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交流会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交流会

发布时间: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交流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 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 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它的丰富性、 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 注。 虽然中国改革的成功已经得到了举世公认, 但是对于如何解释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和未 来的走向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却众说纷纭,认识相距甚远。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和经 验进行认真的总结,无疑将会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 中国改革的实践说明,通过逐步和局部的制度调整,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不仅有 可能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变, 而且有可能在转变过程中保持经济体制的相对有效性, 从而 在实现体制变革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 但这一经验是否具 有普遍意义, 是否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原计划经济国家的体制变革和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既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也需要进行认真的实践总结。 这里只是从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一 些具体的策略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做法来认识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摸着石头过河” (一)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 改革之初,人们只知道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不行,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但究竟什么样的 体制行,需要改成什么样的体制,以及先改什么后改什么等,人们并不清楚。正是在这样的 情况下邓小平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要求人们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 胆试、大胆闯,对了坚持,错了改正。现在回过头来看,“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成为贯穿于 整个中国改革过程的重要思想,也构成了中国渐进改革的最重要特征。 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首先,需要“过河”是明确的,坚定的。建国以来 的实践已经充分说明, 尽管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曾经发挥了历史性作用, 但已经不能 适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其次,过河的最终目的也是明确 的,坚定的。那就是要通过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 富民强国。但要过的河有多宽,有多深,彼岸是个什么样子,则是不清楚的。换句话说,虽 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明确的, 但究竟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特点、 能够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的 经济体制模式,人们或者是不清楚的,或者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因而也就不可能清楚改革 所面临的任务、风险和艰巨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从中国不同时 期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和检验标准,不断消除体制中 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措施。同时,根据发展 阶段和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和任务的变化,不断对过去提出的改革目标和措施进行调整,并 提出新的目标和措施。 有人说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我认为这种说法低估了中国 改革领导者的思想境界。 从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来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因为中国改革的实 际过程总体上是一个逐步用市场体制代替计划体制的过程。 但这样的概括只看到了问题的表 象,而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从更深的层次看,中国改革始终坚持的,并非是市场的或计划 的取向,或者某种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体 制调整,不断消除经济旧体制中制约生产力提高的因素,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促 进经济发展, “三个有利于” 换句话说, 实现 。 只要能够解决中国不同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的改革者既不会刻意放弃计划或行政手段, 也不会盲目采用 市场或经济手段。在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看来,不论是计划还是市场,甚至不论是计划经 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不过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中国改革的实 际过程之所以呈现出市场化的取向, 并非是确立或坚持了市场化的目标使然, 而是针对中国 现实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在不断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案中所做出的选择。认识到这一点是十 分重要的, 因为正是由于坚持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出发——而不是从理论或先验的目标模式 出发--选择改革目标和改革举措, 渐进改革才在不断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和不断促进中国生 产力发展中逐步使得整体体制不断趋于完善, 最终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 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同时,还需看到,“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体制模式的必然选择, 也是克服阻力、争取时间、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明智之举。目标的渐进性首先反映了人们 认识水平的提高过程。 如果在人们认识水平没有达到时提出过高的目标, 不仅会遇到较大的 阻力,而且会面临很大的执行困难。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别说提出市场经济,就是提出商品 经济,也会面临很大的阻力和引发激烈的争论,因此 1979 年开始改革时只是提出一个比较 笼统的改革目标:“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随着实践的进展和认识的深化,改革 的目标也呈现不断深化和提高。 1982 年提出的 从 “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 到 1984 , 年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后来对其经济运行模式的进一步表述:“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直到 1992 年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改革的目标。贯穿始终的一 个特点,就是根据中国实际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不断解放生产力,而具体要建成怎样的 经济体制, 或者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和内容, 则需要在实践中 不断探索、丰富和发展。 (二)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 这是中国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回顾 30 年的改革开放,可以说率先从农村开始进行 改革,既是客观形势所迫,又是最合理的改革选择,对于保障改革的整体成功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首先,农村面临的问题最为突出,最为迫切。改革之初,中国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其 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粮食和食品的短缺。