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黄金时代杂志2022封面

黄金时代杂志2022封面

发布时间:

黄金时代杂志2022封面

吃饭和借书,都是极其暧昧的两件事,一借一还,一请一去,情份就这么结下了。 ​——钱钟书朱光潜【谈美】以及【谈美书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一日三秋》《奥斯卡与玫瑰奶奶》《往复书简——初恋与不伦》《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我的生活不可能那么坏》《围城》

黄金时代  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转折点,而香港电影也随着电视的普及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至香港人心态的转变而受到种种冲击,以致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是趋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六十年代中期的凌厉气势,邵氏在七十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电影业占着领导的地位,拥有东南亚电影王国的美誉,出品了大量国语武打片,大导演包括李翰祥、张彻及刘家良等等。他们都以熟悉的刀剑拳脚功夫片作依归,电影世界里都是强烈的阳刚味,其中张彻的电影更造就了偶像级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龙、傅声等。1970年的《龙虎门》就是当年邵氏最卖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71年,此类古装刀剑片的锋芒其实以较在六十年代逊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龙的出现。  李小龙配合着邹文怀的嘉禾电影公司的崛起,在七十年代初叱吒一时。从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后两年间拍摄的《精武门》及《猛龙过江》令李小龙进运国际影坛,创造出香港电影事业的神话。   1973年李小龙骤然暴瘁,令功夫片热潮未能延续。而随着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观众对远离现实的功夫片渐渐失去兴趣,反而对反映当时社会状况,讽刺现实的电影加以青睐,这就解释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为最卖座电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员,如郑少秋、沈殿霞都是当时的电视艺员,而由于电视已成为当时的重要媒体,因此他们对观众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而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但为以后的新电影类型作了开端,更令粤语片得到重新振兴。   自此,很多电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风格,演员的演绎亦带有嘻笑怒骂的味道。从电视跳到电影的许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为七十年代、以至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   由于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大家的主导阅读方式是电视模式,很多粤语片的题材或灵感都是来自电视内容,如《阿福正传》(1974)、《大乡里》(1974)、《新啼笑姻缘》(1975)。许冠文、许冠杰两兄弟也跳出了电视趣剧的框框,走上大银幕,以其独有的笑话公式拍摄了一系列非常卖座的喜剧 :《鬼马双星》(1974)、《半斤八两》(1976)、《卖身契》(1978)等等。这些电影不但令喜剧在香港电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更促使了后来功夫喜剧的诞生。  1978年袁和平执导《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地位,使其成为七十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功夫喜剧离开电视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设计及谐趣的杂耍风格吸引观众;可以说是揉合了传统功夫片及许氏兄弟式的喜剧精粹。演员方面,成龙,洪金宝等也摆脱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而以反叛贪玩的形象来亲近观众。   除了以上提及的片种,提到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不可不提的是大导演李翰祥从台湾返回香港东山再起,大拍风月绰头及术奇观电影。好像他在1971年拍下的《术奇谭》,不但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新的一页,也象征着七十年代香港电影意识的转变-金钱至上、绰头化的风格抬头,这个影响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不过,1979年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却为香港电影带来了富神采而短暂的变奏。  1979年是香港电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始。大批电视幕后工作者转投电影圈,他们包括徐克、许鞍华、章国明、谭家明、严浩、余允抗等等,他们本著对电影的热诚,及年青人特有的创意和社会触觉,拍出不少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作品,为香港电影打开崭新的一页。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疯劫》(许鞍华执导)、《蝶变》(徐克执导)、《点指兵兵》(章国明执导)。其后这批或在外国学习电影,或在电视台少林寺出身的年青导演继续拍摄了一部又一部风格化的电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边人》(1982)、徐克的《第一类型危险》(1980)、谭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数十部作品,都很能表达这些导演对当时社会气象的感觉及情怀。   虽然这些新导演全被以“新浪潮导演”之名,但事实上,他们每一位的作品都极富个人色彩,并没有陷入香港电影类型化的传统模式。许鞍华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锐;徐克有一股神经质的张力;方育平作风朴实,真实感浓厚;严浩浪荡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间;谭家明走中产美学;章国明擅拍警匪片等等,这些特质都体验到新浪潮电影的“作者论”美学。   “新浪潮”标志著香港电影与上一代中国本位粤语片的决裂。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往往背负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创新;而“新浪潮”电影则带有浓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强烈的本地感性;这跟导演们于香港成长、受西方教育很有关系。   此外,这时期的电影都弃用大明星,制作成本亦减至最低,跟后来的港产片标榜卡士明星,动辄千万制作的营运模式可谓截然不同。

