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艺术博物馆期刊

艺术博物馆期刊

发布时间:

艺术博物馆期刊

除了其馆藏展品,博物馆还举办音乐和舞蹈表演、电影、哲学和艺术讲座系列。以色列最全面的电子艺术图书馆和艺术文献中心每年为超过15000名学生、学者提供服务。图书馆收录主流艺术期刊和接收以色列现代和当代艺术、摄影、设计和建筑展览的最新目录。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是中东最全面的文献中心。 每个星期,约1500名各个年龄层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约瑟夫博物馆和丽贝卡麦耶霍夫艺术教育中心(Museum's Joseph and Rebecca Meyerhoff Art Education Center)参加关于绘画、陶瓷、雕塑、摄影、录像、电脑艺术和版画等艺术的课程。

The Met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870年,位于纽约曼哈顿,藏品超过200万件,包括众多古典艺术品、古埃及艺术品、欧洲大师的油画及雕塑等。官网有超过40万张图片,还有书籍可以全本下载。The Tate泰特美术馆官网uk检索十分方便 包含400多个术语的定义,大部分都有插图,首字母分类几乎囊括所有你想了解的艺术概念。

期刊来讲都有不同的侧重点,看你侧重那方面  《收藏家》杂志是北京市文物局主管,收藏家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收藏类专业核心期刊。延请国内最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和收藏界知名人士组成编委会,1993年创刊以来,曾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和“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双高奖。以其深湛的学术品位、高度的权威性和美轮美奂的图版印制,赢得了海内外收藏家、文博艺术界研究人员及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本刊刊载古今中外收藏界趣闻轶事,评介、推介国家馆藏和民间珍藏的文物、书画艺术精品,介绍各类藏品鉴赏、珍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时报道国内外收藏界与艺术市场的最新资讯。设有:最新报道、博物精华、赏玩手札、真伪辨微、公私秘藏、知津问津、百科长廊、拍品点评、艺术市场、国宝巡礼以及拍前预览、拍后综述等栏目。  杂志简介:  《文物天地》是老牌杂志,也是本"新"杂志。"老"是指《文物天地》创刊20多年,在文博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新"是《文物天地》的重新定位:立足文博界,面向全社会的文物艺术品收藏者。  《文物天地》以宣传贯彻国家文物方针政策为宗旨,传承历史文化,倡导收藏文明,积极引导民间收藏和艺术品投资的健康发展。依托中国文物报社的渠道、专家作者队伍,《文物天地》的内容具有文物博物馆、收藏、拍卖行业权威水准,给读者提供好读(文字生动)好看(图片精美)、可信可靠的文本,和最新最快最受业界关注的信息。全刊分为关 注、人物、鉴赏、考古、收藏、市场、资讯七大版块,以内容"新"、表述"新"和视觉"新"来多层次多视角地反映文物艺术品收藏事业。  中国文物报社在文博行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有着行业尖兵的模范作用,尤其是《文物天地》杂志在收藏、拍卖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发行量在几万册,随着收藏、拍卖、投资行业的不断升温,发行量继续呈现上升趋势,现已拥有为数众多的读者群,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收藏》 最偏向收藏大众的一本收藏类杂志。3次入围国家期刊奖的权威期刊。  追求大众化、面向低端收藏群体是《收藏》的根本特色。强调收藏文化,普及鉴藏知识,门类繁杂众多,对瓷器、书画、钱币、邮票关注较多。  《收藏家》 最讲究学术水平的一本收藏类杂志。国家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  突出大型文物展览报道,偏重古董与书画鉴藏,品位非凡是其最大特色。  《收藏界》 最爱搞评选活动的一本收藏类杂志。中国收藏界年度评选创建机构。  “主编视线”敢于讲真话,打起假来毫不含糊。侧重瓷器杂玩,关注当代收藏。年度事件和人物评选轰轰烈烈。  《鉴宝》 最关注收藏文化的一本收藏类杂志。  依托央视《鉴宝》节目,致力于“让中国传统文化回归”,让更多的人珍视传统,热爱收藏是该杂志的追求和理念。集鉴藏知识与市场报道于一身。  《艺术市场》 离市场前沿最近的一本收藏类杂志。文化部主管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  突出市场,侧重拍卖,关注行情,投资指导性强。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专题策划能力强,“讨论区”经常探讨热点话题。  《文物天地》 最有媒体公信力的一本收藏类杂志。国家文物局主管的权威期刊。  202期的老杂志,2004年改版,由文物转向市场。敢于对国内艺术品市场弊端加以抨击,并就敏感话题展开学术争论。每期的“关注”栏目是一大看点。  《艺术与投资》 最关注当代艺术的一本收藏类杂志。  由杭州迁至北京798,突出当代艺术,关注画廊业动态。书画辨真识伪办得有声有色,对收藏爱好者大有裨益。  《艺术财经》 最追求财经气息的一本投资收藏杂志。  地处望京,倚靠中央美院师生资源。强调财经、学术,突出市场分析,侧重行情盘点和未来趋势研判是该杂志的一大特色。  《艺术新闻》 最具海内外视角的一本收藏类杂志。  突出新闻资讯,重点报道内地、港、台三地和苏富比、佳士得拍卖的最新动态。信息量大、专题深,侧重古董与当代艺术、新闻与艺术二者兼得。  《artvip艺术发现》 中国印量(每期20万册)最大的一本艺术品收藏投资理财直投杂志。  在全国一、二线机场书店直投,面向中高端收入群体和银行理财客户。以“艺术投资,价值发现者”为办刊宗旨,突出艺术品投资、理财和交易。

