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齐鲁杏苑的论文

齐鲁杏苑的论文

发布时间:

齐鲁杏苑的论文

原来的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不咋地

《乌托邦叙事的意义——格非〈人面桃花〉阅读笔记》东北师大学报《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语文建设》7(人大资料全文转载)《现代作家的故乡记忆与精神还乡》《东北师大学报》《东北民族文化精神的追寻与艺术呈现》《雕塑》《乌托邦精神的追寻》《作家》《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边际性角色体验》《海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由方方、池莉小说中的粗俗女性谈起》(第2位,通讯)《文艺争鸣》《女性自我、身体疾病及其文化内涵》(第2位,通讯)《东疆学刊》《从〈泥鳅〉的文学隐喻分析底层叙事》(第2位,通讯)《文艺争鸣》《祥林嫂年龄辨证》(第2位,通讯)《小说评论》《精神复仇的两种悖反形式——鲁迅散文〈复仇〉的另一种解读》《齐鲁学刊》2003年1期《思想的行走与精神的守望》《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3期 《边际性: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角色体验》《天津大学学报》2002年4期《中国现代作家的角色体验与个性人格精神》《蒲峪学刊》2002年2期《心灵走在回家的路上——作家的故乡记忆与艺术的精神还乡形式》《文艺争鸣》2002年4期《“文学革命“群体话语的差异性分析》《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5期 《学科教学中学生知识整合实践的设想》《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2期《巴赫金对话理论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对话性》《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5期 《学术腐败与道德自省》 《新文化报》2002年6月《冷眼回望散文热》《文艺争鸣》2000年1期《〈示众〉的叙述智慧》(合撰)《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6期《三棱镜下的〈紫色学历〉》《吉林日报》2000年1月14日《在历史与虚构之间》《文艺报》1999年12月28日《走向色彩的诗学》《文艺争鸣》1999年1期《哀婉凄清的咏叹——读〈永远的蝴蝶〉》《中学生文史参考》99年4期《略谈小说叙述中的时间与空间》《写作》1998年9期《由“单向度”走向“审美之维》《世纪论评》1998年5-6期 《记忆中的那片杏林》(创作)《散文》1998年2期 《艺术家的体验与艺术创造》《社会科学探索》1998年4期。30《艺术的预成图式的功能》(合撰)《延边大学学报》1997年1期《经验和艺术的依附与超越》《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3期《精神的苦旅——追寻与超越中的生命体验》《社会科学探索》1995年3期《生命缺失体验与文学创作》《蒲峪学刊》1995年4期《文学解读与误读现象》(合撰)《文艺争鸣》1995年4期 《小说创作中的两种象征变形》《写作》1994年8期《写作课要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1994年3期《作家经验与艺术变形》《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4期《经验视点上的艺术变形》《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增刊。39.《论艺术变形》《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增刊。《感知活动的现象分析》《蒲峪学刊》1990年4期 《阅读——一种间接的感知活动》《佳木斯师专学报》1990年6期《王国维“境界”说辨识》《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4期《“主题”一解》《语文学习与研究》1988年11期《关于写作主体知识结构的思考》《蒲峪学刊》1987年4期《〈人间词序〉作者新证》《文学遗产》1985年2期《〈人间词话〉写作年代考》《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2期《关于王国维二题》《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2期《〈人间词话〉境界论辨证》《克山师专学报》1985年4期《〈人间词序〉作者考》《文学评论》1982年2期《王国维死因考辨》《江淮论坛》1982年2期51.《人间词序出自谁手》《中国文化史500疑案》2004年版。52.《都云境界妙,谁解其中味》《中国文化史500疑案》2004年版。53.《文章结构过程概说》《克山师专学报》1986年3期。《意境浅谈》《函授通讯》1982年11期。《人间词序》出自谁手 《千古之谜》都云“境界”妙,谁解其中味 《千古之谜》冬访霍兰河 《巷报》被禁锢的白玉兰 《巷报》1

2001年,荣获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奖,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名师心得  (1)懂得尊重才能当好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其次要尊重教学规律,第三要尊重前辈的经验;作为一名教授中医学的教师,首先要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其次要尊重古人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第三要尊重传统思维方法。  (2)学习中医入门是关键,引导最重要。  由于近百年反传统的倾向,使刚入学的大学生对中医存有许多误解,因此,加强引导,使同学们尽快正确地了解中医,对于中医培养非常重要。  (3)上课要有激情。  老师在讲台的激情不仅能够调动同学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而且能够感染同学,使他们喜欢中医、热爱中医。  名师寄语  学习中医关键是掌握和运用传统思维方法。  名师名言  (1)学生的事是大事。  (2)舍得花功夫(时间),才能有功夫(学问)。  (3)中医必背。  名师先进事迹  教学工作  1.课堂教学  近年来,刘更生老师除承担原有课程的教学工作外,积极为新上专业开设3门新课(《中医学概论》、《中医诊疗基础》、《传统医药法律保护》)。独立开设2门选修课(《医学科学概论》、《中医医案概论》)。除本科教学外,还承担硕士研究生《中医文献学》的教学任务。连续数年,刘更生老师在信息管理学院担任课程门数最多,课时也最多。  2.教材编写  在完成各项教学工作的同时,刘更生老师积极参加教材编写,近5年编写《中医文献学》、《中医学概论》等教材9种,约40万字。  3.教学态度  (1)教学是本分  刘更生老师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本分,因此,他总是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不管工作多忙,首先保证教学。2005—2006年,他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任务期间,主要工作时间在北京,为了不耽误上课,他把课安排在周末,每周往返一次。经常是半夜到家,第二天一早赶往长清上课。  (2)舍得花功夫  刘更生老师在教学上肯下功夫。他常说:“功夫”(学问)的深浅是靠自己一点一点花费功夫(时间)铸就的,舍得花“功夫”才会有“功夫”。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认真备课,下功夫讲课。他备课充分,文献功底扎实,讲课效果一直较好,很受同学欢迎。同学们普遍反映:“授课幽默风趣,内容引导性强,而且能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求。”(《教学桥》2005年第4期)  4.教学特点  (1)善于抓关键  刘更生老师在工作中发现,学习中医入门是关键,正确的引导对于同学们认识中医、了解中医、相信中医,往往比传授具体内容更有益。因此,他除了积极为新生开办讲座外,还将《中医哲学基础》课改为《医学科学概论》,专门编写了教材,深入浅出地向新生介绍中医学。  (2)注重传授方法  刘更生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传授方法,尤其是读书方法。如他强调学习中医要“学死用活”、“书要知守”、“书用校读”等,对同学很有帮助。有同学在课后写给老师的感言中说:“今天是医案导读的最后一次课,我觉得这节课的价值大过于我这一年来所学习的任何一门课……老师在这节课上给我们说了‘读书’这一话题,也许这一话题与我们所选修的医案无关,但却与我们选修的‘人生’关系重大。”(王程程,2003级针推)  (3)注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在刘更生老师的办公桌上经常能看到学生们写的一摞摞纸条,这是因为他要求同学上课要带上纸条,有时他提出问题让同学回答,有时让同学自己将感受、问题写下来。每次对这些纸条他都一一过目,有的还加上批注,并对问题进行分类,然后集中回答。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了解同学的思想状态及遇到的问题,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教学研究  在做好本职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刘更生老师非常关心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如:  倡导优秀本科生导师制  2003年,在担任中医基础学院副院长期间,他积极探索中医人才培养途径,倡导并实行优秀本科生导师制。  倡导并推行中医经典背诵 2003年,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同时,他积极倡导中医专业学生背诵经典,与其他老师一起编印了《中医经典必背》,至今已印发数千册。为进一步加强经典背诵,突出学校办学特色,2006年承担了学校教学研究课题。  倡导成立学生教学信息中心  2003年,他积极倡导并成立了中医基础学院学生教学信息中心,搜集教学信息,编印《教学桥》,对于沟通教学关系直到积极作用。  积极参与传统中医班的建设  2006年我校创办传统中医班以来,刘更生老师积极参与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论证工作,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非医专业的中医教学探索与改革  近年来,我校非医专业越来越多,原有课程设置、教材均有所不适应。为此,刘更生老师与教研室老师反复探讨,提出了新思路,将中医课程浓缩为3门,即《中医学概论》、《中医诊疗基础》和《中医临床概论》,前两门已编写出教材,并开始讲授。 教书育人  多年来,刘更生老师一直将“学生的事都是大事”为自己的基本理念,坚持做到深入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保持与学生交流  无论是在本科教育中还是在研究生带教中,他都利用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多年来他养成一个习惯,凡自己所带的研究生,他都抽空到宿舍里去转转,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状况。在中医基础学院工作期间,他还经常深入学生宿舍,跟同学们交流思想、答疑解惑。  注重能力培养  刘更生老师在工作中一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除了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外,他还积极支持学生创办刊物——《齐鲁杏苑》。作为顾问,他一直保持与编辑们座谈,手把手教他们组稿、审稿、编辑、排版,甚至连标点符号、字体字号都不厌其烦地示范、修改。  经常举办讲座  近年来,刘更生老师经常为学生举办讲座,每年至少3-4次。无论是学校安排,还是同学邀请,他从不推辞,几乎是“有求必应”,而且常常是利用休息时间举行。  刘更生老师不断加强学术修养,以科研促教学,先后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辛勤的劳动和努力,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爱戴。2001年,荣获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奖,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我在这儿学的护理,学校这两年发展很快,环境建设都挺好,管的严点儿,单就学习来说感觉还行,其他不知别的学校啥样,没法比较