《楚门的世界》

这是插队王二和陈清扬在自己二十多岁正值黄金时代时的故事,在我读来,明确的主线是“敦伟大的友谊”分为两种,生殖性和娱乐性,他们进行的是后者,开始时的轻视也是因为不理解为什么要赘述这么多关于的文字,甚至觉得这是做作的。看到后来慢慢理解“在那无性的年代,性就是生活的主题,就像饥饿的年代,食物是生活的主题”,这些实质上可以把读者引入小说的核心,即它暗含的主线:追问。故事从陈清扬对王二的追问开始,追问关于,关于友谊,关于存在,这三个紧紧的勾织在一起。她发现自己爱上王二时,伟大的友谊就成了泡沫,答案成了对问题的破坏。从追问时的无知到决定认罪,经历这一过程人就不会再是纯洁而清白的。多年后的重逢,她说: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白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她不在追问,因为她已不再“清白”。没有人后悔,因为那曾是一去不返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的宠儿,我也觉得它配当宠儿,我欣赏它表达出的一股子倔强,那种倔强虽然减弱,但到最后也没有消失,没有完全妥协,它是纯粹的,过瘾的,直击了生命的一种本能,虽受经济与的制约,但看到了一种文化上的连续性,感受到了超越的力量,对于时代的推搡,灵魂是可以置之不理的,问也好,答也好,环是闭合的,看的让人感觉很。  这是我原来博客里写的书评,贴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你要是喜欢这个女同事,可以回送一本《爱你就像爱生命》

黄金时代杂志封面

鸡毛信期刊工作室代理国内大型杂志的征稿,初审,校对,编辑工作。QQ:

江语晨,周杰伦《最长的电影》MV中出演女主角,后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中演唱插曲《晴天娃娃》,曾与杰伦传过诽闻。。。。。

去找找看吧

黄金时代杂志封面人物

应该是谢娜吧,表情好甜啊

演员黄轩

江语晨,周杰伦《最长的电影》MV中出演女主角,后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中演唱插曲《晴天娃娃》,曾与杰伦传过诽闻。。。。。

蜜雪‧薇琪(Michelle Vickie)是台湾一支二人女子歌唱组合,

黄金时代学生族杂志封面

去找找看吧

要有图才行啊,你以为每个人都会去买这杂志啊?

给贴个图啊?看大家认识不?

黄金时代杂志中学版2022一月

王小波因为生病走的。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病辞世,年仅45岁。1997年4月26日,王小波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同月,与张元合著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在阿根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编剧奖,电影《东宫西宫》入围戛纳电影节。王小波的艺术特点:王小波在自己几乎每一篇小说之中都有“王二”这样一个叙述者,王二身上又灌注了作者王小波身上的某些特征,这样就会造成读者对于王二和王小波的等价认同的一种阅读状态。在《万寿寺》中,王小波写到王二是因为不愿做领导交代的事而进行小说创作,在最初就强调了一切叙述的虚假性,王二的玩世不恭让读者想到王小波的叙事姿态,这样便不再期待从王小波的叙述中获得一种意义,而是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虚无感。因为在最初就规定了一种必然走向虚无的结局。在《黑铁时代》中,王二本身就参与了“黑铁公寓”的管理,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王小波自己与世俗的合谋。这样,最初的强烈的心理冲击就得到缓和,叙述者变得不再可信,叙述者的话语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符号的堆砌,这样荒诞感就诞生了。

你喜欢读书,追求知识,追求进步。不过,读书日也要根据实际国情去读。当前,我们一手抓反腐、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建设。现推荐几部有关反腐题材的书籍给你,愿你喜欢。这些书籍是:长篇纪实小说《地怨》《曙光》《南国三部曲》