艺术博物馆期刊投稿

除了其馆藏展品,博物馆还举办音乐和舞蹈表演、电影、哲学和艺术讲座系列。以色列最全面的电子艺术图书馆和艺术文献中心每年为超过15000名学生、学者提供服务。图书馆收录主流艺术期刊和接收以色列现代和当代艺术、摄影、设计和建筑展览的最新目录。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是中东最全面的文献中心。 每个星期,约1500名各个年龄层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约瑟夫博物馆和丽贝卡麦耶霍夫艺术教育中心(Museum's Joseph and Rebecca Meyerhoff Art Education Center)参加关于绘画、陶瓷、雕塑、摄影、录像、电脑艺术和版画等艺术的课程。

找他们征稿的启示什么的,把他们的稿酬规范那部分取证。然后先到问询杂志社。不行就告他们 。

Tse Met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uk,, artenet新闻, Vart私人美术馆等,都可以增加眼界。

The Met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870年,位于纽约曼哈顿,藏品超过200万件,包括众多古典艺术品、古埃及艺术品、欧洲大师的油画及雕塑等。官网有超过40万张图片,还有书籍可以全本下载。The Tate泰特美术馆官网uk检索十分方便 包含400多个术语的定义,大部分都有插图,首字母分类几乎囊括所有你想了解的艺术概念。

艺术博物馆期刊官网

Tse Met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uk,, artenet新闻, Vart私人美术馆等,都可以增加眼界。

视觉中国,绝对好!

The Met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870年,位于纽约曼哈顿,藏品超过200万件,包括众多古典艺术品、古埃及艺术品、欧洲大师的油画及雕塑等。官网有超过40万张图片,还有书籍可以全本下载。The Tate泰特美术馆官网uk检索十分方便 包含400多个术语的定义,大部分都有插图,首字母分类几乎囊括所有你想了解的艺术概念。