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解决食品 短缺,成为当时的头等大事。虽然导致粮食和食品短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实行农业 集体经营, 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是最为根本的原因。 因此, 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必须改变农业的集体经营方式,探索适合中国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经营方式。其次,农村 经济相对独立。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农村经济相对独立,与其他领域的联系相对简单,因 此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涉及复杂的配套改革或关系调整。 再次, 农村是计划经济相对比较薄弱 的环节。与前苏联不同,中国农村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不彻底的。中国既没有集体农庄,农民 也不是农业工人,农户始终保留少量自留地,农贸市场也一直存在。因此,改革从农村开始 相对比较容易。最后,农村经济关系相对简单,改革措施容易形成。实际上,农村改革的主 要举措,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非是改革决策者的发明,而是来自于安徽农民的实践。 改革措施只是简单承认了过去被认为是非法的农民自发实行的做法为合法, 并在全国各地普 遍推行。 正由于以上原因,农村改革不仅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进展顺利,而且成效显著。 从 1982 年年初中央文件正式承认包产到户合法, 1983 年底, 至 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户就达到 95%以上。随着包产到户的实施,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到 1984 年,全国粮食产量就达到了历 史最好水平,基本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农村改革成功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对整体改革有多个方面的推动作用。 首先, 鼓舞了 士气, 增强了信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快速推广和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使得广大群众切 身感受到了旧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 看到了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巨大的发展 潜力,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壮大了改革的力量。其次,粮 食短缺问题的基本解决为整体改革的推进创造了最基本条件。 吃饭问题是任何国家、 任何社 会和任何发展阶段的头等大事,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其他方面的事情无从谈起,甚至社会 政治的稳定也很难维持,更遑论改革开放。再次,农业生产率提高所释放的劳动力和产生的 价值剩余,不仅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也为“中国制造”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条件。家 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不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增产积极性, 更增大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各种种植养殖专业户、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专业户、为农村建 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户,以及从事运输、加工制造的专业户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成为中国乡镇企业兴起的发端和雏形。 同时, 农业价值剩余的增加以及源源不断的廉价剩余 劳动力,成为中国加工业获得比较优势并迅猛发展的最主要的条件。最后,为其他领域改革 提供了示范和经验。 由于农村承包制的成功经验, 使得承包制成为后来几年城市和工业领域 改革的主要思路。 虽然由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比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承包制本身所固有 的缺陷, 承包制不可能作为城市经济改革的最终模式, 但在当时情况下承包制的推行对于冲 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对工业生产增长等所发挥的促进作用等还是值得肯定的。 (三)以增量和局部改革带动全局改革 这实际上是中国渐进改革最主要也是最为直观的特征。 这种改革思路可以说贯穿了中国 改革的全部过程。按照这种改革思路,当一项改革举措一下子难以全面铺开时,往往采取两 种渐进的推进方式:一是增量改革,即改革政策首先针对经济增量实施,而针对经济存量的 政策保持不变。二是局部改革,即改革政策首先在局部地区实施,而针对其他地区政策保持 不变。 价格改革是典型的增量改革模式。1984 年,为全面启动城市经济改革,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俗称“扩权十条”),规定国有企业 超计划生产的产品可以自销,并在国家定价上下 20%的浮动范围内自主决定价格。这项政策 导致了价格的双轨制,即同一种产品既有国家计划价格,又有计划外市场价格。随着企业生 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超计划部分在生产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计划部分在总产出中的比 重则越来越小。 发展到一定时候, 完全取消计划价格, 实现价格的并轨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增量改革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1986 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 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为了减少改革阻力,规定劳动合同只适用于国有企业新招用的职 工,而不适用于老职工,即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随着老职工不断减少和新职 工不断增多,发展到一定时候实行用工制度的并轨也就成为比较自然的事了。实际上,至 20 世纪 90 年代, 劳动合同就逐步推广到各类企业的全体职工, 实行了 “全员劳动合同制” 。 局部改革是渐进改革的另一种方式。 即当一项改革影响重大, 一下子很难在全国范围内 普遍实施时,往往首先在部分地区进行实施和试验。 (四)大力促进非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 大力促进非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是任何实行传统计划经济的国家进行改革时都会面临的最主要和最艰巨 的任务,中国也不例外。在改革初期,当大规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时,中 国采取了在积极探索改革路径和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条件的同时, 大力鼓励和扶持非国 有制企业的发展的策略。 非国有制经济包括私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国有制 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历程中的一大特色。 1978 年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时, 工业总产出中国有经济的比重高达 78%,集体经济大约是 22%,私有制经济微乎其微,几乎 可以忽略不计。而截至到 2006 年底,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总产出当中,国有 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重已经减少到 7%,而包括私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各种类 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内的非国有制企业的产出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 3%。 鼓励和扶持非 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的政策对于整个改革的成功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 非国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代表着新生经济力量的壮大。 由于非国有制企业主要是 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按照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 因此, 与旧的计划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国 有企业相比, 它们与市场具有天然的联系, 具有更强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其发展和壮大,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新生的市场经济力量的发展壮大,从而为整个经济注入了新的活 力。 其次,非国有制经济的超前发展,降低了推进国有制经济改革的难度与风险,使得有关 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更加容易。 