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对外汉语教学文献

对外汉语教学文献

发布时间:

对外汉语教学文献

额 这个教学时要经过系统的对外汉语学习的吧 有实践有理论才行呢 如果是临时性质的话 可以找些这方面的对外汉语书籍 关于教材,迄今为止中国已出版了数千种,影响较大的有:《汉语教科书》 2册,1958年时代出版社出版,有英语、法语、德语、缅甸语注释本;《基础汉语》 2册,1971~197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它的续编《汉语读本》4 册,1972~197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都有英语、法语注释本;《汉语课本》 2册,1977~197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有英语、法语注释本;《基础汉语课本》5册,1979~1980年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有英语注释本和教师手册;《实用汉语课本》 6册,1981~198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有英语注释本。《汉语教科书》较为注重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汉语》企图摆脱传统方法,以突出“范句”来提高学生对基本句式的掌握,也偏重语言结构。《汉语课本》和《基础汉语课本》突出了句型操练。 《实用汉语课对外汉语教学语音测试研究本》则较多地吸收了功能法的长处,使学生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以达到熟练的目的。以上5种教科书,前4种适合中国国内课堂教学使用,第 5种供国外课堂教学使用,也可供自学用。此外,各大学根据实际情况也编写了各种教材以满足不同的要求。今后将有计划地编写适用于各种教学对象的不同类型的教材,并注重声像配套。

额 这个可以上相关的论坛上搜集一下信息的吧

中央电视台CCTV-4 中文国际频道《快乐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文献综述

额 这个可以上相关的论坛上搜集一下信息的吧

把开题报告改改就是文献综述。论文研究意义,研究的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参考文献的主要思想的罗列)。ok

一、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肇始于汉代  二、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大兴于唐代  三、宋元明清和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  四、解放后的对外汉语教学  (一)初创阶段:  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从无到有建立了新中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教学机构,并初步组成了一支专职对外汉语教师队伍。  (二)巩固和进展阶段:  60年代初期至中期“文化革命”前。  (三)恢复阶段:  70年代初期至后期。  (四)蓬勃发展阶段:  1978年,北京语言学院开设“现代汉语专业”(本科),学制4年,培  养汉语教师、汉语翻译和其他汉语工作者。  1980年,华东师大暑期短训班开办。全国一些主要大学陆续开办各种  短期、长期班。  1978年“语言教学与研究”在北京语言学院创刊。  1983年我国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  1984年北京语言学院成立语言教学研究所,1987年成立语言信息研究  所,中国文化研究所。  1985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成立。第一届国际汉语  教学研讨会召开,迄今已举行过七届(分别为1987、1990、1993、1996、  1999、2002)。  1983年北京语言学院开设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本科五年制)。1985年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开设对外汉语教学专业  (本科4年制)。  1986年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学院招收对外汉语专业方向的硕士生。  1988年北京语言学院开始招收外国硕士生,北京大学招收澳大利亚硕  士生。  1990年华东师大开始招收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硕士生。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文献综述

太不同了,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的水平很高的,因为你说什么他们也听不懂。 有图、有物,有制定课本才能教学~就像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学英语一样啊~会一门二外更好交流一些。当然不交流也没什么。 开始容易,等有了语法之后根本没法教啊~小学生学汉语耳濡目染,不会问太多为什么。外国人会问一匹马与一匹布“匹”的区别,你要知道需要与须要的不同用法,你要讲明白的、地、得的位置………试试就知道了

