带?它是怎样活动的?第二个问题:构造带的活动是怎样引起地震的?先就第一个问题,分几点扼要地回答如下:查明活动构造带的所在,追索它伸展的方向和范围。一个构造带活动不活动,通过一般地质观测方法,包括涉及新第四纪地层、A近冰碛物、冰水沉积、冲积层以及古代人居住遗址和坟墓等等现代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面形变或裂隙,活动构造带的存在是可以初步鉴定的,但对地震地质工作的要求来说,用这种方法作出的鉴定,大都不够肯定,不够精确,还需要辅以仪表观测,才能达到要求(详见下第2条)。对一个构造带,譬如说一个断裂带,在一般地质观测工作中,大都只限于它大体上展布的范围,很少严格地要求查明一条断裂带达到何处才完全消失,一条断裂带两头的终点和断裂带中发生曲折的地点附近,看来,地震之敌往往是隐藏在活动构造中的据点,也就是说,可能是潜伏的震源所在(理由详下)。测定活动构造带活动的程度和频度。用普通地质观测的方法,例如在一个断裂带的两盘,往往能够发现一些标志,它们标志着两盘相对移动的平错距离或垂直断距,如果在那种标志上也标志着它们存在的时间,那更可以确定在某一时期中,有关的活动构造带两盘,发生了相对位移的方向和错距。我们可以用人为的标志来测定断裂两盘活动的程度和频度。例如在一条断裂的两旁,建立几个横跨断裂的固定观测站,经常测定两盘相对位移的数值,再辅以流动观测站,探明断裂带全部各段活动的程度。有种种办法可以采用,如钢弦测距、倾斜仪、光速测距、地面三角测量和水准测量等等,最后一种办法,对地形变与地震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工作量较大,需要时间较长,如若用来预测地震,一般是缓不济急的。构造带的活动,有间歇性的,也有连续性的,连续活动,有随时间而发生缓急的变化,也有活动的程度均匀地持续下去,也有极为缓慢但长期继续下去的变动,称为蠕动。这些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构造运动的测定,在地震地质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些特殊宏伟、深入地下的断裂带,如东亚大陆东部边缘与太平洋相连接的地带,从堪察加半岛东部边缘,沿着千岛群岛,到北海道东部和本州东北部边缘,直到横断本州的大断裂向太平洋伸展的处所,分为两支:一支往南偏东沿小笠原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方向伸展,另一支沿着日本本州西南部、琉球群岛,经过我国台湾东边,转向菲律宾东部边缘伸展;又如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沿岸,沿着北美、南美大陆西部边缘和太平洋连接的地带等等,长期以来,相当强烈的构造运动,看来是在不断地进行,或断断续续地进行。断裂的深度和长度,不是大陆上的断裂所可比拟的。因此,在这些地带,地震频度之大、震源之深、震级之高,也不是大陆上其他大断裂带所可比拟的。鉴定活动构造带的性质。活动构造带,可以是单一的断裂,也可以是由若干断裂组合而成的复式断裂带,更可以由褶皱和断裂夹杂在一起组成的褶皱带,也有时由单一的破碎带组成。不管活动构造带属于哪一类型,如果有地震震源或潜伏震源存在其中,断裂总是活动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构造带可以是压性的,可以是张性的,可以是扭性(剪切性)的,也可以是压扭性的或张扭性的。在强烈地震发生的时刻,地面往往出现呈雁行排列的裂隙群,沿着那些裂隙伸展的方向,在大震正在进行的时候,地面往往反复剧烈摆动,同时在水平面上产生大距离的错动,断裂两盘垂直的相对位移,一般较小于水平相对错距。精确观测活动断裂带,在一定的时期内,两盘相对平错和起落的距离,是测定活动构造带活动程度的有效办法之一,也是鉴定活动构造带性质的重要手段。前述太平洋东、西两岸的大断裂带,无疑是挤压性和剪切性的,东非大裂隙的性质,虽然还有争论,看来主要是张裂性的。是不是挤压加剪切的断裂带比张裂带更容易引起强烈的地震?这个问题提醒我们,为什么在地震地质工作上要注意断裂的性质。尽可能找出和一个活动构造带有切密联系的其他构造带。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活动构造带的存在,也不可能是孤立的。究竟一个构造带和哪些构造带有密切的联系?这是个实际问题,必须联系实际情况,才能获得解决。当我们对一个活动构造带开展工作时,我们必然遇到这个问题,我们也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查明哪些地带属于可能发生地震的同一危险地区。明了了这一点,对一个地区全部地震工作,才好作合理的部署。