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石窟寺研究杂志官网

石窟寺研究杂志官网

发布时间:

石窟寺研究杂志官网

考古学(Archaeology)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在中国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其他国家 多从属于人类学,也有划归艺术史的。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资料,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推荐一份书单:考古学专业书籍参考书单

出版专著《敦煌画稿研究》、《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敦煌石窟艺术概论》、《藏经洞史话》、《敦煌文明再现》、《敦煌壁画故事与历史传说》等6部。参与编著《敦煌石窟知识小辞典》、《敦煌归义军史研究续编》、《敦煌莫高窟百年图录: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等专著。计约180万余字。其中国家级成果两部,《敦煌画稿研究》入选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入选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1 《敦煌画稿研究》(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5月 2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 3 《藏经洞史话》,民族出版社,2004年 4 《敦煌石窟艺术概论》,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5 《敦煌文明再现》,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6 《敦煌壁画故事与历史传说》,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 先后在《文物》、《敦煌研究》、《中国史研究》、《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敦煌学辑刊》、《中国藏学》、《西域研究》、《普门学报》(台湾)、《兰州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新疆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圆光佛学学报》(台湾)、《人民日报》(海外版)、《图书与情报》、《中国宗教研究年鉴》、《兰州学刊》、《人乘季刊》(台湾)、《人大复印资料》、《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奈良美术研究》(日本)、《故宫博物院院刊》、《西藏研究》、《石窟寺研究》、《艺术设计研究》、《装饰》、《文物世界》、《藏学学刊》、《光明日报》(理论版)、《法音》、《西夏研究》、《山西档案》、《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丝绸之路》(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等30余种学术刊物与30余种学术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100余篇,计约130余万字。 1 莫高窟吐蕃期洞窟第154窟——主尊彩塑造像的性质与定名考 装饰 2010-04-012 敦煌莫高窟第158窟与粟特人关系试考(上) 艺术设计研究 2010-03-153 《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出版 敦煌研究 2009-12-154 榆林窟第25窟八大菩萨曼荼罗图像补遗 敦煌研究 2009-10-155 敦煌引路菩萨像画稿——兼谈“雕空”类画稿与“刻线法” 敦煌研究 2006-02-286 莫高窟第231窟阴伯伦夫妇供养像解析 白天佑; 沙武田 敦煌研究 2006-04-307 敦煌写真邈真画稿研究——兼论敦煌画之写真肖像艺术 敦煌学辑刊 2006-03-308 《金光明最胜王经变》在敦煌吐蕃时期洞窟首次出现的原因 兰州大学学报 2006-05-289 麦积山第127窟为乙弗皇后功德窟试论 郑炳林; 沙武田 考古与文物 