齐鲁杏苑杂志

1、1987年3月哈尔滨电视台播发《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活动初见成效》2、1991年5月《春草》月刊 第20页刊登(泥泞中的小路)3、1992年2月19日《泰安汽运报》第3版刊登( 东平汽车站抓优质服务取得良好效果)4、1992年5月28日<泰安日报>第3版刊登(他心里只装着大家)5、1995年4月11日新华社山东分社<外向经济导报>第2版刊登(唐龙系列保健畅销东南亚)6、1995年3月31日新华社分社<外经济导报>第2版刊登(咱们的老支书)7、1994年8月12日<经济公安报>第2版刊登(山东干警扬威在温州)8、1995年8月31日<齐鲁牧业报>第2版刊登(闪光的业绩)9、1996年4月26日<经济公安报>副刊刊登(一个恶棍和三个法盲)10、1999年10月8日<齐鲁牧业报>第7刊 刊登(眼阔志坚身先行)11、1995年8月6日<山东法制报>第2版刊登(汶上县五二八盗车案侦破纪实)12、1996年8月1日<齐鲁牧业报>第2版刊登(女站长的风采)13、1996年9月5日<齐鲁牧业报>第2版刊登(心系养殖闪光彩)14、1996年10月31日<齐鲁牧业报>第2版刊登(不用扬鞭自奋蹄)15、1995年5月25日<齐鲁牧业报>第2版刊登(情系兽医献丹心)16、1995年4月<经宁公安报>第2版刊登(勇士斗歹徒)17、1999年9月24日<信息快报>(法制报)刊登(台胞追款迂刁难,148帮助追借款)18、1994年第10期<驾驶天地>杂志第22页刊登(山东干警扬威在温州)19、1996年第2期<大众法制>杂志第24页刊登(他为国徽添光彩)20、 1993年1月北京华令出版社出版<创业者>第205页刊登(五鸡台下的沈明生)21、1993年5月北京华令出版社出版<创业者>第185页刊登(东平湖畔的两位公仆)、第262页刊登(敢弄大潮的先锋官)22、1996年2月北京华令出版社出版<创业者>第489页刊登(绿色的耕耘)、第509页刊登(黄土地上的脚印)23、1993年6月国家新华社出版<山东先进新闻人物>第237页刊登(勇于扬帆的人)、第295页刊登(医院领头雁)24、1993年8月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百舸争流>第53页刊登(高明杰与乳山县首饰厂的创业史)25、1994年6月北京红旗出版社(齐鲁魂)第402页刊登(敢立潮头显身手)26、1997年北京新华社与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创业开拓风采录>第580页刊登( 群雁高飞头雁领)、第587页刊登( 汗洒黄土公仆情)、第934页刊登( 普通人的风采)、第583页刊登( 无怨无悔创辉煌)27、1998年2月北京新华社与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创业开拓风采录>第1012页刊登( 脱贫致富带头人)、第1093页刊登( 领头雁)28、2000年12月人民日报时代潮与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中华创业者>第1001页刊登(东湖糟鱼王) 、第971页刊登(公仆情满小村庄)、第828页刊登( 富民强村增光彩)、第1093页刊登( 致富路上领头雁)、第734页刊登(科技致富能手)29、2002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开创世纪> 第170页刊登( 心系黄土富民路)、第183页刊登( 商潮搏击展雄风)、第186页刊登(科技圆了羊财梦)、第176页刊登( 白佛山上开拓者)30、2002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开创世纪>第319页刊登( 饱蘸心血系医院)、第333页刊登( 党旗下的奉献) 、第330页刊登(心系养殖写春秋) 、第327页刊登( 植根沃土露芳香)31、2004年2月中央级<科技与企业>月刊杂志第88页刊登(无名酒香别样红)32、2004年7月中央级<科技与企业>月刊杂志第90页刊登( 商海搏浪靠板材)33、2005年1月中央级<科技与企业>月刊杂志第92、93页刊登(在平凡与追求之间)34、2005年4月中央级<科技与企业>月刊杂志第96页刊登(在洪尖上跳舞的政协委员)35、2006年11月6日省报<山东供求报>周报 第908期A4彩版刊登(创业的脚印)36、2006年11月13日省报<山东供求报>周报 第909期A4彩版刊登(腾飞发展的新郭仓)37、 2006年12月11日省报<山东供求报>周报第913期A4彩版刊登(致富创业铸辉煌)38、2006年12月25日省报<山东供求报>周报第915期A8彩版刊登(捧出的是奖杯,咽下的是艰辛)39、2007年1月1日省报<山东供求报>周报第916期A4彩版刊登(酿造的是甜蜜,奉献的是自己)40、 2007年1月15日省报<山东供求报>周报第917期A4彩版刊登(与时俱进党旗红)41、2007年2月5日省报<山东供求报>周报 第920期A4彩版刊登(植根科技沃土,创造发明技术)42、2007年2月5日省报<山东供求报>周报 第920期A4彩版刊登(科学栽培黑木耳,创业路上生光辉) 、第920期A5彩版刊登(汶上县公安局为企业优化环境,保驾护航)43、2007年6月64日省报<山东供求报>周报 第934期A4彩版刊登(地温升腾的科技之光)44、2007年8月13日省报<山东供求报>周报 第944期A4彩版刊登(成长的摇篮、璀璨的明珠)45、2007年8月20日省报<山东供求报>周报 第945期A8彩版刊登(痴情寻鸡千百度,默然保种成珍禽)46、 2007年11月12日省报<山东供求报>周报 第956期A4彩版专刊刊登(科技大潮领航人)47、2007年11月26日省报<山东供求报>周报 第958期A4彩版专刊刊登(慈心为民、关爱民生、打造民政服务品牌)48、 2008年1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50期52、53页彩版刊登<儒贤圣地、杏林奇葩>49、2008年4月16日省报<科技信息报> *(周报)第1905期2版刊登(低温空调“升温”撬动大市场)50、2008年4月21日省报<科技信息报> *(周报)第1907期2版刊登(宝相寺太子灵踪文化节倍受世界关注)51、2008年6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57期37、38页彩版刊登<引领科技、创新发展>52、2008年7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56期67、68页彩版刊登<科技引领农业生态家园>53、2008年8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57期60、61页彩版刊登<心系国策、奉献计生>54、2008年9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58期48、49页彩版刊登<创新管理、奉献教育>55、2008年10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0期54、55页彩版刊登<巾帼企业、精彩人生>56、2008年12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2期43、44页彩版刊登<邮递送万家、服务你我他>57、2009年1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 第1期77页彩版刊登<党旗下的富民路>58、2009年5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5期75、76页彩版刊登<盛世佛都 重大庆礼>59、2009年7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7期56、57页彩版刊登<引领商潮 创变价值>60、2009年8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8期47、48页彩版刊登<科学发展 农机创新>61、2009年10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0期47、48页彩版刊登<富民强村 为党增辉>62、2009年10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0期94页彩版刊登<对现代教育科学几点创新思考>63、2009年11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1期80、81页彩版刊登<扬起科技风帆 谱写创新华章>64、2009年12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2期94、95页彩版刊登<科技致富 引领发展>65、2010年1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期94、95页彩版刊登<科技兴院 医风垂范>66、2010年1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期89页彩版刊登<浅谈(高三)班主任教学管理中的几点创新方法67、2010年2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2期94页彩版刊登<奉献大爱 扶残助残>68、2010年5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5期57、58页彩版刊登<创新企业发展 织出精彩人生>69、2010年6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6期94、95页彩版刊登<泉水涌出润山间>70、2010年6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6期82页彩版刊登<浅谈农村党支部书记坚持三个基本点>71、2010年7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7期62、63、64页彩版刊登<引领城建、创新发展、打造品牌>72、2010年8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8期95、96页彩版刊登<头顶警徽、肩扛重责>73、2010年8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8期593、94页彩版刊登<心系司法显警威>74、2010年10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0期62、63页彩版刊登<环保减排、创新发展>75、2010年11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1期95,96页彩版刊登<青壳芦花生金宝、养鸡创业效益高>76、2010年12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2期95、96页彩版刊登<幼儿成才的金起点、快乐童年的新摇篮>77、2011年1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期60、61、62页彩版刊登<预防疾病、造福社会、创新发展>78、2011年1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期68、69页彩版刊登论文<浅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意能力培养>79、2011年1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1期86、87页刊登论文<浅析东平县2008-2009年中小学入校新生结核菌试验结果>80、2011年2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2期57、58、59页彩版刊登<心系规划 绘制蓝图>81、2011年2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第3期 页彩版刊登<创新经营 服务民生>2011年4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 第3期42、43 页彩版刊登《卫生系民生 惠民医业兴》2011年5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 第5期88 页刊登论文《1例艾滋病合并结核胸膜炎病例治疗分析》2011年7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杂志(月刊) 第7期64、65 页彩版刊登《区域发展 彰显特色》2011年8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杂志(月刊) 第8期75、76 页彩版刊登《钢铁卫士铸平安》2011年9月国家级《科技与企业》 *杂志(月刊) 第9期-- 页彩版刊登《水浒古镇建社区 商气人气项目聚》

