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翻译编辑部电话

中国翻译编辑部电话

发布时间:

中国翻译编辑部电话

上这儿找!

一、稿件类别:本刊主要刊登中文稿件,酌量刊登海外学者的英文稿件。二、本刊对来稿实行专家匿名评审。审稿周期为三个月,三个月后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稿件。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编辑加工。三、投稿方式:请将电子文稿以附件形式发送至电子信箱。不便使用电子邮件发送者,请邮寄至:北京市阜外百万庄大街24号《中国翻译》编辑部,邮编:100037。请勿重复使用两种方式投送同一稿件。四、字数要求:来稿一般以5000-8000字为宜,长文应控制在10000字以内;书评及访谈类文章应在5000字以内为宜。五、稿件以Word格式排版,段落格式及标点使用须规范,请在第一页附上作者信息: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职称及研究方向;正文请勿标注任何个人信息。六、5000字以上的论述性文稿请附中英文摘要、英文标题和关键词、作者单位英文名称。七、文章格式体例请参照本刊文内引文标注、注释及文后参考文献体例。八、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九、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十、任何个人或组织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本刊文章,须经本刊同意,并注明出处。诚挚感谢译界同仁多年来对本刊的厚爱与支持,欢迎赐稿! 本刊来稿要求首发,切勿一稿多投。向本刊投稿者,应当保证作品著作权的完整性、合法性,作品及内容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来稿如被采用,除非另有约定,将被发表在本刊、本刊合订本、本刊合作网络数据库及由本刊授权的其他出版物。来稿在本刊发表后,除非另有约定,作者即已授权给本刊处理转载事宜。凡以转载、转摘、复制、翻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者,必须征得本刊同意。凡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上述条款。

中国翻译编辑部

具体如下:1、被拒稿,我们分两点来说:一是文章的质量差。有的期刊退稿的话可能会给文章提出一些修改意见,有的期刊是没有的。被退稿后,建议跟编辑部打电话联系一下,询问被退稿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我们才能够有的放矢。二是文章的方向不符合刊物的要求。这个就跟文章的质量没有多大关系了,可能文章质量很高,但是不符合期刊的选题就凉凉了。这种情况下我们换刊重投就OK了。2、修改论文内容主要指对论文引用的材料增加、删节或调整; 材料是文章中的"血肉",它是证明观点的论据,是论点成立的依托。那么对选用材料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必要,即选用说明观点的材料;二是真实,即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实际,准确可靠;三是合适,即材料引用要恰当,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在修改论文中,要看引用的材料是否确凿有力;是否有出处;是否能相互配合说明论点;是否发挥了论证的力量;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具有说服力。要把不足的材料补足,要把空泛的陈旧的平淡的材料加以调换;要把不实的材料和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坚决删除。3、修改论文结构结构是论文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是论文内容的组织安排。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论文内容的表达效果。结构的调整和校正,关系着全文的布局和安排。调整结构,要求理顺思想,检查论文中心是否突出,层次是否清楚,段落划分是否合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如何,全文是否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整体。调整的原则和要求,是要有利于突出中心论点,服务于表现中心论点。4、修改语言和标点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要使论文写得准确、简洁、生动,就不能不在语言运用上反复推敲修改。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设一等奖2名(奖金各2000元),二等奖6名(奖金各1000元),三等奖12名(奖金各500元)。韩素音翻译大赛简介:1989年3月,中国译协的老朋友 韩素音女士访华期间,与《 中国翻译》杂志主编 叶君健在京见面。 韩素音女士一直非常支持中国的翻译事业,在了解到正在举办的这一青年翻译奖后,当即表示愿意提供一笔赞助基金使这项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经过商议,《 中国翻译》杂志决定用这笔基金设立“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1989年原名为“第四届青年有奖翻译比赛”的大赛,在揭晓活动中便改称为“第一届 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本竞赛每年举行一次,至2012年已举办24届。竞赛目前分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奖项,参赛者限定为45岁以下的青年翻译工作者和翻译爱好者。