2006-07-3010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壁画绘于西夏时代考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8-1511 包罗万象的敦煌石窟壁画艺术 图书与情报 2006-08-3012 敦煌藏经洞封闭原因再探 中国史研究 2006-08-2013 莫高窟第138窟智惠性供养像及相关问题研究 敦煌学辑刊 2006-09-3014 由敦煌各类绘画反映出的画稿问题试析 敦煌研究 2006-10-3015 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2-3016 斯坦因与敦煌文物的劫难 郭海成; 沙武田 寻根 2007-04-1017 敦煌遗书壁画表录研究 兰州学刊 2007-05-1518 供养人画像与唐宋敦煌世俗佛教 敦煌研究 2007-08-1519 敦煌石窟粟特九姓胡人供养像研究 敦煌学辑刊 2008-12-1520 莫高窟“报恩吉祥窟”再考 敦煌研究 2008-04-1521 敦煌吐蕃译经三藏法师法成功德窟考 中国藏学 2008-08-1522 刘萨诃与凉州瑞像信仰的末法观 张善庆; 沙武田 敦煌研究 2008-10-1523 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考察 中国藏学 2003-05-1524 莫高窟第454窟窟主的一点补充意见 沙武田; 段小强 敦煌研究 2003-06-1525 旧义军时期敦煌文献中的太子 沙武田; 赵晓星 敦煌研究 2003-08-1526 关于莫高窟窟前殿堂与窟檐建筑的时代问题 考古与文物 2003-01-3027 敦煌P4049“新样文殊”画稿及相关问题研究 敦煌研究 2005-06-3028 敦煌千佛变画稿刺孔研究——兼谈敦煌千佛画及其制作技法演变 沙武田; 梁红 敦煌学辑刊 2005-06-3029 莫高窟“天王堂”质疑 敦煌研究 2004-04-3030 敦煌壁画榜题写本研究 敦煌研究 2004-06-3031 敦煌石窟于阗国王“天子窟”考 西域研究 2004-06-1532 俄藏敦煌艺术品与莫高窟北区洞窟关系蠡测 敦煌学辑刊 2004-12-3033 敦煌画中的“色标”资料 敦煌研究 2005-02-28 期刊 2 6934 S0259V《弥勒下生经变稿》探──敦煌壁画底稿研究之二 敦煌研究 1999-06-3035 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艺术程式化表现小议 沙武田; 魏迎春 敦煌学辑刊 1999-12-3036 关于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资料 敦煌学辑刊 2002-06-30 期刊 0 5937 莫高窟“三清宫”漫谈 敦煌研究 2000-06-25 期刊 2 4538 SP172与莫高窟五代宋窟顶壁画关系试论──敦煌壁画底稿研究之三 敦煌研究 2000-09-2539 SP76《维摩诘经变稿》试析──敦煌壁画底稿研究之四 敦煌研究 2000-12-2540 关于莫高窟第130窟窟前殿堂建筑遗址的时代问题──兼及“藏经洞”封闭的年代关系 敦煌学辑刊 2000-06-3041 20世纪敦煌白画研究概述 沙武田; 邰惠莉 敦煌研究 2001-03-2542 SP76《观无量寿经变稿》析──敦煌壁画底稿研究之五 敦煌研究 2001-06-2543 2000年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香港)综述 郑炳林; 沙武田 敦煌研究 2001-06-2544 莫高窟盛唐未完工中唐补绘洞窟之初探 敦煌研究 2002-07-3045 敦煌莫高窟第72—76窟窟前殿堂遗址发掘报告 考古学报 2002-10-1546 SP83、P3998《金光明最胜王经变稿》初探──敦煌壁画粉本系列研究之一 敦煌研究 1998-12-3047 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清理发掘简报 彭金章; 沙武田 文物 1998-10-1548 试论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的波斯银币和西夏钱币 彭金章; 沙武田 文物 1998-10-1549 敦煌石窟于阗国王画像的几个问题 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 2005-08-0150 莫高窟第61窟中心佛坛造像为绘塑结合“新样文殊变”试考 沙武田; 梁红 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 2005-07-01

