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矿产与地质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矿产与地质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矿产与地质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科技导报》

不是哦,是省级

先是要写好这方面的文章,然后投稿就可以了

矿产与地质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地质与资源属于科技部2012年核心期刊,难度很大,而且目前没有代理。

发论文的事去找你导师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北大核心的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在《地质论评》、《经济地理》《南京大学学报》、《矿物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编著一部。论文被《Chemical? Abstracts》(CA)收集6篇,被《GeoRef》(美国地学文摘)收集9篇,被《中国地质文摘》收录12篇,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8篇,引用22次。截至2012年及代表性论文有:1、内陆地区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游憩系统建设研究,《经济地理》2003年增刊,第一作者。2、北京奥运对周边旅游市场的影响分析,《事件旅游及旅游目的地建设管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第二作者。3、论山西旅游经济与旅游教育的关系,《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N3,第一作者。4、五台山的佛教文化与宗教旅游,《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二期,第一作者。5、中国风景名山岩石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探讨,《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二期,第一作者。6、韧性剪切过程中金沉淀富集的新机制,《地质论评》,1998年第六期,独立完成。7、再论含金硫化物矿物中能否存在负价金,《地质地球化学》,1998年第六期,第一作者。8、岩浆上升过程中各种热力学因素对岩浆温度的影响,《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7年第二期,第一作者。9、论现代地理学的形成与前瞻,《经济地理》1997年NO3,第一作者。10、黄铁矿和毒砂在XPS谱图上83ev激发峰的新归因,《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五期,第一作者。11、次显微金在毒砂、黄铁矿等矿物中富集的成因研究,《矿物岩石》,1996年第二期,第一作者。12、石英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地质地球化学》,1996年第五期,第一作者。13、含金硫化物矿物中不可能存在负价金,《地质论评》,1996年第五期,第一作者。14、次显微金在黄铁矿和毒砂中的赋存状态新探讨,《矿物学报》,1994年第一期,第一作者。15、黑钨矿类质同象系列的X射线衍射研究,《矿物学报》,1989年第三期,第一作者。16、黑钨矿类质同象系列的红外线光谱研究,《岩石矿物学杂志》,1989年第三期,第一作者。

概论.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解振华.我国环保事业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环境报,1999-09-09[3]解振华.全面开创新世纪我国环保工作的新局面.环境保护,2001(1)[4]解振华.中国环境保护战略与对策.中国环境管理,2001(1):4~7[5]上海第一医学院环境卫生病教研室.环境与健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6]姚文贵等.环境保护趣览.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99[7]刘君卓等 居住环境和公共场所有害因素及其防治.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8]胡经之等.威胁人类存亡的定时炸弹——环境荷尔蒙.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9]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1]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Our Common Futur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2]张文学,杨立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前沿论坛,2002(10):47—51[13]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伊恩?莫法特.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和政策.宋国君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5]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6]蒋志刚,马克平,韩兴国.保护生物学.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7]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生物多样性研究系列专著1——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8]刘云国,李小明主编.环境生态学导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19]赵章元.中国近岸海域环境分区分级管理战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张洪主编.中学教师实用地理手册.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87[21]2002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北京:国家海洋局,2003[22]刘天齐主编.环境保护(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3]杨国清主编.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4]芈振明等.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5]聂永丰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6]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燃煤电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新型建筑材料,1996(3):13~18[27]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主笔.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8]祝学礼,徐文龙.我国固体废物污染与无害化处理技术.卫生研究,2002.31(4):331~332[29]陈英旭.环境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0]张邦俊,翟国庆.环境噪声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31)王建龙.环境工程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2]殷维君主编.环境保护基础.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33]郑楚光等编著.温室效应及其控制对策.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34]朱庚生.环境管理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35]叶文虎.环境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李康.环境政策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7]张宝杰.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8]诸大建.超常规发展环境产业.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9]李焰.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40]张承中.环境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41]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一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2]张建文,张海燕.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优化方案.