《艺术博物馆》杂志

这个建筑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一定是个绝色,别的建筑没法儿和它比肩而立的。2001年由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年度设计榜上,米尔沃基美术馆被举为头名。此一排行榜不仅收罗了当年的新建筑,还包括家具、汽车、时装设计乃至于电影的美工设计,可见行外的人们被它感动的程度。难得卡拉特拉瓦把烂熟的老式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耍弄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居然借此再把烂熟的结构审美推近了你的鼻子尖儿。有很久了,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之间泾渭分明各司其职,而且,说心里话,有很多建筑师只把结构设计看成是不得不容忍的束缚和累赘,是我们戴着跳舞的枷。专业细分的行规多年来让我们以为,我们只要灵光不断如噼哧噗哧的打火机般就是本分了,让房子立起来不倒,俗务罢了,留给结构工程师去算也罢。却是忘记了,文艺复兴的建筑巨匠们,会以结构想象力作为新创造的出发点。周遭所有相关的艺术和科学门类都为我所用,这样的盛况本已难再,竟又意外地出现在新的世纪转换点上,可不是让人喜出望外?从80年代以来,无论是后现代主义,还是解构主义,都摇动旗号,以丑以怪以非理性掀起了审美价值观上的革命。如若有谁还在大言不惭地喊叫着建筑的美,则其落伍老土为无疑了。新奇而丑怪,看久了以后就不再新奇,而更加丑怪,有的时候难免会折磨得看的人心情沮丧起来。忽见卡拉特拉瓦这清新大胆的建筑,看到美的回归,情不自禁为之大快。以技术能力探究人类制造美的潜力,以自然法则创造超迈的人工造物而又与自然交相辉映,这股豪气,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气度一脉相承。是《变形金刚3 月黑之夜》中的重要建筑场景之一。通过电影,该建筑知名度在全球范围内有巨大的提升。

版vbbmfiofgfoof个覅高达风格

(1840到1917) 罗丹从小喜爱美术,一个雕塑家。罗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学业不佳,但是从小喜爱美术,在姐姐的支持下他坚持学习画画。最终学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

天梯长500米,宽5米,梯子两侧由钢丝绳制作,横杠是铝合金做的,里面装有火药。气球由特殊材料制成,价值数十万元,直径25米,里面充满了氦气。充气时间从前天傍晚5点持续到昨日凌晨2点半左右。总共动用38箱氦气,其中上海运来20箱,另外18箱则由广东运来。每一箱气体有16小瓶,总重达5吨。蔡国强艺术年表2019年,担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焰火总导演。2016年,为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策划大型群展《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旨在展示中国艺术家个人对创造力的追求,展览在世界激发广泛影响,纽约时报以《重新定义中国当代艺术》为题整版报道展览。2015年,在故乡泉州实施爆破计划《天梯》,视频在海外疯传,Facebook脸书上传两天吸引3000万人观赏,超过100万次转发。美国《时代》杂志特别报导,亦登上NBC新闻头条视频。2014年,担任北京APEC会议焰火表演总设计。同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个展《蔡国强:九级浪》开幕式上,于黄浦江实施白天焰火《挽歌》。

艺术博物馆杂志

这个建筑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一定是个绝色,别的建筑没法儿和它比肩而立的。2001年由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年度设计榜上,米尔沃基美术馆被举为头名。此一排行榜不仅收罗了当年的新建筑,还包括家具、汽车、时装设计乃至于电影的美工设计,可见行外的人们被它感动的程度。难得卡拉特拉瓦把烂熟的老式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耍弄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居然借此再把烂熟的结构审美推近了你的鼻子尖儿。有很久了,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之间泾渭分明各司其职,而且,说心里话,有很多建筑师只把结构设计看成是不得不容忍的束缚和累赘,是我们戴着跳舞的枷。专业细分的行规多年来让我们以为,我们只要灵光不断如噼哧噗哧的打火机般就是本分了,让房子立起来不倒,俗务罢了,留给结构工程师去算也罢。却是忘记了,文艺复兴的建筑巨匠们,会以结构想象力作为新创造的出发点。周遭所有相关的艺术和科学门类都为我所用,这样的盛况本已难再,竟又意外地出现在新的世纪转换点上,可不是让人喜出望外?从80年代以来,无论是后现代主义,还是解构主义,都摇动旗号,以丑以怪以非理性掀起了审美价值观上的革命。如若有谁还在大言不惭地喊叫着建筑的美,则其落伍老土为无疑了。新奇而丑怪,看久了以后就不再新奇,而更加丑怪,有的时候难免会折磨得看的人心情沮丧起来。忽见卡拉特拉瓦这清新大胆的建筑,看到美的回归,情不自禁为之大快。以技术能力探究人类制造美的潜力,以自然法则创造超迈的人工造物而又与自然交相辉映,这股豪气,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气度一脉相承。是《变形金刚3 月黑之夜》中的重要建筑场景之一。通过电影,该建筑知名度在全球范围内有巨大的提升。