一、稿件类别:本刊主要刊登中文稿件,酌量刊登海外学者的英文稿件。二、本刊对来稿实行专家匿名评审。审稿周期为三个月,三个月后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稿件。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编辑加工。三、投稿方式:请将电子文稿以附件形式发送至电子信箱。不便使用电子邮件发送者,请邮寄至:北京市阜外百万庄大街24号《中国翻译》编辑部,邮编:100037。请勿重复使用两种方式投送同一稿件。四、字数要求:来稿一般以5000-8000字为宜,长文应控制在10000字以内;书评及访谈类文章应在5000字以内为宜。五、稿件以Word格式排版,段落格式及标点使用须规范,请在第一页附上作者信息: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职称及研究方向;正文请勿标注任何个人信息。六、5000字以上的论述性文稿请附中英文摘要、英文标题和关键词、作者单位英文名称。七、文章格式体例请参照本刊文内引文标注、注释及文后参考文献体例。八、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九、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十、任何个人或组织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本刊文章,须经本刊同意,并注明出处。诚挚感谢译界同仁多年来对本刊的厚爱与支持,欢迎赐稿! 本刊来稿要求首发,切勿一稿多投。向本刊投稿者,应当保证作品著作权的完整性、合法性,作品及内容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来稿如被采用,除非另有约定,将被发表在本刊、本刊合订本、本刊合作网络数据库及由本刊授权的其他出版物。来稿在本刊发表后,除非另有约定,作者即已授权给本刊处理转载事宜。凡以转载、转摘、复制、翻译等方式使用该作品者,必须征得本刊同意。凡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上述条款。

中国翻译编辑部在哪

你可以去查一下中国近代史!

1979年3月1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创刊《翻译通讯》(双月刊),1980年正式公开出版,成为当时国内惟一的译学专刊。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翻译协会)1982年成立后,该刊转为译协的会刊,1986年改为名为《中国翻译》。目前,主编为黄友义,副主编为杨平。《中国翻译》是我国译界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权威性的期刊。本刊宗旨是:反映国内、国际翻译学术界前沿发展水平与走向,开展译学理论研究,交流翻译经验,评介翻译作品,传播译事知识,促进外语教学,介绍新、老翻译工作者,报道国内外译界思潮和动态,繁荣翻译事业。报道国内外译界思潮和动态。《中国翻译》是大专院校外语师生、翻译工作者和翻译爱好者交流译学研究和翻译实践经验的窗口,进行学术争鸣的园地。  本刊主要栏目有:译学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翻译评论、译著评析、翻译教学、科技翻译、经贸翻译、实用英语翻译、人物介绍、国外翻译界、当代国外翻译理论、翻译创作谈、翻译史话、译坛春秋、中外文化交流、国外翻译界动态、词汇翻译选登、读者论坛、争鸣与商榷、翻译自学之友等。  本刊为双月刊,单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定价:人民币00元。  本刊地址:北京百万庄大街24号《中国翻译》编辑部。

编辑部英文翻译

Edit

an editorial in a paper的翻译是:社论报纸上的社论editorial音标是[ˌedɪˈtɔːriəl] 编辑的,主编的;社论的 社论,社评;(报刊的)由编辑撰写的部分,非广告部分

MM, 这些东西google一下就有了,还用拿分来整?浪费不是?

英语an editorial in a paper,这句话英文翻译中文为:报纸上的社论。an editorial in a paper=报纸上的社论。

编辑部英语翻译

newsroom or editer section

editing department~

editorial department; the editorial office

newsroom 新闻室,编辑部的意思

  • 索引序列
  • 中国翻译编辑部电话
  • 中国翻译编辑部
  • 中国翻译编辑部在哪
  • 编辑部英文翻译
  • 编辑部英语翻译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