汉语的魅力 从夏商时期的甲骨文,到秦汉时期的隶书;从魏晋时期的行书,到隋唐时期的楷书。借助这些文字载体,我们时刻感受到汉语五千多年历史的不朽和辉煌。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语言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沧海桑田,汉语为何得以流传?是因为中华民族祈求统一、和平、强大的精神动力使然。五千多年来,无论是改朝换代,还是外族侵略,中华民族始终守护着自己的精神财富,更重要的是守护着自己的文明和灵魂,这是世界上最伟大最长久守护。《世界通史》中说过:如果一个生活在汉朝时期的人在唐朝时期复活的话,他会发现,人们的语言依然不变。如果一个生活在古罗马时期的人在几百年后复活的话,他会听到人们的语言与自己的语言大不相同。汉语的魅力由此略见一斑。 汉语简洁,语言结构简单;记载语言的文字音型结合、易懂易记,因而汉语的特点也得以延伸。汉语中的成语就是典型的例子。成语可以精炼概括一种现象,四字的成语等于用十几字甚至更多字描述出来的一种现象。而近十字的成语,说起来却十分顺口易记易理解。中国古代寓言中,常用成语为标题生动地说明这则寓言蕴含的哲理;而古希腊的寓言,在标题上则是用名词直叙地表白故事的片面。如中国的寓言《亡羊补牢》、《掩耳盗铃》和《伊索寓言》中的《狗和倒影》、《农夫和蛇》。这说明,汉语表面生动形象,实际上它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还有汉语中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十分形象,通俗易懂,上至高官,下至草根百姓,都能使用。俗语、谚语、歇后语的运用,使汉语的表现形式更丰富多彩。 汉语,因为它历史的悠久和使用的人口众多而走向全世界,成了世界地位最高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在世界的许多国家都有说汉语学汉语的人,汉语是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汉语使中国走向世界;汉语使世界了解中国。每一声问候、每一声祝福都传递着和谐、和平的信息。 汉语,这一种古老的语言,正在向世界散发出青春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复习有关汉字知识,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二、难点、重点分析怎样识记和纠正错别字?分析:识记和纠正错别字的主要办法是熟悉汉字的结构,善于识别错别字错字指字的笔画没有写对,别字指写"白字"造成错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多写笔画而错,如"步"误写为" "、"染"误写为" ";②因少写笔画而错,如"初"误写为" "、"速"误写为" ";③因误用偏旁而错,如"淫"误写为" "、"抓"误写为" ",造成别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音近而错,如"刻苦"误写为"克苦"、"书籍"误写为"书藉";②因形似而错,如"针灸"误写为"针炙"、"仓库"误写为"仑库"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有:①抓字音,记字形例如"令"和"今"两类字容易相混,可以抓往它们的声母来区分凡是声母是"L"的都写"令"如"苓"、"岭"、"龄"、"铃"、"冷"、"领"、"邻","怜"、"玲"、"伶"等;其他声母的都写"今"如"岑"、"含"、"贪"、"念"、"吟"、"矜"等同样的道理,有些字可以抓"韵母"来记忆,如"舀"(y3o)和" "(xi4n)两类字,凡韵母是ao的,都写"舀"如:"稻"、"蹈"、"滔","韬"等;凡韵母是ian的,都写" ",如"陷"、"馅"、"焰"、"掐"等②抓形旁,记字形例如"礻"旁和"衤"旁的字很容易相混,抓形旁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礻"是"示"的变形,古时候"示"旁的字一般同祭祀或祈祷有关系,所以都从"礻",如"神""祥"、"祷"、"礼"、"祖"、"祀"、"社"、"祈"、"祸"、"福"、"祝"、"禄"等;"衤"是"衣"的变形,所以凡同衣物有关系的字都从"衤",如"衫"、"袄"、"袖"、"裙"、"被"、"袜"、"衬"、"袱"、"裤"、"褐"、"补"等③抓类推,记字形一大批简化字和一部分简化偏旁是可以类推的例如汉字偏旁" "'简化作"仓"," "简化为"仑"依此类推,凡是用"仓"作声旁的,一律从"仓"如"抢"、"苍"、"沧","疮"、"创"等,凡是用"仑"作声旁的,一律从"仑"如"伦"、"沦"、"轮","抡"、"纶"、"论"等掌握这种类推的规律,就不会把"创伤"写成" 伤",把"议论"写成"议 "了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有关汉字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1.了解汉字的特点(1)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方块体,写法各不相同,书写以字为单位(2)每个汉字都读成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3)汉字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说它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它和语音不发生固定的联系由于方言的不同,同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读音,而且声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或语素往往要用不同的字来表示,这样又形成大量的同音字2.