徐冰(1955-)祖籍浙江温岭,生于重庆。197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1990年接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邀请,做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现为独立艺术家,生活工作于纽约。曾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国家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布朗士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捷克国家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曾被邀请参加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芬兰、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国的重要联展。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MAC ARTHUR AWARD)。主要收藏记录:中国美术馆、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及艾维姆美术馆及北达克达美术馆、日本琦玉县立现代美术馆、澳大利亚国家画廊等各大收藏机构收藏。出版有:1996年《中国20世纪的艺术和艺术家》。1997年美国艺术史教科书《艺术的过去和现在》由Harry N Abrams 出版;《牛津艺术史“中国艺术”》牛津大学出版;《中国艺术及文化史》Prentice Hall 出版。 他于2007年从社会招聘中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副校长,主要管理学校教育  曾在: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 、布郎士美术馆 (The Bronx Museum of Art)、 美国艾维母美术馆(Elvehjem Museum of Art)、 北德克达美术馆(North Dakota Museum)、 阿尔班尼大学美术馆(Albany University Museum) 、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Joan Miro Foundation at Mallorca)、 捷克国家博物馆(National Gallery of Prague)、福岗亚洲美术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2001年在美国史密森国家博物馆萨克勒美术馆(Arthur M Sackler Galle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举办题为《游戏文字:徐冰的当代艺术》大型个人展。2004年在柏林国家东亚艺术博物馆(Berlin National East Asian Art Museum)举办大型回顾展《徐冰在柏林》。  也曾被邀参加: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伦敦V & A 美术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 、西班牙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National Center de Arte Reina Sofia)、CAAM现代美术馆(Centro Atlantico de Arte Moderno Museum, LasPalmas, Spain) 、美国维克纳艺术中心(Wexner Center for the Visual Arts)、 皇后美术馆 (Queens Museum of Art) 、纽约PSI 美术馆、加拿大国家博物馆(The 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 、新南威而斯美术馆(Museum of New South Wales)、日本森美术馆、ICC美术馆,澳大利亚国家现代美术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昆士兰美术馆(Queensland Art Gallery)、芬兰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Kiasma)、芬兰Pori美术馆等美术馆举办的重要艺术展,被邀参加45届和51届威尼斯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南非约汉内斯堡双年展、土尔其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光州双年展、台北双年展、福岗叁年展、昆士兰叁年展、广州叁年展等国际展。  在艺术史著作中的记录有美国97年版世界艺术史教科书:《过去的艺术和现在的艺术》 (Art Past - Art Present)(Prentice Hall, Abrams 出版社)。 2001年作品编入美国权威艺术教科书 《古今艺术》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麦克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 的《20世纪的中国艺术和艺术家》(加州大学出版社)、 克劳斯奎克(Craig Clunas) 的《牛津艺术史:中国艺术》 (牛津大学出版社)、简弗文(Jane Farver)《国际观念艺术的原起点》(皇后艺术博物馆出版)、《对话中的艺术世界—全球艺术2000年》 (路德维希博物馆出版)世界各地六所出版社将徐冰的艺术编入中学及高中艺术教科书。