有密切联系的构造带,由于都是受同一地应力场的控制,它们的各别形态、性质、排列以及它们的分布,一般有规律可循。就是说,如果发现某一条构造带有活动的迹象,我们就得注意属于有密切联系的同一构造体系的其他构造带,很可能也有些相应的活动。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在野外的工作,就有了线索可循,危险区的圈定,就可以落实到一个活动构造体系分布的范围。通过地质观测实践经验,我们认识了一些类型的构造体系,通过模拟实验,也可以用人为的方法在一定的介质中作出类似在自然界产生的某些构造体系,从而得以了解产生的条件和过程。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根据野外地质观测和重点应力解除的结果,并参考模拟实验所提供的旁证,进行地应力场的分析。这对地震发生根本原因的探讨和地震预测方法,也是打基础的工作。现在回答第二个问题,即怎样通过活动构造带中哪一点或哪些点的活动引起了地震?震源有时在活动构造带中流窜,位置不定;也有时偏向于大致固定在活动构造带上的某一点或某几点,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不能没有客观存在的规律。不掌握这条规律,光讲活动构造带,对我们的地震预测工作的要求,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有几种情况,值得注意:活动断裂带曲折最突出的部位,往往是震中所在的地点;因为在那样的部位往往是构造脆弱的处所,也往往是应力集中的处所。活动构造带的两头,有时是震中往返跳动的地点;因为活动断裂带,在应力加强而被迫向外发展的时候,它的两端是按过去构造运动的轨道,进一步推动它继续发展最有利的部位。一条活动断裂带和另一断裂带交叉的地方,往往是震中所在的地点;因为断裂交叉的处所,断面多半崎岖不平,或者有大堆破坏了的岩块聚集在一起,容易导致应力集中。前面已经提到,当强烈破坏性地震发生时,活动断裂带上的整个段落,有时呈现沿着那一段落反复摆动的模样,在这种情况下,断裂两盘如果极为平滑,或者断面上只有一些容易铲平的岩块疙瘩,在剧烈的运动中就被铲平了,如果断面上有较大的岩块伸出,或者断裂带中有许多断裂,不是彼此互相平行,或是雁行排列,而是犬牙交错,在那里两盘的相对运动,就会被阻止,由于被阻止,局部的应力就越来越集中,到了阻止两盘相对滑动的力量,抵挡不住那一段断裂带两盘相对滑动的力量的一瞬间,轰然一下,阻挡了的岩块或犬牙交错的断裂被粉碎了。地震就可能在那里发生。这样去理解强震地段在地震正在进行的短时间中,有时连续不断发生强震的现象,看来是符合“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的辩证逻辑的。曾经发动过一两次破坏性强烈地震的处所,一般是脆弱的,构造带中那种剧烈的破坏,不是短短的历史时期中可以恢复的,因此,在几百上千年的时期内,在那里不允许地应力高度集中以致再一次发生破坏性的强烈地震,而只能够继承那种已经造成的弱点,在地应力加强的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一系列小型破裂,从而发生一群或几群小震。然而这种推论,不能适用于太平洋西岸那样的大断裂带,在那些地带,大规模的构造运动,现今还在不断地进展,因而大型裂缝不但沿主断裂的两侧蔓延,而且可能向地球深部发展。我们还没有掌握足够的事实,也没有作过深入的钻研,不能把上述各种情况,说成是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更不能把活动构造带中已经发动过或潜伏的震源,都归纳到上述的一些特殊部位,在这里只能指出这样一个看法:即把活动构造带中某些具有特殊构造形式的部位,当做可能发动地震的危险地点看待,这不是什么“庸人自扰”。我们对地震地质工作,现在还缺乏经验,缺乏依据,搞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办法,在现阶段也不应该提出什么工作规范之类的东西,来束缚自己的手脚,但是即使仅仅迈出第一步,也得要有个方向,有个办法,有个步骤。在此仅仅是试探性作了一些初步经验的小结,征集了各有关方面的一些意见,其目的是为了供地震战线上广大革命战士的参考,以便结合各自的经验和看法,进行讨论、补充和改正。(引自《地震战线》,1970年,第7期)

