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学》杂志编辑是谁

《国学》杂志编辑是谁

发布时间:

《国学》杂志编辑是谁

《国学》期刊名称:国学,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吉林炎黄国学书院,主编:言行,地址:长春市南岭投递局23号信箱,邮政编码:130022 《醒狮国学》 《开心国学》《国学学刊》主 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 办:中国人民大学编辑出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 编 辑:孟 捷

李荣胜(1949~),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69年参加工作,历任北京铁矿宣传科干事,首都钢铁公司长篇小说创作组组长,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作家出版社编辑、副社长、副编审,中国作协机关服务局局长、服务中心总经理,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向阳松》,长篇革命故事《韶山风云》(合作)、《千年祝福》(合作),电视连续剧剧本《徐悲鸿》(八集)、《相识后的二十六天》(上、下集),中篇传记文学《徐悲鸿》,短篇小说《老制度》、《井冈星火》、《虎穴救战友》、《特殊使命》等数十篇。编辑《红旗飘飘》15集、文学类图书2000余万字,其中《瀑布》获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中国病案杂志编辑是谁编辑的

刘鑫,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卫生法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法医师。现任《证据科学》(原《法律与医学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病案》编委,《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编委,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维权部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法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主要从事卫生法学研究,侧重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纠纷防范理论与实务研究。著有《病历规范化书写与举证》、《医疗告知与维权指南》、《医疗纠纷处理法律事务文书写作》、《医疗侵权案件认定与处理实务》、《护理执业风险防范指南》等书。

现兼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骨代谢疾病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理事、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常务理事、衰老抗衰老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总干事;《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副主编;《世界临床药物》、《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等杂志常务编委;《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编审;《国际老年医学杂志》特约编辑;《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国病案》等杂志审稿专家。

中国法学杂志总编辑是谁

国内诉讼法学界的如常怡、樊崇义、陈卫东、左卫民、江伟、陈桂明;民法学界:佟柔 (已故) 王家福、梁彗星、江平、王利明;刑法学界:高铭暄、马克昌、赵秉志、陈兴良;法理学界:沈宗灵、张文显、陈景辉、孙国华、葛洪义、王启富、李步云、谢晖;宪法学泰斗:吴家麟、许崇德、廉希圣;行政法学:应松年;经济法学泰斗:李昌麒 、 漆多俊、芮沐百;国际法:韩德培、王铁崖。

国内诉讼法学界的如常怡、樊崇义、陈卫东、左卫民、江伟、陈桂明 民法学界:佟柔 (已故) 王家福、梁彗星、江平、王利明、 刑法学界:高铭暄、马克昌、赵秉志、陈兴良 法理学界:沈宗灵、张文显、陈景辉、孙国华、葛洪义、王启富、李步云、谢晖 宪法学泰斗:吴家麟、许崇德、廉希圣 行政法学:应松年 经济法学泰斗:李昌麒 、 漆多俊、芮沐百 国际法:韩德培、王铁崖