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高, 整个国民经 济过多依赖国有经济时,国有企业改革就带有很强的敏感性。因为一旦改革发生失误,就不 仅会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也会对人民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就需要慎之又慎。 但当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且在国民经济中 占有较大的比重时, 整个国民经济对国有经济的依赖程度就会减轻, 改革决策的难度也会相 应减轻。因为即使改革不成功,它至少不会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许多 在改革初期很难想象的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举措, 在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之后, 都变得可 以接受。 第三, 非国有制经济的超前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国有经济竞争对手和改革示范者 的作用,从而推动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当处于垄断地位时,国有企业感受不到竞争压力,也 就感受不到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这时对其进行改革难度很大。 随着非国有制企业的发展 和壮大, 越来越成为国有企业在市场、 原料、 人才、 资金等诸多方面强大的竞争对手。 这时, 国有企业如果不改革, 就不仅是个效率问题, 而是个面临被市场淘汰和能否继续生存的问题。 这种压力不仅是广大国有企业职工必须面对的,也是国有企业负责人必须要面对的。因此, 正是这种来自于非国有制企业的激烈竞争和来自于市场的生存压力, 推动着国有企业不断改 善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最后,非国有制企业的发展也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比如,国有企业改革势必会 导致职工的下岗分流,这时如果没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导致大量的失业,产生严重的民 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正好吸收了国有企业改革中所释放出的“富余劳 动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 (五)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在推进国内改革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是中国改革的另 一个成功经验。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几乎是与改革政策同时展开的。早在 1979 年,中央政 府就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四个经济特区。1984 年,又决定对 14 个沿海城市实施开放政策,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吸 引外资,加快发展。经过三十年的不断拓展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发展成为开放度较高的经济体系。 开放政策对于中国改革的成功发挥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它扩展了人们视野,巩 固了改革基础, 使得改革不可逆转。 当国门打开之后, 人们通过各种途径 (出国访问、 留学、 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等媒体以及商品贸易等等) 开始了解国外。 人们切身感受到在经济发展与 生活水平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 意识到中国落后的程度和加快发展的迫切性, 从 而使得通过改革加快发展成为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国门打得越开,人们对国外了解越多, 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感受也就越强烈,最终使得改革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 其次, 开放为改革提供了最便捷和最有效的知识和信息途径。 正如前文所述, 改革初期, 虽然在改革的必要性、 紧迫性方面有着广泛的共识和社会基础, 但对于究竟改什么、 如何改, 特别是有哪些措施可供改革决策者比较和选择,人们却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 “学习和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为了制定改革战略和政策,一批批学者和官员前 往国外考察学习,一批批图书资料被译成中文。从中国改革的整个过程不难看出,学习和借 鉴国外先进经验成为中国改革者最为重要的一个改革思路。每当一项改革不知如何开展时, 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 “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 每当重大改革需要实施而对后果难以把握时, ; 人们也总会想到“看看国外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当然,中国的改革者始终清 楚,学习借鉴不是照搬照抄,无论一项措施在国外是多么的成功,被采纳时都会根据中国的 实际进行评估、分析和做出必要的调整。 最后, 对外开放为国内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 这也许是对外开放政策对改革 的最大贡献。改革开放早期,开放政策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建立特区和吸引外资, 加快发展步伐。而要成功引来外资,就必须为外资企业的设立和运营创造条件,使得它们不 仅愿意来,而且留得住,能发展,从而需要对国内管理架构、审批制度、激励政策等进行改 革。同样,对外开放政策要求中国更多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 自身发展。而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国外企业、政府打交道,就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行事, 就必须改革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与国际惯例、规则相矛盾或相冲突的内容。的确,在中 国改革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由于涉及到对不同主体利益关系的调整,总会遇到这样那样 的改革阻力。 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不断加强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交流, 对于克服这 些阻力、推进改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加入 WTO,表面看主要收 获可能是贸易条件的改善和贸易机会的增多, 而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中国国内的改革提 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当然,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始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开放支持 和促进了改革, 而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又反过来对进一步的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 并为之 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二、中国改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 30 多年所走过的历程来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出比苏东等国家的激进式改革更 大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更佳的社会效果。但在这些特征当中,也包含了其 所必然产生的矛盾,毋庸置疑,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任何事物 都存在矛盾,都是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 不断解决新出现的矛盾,事物才能前进。改革是波澜壮阔、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前人没有 留下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前进。改革 30 年来,中国在经 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是政治体制改革却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中受各 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尤其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改革和工业化进程中,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 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一)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 (二)不同程度地受新自由主义干扰 。 (三)没有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生态环境恶化 没有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总结30 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归纳出导致“中国奇迹”的关键要素,对于更好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这一转折使得人们原有的、落后的排斥的计划经济观念得以转变,使得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体的地位得以确立,使得经济发展的体制和制度得以创新和发展,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首先,改革开放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的是由发展不充分带来的,主要是通过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来逐步加以解决;有的是由体制机制不完善带来的,主要是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各制约性体制性因素解决。  无论是解决发展还是体制问题都是依靠深化改革来提供强大动力的。其次,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外在推动力。一方面高度发达的国际市场经济关系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成为国内改革经济体制、强化竞争机制的外在推动力,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开放型经济同国际市场接轨后,为各类市场的培育和完善提供国际标准,还为国内加快建立相应的各类市场提供外部推力。此外,对外开放开拓了国际市场,为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了平台,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改革30 年来,我国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这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首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思想认识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必须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求必须对落后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改革过程中,在认识方面,我们先后经历了“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认识层面上的提升。其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提供了环境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政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求政府不断探索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这些都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改革30 年来,我国在农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探索出了很多新的经验和方法,同时政府对经济改革的支持和服务也越来越到位,为经济体制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坚持多元化改革的思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是单一领域的改革, 而是多个领域的多个方面的改革。在改革前两个阶段实际上有两条主线:一是通过所有制方面的改革,调整了所有制结构。在总的结构上,从过去的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逐渐改变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二是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准备了体制基础。  对计划体制、投资体制、财政体制、流通体制、价格体制、分配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都进行了以引进市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在深化改革阶段(改革的后两个阶段)主要是围绕所有制结构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行政管理的完善、市场体系的完善以及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等问题展开。可见,在改革的各个阶段都是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而不是单一的一个方面的改革。   坚持渐进式的改革模式。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经济制度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限制或阻碍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逐渐地改革,渐进性则主要表现在从增量改革逐渐向存量改革过渡、从局部改革逐渐到整体性推进和先易后难的变迁进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改革时序安排的渐进性。从农村改革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先着力发展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公有制经济,而后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先发展商品市场,然后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先调后放,调放结合,并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联系;生产、流通、价格等都出现计划内外双轨制,然后向市场单轨制过渡;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内地推开,实现全方位开放等等。二是在改革推进的方法上渐进性。先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步实行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整体推进;另外,先易后难,先改革那些比较容易改的领域,最后搞攻坚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三是改革步骤的渐进性。中国的改革是分步进行的,集中于制度革新,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产权进行改革,通过保留剩余的方式激励农民;中国的改革过程中更多地采取了试验的形式,允许部分地区或部门率先改革,成功之后再向全国或全行业扩展,例如经济特区的建立;初始条件对于改革方式的选择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采取了由易到难的改革顺序,避免出现大的冲击,保持了社会的稳定。概括来讲,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是最小化政策贯彻执行的成本,而不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最小化市场经济改革的政治阻力,逐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采取由易到难的改革顺序以试点方式逐步推动改革。   坚持体制和制度创新的改革主线。改革开放30 年,通过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逐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扫清了发展障碍。首先,在改革初期,通过体制建设,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的格局,为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开辟了空间:一是在整个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内部引进市场机制,初步建立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体制基础;二是以扩大地方自主权为内容的投资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体制基础。其次,1992 年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由市场化取向改革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转变,在改革内容上也开始逐步由体制改革转向制度创新。主要包括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微观基础的转型以及以配套改革为内容的宏观制度的创新等。其中,总体配套改革方面的制度创新涵盖财政、税收、外汇、金融、投资、外贸以及流通体制等各个方面。第三, 进入21 世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在原来的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推进所有制结构的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市场体系的完善等。   坚持把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结合的原则。我国是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改革的目的是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在改革初始,我国就确定了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的基本原则。