熟悉汉字的造字法一般说来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以下四种:(1)eq \x(象形)象形是用描摹实物形状来造字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象形字,如:日、月、山、云、人、手、牛、爪、衣、卉、行、泉等(2)eq \x(指事)指事是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示性符号表示意义的一种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指事字,如:上、下、寸、刃、本、未、甘、亦等(3)eq \x(会意)会意是把意义上可能发生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的一种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会意字,如:兵、北、从、步、采、牧、莫、暮、休、苗、开、伐、明、林、炎、磊等(4)eq \x(形声)形声是用形和声两部分拼合在一起来造字的一种方法形,即形旁、形符,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声,即声旁、声符,表示这个字的读音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形声字,如:恭、慕、灸、忽、超、钢、雾、梨、湖、忠、泳、鹅、珠、描等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据统计,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学习汉字,主要是学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排列的位置是多种多样的:①左形右声--江、村、情、姑、按、编、订②右形左声--飘、攻、战、顶③上形下声--箕、宇、窝、雾④下形上声--货、烈、辜、想、裘、梨、烫⑤内形外声--问、闻、闷、辨、辩、阙⑥外形内声--园、房、阅、店、衷、病、围以上六种形式可概括为左右、上下、内外三种关系,其中以"左形右声"的形式占多数,以"上形下声"的形式比较常见我国古代所谓"六书"(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把汉字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叫"六书")的说法,除了上面提到的"四书"以外,还有"转注"和"假借""eq \x(转注)"就是用同一部首内读音相近、字义相通的字互相解释如"颠"、"顶"是一对转注字"eq \x(假借)",就是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语言中的某个词如"豆",原指食肉用具,后来借作豆子的"豆",本义消失这种情况一开始也可以说写了一个"别字",但流行开来,久而久之,约定俗成,这个"别字"就成了代表这个词的假借字"转注"和"假借"都是利用已有的字,而没有产生新字,所以,严格地说来,它们只是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3.熟悉汉字的字形(1)汉字形体的特点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方块形体书写汉字由起笔到收笔叫"一画"或"一笔"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是汉字形体的基本要素笔画的基本形式是点和线点和线在汉字里的位置不同,又有一些变体汉字就是由点(、)横(一)、竖(丨)、撇(丿)、捺(丶)、提( )、折( )、钩( )等笔画构成的例如,书法上所谓的"永字八法",就是指"永"具备上述八种笔画,它体现汉字形体的基本特点笔画要靠笔顺的有规律的组织,才能形成汉字笔顺就是汉字的笔画顺序每一个汉字的写法各不相同,但是它的笔画和结构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增减例如,高低的"低",不能写成" ";训练的"练",不能写成" ""杏、呆","压、庄"笔画相同,由于结构不同,成了两个无关的字了解了汉字形体的特点,识字就必须认清字形(2)汉字形体的演变据郭沫若同志考证,汉字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发展历史汉字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体不断的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到现在使用的简化字这样一个过程①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这种文字主要是殷商时代的遗物②钟鼎文:(金文),铸刻在金属器物(主要是钟和鼎)上的文字这种文字主要是西周时代的遗物③篆书:大篆和小篆的统称秦朝统一中国后,整理文字,每字规定一种写法,这种字体就是篆书,也叫篆字秦统一中国后经过简化的篆书叫做小篆秦创制小篆以后,把原来笔画较繁复的篆书叫做大篆④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秦末开始通行,汉魏普遍使用⑤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是从东汉末年一直沿用至今的通行字体笔画清楚、平直、结构匀称、紧凑,书写方便⑥草书:为书写便捷而连笔写的潦草的一种字体广义地说,自有汉字以来,各种字体都有潦草的写法东汉以后才有"草书"这一字体的名称⑦行书:楷书通行以后,又出现一种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汉字形体的演变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总的发展趋势是由繁难到简易(3)掌握形似字形似字是指汉字中那些形体近似、差别很细微的字因为汉字数量多,形体纷繁,而构成字的笔画都是有限的,所以有些字的形状不免有点相像这就出现了如"己、已、巳"这类形体相似而意义完全不同的形似字归纳起来形似字主要有四种类型:①笔画不同:天(ti1n)--夭(y1o),戍(sh))--戌(x&);②笔数不同:冶(y7)--治(zh@),折(zh6)--拆(ch1i);③部首偏旁不同:冠(gu4n)--寇(k^u),棘(j0)--辣(l4);④笔画相同而安排不同:未(w6i)--末(m^),压(y1)--庄(zhu1ng)形似字不管怎么相似,总还是有细微差别的我们只要抓住它们的细微差别,就能区别、辨认形似字:①辨析形似字,着重识别有细微差别的部分例如,"人,入"二字都是撇和捺两画,但"人"字撇长捺短,捺在撇下;"入"字撇短捺长,撇在捺下又如,"庆,厌"二字区别主要在于一点的位置不同,笔顺也不同"庆"字第一笔是点,"厌"字最后一笔才是点②从字形的结构特点来辨析形似字例如,"狼、粮、娘、踉"四个字不同的是左偏旁"犬"、"米"、"女"、"足"这几个左偏旁都是部首字凡由"犬"字组成的字,大多与野兽有关,如狼、狐、獾等凡由"米"字组成的字,大部分与粮食有关,如粮、籽、粉、糕等凡由"女"字组成的字大多与女性有关,如娘、妇、奶、姑等凡由"足"字组成的字,大多与脚有关,如跟、趾、跑、蹬等由此,可利用字形结构特点来区别字形,理解字义③在运用中辨析形似字例如,"辛、幸",可组成艰辛、辛苦、干辛万苦,幸福、幸运、幸灾乐祸等词语,当然也可以用来造句这样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形似字④编短语、歌诀、顺口溜辨析形似字例如,有人为辨别"戴、栽、裁、载"编成"去掉田字不是戴,买棵树木拿去栽,要做衣服就去裁,叫辆车子把货载"一类的顺口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有人编"中间点撇仔细辨,有言来争辩,种瓜长花瓣,青丝扎成辫"之类的顺口溜来辨别易混的形似字,效果也不错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积极思考,在认字的时候,仔仔细细地读,在写字的时候规规矩矩地写,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良好识字习惯,就能避免读错、写错形似字(二)典型试题解析例①下列汉字笔画数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瓦长片毋 B.