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2

半半童学
首页 > 论文问答 > 齐鲁杏苑的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的飞帆

已采纳
我在这儿学的护理,学校这两年发展很快,环境建设都挺好,管的严点儿,单就学习来说感觉还行,其他不知别的学校啥样,没法比较
163 评论

yangwenmoney

225 评论

矩阵时差

2001年,荣获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奖,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名师心得  (1)懂得尊重才能当好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其次要尊重教学规律,第三要尊重前辈的经验;作为一名教授中医学的教师,首先要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其次要尊重古人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第三要尊重传统思维方法。  (2)学习中医入门是关键,引导最重要。  由于近百年反传统的倾向,使刚入学的大学生对中医存有许多误解,因此,加强引导,使同学们尽快正确地了解中医,对于中医培养非常重要。  (3)上课要有激情。  老师在讲台的激情不仅能够调动同学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而且能够感染同学,使他们喜欢中医、热爱中医。  名师寄语  学习中医关键是掌握和运用传统思维方法。  名师名言  (1)学生的事是大事。  (2)舍得花功夫(时间),才能有功夫(学问)。  (3)中医必背。  名师先进事迹  教学工作  1.课堂教学  近年来,刘更生老师除承担原有课程的教学工作外,积极为新上专业开设3门新课(《中医学概论》、《中医诊疗基础》、《传统医药法律保护》)。独立开设2门选修课(《医学科学概论》、《中医医案概论》)。除本科教学外,还承担硕士研究生《中医文献学》的教学任务。连续数年,刘更生老师在信息管理学院担任课程门数最多,课时也最多。  2.教材编写  在完成各项教学工作的同时,刘更生老师积极参加教材编写,近5年编写《中医文献学》、《中医学概论》等教材9种,约40万字。  3.教学态度  (1)教学是本分  刘更生老师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本分,因此,他总是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不管工作多忙,首先保证教学。2005—2006年,他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任务期间,主要工作时间在北京,为了不耽误上课,他把课安排在周末,每周往返一次。经常是半夜到家,第二天一早赶往长清上课。  (2)舍得花功夫  刘更生老师在教学上肯下功夫。他常说:“功夫”(学问)的深浅是靠自己一点一点花费功夫(时间)铸就的,舍得花“功夫”才会有“功夫”。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认真备课,下功夫讲课。他备课充分,文献功底扎实,讲课效果一直较好,很受同学欢迎。同学们普遍反映:“授课幽默风趣,内容引导性强,而且能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求。”(《教学桥》2005年第4期)  4.教学特点  (1)善于抓关键  刘更生老师在工作中发现,学习中医入门是关键,正确的引导对于同学们认识中医、了解中医、相信中医,往往比传授具体内容更有益。因此,他除了积极为新生开办讲座外,还将《中医哲学基础》课改为《医学科学概论》,专门编写了教材,深入浅出地向新生介绍中医学。  (2)注重传授方法  刘更生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传授方法,尤其是读书方法。如他强调学习中医要“学死用活”、“书要知守”、“书用校读”等,对同学很有帮助。有同学在课后写给老师的感言中说:“今天是医案导读的最后一次课,我觉得这节课的价值大过于我这一年来所学习的任何一门课……老师在这节课上给我们说了‘读书’这一话题,也许这一话题与我们所选修的医案无关,但却与我们选修的‘人生’关系重大。”(王程程,2003级针推)  (3)注意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在刘更生老师的办公桌上经常能看到学生们写的一摞摞纸条,这是因为他要求同学上课要带上纸条,有时他提出问题让同学回答,有时让同学自己将感受、问题写下来。每次对这些纸条他都一一过目,有的还加上批注,并对问题进行分类,然后集中回答。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了解同学的思想状态及遇到的问题,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教学研究  在做好本职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刘更生老师非常关心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如:  倡导优秀本科生导师制  2003年,在担任中医基础学院副院长期间,他积极探索中医人才培养途径,倡导并实行优秀本科生导师制。  倡导并推行中医经典背诵 2003年,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同时,他积极倡导中医专业学生背诵经典,与其他老师一起编印了《中医经典必背》,至今已印发数千册。为进一步加强经典背诵,突出学校办学特色,2006年承担了学校教学研究课题。  倡导成立学生教学信息中心  2003年,他积极倡导并成立了中医基础学院学生教学信息中心,搜集教学信息,编印《教学桥》,对于沟通教学关系直到积极作用。  积极参与传统中医班的建设  2006年我校创办传统中医班以来,刘更生老师积极参与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论证工作,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非医专业的中医教学探索与改革  近年来,我校非医专业越来越多,原有课程设置、教材均有所不适应。为此,刘更生老师与教研室老师反复探讨,提出了新思路,将中医课程浓缩为3门,即《中医学概论》、《中医诊疗基础》和《中医临床概论》,前两门已编写出教材,并开始讲授。 教书育人  多年来,刘更生老师一直将“学生的事都是大事”为自己的基本理念,坚持做到深入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保持与学生交流  无论是在本科教育中还是在研究生带教中,他都利用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多年来他养成一个习惯,凡自己所带的研究生,他都抽空到宿舍里去转转,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状况。在中医基础学院工作期间,他还经常深入学生宿舍,跟同学们交流思想、答疑解惑。  注重能力培养  刘更生老师在工作中一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除了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外,他还积极支持学生创办刊物——《齐鲁杏苑》。作为顾问,他一直保持与编辑们座谈,手把手教他们组稿、审稿、编辑、排版,甚至连标点符号、字体字号都不厌其烦地示范、修改。  经常举办讲座  近年来,刘更生老师经常为学生举办讲座,每年至少3-4次。无论是学校安排,还是同学邀请,他从不推辞,几乎是“有求必应”,而且常常是利用休息时间举行。  刘更生老师不断加强学术修养,以科研促教学,先后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30余篇。辛勤的劳动和努力,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爱戴。2001年,荣获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奖,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323 评论

