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北航优秀博士论文

北航优秀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

北航优秀博士论文

可通过「全国文献传递服务系统」申请借阅或复印,部分学校之论文复本均提供借阅,可先透过该校馆藏目录查询是否提供借阅方可查询。北航的别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为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成员。

各校规定不同,看学校规定。另外导师有权决定你毕不毕业,所以这事只能问导师,望采纳!

1996年出生刚满24岁的2020届北航博士毕业生侯涛刚,不仅如期拿到了博士毕业证,并成功受聘北京交通大学,成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侯涛刚是北航博士研究生十佳、五四奖章、北航年度人物-创新表率之星、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获得者。在校期间创办了ISET智慧农业科技及北航机器人协会,并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创业团队。

24岁北航博士毕业后受聘211高校副教授,他很优秀,在学习上极度自律,在大一就被保研,同时也发明了很多智能机器人,同时申请了11项国家专利,在日本留学时获得全额奖学金。

北航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2005年获得高中全国物理奥赛二等奖,湖南省“三好学生”、“优秀干部”。 2007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三好学生”,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军训标兵”。 2008年获得校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首都高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北京奥运志愿者并获“优秀志愿者”。 2009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学生干部”,获得北航之友“三星”奖学金,北航“冯如杯”一等奖。 2010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毕业生、所撰写毕业论文获得北航“优秀毕业论文”。 2011年参加中央财经大学全校英语配音大赛“Show Your Talent”获得团体配音一等奖。 2012年获得中央财经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2013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中央财经大学优秀毕业生。广东南粤银行总行校招管培生最优班干部、优秀学员。

2010年北航硕士研究生奖学金分两部分:一是学校奖学金,按入学的面试和笔试成绩分:20%一等,学费全免,每月给400生活费40%二等,学费全免,每月给270生活费20%三等,学费减半,无生活费。二是导师给的奖学金,规定研一每月必须给200——1000,研二每月必须给300——前几天辅导员刚刚发的通知,肯定准确~学费是2年半1万5的样子。

中国航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现有教授、副教授近400名,博士、硕士生导师260余名,其中4位导师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近5年来,学院先后承担600多项国家及军队科研项目,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319项,一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400余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612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356篇,2003年进入全国高校学术研究百强行列。学院与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仿真学会、中国军事教育学会等 54个全国性学术团体和情报网建立了联系,有国家一、二级学会会士、理事和委员50余名。

张群,徐华胜,钟华贵,侯敏杰,多旋流器阵列贫油直喷燃烧室流场的数值模拟,航空动力学报,V24,N3, 张群,严传俊,范玮等,导弹用吸气式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可行性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V24,N5,2006, EI张群,严传俊,范玮等,煤油/空气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探索性试验研究,航空动力学报,V21,N1,2006,EI06199868561,IAA200607-61-42255 (MT)。张群, 严传俊, 范 玮, 黄希桥, 多循环脉冲爆震发动机概念化设计 推进技术,V24, N6, EI会议报告张群,严传俊,范玮等爆震燃烧过程中的横向声振研究。中国航空学会第十四届燃烧与传热传质学术讨论会,10,沈阳;张群,严传俊,范玮等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头部燃油雾化实验研究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11,北京;张群,严传俊,范玮等脉冲爆震发动机喷管设计初探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三届燃烧与传热传质学术讨论会,10,昆明。

海军航空学院好像没有,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到是有,不过他的录取线最低都是当地的一本线

ccf优秀博士论文

全国优秀博 士学位论文 评选标准评选标准是根据学位条例对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在充分强调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的基础上所确定评价标准。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做好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第三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由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其主要职责为:1、部署评选工作;2、组织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工作;3、接受和处理有关异议事项;4、研究处理评选工作中的其他问题。第四条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100篇。第五条评选工作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第六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标准为: 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3、材料翔实,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第七条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一般为在评选年份的上一学年度,在国内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在评选年度以前两个学年度内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如确属优秀的,也可以参评。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应以中文撰写。第八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经过推荐、初选和复评后产生。第九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参评论文由学位授予单位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指定的其他部门推荐。第十条省级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指定的其他部门,根据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下达的初选名额对推荐论文进行初选。初选所需经费由负责组织初选的部门自行筹措。第十一条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初选出的论文进行复评,复评工作包括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会审定。第十二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由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公布。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发现入选论文存在剽窃、作假或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可在入选论文名单公布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方式向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提出异议。提出异议的书面材料应包括异议论文的题目、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异议内容,支持异议的具体证据或科学依据,以及提起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异议不予受理。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处理异议,并对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予以保密。第十三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予以公布。在异议期结束之日起60日内异议事项仍未处理完毕的论文不列入批准的论文名单。第十四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奖励。第十五条对已批准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如发现有剽窃、作假或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撤消对作者的奖励并予以公布。