瓜乌凹辽C.廷岌祁丞 D.延孜舛尧(1991年全国题)②下列汉字起笔(第一笔笔画)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门为必党 B.卅草左成C.丸长兆丹 D.君书丑民(1991年"三南"题)解析:此例考查笔画和笔顺的辨析例①考查笔画数的辨析一个字有几笔,难点是要分清连笔,因为连笔只能算一笔A项四个字都是4画,B项都是5画;C项都是6画;D项的"延"、"舛"、"尧"三字是6画,"孜"是7画因此答案为D例②考查笔顺,它是从起笔为突破口进行考查的考查笔顺,关键是要掌握笔顺的规则A项的"门"、"为"、"必"的起笔为"点","党"的起笔为"竖";B项的起笔都是"横";C项的起笔都是"撇";D项的起笔都是"折"因此答案为A例③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词字形、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赔偿(归还) 延宕(拖延)消(除去)声匿迹 舐(舔)犊情深B.遐(远)想 瞻(注视)目戮力(合力)同心 进退维谷(比喻困境)C.勘(校订)误 缀(停止)学匪(不是)夷所思 蛊惑(迷惑)人心D.睿(有远见)智 濒(接近)临桀骜(倔强)不驯 否(贬斥)极泰来(1995年全国题)解析:这道题把字形、字义结合起来考查做这类题目,除了认准字形外,还可以从词语本身的意义去推断书写是否正确A项中"消"应写成"销","消"意为消失,如烟消火灭;"销"有除去、消除之意,在这个词语中,声音和形迹不是主动自觉的消失,而是指主动隐藏起声音和形迹,不公开出现之意,因此要写"销"C项中"缀"应改为"辍",这两个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缀"读"zhu@",意为装饰或组合字句篇章;"辍"读"chu^",停止之意D项中"否"与"泰"相对,读"p!",指坏运气,整个词意为坏运气到了尽头,好运气就来了一定要从词语本身去考虑,这个字在本词语中到底应该怎样读,是什么意思,防止读错写错理解错本题正确答案是B(三)能力训练1.辨析形似字,下面词语全对的一组: [ ]A.精神涣发 精神焕散 换然一新B.寒喧客套 宣宾夺主 吵杂喧闹C.劳动锻练 军事训练 百炼成钢D.变本加厉 再接再厉 金就砺则利2.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或词,字形、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赔偿(归还) 延宕(拖延)消(除去)声匿迹 舐(舔)犊情深B.睿(有远见)智 濒(接近)临桀骜(倔强)不驯 否(贬斥)极泰来C.勘(校订)误 缀(停止)学匪(不是)夷所思 蛊惑(迷惑)人心D.遐(远)想 瞩(注视)目戮力(合力)同心 进退维谷(比喻困境)(1995年全国题)3.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漱口 国籍 雄赳赳 源远流长B.斑斓 沉湎 金刚钻 插科打浑C.诠释 惦量 荧光屏 鸠占雀巢D.宣泄 竣工 家具店 委屈求全(1996年全国题)4.下面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浑浑噩噩 针贬时弊 狗苟蝇营 贪脏枉法B.脱颖而出 繁文缛节 回肠荡气 不径而走C.风声鹤唳 纷至踏来 积毁消骨 穿凿附会D.人才汇萃 草菅人命 风靡一时 步履维艰(1997年全国题)5.结构相同的一组字是: [ ]A.箱 雾 案 材 围B.禾 扬 郊 惜 问C.晨 休 林 飘 铜D.忠 干 沐 娶 刃6.下面不属于形声字的一组是: [ ]A.材 银 脑B.闷 闻 栽C.管 露 草D.武 休 树7.从造字法角度看,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目、采、衣"是独体字B."休、晶、江、火"是合体字C."材、攻、芳、旗"是形声字D."炙、射、步、月"是会意字8.将下列汉字按造字法分类,分类错误的一项是: [ ](1)炙 (2)灸 (3)起 (4)见(5)躬 (6)几 (7)星 (8)磊(9)鱼 (10)井 (11)仄 (12)田(13)池 (14)目 (15)级 (16)益A.(1)(4)(8)(16)B.(2)(3)(5)(7)(13)C.(6)(9)(10)(12)(14)D.(1)(6)(11)9.对形声字"问、阔、衷、哀"的结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全部是外形内声B.问、哀是内形外声,阔、衷是外形内声C.全部是内形外声D.问、哀是外形内声,阔、衷是内形外声E.问、阔是外形内声,哀、衷是内形外声10.下面四组字中,笔画数相同的一组是: [ ]A.生 印 斥 冬B.札 托 节 厉C.寿 玛 戒 夷D.皇 泉 禹 乖11.对下列汉字笔画和笔顺作正确判断的是: [ ]A."戍"字共六画,最后一笔是撇B."层"字共七画,第三笔是横C."臣"字共六画,起笔是横D."鼎"字共十三画,起笔是竖参考答案:1.D 2.D 3.C 4.D5.A 6.D 7.C 8.D9.B 10.A 11.C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论文是把自己四年在大学学习生涯的总结,可以自己选择一个论证的主题,可以是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汉语为什么受欢迎等等。该行业也是需具备一定的教学技术和资质的,而且现在都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以及国际认证协会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以及国家汉办认证同考的,其中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 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认证并授权我们颁发,是国家级一类证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唯一合法的国家职业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有利于将来的就业。