2006年美国出版有关徐冰艺术的学术论文集《持续性/转型—以文字为图像:徐冰的艺术》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Award)。2003年,由于对亚洲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获得第十四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 2004年获得首届威尔士国际视觉艺术(Artes Mundi),获得纽约市教育局和高中教育艺术委员会颁发的第96届青年之友奖。被《Mangazine 名牌》杂志评为中国年度“十大精英男性”。被《美国艺术》杂志评为15名国际艺术界年度最受注目人物之一(2004 People in Review)。  2006年在美国卫斯理学院,戴威斯美术馆个人展上的装置《佩塞芬尼的两姐妹》获得国际艺评家协会(AICA) “2005至2006年度新英格兰地区最佳装置或单件作品奖“,受建筑师贝律名先生之托为苏州博物馆新馆开幕举办个展,制作《背后的故事:3》入选第六届韩国光洲双年展,首届新加坡双年展,展出新作《魔毯》。作品《地书:徐冰工作室》在德国斯图加特美术馆展出。 堪萨斯Spencer美术馆举办《从〈天书〉到〈地书〉:徐冰“书”系列作品》回顾展。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有关徐冰艺术的学术论文集《持续性/转型—以文字为图像: 徐冰的艺术》。巫鸿教授专著《徐冰:烟草计划》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 以中国书法为基本元素的平面作品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新作《地书》以新媒体互动方式在纽约MoMA展出。由于“对文字、 语言和书籍溶智的使用,对版画与当代艺术这两个领域间的对话和沟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全美版画家协会授予徐冰“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  主要艺术作品列表:  1975-1977 谰熳山花 Cultural Revolution Magazine  1977-1983 碎玉籍 Broken Jade  1986 大轮子 Big Tire  1987 天书 Book from the Sky  五个复数系列 Five Series of Repetition  1990 鬼打墙Ghost Pounding the Wall  1991 A,B,C  1992 Cultural Negotiations  Post-testment 后约全书  1993 Wu 街 Wu Street  文盲文 Brailliterate  1993-1995 一个转换案例的研究 A Case Study of Transference  1994 文化动物 Cultural Animal  鹦鹉 The Parrot  1994-1996 英文方块字书法入门Square Calligraphy Classroom  1994 在美国养蚕系列一: 蚕书 American Silkworm Series Part I: Silkworm Book  1994-1995 在美国养蚕系列二 : 包裹 American Silkworm Series Part II  1996-2006 转话  1997 遗失的文字 Lost Letters  网 The Net  1998 链子 The Leash  熊猫动物园 Panda Zoo  在美国养蚕三:蚕花 American Silkworm Series Part III: The Opening  您贵姓 Your Surname Please  在美国养蚕四: 蚕的VCR American Silkworm Series Part IV: Silkworm VCR  1999 毛主席说:艺术为人民 Art for the People  赫尔辛基喜玛拉雅的交换 Helsinki Himalayan Exhange  读风景-喜玛拉雅写生 Landscripts from the Himalayan Journal  2000 身外身 Body Outside of Body  烟草计划系列 Tobacco Project  写生悉尼 Landscripts: Sydney  2001 请问,亚洲协会在哪? Excuse Me Sir,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Asia Society?  读风景-文字的花园 Reading Landscape  猴子捞月 Monkeys Grasp for the Moon  2002 金苹果送温情 A Consideration of Golden Apples  鸟飞了 The Living Word  野斑马 Wild Zebra  2003 鸟语 Birdcages  2003 第一读者 First Readers  2004 何处若尘埃?Where Does the Dust Itself Collect?  平静的湖面 The Glassy Surface of the Lake  2004 - 2006 Background Story 背后的故事  2004 烟草计划:上海 Tobacco Project Shanghai  真实之井 The Well of Truth  2006 手制书--潮汐  魔毯 Magic Carpet  2006 - 2007 缓动桌面 Ergodynamic Desktop  2006 诺基亚 Connect to Art  2003-2006 《地书--画语》  2006 - 进行中 地书 Book from the Ground