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30 年成功改革的实践印证了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结合原则的重要性,离开了改革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经济的连续30 年的高速发展,离开发展社会的稳定就失去了载体,离开了稳定改革与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因此,三者相辅相承,共同促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新的经济改革要求《意见》提出了8个方面39项年度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一是持续简政放权,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和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投融资、价格、统一市场等改革,逐步形成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新模式。二是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深化电力等重点行业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三是落实财税改革总体方案,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研究推进资源税、个人所得税、环境保护税等改革。四是推进金融改革,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五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农业农村和科技体制等改革,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六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健全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的体制和政策,改革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加快完善互利共赢的国际产能合作体制机制,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沿边开发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七是深化民生保障相关改革,健全保基本、兜底线的体制机制。深化教育、医药卫生、文化以及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等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领域改革。八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促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并开展相关试点,扎实推进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国有林场林区改革,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攻坚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务实高效的改革推进机制,建立落实责任制,强化督促评估,充分发挥试点的先行先试作用,做好改革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开放如何促进我国的发展?改革开放对于我国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和发展,使国民经济有很大提高

一,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不知还要在封闭半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下徘徊多久。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提升,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涉及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这些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三,解决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等。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交流

1、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见解独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文稿字数以5000~7000字为宜,论文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并提供英译文章标题。3、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格设计要合理,图片要清晰。4、稿件须以电子文档形式发送,采用Word格式。请勿一稿多投,如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5、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自收稿之日起2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一般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的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 逐步形成了一条有中 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它的丰富性、 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 注。 虽然中国改革的成功已经得到了举世公认, 但是对于如何解释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和未 来的走向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却众说纷纭,认识相距甚远。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和经 验进行认真的总结,无疑将会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 中国改革的实践说明,通过逐步和局部的制度调整,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不仅有 可能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变, 而且有可能在转变过程中保持经济体制的相对有效性, 从而 在实现体制变革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 但这一经验是否具 有普遍意义, 是否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原计划经济国家的体制变革和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既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也需要进行认真的实践总结。 这里只是从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一 些具体的策略性的(而不是战略性的)做法来认识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摸着石头过河” (一)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 改革之初,人们只知道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不行,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但究竟什么样的 体制行,需要改成什么样的体制,以及先改什么后改什么等,人们并不清楚。正是在这样的 情况下邓小平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要求人们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 胆试、大胆闯,对了坚持,错了改正。现在回过头来看,“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成为贯穿于 整个中国改革过程的重要思想,也构成了中国渐进改革的最重要特征。 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思路,首先,需要“过河”是明确的,坚定的。建国以来 的实践已经充分说明, 尽管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曾经发挥了历史性作用, 但已经不能 适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其次,过河的最终目的也是明确 的,坚定的。那就是要通过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 富民强国。但要过的河有多宽,有多深,彼岸是个什么样子,则是不清楚的。换句话说,虽 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明确的, 但究竟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特点、 能够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的 经济体制模式,人们或者是不清楚的,或者存在严重的认识分歧,因而也就不可能清楚改革 所面临的任务、风险和艰巨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从中国不同时 期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出发,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和检验标准,不断消除体制中 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目标和改革措施。同时,根据发展 阶段和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和任务的变化,不断对过去提出的改革目标和措施进行调整,并 提出新的目标和措施。 