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4)[43]王炳华,赵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6):13—17[44]刘五英,黄秀梅,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6,11(2):24[45]王炳华,赵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13(2):17~21[46]陆书玉主编.环境影响评价(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7]丁桑岚主编.环境评价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4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编.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9]郭子义,韦薇主编.环境化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0]张合平,刘云国主编.环境生态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51]延森著.徐有刚译.环境管理与环境认证.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52]夏青等著.环境管理体系.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53]孟宪国主编.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程.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54]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编.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审核.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55]朱慎林,赵毅红,周中平编著.清洁生产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6]刘静玲主编.绿色生产与未来(环境教育丛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7]汪应洛,刘旭著.清洁生产.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58]闵恩泽等著.绿色化学技术.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9]黄震方,祝晔等.关于旅游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初步探讨.经济地理,2003,23(1)[6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61]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l2523-90)[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6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90)[6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放射防护规定)(GB8703-88)[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66](1S014001 GB/T 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1996[67](1S014001 GB/T 2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68](1S014010 GB/T 2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19961996[69](1S014011 GB/T 2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1996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经验分享会

朱瀛波 张小伟 张翼 刘淑鹏(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 430070)摘要 云母纸板在电气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造云母纸板的产量也在不断地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云母纸板的剪裁及冲切成型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无法回收利用的云母纸板边角料。这些边角料作为废弃物被遗弃,既造成环境污染,又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本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新的方法,使云母纸板边角料开解并重新利用,实现人造云母纸板无废清洁生产新工艺。关键词 云母纸板;边角料;开解;开解率。第一作者简介:朱瀛波,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非金属矿选矿及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20余年,通讯地址:武昌珞狮南路122号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430070;E-mail:。一、概述(一)云母云母是一种透明片状的非金属矿物,是一类含水铝硅酸盐。它是电和热的不良导体,具有一定的耐高热性能,而且由于云母的结晶为层状结构,对垂直于解理面的电场具有极高的绝缘性能。云母的成分通式可用X {Y2-3[Z4O10](OH)2} 表示。Z组阳离子主要是Si和Al。Y组阳离子主要为Al3+,Fe3+和Mg2+。单元结构层均由三个基本结构层组成。四面体层与八面体层的比例为2∶1。四面体层的Si约有1/4被Al置换,使Si∶Al为3∶1。硅氧四面体层呈六方网格状分布,上下两层四面体相对排列,但在平面上的位置并不重合。云母具有很强的抗拉强度和抗压、抗剪强度、柔韧性好,它的晶格十分稳定,加之是特殊层状构造,使云母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长期以来,云母一直是电气行业中不可缺少的绝缘材料。目前,虽然已经出现很多新型材料,但还没有任何一种绝缘材料能够取代云母。随着电气行业的发展,对云母的需要量不断增长。云母开采困难,剥制片云母全凭手工操作,出成率极低,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云母本身的利用率,其中重要的途径是云母纸的制造和应用[1~6]。(二)云母纸云母纸是以碎云母为原料,经制浆,在造纸机上抄制而成的,它保持了天然云母的多种优良性能,且厚度均匀、介电强度波动范围小、电晕起始电压高而稳定。其介质损耗的电压特性比天然片云母好,绝缘稳定得多。在许多领域可取代天然片云母。云母纸制造技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温塑料、光导纤维并驾齐驱,在国外被誉为对当代电气电子工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四大技术之一。但是,用云母抄制的云母纸机械强度较低,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常需用胶粘剂、补强材料制成各种制品,才能满足各方面不同要求。云母纸板是由多层云母纸经过加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压合而成的。云母纸板在使用时,根据需要必须冲切成各种形状,在冲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边角废料,这部分废料通常被当作工业垃圾处理,这样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云母资源,所以急需一种方法来处理这些云母纸板的边角料。本研究提出一种云母纸板边角料回收的方法:通过一种开解剂的浸泡,使云母纸板开解脱胶,在机械力的帮助下,使其成为可回收再利用的纸浆,符合建设节约、环保型社会的要求。二、实验方案实验选取化学法,用一种合适的开解剂来浸泡云母纸板边角料,开解剂与云母纸板的黏结胶发生化学反应,使黏合胶失去粘结效用与云母分离;再用高速打浆机打浆并施加一定的机械力。清洗后的再生云母浆料可用来重新抄取云母纸。本实验云母纸板边角料来源于湖北平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以解决其生产中所废弃的大量云母纸边角料问题。经过初步的探索实验,找出了影响云母纸板边角料开解的各项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有:开解剂的用量、浸泡物料浓度、浸泡反应时间、打浆转速、打浆时间、打浆浓度等。三、开解实验实验中,每次取100 g云母纸板边角料,以一定用量的合适开解剂浸泡,反应一段时间后,在一定的打浆浓度、打浆转速下开始打浆,打好的浆料用水力分级的方法分出未开解大片。通过各个影响因素的交叉实验,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一)开解剂用量与浸泡物料浓度对云母纸板开解的影响实验采用开解剂用量分别为6 kg/t、9 kg/t、12 kg/t、15 kg/t、18 kg/t,选用浸泡时间为1 d(24 h),浸泡物料浓度为30%、35%、40%、45%,打浆转速为1400 r/min,打浆时间30 min,打浆浓度20%,得到如下的实验结果(表1):表1 开解剂浓度对云母纸板边角料开解的影响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开解剂用量的增加,开解率的整体水平在提高,当开解剂用量增大到12 kg/t时,开解率的增长趋于平缓,再增加开解剂用量,开解率的变化不明显,不同的浸泡物料浓度都显示了同样的变化规律。综合此方面的考虑,选择开解剂的用量为12 kg/t比较经济合理。