期刊来讲都有不同的侧重点,看你侧重那方面  《收藏家》杂志是北京市文物局主管,收藏家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收藏类专业核心期刊。延请国内最著名的文物鉴定专家和收藏界知名人士组成编委会,1993年创刊以来,曾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和“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双高奖。以其深湛的学术品位、高度的权威性和美轮美奂的图版印制,赢得了海内外收藏家、文博艺术界研究人员及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本刊刊载古今中外收藏界趣闻轶事,评介、推介国家馆藏和民间珍藏的文物、书画艺术精品,介绍各类藏品鉴赏、珍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时报道国内外收藏界与艺术市场的最新资讯。设有:最新报道、博物精华、赏玩手札、真伪辨微、公私秘藏、知津问津、百科长廊、拍品点评、艺术市场、国宝巡礼以及拍前预览、拍后综述等栏目。  杂志简介:  《文物天地》是老牌杂志,也是本"新"杂志。"老"是指《文物天地》创刊20多年,在文博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新"是《文物天地》的重新定位:立足文博界,面向全社会的文物艺术品收藏者。  《文物天地》以宣传贯彻国家文物方针政策为宗旨,传承历史文化,倡导收藏文明,积极引导民间收藏和艺术品投资的健康发展。依托中国文物报社的渠道、专家作者队伍,《文物天地》的内容具有文物博物馆、收藏、拍卖行业权威水准,给读者提供好读(文字生动)好看(图片精美)、可信可靠的文本,和最新最快最受业界关注的信息。全刊分为关 注、人物、鉴赏、考古、收藏、市场、资讯七大版块,以内容"新"、表述"新"和视觉"新"来多层次多视角地反映文物艺术品收藏事业。  中国文物报社在文博行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有着行业尖兵的模范作用,尤其是《文物天地》杂志在收藏、拍卖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发行量在几万册,随着收藏、拍卖、投资行业的不断升温,发行量继续呈现上升趋势,现已拥有为数众多的读者群,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收藏》 最偏向收藏大众的一本收藏类杂志。3次入围国家期刊奖的权威期刊。  追求大众化、面向低端收藏群体是《收藏》的根本特色。强调收藏文化,普及鉴藏知识,门类繁杂众多,对瓷器、书画、钱币、邮票关注较多。  《收藏家》 最讲究学术水平的一本收藏类杂志。国家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  突出大型文物展览报道,偏重古董与书画鉴藏,品位非凡是其最大特色。  《收藏界》 最爱搞评选活动的一本收藏类杂志。中国收藏界年度评选创建机构。  “主编视线”敢于讲真话,打起假来毫不含糊。侧重瓷器杂玩,关注当代收藏。年度事件和人物评选轰轰烈烈。  《鉴宝》 最关注收藏文化的一本收藏类杂志。  依托央视《鉴宝》节目,致力于“让中国传统文化回归”,让更多的人珍视传统,热爱收藏是该杂志的追求和理念。集鉴藏知识与市场报道于一身。  《艺术市场》 离市场前沿最近的一本收藏类杂志。文化部主管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  突出市场,侧重拍卖,关注行情,投资指导性强。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专题策划能力强,“讨论区”经常探讨热点话题。  《文物天地》 最有媒体公信力的一本收藏类杂志。国家文物局主管的权威期刊。  202期的老杂志,2004年改版,由文物转向市场。敢于对国内艺术品市场弊端加以抨击,并就敏感话题展开学术争论。每期的“关注”栏目是一大看点。  《艺术与投资》 最关注当代艺术的一本收藏类杂志。  由杭州迁至北京798,突出当代艺术,关注画廊业动态。书画辨真识伪办得有声有色,对收藏爱好者大有裨益。  《艺术财经》 最追求财经气息的一本投资收藏杂志。  地处望京,倚靠中央美院师生资源。强调财经、学术,突出市场分析,侧重行情盘点和未来趋势研判是该杂志的一大特色。  《艺术新闻》 最具海内外视角的一本收藏类杂志。  突出新闻资讯,重点报道内地、港、台三地和苏富比、佳士得拍卖的最新动态。信息量大、专题深,侧重古董与当代艺术、新闻与艺术二者兼得。  《artvip艺术发现》 中国印量(每期20万册)最大的一本艺术品收藏投资理财直投杂志。  在全国一、二线机场书店直投,面向中高端收入群体和银行理财客户。以“艺术投资,价值发现者”为办刊宗旨,突出艺术品投资、理财和交易。

  • 索引序列
  • 艺术博物馆期刊
  • 艺术博物馆期刊投稿
  • 艺术博物馆期刊官网
  • 《艺术博物馆》杂志
  • 艺术博物馆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