未央

三国时代,东吴庐山有位名医叫董奉,他医道高明,技术精湛,相传有起死回生之术。他看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从不收取病人的报酬,但是他对找他看病的人有个要求:凡是重病被治好了,要在他的园子里栽5株杏树;轻病被治好的则栽种1株。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经他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竟有10余万株杏树,他园子里的杏树也已聚棵成林,人称“董林杏仙”。每到杏子成熟的季节,远远望去,一片繁枝绿叶中,累累红杏挂满枝头,煞是好看。后来,董奉又告诉人们,凡是到他的杏林来买杏的人,不要付钱,只要拿一些粮谷放在仓中,就可以去林中取杏子。于是,每年董奉用杏子换来的粮食堆满了仓库,他又拿这些粮食救济了无数穷苦的贫民百姓。 数年之后,董奉驾鹤西归了,“杏林佳话”的故事却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十分敬佩董奉,就模仿他。居山下,种下千余株杏树。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树园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明代的书画家赵孟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杏林”也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

“杏林”,是中医界的代称。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词典出汉末三国闽籍道医董奉。 “杏林之家”即指一家人都是医术高超的医生。 【典故出处】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 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后来还说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想吃杏者只能以米谷换取,而董奉则把换来的谷米来救济贫民,故又有"虎守杏林"之说。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童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 呵呵,难道说百科上讲的就不是吗?内容已经很清楚了,说的也明白。关于道家南宗二祖石泰也有过类似说法,讲病者必在其住所前植杏一株,久而成林,石泰自号杏林,济世惠民,光耀千古。但却也没明说就是根据北宋石泰而来杏林。