额 这个可以上相关的论坛上搜集一下信息的吧

在选题方面,有点学校是给一部分题目让学生去选。如果不知道是什么,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构词法与对外汉语合成词教学对外汉语基本词汇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汉语轻声研究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最后,写论文可以在知网,万网等论文平台多下载些资料,多看多总结,写出自己的想法。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汉语的魅力 从夏商时期的甲骨文,到秦汉时期的隶书;从魏晋时期的行书,到隋唐时期的楷书。借助这些文字载体,我们时刻感受到汉语五千多年历史的不朽和辉煌。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语言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沧海桑田,汉语为何得以流传?是因为中华民族祈求统一、和平、强大的精神动力使然。五千多年来,无论是改朝换代,还是外族侵略,中华民族始终守护着自己的精神财富,更重要的是守护着自己的文明和灵魂,这是世界上最伟大最长久守护。《世界通史》中说过:如果一个生活在汉朝时期的人在唐朝时期复活的话,他会发现,人们的语言依然不变。如果一个生活在古罗马时期的人在几百年后复活的话,他会听到人们的语言与自己的语言大不相同。汉语的魅力由此略见一斑。 汉语简洁,语言结构简单;记载语言的文字音型结合、易懂易记,因而汉语的特点也得以延伸。汉语中的成语就是典型的例子。成语可以精炼概括一种现象,四字的成语等于用十几字甚至更多字描述出来的一种现象。而近十字的成语,说起来却十分顺口易记易理解。中国古代寓言中,常用成语为标题生动地说明这则寓言蕴含的哲理;而古希腊的寓言,在标题上则是用名词直叙地表白故事的片面。如中国的寓言《亡羊补牢》、《掩耳盗铃》和《伊索寓言》中的《狗和倒影》、《农夫和蛇》。这说明,汉语表面生动形象,实际上它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还有汉语中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十分形象,通俗易懂,上至高官,下至草根百姓,都能使用。俗语、谚语、歇后语的运用,使汉语的表现形式更丰富多彩。 汉语,因为它历史的悠久和使用的人口众多而走向全世界,成了世界地位最高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在世界的许多国家都有说汉语学汉语的人,汉语是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汉语使中国走向世界;汉语使世界了解中国。每一声问候、每一声祝福都传递着和谐、和平的信息。 汉语,这一种古老的语言,正在向世界散发出青春的魅力。

额 这个可以上相关的论坛上搜集一下信息的吧

  • 索引序列
  • 对外汉语教学文献
  • 对外汉语教学文献综述
  •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文献综述
  •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