郭道晖出身湖南“世代书香”之家,父亲郭德垂是湖南著名的化学教员,郭德垂的祖父郭仑焘,与其大伯祖父郭嵩焘和二伯祖父郭昆焘,并称“湘阴郭氏三杰”。郭家世代的祖训是:“世家先立本,道德与文章。”郭嵩焘是晚清的进士、近代中国派驻英国和法国的首任公使,积极倡导学习西方政治法律制度,被当今学界评价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思想先驱,但也因此备受当朝保守人士的攻讦。至今讲起郭嵩焘,郭道晖仍然佩服他面对非议坚持真理,坚守德操,毫不妥协。“我后来的经历就和郭嵩焘有点像。”他若有所思地感慨道。郭嵩焘反对郭氏子弟“习为诗文无实之言”,认为只有“经世务实”才是当务之急。所以,自郭道晖父亲郭德垂一辈起,子孙大都是工科出身。郭德垂是湖南教育界著名的化学教员。那时,家里七个孩子的吃穿用度完全依靠他菲薄的工资,兄弟姊妹都靠勤工俭学或奖学金,才得以升学,郭道晖回忆。家庭教育熏陶,养成了郭道晖正直耿介、富有正义感的性格和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1944年夏,郭道晖和弟弟随家逃难至广西,为了不中断学业,同时也为了“找个有饭吃的地方”,双双考进桂林国立汉民中学。1944年秋,郭道晖在汉中刚读了一个月,日寇进逼,桂林大疏散。郭道晖的父母亲和妹妹急忙挤火车逃到贵阳,沿途尝尽惊恐苦楚和疾病折磨,他和弟弟则跟随学校去广西百寿。那时桂林车站人山人海,一片混乱。车厢上下左右,里三层,外两层(车顶上和车轮与车底之间),塞满了人。郭道晖和弟弟抢到了车顶的一块地方,坐在行李上。为防止夜里打瞌睡,掉下火车,他们在眼睛周围擦“万金油”提神,嘴里还唱着:“流亡到哪里,逃难到何方……”跋山涉水辗转数千里的路程,既让年纪轻轻的郭道晖生活上得到锻炼,也使他看到了老百姓的苦难,看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在思想上受到一次很大的磨练,从此立志要“拯救人民于水火”。“我的思想在那时就发生了变化,希望见到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中国。”郭道晖回忆,他中学时代主编壁报,抨击时局,揭露旧社会丑恶,在全校壁报比赛中获冠军,并获“笔扫千军”的锦旗。17岁的他开始以“斗非”(与“道晖”谐音)为笔名,给报纸写些杂文和政论。并同弟弟一起参与策划了1947年的湖南省立一中反内战、反饥饿大游行。由于郭氏家族倡导“实学”即经世致用之学的家训,虽然郭道晖自幼喜欢并长于文思,但还是坚持学理工,考取了清华大学电机系,以求实现“工业救国”的壮志。1947年夏考入清华大学后,学校严谨认真的学风让郭道晖刻苦自励、不敢怠慢。上课时,他总喜欢抢坐前排,认真听讲。解放前,清华大学实行“通才教育”,文理并重。郭道晖记住了建筑系教授梁思成著作中的一段话———只会理工,不懂人文,只能算“半个人”,要“反对半个人的世界”。在这里,郭道晖在“为学”与“为人”方面都努力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进入清华这个具有浓厚民主自由空气的学府,郭道晖却转入了另一段人生征途。一到清华,郭道晖就积极投入到学生运动中,每次游行与集会都必参加。他加入共产党领导的进步壁报《清华人》,发表《论觉醒》万言论文,又与同室的湖南同学合编《晓露》油印报,意指在黎明前以它催花润草,而在太阳出来(意指解放)后,就完成历史任务,自行消失。“工业救国的幻想在当时革命风雨飘摇的时刻看起来是不可能了,只有革命才能救国”,郭道晖的思想逐渐发生转变。与此同时,郭道晖上课听讲的位子,也一步步往后移,最后躲在一个角落里,一边似听非听地听老师讲课,一边却在偷看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列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等马克思主义原著和毛泽东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1948年,郭道晖先后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和中共地下党组织,担任电机系党组织负责人之一和新青联分部书记,解放初任清华大学理工学院党支部委员和电机系党支部副书记。在1957年那场“反右”运动中,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和校报总编辑的郭道晖由于坚持抵制“阳谋”、反对“反右”,而被打入另册,沦为“贱民”。这一冤案一直延续到1979年,郭道晖在年过半百之时,迎来了人生新的转折点,也迎来了他事业的第二个蓬勃春天。 半路遁入“法门”197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刚建立,缺乏干部。时任办公室主任的王汉斌为把郭道晖调去,多次找他做工作。一开始,郭道晖对年届半百时改行学法“并不感兴趣”。最后郭道晖经不住多次劝说,加上他个人对中国缺民主、无法治所带来的痛苦也有着切身的感受,于是,下定决心前往一试,“要看看国家机器是怎么运转的”。“他只要转一行就能钻一行。”郭道晖的夫人张静娴这样评价他。郭道晖甚至发誓要在未来的岁月中,追回自己被耽误了20年的青春,竭尽余力,做些真正有益于人民的事。在法工委,郭道晖历任理论组处长、国家法民法室处长、研究室副主任。“开会的时候,我会把觉得有意思的观点和案例记在卡片上,认真琢磨,日后备用。”他说。在法工委工作8年多,郭道晖“白天从事公务,晚上写作、学习”,夜以继日。他一边参加立法实务,一边关注与钻研一些有关民主与法治的基本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并撰写出版了两本专著。1987年9月,郭道晖被调往中国法学会,任研究部主任。1989年离休后,旋即返聘为《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辑、编审,又干了9年。在这20多年中,著有个人专著7本,主编或与他人合著的书有10余本。在80高龄前后,他还接连出版了两部独著———《法理学精要》和《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我是一个爱动脑、勤动手、闲不住、不愿得过且过、好作杞忧、不平则鸣的人。现仍担任一些学术职务和学会工作,继续作些学术研究,力图‘写不断,理不乱’。老来还能赶时髦,写作不再是‘爬格子’,而是‘敲键盘’,学习在因特网上驰骋。”郭道晖如此评价自己。 郭道晖立论行文,中心思想只有一条:“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要竭力为人民的权力和权利鼓与呼。以“为人民争权利,为国家行法治,为社会求正义”,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改革开放初期,法学禁区林立,但郭道晖担任《中国法学》总编辑期间,以其特立独行的精神,敢于突破学术禁区,开展一系列有现实针对性但亦十分敏感性的问题讨论。《中国法学》也因此被称赞为“担负起了引导一个东方大国法学研究方向的重任”,“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学术风格和办刊风格”。著名法理学家李步云教授如此评价郭道晖:“一是他的思想充满人文关怀;二是他的观念总是力求紧跟时代的步伐;三是他的观点大多是来自对社会生活与法制实践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而很少有土教条与洋教条;四是他的见解往往具有现实感,决不无病呻吟;往往具有针对性,决不无的放矢。”而敢说真话,敢说朴素的真理,白发的郭道晖在法学界仍然显得硬骨铮铮。“我有这样的历史使命感,我也相信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夫人张静娴教授一直都是郭道晖的文章的第一个读者,并“给他把把关”。张静娴的稳重、细密与郭道晖的活跃、锋芒相得益彰。郭道晖在《法的时代精神》自序中说:“老而益坚,不坠上下求索志;桑榆非晚,犹献春蚕未尽丝。”他说既然已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本性难移,此志不改。