有人说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始终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我认为这种说法低估了中国 改革领导者的思想境界。 从中国改革的实际过程来看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因为中国改革的实 际过程总体上是一个逐步用市场体制代替计划体制的过程。 但这样的概括只看到了问题的表 象,而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从更深的层次看,中国改革始终坚持的,并非是市场的或计划 的取向,或者某种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不断的体 制调整,不断消除经济旧体制中制约生产力提高的因素,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促 进经济发展, “三个有利于” 换句话说, 实现 。 只要能够解决中国不同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中国的改革者既不会刻意放弃计划或行政手段, 也不会盲目采用 市场或经济手段。在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看来,不论是计划还是市场,甚至不论是计划经 济还是市场经济,都不过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民强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中国改革的实 际过程之所以呈现出市场化的取向, 并非是确立或坚持了市场化的目标使然, 而是针对中国 现实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在不断探索合适的解决方案中所做出的选择。认识到这一点是十 分重要的, 因为正是由于坚持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出发——而不是从理论或先验的目标模式 出发--选择改革目标和改革举措, 渐进改革才在不断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和不断促进中国生 产力发展中逐步使得整体体制不断趋于完善, 最终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 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同时,还需看到,“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是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体制模式的必然选择, 也是克服阻力、争取时间、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明智之举。目标的渐进性首先反映了人们 认识水平的提高过程。 如果在人们认识水平没有达到时提出过高的目标, 不仅会遇到较大的 阻力,而且会面临很大的执行困难。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别说提出市场经济,就是提出商品 经济,也会面临很大的阻力和引发激烈的争论,因此 1979 年开始改革时只是提出一个比较 笼统的改革目标:“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随着实践的进展和认识的深化,改革 的目标也呈现不断深化和提高。 1982 年提出的 从 “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 到 1984 , 年提出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以及后来对其经济运行模式的进一步表述:“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直到 1992 年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改革的目标。贯穿始终的一 个特点,就是根据中国实际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不断解放生产力,而具体要建成怎样的 经济体制, 或者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和内容, 则需要在实践中 不断探索、丰富和发展。 (二)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 这是中国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回顾 30 年的改革开放,可以说率先从农村开始进行 改革,既是客观形势所迫,又是最合理的改革选择,对于保障改革的整体成功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首先,农村面临的问题最为突出,最为迫切。改革之初,中国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其 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粮食和食品的短缺。因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解决食品 短缺,成为当时的头等大事。虽然导致粮食和食品短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实行农业 集体经营, 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是最为根本的原因。 因此, 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必须改变农业的集体经营方式,探索适合中国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经营方式。其次,农村 经济相对独立。相对于城市经济而言,农村经济相对独立,与其他领域的联系相对简单,因 此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涉及复杂的配套改革或关系调整。 再次, 农村是计划经济相对比较薄弱 的环节。与前苏联不同,中国农村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不彻底的。中国既没有集体农庄,农民 也不是农业工人,农户始终保留少量自留地,农贸市场也一直存在。因此,改革从农村开始 相对比较容易。最后,农村经济关系相对简单,改革措施容易形成。实际上,农村改革的主 要举措,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非是改革决策者的发明,而是来自于安徽农民的实践。 改革措施只是简单承认了过去被认为是非法的农民自发实行的做法为合法, 并在全国各地普 遍推行。 正由于以上原因,农村改革不仅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进展顺利,而且成效显著。 从 1982 年年初中央文件正式承认包产到户合法, 1983 年底, 至 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户就达到 95%以上。随着包产到户的实施,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到 1984 年,全国粮食产量就达到了历 史最好水平,基本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农村改革成功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对整体改革有多个方面的推动作用。 首先, 鼓舞了 士气, 增强了信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快速推广和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使得广大群众切 身感受到了旧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 看到了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巨大的发展 潜力,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壮大了改革的力量。其次,粮 食短缺问题的基本解决为整体改革的推进创造了最基本条件。 吃饭问题是任何国家、 任何社 会和任何发展阶段的头等大事,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其他方面的事情无从谈起,甚至社会 政治的稳定也很难维持,更遑论改革开放。再次,农业生产率提高所释放的劳动力和产生的 价值剩余,不仅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也为“中国制造”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条件。家 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不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增产积极性, 更增大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各种种植养殖专业户、为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专业户、为农村建 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专业户,以及从事运输、加工制造的专业户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成为中国乡镇企业兴起的发端和雏形。 同时, 农业价值剩余的增加以及源源不断的廉价剩余 劳动力,成为中国加工业获得比较优势并迅猛发展的最主要的条件。最后,为其他领域改革 提供了示范和经验。 由于农村承包制的成功经验, 使得承包制成为后来几年城市和工业领域 改革的主要思路。 虽然由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相比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承包制本身所固有 的缺陷, 承包制不可能作为城市经济改革的最终模式, 但在当时情况下承包制的推行对于冲 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对工业生产增长等所发挥的促进作用等还是值得肯定的。 (三)以增量和局部改革带动全局改革 这实际上是中国渐进改革最主要也是最为直观的特征。 