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线阅读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线阅读

沈阳理工大学不是211院校。沈阳只有辽宁大学是211。东北大学是985。

沈阳理工大学,是一个典型的一本类的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线阅读下载

沈阳理工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沈阳理工大学(Shenyang Ligong University)是一所以工为主,理、管、文、经、法、艺相结合,具有鲜明国防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单位。                                    沈阳理工大学现在有个1校区,即浑南主校区。沈阳理工大学前身是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创建于1948年。1960年组建成立沈阳工业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签署了共建沈阳理工大学协议。2016年获批“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成为省局共建的国防特色院校。研究成果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2800余项,科研到款逾3亿,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家国防科工局等国家级项目130项,获批省级奖项40项,获得授权专利1056项,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434篇。                                    所获荣誉2020年11月16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沈阳理工大学学报》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661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33人,高级职称专任教师 528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4人次;省学术头雁、省领军人才、省特聘教授、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兴辽英才计划”、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等97人次;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5月,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45个二级学科(学科方向);有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兵器领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辽宁省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加工工程,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商管理、设计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沈阳理工大学不是211院校。沈阳只有辽宁大学是211。东北大学是985。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线阅读官网

沈阳理工大学现在没有专科招生了,原来有专科招生。沈阳理工大学前身是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创建于1948年。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高新区风景秀丽的浑河南岸,校园内建筑气势恢宏,庄重典雅,环境清新宜人。沈阳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管、文、经、法、艺相结合,具有鲜明国防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校园内建有局域网,图书馆面积4万平方米,图书总量52万册。学校设有19个学院,设有54个本科专业。学校1982年创立了《沈阳理工大学学报》,该期刊是沈阳理工大学主办的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70人,其中有特聘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57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0人。

刚才打电话问还有来着

沈阳理工大学不是211院校。沈阳只有辽宁大学是211。东北大学是985。

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重大科技平台,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8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863空间信息安全基础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8个):辽宁省兵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金属材料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信息网络与信息对抗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激光与光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废水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材料成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数控加工中心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3个):辽宁省高校兵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材料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 :辽宁省高速切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通信与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特种储备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成套装备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兵器工业润滑技术研究中心,兵器高速切削工程技术中心 ●馆藏资源截至2012年10月,沈阳理工大学图书馆藏书总量17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4万册,电子图书53万册;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19个。 ●学术期刊学校1982年创立了《沈阳理工大学学报》,该期刊是沈阳理工大学主办的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有创新的科研论文、有创新或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报告和重要学术问题述评。以促进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技术,培养科技人才为宗旨。该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是《化学文摘》(CA,美国)的刊源,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线阅读