以前看过有一套。。。但是好像是内部的。。。

石窟寺研究杂志

《中国石窟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 文物出版社《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 聂还贵 中华书局《云冈石窟双窟论》 王建舜 中央文献出版社《历代咏云冈石窟诗萃》 韩府 中国文史出版社《云冈佛经故事》王恒 山西人民出版社《云冈石窟文化》 赵一德 北岳文艺出版社《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 文物出版社《云冈石窟艺术审美论》王建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云冈石窟编年史》 张焯 文物出版社《云冈石窟百年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

能直接看文言文的话,首先当然是三国志、晋书以及宋书、南齐书等等然后有世说新语,可以下一本简译版的,再加一本笺注,笺注余嘉锡的很不错另外再细一点的话: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司马彪的九州春秋、唐庚的三国杂事、孙盛的晋阳秋等,还有各家的晋纪,不过有几本比较难找如果楼主要的是现代文的概述,那就太多了,而且我看了一些,现在貌似还没有各方面都很好的书。楼主随便到百度有关贴吧(直接就有魏晋南北朝吧),看顶上的帖子就好了,那里都是fans们,又有大家的回帖,比电子书好;这方面的论坛也很多如果要的是专著,鲁迅就有一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另外我这里有一张表,以前往复论坛总结的:刘驰《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书海出版社,2002年。马植杰《马植杰秦汉三国史论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李书吉《北朝礼制法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王利华《中国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雷依群《北周史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傅克辉《魏晋南北朝籍账研究》,齐鲁书社,2001年。王启涛《魏晋南北朝语言学史论考》,巴蜀书社,2001年。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熊德基《六朝史考实》,中华书局,2000年。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程维荣《拓跋宏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版社,1999年。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王素《高昌史稿——统治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王素《高昌史稿——交通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王素《敦煌吐鲁番文献》,文物出版社,2002年。阎步克《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2001年。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李蔚然《南京六朝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刘长东《晋唐间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米文平著《鲜卑史研究》,中州古籍版,2000年朱大渭《六朝史论》,中华书局,1998年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三秦出版社,2001年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胡阿祥《六朝疆域与六朝政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刘磐修《盛世探源——汉唐农业发展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2003年1月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中华书局,2002年11月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世界汉学译丛),中华书局,2002年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李文才《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丁福林《宋书校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许福谦《南北朝二史八书疑年录》,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年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张承宗《六朝民俗》(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2年卢海鸣《六朝都城》(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2年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年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2年姜波《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年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年罗维明《中古墓志语词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刘季高《东汉三国时期的谈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普慧《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2002年2月孙若风《高蹈人间—六朝文人心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林超民、王跃勇主编《南中大姓与爨氏家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许辉、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论》(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3年戴洪才、周瀚光《六朝科技》(六朝文化丛书),南京出版社,2003年许辉、邱敏、胡阿祥主编《六朝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唐翼明《魏晋清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连镇标《郭璞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王家葵《陶弘景丛考》,齐鲁书社,2003年汤伟侠《汉魏六朝教育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彭自强《佛教与道教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巴蜀书社,2001年范新干《东晋刘昌宗音研究》,崇文书局,2002年小林正美著、李庆译《六朝道教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章启群《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刘纯鑫《魏晋南北朝诗文韵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周伟洲《边疆民族历史与文物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李万生《南北史拾遗》,三秦出版社,2003年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高敏《南北史掇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

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03年李建中:《乱世苦魂——世说新语时代的人格悲剧》,东方出版社98年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03年。胡守为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魏晋南北朝史》,上海辞书2000年万绳楠 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黄山书社87年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汤一介导读,上海古籍2001年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98年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辽宁教育98年唐长孺:《魏晋南北朝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05年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大学2000年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2000年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2004年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04年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是一圈柱子,三面凿几间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禅室,窟外为柱廊。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中国石窟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 文物出版社《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 聂还贵 中华书局《云冈石窟双窟论》 王建舜 中央文献出版社《历代咏云冈石窟诗萃》 韩府 中国文史出版社《云冈佛经故事》王恒 山西人民出版社《云冈石窟文化》 赵一德 北岳文艺出版社《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 文物出版社《云冈石窟艺术审美论》王建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云冈石窟编年史》 张焯 文物出版社《云冈石窟百年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