齐鲁艺苑杂志

其实艺术这个词汇包罗万象,意义很广,一时间很难以概括。各种艺术类的杂志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文学艺术、有的是书法绘画艺术、有的是设计创意艺术、有的是雕塑艺术等等……如今我们先把艺术大概划分为以下几种:书法、绘画、雕塑  设计/创意、画报、杂技/魔术  书法/绘画、艺术理论、美术  戏剧、艺术类学报年鉴、艺术研究 艺术教育、声乐舞蹈下面介绍的是全球各种艺术行业的杂志:书法的有:《书画世界》双月刊 《中国文房四宝》半年刊 《中国书法》月刊《中国钢笔书法》月刊 《写字》双月刊 《书法》月刊《书法报》周刊(报) 《书法丛刊》季刊 《书法赏评》双月刊 《书法研究》双月刊 《书法之友》月刊 《书画艺术》双月刊 《书与画》月刊 《青少年书法 》月刊绘画的有:《all大美术》月刊 《美术之友》双月刊  《美术向导》双月刊  《中国油画》双月刊  《新美术》双月刊  《美术》月刊  《中国纺织美术》季刊  《浙江工艺美术》季刊  《艺苑(美术版)》季刊  《小画家》月刊  《西北美术》季刊  《世界美术》季刊  《国画家》双月刊  《画廊》季刊  《美术大观》月刊  《美术观察》月刊  《美术界》月刊  《美术启蒙》月刊  《美术学报》半年刊  《美苑》双月刊    雕塑的有: 《雕塑》双月刊   设计/创意的有:《iidea美与时代》月刊  《服装设计师》月刊  《SURFACE (美国) 》月刊  《HOW (美国) 》双月刊  《艺术与设计》月刊  《设计》月刊  《国际流行公报女士版》不定期刊  《国际流行公报男士版》半年刊  《L'UOMO VOGUE (意大利) 》月刊  《VOGUE(美国) 》月刊  《ALLURE(美国) 》月刊  《OBJEKT (英国) 》季刊  《收藏界 》月刊  《VANITY FAIR(美国) 》月刊  《GOLF DIGEST(美国) 》月刊  《ESQUIRE(英国) 》月刊  《GQ(英国) 》月刊  《ELLE(美国) 》月刊  《MARIE CLAIRE(美国) 》月刊  《HOMES & GARDENS(英国) 》月刊  《ICON (英国) 》月刊  《ICON (法国) 》半年刊  《ARCHITECTURE AUS (澳大利亚) 》双月刊  《THE PLAN (意大利) 》季刊   《ARTICHOKE (澳大利亚) 》季刊  《HOUSES (澳大利亚) 》月刊  《ELLE DECOR (意大利) 》月刊   《ESCAPARATISMO (西班牙) 》季刊  《包装与设计 》双月刊  《WEAR (德国) 》季刊  《NUMERO HOMME (法国) 》半年刊  《F THE FASHION BUSINESS(德国) 》半年刊  《FASHIONTREND (意大利) 》季刊  《WEAR (CHI)(德国) 》季刊  《JPEOPLE BRAND FILE(德国) 》半年刊  《ZOOM ON FASHION TRENDS (意大利) 》季刊  《LEATHER GARMENTS(意大利) 》半年刊  《I-D (英国) 》月刊  《CLEAR MAGAZINE (英国) 》季刊  《A MAGAZINE (法国) 》半年刊  《SPOSABELLA(意大利) 》季刊  《VOGUE SPOSA (意大利) 》季刊  《L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DOMIN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BOOK MODA SPOSA (意大利) 》半年刊  《MODERN BRIDE (美国) 》月刊  《IN STYLE WEDDING (美国) 》季刊  《BRIDES (美国) 》月刊  《BRIDAL GUIDE (美国) 》月刊  《OUI (法国) 》季刊  《ARCHITEKTUR & WOHNEN (德国) 》双月刊  《ABITARE (意大利)》月刊  《GRAPHIC (NETHERLANDS)(荷兰) 》半年刊  《THE BITE(英国)》季刊  《GRAFIK (英国)》月刊  《PRINT (美国)》双月刊  《ID (美国)》月刊  《艺术与设计数码设计》月刊  《设计新潮-建筑》双月刊  《创意》月刊  《VOGUE PAIRS(法国)》月刊 画报的有:《人民画报(中文版)》月刊  《中国画报(英文)》月刊  《PRINT (美国)》双月刊  《竞赛画报》半月刊  《上影画报》月刊  《阿凡提画报》月刊  《新疆画报》双月刊  《新疆画报(维文)》双月刊  《哈萨克少年儿童科学画报(哈文) 》双月刊  《江苏画刊》月刊杂技与魔术的有:《杂技与魔术》双月刊书法与绘画的有:《人民画报(中文版)》月刊  《all大美术》月刊  《世界知识画报A》半月刊  《周末画报》周刊(报)  《THE BITE(英国)》季刊  《书画世界》双月刊  《四川画报》双月刊  《上影画报》月刊  《北影画报》月刊  《新美域》双月刊  《小画家》月刊  《书法》月刊  《书法报》周刊(报)  《书法丛刊》季刊  《书法赏评》双月刊  《书法研究》双月刊  《书法之友》月刊  《书画艺术》双月刊  《书与画》月刊  《青少年书法》月刊  《拼拼读读画报》月刊  《故事大王画报》月刊  《国画家》双月刊  《黑龙江画报》双月刊  《画廊》季刊  《吉林画报》双月刊 艺术理论的有:《艺术与设计》月刊  《设计》月刊  《中国艺术》季刊  《上海艺术家》双月刊  《数码艺术》月刊  《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月  《现代艺术》双月刊  《艺术百家》季刊  《艺术殿堂(朝鲜文)》双月刊  《艺术教育 》月刊  《艺苑掇英 》季刊  《新玉文艺(维文)》双月刊  《新疆艺术(维文版)》双月刊  《西江文艺》月刊  《山南文艺(藏文)》季刊  《青海群众艺术(藏文)》季刊  《齐鲁艺苑》季刊  《内蒙古艺术》季刊  《民族文学研究》季刊  《民族艺术研究》双月刊  《长江文艺》月刊  《东方艺术》双月刊  《佛山文艺》半月刊  《钢琴艺术》月刊  《广东艺术》双月刊  《江门文艺》半月刊  《解放军文艺》月刊  《金沙江文艺》双月刊 美术的有:《HOW (美国)》双月刊  《中国中小学美术》双月刊  《美术之友》双月刊  《连环画报》月刊  《艺术世界》月刊  《GRAPHIC(NETHERLANDS)(荷兰)》半年刊  《THE BITE(英国)》季刊  《GRAFIK (英国)》月刊  《美术向导》双月刊  《中国油画》双月刊  《中国版画》半年刊  《新美术》双月刊  《少儿美术》月刊  《美术》月刊  《阿凡提画报》月刊  《中外童话画刊》月刊  《中国书法》月刊  《中国连环画》月刊  《中国经贸画报》月刊  《中国纺织美术》季刊  《浙江工艺美术》季刊  《艺海》双月刊  《艺术导刊》双月刊  《艺术广角》双月刊  《艺术探索》季刊  《艺苑(美术版)》季刊  《新疆画报》双月刊  《新疆画报(哈文)》双月刊  《新疆画报(维文)》双月刊  《西北美术》季刊  《世界美术》季刊  《少儿画王》月刊  《少儿书画》月刊  《上海工艺美术》季刊  《当代美术家》季刊  《江苏画刊》月刊  《美术大观》月刊  《美术观察》月刊  《美术界》月刊  《美术启蒙》月刊  《美术学报》半年刊  《美术研究》季刊戏剧的有:《中国京剧》月刊  《中国戏剧》月刊  《中国戏剧年鉴》年刊  《中国电视戏曲》双月刊  《中国百老汇》月刊  《新剧本》双月刊  《戏剧丛刊》双月刊  《戏剧文学》月刊  《戏剧艺术》双月刊  《戏剧之家》双月刊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季刊  《戏曲艺术》季刊  《戏文》双月刊  《戏剧春秋》双月刊  《舞蹈》月刊  《舞台艺术》双月刊  《吐鲁番文艺(维文)》季刊  《四川戏剧》双月刊  《上海戏剧》月刊  《蒲剧艺术》季刊  《牧笛》双月刊  《安徽新戏》双月刊  《当代戏剧》双月刊  《歌剧艺术研究》双月刊  《黄梅戏艺术》季刊  《剧本》月刊  《剧影月报》双月刊  《剧作家》双月刊 艺术类学报年鉴的有:《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季刊  《中华艺术导刊》双月刊  《中外学术导刊》半月刊  《管理学报》月刊  《解放军报》日报  《中国硬笔书法学报》  《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月刊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季刊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四川年鉴》年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设计艺术》季刊  《陕西年鉴》年刊  《齐鲁学刊》双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季刊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双月刊  《河南年鉴》年刊  《黑河学刊》双月刊  《黑龙江年鉴》年刊  《湖北年鉴 》年刊  《湖南年鉴 》年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火箭兵报》周刊(报)《吉林年鉴》年刊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晋阳学刊》双月刊  《空军报》周刊(报)  《兰州学刊》双月刊  《辽宁师专学报》双月刊  《洛阳大学学报》季刊 艺术研究的有:《设计》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季刊  《中国艺术》季刊  《上海艺术家》双月刊  《艺术世界》月刊  《中国军工报》周报  《艺术市场》月刊  《中国文艺家》月刊  《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月  《现代艺术》双月刊  《人民武警报》周报  《艺术家》月刊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中国戏剧年鉴》年刊  《造型艺术》双月刊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季刊  《艺海》双月刊  《艺术·生活》双月刊  《艺术百家》季刊  《艺术导刊》双月刊  《艺术广角》双月刊  《艺术界》双月刊  《艺术探索》季刊  《艺苑掇英》季刊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新疆艺术(汉文版)》双月刊  《新疆艺术(维文版)》双月刊  《新疆画报(哈文)》双月刊  《戏剧艺术》双月刊  《戏剧之家》双月刊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季刊  《戏曲艺术》季刊  《舞台艺术》双月刊  《文艺理论文摘卡》季刊  《文艺理论研究》双月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双月刊  《文艺研究》双月刊  《外国文艺》双月刊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设计艺术》季刊  《曲艺》月刊  《青海群众艺术(藏文)》季刊  《蒲剧艺术》季刊  《南国红豆》双月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季刊  《内蒙古艺术》季刊  《民族艺林》双月刊  《民族艺术》季刊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双月刊  《东方艺术》双月刊  《福建艺术》双月刊  《歌剧艺术研究》双月刊  《广东艺术》双月刊  《黄梅戏艺术》季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美术研究》季刊 艺术教育的有:《中国中小学美术》双月刊  《设计》月刊  《中国音乐教育》月刊  《多来咪》双月刊  《小书画家乐园》月刊  《小艺术家》月刊  《中小学音乐教育》月刊  《艺术教育》月刊 声乐舞蹈的有:《中国京剧》月刊  《音像世界》月刊  《乐器》月刊  《中国电视戏曲》双月刊   《舞蹈》月刊  《安徽新戏》双月刊  《乐府新声》季刊