李四光(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地震现象在我国较为普遍,尤其在某些山岳地带,有史以来,一般是地震强烈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的许多地点,现在还陆续发生烈度不等的地震。要在这些地区进行厂矿、水电、交通乃至住宅等建设,都涉及到安全问题。为了力求避免或减少地震的破坏作用,选定最有利的或者遭到这种自然灾害可能性最少的地区进行建设,就必须大力加强地震地质工作,并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到所有建设工作的前面去,因为这是一项选择建设基地的工作,是一项开路的工作。目前,对地震问题的研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各式各样的。就地震烈度区划来说,传统的办法是:根据微观的和宏观的地震资料以及历史地震记录,用一个套一个的圈圈来划分地震烈度,即绘出等震线图。一般等震线呈椭圆形或圆形,好像投石到水中所激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一样。地表烈度中心,称为外震中心(简称为震中),是地震的震源在地球表面的投影点。这种等震线图,意味着两个等震线圈之间的环形地带以内地震烈度是相等的,在震中地区,地震烈度最大。为了安全起见,这个最大的烈度,往往被认为代表一个相当广阔地区的地震烈度。如某地区现代或历史上的地震烈度曾达七度以上,整个地区就被认为均超出七度。这种传统的办法太粗了,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给基本建设工作以很大的限制。在我国,许多地震的产生,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而引起的,是由于地下岩层发生比较剧烈的破坏性变动所产生的能量,通过岩层的波动,向上下四周传播,直至达到地表的各点。这种地震波的传播,由于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受到岩相和地质构造的约制,在地下某一点发生的震动,就不一定像在均匀介质中那样,四面八方都是等同的。实践证明,震源的深度,在几公里至十几公里乃至二三十公里的深度范围以内的浅震,往往与某些断裂带或者破碎岩带的活动有关。这样发生的地震,有时沿某些断裂带特别频繁,特别强烈,而在邻近的某些地方则比较微弱。这就是说,即使在所谓强烈的地震区中,也可能有地震较弱的地带。这种看法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因此,为了查明强烈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和每个地震带可能达到的烈度和频率,来解决生产实践问题,就应该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来研究地震问题,把构造地质工作和地震工作密切地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的程序,开展这项工作。首先,要对有关地区详尽地进行地质构造工作,特别要查明出露地表的具有活动性的断裂带的性质、分布规律和延伸的范围。同时,要尽量收集历史地震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并根据这些地震资料和震中分布,研究构造体系和地震的关系。第二,围绕现今还在活动的断裂带,进行精密大地测量和微量位移测量,并设置地震观测网,进行微观的和宏观的地震观测工作。第三,对上述观测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现今地应力分布的情况和活动方式,从而明确它们和当地地震的关系,并确定震源的所在和它们分布的范围。这样,就有可能进一步推测今后地震发展的趋势。通过上述步骤,我们也有可能在烈震地区,找到比较稳定的地带或“安全岛”,为基建设计提供资料。地震地质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我们还缺乏经验。今后一定要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通过不断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逐步地更确切地掌握某些地区地震发生的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引自《中国地质》,1965年,第12期)

  • 索引序列
  •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
  • 地质科学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 地质科技情报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地震地质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