吃饭和借书,都是极其暧昧的两件事,一借一还,一请一去,情份就这么结下了。 ​——钱钟书朱光潜【谈美】以及【谈美书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一日三秋》《奥斯卡与玫瑰奶奶》《往复书简——初恋与不伦》《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我的生活不可能那么坏》《围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商隐社,作者 | 灵竹,编辑 | 齐马近段时间,Netflix推出的韩国恋爱综艺《单身即地狱》爆火,女嘉宾宋智雅刷屏了抖音、微博等各种社交平台,关于恋爱综艺的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而几乎同时期的2021年12月29号,《快乐大本营》宣布停播的消息被顶上了微博热搜,一代“神综”终成回忆。网友们纷纷感叹“虽然陪伴了我一整个青春,但的确很久没有看了。”经典老综没落,“小而美”的恋爱综艺站在了聚光灯下,综艺节目的交错更替,就像一面镜子照映出综艺市场的沉浮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在爱优腾芒B五大平台先后发布的2022年综艺片单中,优酷以31档综艺位居数量前列,芒果TV将上线26档,腾讯视频25档,爱奇艺22档,B站10档,呈百花齐放之势。从他们各自片单的类型来看,随着选秀综艺被重锤出击,音乐综艺难以唱响,婚恋综艺成了新一年的“兵家必争之地”。各种围绕婚恋综艺的细分题材也浮出水面,母胎solo、合租恋爱、剧本杀恋爱、离婚综艺等应有尽有,恋爱综艺正成为下一个综艺潮流。01 挑起综艺市场大梁这几年各大卫视、平台推出的综艺节目在模式上并没有太多创新,所以效果越来越惨淡。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音乐综艺节目,近年表现乏力。据《2021音乐综艺市场研究报告》,自2017年至2021年五年时间,音乐综艺数量逐步下滑,2021共上线26部音乐综艺,同比去年下滑21%,音综撑起半边江山地格局不复存在。过去四五年在国内颇受欢迎的选秀综艺也不乐观。甚至还搞出了“粉丝倒牛奶为idol打call”等魔幻现实主义事件,遭遇了大众的强烈烦感。而搞笑综艺似乎也风光不再。曾经霸屏家家户户的《快乐大本营》,随着2021年的落幕正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从1997年至今,作为搞笑类综艺节目的领头羊,这个几乎贯穿90后整个青春的综艺节目,从此落下帷幕。相比之下,恋爱综艺(以下简称“恋综”)在去年发展迅速,战场硝烟四起,《我们恋爱吧3》《心动的信号4》《半熟恋人》《再见爱人》等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一度跑上话题热搜,并霸占了爱优腾芒等平台的C位。恋综不仅成为2021年综艺市场的“黑马”,也是各大平台在2022年将继续重点布局开发的领域。根据各家招商会信息,2022年将有至少17部恋爱综艺轮番登场。这个数据和其它品类的综艺相比并不算出色,但数量是过去几年各大平台恋综的总和,意味着恋综在新的一年将迅猛增长。显而易见,对于爱磕CP的年轻人来说,这注定是“热热闹闹、甜甜蜜蜜”的一年。有时候,“看别人搞对象”像是生活的一点调味剂。脱口秀演员Rock曾说,人类最大的爱好就是看别人搞对象。观众对于炒CP的热爱,甚至到了一种走火入魔的地步,正因如此,才有那么多影视剧不厌其烦地组CP、狂发糖,不限题材、无惧口水。当代人生活在拥挤的人潮中,但孤独感却依旧如影随形,这种“喧闹”的孤独,让年轻人渴求一段亲密关系,更渴求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但现实与理想往往背道而驰,于是他们将自己的期许和向往,寄托在了别人“甜甜的恋爱”中。爱优腾芒的甜宠剧在过去几年发展迅速,凭借高密集的撒糖情节成为年轻人恋爱的最佳代餐,但由于创新天花板不高,套路化严重,目前这个市场已成一片红海,正面临着“年轻人腻了”的窘境,难出爆款。