1、《访美散记》 1992年发表于音乐小杂志2、《沂蒙赞歌——笛子独奏曲<沂河欢歌>赏析》1996年发表于“齐鲁艺苑”第4期3、《李白的咏笛诗》 1998年发表于“齐鲁艺苑”第3期4、《略论笛子演奏中的吐音技巧》2002年发表于人民音乐出版社“民族器乐曲论选”5、《五线谱在笛子教学中的应用》2002年发表于“齐鲁艺苑”2002年第3期6、《五线谱在笛子教学中的应用》2003年发表“中外教育科学”第3期

齐鲁艺苑杂志招聘

我是在单位做人事工作的,你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局里有过文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右边有一个“新闻机构查询”查得到的就是真的,合法的刊物,没有的就是不合法的。就这么简单 权威性你最好再咨询咨询行内内人员

馆藏资源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数据,图书馆有藏书73万册,其中70%的图书为艺术类图书;特藏书画作品743幅,大多数为书画大师的精品原著,部分为台湾和国外博物馆收藏的著名美术作品的复制品;古籍3547册;拓片77件(套)。图书馆还购买了大量的音乐、影视、美术、舞蹈、戏剧等专业光盘,馆藏总量以达2万多张。图书馆有电子图书6万册。从2006年起,图书馆以包库形式购买了清华同方的CNKI数据库里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五个数据库。同时图书馆还自建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数据库。2008开始,图书馆陆续购进了山东艺术学院民间剪纸数据库、kuke音乐数字图书馆、kuke视频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 超越网络资源、传奇视频点播系统、 博文随书光盘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满足学校不同专业的需要。图书馆2011年订阅的期刊是1077种,报纸45种,基本涵盖了所有艺术类期刊和报纸。图书馆共有中外文期刊合订本一万七千余册,报纸合订本一千余册。 学术期刊《齐鲁艺苑》为山东艺术学院主办的艺术类刊物,已被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知网收录,主要刊登美术、设计、戏剧、影视、音乐、舞蹈和有关艺术人文、社科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 质量工程截至2014年4月,学校有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高等学校品牌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15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有各类教学实验室32个,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座位数5571个,教学用计算机2787台。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美术学科自主成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造型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绘画、公共事业管理、艺术设计。 山东省高校品牌专业 绘画、视觉传达设计、公共事业管理、表演、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 省级精品课程 速写、艺术民俗学、壁画教学、表演基础训练、表演专业基础训练、声乐基础训练、舞台语言基础训练、形体基础训练、中国音乐史、中外设计史、壁画教学、山水画教学、主持节目创作、基础功法、剧目行当技能。 教学成果2004年至2014年间,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学校师生在全国美术作品展、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国音乐金钟奖、电视剧“飞天奖”、中国艺术节、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中国校园戏剧节、德国红点设计概念大赛、中央电视台“学京赛”、全国篆刻艺术大展、全国大学生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国际性、全国性比赛与评奖中,荣获各类奖项370余项。在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评选、全省高校音乐专业基本功比赛、全省高校美术专业基本功比赛、山东省大学生数字影像大赛、山东省舞蹈大赛、山东省大学生动漫大赛等省厅级比赛中荣获各类奖励2700余项。