CCF 的组织结构包括理事会、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CCF现任理事长李国杰,秘书长杜子德,另外有24位常务理事,108位理事。杜子德秘书长在CCF九届五次常务理事会议上向会议报告了各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会议同意了工作委员会的职责分工。CCF工作委员会设置及其职能(2010-2012)如下:一、学术工作委员会处理和学术有关的事务: 策划并编辑出版“CCF计算机科学技术年度发展报告”; “CCF中国计算机大会”征文、编辑出版; 审查并发布对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的评价和排名; 制定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CFP(会议录)出版标准,受理和批准出版CCFP的申请; 负责学会会刊准入审查和年度评估; 负责会员学术道德问题投诉受理和处理。 二、专委工作委员会处理与专业委员会有关的事务: 负责专业委员会的管理工作,包括提出专委创建、合并、重组或撤销意见,提交理事会审议;受理和审查创建新专委的申请;审查专业委员会领导机构候选人资格,主持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 :组织对专业委员会的评估并向理事会报告评估结果; :其他与专业委员会有关的工作。 三、会员部会员发展和服务: 发展会员,完成制定的会员发展指标;推广和宣传,建立和拓展会员发展网络; 会员服务、会员关怀,听取会员意见或建议,受理会员投诉; 建立和管理会员档案; 组织会员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审查高级会员的入会资格; 更新网站中与工委、专委、会员有关的内容。 四、教育工作委员会从事与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有关的工作: 调查了解高等学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情况,就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评价手段等写出报告,向办学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建议; 参与计算机工程教育认证。 五、企业和职业发展工作委员会了解企业的需求,设计针对企业的服务项目: 探讨制定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如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的可能性,以便将来CCF为专业人士的职业资格认可和企业用人提供专业服务; 搭建会员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为会员就业提供服务。 六、对外联络部和国际或大陆以外同类学术组织建立联系,建立合作关系: 和其他境外同类学术组织建立联系,促进互利合作,拓展学会发展空间; :出访或接待来访的国外同类组织。 七、普及工作委员会策划和实施计算机普及工作: 编辑中国计算机发展史、组建计算机虚拟(网上)博物馆; 组织开展吕梁计算机普及和教育扶贫活动。 八、青年工作委员会 为青年学者的发展提供帮助,开展适合他们专业发展的活动: 协助、支持和监督YOCSEF及其各分论坛的工作和活动; 负责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初评和中评,将候选名单提交给评奖委员会; 受理和初评CCF青年科学家奖,将候选人提交给评奖委员会; 实施“CCF青年学者访问计划”项目及其他有助于青年专家发展的活动或项目。 九、计算机术语审定工作委员会负责计算机新术语的审定工作。 收集、翻译、释义、审定和推荐计算机新术语,将审定过的新术语报全国名词审定委员会。 审定过的新词的宣传和推广。 十、办公室(学会秘书处) 学会日常工作的执行机构,是学会的联络、服务和信息中心; 学会日常行政与管理工作,组织学会各种工作会议; 和理事、专委、工委、会员、业务主办单位等保持畅通联系,为工委、专委提供支撑服务; 会员发展及服务; 策划和实施学会活动; 融资和财务管理; 负责对外宣传学会品牌和形象,学术资源的整合和建设,网站更新与管理; 档案管理和年度报告编写; 出版会刊《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管理其他会刊; 其他所有和学会有关的日常工作。 十一、软件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为来自企业的软件工程师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重点是在企业任职的IT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包括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和技术主管等。 举办面向企业软件工程师需求的(线上、线下)活动; 给予达到一定技术水准和贡献的软件工程师给予认可和荣誉,扩大这类从业者的发展机会; 汇集来自一线软件工程师的智慧,创建高质量的计算技术资源库,供同业人员分享; :通过活动为CCF发展更多来自企业的专业会员。 十二、评奖委员会 学会负责评奖的机构: 起草、修订有关奖项提名、评审规则,提交理事会; 评审有关奖项、批准评奖分委员会报送结果; 向理事会提出设立新奖项的动议、计划、政策; 平衡各奖项,保证质量。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有奖励。评选为优秀论文可能会被保送学习,也可以刊登在有影响力的杂志上,还有现金奖励,但是名额有限。评选为优秀论文是困难的也是优秀的。