标题中没有“不公平”,但是摘要或者关键词中有。序号篇名作者刊名年/期12404例农民工急诊医疗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蒋树源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102我国城镇卫生筹资公平性研究——基于医疗保健支出累进度的测算吕文洁财经研究2009/023医疗保险制度公平:国内近年研究的若干进展张立财经政法资讯2006/044我国当前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问题探析彭明春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65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问题分析——基于公平与效率视域的分析罗娟劳动保障世界2008/116中国农村医疗筹资公平性研究——基于全国八个农业县医疗筹资系统的实证研究王晶社会学研究2008/057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建议李二曼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088我国卫生保健服务不公平性的主要表现及对策孙喜琢中国医院管理2008/089从分散到统一:荷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尹莉娟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021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公平性与效率分析李跃平中国全科医学2008/0511台湾医疗健保制度之公平性:一个初步分析李瑞全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1212从社会和谐的角度看待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刘穗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0913试析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张茂松中州学刊2007/0514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公平性刍议冉岚中国经贸导刊2007/17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问题及建议花俊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916用正义分配理论分析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公平性刘平中国全科医学2007/1317浅析农村公共医疗卫生的公平性何珩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0618我国城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研究房莉杰人口学刊2007/0219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如何不公平?汪大海中国社会导刊2006/2420我国医疗保障公平性研究刘玉恩中国卫生法制2006/05序号篇名作者刊名年/期21突破自愿性的困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参合的激励机制与可持续性发展方黎明中国农村观察2006/0422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公平对收入分配公平性的负效应分析袁琳琳商场现代化2006/2423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公平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刘平中国全科医学2006/0924我国卫生服务公平性探析刘玉恩医院管理论坛2006/0425对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郭宝才中国卫生资源2006/0226政策导向、汲取能力与卫生公平王绍光中国社会科学2005/0627我国医院实行三级价格歧视的理论研究王文祥卫生经济研究2005/1028社会医疗保险公平性与政府保险政策建议研究吴传俭中国卫生经济2005/0429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缺失及对策李凯峰中国卫生经济2005/0630重视贫困问题和不公平性的研究胡善联卫生经济研究2004/08号篇名作者刊名年/期1我国现行三种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并轨的框架研究唐尧根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8/092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现状的分析钱秋华现代商业2008/333农村医疗保险现状与对策马侠现代经济信息2008/084浅谈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现状与对策张炜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45长春市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改革措施李柏昌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146浅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孙晓谦内蒙古统计2008/047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建议李二曼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088从老年人的卫生服务利用现状看社会医疗保险张桂萍中国实用医药2008/259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现状和对策周静锋卫生经济研究2008/0710上海医疗保险现状问题和发展建议鲍勇中华全科医学2008/0811国外医疗保险模式现状庞浩天津社会保险2008/0212从水利事业单位医疗保险体系分析医疗保险现状滕玉珊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0313湘西州农村医疗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谢江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614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现状的实证研究周以林中国卫生经济2008/0115对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若干思考——论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完善思路李琴清江论坛2008/0116昆山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险现状及其参保意愿分析李存艳中国全科医学2008/0917浅议贫困农村医疗保险改革现状阿木吉尔图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018青岛市医疗保险现状及发展策略马涛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19农村医疗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滁州市为例黎娜滁州学院学报2008/0120福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调查研究王方刃医学与社会2008/01序号篇名作者刊名年/期21医疗保险:中国现状、国际潮流及改革之路杨宇霆保险研究2007/0622我国医疗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王安红华商2007/2423浅析国内医疗责任保险发展现状黄锐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0624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现状、问题与对策易建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25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现状及改革的探讨蔡声霞中国校医2007/0526从老年人的医疗需求现状看社会医疗保险王灿科技广场2007/0827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发展现状张云林中国医院2007/0928我国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北京大学