石窟寺研究杂志官网网址

要积极培养壮大石窟寺考古的人才队伍,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具有传统优势的高校应和科研机构、遗产地协同合作,在石窟寺考古的教学、研究和保护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中国古建bai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du木构架结构为zhi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dao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栈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中国古建筑电子书籍书bai目1、《营造法式》jpg陶本 du 2、《营造zhi法dao式》pdg全四册1933年初版  3、《营造法式注释》pdg—梁思成  4、《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pdf—陈明达【有原书】  5、《营造法式解读》pdf—潘谷西(部分)【有原书】  6、《营造法式》研究札记pdf(续一)—陈明达【有原书】  7、《营造法式》图样jpg  8、《营造法原》pdf—姚承祖【有原书】  9、《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pdf【有原书】  10、《梁思成全集》pdf(缺第十卷)【有原书】  11、《清式营造则例》pdf—梁思成【有原书】  12、《中国古建筑图典》pdf—林洙  13、《枓栱》—潘德华(部分)jpg【有原书】  14、《工程做法注释》jpg—王璞子(部分)【有原书】  15、《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pdf【有原书】  16、《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pdf—陈明达  17、《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pdg—马炳坚【有原书】  18、《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pdf—刘大可【有原书】  19、《中国古代建筑史》pdf—刘敦桢【有原书】  20、《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二卷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有原书】  21、《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三卷 宋、辽、金、西夏建筑【有原书】  22、《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四卷:元明建筑【有原书】  23、《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五卷 清代建筑【有原书】  24、《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pdf【有原书】  25、《祁英涛古建筑论文集》jpg【有原书】  26、《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颜华  27、《应县木塔》pdf—陈明达【有原书】  28、《园冶》【有原书】  29、《中国城墙》pdf—罗哲文  30、《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pdf  3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pdf—付熹年【有原书】  3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pdg—彭一刚【有原书】  33、《中国古建筑构件图典》pdf  34、《中国古建筑装饰彩绘工程技术》jpg—速算速询卡【有原书】  35、《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pdf—冯建逵  36、《中国建筑史(光盘)参考图》—潘谷西主编  37、《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电子教案  38、《中国塔》book—张驭寰  39、《中国古建筑二十讲》pdf  40、《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pdf—梁思成  41、《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pdf【有原书】  42、《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pdf 精装 十一册【有原书】  43、《营造法式初探》pdf—潘谷西  44、《佛教建筑与地理风水》pdf  4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pdf【有原书】  4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pdf【有原书】  47、《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pdf【有原书】  48、《建筑考古学论文集》pdf—杨宏勋  49、《刘敦桢文集》pdf第一卷  50、《传统灰作基本操作与应用之研究》pdf  51、《仿古建筑施工实用技术》pdf  52、《风水理论研究》pdg—王其亨【有原书】  53、《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pdf—王天【有原书】  54、《古建筑勘查与探究》pdf—张驭寰  55、《古文物称谓图典》 pdf  56、《华严寺》pdf【有原书】  57、《绘图鲁班经》pdf  58、《匠学七说》pdf—张良皋  59、《美的历程》pdf(插图本珍藏本)—李泽厚  60、《麦地里的飞檐》doc【有原书】  61、《清代匠作则例》pdf 第一卷—王世襄  62、《明式家具萃珍》pdf—王世襄  63、《明式家具研究》pdf—王世襄  64、《明式家具珍赏》pdf—王世襄  65、《髹饰录解说》pdf: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修订版)—王世襄【有原书】  66、《中国古代门窗》pdg—马未都  67、《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pdf—田家青pdf  68、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  《营造法式》解读-密码材栔双全的QQ号  69、《园综》—陈从周  70、《中国园林鉴赏辞典》pdf—陈从周【有原书】  71、《苏州古典园林》pdg—刘敦桢  72、《乡土建筑装饰艺术》jpg—楼庆西  73、《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楼—覃力  74、《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门—覃力  75、《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弄—张锡昌  76、《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墙—尹文 pdf  77、《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台—韦明铧pdf  78、《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亭—覃力 pdf  79、《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园—陈从周pdf  80、《山东寺庙塔窟》pdf—赵浦根  81、《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pdf  82、《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pdf--一丁 雨露 洪涌  83、《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8 私家园林  84、《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2 佛教建筑 (一 北方)  85、《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注译与论述》pdf—李书钧  86、《不只中国木建筑》pdg—赵广超  87、《弘一大师全集》pdf·第9册:书法卷djvu  88、《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沈从文【有原书】  89、《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pdf  