收藏家 收藏杂志很不错 网上的艺术类网站也可以多多参考

齐鲁文苑是什么刊物类型

从时间上看其借刊物集合力量 由《学衡》的存在而形成所谓的“学衡派”,这是一个基本历史事实,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学史和学术史上的一次震荡性起伏。《学衡》杂志的实际存在是1922年1月—1933年7月。“学衡派”成员的活动却不限于这个具体的时间。准确地说,“学衡派”的存在是新文化—新文学的反动。换句话说,“学衡派”是反对新文化—新文学的,是以保守来反对、牵制和制衡激进的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在反抗新文化—新文学的话语霸权时,是以求中西思想融通、尊孔、国学研究和古典诗词创作来作为对抗手段的。成员的活动开始于1915年的美国,是和新文学运动的讨论、发生同步的。1915—1917年间,与胡适由酝酿、讨论文学变革到矛盾尖锐对立的是梅光迪。 1917—1921年间,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在国内高涨,并成功地借助报刊等大众传媒和中小学教育的推动,取得了成功。“学衡派”作为反对势力形成之前的基本力量集结、酝酿是在美国的哈佛大学。可称这一时期为“前学衡时期”。 这一时期,南京高师—东南大学的师生中,反新文化—新文学的力量也正在鼓动,首先站出来批评胡适等人的是胡先骕(1)、柳诒徵(2),继之便发生了《时事新报•文学旬刊》(郑振铎主编)上“文学研究会”主要成员对《南高东南大学日刊》1921年10月26日上“诗学研究号”的激烈批评和反批评。(3)由于南京高师—东南大学的学生反对新文学,特别是抗拒白话新诗,他们“诗学研究号”中所表现出的文学立场是与新文学相对立的。 1922年1月,《学衡》在南京东南大学创刊,其时自哈佛大学归来的梅光迪、吴宓、汤用彤、楼光来都在东南大学执教。“学衡杂志社”社员基本上是这批留学哈佛的学生,加上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刘伯明、柳诒徵和他们的学生,以及南京支那内学院师生。极少数为其它学术机构的成员。1922年1月—1933年7月的这一时段,可称之为“学衡时期”。 在柳诒徵、童季通、朱进之、竺可桢、徐则陵作指导下,由南京高师—东南大学文史地部学生组织“史地研究会”主办的《史地学报》,创刊在《学衡》之前,实际是《学衡》的外围刊物。与《学衡》同时出现的还有学生组织“文学研究会”和“哲学研究会”合办的《文哲学报》。稍后“东南大学南高师国学研究会”于1923年3月又创办了《国学丛刊》。1921年11月—1926年10月《史地学报》共出版4卷21期20册(有两期合一册的)。1922—1923年间,《文哲学报》出版4期。《国学丛刊》共出版9期。这三个刊物锻炼了学生,刊物的作者后来大都成了《学衡》、《国风》、《思想与时代》的主力。 与北京大学胡适、钱玄同、顾颉刚等“古史辨”派“疑古”立场针锋相对的是南京高师—东南大学的柳诒徵和他的学生刘藜的“信古”。可以说, 1923—1924年、1926年的两轮论争,是在北京大学的“新青年派”—“新潮派”和东南大学的“学衡派”之间展开的。前者的阵地是胡适主编的《努力》周报的副刊《读书杂志》(顾颉刚主编,共出版18期)、顾颉刚参加编辑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后者的阵地主要是《史地学报》和《学衡》。(4)同时北京、上海的多家报刊也介入了讨论。柳诒徵及其学生反对“古史辨”派的“疑古”,一直持续到1940年以后,当时任中央大学历史学教授的缪凤林还写文章批评顾颉刚(5)。 在双方的论争中,顾颉刚明确地认识到,学术上对立的原因“是精神上的不一致”(6)造成的。钱玄同、魏建功都感受到了“我们的精神与他们不同的地方”(7)。这种由“精神上的不一致”所产生的群体“对立”,表现为“疑”与“信”的分歧,是“继承”与“突破”的关系问题。他们都继承了清代考证学的遗产,在史学观念上,“古史辨”派则突破了传统的格局,“把古代一切圣经贤传都当作历史的‘文献’来处理”(8)。 1922年8月,“学衡派”成员在湖南长沙的明德中学还办了一个《学衡》的外围刊物《湘君》(最初定为季刊,随后成了不定期刊)。这个刊物与《学衡》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反对新文学的几篇文章,《学衡》都转载(9)。1928年1月2日—1934年1月1日,与后期《学衡》几乎共存的《大公报•文学副刊》,由吴宓主编,他原在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几个学生协编,每周一期,共出313期。 《学衡》停刊前的一二年间,在南京中央大学的“学衡派”成员因不满吴宓一人在清华大学把持刊物,南京的成员连个空名也没有,于是开始酝酿新办刊物。实际上,《学衡》后期(1928年以后),南京的成员已经不再与吴宓合作,“学衡派”出现了明显的分裂现象。1932年9月1日在南京中央大学的“学衡派”成员创办《国风》杂志,把原《学衡》的大部分作者几乎都吸引过来了。吴宓一人在清华大学无力支撑《学衡》,1933年7月第79期之后,便宣布自第80期改由南京中央大学的“学衡派”成员接办,交钟山书局出版。实际上,是《国风》迫使《学衡》停刊的。南京的“学衡派”成员没有再用《学衡》的名字,而是用《国风》取代。吴宓本人也只好加入《国风》的作者队伍。《国风》开始于1932年9月1日,1936年12月终,它把原《学衡》的成员重新集结,实际上开始了一个“后学衡时期”。 由于反对新文化—新文学的缘故,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7)间,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很少人写白话新文学作品,而是坚持写旧体诗词。他们文科的五个主要刊物中,除与其它学校合办的《新教育》外,《史地学报》、《学衡》、《文哲学报》、《国学丛刊》四个刊物上的 “文苑”或“诗词”栏目也只登旧体诗词。但在1929年10月1日创刊,1931年1月16日停刊的《国立中央大学半月刊》出现了例外。共出版两卷24期的《国立中央大学半月刊》上是新文学创作和旧体诗词并存,许多期中有属于新文学的诗歌、小说、剧本或翻译小说,并在第1卷第7期出了“文学专号”(白话新文学作品专辑)(10)。但至第1卷第15期又出现“学衡派”势力的反弹。这一期上有“学衡派”成员参加的“上巳社诗钞”和“禊社诗钞”(11)。但到1932年9月《国风》创刊后,新文学被完全排斥,刊物只登旧体诗词。在文学古典主义风尚的笼罩下,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的部分毕业生、在校学生组织的新文学社团“土星笔会”和刊物《诗帆》(1934年9月1日—1937年5月5日)也未能充分展开。 1941年8月—1948年11月,原《国风》的主持人张其昀与张荫麟等在浙江大学文学院创办《思想与时代》杂志,“学衡派”的成员在大西南再度集结。 1949年以后,“学衡派”成员在中国大陆的活动终止。到台湾的“学衡派”成员的活动兵分两路:以张其昀为首于1962年创办中国文化学院(1980年改为中国文化大学),复刊《思想与时代》,影印《学衡》、《史地学报》等;以戴运轨(《国风》时期的主要作者)为首于1962年筹备成立国立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随后恢复中央大学。 所以,这里的结论应当是:“学衡派”的活动时间不仅仅是在《学衡》时期,而是有这么一个长的不同时期的“时段”。时间的变化使“学衡派”许多人的生活、思想、学术都产生了变异,但基本的文化保守的精神没有变。 从空间上看其借大学营造舞台 1915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大学校园,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公共空间,为中国自由知识分子荟萃之地,也是中国现代新思想和新学术的生产基地。《学衡》时期的主要作者多在大学,他们的学术活动相对集中在东南大学—中央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少数在湖南长沙的明德中学和其它行业。《学衡》杂志的编辑工作主要在南京、沈阳、北京完成。出版、印刷、发行在相对保守的上海中华书局。 《学衡》初期,与之相伴的有三个外围性的兄弟刊物《史地学报》、《文哲学报》、《湘君》,前两种的活动地点在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后者的活动地点是在湖南长沙的明德中学。《湘君》的影响是有限的,或者说只是在长沙的部分学生和“学衡派”的部分成员之间。《学衡》后期,与之相伴的是《大公报•文学副刊》,主要作者的活动多在北京,组稿、编辑在清华大学,出版发行在天津。《大公报》是当时北方最大的新闻媒体,实际影响很大。《文学副刊》的影响也超过了《学衡》。“学衡派”成员由于没有《学衡》和《文学副刊》的印刷、发行权,因此要受制于中华书局和《大公报》社。《学衡》的停刊,经济问题是主要原因。《文学副刊》被杨振声、沈从文主持的《文艺副刊》取代,也主要是由于吴宓等人没有独立的经济支撑能力,另外还有守旧的形象和反对新文学的办刊方针。这时候,“学衡派”成员的学术活动很大程度上要依附中华书局和《大公报》社这两大文化资本家。胡适与《大公报》社领导阶层良好关系的确立,必然促使创新的《文艺副刊》取代守旧的《文学副刊》。 吴宓及《学衡》同人本是反对北京大学以胡适为首的新文化—新文学派,北方的反击声自然是很大的,尤其以《晨报副镌》的声音为最。在南方的上海,吴宓注意到“文学研究会”中沈雁冰(茅盾)、郑振铎及《小说月报》一派,邵力子及《民国日报•觉悟》一派与《学衡》的敌对。(12)同时吴宓也注意到了赞同《学衡》的上海《中华新报》(13),和因由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介入,登一些反对新文学的文章的《民心周报》。 《国风》的印刷、发行在张其昀自己主持的南京钟山书局。刊物和出版社是一家人,内部团结,稿源充足。《国风》编辑、出版、发行是一体的,没有经济的压力。这是《国风》有别于《学衡》的地方之一。 