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调查报告江南理论界2007/1029我国医疗责任保险的现状及发展展望冯华楠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30北京某三甲医院医疗保险自费项目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曾俊群中国医院管理2007/0631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现状及引发的思考张群中国卫生经济2007/0632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现状及完善对策李丁页海南金融2007/0533医疗责任保险研究现状述评王琬湖北社会科学2007/0634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现状及对策研究周钟进中国卫生经济2006/1235牡丹江市森工系统医疗保险现状分析谷振春中国卫生经济2006/1036浅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使用现状与改进建议高巍然卫生软科学2006/0637高校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和方向探析李均经济师2006/1238太原市城市低保人群医疗保险现状研究及对策建议芦国庆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S139我国医疗职业责任保险的现状及展望郜玉珍中国护理管理2006/1040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调查及政策分析赵永生中国青年研究2006/09序号篇名作者刊名年/期41医疗责任保险保费测算现状及建议严敏婵卫生经济研究2006/0842高校医疗保险现状及改革李洁医药世界2006/0643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现状、改革及给我们的启示冯国忠上海医药2006/0744关于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现状及对策的研究周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845某市三所医院《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使用现状分析高巍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1346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与医疗保险需求的调查分析陈丽娟中国西部科技2006/0547厦门市医疗保险现状及分析肖玉梅卫生经济研究2006/0448农村医疗保险理想和现实还有多远——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现状及其解决方法刘冰小城镇建设2006/0349县级医疗保险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李青山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5/0450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现状调查分析毛瑛卫生经济研究2005/1251日本高龄者医疗保险制度:现状、困境、对策林宪鹏日本研究2005/0352护理人员对医疗责任保险的认知现状分析及对策王若乔南方护理学报2005/1153医疗保险参保现状的社会效应分析唐蜜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2154青岛市医疗保险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宋丽丽现代医药卫生2005/2055浅析黑龙江农垦医疗保险现状周海英农场经济管理2005/0556上海市企业医疗保险定点内设医疗机构现状与发展王拥庆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0957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策略赵艳红中国科技信息2005/1458北京市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的现状、问题与展望高梦滔卫生经济研究2005/0759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现状与完善探讨刘蓉人口与经济2005/0460日本医疗保险体制的现状与改革宋金文日本学刊2005/03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政治与哲学社会与社会工作经济与管理法学与法律语言与文学教育与教学图书馆问题研究青少年思想政治问题研究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沈阳工程学院主编:王喜魁ISSN:1672-9617CN:21-1518/C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昌路18号邮政编码:110136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线阅读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包括两种期刊:《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国际刊号:ISSN 1671-2021;国内刊号:CN 21-1578/TU;《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国际刊号:ISSN 2095-1922;国内刊号:CN 21-1521/C,均由沈阳建筑大学主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79年,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的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在全国普通高校学报中名列前茅。曾获得教育部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高校优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一等奖、辽宁省一级期刊、国家建设部优秀期刊奖、辽宁省高校学报一等奖、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全国编辑质量优秀期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辽宁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等。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气象与地球天体物理文摘》(CSA—MG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环境科学与污染管理文摘》(CSA—ESPM)、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生物科学》(CSA—B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材料信息》(CSA—M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全为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力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无机化学文摘》、《中国环境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期刊网》、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资源库等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献检索系统收录。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99年,现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学校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反映本校的学科特色和学术水平。曾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二等奖、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建筑与美学”特色栏目奖。被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万方数据库(China 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等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文献检索系统收录。