90、《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pdf  91、《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pdf  92、《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药炮制pdf  93、《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pdf  94、《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pdf  95、《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刘致平pdf  《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jpg付熹年 (文物7)  中国古代建筑代表博物馆  中国古建筑精粹电子书  中国古建筑图谱  中国全史  《汉语大字典》  《康熙字典》  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二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四卷 第三、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三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二期 【有原书】    1《文物建筑》第一辑 河南古建 【有原书】    2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 【有原书】    3 东方建筑研究 (上册) (超星)    4 东方寺庙明珠:南禅寺、佛光寺 (超星)    5 敦煌家具资料    6 佛像艺术造型    7 古建筑保护与研究 【有原书】(超星)    8 建筑历史研究 第一辑 【有原书】(超星)    9 江南园林志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0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 【有原书】(超星)    11 刘敦桢文集 (一) (超星)    12 刘敦桢文集 (二) (超星)    13 刘敦桢文集 (三) 【有原书】(超星)    14 凝固的艺术魂魄:晋东南地区早期古建筑考察 (超星)    15 曲阜孔朝建筑 【有原书】(超星)    16 园冶注释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7 中国古代高建筑 (超星)    18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彩画    19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雕刻    20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装修    21 中国古建探微 (超星)    22 中国古建筑 (超星)    23 中国古建筑百问 (超星)    24 中国古建筑全览 (超星)    25 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 (超星)    26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一卷 (超星)    27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二卷 (超星)    28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三卷 (超星)    29 中国民族建筑 第四卷 (超星)    30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五卷 (超星)    31 佛教寺院考古pdf    32 城记pdf 【有原书】     33 佛教石窟考古pdf    34 宫殿考古通论pdf    35 故宫辞典pdf    36 汉代画像石_吴曾德_文物出版社pdf    37 汉字古音手册PDF    38 建筑历史与理论    39 建筑书籍-中国古建筑小品pdf    40 林徽因文存+建筑    41 明代南京寺院研究pdf    42 明清室内陈设朱家溍紫禁城出版社pdf    43 秦汉瓦当pdf    44 四川汉代画象砖艺术pdf    45 唐代长安辞典pdf    46 隋唐两京丛考    47 隋唐两京坊里谱杨鸿年    48 天一阁藏本:明鲁般营造正式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pdf    49 闲情偶寄pdf    50 正在消失的建筑pdf    51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pdf    52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有原书】    53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pdf    54 中国古典建筑装饰图案选pdf    55 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 文物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pdf    56 梓室余墨_陈从周随笔pdf    57 长城djvu    58 明十三陵djvu    59 颐和园djvu    60 老宅第djvu    61 老牌坊djvu    62 老书院djvu    63 老门楼djvu    64 老戏台djvu    65 老楼阁djvu    66 宋陵石雕纹饰djvu    67 山西djvu    68 中国民居djvu    69 中国园林djvu    70 避暑山庄djvu    71 晋祠揽胜djvu    72 日本传统艺术 第四卷 浮世绘djvu    73 园林史djvu    74 屋宇春秋 山西老宅院djvu    75 圆明园djvu    76 阳光下的雕花门楼:武夷古民居的记忆djvu    77 八百年的村落——培田纪行djvu    78 徽州djvu    79 走遍中国 南京djvu    80 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djvu    81 古城记:失落文明的兴与衰djvu    82 江南六镇djvu    83 大壮·适形 中国建筑·匠意 (超星)    84 建筑十书 【有原书】(超星)    85 中国古建筑百问    86 洛阳伽蓝记    87 长物志校注    88 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 第一集 建筑部分 (超星)    89 中国古建筑艺术 (第1~4册) 【不全】 (超星)    90 梁思成建筑画    91 隋唐宫廷建筑考    92 中国文物考古辞典        《考古》杂志1955年1~6期及1991、1993~1998全年    《文物》杂志1959~2000共152期         文物五○○期总目索引 1-pdf                     1 繁峙岩山寺pdf(不全)  2 中国古亭pdf  3 中国古亭pdf  4 佛宫寺释迦塔和崇福寺辽金壁画djvu  5 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pdf  6 中国建筑史图录(梁思成)pdg  7 中国江南古建筑装修装饰图典pdg  8 《中国建筑史》——伊东忠太pdf【有原书】  9 平遥古城与民居pdf【有原书】  10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有原书】  11 怎样鉴定古建筑pdf【有原书】  12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pdg  13 _园治注释(第二版)【有原书】  14 明式家具珍赏  15 盛京宫殿建筑  16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  17 中国建筑彩画图集(何俊寿)【有原书】  18 苏州古典园林艺术=THE ART OF SUZHOU CLASSICAL GARDENpdf  19 永诀的建筑pdf  20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pdf  21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pdf  22 紫禁城宫殿pdf   23 中国藏传佛教白描图集pdf  24 _园治注释(第二版)【有原书】  25 红木小件pdf  26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  27 苏州香山帮建筑pdf  28 永诀的建筑pdf  29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林洙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djvu