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浸泡物料浓度的增加,开解率在逐渐提高,但变化的幅度较小,说明开解剂用量范围在6~18 kg/t时,浸泡物料浓度对云母纸板开解率的影响不大。随着浸泡物料浓度的增加及浸泡药剂浓度的增大,用水量减小,开解率呈上升趋势,故选择浸泡物料浓度为45%较为合适。(二)浸泡反应时间对于云母开解的影响实验选用浸泡反应时间6 h、12 h、18 h、24 h、30 h,开解剂用量为12 kg/t,浸泡物料浓度为45%,打浆转速为1200 r/min,打浆时间30 min,打浆浓度20%,得到如下的实验结果:从表2可以看出,浸泡时间在6~30 h变化时,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开解率一直在增长,当浸泡时间达到24 h时,开解率的增长趋于平缓,且云母纸板的开解率达到4%,效果已经很明显。综合考虑,浸泡反应时间选取在24 h比较经济合理。表2 浸泡时间对云母纸板开解率的影响(三)打浆时间对云母纸板开解的影响实验选用药剂用量为12 kg/t,浸泡物料浓度为45%,浸泡1 d(24 h)后的浆料,分别选取打浆时间为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打浆浓度选择20%,打浆转速为1400 r/min,其实验结果如下: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打浆时间的增加,开解率逐渐增大。当打浆时间在30 min之后,开解率增大趋于平缓。故打浆时间定在30 min时比较合理。表3 打浆时间对云母纸板开解的影响(四)打浆机转速与打浆浓度对云母纸板开解的影响实验选用药剂用量为12 kg/t,浸泡浓度为45%,浸泡1 d(24 h)后的浆料,选取打浆时间为30 min,打浆浓度选择10%、15%、20%、25%、30%,打浆转速为1000 r/min、1200 r/min、1400 r/min、1600 r/min,其实验结果如下:从表4可以看出,打浆浓度稀更有利于云母纸板的开解,从20%打浆浓度处开始下降,浓度高时,云母纸浆分散不好,对于打浆产生不利影响,开解率总体变化不是很大,综合考虑选择20%的打浆浓度比较合适。当打浆机转速增加时,云母纸板的开解率也随着增加,当打浆转速达到1600 r/min时,浆料易飞溅,1400 r/min转速适中,且开解效果比较明显,综合考虑选择1400 r/min的转速。表4 打浆机转速与打浆浓度对云母纸板开解的影响通过上述实验,寻求到了一种用开解剂浸泡处理云母纸板边角料的方法。并且通过实验得到了这种方法的最优化条件,即开解剂用量为12 kg/t,浸泡时间为1 d(24 h),浸泡物料浓度为45%,打浆的时间为30 min,打浆浓度20%,打浆转速1400 r/min。四、实验效果用于制造云母纸的云母鳞片粒度主要分布在-14目+140目,而在云母纸浆的脱水过程中,筛网网目的选择是根据对云母浆的要求一般选在120~200 目之间,粒度小于200 目的云母鳞片为过细鳞片,不适合用于造纸,因此处理边角料应使得云母鳞片的粒度尽可能地大于200目。本实验云母纸板边角料开解后的粒度组成:本研究开解后的云母纸板浆料的组成见表5,-200目云母鳞片只占38%,62的开解后的云母鳞片适合于再造纸,是一种合适的从云母纸板边角料生产再生云母纸浆的办法,充分利用了云母资源。表5 云母纸板边角料开解后的粒度组成五、结论综上所述,用开解剂浸泡法处理云母纸板边角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厂家利用开解后的云母鳞片返回生产线再造纸,生产的云母纸拉伸强度达10N/cm,在可行性方面可以达到生产的要求。鉴于每年产生大量的云母纸板边角料及废弃物需要回收利用,化学浸泡法处理云母纸板边角料将会有广阔的前途,市场前景巨大。参考文献[1]吴自强,魏鹏,唐四丁云母纸的性能及其主要制品[J]化工时刊,1997,4:7-12[2]云母综合利用编写组云母综合利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3]任耀武碎云母的工业用途及开发[J]内蒙古地质,1998(3):17-21[4]任耀武河北省绢英粉的开发利用[J]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5(2)[5]袁楚雄,田中凯,刘奇云母及其深加工[J]国外金属矿选矿,1996(4):42-46[6]戴为胜我国云母纸和湿磨云母粉工业现状及展望[J]非金属矿,1995(5)A New Technology of Recycling and Reusing Mica Cardboard Leftover MaterialsZhu Yingbo,Zhang Xiaowei,Zhang Yi,Liu Shupeng(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mica cardboard in electric industry is becoming wider and wider,and the production of man-made mica cardboard is The problem followed is that the process brings about too much unrecycleable mica cardboard leftover materials when the mica cardboard is cut out and punched and Those leftover materials are always cast away as the waste,resulting in not onl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ut also waste of This research work attempts to find a new way to decompose mica cardboard leftover materials into pieces so as to be reused and realize the new clean production process of man-made mica Key words:mica cardboard,leftover materials,decomposition,decomposition

主要参考文献[1]刘天齐等,环境保护概论.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解振华.我国环保事业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环境报,1999-09-09[3]解振华.全面开创新世纪我国环保工作的新局面.环境保护,2001(1)[4]解振华.中国环境保护战略与对策.中国环境管理,2001(1):4~7[5]上海第一医学院环境卫生病教研室.环境与健康.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6]姚文贵等.环境保护趣览.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99[7]刘君卓等 居住环境和公共场所有害因素及其防治.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8]胡经之等.威胁人类存亡的定时炸弹——环境荷尔蒙.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9]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1]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Our Common Futur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2]张文学,杨立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前沿论坛,2002(10):47—51[13]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伊恩?莫法特.可持续发展——原则、分析和政策.宋国君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5]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6]蒋志刚,马克平,韩兴国.保护生物学.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7]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生物多样性研究系列专著1——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8]刘云国,李小明主编.环境生态学导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19]赵章元.中国近岸海域环境分区分级管理战略.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张洪主编.中学教师实用地理手册.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87[21]2002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北京:国家海洋局,2003[22]刘天齐主编.环境保护(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3]杨国清主编.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4]芈振明等.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5]聂永丰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6]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燃煤电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新型建筑材料,1996(3):13~18[27]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主笔.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8]祝学礼,徐文龙.我国固体废物污染与无害化处理技术.卫生研究,2002.31(4):331~332[29]陈英旭.