一、招生工作2012年度研究生招生规模稳中有升,达2680名,其中:招收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2117名(硕士生1740名、博士生377名);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563名(工程硕士496名、MPA55名、MBA12名)。二、培养工作2012年度进一步加大对优秀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扶持奖励力度,本年度先后奖励和资助286人次,包括:创新性科学研究资助55人,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资助35人,优秀科研成果奖励70人,优秀学位论文奖励126人次(校级123人、北京市优博2人、全国优博1人)。无论是资助额度还是广度,均达历年新高。进一步探索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完善硕-博贯通式培养的选拔机制;分别进行了本-硕-博和硕-博贯通式培养的研究生选拔工作,2012年度共选拔产生本-硕-博和硕-博贯通式培养的研究生88名。在校博士生的生源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创建地学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为高层次地学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科研与工程实践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展地大研究生培养的空间资源、延伸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探索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2012年度继续实施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新建“地学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4个(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为创新性地学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科研与工程实践的重要平台。三、课程建设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促进研究生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改革。为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满足社会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需求,进一步贯彻学校“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加强研究生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2012年度组织实施研究生教材建设与教改立项工作,共立项资助21项,其中:教改项目11项、教材建设10项;并对各类项目进行了定期检查验收。四、交流合作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拓展国际视野,大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分别采取“练内功、请进来、走出去”的系列措施,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拓宽学术视野,大力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水平。练内功:组织实施全校性的“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和“研究生学术报告会”,2012年度的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共有1848名研究生进行了学术报告(博士生362人、硕士生1486人)。请进来:开设“研究生名师讲堂”,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2012年度举办研究生名师讲堂113场次(专题学术报告96场、专家授课17门)。走出去:开设“国际学术交流”专项,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35人次;联合创办的“中-日研究生论坛”,2012年发展为“中-日-韩研究生论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2012年分别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研究生教育合作关系。大力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研究生公派留学项目,成功选拔公派留学研究生规模创历史新高。为提高学校研究生外语水平,2012年组织选拔了100余名研究生参加英语托福班强化培训,促进选拔高质量的研究生公派留学。2012年地大共有48名研究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其中:其中攻读博士学位21名,联合培养博士生27名;研究生公派留学规模创历史新高。五、质量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完善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与管理,确保培养质量。从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质量监控与管理,分别推进实施:研究生招生环节的巡视检查工作,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环节的督导工作,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行为规范监测工作,以及博士学位论文的匿名评审工作。切实加强研究生的学风建设,重视过程管理,严把学位出口,建立健全淘汰制度。2012年检测博士、硕士学位论文2000余人次,对其中300余份论文提出整改建议,对18位研究生做出延期整改和推迟毕业的处理决定。2012年度全校共授予研究生学位总人数1739名(博士学位282人、硕士学位1457人),创历史新高。六、获奖成果大力实施研究生科技创新扶持奖励计划,2012年度(12月31日统计)在校研究生发表SCI检索论文175篇(全校348篇),其中:学术榜刊论文44篇、国际SCI论文70篇、国内SCI论文61篇;研究生发表SCI论文总数和在外刊发表SCI论文数快速提升,并有2名博士生(张凡、孟俊)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刊发2篇学术论文,取得历史最佳成绩。2012年度学校又有2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蒋小伟、李淼),另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二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彭国华)。同时,加强研究生教学成果与教育管理经验总结,推广宣传与交流,庆祝中国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组织编著出版了98万字的“中国地质大学60年研究生培养文集”—《根深叶茂》。针对地大近些年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组织开展学校“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机制创新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总结与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获得2012年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申报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七、附录表1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一览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

  • 索引序列
  • 北航优秀博士论文
  • 北航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 中国航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 ccf优秀博士论文
  •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