以下是中国法学界的泰斗(排名不分先后):1、高铭暄-泰斗加学术(刑法界的祖师爷,其名下四大博士享誉华夏:87年新中国首届刑法学博士毕业生陈兴良、赵秉志,89年博士毕业生姜伟——曾为最高检公诉厅厅长、现为黑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89年毕业2000年获博士学位的刑法奇才邱兴隆)2、曾宪义-泰斗3、王利明-半泰斗加学术(民法全能型人才)4、许崇德-泰斗5、张新宝-学术(侵权法研究国内第一)6、杨立新-学术(侵权法国内第二)7、刘俊海-学术(公司法基本第一)8、韩大元-学术(宪法理论前三名左右,与林来梵、莫纪宏并列前三)9、朱景文-学术(法理学成就名列国内第五左右)10、贺卫方-学术(司法改革先锋)11、罗豪才-泰斗12、魏振瀛-泰斗13、姜明安-半泰斗半学术14、吴志攀-半泰斗半学术15、陈兴良-泰斗加学术(刑法学排名第一)16、苏力-学术(法社会学全国一流)17、周旺生-学术(立法学排名第一)18、尹田-学术(合同法国内领先)19、张千帆-学术(北大双料教授,专供宪政)20、张晋藩-泰斗加学术(国内中法史学排名第一)21、江平-泰斗加学术(国内现存三大民法泰斗之一)22、陈光中-泰斗加学术(刑诉第一人)23、潘汉典-泰斗(比较法专家、法学翻译家)24、樊崇义——半泰斗加学术25、徐显明-半泰斗加学术(国内人权法学研究的先行者和权威)26、何秉松-半泰斗加学术27、马怀德-学术(行政法泰斗应松年的弟子)28、张中秋-学术(中西法文化领域泰斗)29、王卫国-学术30、米健-学术(罗马法)

中国病案杂志编辑是谁

《中国病案》杂志社是2003-10-24在北京市朝阳区注册成立的集体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8号28号楼2层203、204室。《中国病案》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5756045823N,企业法人胡燕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中国病案》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出版、发行本社期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培训;图文设计制作;会议服务;设计和制作印刷品广告,利用自有《中国病案》杂志发布广告。(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5220711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448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病案》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刘鑫,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卫生法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法医师。现任《证据科学》(原《法律与医学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病案》编委,《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编委,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维权部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法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主要从事卫生法学研究,侧重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纠纷防范理论与实务研究。著有《病历规范化书写与举证》、《医疗告知与维权指南》、《医疗纠纷处理法律事务文书写作》、《医疗侵权案件认定与处理实务》、《护理执业风险防范指南》等书。