这种改革思路可以说贯穿了中国 改革的全部过程。按照这种改革思路,当一项改革举措一下子难以全面铺开时,往往采取两 种渐进的推进方式:一是增量改革,即改革政策首先针对经济增量实施,而针对经济存量的 政策保持不变。二是局部改革,即改革政策首先在局部地区实施,而针对其他地区政策保持 不变。 价格改革是典型的增量改革模式。1984 年,为全面启动城市经济改革,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俗称“扩权十条”),规定国有企业 超计划生产的产品可以自销,并在国家定价上下 20%的浮动范围内自主决定价格。这项政策 导致了价格的双轨制,即同一种产品既有国家计划价格,又有计划外市场价格。随着企业生 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超计划部分在生产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而计划部分在总产出中的比 重则越来越小。 发展到一定时候, 完全取消计划价格, 实现价格的并轨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增量改革的另一个典型例子是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1986 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 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为了减少改革阻力,规定劳动合同只适用于国有企业新招用的职 工,而不适用于老职工,即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随着老职工不断减少和新职 工不断增多,发展到一定时候实行用工制度的并轨也就成为比较自然的事了。实际上,至 20 世纪 90 年代, 劳动合同就逐步推广到各类企业的全体职工, 实行了 “全员劳动合同制” 。 局部改革是渐进改革的另一种方式。 即当一项改革影响重大, 一下子很难在全国范围内 普遍实施时,往往首先在部分地区进行实施和试验。 (四)大力促进非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 大力促进非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是任何实行传统计划经济的国家进行改革时都会面临的最主要和最艰巨 的任务,中国也不例外。在改革初期,当大规模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时,中 国采取了在积极探索改革路径和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条件的同时, 大力鼓励和扶持非国 有制企业的发展的策略。 非国有制经济包括私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国有制 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历程中的一大特色。 1978 年当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时, 工业总产出中国有经济的比重高达 78%,集体经济大约是 22%,私有制经济微乎其微,几乎 可以忽略不计。而截至到 2006 年底,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总产出当中,国有 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重已经减少到 7%,而包括私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各种类 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内的非国有制企业的产出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 3%。 鼓励和扶持非 国有制经济超前发展的政策对于整个改革的成功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 非国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代表着新生经济力量的壮大。 由于非国有制企业主要是 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按照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 因此, 与旧的计划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国 有企业相比, 它们与市场具有天然的联系, 具有更强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其发展和壮大,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新生的市场经济力量的发展壮大,从而为整个经济注入了新的活 力。 其次,非国有制经济的超前发展,降低了推进国有制经济改革的难度与风险,使得有关 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更加容易。 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高, 整个国民经 济过多依赖国有经济时,国有企业改革就带有很强的敏感性。因为一旦改革发生失误,就不 仅会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也会对人民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就需要慎之又慎。 但当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且在国民经济中 占有较大的比重时, 整个国民经济对国有经济的依赖程度就会减轻, 改革决策的难度也会相 应减轻。因为即使改革不成功,它至少不会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许多 在改革初期很难想象的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举措, 在非国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之后, 都变得可 以接受。 第三, 非国有制经济的超前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国有经济竞争对手和改革示范者 的作用,从而推动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当处于垄断地位时,国有企业感受不到竞争压力,也 就感受不到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这时对其进行改革难度很大。 随着非国有制企业的发展 和壮大, 越来越成为国有企业在市场、 原料、 人才、 资金等诸多方面强大的竞争对手。 这时, 国有企业如果不改革, 就不仅是个效率问题, 而是个面临被市场淘汰和能否继续生存的问题。 这种压力不仅是广大国有企业职工必须面对的,也是国有企业负责人必须要面对的。因此, 正是这种来自于非国有制企业的激烈竞争和来自于市场的生存压力, 推动着国有企业不断改 善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最后,非国有制企业的发展也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比如,国有企业改革势必会 导致职工的下岗分流,这时如果没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导致大量的失业,产生严重的民 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正好吸收了国有企业改革中所释放出的“富余劳 动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条件。 (五)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在推进国内改革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是中国改革的另 一个成功经验。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几乎是与改革政策同时展开的。早在 1979 年,中央政 府就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四个经济特区。1984 年,又决定对 14 个沿海城市实施开放政策,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吸 引外资,加快发展。经过三十年的不断拓展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发展成为开放度较高的经济体系。 开放政策对于中国改革的成功发挥了多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它扩展了人们视野,巩 固了改革基础, 使得改革不可逆转。 当国门打开之后, 人们通过各种途径 (出国访问、 留学、 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等媒体以及商品贸易等等) 开始了解国外。 人们切身感受到在经济发展与 生活水平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 意识到中国落后的程度和加快发展的迫切性, 从 而使得通过改革加快发展成为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国门打得越开,人们对国外了解越多, 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感受也就越强烈,最终使得改革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 其次, 开放为改革提供了最便捷和最有效的知识和信息途径。 正如前文所述, 改革初期, 虽然在改革的必要性、 紧迫性方面有着广泛的共识和社会基础, 但对于究竟改什么、 如何改, 特别是有哪些措施可供改革决策者比较和选择,人们却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 “学习和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为了制定改革战略和政策,一批批学者和官员前 往国外考察学习,一批批图书资料被译成中文。从中国改革的整个过程不难看出,学习和借 鉴国外先进经验成为中国改革者最为重要的一个改革思路。