继甜宠剧之后,恋爱综艺成为磕CP的主场。近期Netflix推出的韩国新恋综——《单身即地狱》,在各国引起的反响可称浪花四溅。其中的女嘉宾之一宋智雅更是被女性观众封为“撩汉楷模”。年轻人在恋爱综艺里寻找什么?从受众群体上看,恋爱综艺和甜宠剧的用户高度重合,都集中在女性、20-40岁这两个群体。但跟看第一集就知道结尾的甜宠剧相比,恋爱综艺的魅力在于更真实的爱情甜与苦,恋爱的走向也有鲜明的不可预测性,CP在其中不是一种设定,而是现实的存在。所以,比起爱情剧里磕一对虚无缥缈的CP,“我磕的CP竟然是真的”对年轻人来讲更有那个味儿。这就给观众们提供了不一样的情感价值,甚至这种情感会绑定到节目以后,由此将恋综和甜宠剧、偶像剧等区别开。从剧情上看,恋综提供的并不是起承转合都被精心设计好的恋爱情节,而是一个个真实的人如何在恋爱中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此外,恋综所设置的观察室为年轻人分析第一现场中男生女生的所作所为,总结观众可用的恋爱经验,实现与受众“情感共振”提供了可能。感情经验相对缺乏的观众希望在恋综中有所收获,这也使得恋综日益向真实、深刻的方向发展。“感情点评小能手”伊能静就在恋综节目《我们恋爱吧》中作为观察员频频分享恋爱心得,她丰富的恋爱经验和生活阅历折服不少观众,不少缺乏恋爱经验的“纯情小白”们都表示:学到了。02 顺着人性化一直在进化其实恋综并不是什么新品类,在日韩邀请明星配对恋爱的真人秀大火之前,恋爱相亲节目在我国早就以一种较为“古老”的方式呈现。山西电视台的《电视红娘》于1988年开播,成为国内第一档把“结婚大事”搬到台上的节目。受限于时代环境,人们对婚恋话题的“禁忌感”未完全消除,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节目只能草草停播。这档节目虽然BE(bad ending)了,但这种“开先河”的节目话题确确实实反映了人们对恋爱和婚姻的本能需求,也给后来服务型相亲节目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基础模型。《电视红娘》播出两年后的1990年,北京电视台推出了《今晚我们相识》,同样面临着嘉宾难找、节目形式无趣等重重困难。一波三折之下,这档节目通过相亲配对和游戏互动的有效结合,在播出后的近十年时间里,曾创下最高近百分之四十的收视率,促成佳偶千余对。随后值得一提的还有湖南卫视于1998年推出的《玫瑰之约》,第一次试图以真人秀模式进行制作,节目表现形式更加娱乐化、表演化,在收获高收视的同时,正式引起了国内婚恋综艺的第一次浪潮,全国共20多家省级电视台相继制作、开播电视相亲节目。而90后比较熟悉的恋爱相亲节目,莫过于《非诚勿扰》了。《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于2010年推出的相亲节目,提起这一档节目,一句“Can you feel it!”洗脑的开场音乐萦绕在脑中。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走高,单从关注度和话题度上看,称之为一部“现象级综艺”也不为过。强话题和观点的碰撞,以及一对多、亮灯灭灯的形式,让《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相亲交友节目与前代相比,更具戏剧张力,更像是一档以相亲交友为主线的真人秀,通过相亲模式尽展单身人群的百态。节目中,女嘉宾的大胆言论,主持人的犀利点评,成为男女相亲之外的最大看点。当初女嘉宾马诺的一句“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单车上笑”的言论掀起了一场颠覆性的关于婚恋价值观的讨论,其火爆场景依然历历在目。《非诚勿扰》之后的恋爱真人秀,迎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类似相亲节目层出不穷,《百里挑一》《爱情连连看》等节目赚足了消费者的眼球。继“速配式”相亲和“表演式”相亲之后,恋综以一种“观察室+真人秀”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并掀起了一股全新的热潮。