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华北、东南地区大片沦陷,中国著名的大学都迁到西南,“学衡派” 主要成员也随之散居在昆明、重庆、成都、乐山、遵义等地的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思想与时代》在遵义的浙江大学创刊(贵阳出版发行),又将散居西南各地的“学衡派”成员“群聚”在一起。《思想与时代》在这时就是“学衡派”成员的阵地。1947—1948年,《思想与时代》在杭州的浙江大学复刊,编辑部在杭州,出版发行在杭州—上海,“学衡派”散居各地的部分成员再次“群聚”于一刊。正如张其昀所说的,《思想与时代》是“以沟通中西文化为职志,与二十年前的《学衡》杂志宗旨相同”。(14) 抗战时期,胡先、王易等还把“学衡派”的文化精神带到了江西泰和的中正大学(胡为校长,王为《文史季刊》主编)。汪国垣在重庆主编《中国学报》,继续刊登旧体诗词,并极力主张尊孔。 空间的变化,所显示出的是“学衡派”作为相对松散的流动的群体存在。空间变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虽然空间多有变化,但他们坚守的文化道统没有变,守望的精神是一贯的。(15)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成果(项目批准号:05JZD00027)] 注释: (1)胡先:《中国文学改良论》(上),《东方杂志》第16卷第3号(1919年3月)。此文是转载,文后注有“《南京高等师范日刊》”。 (2)柳诒徵:《论近人讲诸子之学者之失》,《史地学报》创刊号(1921年11月)。 (3)《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关于《南高东南大学日刊》上“诗学研究号”的激烈批评和反批评的文章共刊7号(期):1921年11月12日第19号上有斯提(叶圣陶):《骸骨之迷恋》。1921年12月1日第21号上有薛鸿猷:《一条疯狗》、守廷:《对于〈一条疯狗〉的答辩》、卜向:《诗坛底逆流》、东:《看南京(高)日刊里的“七言时文”》、赤:《由〈一条疯狗〉而来的感想》。1921年12月11日第22号上有缪凤林:《旁观者言》、欧阳翥:《通讯——致守廷》、守廷:《通讯——致欧阳翥》。1921年12月21日第23号上有静农:《读〈旁观者言〉》、吴文祺:《对于旧体诗的我见》、王警涛:《为新诗家进一言》、薛鸿猷:《通讯——致编辑》。1922年1月1日第24号上有幼南:《又一旁观者言》。1922年1月11日第25号上有吴文祺:《驳〈旁观者言〉》、西谛(郑振铎):《通讯——致凤林、幼南》和凤林、幼南:《通讯——致西谛》。1922年2月1日第28号上有吴文祺:《〈又一旁观者言〉的批评》。随后此刊转向对《学衡》的批评。 (4)“古史辨”1923—1924年、1926年的两轮论争中“疑古”方的主要人物及言论有: 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刊胡适主编的《努力》周报的副刊《读书杂志》第9期(1923年5月6日),又被《史地学报》第3卷第1、2合期(1924年6月)转载。《答刘、胡两先生书》,刊《读书杂志》第11期(1923年7月1日)。这里“胡先生”是胡适的乡友胡堇人。又被《史地学报》第3卷第1、2合期(1924年6月)、第4期(1924年12月)转载。《讨论古史答刘、胡两先生书》,刊《读书杂志》第12、13、14、15、16期(1923年8月5日、9月2日、10月7日、11月4日、12月2日)。《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书》)《史地学报》第3卷第3期(1924年10月1日)、第3卷第4期(1924年12月)、第3卷第6期(1925年5月1日)。《答柳翼谋先生》,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5、16合期 (1926年1月27日)。上文均收入《古史辨》第1册,北京朴社,1926年。 钱玄同:《答顾颉刚先生书》,刊《读书杂志》第10期(1923年6月10日)。又被《史地学报》第3卷第1、2合期(1924年6月)转载。《论〈说文〉及〈壁中古文经〉书》,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5、16合期。《研究国学应该首先知道的事》,刊《读书杂志》第12期(1923年8月5日)、《史地学报》第3卷第3期(1924年10月1日)。上文均收入《古史辨》第1册。 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读书杂志》第18期(1924年2月22日),《史地学报》第3卷第6期(1925年5月1日)。收入《古史辨》第1册。 魏建功:《新史料与旧心理》,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5、16合期。收入《古史辨》第1册。容庚:《论〈说文〉谊例代顾颉刚先生答柳翼谋先生》,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5、16合期。收入《古史辨》第1册。 反对“疑古”一方的主要人物及言论有: 柳翼谋:《论近人讲诸子之学者之失》,刊《史地学报》第1卷第1期(1921年11月),首先批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诸子不出于王官论》。《学衡》第73期(1931年)转载此文。此文同时涉及对章太炎、梁启超的批评。《论以〈说文〉证史必先知〈说文〉之谊例》,刊《史地学报》第3卷第1、2合期(1924年6月),批评顾颉刚。同时这一期还刊出刘藜、顾颉刚、钱玄同的讨论古史的文章。《史地学报》讨论古史的文章在第3卷第3、4期继续进行。《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5、16合期转载了《论以〈说文〉证史必先知〈说文〉之谊例》,作为“《说文》证史讨论号”的缘由,并同时注销顾、钱、魏、容的文章。双方的言辞激烈,针对性批评的态度十分明确。 刘藜:《读顾颉刚君〈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疑问》,刊《读书杂志》第11期(1923年7月1日)。又刊《史地学报》第3卷第1、2合期(1924年6月)。收入《古史辨》第1册。《讨论古史再质顾先生》,刊《读书杂志》第13、14、15、16期(1923年9月2日、10月7日、11月4日、12月2日)。收入《古史辨》第1册。《与顾颉刚讨论古史第二书》,《史地学报》第3卷第3期(1924年10月1日)。《与顾颉刚先生书》(未完),《史地学报》第3卷第4期(1924年12月)。《与顾颉刚先生书》(三续,未完),《史地学报》第3卷第6期(1925年5月1日)。 张荫麟:《评近人对于中国古史之讨论》,刊《学衡》第40期(1925年4月)。张荫麟此时为清华学校的学生。 (5)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古史辨》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0页。 (6)顾颉刚:《答柳翼谋先生》。 (7)魏建功:《新史料与旧心理》。 (8)余英时:《现代学人与学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91页。 (9)据《湘君季刊简章》所示:“本刊以陶写性情,注重文艺趣味,藉以互相观摩砥砺为宗旨” 。“无论文言白话,新旧体裁,俱所欢迎。”第一期所登的《湘君发刊词》中有“相尚相勉者三事”:道德、文章、志气。第一期的负责人为吴芳吉。刊物分为“学习之部”:诗歌类、散文类、小说类、戏曲类。“批评之部”:社论类、研究类、介绍类、通信类。“杂纂之部”:翻译类、图表类、民谣类、附录类。为《湘君》写文章的主要作者有:吴芳吉、刘朴、刘永济、吴宓、徐桢立、刘先沛、李肱良、凌其垲、景昌极、贺楚楠、胡征、罗元锟、张璞友、刘鹏年、汪剑馀、苏拯、刘作健、陈鼎芬、鄢远猷、谢羡安、孙子仁、易俊(竣)、刘泗英、胡元、王凤歧、周光午、童锡祥、王光益、吕光锡、汤素民、张潜秀、曾安、刘颂、石漱之、刘植、钱无咎、屈凤梧、张镇湖、文大衡、李赓等。吴宓除刊登旧体诗外,还有《文学入门》的文章。在大量的旧体诗词外,尚有胡征少量的白话新诗《牵牛花》、《我是一个蚕儿》。反对新文学的文章主要是吴芳吉的《论吾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共分一、二、三论),分别刊《湘君》第一、二、三期。刘朴的《辟文学分贵族平民之讹》、刘永济的《迂阔之言》,这些反对新文学的文章,《学衡》有转载。 关于《湘君》与《学衡》的关系,《湘君》第三期所刊出的《上期报告》中特别写道:“《湘君》之稿有互见于《学衡》者,以《学衡》、《湘君》同声气也。所微有不同之处,《湘君》旨趣但言文章,《学衡》范围更及他事。《湘君》之性近于浪漫,《学衡》之人恪守典则。《湘君》意在自愉,《学衡》存心救世。”《湘君》在第三期末介绍《学衡》的文章《学衡杂志》中特别强调:“凡有志文哲艺术之士,欲不为时髦之言所愚,不为一偏之见所蔽,不为一主义一党派所拘束,不为一家之见解一国之文字言语所颠倒错乱者,请读《学衡》杂志,则黑暗之境,自有光明,烦闷之情,自能解慰,纷乱之象,自有条理,枯燥之思,自滋生趣。” 文章最后又说《学衡》杂志内涵丰富,“盖其于安身立命之道,齐家治国之方,文化之真谛所存,汉族之精神所在”等等。 (10)1930年1月1日。刊物每年寒暑假的2月、7月、8月、9月不出版。 (11)1930年6月1日。 (12)吴宓:《吴宓自编年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235页。吴宓错将《学灯》当成《民国日报》的副刊。《学灯》为《时事新报》的副刊。《觉悟》为《民国日报》的副刊。 (13)吴宓:《吴宓自编年谱》,第236页。《中华新报》的主编为张季鸾,同吴宓家有姻亲关系, 为吴乡友,因此时赞同《学衡》和与吴宓的这份特殊关系,1928年他作为天津《大公报》主持人,使得吴宓能自荐主编《文学副刊》成功。 (14)张其昀:《〈中华五千年史〉自序》(一),《张其昀先生文集》第20册,(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9年,第10841页。 (15)关于“学衡派”的成员、文化精神和学术特性,见作者《“学衡派”史实及文化立场》,《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3期。