摘要: 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好处显而易见,然而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巨大好处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利用科技为自己开拓发展空间的同时,又该如何控制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21世纪头20年,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以及认知科学将迅猛发展,这四大领域将会形成一种交互作用和有机融合,将会推动整个科技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但也会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我们应该要有一种新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和原则去引导我们追求真理,用这种价值观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利益服务。结论:能否阻挡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可能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在于人类自身的努力。为了更好的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必须从多个角度进一步加强科技伦理对科技活动的引导和规范,从而使科技活动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关键词:科学技术 伦理危机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已经被世界各国所共识,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来看,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都是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尤其是在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极大满足了人们物质文化的需要。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在某些情况下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也会导致恶的结果。如果失控,将会导致人类的灾难,为了克服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科技伦理在科技活动中的作用,通过科技伦理知识普及、教育、认识,不断深化科技伦理在科技活动中的影响,规范人们的科技行为,使人们的科技活动产生善的结果。一科技活动引发的伦理危机人们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实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只不过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当事人对于利益的不同考虑和追求,才导致了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结果。一项科学成果,一种技术手段,往往既可能被用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被用以满足某些人的邪恶需要。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不是所有的都按照人们的良好愿望行事,于是在发展过程中,给人类生存、社会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某些事物及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处于“必然王国”阶段,在运用科技手段对某些事物及其客观世界进行改造时,只预期到好的结果,没想到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当人们为取得的成果欢欣鼓舞时,往往会忽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苗头,当危害性充分暴露在大众面前时,往往积重难返。例如,由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等,都是人们认识不足所造成的,(2)为了本国、本民族的狭隘政治经济利益,利用科学技术为手段损害他国、他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利益。例如,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利用自己强大的军事科技到处干涉他国内政,侵犯他国领土,把科学技术作为其称霸世界的工具。(3)为了小团体利益,损害社会公众的、国家的以至人类的利益。例如:一些企业在利润的驱动下,在运用科技手段制造商品时,也在向自然,向江河湖海、向大气中排放出污染物质,从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受到严重污染而恶化。特别是一些高污染企业,为了自身的一点利益,根本就不顾生产给自然、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危害性,造成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4)为了个人的私欲而使用科技手段造成对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损害。如电脑黑客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制造计算机病毒造成数据的丢失,系统的瘫痪或者闯入别人的计算机偷看别人的隐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生活。(5)由于人类盲目地滥用、误用科学技术成果造成难以处理的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如生育技术、安乐死、转基因技术等等。特别是遗传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的滥用会带来生命伦理上的混乱,破坏人类正常生活秩序,后果不堪设想。二科技伦理介入的必要性科技伦理是对于科技活动的道德引导,是调节科技工作者相互之间、科技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等的总和。科技伦理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可以使科学技术的运用得到明确的道德理性的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出于邪恶目的利用科技成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作为道德理性的科技伦理又可以弥补单纯的科技理性之不足,增强科技工作者对于科技开发之后果的道德责任感,从而以道德理性的自觉来最大限度地消解科技理性在社会负面作用上的不自觉。 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有不少科技工作者科技伦理意识是非常强烈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作为一个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他一生发表的关于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言论就有上百万字。他曾不倦地为原子能的和平利用而奔波呼吁,以满腔热情投入反对原子弹屠杀当中。与此相反,也有不少科技工作者因为缺乏科技伦理素养,被世人所唾弃。两类不同的科技工作者事例,生动说明了科技伦理在科技活动中的重要性。科技伦理虽然并非科学技术自身所固有,但它是科学技术外部的一种控制手段,科技伦理可以通过内化于科技工作者的途径,成为科学技术活动中的一种内在力量。科技伦理是一套具有道德涵义的规则系统,它可以告诉和教育人们:“什么样的科技活动是善的或者是恶的;什么样的科技行为是应该做的或者是不应该做的;人们应该通过科技活动为人民、为人类造福,而不应利用科技去作恶。”当这些规则系统被人们普遍接受并成为公认的调整人们在科技活动中的关系的行为规范时,绝大多数人就会自觉地按照这些行为规范去进行科学技术活动,自觉抵制不良的科技行为。三 科技伦理创新科技伦理是一种道德规范,它在人们科技实践活动中只能起到倡导作用,它并没有强制性力量, 如果有人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的时候,其规范、调整作用就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仅靠行为人的自律是不行的,还必须靠管理、法律等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考虑把科技伦理道德上升到法律高度,通过法律的权威性来约束科技活动中的失范行为。管理的规范和法律的约束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能够从不同层面对人们的科技行为进行硬性约束,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它的直接作用就是惩恶。笔者认为为了更好的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使科技伦理的规范作用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使其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结论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每一次对自然取得的巨大胜利,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来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我们研究自然,目的应当是为了遵循自然法则,而不是相反。当然,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改造自然也是必要的。但改造自然应当有个度,而且改造本身也应当遵循自然法则。科技是巨大的推动力,但是必须是在与人们的需求和人性达到平衡的时候。所以,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它在给我们带来福利的同时,都蕴含着某种对人类构成巨大安全隐患的威胁。科学发展的责任,不仅在于推动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在于限制这种技术的负面作用,防止这种技术被不恰当地使用,从而可能对人类产生危害。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其中以科技的创新最大的造福人类,最少的消耗自然资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在以人类发展为根本宗旨的轨道上相遇。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科技创新的意义与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得以进一步完善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要更好的利用它,就必须重视科技伦理在其中的作用,必须把科技伦理所蕴含的精神贯穿于科技活动的全过程。通过科技伦理精神树立人们正确的科技观,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睦相处,和谐共存,同时也要通过人文学科、伦理宗教、社会舆论等诸多途径,逐渐祛除人性中的邪恶成分,增强其仁爱成分,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从而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有理由相信,在面对21世纪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各种挑战中,理性的人类将高瞻远瞩,自觉建立起与21世纪高科技时代相适应的21世纪科技伦理观,通过科技道德的调控,实现对科技的“扬善抑恶”,使之朝着服务全人类、造福全人类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吴恒斌,关于科技伦理与法的思考,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1。[2]黄烨科学哲学与科学史[M]三思网2000[3] 胡长生; 论科技发展的环境伦理维度 [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5年04期 [5]孙威浅析人口,科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6]霍宗浩浅谈现代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安徽建筑2006;5[7] 胡长生; 科技发展外部不经济的成因及其纠偏 [J];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01期

  • 索引序列
  •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线阅读
  •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线阅读下载
  •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线阅读官网
  •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线阅读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在线阅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