环境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30]张邦俊,翟国庆.环境噪声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31)王建龙.环境工程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2]殷维君主编.环境保护基础.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33]郑楚光等编著.温室效应及其控制对策.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34]朱庚生.环境管理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35]叶文虎.环境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李康.环境政策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7]张宝杰.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8]诸大建.超常规发展环境产业.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9]李焰.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40]张承中.环境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41]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一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2]张建文,张海燕.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优化方案.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4)[43]王炳华,赵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6):13—17[44]刘五英,黄秀梅,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6,11(2):24[45]王炳华,赵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13(2):17~21[46]陆书玉主编.环境影响评价(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7]丁桑岚主编.环境评价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4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编.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9]郭子义,韦薇主编.环境化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0]张合平,刘云国主编.环境生态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51]延森著.徐有刚译.环境管理与环境认证.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52]夏青等著.环境管理体系.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53]孟宪国主编.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程.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54]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编.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审核.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55]朱慎林,赵毅红,周中平编著.清洁生产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6]刘静玲主编.绿色生产与未来(环境教育丛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7]汪应洛,刘旭著.清洁生产.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58]闵恩泽等著.绿色化学技术.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9]黄震方,祝晔等.关于旅游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初步探讨.经济地理,2003,23(1)[6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61]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l2523-90)[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6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90)[6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放射防护规定)(GB8703-88)[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66](1S014001 GB/T 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1996[67](1S014001 GB/T 2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68](1S014010 GB/T 2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19961996[69](1S014011 GB/T 2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1996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另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也是比较权威的社科类数据库。在国外较权威和著名的数据检索系统包括SCI、EI等,为了引导我校科技人员的论文投向, 使他们的论文能被权威检索系统收录,让更多的同行了解,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提高我校科学研究的显示度,现将常用数据库来源期刊的简要情况介绍如下,以供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检索、订阅、职称评定等参考。  另外,本指南还列出了核心期刊按影响因子的排序表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表谨供参考。  1、《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  简称《引证报告》(核心期刊投稿首选),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版一次,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最后一项指的是各单位在《引证报告》收编的期刊中发表的论文数。《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见下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版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版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第二编 经 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社会科学战线 学术月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天津社会科学 学术研究 江海学刊 江汉论坛 江苏社会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史哲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浙江学刊 浙江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 求是学刊 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社会科学辑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州学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人文杂志 求索 思想战线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国外社会科学 南京社会科学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齐鲁学刊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学海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江西社会科学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学刊 学术界 