中国林业杂志编辑部总编辑是谁

蓝戈,原名沈绍初,浙江桐乡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中国新闻专科学校。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重庆市军管会文管会文艺处成员,西南文联《西南文艺》编辑,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四期学员,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红岩》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峨眉》编辑,四川省文联《四川文艺》、《四川文学》及《现代作家》编辑、作品组负责人,四川省作家协会巴金文学院副院长,编审。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第一届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第二、三、四届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姜孟之笔 名: 马齿苋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38 民 族: 汉族 山东乳山人。1981年毕业于黑龙江函授广播大学中文系。1963年参加工作,历任乌马河小学教师,文教科科员、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中学校长,宣传部干事,伊春市文联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副主席、党组书记、主席,《绿地》编辑部主编,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伊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市作家协会第一届主席,中国林业文协第一届副秘书长。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马齿苋苦斗记》,小说集《黄牌警告》,中篇小说集《飞龙飞飞》,散文报告文学集《绿色的摇篮》等。评论《散文的前途》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黑龙江分会首届二等奖,《文学投入经济怀抱以后》获1993年菊花奖,小说《老跟浆汁馆》获1982年《小说林》优秀作品奖,报告文学《放下大斧也能生存》获1989年全军绿化委员会、林业部绿叶二等奖。姜孟之(1938—),山东省乳山市人氏。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曾任小学、中学教员,中学校长。现任伊春市《绿地》杂志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马齿苋苦斗记》、中篇小说《飞龙飞飞》、短篇小说集《黄牌警告》、《生活里的笑声》、《借读生》、散文集《绿色的摇篮》、报告文学集《大山的公仆》、八集电视剧《马齿苋上任记》等。 《一双手》是作者所写的报告文学《乌马的传说》中的一部分。 2、关于“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这个名词是从外国翻译过来的。它是由“报告”和“文学”两个单词连缀成的词组。“报告”指内容的真实性而言;“文学”指表现手法的艺术性而言。因此,我们所说 的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人民群众多彩多姿的生活。 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通讯有密切关系,但又有所区别。两者相同的,是都以真人真事为写作对象;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新闻通讯依附于某一事件,写人是以事带人;而报告文学是 以人带事,事是背景,甚至是朦胧的远景。它把人物推向前台,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磨擦、矛盾、冲突……。二、它有更多的文学色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划与细节描写,强调在真 人真事的基础上注意文学手段的运用。 报告文学与小说有类似之处,但二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文体。报告文学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达——不论写作者所采用的是怎样的一种表述的手段和风格,但都不是,也不必要,更不允许以创造和综合人物典型那样的手段去表述 。这就是小说与报告文学二者之间主要的区别,也就是它们各自的界限。 报告文学有三个特点:鲜明的新闻性、强烈的文学性、深刻的政论性。 综合起来说,报告文学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作为一种介于通讯和小说之间的文体,它的特点是鲜明的新闻性、强烈的文学性和深刻的政论性。

拯救过塞羚羊,今做完议会,前往新疆和甘肃。他是中国自然林业会议人员,是中国林业编辑会员,登录绿色时时报。

姜孟之笔 名: 马齿苋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38 民 族: 汉族 山东乳山人。1981年毕业于黑龙江函授广播大学中文系。1963年参加工作,历任乌马河小学教师,文教科科员、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中学校长,宣传部干事,伊春市文联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副主席、党组书记、主席,《绿地》编辑部主编,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伊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市作家协会第一届主席,中国林业文协第一届副秘书长。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马齿苋苦斗记》,小说集《黄牌警告》,中篇小说集《飞龙飞飞》,散文报告文学集《绿色的摇篮》等。评论《散文的前途》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黑龙江分会首届二等奖,《文学投入经济怀抱以后》获1993年菊花奖,小说《老跟浆汁馆》获1982年《小说林》优秀作品奖,报告文学《放下大斧也能生存》获1989年全军绿化委员会、林业部绿叶二等奖。姜孟之(1938—),山东省乳山市人氏。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曾任小学、中学教员,中学校长。现任伊春市《绿地》杂志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马齿苋苦斗记》、中篇小说《飞龙飞飞》、短篇小说集《黄牌警告》、《生活里的笑声》、《借读生》、散文集《绿色的摇篮》、报告文学集《大山的公仆》、八集电视剧《马齿苋上任记》等。 《一双手》是作者所写的报告文学《乌马的传说》中的一部分。 2、关于“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这个名词是从外国翻译过来的。它是由“报告”和“文学”两个单词连缀成的词组。“报告”指内容的真实性而言;“文学”指表现手法的艺术性而言。因此,我们所说 的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人民群众多彩多姿的生活。 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通讯有密切关系,但又有所区别。两者相同的,是都以真人真事为写作对象;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新闻通讯依附于某一事件,写人是以事带人;而报告文学是 以人带事,事是背景,甚至是朦胧的远景。它把人物推向前台,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磨擦、矛盾、冲突……。二、它有更多的文学色彩,十分注意形象的刻划与细节描写,强调在真 人真事的基础上注意文学手段的运用。 报告文学与小说有类似之处,但二者又是完全不同的文体。报告文学是作者思想的更直接的表达——不论写作者所采用的是怎样的一种表述的手段和风格,但都不是,也不必要,更不允许以创造和综合人物典型那样的手段去表述 。这就是小说与报告文学二者之间主要的区别,也就是它们各自的界限。 报告文学有三个特点:鲜明的新闻性、强烈的文学性、深刻的政论性。 综合起来说,报告文学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作为一种介于通讯和小说之间的文体,它的特点是鲜明的新闻性、强烈的文学性和深刻的政论性。

  • 索引序列
  • 《国学》杂志编辑是谁
  • 中国病案杂志编辑是谁编辑的
  • 中国法学杂志总编辑是谁
  • 中国病案杂志编辑是谁
  • 中国林业杂志编辑部总编辑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