每当一项改革不知如何开展时, 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 “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 每当重大改革需要实施而对后果难以把握时, ; 人们也总会想到“看看国外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当然,中国的改革者始终清 楚,学习借鉴不是照搬照抄,无论一项措施在国外是多么的成功,被采纳时都会根据中国的 实际进行评估、分析和做出必要的调整。 最后, 对外开放为国内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 这也许是对外开放政策对改革 的最大贡献。改革开放早期,开放政策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建立特区和吸引外资, 加快发展步伐。而要成功引来外资,就必须为外资企业的设立和运营创造条件,使得它们不 仅愿意来,而且留得住,能发展,从而需要对国内管理架构、审批制度、激励政策等进行改 革。同样,对外开放政策要求中国更多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 自身发展。而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国外企业、政府打交道,就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行事, 就必须改革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与国际惯例、规则相矛盾或相冲突的内容。的确,在中 国改革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由于涉及到对不同主体利益关系的调整,总会遇到这样那样 的改革阻力。 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不断加强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交流, 对于克服这 些阻力、推进改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加入 WTO,表面看主要收 获可能是贸易条件的改善和贸易机会的增多, 而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中国国内的改革提 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当然,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始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开放支持 和促进了改革, 而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又反过来对进一步的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 并为之 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二、中国改革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 30 多年所走过的历程来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出比苏东等国家的激进式改革更 大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并在实践中产生了更佳的社会效果。但在这些特征当中,也包含了其 所必然产生的矛盾,毋庸置疑,改革开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任何事物 都存在矛盾,都是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 不断解决新出现的矛盾,事物才能前进。改革是波澜壮阔、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前人没有 留下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前进。改革 30 年来,中国在经 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是政治体制改革却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中受各 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尤其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改革和工业化进程中,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 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一)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 (二)不同程度地受新自由主义干扰 。 (三)没有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生态环境恶化 没有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交流会发言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交流会讲话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交流材料

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所谓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经济制度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限制或阻碍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逐渐地改革。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农村改革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先着力发展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国有制经济,然后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先发展商品市场,然后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先调后放,调放结合,并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联系;生产、流通、价格等都出现计划内外双轨制,然后向市场单轨制过渡;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内地推开,实现全方位开放等等。在改革推进的方法上,也是这样。先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步实行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整体推进;还有是先易后难,先改革那些比较容易改的领域,最后搞攻坚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从目前的改革情况来看,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比较成功。但是,它同样有其局限性。而且,我们也不能认为或断定激进式改革就不成功或不能成功。一切有待更长时期的实践去检验。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制度变迁所面临的环境和约束条件不同,改革道路的选择也可能不同。扩展资料:评价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0多年历史,是辉煌的历史,任何厚此薄彼的观点都是错误的。面对新中国两个30年的成就与问题,我们进行深刻的总结与反思极为必要。只有充分肯定两个30年的成绩,才能鼓舞人民的斗志,积聚继续前进的力量;只有反思两个30年的问题,才能吸取历史的教训,少受挫折,少走弯路。对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反思,都应该建立在理性、客观和公正的基础之上,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贪污腐化、行政浪费、环境污染、分配制度、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反思,应该立足于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反思问题既不能成为否定前30年成绩的理由,也不能成为否定改革开放发展道路的理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总结和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才能不断地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我们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才能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加快步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早日实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改革开放30年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如何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30年

同志,河南的吧,来,握个手,难兄难弟啊。我正在写……痛苦啊。 哈哈。楼上的兄弟说的好啊。我就是从这个方面写的,总算是写出来了。过程那叫一个痛苦啊……

我已经在郑州演讲了一遍了,20号还要再去省里,同志们加把劲!

咱河南编办的兄弟们苦啊,建议从乡镇机构改革入手,从98年就开始改,都改了13年了,还是有东西可以写的

  • 索引序列
  •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交流会
  •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交流
  •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交流会发言
  •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交流会讲话
  • 改革与战略投稿经验交流材料
  • 返回顶部