东岳论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东南学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49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京社会科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术论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广东社会科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东社会科学 探索 学术交流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方论丛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宁夏社会科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社会科学 长白学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江淮论坛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社会科学 内蒙古社会科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甘肃社会科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晋阳学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贵州社会科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B(除B9) 哲学 哲学研究 心理科学 心理学报 哲学动态 自然辨证法研究 孔子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 心理学动态(改名为:心理科学进展) 中国哲学史 道德与文明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现代哲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探新 周易研究  B9 宗教 世界宗教研究 2、宗教学研究 3、法音 4、敦煌研究 中国宗教 佛教文化 中国穆斯林 世界宗教文化  C8 统计学 中国统计 统计研究 统计与决策 数理统计与管理  C9l 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 社会 妇女研究论丛 4、中国社会保障  C92 人口学 人口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 人口与经济 人口学刊 5、人口与计划生育  C93 管理学 中国行政管理 管理世界 领导科学 中外管理 管理科学学报  C96 人才学 中国人才  C95 民族学 民族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 3、贵州民族研究 4、广西民族研究 5、黑龙江民族从刊 6、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回族研究 世界民族 中国民族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云南社会科学 青海民族研究 西北民族研究 满族研究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社会科学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1,3,5国际政治 世界经济与政治 现代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欧洲(改名为:欧洲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当代亚太 国外理论动态 美国研究 当代世界 西亚非洲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国际展望 国际论坛 国际观察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和平与发展 拉丁美洲研究 日本学刊 东南亚研究 国外社会科学  D2,4,6 中国政治 政治学研究 求是 中国行政管理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了望 社会主义研究 教学与研究(北京) 毛泽东思想研究 党的文献 马克思主义研究 青年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探索 党建研究(北京) 中共党史研究 学习与探索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社会科学研究 理论前沿 理论探讨 新视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求是 理论与改革 科学社会主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工会理论与实践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理论学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妇女研究论丛 党政论坛 理论导刊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理论探索 半月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中国青年 公安大学学报(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D9 法律 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 法学 法学评论 中外法学 现代法学 法商研究 法律科学 法学家 政法论坛 人民检察 河北法学 法制与社会发展 政治与法律 环境法律评论 比较法研究 法学杂志 当代法学 人民司法 法律适用 法学论坛  E 军事 中国军事科学 军事经济研究 国防大学学报 政工导刊 军事史林 军事历史研究 世界军事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第二编 经 济  F 综合性经济科学 经济研究 管理世界 经济学动态 改革 经济学家 世界经济 财贸经济 财经研究 经济科学 宏观经济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经济评论 当代财经 当代经济科学 经济管理 当代经济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南开经济研究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探索 现代财经 上海经济研究 财经科学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经济纵横 中国经济问题 经济与管理研究 中国经济史研究 经济经纬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生产力研究  F11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世界经济研究 国际经济评论 外国经济与管理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贸易 当代亚太 亚太经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现代国际关系 东欧中亚研究(改名为: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世界经济文汇  F12,F2 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改革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峰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管理 特区经济 开放导报 南方经济 宏观经济调控 中国改革 中国劳动 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 改革与战略 中国流通经济 中国物资流通(改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  F23 会计 会计研究 审计研究 财会月刊 财务与会计 财会通讯 审计与经济研究 中国审计 中国农业会计 广西会计 中国会计电算化 财会研究(兰州) 事业财会 财经理论与实践 会计之友  F3 农业经济 中国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农村观察 农业现代化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林业经济 中国土地科学 林业经济问题 生态经济 农业经济 调研世界 乡镇企业研究 中国农垦经济 农村经济 乡镇经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改名为:农村经营管理) 世界农业 农村经济导刊  F4/6工业经济  (含F27) 中国工业经济 管理世界 经济管理 经济研究 改革 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企业管理 企业经济(南昌) 汽车与配件 中国建材 煤炭经济研究 中国电业 建筑经济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经济)企业活力 上海企业 集团经济研究 管理现代化 经营与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 企业家(改名为:财智文摘) 工业技术经济 电力需求侧管理 铁道经济研究 交通企业管理 旅游学刊 邮电企业管理(改名为:通信企业管理)  F7 贸易经济 国际贸易问题 商业研究 国际贸易 商业经济与管理 财贸经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消费经济 国际经贸探索 商业时代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商务研究 价格理论与实践 中国商贸 商场现代化 江苏商论 销售与市场 商业经济文荟 中国物价 中国市场 财贸研究 价格月刊  F81 财政国家财政 