石窟寺研究与保护领域的成绩,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努力奋斗,樊锦诗先生是这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然而,研究和保护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人才队伍却十分薄弱。两会期间,有委员在提案中指出,我国石窟寺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完善。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是一圈柱子,三面凿几间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禅室,窟外为柱廊。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中国石窟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 文物出版社《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 聂还贵 中华书局《云冈石窟双窟论》 王建舜 中央文献出版社《历代咏云冈石窟诗萃》 韩府 中国文史出版社《云冈佛经故事》王恒 山西人民出版社《云冈石窟文化》 赵一德 北岳文艺出版社《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 文物出版社《云冈石窟艺术审美论》王建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云冈石窟编年史》 张焯 文物出版社《云冈石窟百年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

石窟寺研究杂志官网招聘

商朝:殷墟秦:秦陵兵马俑汉:汉墓群三国:古赤壁遗址明:长城,明陵清:长城,十三陵

长城 、沈阳故宫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北京周口店 山东泰山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四川国家级名胜区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西藏布达拉宫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云南丽江古城 山西平遥古城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重庆 福建武夷山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明清皇家陵寝:明十三陵、明显陵(湖北钟祥)、清东陵(河北遵化)、清西陵(河北易县)、盛京三陵 安徽古村落:西递、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云南三江并流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澳门历史城区

1993年,配合“八五”保护维修工程进行的窟前遗址发掘是继敦煌莫高窟窟前殿堂遗址发掘之后又一次大型石窟寺窟前遗址发掘。经过近两年艰苦细致的工作,共揭露遗址面积4000余平方米,清理出石砌河坝遗迹一道,建筑遗址4处,出土各类遗物2000多件。这次发掘初步探明云冈石窟窟前建筑遗址脉络,再现了云冈石窟的历史面貌,堪称建国以来石窟寺窟前遗址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其中第三窟遗址发掘成果被评为“93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研究院专业人员在各类专业杂志刊物上发表云冈石窟研究论文百余篇,与此同时,还系统出版了以下书籍:1988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美术全集·云冈石窟雕刻》;1991年由文物出版社和日本平凡社出版《中国石窟·云冈石窟》;1996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型画册《云冈石窟》和《云冈石窟》说明书;2001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云冈》;2006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云冈石窟编年史》、《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保护卷、研究卷)。

世界文化遗产----曲阜三孔济宁市微山县----铁道游击队旧址世界文化遗产----泰山济宁皱城市----四孟(孟府,孟庙,孟林,孟母林)

石窟寺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是一圈柱子,三面凿几间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禅室,窟外为柱廊。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中国石窟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 文物出版社《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 聂还贵 中华书局《云冈石窟双窟论》 王建舜 中央文献出版社《历代咏云冈石窟诗萃》 韩府 中国文史出版社《云冈佛经故事》王恒 山西人民出版社《云冈石窟文化》 赵一德 北岳文艺出版社《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 文物出版社《云冈石窟艺术审美论》王建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云冈石窟编年史》 张焯 文物出版社《云冈石窟百年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

我可以给你列个书单,具体图书还要自己找。《中国石窟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 文物出版社《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 聂还贵 中华书局《云冈石窟双窟论》 王建舜 中央文献出版社《历代咏云冈石窟诗萃》 韩府 中国文史出版社《云冈佛经故事》王恒 山西人民出版社《云冈石窟文化》 赵一德 北岳文艺出版社《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 文物出版社《云冈石窟艺术审美论》王建舜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云冈石窟编年史》 张焯 文物出版社《云冈石窟百年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其实研究云冈石窟的书籍近几年出版了很多,就看你要什么类型的。上列书目大都是研究类的。另外,有几个人的著作一定要看:宿白,赵一德(大同学者),阎文儒,水野清一(日本学者),长广敏雄(日本),伊东忠太(日本),小野玄妙(日本)。不要忽视了小日本的研究水平啊!还有一些书想起来再告诉你。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我的QQ 415110178