蓝星鬼魅

《乌托邦叙事的意义——格非〈人面桃花〉阅读笔记》东北师大学报《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语文建设》7(人大资料全文转载)《现代作家的故乡记忆与精神还乡》《东北师大学报》《东北民族文化精神的追寻与艺术呈现》《雕塑》《乌托邦精神的追寻》《作家》《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边际性角色体验》《海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由方方、池莉小说中的粗俗女性谈起》(第2位,通讯)《文艺争鸣》《女性自我、身体疾病及其文化内涵》(第2位,通讯)《东疆学刊》《从〈泥鳅〉的文学隐喻分析底层叙事》(第2位,通讯)《文艺争鸣》《祥林嫂年龄辨证》(第2位,通讯)《小说评论》《精神复仇的两种悖反形式——鲁迅散文〈复仇〉的另一种解读》《齐鲁学刊》2003年1期《思想的行走与精神的守望》《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3期 《边际性: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角色体验》《天津大学学报》2002年4期《中国现代作家的角色体验与个性人格精神》《蒲峪学刊》2002年2期《心灵走在回家的路上——作家的故乡记忆与艺术的精神还乡形式》《文艺争鸣》2002年4期《“文学革命“群体话语的差异性分析》《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5期 《学科教学中学生知识整合实践的设想》《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2期《巴赫金对话理论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对话性》《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5期 《学术腐败与道德自省》 《新文化报》2002年6月《冷眼回望散文热》《文艺争鸣》2000年1期《〈示众〉的叙述智慧》(合撰)《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6期《三棱镜下的〈紫色学历〉》《吉林日报》2000年1月14日《在历史与虚构之间》《文艺报》1999年12月28日《走向色彩的诗学》《文艺争鸣》1999年1期《哀婉凄清的咏叹——读〈永远的蝴蝶〉》《中学生文史参考》99年4期《略谈小说叙述中的时间与空间》《写作》1998年9期《由“单向度”走向“审美之维》《世纪论评》1998年5-6期 《记忆中的那片杏林》(创作)《散文》1998年2期 《艺术家的体验与艺术创造》《社会科学探索》1998年4期。30《艺术的预成图式的功能》(合撰)《延边大学学报》1997年1期《经验和艺术的依附与超越》《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3期《精神的苦旅——追寻与超越中的生命体验》《社会科学探索》1995年3期《生命缺失体验与文学创作》《蒲峪学刊》1995年4期《文学解读与误读现象》(合撰)《文艺争鸣》1995年4期 《小说创作中的两种象征变形》《写作》1994年8期《写作课要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研究》1994年3期《作家经验与艺术变形》《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4期《经验视点上的艺术变形》《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增刊。39.《论艺术变形》《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增刊。《感知活动的现象分析》《蒲峪学刊》1990年4期 《阅读——一种间接的感知活动》《佳木斯师专学报》1990年6期《王国维“境界”说辨识》《东北师大学报》1988年4期《“主题”一解》《语文学习与研究》1988年11期《关于写作主体知识结构的思考》《蒲峪学刊》1987年4期《〈人间词序〉作者新证》《文学遗产》1985年2期《〈人间词话〉写作年代考》《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2期《关于王国维二题》《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2期《〈人间词话〉境界论辨证》《克山师专学报》1985年4期《〈人间词序〉作者考》《文学评论》1982年2期《王国维死因考辨》《江淮论坛》1982年2期51.《人间词序出自谁手》《中国文化史500疑案》2004年版。52.《都云境界妙,谁解其中味》《中国文化史500疑案》2004年版。53.《文章结构过程概说》《克山师专学报》1986年3期。《意境浅谈》《函授通讯》1982年11期。《人间词序》出自谁手 《千古之谜》都云“境界”妙,谁解其中味 《千古之谜》冬访霍兰河 《巷报》被禁锢的白玉兰 《巷报》1

276 评论

喵喵咩咩喔喔

原来的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不咋地

101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