税务研究 财政研究 税务与经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财贸经济 中国财政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财经问题研究 涉外税务 财经论丛 财经研究 中国税务 当代财经 财经科学 江西财税与会计 财会研究(兰州)  F82/83/84货币/金融、银行/保险 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证券市场导报 投资研究 金融论坛 保险研究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上海金融 财经理论与实践 金融与经济 浙江金融 武汉金融 中国金融 西南金融 南方金融 现代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 国际金融 银行家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20 信息与传播 现代传播 当代传播  G21新闻学、新闻事业 国际新闻界 新闻记者 新闻通讯(改名为:传媒观察) 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记者 新闻战线 新闻与写作 新闻界 新闻爱好者 新闻大学 新闻知识 新闻实践  G22广播、电视事业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 编辑学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出版 编辑之友 出版发行研究 编辑学刊 出版广角 读书 中国图书评论 科技与出版  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中国图书馆学报 图书情报工作 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图书馆杂志 情报科学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 情报杂志 图书馆论坛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情报资料工作 情报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情报知识 现代情报  G27 档案学 档案学通讯 中国档案 档案学研究 档案与建设 浙江档案 档案管理 兰台世界 山西档案 档案 北京档案 上海档案 四川档案 湖南档案(改:档案时空)  G3 科学,科学研究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研管理 科学学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中国科技论坛 中国软科学 自然辩证法通讯 科学管理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科技进步与对策 科学新闻 科技管理研究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G4 综合性教育 教育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比较教育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 教育评论 中国教育学刊 外国教育研究 人民教育 教学与管理 教育探索 教育与经济 教育科学 江西教育科研 辽宁教育研究 教育导刊 上海教育科研 山东教育科研(改:当代教育科学) 教育研究与实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G61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 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管理 语文教学通讯(分初中刊和高中刊) 学科教育 外国中小学教育 历史教学 上海教育 中小学教师培训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课教学 天津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英语辅导(与疯狂英语合并为:英语辅导、疯狂英语) 中小学外语教学 数学通报 中学物理高中版 生物学教学  G64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教育发展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中国高教研究 江苏高教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改名为:教师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现代大学教育 高校理论战线 高教探索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G71/79 各类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 教育与职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 电化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 中国特殊教育 北京成人教育(改名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父母必读 继续教育  G8 体育 体育科学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与科学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学刊 中国体育科技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文化导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中国语文 语言教学与研究 民族语文 语言文字应用 汉语学习 语言研究 中国翻译 世界汉语教学 古汉语研究 方言 当代语言学 语文研究 语文建设 修辞学习 语言与翻译 上海科技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  H3/9 外国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国语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外语界 现代外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外语学刊 外语教学 外语研究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中国俄语教学  第四编 自然科学  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分成:中国科学A辑,数学和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天文学)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改:天津大学学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自然科学进展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高技术通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应用科学学报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改: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改: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桂林工学院学报  N 自然科学总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工程学报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学 管理科学学报 自然科学史研究 自然杂志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中国科学基金 中国科技史料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中华医学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解放军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复旦学报医学版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苏州医学院学报(改名为: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广东医学 上海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江苏医药 新医学 天津医药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陕西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3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山东医药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京医学 医学与哲学

  • 索引序列
  • 矿产与地质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 矿产与地质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经验分享
  •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投稿经验分享会
  •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