1、中国古建bai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du木构架结构为zhi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dao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栈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中国古建筑电子书籍书bai目1、《营造法式》jpg陶本 du 2、《营造zhi法dao式》pdg全四册1933年初版  3、《营造法式注释》pdg—梁思成  4、《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pdf—陈明达【有原书】  5、《营造法式解读》pdf—潘谷西(部分)【有原书】  6、《营造法式》研究札记pdf(续一)—陈明达【有原书】  7、《营造法式》图样jpg  8、《营造法原》pdf—姚承祖【有原书】  9、《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pdf【有原书】  10、《梁思成全集》pdf(缺第十卷)【有原书】  11、《清式营造则例》pdf—梁思成【有原书】  12、《中国古建筑图典》pdf—林洙  13、《枓栱》—潘德华(部分)jpg【有原书】  14、《工程做法注释》jpg—王璞子(部分)【有原书】  15、《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pdf【有原书】  16、《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pdf—陈明达  17、《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pdg—马炳坚【有原书】  18、《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pdf—刘大可【有原书】  19、《中国古代建筑史》pdf—刘敦桢【有原书】  20、《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二卷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有原书】  21、《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三卷 宋、辽、金、西夏建筑【有原书】  22、《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四卷:元明建筑【有原书】  23、《中国古代建筑史》pdf第五卷 清代建筑【有原书】  24、《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pdf【有原书】  25、《祁英涛古建筑论文集》jpg【有原书】  26、《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颜华  27、《应县木塔》pdf—陈明达【有原书】  28、《园冶》【有原书】  29、《中国城墙》pdf—罗哲文  30、《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pdf  3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pdf—付熹年【有原书】  3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pdg—彭一刚【有原书】  33、《中国古建筑构件图典》pdf  34、《中国古建筑装饰彩绘工程技术》jpg—速算速询卡【有原书】  35、《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pdf—冯建逵  36、《中国建筑史(光盘)参考图》—潘谷西主编  37、《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电子教案  38、《中国塔》book—张驭寰  39、《中国古建筑二十讲》pdf  40、《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pdf—梁思成  41、《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pdf【有原书】  42、《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pdf 精装 十一册【有原书】  43、《营造法式初探》pdf—潘谷西  44、《佛教建筑与地理风水》pdf  4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pdf【有原书】  4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pdf【有原书】  47、《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pdf【有原书】  48、《建筑考古学论文集》pdf—杨宏勋  49、《刘敦桢文集》pdf第一卷  50、《传统灰作基本操作与应用之研究》pdf  51、《仿古建筑施工实用技术》pdf  52、《风水理论研究》pdg—王其亨【有原书】  53、《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pdf—王天【有原书】  54、《古建筑勘查与探究》pdf—张驭寰  55、《古文物称谓图典》 pdf  56、《华严寺》pdf【有原书】  57、《绘图鲁班经》pdf  58、《匠学七说》pdf—张良皋  59、《美的历程》pdf(插图本珍藏本)—李泽厚  60、《麦地里的飞檐》doc【有原书】  61、《清代匠作则例》pdf 第一卷—王世襄  62、《明式家具萃珍》pdf—王世襄  63、《明式家具研究》pdf—王世襄  64、《明式家具珍赏》pdf—王世襄  65、《髹饰录解说》pdf: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修订版)—王世襄【有原书】  66、《中国古代门窗》pdg—马未都  67、《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pdf—田家青pdf  68、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  《营造法式》解读-密码材栔双全的QQ号  69、《园综》—陈从周  70、《中国园林鉴赏辞典》pdf—陈从周【有原书】  71、《苏州古典园林》pdg—刘敦桢  72、《乡土建筑装饰艺术》jpg—楼庆西  73、《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楼—覃力  74、《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门—覃力  75、《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弄—张锡昌  76、《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墙—尹文 pdf  77、《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台—韦明铧pdf  78、《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亭—覃力 pdf  79、《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园—陈从周pdf  80、《山东寺庙塔窟》pdf—赵浦根  81、《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pdf  82、《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pdf--一丁 雨露 洪涌  83、《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8 私家园林  84、《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2 佛教建筑 (一 北方)  85、《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注译与论述》pdf—李书钧  86、《不只中国木建筑》pdg—赵广超  87、《弘一大师全集》pdf·第9册:书法卷djvu  88、《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沈从文【有原书】  89、《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pdf  90、《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pdf  91、《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pdf  92、《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药炮制pdf  93、《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pdf  