这是韩寒的约稿信新杂志的征稿信,征人信,稿费标准,投稿邮箱。 我主编的杂志向大家征稿,接受各种稿件,小说,杂文,时评,散文,人物,新闻,记事,诗歌等等,作为杂志的主编,我决定向所有文章录用者提供全中国最高的稿费,无论你是否有名,也没有任何的附加签约条件,我们不是选秀节目的经纪公司,只是不能同时间一稿多投。杂志的稿费标准是:封面推荐的原创文章,1000字/2000元,放心,我们的封面基本就是半个目录,所以,我承诺几乎一半的原创文章都是这个标准,这个标准是国内行业标准的10到40倍,也是国内最顶尖杂志给特约顶尖作家的稿费2—4倍,普通稿件,1000字/1000元,也是行业标准的10—20倍,如果是已发表过的或我们摘录的文章,稿费标准是1000字/500元,是文摘类标准的15倍,杂志每期还设有最差观点和文笔的文章两篇到三篇,表示杂志完全不认同作者的观点,杂志认为作者脑残,反人类反常识反正义反自由,杂志也会发表此类并且示众,为了表示和这些人的形象的吻合,所以这类文章的稿费标准是1000字/250元,也是非常高的标准,250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250的诞生也是有成本的。 杂志暂时不接受绘画,但接受各类摄影照片,希望具备人文气质和情怀,本杂志不接受你站在花丛里闻花的留念照。普通内插照片的标准是1000元一张,封面或者重要照片标准是2000到5000元一张。本杂志不接受4个G的储存卡一起邮寄过来。 杂志严格禁止抄袭,所以,所有原创作者的稿费将在杂志发行能从市面上购买到以后的十五天之后发出,因为要给读者足够的时间来举报抄袭,一旦发现抄袭,将在封面上公示,杂志也将按照1000字/1000元的标准向原作者发出稿费,并将按照1000/500元的标准向第一个举报抄袭的读者发出奖励。本杂志不带自己换个名字抄自己然后再换个名字举报自己的。 杂志的投稿邮箱今天开放,暂时只接受原创投稿和摄影照片,也就是1000字/1000—2000元的标准。我们希望您的赐稿。当然,不用担心这个成本会转嫁给消费者,杂志的定价会在11元左右,有的读者建议杂志不要超过5元,但很抱歉,11元左右是成本核算后的底线,5元我就只能出去卖身了。一张电影票就能买半年的杂志了,所以中国的报刊杂志的价格并不算不合理的,在合理的地方,应该是反过来的吧?所以请希望超低定价的读者见谅。另外,杂志招聘记者兼主笔一名,要求具备常识和文笔。由于杂志刚刚起步,所以试用期内暂时只能给到月薪6500元。但是您的所有文字都以最高标准发稿费。另外,杂志招聘美编兼视觉总设计一名,要求具备审美观,暂时也只能给到月薪6500元。以上职位每月额外的车贴饭贴为1000元,四金由公司负责,这是这个杂志所有第一期主创的共同标准,以后会再做调整。如果杂志的销量不错,可以自保,我将再次提高稿费和员工的收入标准。 有些朋友劝我说,你这样做会有很大的压力,首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标准我是进过计算的,虽然我经常算错,但我们的杂志相信可以承受这样的标准。写字的大家混的都不容易,我算是混的好的,自然应该少赚一些,让大家多拿一些。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上个月,我忙于杂志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我咨询了一些人,问作者的稿费在文学类杂志的成本占多大?得到的答案是,忽略不计。我认为这对他们很不公平,因为杂志就是由他们的文章组成的,在租借办公地点的时候,我发现……上海的楼实在太贵了,无论是租或者买。无论如何,我在中国几乎拿的都是最高的版税和最高的赛车薪水,出版和赛车是两个非常大的行业,但我发现,在面对上海的公寓的价格的时候,我无能无力。在楼价和收入合理的国家,这两个行当的顶尖收入者一年的收入者应该可以轻松购买200台法拉利,而在我们国家,只能购买大约半台。这说明我们的文字太不值钱了,一个文人,如果在这样大压力的社会里不能够衣食无忧,我认为,他就不太可能有独立的人格和文格。虽然我们的杂志暂时不能让你致富,但是希望可以改善一下供稿者的生活。如果你足够好,我们杂志也将利用我们的资源,帮助你完成出版的愿望,并且帮你谈到高于百分之十的版税,我们不从中抽取一分钱,也不限制你的任何出版自由,因为我个人不喜欢挣这个钱。当然,如果有些媒体硬要说我是要拿高稿费来炒作,那也没办法,你也是靠文字吃饭的,只能祝这样写的朋友一直拿低稿费了。 如果有朝一日,杂志在大家的帮助下可以得到成功,这本杂志可以帮助大家完成更多的梦想,无论是写作或者影视和音乐,希望他可以帮助好人,惩治坏人。 为了防止盗版,杂志名暂时先不宣布,三个邮箱现在公布接受原创文字邮箱 wodezazhi_ 接受照片影像邮箱 wodezazhi_ (作者先请发小于几百KB左右的小图,确定使用请再发大图,谢谢) /应聘简历和广告等合作邮箱 wodezazhi_ 论坛将于近日开通,接受讨论投稿检举等。 我们会让杂志足够的有趣,会给大家提供经过选择的文章和新闻,永远为进取和充满情怀的原创留下足够的版面,为影像留下足够的空间,展现各种新的声音,接受对世界的质疑,但不喜欢因为个人失败而对世界的憎恨,我们没有立场,只分是非,因为我们身边太多的人只有立场,不分是非

  • 索引序列
  • 齐鲁杏苑的论文
  • 齐鲁杏苑杂志
  • 齐鲁艺苑杂志
  • 齐鲁艺苑杂志招聘
  • 齐鲁文苑是什么刊物类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