这股浪潮来源于2017年韩国推出的一部爱情推理综艺《Heart Signal》,该部综艺的热播给国内综艺后续的发展打了一个可行性样本。次年,腾讯推出自制恋综《心动的信号》,节目以“信号小屋”中素人单身男女日常相处的生活细节和情感走向为主体,每期明星心动侦探团来反观和解读8位素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动信号,并进行心动连线。从第一季播出开始,诞生了多对CP,第二季更是成了恋综天花板,杨凯雯和赵琦君组成的“奇闻”CP带来的甜蜜余味久久不散,如今已经播完第四季了,仍然能引发大范围的讨论。此后,爱奇艺、优酷、芒果也相继推出《喜欢你我也是》《我们恋爱吧》《恋梦空间》等综艺,但本质上换汤不换药。通常,恋综的通用模式为:让多位男女嘉宾在同一屋檐下相处一到两个月,可以自由约会,然后明星通过“观察室”的角度去为受众展示年轻人的各种社交相处模式。这样,观众既能看到“第一现场”的情感和故事,又能看到“第二现场”的解读和推理,既能感受到视角的广度,也能感受到价值的深度。这种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恋爱养成模式也会让受众产生“围观心理”,满足人类对他人生活的“窥探”私欲。顺着人性做的事情最容易受到追捧,满足人们八卦心理的恋综毫不意外的受到喜爱。03 由明星恋爱到素人恋爱2017年下半年的某一天,广电总局的“最严限令”在综艺圈流传开来。“全明星综艺禁止黄金档播出”的限令一出,各大卫视综艺大地震,《快乐大本营》《奔跑吧》等热播综艺开始从以前“高高在上”的明星互动综艺向嘉宾素人化转型,大量素人首次大面积涌入明星类头部综艺。在此之前,我国的“观察型”恋综主要以“明星假想恋爱”为主,影响力比较大的主要有湖北卫视的《如果爱》系列以及江苏卫视《我们相爱吧》系列,均为中韩联合制作,强调让有恋爱需求的单身男女明星真实约会,几个系列下来贡献了好几对让人又哭又笑的假想CP。可惜的是,假想CP终究是假的。走出了综艺,观众才从被制造的“爱情梦境”中缓缓醒来,虽然也不乏有像钟丽缇、张伦硕,颖儿、付辛博这样喜结连理的,但绝大部分假想CP都未能修成正果,在节目结束后就分道扬镳,大大消耗了入戏太深的CP粉的感情。久而久之,明星和明星之间的那点事儿翻来覆去的炒,似乎没法满足观众想要的新鲜感。于是明星假想恋爱式综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没落,而素人恋爱类节目凭借着“更大的真实性”,在“限令”之后的两年迎来爆发期。2017年韩国综艺《Heart Signal》一炮而红后,2018年腾讯率先买下版权推出《心动的信号》,拉开了一场素人恋爱综艺的风潮。次年,各大平台一口气推出六七档恋爱综艺,素人谈恋爱蔚然成风。素人参与的真人秀节目也是很别致的一个领域,通过流量明星作为节目的“代言人”引流,七八个素人情感碰撞点燃一场情感火花。很多观众表示,从素人选出来的嘉宾在职业、学历等各方面比较真实可靠,而且大多颜值高且比较优秀。更重要的是,这群年轻人更真实。除此之外,相比速食快餐型“非诚勿扰”,恋综有情节推进,有据可循,更能抓人眼球。节目还设置了很多游戏环节,比较丰富有意思,比如《心动的信号》里的Mini Date,再如“不可拒绝的约会”。但即便这样,类似的综艺看多了还是容易腻,尤其近两年恋综成了各大机构力推的重心后,数量多了内容难免逐渐趋同。所以为了吸引眼球、制造话题度,各大平台今年更加费尽心思来打造差异化,各种恋综“变体”应运而生。首先是执着于年轻人题材的优酷,前段时间宣布即将推出的“母胎solo恋综”《没谈过恋爱的我》引起了热议,“直男直女谈恋爱?想想都好笑”“有可能会是社死现场”,不少网友表示期待值拉满。伴随着年轻人社交方式的改变,“剧本杀”等元素也被融入到恋综中,优酷的《一起探恋爱》将剧本杀和恋爱结合在一起,有烧脑、有情节、有暧昧,不失为一个好方向。除此之外,《今天开始合租了》定位在大城市漂泊的合租青年们,合租室友之间能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北漂、沪漂一族对此应该颇有代入感。而爱奇艺的新恋综《好友恋爱时》则瞄准了“朋友恋爱时我该怎么办?”