94、《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pdf  95、《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刘致平pdf  《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jpg付熹年 (文物7)  中国古代建筑代表博物馆  中国古建筑精粹电子书  中国古建筑图谱  中国全史  《汉语大字典》  《康熙字典》  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二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四卷 第三、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三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二期 【有原书】    1《文物建筑》第一辑 河南古建 【有原书】    2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 【有原书】    3 东方建筑研究 (上册) (超星)    4 东方寺庙明珠:南禅寺、佛光寺 (超星)    5 敦煌家具资料    6 佛像艺术造型    7 古建筑保护与研究 【有原书】(超星)    8 建筑历史研究 第一辑 【有原书】(超星)    9 江南园林志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0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 【有原书】(超星)    11 刘敦桢文集 (一) (超星)    12 刘敦桢文集 (二) (超星)    13 刘敦桢文集 (三) 【有原书】(超星)    14 凝固的艺术魂魄:晋东南地区早期古建筑考察 (超星)    15 曲阜孔朝建筑 【有原书】(超星)    16 园冶注释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7 中国古代高建筑 (超星)    18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彩画    19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雕刻    20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装修    21 中国古建探微 (超星)    22 中国古建筑 (超星)    23 中国古建筑百问 (超星)    24 中国古建筑全览 (超星)    25 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 (超星)    26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一卷 (超星)    27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二卷 (超星)    28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三卷 (超星)    29 中国民族建筑 第四卷 (超星)    30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五卷 (超星)    31 佛教寺院考古pdf    32 城记pdf 【有原书】     33 佛教石窟考古pdf    34 宫殿考古通论pdf    35 故宫辞典pdf    36 汉代画像石_吴曾德_文物出版社pdf    37 汉字古音手册PDF    38 建筑历史与理论    39 建筑书籍-中国古建筑小品pdf    40 林徽因文存+建筑    41 明代南京寺院研究pdf    42 明清室内陈设朱家溍紫禁城出版社pdf    43 秦汉瓦当pdf    44 四川汉代画象砖艺术pdf    45 唐代长安辞典pdf    46 隋唐两京丛考    47 隋唐两京坊里谱杨鸿年    48 天一阁藏本:明鲁般营造正式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pdf    49 闲情偶寄pdf    50 正在消失的建筑pdf    51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pdf    52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有原书】    53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pdf    54 中国古典建筑装饰图案选pdf    55 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 文物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pdf    56 梓室余墨_陈从周随笔pdf    57 长城djvu    58 明十三陵djvu    59 颐和园djvu    60 老宅第djvu    61 老牌坊djvu    62 老书院djvu    63 老门楼djvu    64 老戏台djvu    65 老楼阁djvu    66 宋陵石雕纹饰djvu    67 山西djvu    68 中国民居djvu    69 中国园林djvu    70 避暑山庄djvu    71 晋祠揽胜djvu    72 日本传统艺术 第四卷 浮世绘djvu    73 园林史djvu    74 屋宇春秋 山西老宅院djvu    75 圆明园djvu    76 阳光下的雕花门楼:武夷古民居的记忆djvu    77 八百年的村落——培田纪行djvu    78 徽州djvu    79 走遍中国 南京djvu    80 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djvu    81 古城记:失落文明的兴与衰djvu    82 江南六镇djvu    83 大壮·适形 中国建筑·匠意 (超星)    84 建筑十书 【有原书】(超星)    85 中国古建筑百问    86 洛阳伽蓝记    87 长物志校注    88 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 第一集 建筑部分 (超星)    89 中国古建筑艺术 (第1~4册) 【不全】 (超星)    90 梁思成建筑画    91 隋唐宫廷建筑考    92 中国文物考古辞典        《考古》杂志1955年1~6期及1991、1993~1998全年    《文物》杂志1959~2000共152期         文物五○○期总目索引 1-pdf                     1 繁峙岩山寺pdf(不全)  2 中国古亭pdf  3 中国古亭pdf  4 佛宫寺释迦塔和崇福寺辽金壁画djvu  5 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pdf  6 中国建筑史图录(梁思成)pdg  7 中国江南古建筑装修装饰图典pdg  8 《中国建筑史》——伊东忠太pdf【有原书】  9 平遥古城与民居pdf【有原书】  10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有原书】  11 怎样鉴定古建筑pdf【有原书】  12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pdg  13 _园治注释(第二版)【有原书】  14 明式家具珍赏  15 盛京宫殿建筑  16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  17 中国建筑彩画图集(何俊寿)【有原书】  18 苏州古典园林艺术=THE ART OF SUZHOU CLASSICAL GARDENpdf  19 永诀的建筑pdf  20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pdf  21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pdf  22 紫禁城宫殿pdf   23 中国藏传佛教白描图集pdf  24 _园治注释(第二版)【有原书】  25 红木小件pdf  26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  27 苏州香山帮建筑pdf  28 永诀的建筑pdf  29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林洙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djvu

古建筑哪个资料?常见的木结构方式有穿斗式构架、抬梁式构架、混合式构架、干栏式构架、井干式构架等。更多古建筑资料,也可以搜索古建家园查看

  • 索引序列
  • 石窟寺研究杂志官网
  • 石窟寺研究杂志
  • 石窟寺研究杂志官网网址
  • 石窟寺研究杂志官网招聘
  • 石窟寺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