的主题,把好朋友恋爱那点事儿搬上了荧屏。国产恋综还破除了年龄的限制,《春日迟迟再出发》《再见爱人》《灿烂的人群》等把目光投向了离异人士。从聚焦明星恋爱,到聚焦素人恋爱,从相亲节目到离婚综艺,从恋爱体验节目,到恋爱观察节目,再到离婚、合租、母胎solo等五花八门的综艺的出现……恋综一直在寻找主题和形式上的突破。04 恋爱综艺套路太深恋综的形式虽在不断更新,但未必既能让观众感觉到新颖。因为与恋综的形式相比,嘉宾和剧情本身才是让观众上头的核心,颜值、甜蜜、狗血三大要素缺一不可。这一点并未偏离传统的偶像剧和现在的甜宠剧,只是三者在内容上更有偏向而已。在以素人嘉宾为主的恋爱观察类节目中,每一个素人其实都不算“素”,他们大多有可与明星偶像相较的高颜值以及豪华顶配的人生阅历,从阵容上就非常抓睛亮眼。而在剧情走向上,摸头杀、约会、壁咚、情书告白……这些甜宠剧该有的场面样样都有,为了获得心动对象的青睐,男女嘉宾频频放大招,耀眼又吸睛。综艺节目《我们相爱吧》中,吴昕和潘玮柏被安排在一起约会,当时的互动如今依旧历历在目,有一场约会中,吴昕喂潘帅吃冰淇淋,潘帅撒娇靠在吴昕的肩膀上,甜蜜指数爆棚,以至于时隔数年依然有观众还在磕“无尾熊CP”。另外,跌宕起伏的狗血情节必不可少。这种男女嘉宾自由发展的相亲模式和传统的“速配式”相亲相比,不受控制的荷尔蒙碰撞最容易产生修罗场的刺激场面,一些男男女女争风吃醋,“海王”“海后”处处留情等冲突场面好不热闹。三人行,必有修罗场,去年播出的《机智的恋爱》就诞生了不少修罗场名场面。比如,女嘉宾吕珊和男嘉宾汪律在前几期是被大众看好的一组CP,谁知另一个男嘉宾乌兰加入后,女嘉宾竟被乌兰半路截胡了,一场“两个男人之间的战斗”上演,乌兰频频破坏前两者的浪漫约会并展示自己的“男人魅力”,最终“夺得美人归”,看得观众心潮澎湃。而另外三位纠缠不清的嘉宾——女嘉宾张慧贤,男嘉宾倪嘉培、崔宇同,女生要在两个男生中选择一位作为“男主”。面对心仪女生,倪嘉培一改腼腆作风直球出击,又苏又甜发言令观察室里的恋爱侦查员也跟着心动不已,而崔宇同看着倪嘉培在眼前“壁咚”张慧贤的名场面,更是将微妙氛围拉满。“他追她,她看他,她插翅难飞”的三角抓马情节让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节目外付出真情实感的嗑学家开始站在上帝视角对参与恋综的嘉宾的一言一行进行剖析,甚至升级为一场鉴婊、鉴渣大会,各家粉丝在弹幕、超话互撕,反而吃瓜群众看得很过瘾。在多次甜蜜约会和竞争冲突之后,男女嘉宾在节目中“修成正果”,组成CP,从一开始就磕对CP的粉丝往往喜不自胜。但是磕CP后劲过大导致的“后遗症”也不少,爱看恋综的观众最害怕的莫过于你磕的CP在节目结束后就BE了。其中震动比较大的一对——吴昕和潘玮柏的“无尾熊CP”,在2017年从“相识却不相知”的陌路人到“我喜欢你”互相表白,一路高甜吸粉无数,影响力一直持续了3年。直到潘玮柏在2020年微博发文官宣结婚,这场“假CP”的闹剧才就此结束。这种节目中如胶似漆的CP到节目结束后关系急转而下的场面并不少见,大部分的CP难逃BE的结局,也导致不少的观众怀疑自己付出的真情实感被节目的剧本“玩弄”了,观众们突然察觉恋综里的爱情并不是荷尔蒙促使的心动,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攻略,久而久之也就对恋综免疫了。当然,也有不少观众“清者自清”,从未入局。很多人认为,恋爱综艺里所展示的那些修罗场、狗血桥段,甚至是那些撒糖甜蜜的情节,怎么可能在一个月内集中发生?即便爱磕恋综的CP,也只是把它当作偶像剧看,不会入戏太深。其实,怎么平衡“剧”和“综”一直是恋综行业令人头疼的问题,真实性和戏剧感之间往往徘徊不定,难以拿捏。如何让减少“剧本”存在,更加保证事情发展的真实性同时,又巧妙制造冲突、看点是恋综需要努力的方向。与其过分追求撒糖和戏剧化效果而变得失真,不妨把恋综与收入、生育、养老等具有社会意义、更接地气的话题结合在一起,更加贴近观众生活

  • 索引序列
  • 黄金时代杂志2022封面
  • 黄金时代杂志封面
  • 黄金时代杂志封面人物
  • 黄金时代学生族杂志封面
  • 黄金时代杂志中学版2022一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